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期三阴性乳腺癌
三阴乳腺癌分型及其药物治疗

三阴乳腺癌分型及其药物治疗乳腺癌是一种较为常见的恶性肿瘤,而三阴乳腺癌则是乳腺癌中的一种亚型,其特点为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均为阴性。
这种类型的乳腺癌相对来说更为恶性,病情发展较快,并且对治疗的药物也较为特殊。
下面将对三阴乳腺癌的分型及其药物治疗进行详细介绍。
一、分型根据临床和分子病理特征,三阴乳腺癌可进一步分型为基底样乳腺癌(TNBC-Basal Like)、原发性局部晚期三阴乳腺癌(TNBC-LABC)和复发转移性三阴乳腺癌(TNBC-MBC)三种类型。
1. TNBC-Basal Like这是三阴乳腺癌中最常见的类型,占其中约75%。
基底样乳腺癌细胞具有高度异质性,细胞形态多样,且对化疗具有高度敏感性。
这种类型的乳腺癌病情进展较快,但是对治疗有较好的响应。
对于TNBC-Basal Like类型的患者,及时进行化疗是十分重要的。
2. TNBC-LABC这是指初发的原发性局部晚期三阴乳腺癌。
这类患者的病情通常比较严重,肿瘤体积较大,且已经出现淋巴结转移。
对于这类患者,需要进行较为积极的治疗,包括化疗、手术和放疗等综合治疗方式。
这是指复发或转移的三阴乳腺癌。
这类患者的病情已经比较严重,肿瘤已经出现远处转移。
对于这类患者,化疗的同时也要兼顾对生活质量的改善,如采用生物靶向药物治疗。
二、药物治疗1. 化疗对于三阴乳腺癌患者,化疗是目前主要的治疗方式之一。
基底样乳腺癌细胞对化疗通常有较好的敏感性,因此化疗是十分重要的治疗手段。
常用的化疗药物包括环磷酰胺、多柔比星、紫杉醇等,可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选择。
2. 靶向药物在近年来,靶向治疗成为乳腺癌治疗的重要方式。
对于三阴乳腺癌患者,PD-1抑制剂和PARP抑制剂被认为是重要的靶向药物。
PD-1抑制剂可以增强机体的免疫应答,抑制肿瘤的生长;PARP抑制剂可以阻断DNA修复通路,导致肿瘤细胞死亡,对三阴乳腺癌的治疗效果也较为显著。
三阴型乳腺癌治疗方案

一、引言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在我国呈逐年上升趋势。
根据肿瘤细胞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和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的表达情况,乳腺癌可分为多种亚型。
其中,三阴型乳腺癌(Triple-negative breast cancer,TNBC)是指ER、PR和HER2均为阴性的乳腺癌亚型。
由于其特殊的生物学特性,三阴型乳腺癌的预后较差,治疗难度较大。
本文将针对三阴型乳腺癌的治疗方案进行探讨。
二、三阴型乳腺癌的治疗原则1. 个体化治疗:根据患者的年龄、身体状况、肿瘤分期、基因突变等情况,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2. 综合治疗:综合运用手术、放疗、化疗、内分泌治疗、靶向治疗等手段,提高治疗效果。
3. 早期诊断、早期治疗:三阴型乳腺癌的预后较差,应尽早诊断、尽早治疗。
4. 持续治疗:乳腺癌治疗是一个长期过程,患者需坚持治疗,定期复查。
三、三阴型乳腺癌的治疗方案1. 手术治疗(1)乳腺切除术:适用于早期、单侧乳腺癌患者。
(2)乳腺癌改良根治术:适用于局部晚期、双侧乳腺癌患者。
(3)乳腺癌保乳手术:适用于早期、肿瘤较小、切缘阴性、无远处转移的患者。
2. 放疗治疗(1)术前放疗:对于局部晚期、肿瘤较大、切缘阳性或存在高危复发风险的患者,术前放疗可降低肿瘤负荷,提高手术切除率。
(2)术后放疗:对于局部晚期、切缘阳性、肿瘤侵犯周围组织或存在高危复发风险的患者,术后放疗可降低局部复发风险。
