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三阴性乳腺癌的化疗药物现状及方案选择

合集下载

三阴乳腺癌的化疗方案

三阴乳腺癌的化疗方案

三阴乳腺癌的化疗方案背景介绍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而三阴乳腺癌是指乳腺癌中不表达雌激素受体、孕激素受体和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的一种亚型。

由于三阴乳腺癌的生长不受激素的刺激,因此激素治疗、靶向治疗对其无效,化疗成为三阴乳腺癌患者的主要治疗手段之一。

化疗药物类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FGFR)抑制剂乳腺癌细胞中的FGFR基因突变与增殖和浸润的过程密切相关。

在三阴乳腺癌的化疗方案中,类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抑制剂被用来抑制FGFR的活性,从而抑制乳腺癌细胞的生长和增殖。

蛋白激酶B(AKT)抑制剂AKT激酶在乳腺癌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通过用AKT抑制剂来干扰该信号通路,可以阻断乳腺癌细胞的生长和增殖,从而达到治疗的效果。

DNA损伤剂DNA损伤剂是化疗方案中常用的药物之一。

它们通过直接与DNA发生作用,导致DNA断裂并阻碍DNA复制和细胞分裂,从而抑制乳腺癌细胞的生长。

化疗方案经过多年的临床实践和研究,针对三阴乳腺癌的化疗方案逐渐形成,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方案一:TC(Methotrexate和Cyclophosphamide)•Methotrexate(甲氨蝶呤):用于抑制DNA复制和细胞分裂,干扰癌细胞的生长。

•Cyclophosphamide(环磷酰胺):通过与DNA发生共价键结合,抑制DNA合成,从而阻断细胞增殖。

方案二:AC(Doxorubicin和Cyclophosphamide)•Doxorubicin(阿霉素):通过与DNA结合,抑制DNA和RNA的合成,干扰癌细胞的生长和增殖。

•Cyclophosphamide(环磷酰胺):如上述方案一所描述。

方案三:TCb•Docetaxel(多西他赛):属于紫杉醇类抗肿瘤药物,通过干扰微管的稳定性,阻断细胞有丝分裂,从而抑制癌细胞的增殖。

•Carboplatin(卡铂):通过与DNA发生共价键结合,抑制DNA合成,干扰癌细胞的生长。

三阴性乳腺癌化疗方案

三阴性乳腺癌化疗方案

三阴性乳腺癌化疗方案引言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而三阴性乳腺癌是乳腺癌中一种重要的亚型。

三阴性乳腺癌是指乳腺癌中不表达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和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的肿瘤,具有较高的侵袭性和恶性程度。

化疗是三阴性乳腺癌的重要治疗手段之一,本文将介绍三阴性乳腺癌化疗的相关方案。

化疗药物1. 铂类药物铂类药物是用于三阴性乳腺癌化疗的关键药物之一,常用的铂类药物包括氧化铂和卡铂。

这些药物通过与肿瘤细胞DNA交叉连接,抑制DNA合成和细胞分裂,达到抗癌的效果。

2. 依托泊苷依托泊苷(Ixabepilone)是一种微管结合剂,也是三阴性乳腺癌治疗中常用的药物之一。

它能够干扰肿瘤细胞的微管聚合和稳定性,从而阻止细胞分裂和增殖。

3. 多西他赛多西他赛(Docetaxel)是一种细胞毒性药物,可与肿瘤细胞内的微管结合,并阻止微管的消散,从而阻碍了分裂细胞的正常功能。

4. 氟尿嘧啶类药物氟尿嘧啶类药物包括卡培他滨和氟尿嘧啶。

这些药物能够干扰DNA的合成、修复和复制过程,从而杀死乳腺癌细胞。

化疗方案方案一:AC-T方案AC-T方案是目前常用的三阴性乳腺癌化疗方案之一,包括红霉素(Adriamycin)和环磷酰胺(Cyclophosphamide)的联合应用,以及紫杉醇(Taxol)的加入。

