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拟消痹汤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60例
针药并用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分析

针药并用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分析目的探讨针刺联合蠲痹汤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
方法将96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8例。
对照组予以中药蠲痹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针刺治疗。
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6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5.00%,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两组患者治疗后,治疗组V AS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针刺联合蠲痹汤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肯定,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标签:颈椎病;针刺;蠲痹汤神经根型颈椎病是颈椎病中最为常见的类型,其发病率约占颈椎病患者的60%左右[1-2],临床症状表现为颈、肩、臂、手的疼痛与麻木,或伴有颈部活动受限及患侧肢体活动受限。
笔者采用针刺联合蠲痹汤内服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48例,取得了满意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全部患者诊断均符合《颈椎病诊治与康复指南》[3],且疼痛V AS评分≥3分,<7分;同时排除颈型、脊髓型、椎动脉型、交感神经型为主要症状表现的颈椎病患者,排除神经根型颈椎病有手术适应证的患者。
其中男41例,女55例;年龄20~65岁,平均(46.35±9.66)岁;平均病程(155.20±79.41)d。
随机将96例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8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对照组予以中药蠲痹汤加减治疗,方药组成:蜜炙黄芪25 g,当归20 g,防风、羌活、姜黄、赤芍各15 g,甘草8 g。
随证加减:寒胜者,加川乌、附子;风胜者,加白芷;湿胜者,加薏苡仁、萆薢;红肿不明显但疼痛剧甚者,加川乌、桂枝;红肿疼痛明显者,加水牛角。
以上诸药水煎,取汁约200 mL,每日1剂,早晚分服,7剂为1疗程,连续服用4个疗程。
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针刺治疗。
取穴:风池、C3~C7相应夹脊穴、天柱、后溪、申脉、悬钟。
项痹病(神经根型颈椎病)中医护理方案

一、常见证候要点 (一)风寒痹阻:颈、肩、上肢窜痛麻木,以痛为主, 头有沉重感,颈部僵硬,活动不利,恶寒畏风。舌淡 红,苔薄白,脉弦紧。 (二)血瘀气滞:颈肩部、上肢刺痛,痛处固定,伴 有肢体麻木。舌质暗,脉弦。
(三)痰湿阻络:头晕目眩,头重如裹,四肢麻木, 纳呆。舌暗红,苔厚腻,脉弦滑。 (四)肝肾不足:眩晕头痛,耳鸣耳聋,失眠多梦, 肢体麻木,面红目赤。舌红少苔,脉弦。 (五)气血亏虚:头晕目眩,面色苍白,心悸气短, 四肢麻木,倦怠乏力。舌淡苔少,脉细弱。
(三)运动疗法 1.急性期颈部制动,避免进行功能锻炼,防止症状加 重。 2.缓解期或手法整复2~3天后指导患者在颈托保护下 行颈部拔伸、项臂争力、耸肩、扩胸等锻练。 3.康复期及手法整复1周后可间断佩戴颈围,开始进行 仰首观天、翘首望月、项臂争力等锻练,每天2~3次, 每次2~3组动作,每个动作10~15次。 4.康复后要长期坚持做耸肩、扩胸、项臂争力、颈部 的保健“米字操”等锻炼,保持颈部肌肉的强度及稳 定性,预防复发。
5.注意颈部保暖,防风寒湿邪侵袭。 6.及时防治如咽炎、扁桃体炎、淋巴腺炎等咽喉部疾 病。 7.乘车、体育锻炼时做好自我保护,避免头颈部受伤。 开车、乘车注意系好安全带或扶好扶手,防止急刹车 颈部受伤等,避免头部猛烈扭转。
(三)饮食指导 1.风寒痹阻:宜进祛风散寒温性食物,如大豆、羊肉、 狗肉、胡椒、花椒等。食疗方:鳝鱼汤、当归红枣煲 羊肉等。忌食凉性食物及生冷瓜果、冷饮,多温热茶 饮。 2.血瘀气滞:宜进食行气活血,化瘀解毒的食品,如 山楂、白萝卜、木耳等。食疗方:醋泡花生等。避免 煎炸、肥腻、厚味。 3.痰湿阻络:宜进健脾除湿之品,如山药、薏苡仁、 赤小豆等。食疗方:冬瓜排骨汤等。忌食辛辣、燥热、 肥腻等生痰助湿之品。
针灸配合蠲痹汤加味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50例

焦 经 和 足 少 阳胆 经 之 会 穴 , 是 八 会 穴 的 骨 会 , 穴 加 以 又 两
1 1 一般资料 .
