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象学与气候学和气候统计历年考研真题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动力气象-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1. 位温:气压为p ,温度为T 的干气块,干绝热膨胀或压缩到1000hPa 时所具有的温度。
θ=T (1000/p )R/Cp ,如果干绝热,位温守恒(∂θ/∂t=0)。
2. 尺度分析法:依据表征某类大气运动系统各变量的特征值来估计大气运动方程中各项量级的大小,判别各个因子的相对重要性,然后舍去次要因子而保留主要因子,使得物理特征突出,从而达到简化方程的一种方法。
3. 梯度风:水平科氏力、惯性离心力和水平气压梯度力三力达到平衡,此时空气微团运动称为梯度风,4. 地转风:对于中纬度天气尺度的扰动,水平科氏力与水平气压梯度力接近平衡,这时空气微团作直线1V k =-。
地转风:在自由大气中,因气压场是平直的,空气仅受水平气压梯度力和水平地转偏向力的作用,当二力相等的空气运动称之为地转风。
5. 惯性风:当气压水平分布均匀时,科氏力、惯性离心力相平衡时的空气流动。
表达式为:iTV f R =-。
6. 斜压大气:大气密度的空间分布依赖于气压(p )和温度(T )的大气,即:ρ=ρ (p , T )。
实际大气都是斜压大气,和正压大气不同,斜压大气中等压面、等比容面(或等密度面)和等温面是彼此相交的。
7. 环流:流体中任取一闭合曲线L ,曲线上每一点的速度大小和方向是不一样的,如果对各点的流体速度在曲线L 方向上的分量作线积分,则此积分定义为速度环流,简称环流。
8. 埃克曼螺线:行星边界层内的风场是水平气压梯度力、科氏力和粘性摩擦力三着之间的平衡结果。
若以u 为横坐标,v 为纵坐标,给出各个高度上风矢量,并投影在同一个平面内,则风矢量的端点迹线为一螺旋。
称为埃克曼螺线。
9. 梯度风高度:当z H =π/γ,γ=(2k /f )1/2时,行星边界层风向第一次与地转风重合,但是风速比地转风稍大,在此高度之上风速在地转风速率附近摆动,则此高度可视为行星边界层顶,也表示埃克曼厚度。
()12K fDe ππ≡=梯度风高度:当z H =π/γ 时,边界层的风与地转风平行,但比地转风稍大,通常把这一高度视为行星边界层的顶部,也称为埃克曼厚度。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候与气候变化研究进展回顾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候与气候变化研究进展回顾作者:江志红翁笃鸣屠其璞缪启龙吴息余锦华来源:《大气科学学报》2020年第05期摘要简要回顾了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建校60 a来在气候与气候变化方向的研究历程,总结了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简称南信大)气候学科在辐射气候、山地气候、应用气候、气候诊断与预测、统计气候、气候变化与区域响应及其未来预估等方面的重要研究成果。
关键词辐射气候;气候诊断;统计气候;气候变化与区域响应;气候要素精细化2020年是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原南京气象学院)建校60周年。
作为一所以气象学科为主的行业特色高校,学校60 a的发展壮大缩影了中国气象教育事业现代化的历程。
大气科学是学校创立和发展的学科根基,在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排名A+,在软科大气科学学科排名中位列全球高校第12名,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
气候与气候变化是大气科学的重点研究领域,也是南信大气候学研究的主导方向之一,在学校大气科学学科发展、人才培养、服务需求中发挥了重要推动作用,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
1 南信大气候学科的发展历程及其研究概述作为气候学科人才培养主体的气候学专业创建于1960年,是建校初期最早的四个专业(系)之一,1978年招收首届气候学硕士研究生,1994年在气象学博士点开始招收气候方向博士研究生,2004年设立气候系统与全球变化博士、硕士二级点,2013年改名为气候系统与气候变化博士、硕士点。
1997年气候学被批准为中国气象局重点学科,气候系统与气候变化作为大气科学一级学科下的二级学科,在大气科学2008年的江苏省一级重点学科、2011年的江苏省高校优势学科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也是南信大大气科学在教育部第三轮学科评估排名位列全国第一、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获得A+等级、以及目前南信大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的主要支撐学科方向。