3. 化学治疗(1)新辅助化疗:对于局部晚期、肿瘤较大、切缘阳性或存在高危复发风险的患者,新辅助化疗可降低肿瘤负荷,提高手术切除率。
(2)辅助化疗:对于早期、切缘阴性、肿瘤较小、无远处转移的患者,辅助化疗可降低远处转移风险。
(3)解救化疗:对于复发或转移性三阴型乳腺癌患者,解救化疗可缓解症状,延长生存期。
4. 内分泌治疗由于三阴型乳腺癌缺乏ER、PR等内分泌受体,内分泌治疗对三阴型乳腺癌的效果有限。
三阴乳腺癌 治疗方法

三阴乳腺癌治疗方法三阴乳腺癌是指雌激素受体阴性、孕激素受体阴性和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二阴性的乳腺癌。
它是一种较为罕见的乳腺癌亚型,但却具有高度恶性和易转移的特点,其治疗较为棘手。
本文将详细介绍三阴乳腺癌的治疗方法。
1. 外科手术: 外科手术通常是三阴乳腺癌的首选治疗方法,目的是通过切除乳房中的肿瘤组织,达到根治或辅助治疗的目的。
外科手术的常见方式包括乳腺保留手术和乳腺切除手术。
对于早期三阴乳腺癌,乳腺保留手术通常是首选,可以保留乳房的外形和功能;而对于晚期病例或肿瘤较大者,乳腺切除手术通常会被采用。
手术后通常还会进行淋巴结清扫,以评估淋巴结的转移情况。
2. 放射治疗: 放射治疗是一种常用的三阴乳腺癌辅助治疗手段。
通过使用高能X 射线或粒子束,放射治疗可以破坏肿瘤细胞的DNA结构,促进肿瘤细胞死亡。
放射治疗通常在手术后进行,可减少肿瘤复发和转移的风险。
放射治疗还可以用于缓解疼痛和控制晚期三阴乳腺癌的症状。
3. 化学疗法: 化疗是三阴乳腺癌治疗的关键,因为这种癌症缺乏对激素的敏感性,不能通过激素治疗来抑制其生长。
化疗通常通过静脉输注的方式给予患者多种药物,包括多西他赛、顺铂、卡铂等。
这些药物可以杀死癌细胞或抑制其生长和分裂,从而阻止癌症的进展。
化疗通常在手术前、手术后或作为辅助治疗进行。
4. 靶向治疗: 靶向治疗是一种通过抑制癌细胞内部的特定信号通路或蛋白质来治疗癌症的方法。
对于三阴乳腺癌患者,一些细胞因子受体抑制剂或酪蛋白激酶抑制剂可以作为靶向治疗的选择。
例如,帕博利珠单抗、依泊利替尼等靶向治疗药物可以抑制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的活性,从而阻断癌细胞的生长和扩散。
5. 免疫治疗: 免疫治疗是一种通过激活患者自身的免疫系统来攻击和杀死癌细胞的方法。
在三阴乳腺癌的治疗中,免疫检查点抑制剂通常被使用。
这些药物可以阻断肿瘤细胞释放的抑制性信号,从而激活免疫细胞攻击和杀死癌细胞。
然而,目前仍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来确定免疫治疗在三阴乳腺癌中的作用和效果。
三阴性乳腺癌治疗方案

三阴性乳腺癌治疗方案引言三阴性乳腺癌是一种乳腺癌的亚型,其表示缺乏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以及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的表达。
尽管三阴性乳腺癌对于常规治疗不敏感,并有较高的复发率和短期生存期,但通过采用一系列综合治疗措施,可以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本文将探讨三阴性乳腺癌的治疗方案。
外科手术根据肿瘤的大小和淋巴结的侵犯情况,手术可能是三阴性乳腺癌治疗的首要选择。
常见的手术方式包括乳房保留手术(lumpectomy)和乳房切除手术(mastectomy)。
乳房保留手术主要通过切除肿瘤组织并保留乳房形态,患者术后可继续进行辅助治疗。
乳房切除手术则是完全切除整个乳房组织,有时还会伴随乳房重建手术。
手术后还可以考虑进行淋巴结清扫以确定是否有淋巴结转移。
放疗放疗是三阴性乳腺癌治疗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手术后,放疗可以帮助减少肿瘤复发的风险。
放疗通过照射乳房区域来杀灭潜在的肿瘤残留细胞。
