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会计从业资格考试财经法规》考试新大纲—会计职业道德概述p

合集下载

会计职业道德规范知识点总结

会计职业道德规范知识点总结

会计职业道德规范知识点总结1、会计职业道德规范概述11 会计职业道德的概念会计职业道德是指在会计职业活动中应当遵循的、体现会计职业特征的、调整会计职业关系的职业行为准则和规范。

12 会计职业道德的主要内容121 爱岗敬业要求会计人员热爱会计工作,敬重会计职业,安心本职岗位,忠于职守,尽心尽力,尽职尽责。

122 诚实守信要求会计人员做老实人,说老实话,办老实事,不搞虚假,保守秘密,不为利益所诱惑。

123 廉洁自律要求会计人员公私分明、不贪不占、遵纪守法、清正廉洁。

124 客观公正要求会计人员端正态度,依法办事,实事求是,不偏不倚,保持应有的独立性。

125 坚持准则要求会计人员熟悉国家法律、法规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始终坚持按法律、法规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要求进行会计核算,实施会计监督。

126 提高技能要求会计人员增强提高专业技能的自觉性和紧迫感,勤学苦练,刻苦钻研,不断进取,提高业务水平。

127 参与管理要求会计人员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积极参与单位的管理工作,为单位的发展献计献策。

128 强化服务要求会计人员树立服务意识,提高服务质量,努力维护和提升会计职业的良好社会形象。

2、会计职业道德与会计法律制度的关系21 联系211 两者在作用上相互补充212 两者在内容上相互渗透、相互重叠213 两者在地位上相互转化、相互吸收214 两者在实施过程中相互作用、相互促进22 区别221 性质不同222 作用范围不同223 表现形式不同224 实施保障机制不同3、会计职业道德教育31 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的形式311 接受教育312 自我教育32 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的内容321 会计职业道德观念教育322 会计职业道德规范教育323 会计职业道德警示教育324 其他与会计职业道德相关的教育4、会计职业道德修养41 会计职业道德修养的环节411 形成正确的会计职业道德认知412 培养高尚的会计职业道德情感413 树立坚定的会计职业道德信念414 养成良好的会计职业道德行为42 会计职业道德修养的方法421 不断地进行“内省”422 提倡“慎独”精神423 虚心向先进人物学习5、会计职业道德建设51 财政部门的组织推动52 会计行业的自律53 单位的内部监督54 社会各界的监督与配合。

