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阴性乳腺癌研究进展

合集下载

三阴性乳腺癌分子分型的研究进展

三阴性乳腺癌分子分型的研究进展

三阴性乳腺癌分子分型的研究进展三阴性乳腺癌(TNBC)是乳腺癌的一种特殊类型,约占乳腺癌的15%~20%。

因缺乏治疗靶点,TNBC的内分泌治疗和现有的靶向治疗效果欠佳,且常规化学治疗仅能使部分患者获益,是目前最具有侵略性和致命性的乳腺癌亚型。

根据TNBC基因表达情况对其进一步分型可为TNBC个体化治疗的发展提供新的思路,该文就TNBC的分子分型和潜在的靶向药的最新研究进展作一介绍。

【Abstract】As a specific type of breast cancer,triplenegative breast cancer (TNBC)accounts for approximately 15% to 20% of breast cancer The clinical efficacy of endocrine therapy and existing targeted interventions for TNBC is relatively low due to lack of therapeutic targets Conventional chemotherapy merely yields clinical benefits for certain patients Currently,TNBC is the most aggressive and lethal subtype of breast cancerFurther molecular subtyping based upon TNBC expression profiles provides novel thinkings to explore individual treatment of TNBC Recent research progresses on the molecular subtyping and potential targeted agents of TNBC were summarized in this article【Key words】Triplenegative breast cancer;Molecular subtypes;Targeted therapy乳腺癌是我國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呈持续上升趋势,三阴性乳腺癌(TNBC)约占乳腺癌的15%~20%,是乳腺癌的重要类型[1]。

三阴性乳腺癌分子病理学特征及其治疗进展论文

三阴性乳腺癌分子病理学特征及其治疗进展论文

三阴性乳腺癌的分子病理学特征及其治疗进展【摘要】受体三阴性乳腺癌是指er、pr和her 2受体均为阴性的乳腺癌,是具有独特生物学行为及临床特征的一个乳腺癌亚型,这类乳腺癌具有相似的特征、极高的同源性,组织分化往往较差,与基底细胞样乳腺癌有较高的一致性,与乳腺癌易感基因-1(breast cancer susceptility gene- 1 br ca1)相关性乳腺癌具有许多相似性。

目前乳腺癌治疗指南没有针对这一亚群推荐治疗方案,临床上仍按常规方式进行治疗,但效果不佳、局部复发早、进展快、远处转移率较高、生存期短。

而针对三阴性乳腺癌的靶向治疗正在进行临床研究。

【关键词】三阴乳腺癌:病理特征:诊断:治疗【中图分类号】r 737.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 7484(2012)04- 0640- 02乳腺癌是一种高度异质性的恶性肿瘤,包含有多种生物学行为、临床病理特点和分子特征各不相同的类型,不同类型的乳腺癌对治疗的反应不同,其预后结果也不一样。

随着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对乳腺癌的认识不断深入,其中乳腺癌分子分型对于判断预后和指导临床治疗显示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目前根据免疫组化及分子生物学技术可将其分为不同的亚型。

根据免疫组化特征进行分类:(1)激素受体阳性的肿瘤;(2)her-2受体阳性的肿瘤;(3雌激素受体(estrogenreceptor,er)、孕激素受体(progesteronereceptor,pr)和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uman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2,her2)受体均阴性的肿瘤,也称为受体阴性乳腺癌(triple negative breast cancer,tnbc)。

perou等〔1〕应用基因芯片技术,根据乳腺癌表达的基因谱进行分类:(1)iuminal a型(乳腺导管腔上皮细胞);(2)luminal b型;(3)her2过表达型;(4)normal-like型(正常乳腺基因表达);(5)basal-1ike型(基底细胞样)。

