四川省资阳2014年中考语文试题(附答案)

合集下载

四川省资阳市2014级中考语文综合检测题(1)试题及答案

四川省资阳市2014级中考语文综合检测题(1)试题及答案
3.考试结束,监考人只将答题卡收回。
第Ⅰ卷(选择题共20分)
一、选择题(20分,每小题2分)
1.下列每一对加点字读音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竹篙/蒿草观看/观宇黯然/狡黠忧心忡忡/耳聪目明
B.伫立/贮存讪笑/汕头灼热/洗濯义愤填膺/莺歌燕舞
C.遗骸/惊骇哽咽/作梗祼露/脚踝横冲直撞/飞来横祸
D.矫健/娇媚嘹亮/潦倒跋涉/威慑呕心沥血/销声匿迹
四川省资阳市安岳中学初中2014届适应性检测
语 文(一)
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综合题)两部分。全卷共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座位号、报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将条形码贴在答题卡上对应的虚线框内。
2.第Ⅰ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第Ⅱ卷用0.5mm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书写作答,在试题卷上作答,答案无效。
①走在古镇中五花石铺就的古街上,径幽、巷窄、路曲、灯红、柳翠,一铺一景,一巷一画,耳闻目睹间,仿佛走进清明上河图中的历史,体味到古镇沉淀和摇曳的繁盛遗风。
②高高挂起的大红灯笼次第亮了起来,像极了秦淮河畔。
③脚边,一直随行的溪水,淌出了茶马古道遥远而神秘的余韵。
④入夜后,古镇的景致和白天截然不同。
⑤就着疏朗的星光,信步于古城的石板路,不用细看,就知道脚下每一块石板都已没了棱角,只有岁月磨练出古铜镜一般的亮泽,依稀间能听见山间铃响马帮来的吆喝声,仿佛能看到马蹄声碎后的狼烟尘土。
2.下面语句中书写准确无误的一项是()
A.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椹;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锋伏在菜花上……

资阳市高中2014级第一次诊断性考试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

资阳市高中2014级第一次诊断性考试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

资阳市高中2014级第一次诊断性考试语文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

第Ⅰ卷第1页到第8页,第Ⅱ卷第9页到第10页。

全卷共150分。

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考试科目,用0.5毫米的黑色签字笔书写在答题卡上。

2.第Ⅰ卷和第Ⅱ卷中的单项选择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

3.考试结束时,请将答题卡交回。

第I卷阅读题(70分)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文字是记录和传达语言的书写符号。

语言是有声的思维,文字是有形的思维。

二者都是思维的外化。

像语言一样,文字也是思维能力的反映,蕴含着思维的特点。

从某种意义上说,古文字是对思维进行考古的工具。

古人类主要运用形象进行思维。

这种特点反映在古诗歌中,人们喜欢用比兴来说明某种道理;反映在原始神话中,人们通过具体的故事来说明某个道理,抽象的道理是没用的。

形象思维曾是人类最得心应手的思维方式。

抽象思维是在形象思维的基础上逐步发展起来的。

从文字的创造特点看,绘画文字是最早的文字。

这种文字的主要特点是象形。

不仅中国的古文字用形象来表示,古巴比伦人、古雅玛人、古埃及人等无一不是从象形开始来创造古文字的。

创造文字的时代,人们抽象思维的能力还比较薄弱。

人们进行抽象思维,还很难脱离具体形象来进行,往往要依赖于对形象的类比、比较、联想来进行。

表现在文字的创造上,形与义密切结合在一起,人们是从形象来了解符号的意义的。

文字的产生一方面是以人类抽象思维的能力达到一定水平为基础的。

但另一方面,象形文字又标志着人类抽象思维能力还不发达,这种低下的抽象思维能力不可能创造太抽象的符号。

抽象思维能力的低下还主要表现在古文字上的词类上,表现为形容词的极端贫乏。

从甲古文看,形容词数量相当少,只有白、厚、明、光、赤、美、丽等为数不多的形容词。

资阳市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语文版】

资阳市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语文版】

资阳市高中阶段教育学校招生考试语文全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第Ⅰ卷1至2页,第Ⅱ卷3至10页。