会计从业资格考试《财经法规》考试大纲

会计从业资格考试《财经法规》考试大纲

会计从业资格考试《财经法规》考试大纲一.会计法律制度(一)会计核算的法律规定1)依法建账的基本要求2)会计核算的基本要求3)会计核算的内容4)会计年度的基本规定5)记账本位币的基本要求6)填制和审核会计凭证的基本要求7)登记会计账簿的基本要求8) 编制财务会计报告的基本要求9)会计电算化的基本要求10)会计文字记录的基本要求11)会计档案管理的基本要求(二)会计监督的法律规定1)单位内部会计监督与内部控制制度2)会计工作的国家监督3)会计工作的社会监督(三)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的法律规定1) 会计机构的设置2)代理记账的基本要求3)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设置和任职资格4)总会计师的设置及职责权限5)会计从业资格管理的基本要求6)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的基本要求7)会计专业职务和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制度的基本内容8)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9)会计人员工作交接的基本要求(四) 违反会计法的法律责任1)行政责任的概念2)行政责任和刑事责任3) 违反会计法规定应当承担的法律责任二.金融法律制度(一)金融法律制度概述(二)现金管理的基本规定(三)支付结算管理的基本规定1)支付结算的种类2)开立和使用银行账户的基本要求3)银行汇票的基本规定4)商业汇票的基本规定5)银行本票的基本规定6)支票的基本规定7) 信用卡的基本规定8) 汇兑的基本规定9)托收承付的基本规定10)委托收款的基本规定11)信用证的基本规定〈〈会计基础知识》考试大纲一.会计科目和账户(一)会计科目1)会计科目的概念2)会计科目的分类(二)会计帐户及基本结构二.复式记账(一) 复式记账原理(二) 借贷记账法(三)总分类账户与明细分类账户的平行登记1)总分类账户与明细分类账户的关系2)总分类账户与明细分类账户的平行登记三.账户的分类(一)账户按会计要素分类(二)账户按用途和结构分类四.会计凭证(一)会计凭证的概念、意义和种类(二)原始凭证1)原始凭证的种类2)原始凭证的基本内容3)原始凭证的填制要求4)原始凭证的审核内容5) 原始凭证错误的更正(三)记账凭证1) 记账凭证的种类2)记账凭证的基本内容3)记账凭证的填制要求4)记账凭证的审核内容(四)会计凭证的传递和保管五.会计账簿(一)会计账簿的分类(二) 会计账簿的登记方法1) 日记账2)明细分类账3)总分类账(三)会计账簿的启用与记账规则(四)错账更正方法1)划线更正法2) 补充登记法3) 红字更正法(五)对账1)账证核对2) 账账核对3)账实核对4)账表核对(六)结账(七)账簿的更换与保管六.财产清查(一) 财产清查的种类和一般程序(二)财产清查的方法1)货币资金的清查方法2)实物清查方法3) 往来款项的清查方法(三)财产清查结果的处理七.会计报表1)资产负债表格式2)利润表格式3)现金流量表格式八.账务处理程序(一) 账务处理程序的意义和种类(二) 账务处理程序的基本内容《会计实务》考试大纲一.现金的核算(一) 现金管理制度1) 现金使用范围2)库存现金限额3)现金收支的日常管理4)现金管理的内部控制制度(二)现金的总分类核算1)现金收入的核算2)现金支出的核算(三) 现金日记账的设置与登记(四)现金清查的核算1)现金长短款原因的查找2)现金长短款的处理二.银行存款的结算(一)银行结算方式1)支票2)银行汇票3)商业汇票4) 银行本票5)汇兑6) 异地托收承付7)委托收款(二) 银行存款日记账的设置与记账方法(三)银行存款的清查三.固定资产的核算(一)固定资产的分类(二)固定资产的计价1) 固定资产的计价标准2)固定资产的入账价值(三)固定资产增加的核算1)投入的固定资产2)购入的固定资产3)自建的固定资产4) 融资租入的固定资产5)接受捐赠的固定资产(四)固定资产减少的核算1) 出售、报废、毁损固定资产2)投资转出固定资产(五)固定资产折旧的核算1) 固定资产折旧范围2)固定资产折旧方法3)固定资产折旧的账务处理(六) 固定资产修理的核算(七)固定资产清理的核算1)固定资产清理的内容2)固定资产清理的账务处理(八)固定资产清查的核算1)固定资产清查的核算内容2) 固定资产的盘盈的账务处理3)固定资产盘亏的账务处理四.存货的核算(一) 原材料的核算1) 按实际成本计价的核算2)按计划成本计价的核算(二)包装物的核算(三)低值易耗品的核算(四)委托加工材料的核算(五)半成品和产成品的核算(六)存货清查的核算1)存货盘盈的会计处理2)存货盘亏的会计处理五.工资及福利费的核算(一)工资总额的组成(二)应付工资的计算1)计时工资的核算2)计件工资的核算(三)工资的分配1) 工资发放的账务处理2) 工资分配的账务处理(四)应付福利费的核算1)应付福利费的性质和作用2)记提应付福利费的核算3)应付福利费支付的核算六.往来款项的核算(一)应收账款和预付账款1)应收和预付账款核算的内容2)应收及预付账款的核算3)坏账损失的核算(二)其他应收款1)其他应收款的主要内容2)其他应收款的核算(三)应付和预收账款1)应付和预收账款核算的内容2)应付和预收账款的核算(四)其他应付款1)其他应付款核算的内容2)其他应付款的核算《初级会计电算化》考试大纲一.计算机基础知识(一)计算机基本常识(二)计算机硬件(三)计算机软件1)系统软件、应用软件的用途与分类2) 程序设计语言的作用与分类(四)多媒体计算机1) 多媒体计算机的硬件构成2)多媒体计算机的软件构成3)多媒体计算机采用的主要技术和相关产品(五)计算机网络1)计算机网络的功能2)计算机网络的分类3)因特网(INTERNET)使用的一般知识(六)计算机安全1)影响计算机安全的主要因数2)保证计算机安全的主要措施二.WINDOWS操作系统(一) WINDOWS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1)WINDOWS启动与退出2)WINDOWS屏幕和功能窗口的显示要素极其功能3)鼠标的使用方法4)WINDOWS环境下应用程序的启动方法5) WINDOWS环境下应用程序之间切换方法(二)WINDOWS资源管理1)文件操作2)文件夹(目录)操作3) 磁盘操作三.汉字系统及应用软件操作(一)汉字系统的基本常识(二)使用一种汉字输入方法,每分钟输入15个以上的汉字(三)使用汉字编辑软件进行进行简单的文字编辑(四)使用通用表处理软件编制简单表格四.会计电算化基本知识(一) 会计软件1) 会计软件的基本概念2) 会计软件功能模块的构成3)会计软件数据处理的基本流程(与手工方式对比)(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对会计电算化的基本规定1)会计数据输入基本要求2)会计数据输出的基本要求3) 会计数据处理的基本要求4)会计电算化系统运行环境的基本要求5) 会计电算化岗位及其权限设置的基本要求6) 计算机替代手工记账的要求7)会计档案的要求五.会计软件的基本操作(一)帐务处理1)系统初始化会计科目处理会计凭证、账页类型设置操作人员管理2) 会计凭证输入和处理3)数据查询4)记账、结账5)银行对账6)打印输出7)系统服务及数据管理(二)应收/应付账款核算及管理1)系统初始化2)客户档案管理3) 结算凭证输入及审核4)数据查询5)打印输出6)月末处理及数据管理(三)报表处理1) 报表格式及钩稽关系描写2) 报表编制数据输入数据采集3) 报表汇总4)表内、表间钩稽关系审核5) 报表查询6)报表输出7)月末处理及数据管理(四)工资核算及管理1) 系统初始化2)固定数据管理3) 变动数据管理4)费用计算、计提和分配5)数据查询6)打印输出7)月末处理及数据管理(五)固定资产核算及管理1)卡片管理2)增减变动处理3)折旧计算4)数据查询5)打印输出6)月末处理及数据管理注:1.本部分要求考生能够根据20笔以上的典型会计业务完成记账、结账和报表生成等工作。