具体方案如下:•红霉素:每三周给药一次,剂量为60~75mg/m2。

•环磷酰胺:每三周给药一次,剂量为600~1200mg/m2。

•紫杉醇:每三周给药一次,剂量为80~175mg/m2。

该方案常用于三阴性乳腺癌的新辅助化疗,可达到较高的治疗效果。

方案二:TC方案TC方案是另一种常用的三阴性乳腺癌化疗方案,包括紫杉醇和环磷酰胺的联合应用。

具体方案如下:•紫杉醇:每三周给药一次,剂量为75~100mg/m2。

•环磷酰胺:每三周给药一次,剂量为600~1200mg/m2。

该方案适用于三阴性乳腺癌的早期治疗和转移性乳腺癌的一线治疗。

三阴乳腺癌的化疗方案

三阴乳腺癌的化疗方案

三阴乳腺癌的化疗方案第1篇三阴乳腺癌的化疗方案一、方案背景三阴乳腺癌(Triple-Negative Breast Cancer, TNBC)作为一种特殊的乳腺癌类型,由于缺乏雌激素受体、孕激素受体及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的表达,治疗手段相对有限,化疗成为其主要的治疗方式。

本方案旨在为三阴乳腺癌患者提供一套合法合规的化疗方案,以期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生存质量。

二、化疗原则1. 个体化治疗:根据患者病情、身体状况、年龄、伴随疾病等因素,制定适合患者的化疗方案。

2. 联合化疗:采用多种药物联合应用,以提高治疗效果。

3. 序贯治疗:根据患者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性及病情变化,适时调整化疗药物及剂量。

4. 靶向治疗:结合患者基因检测结果,选择合适的靶向药物,提高治疗效果。

5. 综合治疗:结合放疗、免疫治疗等手段,提高患者生存率。

三、化疗方案1. 基础化疗方案:- 环磷酰胺(Cyclophosphamide,CTX)- 阿霉素(Doxorubicin,ADM)- 5-氟尿嘧啶(5-Fluorouracil,5-FU)方案:CTX 500mg/m²,静脉注射,第1、8天;ADM 40mg/m²,静脉注射,第1天;5-FU 500mg/m²,静脉注射,第1、8天。

每21天为一个周期,共6个周期。

2. 靶向治疗:- 基因检测结果显示HER2基因突变患者,可加用曲妥珠单抗(Trastuzumab)靶向治疗。

方案:首次剂量4mg/kg,静脉注射,之后每周2mg/kg,共12周。

3. 序贯化疗:- 在基础化疗方案基础上,根据患者病情及药物敏感性,可序贯使用以下药物:- 紫杉醇(Paclitaxel,PTX)- 卡铂(Cisplatin,DDP)- 替吉奥(Tegafur,FT207)方案:PTX 80mg/m²,静脉注射,第1、8天;DDP 25mg/m²,静脉注射,第1、8天;FT207 200mg,口服,每日2次,连续服用14天。

三阴性乳腺癌化疗进展

三阴性乳腺癌化疗进展

三阴性乳腺癌化疗进展三阴性乳腺癌是一种独特的乳腺癌亚型,因其在激素受体和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上的表达缺失而得名。

由于其具有较高的侵袭性和不良预后,三阴性乳腺癌患者的治疗一直是一大挑战。

化疗是三阴性乳腺癌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本文将探讨三阴性乳腺癌化疗的进展。

关键词:三阴性乳腺癌、化疗、治疗、预后、激素受体、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近年来,三阴性乳腺癌化疗取得了显著的进展。

目前,市场上用于治疗三阴性乳腺癌的化疗药物包括卡培他滨、顺铂、紫杉醇、多西他赛等。

这些药物在不同程度上能够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和扩散,延长患者的生存期。

在三阴性乳腺癌化疗中,关键技术的不断优化和改进也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例如,通过联合使用多种化疗药物,可以增加疗效并降低耐药性的产生。