全卷满分120分。

考试时间共120分钟。

答题前,请考生务必在答题卡上正确填涂自己的姓名、考号和考试科目,并将试卷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考试结束,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选择题共16分)注意事项:每小题选出的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须用铅笔在答题卡上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

一、(16分)1.下面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A.阔绰.(chuò)羼.水(chàn)恣睢..(zìsuī)惴.惴不安(zhuì)B.亲.家(qìn)系.(jì)鞋带溺.爱(nì)露.出马脚(lòu)C.聒.噪(ɡuō)悖.谬(bó)倔强..(juějiànɡ)分道扬镳.(biāo)D.浣.妆(huǎn)赔偿.(chánɡ)惘.然(wǎnɡ)肆无忌惮.(dàn)2.下面句子的书写和对加点词的释义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A.经历过孤陋寡闻....的时代,引进外国艺术是新鲜事,但外国传统有如中国传统,都是在不断地反传统中积累形成的。

(学识浅陋,见闻不广。

)B.陈市长一片赤诚,往驾来访,已使我深为感动。

在此以前我之所以未能从命,一是……二是我这个知识分子身上还有着不少酸性..。

(比喻自己的清高、迂腐。

)C.自由和平等的爽朗金秋如不到来,黑人义愤填膺....的酷署就不会过去。

(形容心中充满了愤怒。

)D.在资阳市中学生运动会的开幕式上,一群阳光少年的表演很给力..,赢得观众阵阵掌声。

(给力:形容精彩、酷、棒。

)3.下面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3分)A.伫立海边,我不禁望洋兴叹....:“多美的大海啊!浩渺阔大而又幽微蕴藉。

”B.九曲河,雁城人民的母亲河,早已今非昔比....。

四川省资阳市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四川省资阳市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四川省资阳市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全卷分为第1卷和第11卷两部分。

第1卷1至2页,第11卷3至12页。

全卷满分100分,考题时间150分钟。

答题前,请考生务必在答题卡上正确填涂自己的姓名、考号和考题科目,·并将试卷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考题结束,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共15分)注意事项:每小题选出的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须用铅笔在答题卡上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

一、(15分)1.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注音和句中汉字字形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A.4月20日全国政协委员齐聚北京,与国家领导人—起共商国是,共谋.(méng)祖国建设。

B.小东同学的父亲在一次辑毒过程中,不幸以身殉.(xún)职。

C.他有一个不好的习惯,做事时总是丢三落(là)四的。

D.孔乙己看着问他的人,显出不屑.(xiāo)置辨的神气。

2.结合语境解释加点词有误的一项是()(3分)A.总之,一切都要为构成完美的图画而存在,决不容许有欠美伤美的败笔..。

败笔:句中指影响美观的微小缺点。

B.我希望他们不再像我,又大家隔膜..起来。

隔膜:彼此思想感情不相通。

C.莫扎特使我觉得左右逢源....,俯拾即是,行云流水。

左右逢源:句中指欣赏音乐的一种和谐状态。

D.此去泉台招旧部,旌旗..十万斩阎罗。

旌旗:句中指的是军中的旗帜。

3.对句中加点的文言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3分)A.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更不必说)B.域民不以封疆之界.(界限)C.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从祠中(到,往)D.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因为)4.下面表述正确的一项是()(3分)A.《威尼斯商人》的作者莎土比亚是英国杰出的戏剧作家和诗人的作者是唐代著名诗人李白。

B.宋江、鲁智深、诸葛亮、李逵都是中国古典名著《水浒传》中的人物。

C.“人总是要死的,就看怎样死法,是屈辱而死呢,还是为民族的利益而死呢?”一句中“是屈辱而死呢”后面的“逗号”应改为“问号”。

2014年中考语文试题与答案

2014年中考语文试题与答案

遂宁市2014年初中毕业暨高中阶段学校招生考试语文试卷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总分 150 分,考试时间 120 分钟。