会计从业资格考试知识点:会计职业道德概述

会计从业资格考试知识点:会计职业道德概述

会计从业资格考试知识点:会计职业道德概述会计从业资格考试知识点:会计职业道德概述会计从业资格考试资料:会计职业道德概述道德分为社会公德、家庭美德和职业道德,职业道德是职业活动对职业行为的道德要求,体现一定职业特征和行业特点。

一、会计职业道德概念会计职业道德,是指在会计职业活动中应当遵循的、体现会计职业特征、调整会计职业关系的职业行为准则和规范。

会计职业道德规范的对象,既有单位会计人员,也有注册会计师。

二、会计职业道德功能(一)指导功能会计职业道德通过对会计的行为动机提出相应的要求,引导、规范、约束会计人员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念,遵循职业道德要求,从而达到规范会计行为的目的。

(二)评价功能评价功能,即对会计人员的行为,根据一定的道德标准进行评价。

这一功能又可分解为褒扬的功能和谴责的功能。

前者通过引起主体的自豪感和光荣感,对主体的动机和行为起鼓舞、激励的作用;后者通过引起主体的羞愧、内疚等情感,对主体的动机和行为起抑制和纠错的作用。

(三)教化功能会计职业道德对于会计人员的思想、感情和行为,有一种潜移默化的塑造作用,不但能够影响会计人员当下的动机和行为,而且能够改造会计人员的道德品质,提高会计人员的道德境界。