同时,医生们也在寻求减少化疗药物的不良反应,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随着临床试验的开展,三阴性乳腺癌化疗的成果显著。

例如,一项随机对照试验比较了不同化疗方案在三阴性乳腺癌患者中的疗效,结果显示,采用紫杉醇联合卡铂的方案能够显著延长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和总生存期。

此外,新的化疗药物如帕博西尼等靶向药物也在三阴性乳腺癌治疗中展现出良好的前景。

展望未来,三阴性乳腺癌化疗将朝着更加精准和个性化的方向发展。

通过基因测序等技术,可以发现肿瘤的特异性突变,从而针对这些突变研发更加有效的靶向药物。

另外,化疗与其他治疗手段如免疫治疗、放射治疗等的结合也将为三阴性乳腺癌治疗带来更多的可能性。

总之,三阴性乳腺癌化疗的进展为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

虽然目前治疗仍存在一定的挑战,但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临床研究的深入,相信未来的治疗效果将不断提升。

为了进一步推动乳腺癌化疗的研究和发展,我们需要更多的学者和研究人员这一领域,深入开展基础和临床研究,不断完善现有的治疗策略和技术。

加强国际间的合作与交流,分享经验和成果,共同攻克这一难题也是至关重要的。

让我们携手努力,为三阴性乳腺癌患者带来更好的预后和生活质量。

三阴乳腺癌化疗方案

三阴乳腺癌化疗方案

三阴乳腺癌化疗方案引言三阴乳腺癌是指乳腺癌中表达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和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都为阴性的一种类型。

相比其他类型的乳腺癌,三阴乳腺癌的患者预后较差,因此化疗是三阴乳腺癌的重要治疗方式之一。

本文将介绍三阴乳腺癌化疗方案的具体内容。

1. 化疗药物选择三阴乳腺癌的化疗方案通常包括多种药物的组合使用。

以下是常用的化疗药物:•蒽环类药物:如阿霉素(Adriamycin)、表阿霉素(Epirubicin)等。

这些药物通过抑制DNA复制和细胞分裂,阻止肿瘤细胞的生长和扩散。

•紫杉醇类药物:如紫杉醇(Paclitaxel)、紫杉醇脂质体(Abraxane)等。

这类药物通过抑制微管的动态稳定性,阻碍肿瘤细胞的有丝分裂进程。

•氟尿嘧啶类药物:如氟尿嘧啶(5-Fluorouracil)、卡培他滨(Capecitabine)等。

这些药物能够抑制肿瘤细胞DNA和RNA的合成,从而阻止肿瘤细胞的增殖。

•赛他洛珠单抗(Pertuzumab)和曲妥珠单抗(Trastuzumab):针对HER2阳性的三阴乳腺癌患者,这些药物具有针对HER2蛋白的特异性,能够阻断HER2信号通路,抑制肿瘤生长。

2. 化疗方案选择三阴乳腺癌的化疗方案通常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制定。

以下是常用的化疗方案:•AC-T方案:包括阿霉素和环磷酰胺(Cyclophosphamide)的AC方案,以及紫杉醇的T方案。

AC-T方案的优势在于能够同时兼顾化疗的强度和效果。

•TAC方案:包括紫杉醇、阿霉素和环磷酰胺的组合。

TAC方案适用于高风险三阴乳腺癌患者。

•AT方案:仅包括阿霉素和紫杉醇的组合。

AT方案在保证疗效的同时,减少了环磷酰胺的副作用。

•FEC-T方案:包括表阿霉素、环磷酰胺和紫杉醇的组合。

FEC-T方案适用于HER2阴性三阴乳腺癌患者。

3. 化疗方案的副作用管理化疗方案虽然能够有效控制肿瘤的生长,但同时也会伴随一系列副作用。

三阴乳腺癌化疗方案

三阴乳腺癌化疗方案

三阴乳腺癌化疗方案乳腺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其中三阴乳腺癌占据较高比例。

三阴乳腺癌是指乳腺癌细胞不表达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和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三种蛋白质的情况。