最长 1 。 7年
3 , l ; 龄最小 2 , 2例 女 8例 年 3岁 最大 7 5岁 ; 病程最短 2d , 1 2 诊 断标准 .
《 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 中关于 神经根型颈椎病诊 断标 准: ①颈 痛伴上 肢放射 痛 , 颈后伸 时加重 , 受压 神经根 皮
会 穴中的筋会 , 有舒筋利节 的作 用 ; 诸痉项 强 , 因“ 皆属 于 湿” “ ,诸湿肿满 , 皆属于脾 ” 三 阴交 又是 足太 阴脾 经 、 , 足 厥 阴肝经和足少 阴肾经的会穴 , 针之 既可健脾 利湿 , 又可
调 补肝 肾 。颈 部 加 艾 灸 , 通 经 络 , 局 部 痉 挛 之 肌 肉 得 温 使
曲池 、 外关 、 谷 、 合 中渚 、 后溪 等 穴。均取 双侧 。操 作 : 取 3 0号 1 . —15寸毫针 , 穴位 常规消毒 , 进针得气后 , 于新设 和大抒穴接入 G 85电针 治疗仪 ( 60 中国青 岛鑫升实 业有 限公 司生 产) 波型为连续波 , , 以患者能耐受 为宜 , 其余穴
14 疗效 标 准 .
作 ; 症状 、 良: 体征 基本 消失 , 但过 度劳 累时有 轻微 不适 , 基本能恢复原 工作 ; : 可 症状 、 体征 较治 疗前 有改 善 ; : 差
综合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分析

4 讨 论
白癜 风 目前无 特效 治疗 方法 [ 。对 于这 种顽 固 3 ] 性疾 病 , 医中药 有 很 大优 势 , 治疗 时 间 比较 长 。 中 但 我们选 用 自拟 消 白方 治疗 白癜 风 , 临床 观察 也证 实 :
20 0 3年 1 一2 0 月 0 5年 1月 者 8 骨 7例 , 间 孔 缩 小 者 8 椎 8例 。
疗神 经根 型 颈椎病 9 1例 , 得 了较好 的疗 效 。报告 取
如下 。
1 临床 资料
对 照组 9 , 中男 4 0例 其 8例 , 4 女 2例 ; 龄 2 ~ 6 年 6 5 岁; 病程 3天 ~ 2 年 。中 医分 型 : 0余 风寒 湿 痹 型 1 1 例, 血瘀 气 滞 型 6例 , 肾 亏虚 型 7 。颈 椎 曲 度 肝 3例 发 生 改变 者 7 9例 , 间隙变 窄 者 6 , 椎 6例 骨质增 生 者 8 5例 , 间孔缩 小者 8 椎 6例 。两 组性 别 、 年龄 、 程 、 病
( : 015 3 6) 5 - 0 .