建校之初,南信大气候专业就确立了理论联系实际、科教融合的教学模式;改革开放以来,气候学专业相继出版了一大批专业教材和教学参考书,如翁笃鸣等(1981)编著《小气候和农田小气候》;屠其璞等(1984)编著《气象应用概率统计学》;翁笃鸣和罗哲贤(1990)所著《山区地形气候》;马开玉等(1993)编著《气候统计原理与方法》;缪启龙等(1995)编著《气候学》;翁笃鸣(1997)编著《中国辐射气候》;丁裕国和江志红(1998)编著《气象时间序列信号处理》;高绍凤等(2001)主编《应用气候学》;缪启龙(2001)主编《地球科学概论》;罗哲贤(2005)编著《中国西北干旱气候动力学引论》;孙卫国(2008)主编《气候资源学》;丁裕国和江志红(2009)所著《极端气候研究方法导论》;缪启龙等(2010)主编《现代气候学》等等。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二农业专业农业气象学试卷及答案3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xx - 20xx 学年第X 学期《农业气象学》期末考试试卷(A卷)(时间120分钟)年级院系专业姓名学号座位号一. 名词解释(每题4分, 共20分)2. 大气环流大范围的大气运动〔平均〕状态及其时空的变化过程。
3. 霜冻在植物生长季内,由于土壤外表、植物外表及近地气层的温度降到生物学下限温度以下,引起植物体冻伤害的现象。
4. 活动面借助辐射作用吸收热量和放射热量,从而调节邻近气层和土层小气候状况的外表。
二. 填空题(每题2分, 共20分)1. 在地球公转的轨道上, 每隔__15__度, 定为一个节气.2. 气旋中心气压变低, 称之为气旋__加深____,反之,气旋中心气压增加 ,称为气旋 ___填塞______.3. 在北半球, 冬半年偏南坡地上的太阳辐射总量都比平面为__多___.4. 在山区, 白天风从山谷吹向山上, 叫做____谷_风, 夜间风从山上吹向山下,叫___山_风.5. 按照中央气象局的规定, 把台风分为三类, 其中气旋区最大风力为12级以上的,称为__强台风__.6. 我国气候区划第一级以____≥10℃_的活动积温_作为划分气候带指标 , 第二级以__年枯燥度_____作为划分气候大区的指标.7. 东亚沿海的洋流有黑____潮和____亲_潮两种;8. 翻犁中耕后, 土壤孔隙度___增大___热容量_减少____, 导热率____减少__.9. 按预报时间的长短, 可以把天气预报分为___长期____,__中期_____,____短期___三种.10. 作物封行以后,在午间,农田中绝对湿度较大的部位在__外活动面____.三. 选择题(每题2分, 共20分)1. 以下名词中, 哪一个不是农业气象要素?_D___A. 温度B. 风C. CO2D. 气旋2. 当太阳辐射垂直到达海平面时 , 太阳辐射所穿过的大气路径为__D___3. CO2和水汽能够吸收太阳辐射中的__A___局部;A. 红外光B.紫外线C. 紫外光D. 可见光4. 空气绝对温度的年变化与气温的年变化___B__, 空气相对温度的年变化与气温的年变化_____.A. 相似相似B. 相似, 相反C. 相反, 相似D. 相反, 相反5. 大气中空气运动的原始动力是__A___.A. 水平气压梯度力B. 地转偏向力C. 惯性离心力D. 磨擦力6. 干旱天气主要是在____B___长期控制下形成的.A. 低压B. 高压C. 气旋D. 切变线7. 夏天白天灌溉有______B____效应.A. 增温B. 降温C. 保温D. 逆温8. 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___C____以上的持续时期, 称为喜温作物积极生长期.A. 5℃B. 10℃C. 15℃D. 20℃9. 生理辐射的辐射波长范围大致在______C__纳米内.10. 太阳辐射光谱中具有最大能量的波长是__B_____纳米.A. 10000B. 300C. 475D. 6000四. 判断题(每题2分, 共10分, 你认为对的, 则在题后括车号内打“√〞,错的打“×〞。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南气院)《中国天气》试题及答案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中国天气》试题一答案一,填空:(30%)1. 寒潮是一种-大规模强冷空气活动----过程,寒潮天气的主要特征是-剧烈降温-----和—大风---------。
冷空气从寒潮关键区侵入我国的路径有-西北路(中路)---、--东路-----、--西路-------和---东路加西路------等四路。
2. 长波波速公式是-- C=-u -β(L/2л)2-------,这表明长波的波速与波长存在函数关系,因此长波是一种-正弦波(余弦波)-----波。
3. 阻塞高压是中高纬度高空---深厚---的----暖性---高压系统,它的东西两侧盛行---南北---向气流,高压的南侧有明显的偏----东---风。
4. 影响我国降水的天气尺度系统有---高空低槽-----、---地面气旋、锋面--------、--低空切变线----、-低空低涡--------、--高空冷涡、低空急流-------等。
5. 梅雨锋与一般极锋不同,在梅雨锋的两侧水平风速切变和---露点差—都较大,但—温度差---并不明显。