因此,在化疗方案的制定上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年龄、身体状况、疾病严重程度、分子病理学和基因检测结果等因素。

本文将介绍三阴乳腺癌化疗方案。

一、新型化疗药物随着临床技术和医学认识的不断进步,新型化疗药物的出现给治疗三阴乳腺癌带来了新的希望。

比如氟尿嘧啶、多西他赛、顺铂、卡铂、紫杉醇等均被广泛应用于三阴乳腺癌患者的治疗中。

二、单药治疗单药治疗是化疗方案中的一种经典治疗方法,其核心思想是通过单一药物抑制肿瘤细胞,延缓癌细胞的生长和扩散。

常用的单药治疗药物包括环磷酰胺、长春花碱、阿霉素等。

三、联合化疗联合化疗是针对一些肿瘤细胞易于耐药和复发的特点,通过同时应用两种或以上的抗肿瘤药物来提高治疗效果。

联合化疗处方的多样性和针对性也是该方法被广泛应用的原因之一。

联合化疗常用的方案包括AC、EC等。

四、靶向治疗靶向治疗是治疗三阴乳腺癌的一种重要方法。

与传统化疗药物不同的是,靶向治疗药物更加精准地作用于癌细胞表面的特定受体或信号通路,从而达到抑制癌细胞生长和扩散的目的。

靶向治疗药物包括赫赛汀、三磷酰胺、曲妥珠单抗等。

五、辅助治疗辅助治疗是指在乳腺癌手术后适当应用化疗等辅助治疗手段,以预防术后复发和转移的一种方法。

化疗方案中应用辅助治疗可以大大提高治愈率和患者的生存期。

近年来,随着化疗水平的不断提高,辅助治疗已经成为乳腺癌治疗的重要内容之一。

总之,三阴乳腺癌化疗方案需要综合考虑多个因素来选择最合适的治疗方案。

同时,患者也应该根据自己的情况积极配合治疗,并严密观测药物对身体的影响。

化疗方案正常情况下每三周为一个周期,通过检测患者的血液指标、肝肾功能等对治疗效果进行把握和调整药物方案。

在治疗的同时应当坚持饮食健康、锻炼身体,积极参加心理辅导,从多个方面提高治疗效果。

三阴乳腺癌的化疗方案

三阴乳腺癌的化疗方案

三阴乳腺癌的化疗方案引言三阴乳腺癌是一种常见且恶性度较高的乳腺癌亚型,其特点是不表达雌激素受体、孕激素受体和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信号通路。

由于三阴乳腺癌没有明显的靶点可用于靶向治疗,化疗成为其主要的治疗方式之一。

本文将介绍三阴乳腺癌的化疗方案。

1. 新辅助化疗新辅助化疗是指在手术前使用化疗药物治疗,旨在缩小肿瘤的体积,提高手术治疗的成功率。

对于三阴乳腺癌患者,新辅助化疗常常是首选的治疗方法。

1.1 化疗药物常用的三阴乳腺癌新辅助化疗药物包括: - 艾德福瑞(Adriamycin):属于顺铂类药物,通过干扰DNA的复制和转录过程,阻止癌细胞的分裂和增殖。