通常,放疗会持续几周,每日进行治疗。
对于淋巴结转移的患者,放疗通常也会照射到淋巴结区域。
化疗由于三阴性乳腺癌缺乏靶向治疗的选择,化疗成为主要的治疗方式之一。
化疗通过使用药物来杀死癌细胞,并防止其扩散至其他部位。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可以使用多种化疗药物,如阿霉素、环磷酰胺、卡铂等。
化疗方案一般会持续数周或数月,具体剂量和用药方案需根据患者的情况而定。
靶向治疗对于一部分三阴性乳腺癌患者,HER2基因缺失也被证实,此时可以考虑使用靶向治疗药物。
例如,Trastuzumab是一种针对HER2阳性乳腺癌的治疗药物,通过抑制HER2信号通路的活性来抑制肿瘤的增长。
然而,在三阴性乳腺癌患者中,靶向治疗的选择非常有限,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来开发新的靶向治疗策略。
免疫治疗免疫治疗是近年来在肿瘤治疗领域取得突破的一种方法。
针对三阴性乳腺癌,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如PD-1和PD-L1抑制剂已经显示出一定的疗效。
这些药物可以阻止肿瘤细胞利用抑制性信号躲避免疫系统的攻击,从而增强免疫细胞对癌细胞的杀伤能力。
三阴性乳腺癌的病例分享与治疗经验

三阴性乳腺癌的病例分享与治疗经验
我清晰地记得,2019年一个清晨,一个病例打破了宁静。
一位42岁的女性,被诊断出三阴性乳腺癌。
这一消息,如同晨雾中的利箭,直指心灵。
三阴性乳腺癌,这种乳腺癌罕见而凶险,如同隐藏在黑暗中的野兽,等待着它的猎物。
病例的患者,是在一次自我检查中发现乳房有硬块,惊恐万状。
经过影像学检查和病理活检,最终确诊。
接到这个病例,我和我的团队如临深渊,如履薄冰。
我们对患者进行了全面的检查,如同探索未知世界的探险家,希望能确定病情的具体情况。
随后,我们为她制定了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如同编织一张严密的网,希望能困住那隐藏的野兽。
我们选择了新辅助化疗,如同向黑暗中的野兽射出第一箭,希望能减小肿瘤的大小,提高手术的成功率。
在化疗过程中,我们密切观察了患者的身体反应,并及时调整了治疗方案,如同在探险途中,不断调整方向,寻找最佳路径。
化疗结束后,我们进行了手术,切除了肿瘤组织,如同探险家们清除了前进道路上的障碍。
术后,我们继续对患者进行了化疗和放疗,以消灭可能存在的残留癌细胞,如同在探险过程中,持续清除道路上的陷阱。
同时,我们还对患者进行了中药辅助治疗,以提高身体的免疫力,帮助身体更好地抵御癌症,如同在探险途中,使用了特效药剂,增强了探险者的体质。
在整个治疗过程中,我们密切关注了患者的病情变化,并及时调整了治疗方案,如同在探险过程中,时刻关注同伴的状态,确保大家
都能安全前行。
经过近两年的治疗,患者体内的癌细胞已经被基本清除,她已经重返工作岗位,重新开始了正常的生活,如同探险者们成功找到了宝藏,回到了现实世界。
三阴性乳腺癌的病理特征及临床预后探讨

三阴性乳腺癌的病理特征及临床预后探讨三阴性乳腺癌是指乳腺癌中缺乏表达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和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的一种亚型,它占乳腺癌总发病率的10%至20%左右,目前被认为是乳腺癌中最具有异质性和最具有挑战性的亚型之一。
三阴性乳腺癌的病理特征和临床预后一直备受关注和研究。
本文将对其病理特征和临床预后进行探讨。
一、病理特征1.肿瘤形态学特征三阴性乳腺癌通常呈现高度异型性,具有高度浸润性和侵袭性,形态多变,常见的有实性、糜烂性、团块状、瘢痕性等多种形态。
肿瘤细胞核分裂相、细胞间质增生明显,边缘模糊,含微小的核分裂象,是典型的恶性肿瘤生长特征。
2.分子特征三阴性乳腺癌主要以基底样亚型和浸润性导管癌为主,具有高度异质性,主要由肿瘤干细胞、浆细胞、上皮细胞、肌上皮细胞等多种细胞类型组成。