三阴性乳腺癌的研究和治疗进展

三阴性乳腺癌的研究和治疗进展
・6 6・
黑 龙 江 医 药 科 学 2 0 年2 0 9 月第 3 卷 第 1 2 期
d i1 . 9 9 ji n 1 0 — 0 0 . 0 9 O . 4 o : 0 3 6 /.s . 0 8 — 1 4 2 0 . 1 0 9 s
三 阴性 乳腺 癌 的研 究 和治 疗进 展
三 阴性 乳 腺 癌 具 有 特 殊 的生 物 学 特 性 和 临 床 病 理 特 征 . 多 发 生 于 绝 经前 年 轻 妇 女 , 后 较 其 它 类 型 乳 腺 癌 预 后 差 , 预 是 近 几 年研 究 的 热点 之 一 . 文 对 三 阴性 乳 腺 癌 的 研 究 和治 本
疗进展进行论述 。 l 概 述 三 阴性 乳 腺 癌 ( i en g t ebe s C n e . NB 是 指 t p e ai ra t a C r T C) rl v 雌 激 索 和 孕 激 素 受 体 ( R 和 P 与 HE E R) R一 2 为 阴 性 的乳 均 腺 癌 . 占乳 腺 癌 的 1 ~2 . % 。 发 于 4 岁 以 下 的 妇 女 . 约 0 o8 好 O 具 有 特 殊 的 生 物 学 行 为 和 临 床 病 理 特 征 , 床 表 现 为一 种侵 临 袭 性 病 程 。 发 生 局 部 复 发 和 远 处 转 移 。 后 较 其 他 类 型乳 易 预 腺癌差 , 内分 泌 治 疗 和 靶 向 治 疗 无效 。 2 三 阴性 乳 腺 癌 的 生 物 学 和 临床 病 理 特征 三 阴性 乳 腺 癌 的 生 物 学 特 征 为 导 管 癌 , 织 学 分 级 多 为 组 Ⅲ . 瘤 的侵 袭 能 力 强 , 处 转 移 的 风 险性 高 . 级 肿 远 内脏 转 移 几
和 非 基 底 细 胞 样 型 。 I C 分 析 、 K5 6 E F 测 定 来 区 以 H C /和 G R 分 基底 细 胞 样 型 ( 达 CKs 6 E R) 菲 基 底 细 胞 样 型 ( 表 / GF 和 不 表 达 C / G R) 在 3 例 可 手 术 的 三 阴 乳 腺 癌 中 . 8 5 K5 6E F 。 9 3. % 是基底 细胞样 型.15 6 . %是 非 基 底 细 胞 样 型 。 底 细 胞 样 型 基 形 态学 特 征 包 括 高 增 殖 比 例 、 中 央 坏 死 和 推 压 式 生 长 边 有 界 。 阴 乳 腺 癌是 基 底 细 胞 样 乳 腺 癌 的 一 个 亚 型 . 者 之 间 三 二 不完全同义 , 能完全互换 。 不 To 等 [ 分 析 了 2 4 乳 腺 癌 中 . 阴 乳 腺 癌 占1 . Me 2 ] 4例 三 6 这 组 病 例 中三 阴 乳 腺 癌 患 者 的 发病 年 龄 、 瘤 大 小 以及 淋 巴 肿 结 转 移 的 数 量 与 非 三 阴乳 腺 癌 患 者 无 明 显 差 别 。 组 织 学 I 但 级 (2 7 %VS 8 )和 核 分 级 Ⅲ级 ( 2 V 4 ) 显 高 于 非 2 9 S 7 明 三 阴 的 乳 腺 癌 患 者 ( < 0 0 )。 P .1 H f y等 口 报 道 4 2 乳 腺 癌 患 者 中 n 例 为 三 阴 乳 腺 af t 8例 7 癌 , 者 5 生 存 率 、 淋 巴结 转 移 率 和 远 处 的 内脏 转 移 率 , 患 年 无 三 阴 乳 腺 癌 患 者 较 非 三 乳 腺 癌 阴 患 者 低 (2 和 8 . 7 5