三、会计职业道德与会计法律制度(重点)(一)会计职业道德与会计法律制度的联系会计职业道德与会计法律制度有着共同的目标、相同的调整对象、承担着同样的职责,二者联系密切。

主要表现在:(l)两者在作用上相互补充。

会计行为不可能都由会计法律制度进行规范,不需要或不宜由会计法律制度进行规范的行为,可通过会计职业道德规范来实现;同时,那些基本的会计行为必须运用会计法律制度强制遵守;(2)两者在内容上相互渗透、相互重叠。

会计法律制度中包含有会计职业道德规范的内容,同时,会计职业道德规范中也包含会计法律制度的某些条款。

(3)两者在地位上相互转化、相互吸收。

最初的会计职业道德规范就是对会计职业行为约定俗成的基本要求,后来制定的会计法律制度吸收了这些基本要求,便形成了会计法律制度。

会计从业资格考试《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大纲(修订)四十五

会计从业资格考试《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大纲(修订)四十五

会计从业资格考试《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大纲(修订)四十五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考试大纲第五章会计职业道德第二节会计职业道德规范的主要内容一、爱岗敬业爱岗敬业是指忠于职守的事业精神,这是会计职业道德的基础。

爱岗敬业的基本要求有:(1)正确认识会计职业,树立职业荣誉感;(2)热爱会计工作,敬重会计职业;(3)安心工作,任劳任怨;(4)严肃认真,一丝不苟;(5)忠于职守,尽职尽责。

二、诚实守信诚实是指言行思想一致,不弄虚作假、不欺上瞒下,做老实人,说老实话,办老实事。

守信就是遵守自己所作出的承诺,讲信用,重信用,信守诺言,保守秘密。

诚实守信是做人的基本准则,也是会计职业道德的精髓。

诚实守信的基本要求有:(1)做老实人,说老实话,办老实事,不搞虚假;(2)保密守信,不为利益所诱惑;(3)执业谨慎,信誉至上。

三、廉洁自律廉洁就是不贪污钱财,不收受贿赂,保持清白。

自律是指自律主体按照一定的标准,自己约束自己、自己控制自己的言行和思想的过程。

廉洁自律是会计职业道德的前提,也是会计职业道德的内在要求。

廉洁自律的基本要求有:(1)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2)公私分明,不贪不占;(3)遵纪守法,一身正气。

四、客观公正客观是指按事物的本来面目去反映,不掺杂个人的主观意愿,也不为他人意见所左右。

公正就是平等、公平、正直,没有偏失。

客观公正是会计职业道德所追求的理想目标。

客观公正的基本要求有:(1)依法办事;(2)实事求是;(3)如实反映。

五、坚持准则坚持准则是指会计人员在处理业务过程中,要严格按照会计法律制度办事,不为主观或他人意志左右。

坚持准则的基本要求有:(1)熟悉准则;(2)遵循准则;(3)敢于同违法行为作斗争。

六、提高技能提高技能是指会计人员通过学习,培训和实践等途径,持续提高会计职业技能,以达到和维持足够的专业胜任能力的活动。

作为一名会计工作者必须不断地提高其职业技能,这既是会计人员的义务,也是在职业活动中做到客观公正、坚持准则的基础,是参与管理的前提。

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考试提纲内容简介

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考试提纲内容简介

内容简介
为了满足一些部门和省市区会计管理机构及应考人员的需求,帮助广大考生准确理解和掌握考试大纲的内容,编者组织有关专家编写了“全国会计从业资格考试辅导教材”。

本套教材共分四册,包括《会计基础》、《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初级会计电算化》和《全国会计从业资格考试参考法规汇编》。

