厂区设计说明
厂区绿化景观设计说明范文

厂区绿化景观设计说明范文园林景观设计是在传统园林理论的基础上,具有建筑、植物、美学、文学等相关专业知识的人士对自然环境进行有意识改造的思维过程和筹划策略。
下面准备了关于厂区绿化景观设计说明范文,欢迎大家参考!一、基本概况:工厂绿化作为城市绿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可以美化环境、陶冶情操,还是工厂文明的标志。
信誉的投资并维护城市生态的平衡。
×××××电力(集团)有限公司位于晋、陕、豫三省交界处的×××××市×县×县城北的黄河之滨,连霍高速公路和陇海铁路从厂区南部通过,交通便利,资源丰富。
占地350余亩,此次绿化面积约63000平方米,包括办公楼前入口广场设计、办公楼后中心花园设计、生产作业区及厂房周边环境设计等等。
二、绿化设计依据:1.××电力勘测设计院提供的厂区总平面设计图纸一份。
2.×××气象资料。
3.工厂绿化景观设计相关规范。
三、设计主导思想:本次绿化设计主导思想以简洁、大方、便民;美化环境;体现建筑设计风格为原则,使绿化和建筑相互融合,相辅相成。
使环境成为公司文化的延续。
其设计特点有:1.充分发挥绿地效益,满足厂区员工的不同要求创造一个幽雅的环境,美化环境、陶冶情操,坚持“以人为本”,充分体现现代的生态环保型的设计思想。
2.植物配置以乡土树种为主,疏密适当,高低错落,形成一定的层次感;色彩丰富,主要以常绿树种作为“背景”,四季不同花色的花灌木进行搭配。
尽量避免裸露地面,广泛进行垂直绿化以及各种灌木和草本类花卉加以点缀,使厂区达到四季常绿,三季有花。
3.厂区之中道路力求通顺、流畅、方便、实用。
并适当安置园林小品,小品设计力求在造型、颜色、做法上有新意。
使之与建筑相适应。
周围的绿地不仅可以对小品起到延伸和衬托,又独立成景,使全区的绿地形成以集中绿地为中心的绿地体系。
电厂厂区景观环境设计说明

电厂厂区景观环境设计说明第一篇:电厂厂区景观环境设计说明电厂厂区景观环境设计说明一、设计对策1.目标定位通过分析将定位景观设计目标为“绿色,生态,园林,多彩”绿色因地制宜与合理改造相结合,通过有效手段确保绿化成功,并最大限度地减少养护工作。
生态通过合理规划设计与科学的植物配置,有效地通过绿化改善生态环境,调节小气候,建设环境生态化工厂,与时代接轨。
园林绿化与彩化,亮化,香化相结合,绿地与景观小品相结合,创建园林式工厂。
多彩通过绿化的统一色调,加强景观的秩序性,配置彩叶树种,突出色彩的和谐美,创造本厂绿化的鲜明特色——多彩。
2.风格定位简洁、明快、现代二、设计理念1.从实际出发,依据厂区小环境选择树种,尽量利用原有地形,地势,适地适树;讲求绿化的实效性,运用复层配置手法,形成群落植物景观。
2.充分考虑设计的可操作性和弹性,远近结合,统一规划,分期实施,为未来发展留有余地。
同时规划也注重经济性原则,主要表现在:以绿为主、建筑小品宜少而精、绿地易于管理等方面,使规划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
3.以植物造景为主,生态性优先,通过适当点缀景观小品增加园林气息。
三、设计原则(1)生态性原则绿地建设强调其生态性,对于电力生产这样污染较重的区域,对其附属绿地的设计更应首先强调其生态性的原则。
设计结合防护功能的要求,通过植物手段,合理选用抗污染的树种,乔木、花灌木、地被相结合,考虑环境特点,使植物生长合理利用阳光、空气、养分、水分等,使其形成一个稳定合理生长旺盛的防护林带和景观林带。
(2)景观性原则工厂附属绿地与一般性城市绿地相比,有着自己的特殊性,它要求以植物造景为主,因地制宜、适地适树,景观上除了要考虑局部重点区域“点”(如办公区)的精心设计,还要考虑主要干道的对景效果,尤其是工厂主要入口的景观效果;针对新厂区东北部区域的特点构筑一个休闲活动区域带,形成“线”状景观;设计时集中休闲绿地,形成“面”状景观。
点线面相结合。
(完整版)工厂设计说明书