第Ⅰ卷(24 分)注意事项:l.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用 0.5 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卡上。

并检查条形码粘贴是否正确。

2.准考证号、选择题使用 2B 铅笔填涂在答题卡对应题目标号的位置上,非选择题用 0.5 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书写在答题卡对应框内,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3.保持卡而清洁,小折叠、不破损。

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收回。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24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和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庖.代(páo)喑.哑(yīn)愧怍.(zuò)莽莽榛榛..(zhēn)B.哂.笑(shài)锃.亮(zèng)慰籍.(jī)怒不可遏.(jié)C.荫.庇(yīn)匀称.(chèn)砭.骨(biān)锐不可挡.(dǎng)D.绰.号(chuō)稽.首(jī)旁鹜.(wù)强聒.不舍(guō)2.对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解释无误....的一项是A.竦峙.(对峙)周道如砥.(细的磨刀石)屠乃.奔倚其下(副词,竟然)B.家醅.(泛指酒)日薄.西山(迫近、靠近)可望而不可即.(靠近,接触)C.触目伤怀.(心)涕泗.横流(眼泪)夕日欲颓.(颓废)D.啮.齿(咬)相得益.彰(好处)至若春和景.明(景致,风景)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运用恰当..的一项是A.共同的鉴赏能力与博学多识他们两人常常一见如故....。

B.写作需要生活的积累和丰富的思想,否则,你的文章就会因缺乏具体内容而成为一纸..空文..。

C.冯伟的这篇作文,经过吴老师的修改,文采斐然,情真意切,大家无不赞叹吴老师妙.手回春...的文学功底。

D.钓鱼鸟及其附属岛屿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中方渔政执法船依法在本国管辖海域进行正常巡航,这是无可厚非....的。

资阳中学高2014届9月考语文试题参考答案

资阳中学高2014届9月考语文试题参考答案

资阳中学高2014届9月考语文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意见1.B【A.软着zhúo陆 C.濒bīn临 D.鸡血xuâ石】2.C【B.劲.敌jìng 答理dā悄.无声息qiǎo ;C.阡陌 mó膝盖xī;D.煽风点火shān】3.C【A.chì / lěi lâi /zhāo B.juàn/qìng qíng/pí bài C.dú dǔ/ gǔ gū/ qiān xiān D.qián qi ān/ tán /kāi xiã】4.B【A.翘—qiáo,C.蹉—磋,D.泥—nì】5.B【A.作秀 C.班师回朝:调动出征的军队返回首都,指出征的军队胜利返回朝廷。

“班”是“调回”的意思,不是“搬动”。

D.不谋而合崭露头角】6.D【A.惦—掂,疆—僵 B.立—力 C布--部,廷一庭 D.扇—煽,搏一博,代--待,划—画。

李代桃僵----僵:枯死。

李树代替桃树而死。

原比喻兄弟互相爱护互相帮助。

后转用来比喻互相顶替或代人受过。

】7.B【A.督导:监督与指导。

B.必需:动词,一定得有,不可缺少的,在句子中主要与别的词结合做定语。

必须:助动词,表示事理上和情理上的必要,一定得要,在句子中只做状语。

C.光明磊落:胸怀坦白,正大光明。

D.洋洋洒洒:形容说话或写文章才思充沛,长篇大论连绵不断。

也形容规模盛大,气势磅礴。

】8.C【A.偷换主语,应在“改变了许多人的命运和前途”一句前添上“这一反常行为”。

B.缺宾语,在句末添上“的温暖”。

D.搭配不当,将“激发”改为“爆发”。

】9. D【恨:遗憾】10.C【C.乃:副词,竟。

A.而:连词,表顺承/连词,表递进。

B.以:介词,把/介词,因为。

D.之:代词/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11.(1)颜之仪屡次冒犯主上的尊严进谏,虽然未被采纳,始终未停止上谏言,很被宣帝忌恨。

2014中考试题分析

2014中考试题分析

资阳市2014年语文中考试卷分析一、2014年中考试题概说今年资阳语文中考试题体现了新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的精神,贴近初中教学,考查了初中语文的主干知识及初中生应该具备的语文基础知识及能力。