( 稿 日期 :0 70 —1 收 2 0 -40 )
・
I 证 临
纵
横
・
综 合 治 疗 神 经 根 型 颈 椎 病 的疗 效 分 析
见 国繁
【 键 词】 神 经 根 型 颈 椎 病 ; 牵 引 ; 中药 离 子 导 入 ; 正 骨推 拿 ; 综 合 治 疗 关
( P> O 0 ) .5 。
中药 颗粒 剂 , 它具 有 避 免 煎 药 、 即冲 即服 的特 点 , 方
项痹病(神经根型颈椎病)中医症状分级量化评价表

姓名:床号:住院号:诊断:入院时间:
症状
评分
日期/得分
治疗前
治疗后
证候积分率
颈肩疼痛
正常0分:无疼痛。
轻度2分:为间歇痛,可不用药
中度4分:为持续痛,影响休息,需用止痛药。
重度6分:为持续痛,不用药不能缓解疼痛。
肢体麻木
正常0分:无麻木。
轻度2分:轻微麻木,时作时止。
临床控制(好) 显效 (较好) 有效 (一般)无效(差)
疗效评价标准:
临床控制:临床症状、体征消失或基本消失,证候积分率≥95%。
显效:临床症状、体征明显改善,证候积分率70%≤X<95%。
有效:临床症状、体征均有好转,证候积分率30%≤X<70%。。
中度4分:麻木可忍,时常发作。
重度6分:麻木难忍,持续不。
颈肩及上肢活动
正常0分:正常
轻度2分:偶有颈部僵硬,仅有屈伸、旋转和侧弯两组以上活动受限者,肢体轻度无力,尚可活动
中度4分:颈部僵硬明显,屈伸、旋转和侧弯时活动明显受限者,肢体明显无力,活动受限
重度6分:颈部完全不能活动,肢体全瘫,不能活动
眩晕
正常0分:正常
轻度2分:症状不明显,在劳累后发生,休息后缓解
中度4分:头颈转动或头位改变时立即出现短暂的头晕
重度6分:持续性头晕,可发生摔倒,不伴有意识障碍
不寐
正常0分:正常
轻度2分:入睡困难
中度4分:入睡困难或睡眠短浅易醒
重度6分:无法入睡
疗效评价
证候积分率=(治疗前积分-治疗后积分)/治疗前积分×100%
名中医李彦民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临床经验

名中医李彦民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临床经验
李吉;杨锋;白小军;[加拿大]FRANCOIS Pan;杨进
【期刊名称】《陕西中医》
【年(卷),期】2024(45)6
【摘要】选择神经根型颈椎病作为传承切入点,整理名中医李彦民主任医师诊治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经验。
李彦民认为神经根型颈椎病的诊断要坚持病证并重,康养要坚持动静结合的原则,运用通络除痹的治疗方法。
辨证分为三型:寒湿阻络证、气虚血瘀证、气滞血瘀证,分别选用蠲痹汤、黄芪桂枝五物汤和身痛逐瘀汤。
外治法应用舒筋活络洗剂,将药疗、热疗、醋疗融为一体的治疗方法,从而达到内外兼治、通络除痹的目的。
【总页数】4页(P824-827)
【作者】李吉;杨锋;白小军;[加拿大]FRANCOIS Pan;杨进
【作者单位】陕西中医药大学;陕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683
【相关文献】
1.百名名中医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临床经验资料的计算机分析研究
2.名中医李彦民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专方“黄牛白龙汤”组方研究
3.汪建民应用推拿手法联合针刺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临床经验
4.李彦民教授诊治跟痛症临床经验
5.名中医李彦民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经验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自拟“蠲痹散”治疗千例腰椎间盘突出、骨质增生、颈椎病的临床观察

自拟“蠲痹散”治疗千例腰椎间盘突出、骨质增生、颈椎病的临床观察发表时间:2013-05-21T14:26:17.140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3年第13期供稿作者:周永良[导读] 总之,剖析本方,立法有据,配方严谨,选药合理,疗效确切。