- 苏阿法(Cyclophosphamide):一种酰胺类化疗药物,通过与DNA交联形成环状化合物,破坏癌细胞的DNA结构。

- 紫杉醇(Paclitaxel):一种微管蛋白聚合抑制剂,能够抑制癌细胞的有丝分裂过程,从而阻止其增殖。

1.2 治疗方案常用的三阴乳腺癌新辅助化疗方案包括: - AC-T方案:艾德福瑞和苏阿法联合应用,每隔3周进行一次治疗,共4-6个疗程。

随后,紫杉醇单药化疗,每隔1周进行一次治疗,共4个疗程。

- TAC方案:紫杉醇、艾德福瑞和苏阿法联合应用,每隔3周进行一次治疗,共6个疗程。

2. 辅助化疗辅助化疗是指在手术后使用化疗药物治疗,旨在预防和减少残留癌细胞的复发和转移。

2.1 化疗药物在辅助化疗中,常用的化疗药物与新辅助化疗相似,包括艾德福瑞、苏阿法和紫杉醇。

此外,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还可以考虑使用其他化疗药物。

2.2 治疗方案常用的三阴乳腺癌辅助化疗方案包括: - AC方案:艾德福瑞和苏阿法联合应用,每隔3周进行一次治疗,共4个疗程。

- T方案:紫杉醇单药化疗,每隔1周进行一次治疗,共12个疗程。

- AT方案:艾德福瑞和紫杉醇联合应用,每隔2周进行一次治疗,共4个疗程。

3. 转移性乳腺癌的化疗当三阴乳腺癌转移至其他部位时,化疗仍然是主要的治疗手段之一。

乳腺癌三阴早期治疗方案

乳腺癌三阴早期治疗方案

摘要:乳腺癌是我国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中三阴性乳腺癌(TNBC)具有侵袭性强、预后差等特点。

本文针对乳腺癌三阴早期,从手术、化疗、靶向治疗、内分泌治疗等方面,探讨综合治疗方案,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一、引言乳腺癌是我国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呈逐年上升趋势。

三阴性乳腺癌(Triple-negative breast cancer,TNBC)是指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和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均为阴性的乳腺癌。

TNBC约占乳腺癌的15%-20%,具有侵袭性强、预后差、复发率高、对内分泌治疗和靶向治疗不敏感等特点。

因此,针对TNBC的综合治疗显得尤为重要。

二、治疗方案1. 手术治疗(1)乳腺癌根治术:适用于早期TNBC患者,手术切除肿瘤及周围组织,包括乳房、胸大肌、胸小肌、腋窝淋巴结等。

(2)乳腺癌保乳术:适用于肿瘤较小、位于乳房外上象限、无远处转移的早期TNBC患者,切除肿瘤及周围部分乳腺组织,保留乳房。

2. 化疗治疗(1)新辅助化疗:在手术前进行化疗,旨在缩小肿瘤、降低肿瘤分期、提高手术切除率。

常用的化疗方案有:1)蒽环类药物+紫杉类药物:如蒽环类药物(多西他赛、表阿霉素等)+紫杉类药物(紫杉醇、白蛋白紫杉醇等)。

2)蒽环类药物+卡铂:如蒽环类药物+卡铂。

(2)辅助化疗:在手术切除肿瘤后进行化疗,旨在杀灭残存的肿瘤细胞,降低复发率。

化疗方案与新辅助化疗类似。

3. 靶向治疗TNBC对靶向治疗不敏感,目前尚无针对TNBC的靶向治疗药物。

然而,随着研究的深入,以下靶向治疗药物在TNBC治疗中具有潜在应用价值:(1)抗HER2抗体偶联药物:如T-DM1。

(2)抗PD-1/PD-L1抗体:如帕博利珠单抗、尼伏单抗等。

4. 内分泌治疗TNBC对内分泌治疗不敏感,因此,内分泌治疗在TNBC治疗中的应用有限。

三、综合治疗方案针对TNBC的综合治疗方案主要包括:1. 手术治疗:根据患者的病情和意愿,选择乳腺癌根治术或保乳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早期三阴性乳腺癌的化疗药物现状及方案选择
三阴性乳腺癌(TNBC)缺乏内分泌治疗及抗HER-2治疗靶点因而治疗较为棘手,目前主流的化疗药物有蒽环类、紫杉类、抗代谢类及抗微管抑制剂、铂类等等,本文将简述早期TNBC化疗药物的现状,并谈一谈临床实践中TNBC化疗方案的选择与优化。