试卷格局基本稳定,难度适中,难度系数为0.65。

在考点、选材、试题命制思路以及整体架构上与去年保持了相当大的承继关系。

试卷梯度合理,没有偏题、怪题,切合学生备考实际,有利于高中选拔人才,对初中语文教育具有指导意义。

全卷分为两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共120分钟。

本卷最值得推荐的的是第Ⅰ卷第5题和文言文阅读第20~22题。

课内文言文的考查第5题体现了重点词语和译句进行综合性考查的趋势。

这是资阳市中考试题的一大创新,明年的中考备考复习应该引起重视。

第Ⅱ卷课外文言文,注重考查勤学主题的文言材料,难度呈梯次铺开,考点涉及文言词语、内容概括、译句三个考点,复习时要注意课内外知识点的迁移和拓展。

本卷的第2题D项为新信息,题料为“钓鱼岛”,紧扣时代脉搏,突显时代信息。

第10题突出了地方特色,以“三农代表人物”叶富源背父上学为情景材料,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关注社会,关注身边的真善美。

易错题有第4题,议论性语段的排序,学生对语段内部的逻辑关系把握不到位;第9题的(3)小题,根据名著材料考查续写对联,学生易在对联的表达特点上失误,第二个失误之处是对文中人物性格概括不当,导致失误;第23题,学生对诗歌类型的理解,尤其是握别诗和送别诗的区别。

本卷较难题有第21题,考查文言文评估内容的概括,对古文内容阅读理解不深刻,易导致概括要点不全;第24题考查古诗词的意象及表达作用,学生不易联系诗歌主诣,从而导致失误。

本卷还呈现出一些新特点,就分值而言,“积累与运用”由往年的23分减少为19分,“阅读理解”由往年的31分增加为35分;就题量而言,“积累与运用”由5个题减少为4个题,“阅读理解”由12个题增加到14个题;就题型而言,“诗词鉴赏”由2个简答题变为1个简答题和1个选择题;就考点而言,5题考查了实词和语句翻译;9题(3)小题考查续写对联;10题(3)小题策划主题教育活动;21题考查概括课外文言语段内容和人物品质。

四川资阳市语文中考考试卷(word版,有答案).doc

四川资阳市语文中考考试卷(word版,有答案).doc

四川资阳市语文中考考试卷(word 版,有答案)姓名:_____________ 年级: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一、选择题(共4题) 1.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相同的一项是( )(3分)A. 面对不法分子肆无忌__________________的犯罪行为,公安干警临危不惧,__________________精竭虑,守护着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 新农村建设正在如火如__________________地开展,而他却袖手旁观,在一边喝凉__________________。

B .这首诗写得太__________________口了,但他执__________________不改。

/ 在中央大力发展__________________牧业的方针政策指引下,川南的乡村,养殖业得到大力发展,家家户户牲__________________成群。

C .他骑着__________________马在高山__________________岭中奔驰 。

/ 九曲河的__________________河工程,于去年年底圆满__________________工。

D .他与官兵在大街上对__________________着,一副有__________________无恐的样子。

/ 看你乳__________________未干的样子,却一身充满了铜__________________味。

【答案】C (3分)难度:中等 知识点:字音2.下列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2分)A .水声重重叠叠,如泣如诉,仿佛神秘幽远的江南丝竹,裹着万般柔情,从地下凫凫回旋上升。

/ 你鄙视那种行为:当别人强大时,用掐媚来取悦对方。

B .江南的山,玲珑秀丽,树木也青葱可爱。

/ 他蹲在一棵小树下面,皱着眉头,眼睛茫然地望着无垠的原野。

C .生命是瀑布飞悬,蔚为壮观,弥漫成朦朦细雨。

/ 红紫灿烂的春天,活力充沛,生机篷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资阳市2014年高中阶段教育学校招生统一考试语文全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8页。