该亚型缺乏ER、PR和HER2的表达,通常表现为蛋白水平的缺失或基因的缺失,这就使得三阴性乳腺癌对内分泌治疗、靶向治疗等多种治疗手段无效。
3.免疫组织化学特征三阴性乳腺癌通常更年轻化,患者年龄在40岁以下者占到一半以上,肿瘤生长快,侵犯淋巴管径路和血管,同时也因为缺乏ER和PR的表达而使得其亚型对激素治疗无效。
此外,三阴性乳腺癌还有和BRCA1突变有关的遗传背景,肿瘤细胞具备更高的增殖能力和更强的DNA损伤修复能力。
二、临床预后一般而言,三阴性乳腺癌较其它亚型的发生率更快、复发率更高,疗效评估也较为困难。
化疗和手术治疗是目前唯一可行的治疗手段,然而三阴性乳腺癌不同于其他亚型,不像HER2过表达的乳腺癌或ER/PR阳性的乳腺癌可以使用靶向药物和内分泌治疗,对于三阴性乳腺癌的处理要强调病理特征和体征诊断。
1.预后指标三阴性乳腺癌疾病预后因人而异,其中最重要的决定因素是病人的年龄、肿瘤分期和治疗方式等。
(1)肿瘤分期:三阴性乳腺癌的分期是预测疾病预后的重要指标,肿瘤分期越早,预后越好。
(2)淋巴结转移情况:淋巴结转移是三阴性乳腺癌的一项重要特征,淋巴结转移越多,预后越差。
三阴性乳腺癌化疗方案

三阴性乳腺癌化疗方案引言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而三阴性乳腺癌是乳腺癌中一种重要的亚型。
三阴性乳腺癌是指乳腺癌中不表达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和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的肿瘤,具有较高的侵袭性和恶性程度。
化疗是三阴性乳腺癌的重要治疗手段之一,本文将介绍三阴性乳腺癌化疗的相关方案。
化疗药物1. 铂类药物铂类药物是用于三阴性乳腺癌化疗的关键药物之一,常用的铂类药物包括氧化铂和卡铂。
这些药物通过与肿瘤细胞DNA交叉连接,抑制DNA合成和细胞分裂,达到抗癌的效果。
2. 依托泊苷依托泊苷(Ixabepilone)是一种微管结合剂,也是三阴性乳腺癌治疗中常用的药物之一。
它能够干扰肿瘤细胞的微管聚合和稳定性,从而阻止细胞分裂和增殖。
3. 多西他赛多西他赛(Docetaxel)是一种细胞毒性药物,可与肿瘤细胞内的微管结合,并阻止微管的消散,从而阻碍了分裂细胞的正常功能。
4. 氟尿嘧啶类药物氟尿嘧啶类药物包括卡培他滨和氟尿嘧啶。
这些药物能够干扰DNA的合成、修复和复制过程,从而杀死乳腺癌细胞。
化疗方案方案一:AC-T方案AC-T方案是目前常用的三阴性乳腺癌化疗方案之一,包括红霉素(Adriamycin)和环磷酰胺(Cyclophosphamide)的联合应用,以及紫杉醇(Taxol)的加入。
具体方案如下:•红霉素:每三周给药一次,剂量为60~75mg/m2。
•环磷酰胺:每三周给药一次,剂量为600~1200mg/m2。
•紫杉醇:每三周给药一次,剂量为80~175mg/m2。
该方案常用于三阴性乳腺癌的新辅助化疗,可达到较高的治疗效果。
方案二:TC方案TC方案是另一种常用的三阴性乳腺癌化疗方案,包括紫杉醇和环磷酰胺的联合应用。
具体方案如下:•紫杉醇:每三周给药一次,剂量为75~100mg/m2。
•环磷酰胺:每三周给药一次,剂量为600~1200mg/m2。
该方案适用于三阴性乳腺癌的早期治疗和转移性乳腺癌的一线治疗。
三阴乳腺癌的化疗方案

三阴乳腺癌的化疗方案第1篇三阴乳腺癌的化疗方案一、方案背景三阴乳腺癌(Triple-Negative Breast Cancer, TNBC)作为一种特殊的乳腺癌类型,由于缺乏雌激素受体、孕激素受体及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的表达,治疗手段相对有限,化疗成为其主要的治疗方式。
本方案旨在为三阴乳腺癌患者提供一套合法合规的化疗方案,以期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生存质量。