周永良 (江苏省新沂市第六人民医院 221413)【中图分类号】R274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3)13-0385-02【摘要】目的分析自拟“蠲痹散”在治疗腰椎间盘突出、骨质增生、颈椎病的疗效观察。
方法筛选出数种重要组成方药,研末为散剂服用。
结果“蠲痹散”疗效可靠,治愈率为72%,显效率为27.1%,有效率为99.1%,无明显药物副作用。
结论“蠲痹散”是治疗颈肩腰腿痛的有效药,值得推广。
【关键词】自拟“蠲痹散” 颈肩腰腿痛疗效确切朱丹溪乃金元四大医家之一,他的痹证之学,在祖国医学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
痹是闭阻不通的意思,风寒湿热之邪,乘虚袭入人体,引起气血运行不畅,经络阻滞或痰浊淤血,阻于经道,深入关节筋脉,皆可发病。
根据痹证的病因病机与临床表现,大体上包括了现在西医的风湿热、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坐骨神经痛、颈腰椎间盘突出、骨质疏松、强直性脊柱炎、血栓闲阻性脉管炎等,均属痹证的范畴。
笔者在基层从事中医临床36年来,接诊了大量的痹证患者,遵照丹溪治痹理论来指导临床,自拟“蠲痹散”从2007年7月1日至2012年6月30日,经过五年治疗千例腰椎间盘突出、骨质增生、颈椎病的临床观察,略积心得,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1000例患者,均经X光摄片或CT或核磁共振检查明确诊断。
其中男474例,女526例,年龄最大82岁,最小19岁。
按病证分:腰椎间盘突出伴腰椎骨质增生49例,腰椎间盘突出420例,腰椎骨质增生204例,颈椎间突出伴颈椎骨质增生9例,颈椎椎间盘突出24例,颈椎骨质增生229例,膝关节骨质增生61例,足跟骨质增生4例。
自拟顽痹汤治疗痹证69例

自拟顽痹汤治疗痹证69例
孙三友;冯秀哲
【期刊名称】《国医论坛》
【年(卷),期】1997(12)4
【总页数】1页(P33-33)
【关键词】痹证;中医药疗法;顽痹汤;治疗应用
【作者】孙三友;冯秀哲
【作者单位】河南省登封市人民医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55.605;R289.5
【相关文献】
1.自拟"顽痹排毒汤"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160例临床观察 [J], 唐贞力;张荣华
2.自拟顽痹汤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60例 [J], 赵立新;庞仁珍;陶静
3.自拟"风湿顽痹汤"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60例 [J], 于斌;张春迎
4.自拟通痹汤治疗痹证37例临床疗效分析 [J], 李淑玲
5.自拟“蠲痹灵”治疗顽痹证的体会 [J], 刘兰军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 H 1 N A ’ S N A T U R OP A T H  ̄ D e c 2 0 1 3 . V o 2 l 1 N o 1 2
率达 9 5 。
典 型 病 例 患者 , 男, 4 O岁 。 主 诉 : 颈项 酸 痛 , 双 上 肢 麻 木 反 复
用, 营虚则不仁 。 ” 治疗 以补益营卫 、 祛风散 邪 、 活 血化瘀 、 通络止痛为治 疗 大 法 。本 方 中有 黄 芪 桂 枝 五 物 汤 的 成 分l L 2 ] , 此方来 自张 仲景《 金 匮要 略 》 , 为 治疗 血 痹而 设 , 神 经根型颈椎病 有神 经组 织受 压迫 出现 的颈项 酸胀 、 上 肢 麻木乏力 与血痹相吻合 。其 中黄芪 补卫气 , 桂枝、 白芍 补 营气 ; 生姜、 大枣调营卫 , 同时桂 枝配生 姜能解 表散寒 湿 ,
邪入络 , 痰瘀痹 阻 , 经 脉 气 血 不 通 。《 内经 》 日: “ 卫 虚 则 不
般 资 料
本组 6 0例 , 男 3 5例 , 女 2 5例 ;年 龄 4 5 ~ 7 5岁 , 平均 5 8岁 ; 病 程最短 1 0 d , 最 长 2年 。全部 病例来 源 于