三阴性乳腺癌临床特点、生物学特性及治疗的研究进展

三阴性乳腺癌临床特点、生物学特性及治疗的研究进展

2 T B 的 临床 特 点 及 生 物 学 特 性 N C
21 T B . N C的 临 床 特 点 有 文 献 报 道 , NB 占 所 有 乳 腺 癌 类 型 的 T C
1 ~ l _ 0 7 g 引

to e e e trE 、 激素 受体 ( rg seo er— rg nrcpo , R) 孕 p o etr n e
癌 (r l n g t eb es a cr TNB 的 研 究 主 ti e e ai ratcn e , p v C) 要 集 中 于 肿 瘤 病 理 学 分 型 及 治 疗 研 究 。 本 文 就 T C 临 床 特 点 、 物 学 特 性 及 治 疗 的 研 究 进 展 作 NB 生
死 亡风 险较 高 口 无 远 处 转 移 生 存 率 、 病 生 存 率 ; 无 和 总生存 率 均 较 低 _ l 。在 影 像 学 检 查 方 面 , B TN C
在 MR 上 表 现 为单 一 病 灶 , I 肿块 型病 变 , 块边 缘 肿 光 滑 , 质 的环状 强化 , 续性 强化 ; 异 持 T2加权像 上 呈
李 健 综 述 ) 武 ( , 彪 审 校 ) (
( 昌大学 a研 究生 院 医学部 2 0 南 . 0 9级 ; . b 第一 附属 医院普 外科 , 南昌 3 0 0 ) 3 0 6
关 键 词 :三阴性乳腺癌 ;l 临床特点 ;生物学特性 ; 治疗
中图分 类号 : 779 R 3.
阵 列 技 术 , 用 聚 类 分 析 方 法 , 乳 腺 癌 表 达 基 因 谱 利 对 进 行 分 类 : L mia A 型 ; L mia B型 ; L — ① u nl ② u nl ③ u
mia n lC型 ; Ba a-ie型 ; HER一 ④ s ll k ⑤ 2型 ; No ma ⑥ r l

三阴性乳腺癌治疗进展

三阴性乳腺癌治疗进展

个体化治疗与精准医疗
随着基因组学和分子生物学的发展,个体化治疗和精准医疗在三阴性乳腺癌中越 来越受到重视。
通过检测患者的基因突变、表观遗传学变化等,可以为患者提供更加精准的治疗 方案,提高疗效并降低毒副作用。
THANKS
感谢您的观看
乳房切除术
总结词
乳房切除术是一种切除整个乳房的手术,适 用于较大的肿瘤或需要根治的患者。
详细描述
乳房切除术通过切除整个乳房、胸大肌和胸 小肌等组织,以达到彻底清除肿瘤的目的。 术后患者可能需要接受乳房重建手术以恢复 外观。
淋巴结清扫术
总结词
淋巴结清扫术是一种清除腋窝淋巴结的手术 ,有助于确定肿瘤是否已经转移。
放疗联合药物治疗
要点一
放疗与化疗联合
在放疗过程中,可以联合化疗药物,如卡培他滨、顺铂等 ,以增强放疗的效果并减少肿瘤细胞的扩散。
要点二
放疗与靶向治疗联合
对于某些三阴性乳腺癌患者,靶向治疗药物如曲妥珠单抗 、帕妥珠单抗等可以与放疗联合使用,以提高治疗效果。
放疗的不良反应与处理
01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02
03
皮肤反应
放疗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皮 肤红肿、干燥、脱屑等反 应,需保持皮肤清洁干燥 ,避免阳光直射。
免疫治疗药物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
如PD-1抑制剂、CTLA-4抑制剂等,能够解除癌细胞对免疫系统的抑制,使免疫系统能够更好地攻击癌细胞。
肿瘤疫苗
通过激发机体免疫系统产生针对肿瘤抗原的特异性免疫反应,达到控制和清除肿瘤的目的。
其他新型药物
细胞治疗药物
如CAR-T细胞治疗等,通过改造人体免疫细胞来增强其抗肿瘤能力,为三阴性 乳腺癌的治疗提供了新的途径。