全卷满分120分。

考试时间共120分钟。

注意事项:1.答题前,请考生务必在答题卡上正确填写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和座位号。

考试结束,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的答案须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

非选择题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钢笔或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对应题号位置作答,在试卷上作答,答案无效。

第Ⅰ卷(选择题共16分)一、(10分)1.(3分)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不同的一组是A.①儒.雅的男子拿着那个捡到的包等待着,他那洁白的衬衣已经被汗濡.湿了。

②几只燕子隽.逸地从粼粼如縠纹的湖面掠过,构成了一幅隽.妙无比的春景图。

B.①因公殉.职的人,精神温暖人心;徇.私枉法的人,灵魂丑陋可憎。

②针砭.时弊,不是说要贬.低别人抬高自己。

C.①父母揠.苗助长,盼子成龙;子女们却偃.旗息鼓,停滞不前。

②车辙.里,饱蓄着一汪清澈.的水,水中倒映着天空那一轮明月。

D.①古语云:“乐.以教和。

”我做了七八年音乐.教师没有证实过这句话。

②盘子里盛.放着的正是当地盛.产的龙眼荔枝。

2.(2分)下列句中错别字最少的是A.浅浅的花溪水从险俊的悬涯绝壁上飞流而下,与水边的竹篁青草、水中斑谰的卵石,形成了一幅让人留连忘返的美景。

B.听了于丹老师在“百家讲坛”节目中对《论语》锐智的解读,我对课文《〈论语〉十则》中耳熟能祥的句子有了新的理解。

C.等惊慌平息后,大家怒不可遏,漫骂并追究起熄灯的人来。

这时,他两腿颤粟,几乎又要跪下去。

D.中国外交部强烈遣责日本对我国钓渔岛主权的频繁挑畔,希望日方多做有利于中日团结的事,不要低估中国政府捍卫主权的决心。

3.(2分)下面横线上依次填入的词语正确的是①临行时我地开释了这永不屈服于黑暗的囚人。

②半个世纪过去了,美丽壮阔的南京城已难寻觅旧时,可先辈们痛苦的哀号将永远在我灵魂深处回荡。

③人类地发掘了死寂的星球,报纸杂志上令人遗憾地报道这些星球上没有生物。

A.珍惜容颜连绵不绝B.珍惜面貌接连不断C.珍重面貌连绵不绝D.珍重容颜接连不断4.(3分)下面句子横线处所填序号正确的是观点,在议论文中就是“论点”,即作者对议论的问题提出的见解和主张。

新世纪教育网--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新世纪教育网①议论文总要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达到说服别人的目的。

②所以,在议论文中论述观点的文字必须简明、确切,不能含混、啰嗦。

③要做到这一点,作者的观点首先要正确、鲜明。

④所谓“正确”,就是要符合客观实际,符合马克思列宁主义科学真理。

⑤所谓“鲜明”,就是立场、态度要分明,不能似是而非,模棱两可。

A.③④①⑤②B.①③④⑤②C.⑤②①③④D.⑤②③④①二、(6分)黔之驴柳宗元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

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

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蔽林间窥.之。

稍出近之,慭慭然,莫相知。

他日,驴一鸣,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己也,甚恐。

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

益.习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

稍近益狎,荡倚冲冒,驴不胜怒,蹄.之。

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因跳踉大㘎,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5.(3分)下列对文中加点词的解释或对句子的翻译有误的是A.船.载以入(用船)虎见之,庞然大物也——老虎看见了驴,(发现它)是个庞然大物。

B.蔽林间窥.之(偷看)稍出近之,慭慭然,莫相知——(老虎)悄悄走出树林,来接近它,不能互相了解。

C.益.习其声(渐渐,更)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又靠近(它)前前后后地走动,但(老虎)始终不敢与它搏斗。