二、化疗原则1. 个体化治疗:根据患者病情、身体状况、年龄、伴随疾病等因素,制定适合患者的化疗方案。
2. 联合化疗:采用多种药物联合应用,以提高治疗效果。
3. 序贯治疗:根据患者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性及病情变化,适时调整化疗药物及剂量。
4. 靶向治疗:结合患者基因检测结果,选择合适的靶向药物,提高治疗效果。
5. 综合治疗:结合放疗、免疫治疗等手段,提高患者生存率。
三、化疗方案1. 基础化疗方案:- 环磷酰胺(Cyclophosphamide,CTX)- 阿霉素(Doxorubicin,ADM)- 5-氟尿嘧啶(5-Fluorouracil,5-FU)方案:CTX 500mg/m²,静脉注射,第1、8天;ADM 40mg/m²,静脉注射,第1天;5-FU 500mg/m²,静脉注射,第1、8天。
每21天为一个周期,共6个周期。
2. 靶向治疗:- 基因检测结果显示HER2基因突变患者,可加用曲妥珠单抗(Trastuzumab)靶向治疗。
方案:首次剂量4mg/kg,静脉注射,之后每周2mg/kg,共12周。
3. 序贯化疗:- 在基础化疗方案基础上,根据患者病情及药物敏感性,可序贯使用以下药物:- 紫杉醇(Paclitaxel,PTX)- 卡铂(Cisplatin,DDP)- 替吉奥(Tegafur,FT207)方案:PTX 80mg/m²,静脉注射,第1、8天;DDP 25mg/m²,静脉注射,第1、8天;FT207 200mg,口服,每日2次,连续服用14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主要终点:双盲中心审查的PFS
无进展生存率(%)
TALA(n=287) 总体PCT(n=144)
事件,n(%)
186 (65%)
83 (58%)
100
TALA
90
总体PCT
80
70
60
50 40
30
20
10 0
中位时间,月 (95% CI)
8.6 (7.2, 9.3) 5.6 (4.2, 6.7)
CNS:中枢神经系统;EORTC:欧洲癌症治疗研究组织;HER2: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mets:转移性;PO:口服;QLQBR23: 乳腺癌生存质量调查问卷;QLQ-C30:生活质量调查表;TNBC:三阴性乳腺癌 *额外纳入的标准包括:既往<3次毒性化疗治疗局部晚期或转移性疾病;除了医学禁忌外,既往接受过紫杉醇和蒽环类药物治疗。 †排除HER2-阳性疾病。 ‡医生的治疗选择必须由既往随机分组来确定。
BRCA1 BRCA1 激素受体状态 基于近期活检的TNBC 基于近期活检的HR+ CNS转移史 是 否 既往铂类治疗
是 否 既往的晚期BC细胞毒化疗方案 0 1 ≥2
患者, n(%) 431 (100) 408 (94.7)
183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42.5) 225 (52.2)
190 (44.1) 241 (55.9)
• 约50%TNBC • ORR:
✓ 奥拉帕尼:60% ✓ TPC:29%
• PFS HR:
✓ TNBC:0.43 ✓ HR+:0.82
BICR:blinded independent central review. TPC:treatment of physician’s choice
Telli M. 2017 SABCS Mini-Symposium MS1-2 Robson M, et al. 2017 ASCO Abstract # LBA4
2 (2/81)
2 (0/81)
1 (1/82)
0 (1/83)
0 (0/83)
0 (0/83)
0 (0/83)
中位随访时间:11.2个月
42
0 (0/186)
0 0/83)
总生存期尚未达到; 在中期分析中,HR 0.76,p = 0.11,总计163个事件
PFS:亚组分析
亚组 所有随机分组的患者(ITT) 经中心检测的患者 中心检测BRCA状态