三阴型乳腺癌的治疗进展

三阴型乳腺癌的治疗进展

三阴型乳腺癌的治疗进展三阴型乳腺癌是一种特殊类型的乳腺癌,其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和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均表达阴性,具有较高的侵袭性和恶性程度。

过去的治疗方法主要以手术和化疗为主,但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针对三阴型乳腺癌的治疗方法也得到了不断的探索和改进。

手术治疗:传统上,三阴型乳腺癌的手术治疗以根治性手术为主。

然而,随着医学技术的进步,手术方式也在不断改进。

例如,保乳手术和乳房重建手术的应用,可以在保证治疗效果的同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化疗:化疗是三阴型乳腺癌的主要治疗方式之一。

近年来,新药研发和化疗方案的优化使得化疗效果得到了显著提升。

例如,添加新型靶向药物和免疫药物,以及根据个体差异制定个性化化疗方案等。

靶向治疗:针对三阴型乳腺癌的特定基因突变和分子靶点,开发出了一系列靶向药物,如抗HER-2药物、EGFR抑制剂、BRCA1/2抑制剂等。

这些药物可以通过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和转移,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免疫治疗:免疫治疗是近年来肿瘤治疗的重要突破之一。

通过激活患者自身的免疫系统来攻击肿瘤细胞,可以达到长期控制肿瘤的目的。

在三阴型乳腺癌中,免疫治疗也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如免疫检查点抑制剂、CAR-T细胞疗法等。

联合治疗:随着多种治疗方法的不断发展,联合治疗成为了三阴型乳腺癌治疗的新趋势。

例如,手术联合化疗、放疗联合靶向治疗、免疫治疗联合靶向治疗等,可以综合发挥各种治疗手段的优势,提高治疗效果。

由于三阴型乳腺癌具有较高的异质性和个体差异,因此制定个体化的治疗策略至关重要。

通过基因检测、分子分型等手段,可以更准确地了解患者的病情和预测治疗效果,从而制定出最合适的治疗方案。

针对患者的具体情况,还可以开展临床试验和其他研究项目,探索新的治疗方法。

三阴型乳腺癌的治疗方法在不断发展和改进中。

传统治疗方法的改进和新治疗方法的探索为患者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和希望。

通过个体化治疗策略的制定和综合运用各种治疗手段,可以进一步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改善生活质量。

三阴性乳腺癌研究进展

三阴性乳腺癌研究进展

三阴性乳腺癌研究进展三阴性乳腺癌(triple negative breast cancer, TNBC)是指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和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均为阴性的乳腺癌。

这类乳腺癌占所有乳腺癌病理类型的10.0%~20.8%,具有特殊的生物学行为和临床病理特征,预后较其他类型差,是近几年研究的热点之一。

流行病学三阴性乳腺癌是基因芯片技术应用于临床,并根据细胞形态和细胞表面受体情况分出的一个乳腺癌亚型。

多项研究表明,其多发生于绝经前年轻女性,尤其是非洲裔美国妇女。

Carey等的研究表明,50岁以下非洲裔美国妇女的发病率甚至可达39%,白色人种则仅为16%,绝经后非洲裔美国妇女为14%。

临床及分子病理特征三阴性乳腺癌临床表现为一种侵袭性病程。

多项临床研究表明,该类型乳腺癌的远处转移风险较高,内脏转移几率较骨转移高,脑转移几率也较高。

虽然Dent等的研究表明,三阴性乳腺癌的远处转移风险在3年时达到高峰,之后可能会有所下降,但其预后仍较差,死亡风险较高。

Kandel等的研究表明,三阴性乳腺癌的中位肿瘤大小为2 cm,50%有淋巴结转移。

对病理特征分析发现,此类乳腺癌的组织学分级多为3级,细胞增殖比例较高,c-kit、p53、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表达多为阳性,基底细胞标志物细胞角蛋白(CK)5/6、17也多为阳性。