我 院门诊 。 治 疗 方 法
浸泡 3 0 ai r n , 武 火 煮沸 , 文火再煮 3 0 ai r n后 把药 液 倒
出来 。然 后 再 加 冷 水 8 0 0  ̄9 0 0 ml 再煮 沸 3 O ai r n , 把 两
次煮好 的药液 混合 分作 3份 , 一 天服 完 , 1 0 d为 1 个 疗 程, 轻 者用 1 - 2个 疗程 , 重者用 3 ~ 4个 疗程 。治疗 期 间调 情志 , 避风 寒 , 适 劳逸 , 适 当参加 文体活 动 。
管狭 窄 。中医诊 断 : 颈项痹 ( 营卫 亏 虚 、 风 邪入 络 、 气 滞 神 经根 型颈椎 病 指颈 椎椎 间盘 退 行性 改 变 及 其继 发性病 理改 变所 导致 的神 经 根受 压 引 起 相应 神 经 分 布 区疼 痛 、 麻木 为 主要临 床表现 的 总称 。神 经根 型颈椎 病 是 颈椎 病各 型 中发 病率 最 高 的一种 , 约占6 O ~7 0 。 临床表 现为 颈部疼 痛 , 渐伴上 肢疼 痛 、 麻木, 重 者上肢 酸 软无 力及肌 肉萎 缩 。 笔者 2 0 1 0年 7月 ~ 2 0 1 2年 7月 采 用 自拟 消 痹 汤 治疗 神经 根型 颈椎病 6 0例 , 收到 满意疗 效 , 现 总结 报道
如下 。
一
血瘀 )拟 消 痹 汤
3个疗 程临床 治愈 , 随访 1 年 未见复 发 。
体 会
神经根 型颈 椎 病 为 常见 病 之 一 , 好 发 于 中老 年 人 。 由于颈椎 长期 前屈性劳损或 者外伤 , 颈椎生理 曲度 改变 , 项韧带 钙化 , 颈椎 软组 织僵 硬 , 椎 体 内外 平衡 失 调 , 导 致 椎 间盘退行性改 变 , 椎 间 隙变 窄 , 椎 体位 置 发生 改变 , 椎 体骨质 增生 , 使颈椎周 围的软组织 、 肌 腱痉挛 且粘连 压迫 刺激 神经根组织 引起 颈 、 项、 肩部疼 痛 , 转动不 灵 活 , 上肢 麻木 乏力 , 眩晕 等症状 。颈 椎病 属 于 中医学 “ 颈项 痹” 、 “ 颈肩 痛”、 “ 血痹 ” 等 范 畴。其病 机 为 营卫 亏虚 , 风寒 湿
肖万 德
( 广 西 桂 林 市 永 福 县 罗 锦 中心 卫 生 院 , 5 4 1 8 0 0 )
问 间断服用 中西 药 无 明显 效 果 。查 体 : 颈 部 活动 受 限 ,
颈椎棘 突 或 棘 突 间 直 接 叩痛 阳性 。C T 检查 示 : C ~ 。 、
C ~ 后纵韧 带增 厚 , 椎体小关节增生, C ~ 两 侧 神 经 根
治 疗 结 果
疗效 评定标 准Ⅲ : 临床 治愈 : 症状 和体征 基本 消失 , 压痛 不 明显 , 活动 自如 , 随 访 半 年无 复 发 ; 显效 : 偶 有 颈
药 物组成 : 黄芪 2 0 g , 乳香 1 0 g ,没 药 6 g , 桂 枝
1 0 g , 白芍 1 5 g , 生姜 1 0 g ,大枣 1 0 g , 徐 长卿 1 0 g , 姜
黄 1 0 g , 七 叶一枝 花 1 0 g ,甘 草 1 0 g , 细辛 5 g ,蜈 蚣
自拟 消痹 汤治疗
发作 1年余 , 再发 加重 1 周 。患者 自觉握 物乏 力 。晨起 上肢作 僵麻 木 , 头 眩晕 , 胃纳 欠 佳 , 口干 渴 不欲 饮 水 , 恶
风寒 , 神疲乏 力 , 舌质 淡 暗 , 舌 苔 薄 白, 脉 弦细 。发 病 期
神经 根 型颈椎 病 6 0 例
2 g , 葛根 2 0 g , 乌梢 蛇 6 g , 宽 筋藤 1 5 g 。
使 用方法 : 药 物放人 砂锅 内加水 1 0 0 0 ~1 2 0 0 ml ,
防止外 邪入侵 , 且能引药上行 。中医认 为久 病必虚 , 久 病
必瘀 。颈椎病病程一般 较长 , 正气不 足 , 风寒 湿之邪 乘虚 而入 , 阻滞人体 经络 , 致 使气 血 运行 不 畅而 成痰 瘀 痹 阻。 本方 用乳香 、 没药、 徐长卿、 姜黄、 七 叶一枝 花 活血 破瘀 , 通痹止痛 ; 细辛 、 葛根、 宽 筋藤 宣散 通 络 , 祛 风 除湿 , 解痉 挛; 乌梢蛇 、 蜈 蚣使 浊祛 凝 开 , 经 行 络畅 , 邪 除正 复 ] , 甘 草调和诸药配 合 白芍 酸甘化 阴, 濡 养 经脉 。诸 药合 用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