D.驴不胜怒,蹄.之(用蹄子踢)断其喉,尽其肉,乃去——(老虎)咬断了驴的喉咙,吃光了驴的肉,才离开。

6.(3分)下面对选文的理解和分析有误的是A.这则寓言告诉人们:应该认识事物本质,克服畏惧,从而征服客观事物;也告诫人们掌握真本领、真才干的重要性。

B.第一段开头写“好事者”用船运进一头驴后,发现没有用处,就放在山下,这是行文的铺垫,为虎和驴的相见准备了条件。

C.第二段写“虎”与“驴”较量的过程和结果。

最后用“虎”的胜利说明:实力是决定成败的因素,但外形、声势更应重视。

D.本文作者采用拟人化的写法,细腻生动地刻画了外强中干、虚张声势的“驴”和知己知彼、做事谨慎的“虎”,引人入胜。

新世纪教育网--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新世纪教育网第Ⅱ卷(非选择题共104分)注意事项:1.请用0.5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作答,不能答在此试卷上。

2.试卷中横线及注有“▲”的地方,是需要你在答题卡上作答的内容或问题。

三、(19分)7.(6分)根据提示,默写古诗文中的名篇名句。

(最后两小题,任选一题作答)(1)沉舟侧畔千帆过,▲。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2)感时花溅泪,▲ 。

(《春望》杜甫)(3)庭下如积水空明,▲ ,盖竹柏影也。

(《记承天寺夜游》苏轼)(4)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土地平旷,▲ 。

(《桃花源记》陶渊明)(5)王维的诗充满诗情画意。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写出了宁静优美的山中美景,“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写出了终南山水尽云生、变化无穷的美景,而“▲ ,▲”(《使至塞上》)又写出了大漠边关绮丽的自然风光。

(6)古人善借动物写景抒情。

李白借“杨花落尽子规啼”表达了对龙标离别的不舍,王安石借“闻说鸡鸣见日升”突出了飞来峰的高耸,而吴均在《与朱元思书》)中借“▲ ,▲ ”两句,用“蝉”与“猿”的鸣叫创造了奇特而优美的境界。

8.(3分)阅读下面文字,改正其中的错误。

①“我成功了,”我喊了出来。

“朋友们!”②为了这一刻,我顶着骄阳,踏着严霜,道路在脚下延伸;为了这一刻,我跌倒了爬起来,失败了挺起胸,成功在奋斗中缩短。

③而现在,我将登上领奖台,心里别提有多高兴!④这一次我终于握住了“成功”的手,虽然只得了一枚银牌,却是我血汗的结晶,是对我苦练的肯定。

⑤我要将这一刻与我的朋友分享,是他们在我失意时为我鼓劲。

⑥我要向教练保证,下一目标是以夺取金牌为目的!(1)第①句的标点▲ 应改为▲ 。

(2)第②句的▲ 一词应该改为▲ 。

(3)第⑥句应删去▲ 。

9.(3分)阅读下面名著片断,完成后面各题洪教头恼恨林冲来,又想赢得这锭银子,又怕输了锐气。

把棒来尽心使个旗鼓,吐个门户,唤做把火烧天势。

林冲想道:“柴大官人心里只要我赢他。

”也横着棒,使个门户,吐个势,唤做拨草寻蛇势。

洪教头喝一声:“来,来,来!”便使棒盖将入来。

林冲往后一退,洪教头赶入一步,提起棒,又一棒下来。

林冲看他步已乱,把棒从地下一挑,洪教头措手不及,就那一挑里,林冲和身一转,那棒直扫着洪教头小腿骨上,洪教头撇了棒,扑地倒了。

柴进大喜:“快将酒来把盏。

”众人一齐大笑。

(1)这个文段选自我国古典名著《▲ 》,作者是元末明初的小说家▲ 。

新世纪教育网--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新世纪教育网(2)从两人比武中,可以看出洪教头有着怎样的性格特点?答:▲(3)根据选段的人物形象,续写下联。

上联:(林教头)内敛果敢获胜下联:(洪教头)▲10.(7分)综合性学习。

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中午12点过,趁着午间休息,简阳市三岔中学17岁的叶富源,背起爸爸叶春柏在学校附近的小路上散步。