三阴性乳腺癌的一些临床特征直接或间接来源于基底样乳腺癌。

但三阴性乳腺癌是基底样乳腺癌的一个亚型,二者不完全同义,不能完全互换。

BRCA1相关性乳腺癌也有上述一些表型和分子病理特征,多数学者认为其与三阴性乳腺癌之间可能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有研究表明,80%~90%的BRCA1相关性乳腺癌为三阴性乳腺癌,但BRCA1基因突变为何会导致基底样表型肿瘤还不清楚,可能与基因功能缺失有关。

BRCA1基因已经成为研究的靶点之一,目前已经开始了针对此靶点的相关研究。

治疗目前还没有特有的针对三阴性乳腺癌的治疗指南,因此其治疗一般按乳腺癌常规标准治疗进行。

三阴性乳腺癌(TNBC)治疗进展

三阴性乳腺癌(TNBC)治疗进展

化疗联合贝伐单抗
RIBBON-2研究亚组分析
研究者决定化疗方案
HER2阴性局部复发 /转移性乳腺癌 接受过一次化疗
紫杉类或
2:1
健择或
R
卡长春瑞滨
N=684
化疗+贝伐单抗 化疗+安慰剂
疾病进展后 允许交叉至
GCI组
分层因素: 化疗方案 从诊断到第1次进展时间 ER/PR状态
+
+
+
+
+
+
__
_
_
_
注: HR: 激素受体 ; EGFR: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CK: 细胞角蛋白; cadherin: 钙黏蛋白; AR: 雄激素受体
TNBC的预后
预后极差,5年生存率不足15% 复发迅速,诊断后5年内是死亡高峰。患者脑转移
发生率高,可迅速出现远处转移而导致死亡
与非TNBC相比,TNBC患者的无病生存与肿瘤 大小(>2 cm或<2 cm, p=0.02)、淋巴结状态(阳性 或阴性, p=0.0001)和月经状况(绝经前或绝经后, p=0.001)相关
健择联合紫杉醇:一线治疗
主要终点
– 缓解率提高25%的95%可信区间(CI)下限
次要终点
– 中位缓解期 – 至肿瘤进展时间 – 中位生存期 – 1年及2年生存率
Aogi K, et al. Cancer Chemother Pharmacol 2010.
健择联合紫杉醇:一线治疗
给药方式
G1000组
药物
健择 紫杉醇
剂量 (mg/m2)
1000 175
途径
静脉 静脉
G1250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01
流行病学 特征
流行病学特征
风险因素:早期妊 娠、多胎以及缺乏 母乳喂养
发病年龄较小组织 学分级较高多为Ⅲ 级以上
具侵袭性且早期复 发转移风险更高
远处转移风险在第 3 年达到高峰
脑转移独立危险因素 TNBC 脑转移较其他 亚型发生早
TNBC 总体相对于 非 TNBC 预后差
02 生物学特征
生物学特征
AR (雄激素受体) 拮抗剂
靶向治疗
虽然化疗对 TNBC 治疗较为有效,但其晚期的敏感性会有所下 降,且晚期化疗效果通常持续短暂并伴随着相当大的毒副作用, 因此新的靶向治疗对于晚期 TNBC 是迫切需要的,许多国内外 研究人员也致力于研发用于晚期TNBC 治疗的靶向药物
靶向药物
药物机理
PARP 是一种与细胞内 DNA 修复有关的酶,在无 BRCA的细胞中若抑制 PARP,DNA 的单链断裂 将无法修复。在伴有 BRCA-1/2 胚系突变的晚期 TNBC 中应用PARP 抑制剂可诱导肿瘤细胞凋亡
TNBC
晚期三阴性乳腺癌研究进展
沈霜
目录
01 02 03 04
TNBC
TNBC
流行病学特征 生物学特征
TNBC TNBC (晚期) 治疗亚型 全身治疗
TNBC定义
三阴性乳腺癌(triple negative breast cancer,TNBC)作为一种 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和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2( Her-2)均阴性表达的临床亚型,占乳腺癌所有类型的 15% ~ 20%