教材编写过程中着力突出以下特色:一是紧扣考试大纲,内容权威,教材的内容与大纲规定一致,难易程度适中,便于考生学习应考;二是关注会计实务,强调从业要求,突出会计从业人员应知应会的内容,重视会计基础知识的介绍和业务处理能力的培养;三是文字简练,通俗易懂,注重会计专业知识的层次性,表述简明扼要,深入浅出;四是参考法规汇编精简实用,所汇编的内容均为考试大纲涉及的法律、行政法规和规章制度。

目录
第一章会计法律制度
第一节会计法律制度的构成
第二节会计工作管理体制
第三节会计核算
第四节会计监督
第五节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
第六节法律责任
第二章支付结算法律制度
第一节概述
第二节现金管理
第三节银行结算账户
第四节票据结算方式
第三章税收法律制度
第一节税收概述
第二节主要税种
第三节税收征管
第四章财政法律制度
第一节预算法律制度
第二节政府采购法律制度
第三节国库集中收付制度
第五章会计职业道德
第一节会计职业道德概述
第二节会计职业道德规范的主要内容
第三节会计职业道德教育与修养
第四节会计职业道德建设
附录会计从业资格考试大纲一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后记。

会计从业资格全国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新大纲试题答案附后

会计从业资格全国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新大纲试题答案附后

内部真题资料,考试必过,答案附后一、单项选择题 ?本题共20题,每题1分,共20分。

1、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根据委托人提供的原始凭证和其他资料,按照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规定进行会计核算的内容是()。

A、编制财务会计报告B、审核原始凭证C、填制记账凭证D、单位名称您的答案:D?正确答案:D解析:本题考核代理记账的范围。

2、根据《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的规定,回避制度中所说的直系亲属不包括()。

A、夫妻关系B、子女与父母C、配偶的堂哥D、配偶的父母您的答案:C?正确答案:C解析:本题考核回避制度中的直系亲属。

根据规定,直系亲属包括夫妻关系、直系血亲关系、三代以内旁系血亲以及近姻亲关系,选项A属于夫妻关系;选项B属于直系血亲关系;选项D属于旁系血亲。

3、所谓提供虚假财务会计报告,是指()。

A、以虚假的经济业务事项为前提编造不真实的会计凭证、会计账簿和其他会计资料B、以涂改、挖补等手段来改变会计凭证、会计账簿等的真实内容,歪曲事实真相的行为C、通过编造虚假的会计凭证、会计账簿及其他会计资料或直接篡改财务会计报告上的数据D、以上答案都不对您的答案:C?正确答案:C解析:本题考核会计违法行为的法律责任。

选项A属于伪造行为,选项B属于变造行为。

4、大学专科毕业见习期满后从事会计工作满()年,或大学本科毕业见习期满,经考核胜任一般会计岗位工作的,可聘任助理会计师职务。

A、5B、2C、9D、4您的答案:B?正确答案:B解析:本题考核聘任助理会计师职务。

大学专科毕业见习期满后从事会计工作满2年,或大学本科毕业见习期满,经考核胜任一般会计岗位工作的,可聘任助理会计师职务。

5、根据会计法律制度的规定,会计档案的保管期限分为永久和定期,定期保管期限为()。

A、1年、3年、5年、10年、25年B、3年、5年、10年、15年、20年C、3年、5年、10年、15年、25年D、3年、5年、15年、20年、25年您的答案:C?正确答案:C解析:本题考核会计档案的保管期限。

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考试大纲

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考试大纲

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考试大纲
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考试大纲通常包括以下内容:
1. 政策法规:包括国家财政、税务、金融方面的法律法规,以及相
关政策文件。

2. 会计法律责任:包括企业会计法、财务会计报告法等相关法律法规,以及会计人员在财务报告准确性、真实性等方面的法律责任。

3. 会计伦理和职业道德:包括会计职业道德准则、会计师职业操守、会计师职业责任等方面的内容。

4. 会计监管:包括会计相关机构的监管制度,如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等对会计职业的监管。