6. 对流性稳定度的判据是----z se∂∂θ------当>0为----对流性稳定---------,<0为----对流不稳定-----------,=0为----中性-----------。
7. 有利于强雷暴发生的几项因子有---逆温层------、---前倾槽--------、----低层辐合高层辐散----------、--高低空急流---------、---中小系统------------。
8. 季风是指---近地面层冬夏盛行风向接近相反且气候特征明显不同的---------------现象。
二,名词解释:(20%)1. 超级单体风暴:即具有单一的特大垂直环流的巨大强风暴云。
2. 水汽通量散度(包括表达式):单位时间内,单位体积内水汽的辐合或辐散量。
)()(qv y qu x ρρ∂∂+∂∂=)(V q ρ•∇-。
南信大气候系统与气候变化考研资料

Ⅲ课后习题参考答案--------------------------------------------------------------------------------------43 Ⅳ习题总结 ----------------------------------------------------------------------------------------------54 -----------------------------------------------------------------------------------------------56
专题一 名词解释补充---------------------------------------------------------------------29 专题二 关于厄尔尼诺---------------------------------------------------------------------32 专题三 图表分析 ---------------------------------------------------------------------34
4
8. 9. 10. 11. 第三章
理解大气逆辐射、温室气体效应。 熟悉有效辐射的概念,理解红外辐射传输过程、理解长波辐射变温率的计算。 了解地面辐射差额,理解能量平衡与地面温度日、年变度和稳定度 1. 熟悉平均温度和温度极值的概念。 2. 掌握影响地面温度的因子。 3. 掌握全球海平面温度分布及对流层垂直温度分布的特点。 4. 熟悉水循环、水相变化的基本物理概念,掌握蒸发的概念,理解蒸发率的影响 因素对地表蒸发速度的影响。 5. 掌握地表面及大气中的凝结现象及其发生的有利条件。 6. 掌握干绝热方程和位温的概念,理解其物理意义,了解湿绝热过程,会计算干 绝热直减率。 7. 了解抬升凝结高度概念和物理意义,掌握假相当位温的概念。 8. 掌握大气静力稳定度的概念及物理意义、判定静力稳定度的方法。 9. 了解不稳定能量的类型及概念,对流发生的条件。 大气的运动 1. 掌握气压随高度的变化特点,掌握气压梯度力、科里奥利力、摩擦力的概念和 计算公式。 2. 掌握大气运动方程的矢量形式,连续方程。 3. 熟悉气压变化的原因,气压场的基本形式以及气压系统的空间结构。 4. 大气运动的尺度特征。 5. 掌握地转风、梯度风、热成风的概念和公式推导。 6. 掌握大气湍流运动的概念,近地层风速随高度的分布。 7. 了解摩擦力对近地层风的影响。 8. 了解地转偏差现象。 9. 了解环流的概念,环流定律,正压大气,斜压大气,科里奥利力与环流变化。 10. 了解涡度的概念。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24考研大纲:F36农业气象学2篇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24考研大纲:F36农业气象学2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24考研大纲:F36农业气象学2精选2篇(一)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24考研大纲:F36农业气象学主要内容如下:一、气象根底知识1. 气象学的根本概念和研究对象2. 大气的组成和构造3. 气压、气温、湿度、风速等根本气象要素的测量和观测方法4. 气象要素的统计特征和分布规律二、农业气象与农作物生长关系1. 农作物的生理特性及其对气象要素的响应2. 不同气象要素对农作物生长和产量的影响3. 农作物的气候适应性及其对气象条件的要求三、农业气象灾害和防御1. 农作物对气象灾害的敏感性和抗逆性2. 干旱、水涝、冻害、苦寒、高温等气象灾害的成因和开展过程3. 农业气象灾害的监测和预警方法4. 农业气象灾害的防御和应对策略四、农业气象应用技术1. 农业气象站和农业气象观测网络建立2. 气象数据的分析和处理方法3. 气象预测模型和决策支持系统在农业气象中的应用4. 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在农业气象中的应用五、气象资与农业可持续开展1. 气象资的特点和利用价值2. 气象与农业消费、生态环境、农产品质量等方面的关系3. 气象对农业可持续开展的影响和作用六、农业气象政策与管理1. 国家和地方对农业气象的政策和管理措施2. 农业气象效劳体系建立和管理这些内容是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24年考研农业气象学的大纲,旨在培养学生系统、全面地掌握农业气象学的根本理论和理论技能,为农业消费和农业管理提供科学的决策根据和技术支持。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24考研大纲:F36农业气象学2精选2篇(二)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24年的考研大纲中,F11流体力学是一个重要的学科。