TNBC 是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区分而产生的一种临床亚 型,但其本质是不同基因表达谱组成的异质性群体,生物 学特征十分复杂。大部分 TNBC 为浸润性导管癌,少数为 罕见的组织学亚型,如髓样癌、腺样囊性癌等
生物学特征
基于基因表达谱分析的 多个 TNBC 分子分型
基底样型 1 (BL1 )
基底样型 2 (BL2 )
间叶细胞型 (M)
雄激素受体型 (LAR)
基底样型(约80%)
非基底样型(约20%)
03
相关治疗 亚型
相关治疗亚型
TNBC 分子分型的临床意义还未被前瞻性研究定义,但可 以通过一些影像学及组织学特征来定义一些潜在的 TNBC 治疗相关亚型
相关治疗亚型
30%
20%
10%
BRCA-1/2 胚系突变
KAUFMAN B,SHAPIRA-FROMMER R,SCHMUTZLER R K,et al.Olaparib monotherapy in patients with advanced cancer and a germline BRCA1/2 mutation[J].J Clin Oncol,2015,33(3):244-250.DOI:10.1200/JCO.2014.56.2728.
Nab-P 联合铂类治疗的中位 PFS 明显长于其他两 组(Nab-P联合吉西他滨,吉西他滨联合铂类)
YARDLEY D A,BRUFSKY A,COLEMAN R E,et al.TnAcity:a phase Ⅱ / Ⅲ trial of weekly nab-paclitaxel (nab-P) plus gemcitabine (gem) or carboplatin (carbo) versus gem/carbo as first-line treatment for metastatic triple-negative breast cancer (mTNBC)[J].Neurology,2014,82(9 Supplement):P7-
相关治疗亚型
雄激素受体(AR) 阳性
雄激素受体(AR)阳性 TNBC 约占所有 TNBC 的 10%,在这一亚型中 AR 相关 DNA 及蛋白 存在较高表达
常进展较慢,已有研究表明 AR 阳性 TNBC 显 示出了对 AR 拮抗剂较佳的反应性
AR 阳性 TNBC 具有部分ER 阳性乳腺癌的特征, 包括几种雌激素调节基因的表达及频繁的 PIK3CA 突变
MILES D W,DI RAS V,CORT S J,et al.First-line bevacizumab in combination with chemotherapy for HER2-negative metastatic breast cancer:pooled and subgroup analyses of data from 2447 patients[J].Ann Oncol,2013,24(11):2773-2780.DOI: 10.1093/annonc/mdt276.
04
(晚期) 全身治疗
TNBC全身治疗
化疗
靶向治疗
免疫治疗
化学治疗
化疗作为现阶段唯一被批准的全身治疗手段,是晚期 TNBC 治 疗的重要方法。合理筛选现存数量有限的化疗药物、必要时积极 采用联合化疗对改善晚期 TNBC 预后尤为重要
TNBC全身治疗
铂类
纳米清蛋白结合型 紫杉醇(Nab-P)
艾日布林 (eribulin)
2016 年 SABCS 会议上报道的Ⅱ期 BROCADE 试验分析 了 veliparib 与紫杉醇及卡铂联合治疗 BRCA-1/2 胚系突 变 mTNBC 患者的疗效及耐受性,与单纯化疗组相比 veliparib 联合化疗组的 ORR 明显提高(77.8% 与 61.3%),PFS 与 OS 有增长趋势,Ⅲ期随机研究正在进 行中。
内分泌治疗
内分泌治疗是乳腺癌全身治疗的重要手段,在激素受体阳性乳腺 癌的治疗中地位及价值不亚于手术和化疗。经典的内分泌治疗对 于 TNBC 无用武之地,但 AR 拮抗剂在 AR 阳性 TNBC 患者中 却能成为一种有效的内分泌治疗手段。