早期三阴性乳腺癌的化疗药物
现状及方案选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龚成成王碧芸 |
|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
蒽环类、紫杉类药物联合或序贯
蒽环类、紫杉类化疗药物联合或序贯是目前早期TNBC的主流方案。

根据乳腺癌的类型制定最优方案使疗效最大化是目前研究的热点。

Von Minckwitz等在研究中发现通过增加新辅助治疗化疗周期,提高蒽环类化疗药剂量,提高紫杉类化疗药剂量,及联合卡培他滨均能独立提高乳腺癌患者pCR率。

提高化疗强度除了提高单药剂量外,还可以通过缩短化疗间期来实现。

一项临床试验证实了在(新)辅助治疗中采用剂量密集型方案相较于传统方案能够提高早期乳腺癌患者DFS及OS,且在激素受体阴性乳腺癌中尤为显著。

在此基础上,研究者进一步提出将提高剂量与
缩短治疗间期联合,PREPARE研究将强化剂量密集型方案:ddE (150 mg/m2)—ddT(225 mg/m2)—CMF作为新辅助治疗方案,结果显示患者pCR率明显高于传统化疗方案EC-T组。

序贯治疗中蒽环与紫杉类药物的次序也引起了学者们的关注,发表在2014年Lancet Oncology 上的Ⅲ期临床试Neo-tAnGo结果显示相较于传统的EC-T方案,紫杉类在前的序贯治疗(T-EC方案)在乳腺癌患者中疗效更高。

在上述两项试验的基础上,GeparSepto试验进一步探索了将紫杉醇替代以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能否进一步提高疗效及安全性。

结果提示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能明显提高新辅助治疗疗效,且在TNBC中尤为显著。

除了调整蒽环、紫杉类联合治疗的剂量、疗程及次序,提高疗效的另一途径是不断探索新的药物,如铂类、卡培他滨等等。

铂类在三阴性乳腺癌中的应用
铂类是继蒽环类、紫杉类之后的重要选择
近期两项大型、随机、Ⅱ期临床试验的结果为铂类在TNBC新辅助治疗中的应用提供了重要证据。

GeparSixto试验中在蒽环类、紫杉化疗方案基础上同时接受卡铂的TNBC患者较对照组展现出明显的优势。

CALGB 40603试验显示在Ⅱ~Ⅲ级TNBC标准新辅助方案T-ddAC中加入卡铂可以提高治疗疗效。

2015年的St. Gallen会议上,大部分专家对于铂类的临床应用仍持以保守态度。

铂类走进TNBC的推荐方案还需要确切的研究证实DFS和/或OS的提高,关于铂类应用的最佳方式与时机也还需要更多的研究来回答。

与此同时,在TNBC中找到对铂类敏感的人群,才能达到真正个体化治疗的目的。

基础研究表明BRCA1突变的细胞对铂类更为敏感
多项临床研究结果证实含铂化疗方案在BRCA1突变的患者中疗效更佳,Byrski等在107例BRCA1突变的早期乳腺癌患者的新辅助化疗中使用铂类药物,pCR率高达61%。

PrECOG 0105试验观察到在接受含铂药物治疗的早期TNBC或BRCA突变相关乳腺癌患者中,BRCA 突变患者的pCR率明显高于非BRCA突变的TNBC,提示BRCA基因
突变可作为预测铂类在TNBC中疗效的生物标记之一。

但目前未有大型的、确切的前瞻性研究证实其预测作用。

基因组不稳定性是另一种可能预测铂类疗效的生化指标
PrECOG 0105试验结果显示对于铂类敏感的TNBC患者的HRD 评分明显高于对于铂类抵抗的患者,提示对于肿瘤基因组不稳定性的测量可以作为预测因子筛选出对铂类获益的TNBC。