76 (17.6) 355 (82.4)
0.76 (0.40-1.45) 0.52 (0.39-0.71)
165 (38.3) 161 (37.4) 105 (24.4)
0.57 (0.34-0.95)
0.51 (0.33-0.80)
0.56 (0.34-0.95)
0.00 0.25 0.50 0.75 1.00 1.25 1.50 1.75 2.00
4)
42 (9/172)
29 (9/172)
23 (2/174)
16 (5/179)
12 (4/183)
5 (2/185)
3 (0/185)
1 (0/185)
0 (1/186)
PCT
144 (0/0)
68 (41/41)
34 (20/61)
22 (8/69)
9 (7/76)
8 (0/76)
4 (3/79)
63 (14.6) 368 (85.4)
HR(95% CI) 0.54 (0.41-0.71) 0.53 (0.40-0.70)
0.59 (0.39-0.90) 0.47 (0.32-0.70)
0.60 (0.41-0.87) 0.47 (0.32-0.71)
0.32 (0.15-0.68) 0.58 (0.43-0.78)
EMBRACA
局部晚期或转移性HER2-阴性 乳腺癌患者,且伴胚系 BRCA1或BRCA2基因突变*†
Talazoparib 1mg PO 每天1次
分层因素:
• 既往接受化疗方案的数量 (0或≥1)
• TNBC或激素受体阳性 (HR+)
• 有CNS转移或无CNS转移 病史
R 2:1
持续治疗(21d一个周期)直到 疾病进展或不可耐受的毒性
靶向BRCA突变 化疗 潜在治疗靶点
Telli M. 2017 SABCS Mini-Symposium MS1-2
TNT:BRCA1/2突变的mTNBC具更高的缓解率
研究设计
客观缓解结果-BRCA1/2状态
Telli M. 2017 SABCS Mini-Symposium MS1-2 Tutt A, et al. 2014 SABCS oralpresentation S03-1
OlympiAD:奥拉帕尼治疗BRCA1/2突变的转移性乳腺癌
主要研究终点:PFS(B事IC件R数,)n (%)
中位PFS, 月 HR (95% CI) p值
奥拉帕尼 n=205
化疗TPC n=97
163 (79.5) 71 (73.2)
7.0
4.2
0.58 (0.43–0.80)
P<0.001
医生选择的化疗: • 卡培他滨 • 艾瑞布林 • 长春瑞滨
医生选择的治疗方案 (PCT) ‡:
卡培他滨,艾日布林, 吉西他滨,长春瑞滨
3期,国际化,开放标签随机研究,从16个国家145个中心纳入431例患者
主要终点 • PFS
关键次要疗效终点 • OS • ORR • 安全性
探究性终点 • 客观缓解患者持续缓
解时间(DOR) • 生活质量
(QoL;EORTC QLQC30,QLQ-BR23)
晚期三阴性乳腺癌的内科治疗进展
现状:TNBC治疗困难重重
TNBC生物学异质性明显。 目前仍存在以下情况: ✓ 转移性疾病没有标准治疗方案;生存期仅约13个月 ✓ 没有获批的靶向治疗 ✓ 缺乏清晰的路线图来整合可能相关的生物标记谱
Telli M. 2017 SABCS Mini-Symposium MS1-2
TALA更优
PCT更优
PARP抑制剂治疗BRCA1/2突变MBC的临床进展
化合物名字 Veliparib(AbbVie) Olaparib(AstraZenca) Niraparib(Tesaro) Talazoparib(Pfizer)
HR, 0.54,95%CI,0.41,0.71 P<0.0001
ORR: 63% vs 27%
0
3
6
9
存在风险的患者[事件/累积事件]
10
12 14 21 24
27
30 33
36 39
PFS持续时间,月
TALA
287 (0/0)
229 (50/50)
148 (53/10
3)
91 (34/13
7)
55 (1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