内分泌治疗药物
相关数据
Ⅱ期临床试验 TBCRC011 将 AR 拮抗剂比卡鲁胺应 用于 26 例 AR 阳性mTNBC 患者,在用药的第 24周, 临床获益率(CBR)为 19%,中位 PFS 为 12 周
PEREZ E A,PATEL T,MORENO-ASPITIA A.Efficacy of ixabepilone in ER/PR/HER2-negative (triple-negative) breast cancer[J].Breast Cancer Res Treat,2010,121(2):261-271.DOI:10.1007/s10549-010-0824-0.
相关数据
在乳腺癌领域中研究最为广泛的 PARP 抑制剂为 奥拉帕尼(olaparib),KAUFMAN 等研究了奥 拉帕尼治疗 298 例 BRCA-1/2 胚系突变乳腺癌 患者的效果,试验入组了 62 例晚期乳腺癌患者, 30 例 ER 阴性晚期乳腺癌患者缓解率为 13.3%
PARP抑制剂
相关数据
10.1200/JCO.2013.52.4892.
化疗药物
药物机理
一种埃坡霉素类抗肿瘤化疗新药,其与紫杉醇类似, 具有微管蛋白聚合和抑制微管解聚的活性
伊沙匹隆 (ixempra)
相关数据
回顾性研究显示,伊沙匹隆联合卡培他滨治疗蒽环、 紫杉类耐药的 mTNBC 较卡培他滨单药治疗效果更佳 (ORR 为 31%与 15%,PFS 为 4.2 个月与 1.7 个月, OS 有增长趋势)
相关数据
NTWELVES 等的一项Ⅲ期随机试验入组了之前至 少接受过二线化疗方案的 TNBC 患者,证明艾日布 林提高了患者的生存率
KAUFMAN P A,AWADA A,TWELVES C,et al.Phase Ⅲ open_x0002_label randomized study of eribulin mesylate versus capecitabine in patients with locally advanced or metastatic breast cancer previously treated with an anthracycline and a taxane[J].J Clin Oncol,2011,33(6):594-601.DOI:
对铂类及聚腺苷二磷酸核糖聚合酶(PARP)抑制剂 治疗更加敏感
相关治疗亚型
肿瘤浸润淋巴细胞 (TILs)富集型
大约 70% 的 TNBC 在间质中存在超过 20% 的 TILs,间质中的 TILs 越多,预后越好
与 ER 阳性乳腺癌相比,TNBC 中 TILs 和免疫 检查点分子表达水平更高
使 TNBC 成为免疫治疗最具吸引力的目标之一
化疗药物
tnAcity 试验
纳米清蛋白结合型 紫杉醇(Nab-P)
相关数据 试验结论
一项针对 mTNBC 的随机、Ⅱ / Ⅲ期试验,对比 Nab-P 联合铂类、Nab-P 联合吉西他滨、吉西他 滨联合铂类这 3 种一线方案治疗 mTNBC 的疗效 和安全性
Ⅱ期研究数据显示,Nab-P 联合铂类治疗的中位 PFS 为 7.4 个月,明显长于其他两组(Nab-P联合吉西他滨 为 5.4 个月,吉西他滨联合铂类为 6.0 个月)
186.
化疗药物
药物机理
通过直接与微管蛋白结合抑制肿瘤细胞有丝分裂从 而达到抗癌作用
艾日布林 (eribulin)
相关数据
KAUFMAN 等研究的Ⅲ期开放性随机试验纳入了 284 例之前接受过包括蒽环、紫杉类三线以内化疗方案的 TNBC 患者,其对比了艾日布林与卡培他滨的疗效, 表明艾日布林带来了更长的中位 OS(14.4 个月与 9.4 个月)
靶向药物
药物机理
通过抑制肿瘤血管的形成从而阻碍肿瘤的生长,发 挥治疗作用
相关数据
3项临床研究(E2100、AVADO、RIBBON-1)的荟 萃分析结果显示,贝伐单抗联合化疗在转移性乳腺癌 一线治疗中可延长 PFS,但没有延长 OS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