阳光透过枝丫,照在两人的笑脸上,仿佛一切都充满了希望。

四年前,一场事故之后,叶春柏高位截瘫。

两年后,无法忍受生活压力的妻子离家出走,只剩下一对儿女。

姐姐叶东梅在外上大学,为了方便照顾爸爸,弟弟叶富源到三岔中学上高中后,就在学校附近租了间民房,背着爸爸去上学。

尽管每天安顿好爸爸,深夜11点过后才能坐在床上靠着墙壁复习功课,但叶富源的成绩却很优秀,经常考到年级第一名。

父子俩对未来充满希望:“熬过这几年,以后一定会好起来的!”(2013年11月14日《华西都市报》)(1)给这段文字拟一个恰当的标题。

答:▲(2)叶富源的事迹在网上引起了广泛关注。

下面是三位网友发帖的内容,请你以“热爱生活”的网友身份跟帖,写几句赞美、鼓励的话。

要求不少于30字,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

书虫:养育恩,不能忘。

亲情浓于水,孝心感天地!相比那些忘恩负义的人,你是巨人!相信困难是暂时的,祝愿你们一家幸福!读来读去:感念爱,懂得爱。

好娃娃,想捐钱给你!观天下:不懈的努力,点燃亲情的颂歌,一路的跋涉不仅担起了一个家庭,担起了照顾父亲的重任,而且树立了品学兼优、自强自立、坚强乐观的典范。

叶富源:你的奋斗感人至深!热爱生活:▲(3)根据叶富源同学事迹,策划一个主题教育活动。

活动主题:▲活动形式:▲活动程序:▲(要求至少写出三个。

提示:活动程序可以是环节、步骤,也可以是栏目等。

)四、(35分)(一)春燕来归(14分)赵可法⑴春暖花开,桃花粉了,垂柳绿了,春水涨了,天气渐渐暖和起来,燕子飞回来了。

看着眼前寻寻觅觅,似曾相识的小精灵,让我想起了儿时对燕子的记忆。

⑵我家老屋周围是一望无际的田野,几排高高低低的电线穿行而过。

清晨或傍晚,燕子们常像新世纪教育网--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新世纪教育网约好似的,如列队的士兵齐刷刷地在电线上站成一排,小黑点像音乐简谱里一个个跳动的音符。

⑶燕子喜欢将巢穴搭建在附近农户房屋的木梁上,好亲近人类。

掏燕窝,捉燕子,捣燕窝是我儿时的乐趣。

⑷每当大人们不在家,燕子飞出去的时候。

我总会搬一张椅子,上面放张小凳,燕巢便伸手可及了。

⑸不当着燕子的面捣毁燕窝,燕子是不会记恨的。

来年花开的时节,燕子还会一如既往地飞回原来的地方建巢。

在我家西边的池塘边,会看见燕子飞来飞去,用嘴衔着潮湿的泥土与软草茎。

不几日,一个崭新的碗型的灰褐色燕巢建成了。

看着燕巢,我常常感觉特别好奇,光滑滑的房梁,燕巢是怎么搭建上去的,总想一探究竟。

⑹大人们说燕子很辛苦,不准我逮燕子,捣毁燕巢。

他们还讲,燕子是有灵性的,燕子在哪家搭窝,这家人必有好报。

我们庄就有户人家,原来只有女主人一人喜欢燕子。

有一天傍晚,燕子却迟迟不肯回巢,围绕女主人叽叽喳喳地啼个不停,燕子带领主人到达孩子昏迷出事的地点,孩子被及时发现而得救。

一家人非常感激燕子,从此都喜欢上了燕子。

⑺2009年春天,我回故乡探亲,看见到处是青砖青瓦的二层楼房,有木檩条木梁的房子早被拆迁。

偶能见到田野里几只时而盘旋,时而低飞,体态轻盈,翅膀像剪刀一样的燕子,“嗖”地一声从我眼前掠过,像是飞行表演。

母亲告诉我,现在到处是砖瓦房,燕子少了,看不到燕子来了,不知道燕子在什么地方搭窝。

想起母亲的话,回忆儿时对燕子的愧疚,我的心中怅然若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