5. 企业财务管理:包括财务规划、预算管理、成本控制、资金管理
等企业财务管理方面的知识。

6. 会计信息系统:包括会计信息系统建设、信息安全管理、数据质
量控制等相关知识。

7. 会计审计:包括内部审计、外部审计、风险评估等方面的知识。

8. 会计师职业发展:包括会计师考试制度、职业发展方向、会计师职业能力培养等方面的知识。

以上是一般情况下的考试大纲,具体内容可能会有所差异。

考生需要根据考试大纲进行系统的学习和复习。

会计从业资格考试《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大纲(修订)四十

会计从业资格考试《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大纲(修订)四十

会计从业资格考试《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大纲(修订)四十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考试大纲第四章财政法律制度【基本要求】1.了解预算法律制度的构成2.了解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的概念3.了解政府采购法律制度的构成和原则4.掌握国家预算的级次划分和构成、预算管理的职权、预算组织的程序以及预决算的监督5.掌握政府采购的执行模式和方式6.掌握国库单一账户体系的构成及财政收支的方式【考试内容】第一节预算法律制度一、预算法律制度的构成预算法律制度是指国家经过法定程序制定的,用以调整国家预算关系的法律、行政法规和相关规章制度。

我国预算法律制度由《预算法》、《预算法实施条例》以及有关国家预算管理的其他法规制度构成。

二、国家预算概述(一)国家预算的概念国家预算也称政府预算,是政府的基本财政收支计划,即经法定程序批准的国家年度财政收支计划。

国家预算是实现财政职能的基本手段,反映国家的施政方针和社会经济政策,规定政府活动的范围和方向。

(二)国家预算的作用国家预算的作用有:财力保证作用、调节制约作用和反映监督作用。

(三)国家预算级次的划分根据国家政权结构、行政区域划分和财政管理体制的要求,按照一级政府设立一级预算的原则,我国国家预算共分为五级预算,具体包括:中央预算、省级(省、自治区、直辖市)预算、地市级(设区的市、自治州)预算、县市级(县、自治县、不设区的市、市辖区)预算和乡镇级(乡、民族乡、镇)预算。

其中,对于不具备设立预算条件的乡、民族乡、镇,经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确定,可以暂不设立预算。

(四)国家预算的构成国家预算按照政府级次可分为中央预算和地方预算,按照收支管理范围可分为总预算和部门单位预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经典会计从业资格资料,可编辑修改,欢迎分享。
(一)职业道德的概念
职业道德是指在一定职业活动中应遵循的、体现一定职业特征的、调整一定职业关系的职业行为准则和规范。
(二)职业道德的特征
职业道德具有职业性(行业性)、实践性、继承性和多样性等特征。
(三)职业道德的作用
职业道德的作用主要有:促进职业活动的有序进行、对社会道德风尚会产生积极的影响。
(一)会计职业道德与会计法律制度的联系
会计职业道德与会计法律制度的联系主要有:(1)在作用上相互补充、相互协调;(2)在内容上相互借鉴,相互吸收。
(二)会计职业道德与会计法律制度的区别
会计职业道德与会计法律制度的区别有:(1)两者的性质不同;(2)两者作用范围不同;(3)两者表现形式不同;(4)实施保障机制不同;(5)两者的评价标准不同。
二、会计职业道德的概念与特征
(一)会计职业道德的概念
会计职业道德是指在会计职业活动中应当遵循的、体现会计职业特征的、调整会计职业关系的职业行为准则和规范。
会计职业道德是调整会计职业活动中各种利益关系的手段,会计职业道德具有相对稳定性和广泛的社会性。
(二)会计职业道德的特征
会计作为社会经济活动中的一种特殊职业,除具有职业道德的一般特征外,还具有一定的强制性和较多关注公众利益的特征。
三、会计职业道德的功能与作用
(一)会计职业道德的功能
会计职业道德的功能主要有:指导用
会计职业道德的作用主要有:(1)是规范会计行为的基础;(2)是实现会计目标的重要保证;(3)是对会计法律制度的重要补充;(4)是提高会计人员职业素养的内在要求。
四、会计职业道德与会计法律制度的关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