下面将对该学科的内容进展详细解析。
一、根本知识与根本理论1. 流体力学的根本概念和根本假设:介绍了流体力学的根本概念,包括流体、连续介质、流体的运动描绘等,以及流体力学研究中的根本假设。
2. 流体的物理性质:涵盖了研究流体力学中需要理解的物理性质,如密度、压强、速度、温度等。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真题题库) 大气概论 复习题new供参习

一.判断正误1.冷气团移到暖的地区,暖气团移到冷的地区都会变性,他们变化的快慢一样吗?2.冷锋和暖锋中,是暖气团沿着冷气团斜坡爬升?还是冷气团沿着暖气团斜坡爬升3.低气压和气旋的区别?低气压和气旋是一种天气系统的两种不同称谓。
在北半球,低气压内的空气必然呈逆时钟旋转;在南半球则呈顺时钟旋转。
4.什么是锋面气旋?5.什么是涡旋运动?升为主,这样就形成一个闭合的东西向环流圈,称为沃克环流。
3.气旋的定义?气旋:气旋是占有三度空间的,在同一高度上中心气压低于四周而其周围是逆时钟旋转气流的大尺度涡旋称为气旋。
4.什么是地转风?在自由大气中,水平气压梯度力与水平科氏力平衡下形成的水平匀速直线运动称为地转风。
5.什么是静力平衡?静力平衡是指大气中垂直方向的水平气压梯度力和重力的平衡。
6.拉尼娜的定义?拉尼娜(La Niña)现象,是指赤道中东太平洋海表温度大范围持续异常偏冷的现象7.什么是梯度风平衡?8.什么是锋面天气?锋面天气主要是指锋面附近的云和降水,它们是随季节、时间和地点的不同而变化的。
9.什么是冷锋?冷锋:锋面在移动过程中,冷气团起主导作用,推动锋面向暖气团一侧运而呈现倾斜状态6.气团的形成条件是什么?.气团的形成①下垫面性质均匀的广阔的地球表面(大沙漠、大平原、大洋、冰障覆盖),为气团源地。
②稳定的环流(下沉辐散,如较少移动的反气旋)四.论述题1.台风生成的必要条件如何?台风经常在热带洋面生成,确保足够的水汽,且都是由热带扰动发展起来的,但热带扰动并不都能发展成台风。
台风生成必须具备特有的条件•(1)热力条件:台风发生、发展必须要有足够大的海面或洋面,同时海面水温必须在26~27℃以上。
这是扰动形成暖心结构的基础。
•(2)初始扰动:要使条件不稳定大气的不稳定能量得以释放,使其转变为发展台风的动能,必须有一个启动机制,这就是低层的初始扰动。
低空像这样的扰动有赤道辐合带涡旋、东风波等。
•(3)垂直方向风速不能相差太大:上下层空气相对运动很小,才能使初始扰动中水汽凝结所释放的潜热能集中保存在台风眼区的空气柱中,形成并加强台风暖中心结构。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象学考研真题

一.名词解释1.变压风2.锢囚锋3.气旋族4.沃克环流二.填空1.固定点温度由项决定。
2.锋生条件是。
3.南方气旋(江淮气旋)形成有两类。
4.控制大气环流基本因子有。
5.运动学公式中δδt 含义是,ððt含义是。
6.极锋锋区与副热带锋区,区别是。
7.用地面形势预报方程,作地面天气系统变化由项决定。
三.综合题1.地转风、梯度风以及热成风有何实用意义?2.以密度零级不连续面模拟锋面时,用锋面坡度公式,画图解释锋面附近气压分布特征。
3.用动力因子(涡度因子)及热力因子,画图解释处在斜压发展500hPa高空槽及温带气旋变化(变化包括移动及强度)。
4.画出500hPa温度槽(冷温度舌)落后疏散槽,并解释此槽的变化。
一.名词解释 1. 热成风 2. 地转偏差 3. 冷式锢囚锋 4. 季风5. 水汽通量散度 6. 对流不稳定 7. 副热带高压 8. 台风二.数学证明题1. 采用气块法,从质量守恒定律推导出大气运动的连续方程。
2. 假定锋面是一个物质面,锋面两侧的气压相等,推导出Margules 锋面坡度公式。
三.简单题1. 画图解释江淮气旋生成的两种物理过程。
2. 从运动学角度讨论影响锋生锋消的三大要素。
3. 简述南亚高压与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区别。
四.论述题1. 试分析说明锋面附近的位温场特征,以及锋面附近的风场、气压场和温度场等各种物理量场的分布特征。
2. 已知中纬度地区准地转位势倾向方程是试用该方程讨论中纬度高空500hPa 槽脊系统的强度变化以及移动趋势和方向。
3. 详细讨论台风发生、发展的必要条件。
()222222ξσσσ⎛⎫⎛⎫∂∂Φ∂∂Φ∂⎛⎫∇+=-⋅∇++-⋅∇- ⎪ ⎪ ⎪∂∂∂∂∂⎝⎭⎝⎭⎝⎭g g g P f f f R dQ f V f V p t p p C p p dt一.名词解释 1. 地转风 2. 温度平流 3. 斜压大气 4. 信风 5. 梯度风 6. 南亚高压 7. 冷锋 8. 绝对涡度二.数学证明题1. 采用气块法,推导出直角坐标系中的气压梯度的表达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