以上研究提供了利用肿瘤的生物分子标记预测疗效的可能性,但至今仍无决定性证据显示这些分子标记对于临床治疗具有指导作用,至运用于个体化治疗的临床决策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关于铂类在TNBC(新)辅助治疗中应用的研究仍在进行当中国外NCT01982448试验比较了顺铂和紫杉醇单药作为TNBC新辅助治疗的疗效,并将进一步评价同源重组缺陷试验HRD预测铂类疗效的准确性。

国内一项病例对照研究观察并比较了多西他赛与卡铂联合方案同EC-T方案作为TNBC辅助化疗方案的疗效。

上述试验结果将为铂类在早期TNBC治疗中的疗效提供新的证据。

卡培他滨在三阴性乳腺癌中的探索
关于卡培他滨在早期乳腺癌治疗中的探索从未停止,然而至今仍无确定性证据。

ABCSG-24试验是一项探索卡培他滨联合标准新辅助方案疗效的Ⅲ期临床试验,结果显示加入卡培他滨能显著提高疗效。

然而GeparQuattro试验结果却提示早期TNBC患者并不能从卡培他滨的加入中获益。

FINXX研究在多西他赛、表柔比星和环磷酰胺的辅助治疗方案中加入卡培他滨,结果提示卡培他滨并不能降低患者复发风险。

但亚组分析提示TNBC患者可以从含卡培他滨的辅助化疗中获益,提高RFS 及乳腺癌特异性生存率。

USON01062Ⅲ期临床试验在AC-T方案中加入卡培他滨作为辅助化疗,经过5年的随访,其主要研究终点DFS并未达到预期,但其次要研究终点OS显示了一定程度优势。

Ⅲ期临床试验SYSUCC-00(NCT01112826)、CIBOMA/2004-
01(NCT00130533)旨在探索卡培他滨单药维持对于TNBC的疗效,目前仍在进行当中。

TNBC从卡培他滨作为联合或者维持治疗方案中的获益还有待进一步的研究证实,尽管部分临床试验具有阳性结果,但目前还未能走入常规临床实践。

埃坡霉素类在三阴性乳腺癌中的探索
伊沙匹隆为新一代抗有丝分裂药物,有研究表明其对紫杉类耐药、复发以及不敏感的肿瘤仍具有良好作用。

一项多中心、Ⅱ期临床试验显示伊沙匹隆单药治疗侵袭性乳腺癌患者pCR率为18%,且在TNBC中疗效更高。

Ⅲ期TITAN试验比较了在AC方案中加入伊沙匹隆或紫杉醇的疗效,2015年ASCO会议上公布的结果显示未观察到有统计学意义的疗效差异。

另一项T avlx试验将FEC 100序贯伊沙匹隆或多西他赛在非转移性TNBC中的疗效进行比较(NCT00630032),其研究结果将为伊沙匹隆的安全性和疗效提供更多数据。

小结
TNBC作为乳腺癌的一种特殊亚型,缺乏内分泌治疗及抗HER-2治疗靶点,目前化疗仍为主要治疗方案。

>1 cm或腋淋巴结阳性的TNBC,在不具有化疗禁忌证的情况下均应接受蒽环类和紫杉类联合或序贯方案化疗。

近年来多项临床试验结果将铂类推上早期TNBC治疗的舞台,但目前还没有作为常规推荐。

卡培他滨与伊沙匹隆在TNBC 中的作用亟待更多临床数据的支持。

研究者们仍在不断探索TNBC靶向治疗可能,贝伐珠单抗和PARP-1抑制剂一直是学术界关注的焦点,但能否为TNBC的治疗带来转机还需等待更多临床研究结果的证实。

随着对TNBC异质性认识的逐步深入,通过个体化治疗改善预后将成为TNBC治疗未来的发展方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