说明书目录第一章总论第一节设计依据和范围第二节设计原则第三节建筑规模和产品方案第四节项目进度建议第五节主要原辅料供应情况第六节厂址概述第七节公用工程和辅助工程第二章总平面布置及运输第一节总平面布置第二节工厂运输第三章劳动定员第四章车间工艺第一节工艺流程及相关工艺参数第二节物料衡算第三节车间设备选型配套明细表第五章管道设计第一节管道计算与选用第二节管道附件与选用第三节管路布置第六章项目经济分析第一节产品成本与售价第二节经济效益第三节投资回收期第一章总论第一节设计依据和范围一、设计依据设计依据食品工厂建设的国家标准,拟建工厂所在地理位置、地势环境、水源充足、原料来源,交通运输、消费市场等进行设计。
工厂的设计符合经济建设的总原则、长远规划和地区发展,符合各行业开发发展政策,同时也符合本行业的法规政策。
二、建筑制图标准建筑制图标准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颁布的《房屋建筑制图统一标准》GB/T 50001-2001、《总图制图标准》GB/T 50103-2001、《建筑制图标准》GB/T 50104-2001、《建筑结构制图标准》GB/T 50105-2001、《给水排水制图标准》GB/T 50106-2001《暖通空调制图标准》GB/T 50114《建筑中水设计规范》GB50336—2002三、生产用水工厂应有足够的生产用水,水压和水温均应满足生产需要;水质应符合GB5749的规定。
如需配备贮水设施,应有防污染措施,并定期清洗、消毒。
非饮用水不与产品接触的冷却用水、制冷用水、消防用水、蒸汽用水等必须用单独管道输送,不得与生产(饮用)用水系统交叉连接,或倒吸入生产用水系统中。
这些管道应有明显的颜色区别。
蒸汽用水直接或间接用于加工产品的蒸汽用水,不得含有影响人体健康或污染产品的物质。
四.厂区道路厂区路面应坚硬(如混凝土或沥青路面)无积水。
停车场及其他场地的地面为混凝土。
其他地带应绿化,应有良好的排水系统。
五.通风照明生产车间应安装通风设施,及时排出潮湿和污浊的空气。
厂区(搅拌站)方案设计说明(实用版)

湖南XXXX有限公司厂区规划建筑方案设计总说明1 概述1.1现场概况本项目为湖南XXXX有限公司厂区,该厂区为搅拌站厂,项目位于湖南省浏阳市蕉溪镇早田村开元大道西南侧,公司生产经营主业为商品混凝土。
厂区内设有综合楼、主机楼、砂石原料仓库等。
本次设计的为一期,二期不做单体设计。
搅拌站厂区:综合楼、主机楼和砂石原料仓库、大门、变电室等为本次建设项目。
本工程厂区规划总用地面积为29583.27㎡(约44.37亩),建筑占地面积10596㎡,总建筑面积为30018.2㎡, 计容总建筑面积为30018.2㎡,其中综合楼总建筑面积为2170.72㎡,主机楼总建筑面积为4201.48㎡,砂石原料仓库总建筑面积为11520㎡,变电室建筑面积为16㎡。
本工程为新建混凝土搅拌站厂区,规划新建四条混凝土生产线。
厂区设备设施均应满足“长沙市绿色环保型混凝土搅拌站场建设规定”中对环保项目的相关要求。
1.2环保改造升级与建设条件1)该公司所在场地周边配套设置较完善,建成后能满足公司生产和生活所需供电、供水、通信、交通等条件。
2)该公司搅拌站厂区基本生产设备设施及布局为新建工程,本工程应对“长沙市绿色环保型混凝土搅拌站厂建设规定”的部分进行环保设计。
1.3设计依据1、甲方提供的设计资料。
2、现场收集的有关资料。
3、建设方提供的城市道路交叉口标高、坐标、路幅宽度。
4、《民用建筑设计统一标准》GB 50352-20195、《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2018版)6、《无障碍设计规范》GB50763-20127、《湖南省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J 43/001-20178、《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GB 50222-20179、《屋面工程技术规范》GB50345-201210、《建筑外墙防水工程技术规程》JGJ/T235-201111、《办公建筑设计规范》JGJ/67-201912、《饮食建筑设计标准》JGJ 64-201713、《倒置式屋面工程技术规程》JGJ 230-201014、《关于加强民用建筑外窗工程质量管理的通知》(长住建发【2015】64号)15、《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216、《长沙市绿色环保型混凝土搅拌站厂建设规定》17、《水泥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4915-200418、《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19、《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2348-2008 2类标准要求20、《钢结构防火涂料》GB14907-201821、其他国家、地方相关法令、法规2 总平面设计2.1主要技术经济指标2.2总平面构思与布局1)方案贯彻执行国家有关方针政策,执行国家和地方有关法规和规定,坚持实用、经济、美观的设计指导思想。
厂房设计说明

第二章建筑单体设计一、房型设计本项目的建筑单体有宿舍楼、食堂、工业厂房车间。
层数有1层、2层、5层满足不同功能的需要。
二、建筑造型设计工业库房采用现代建筑风格,以体现工业建筑的时代气息。
立面设计构思新颖,凸窗、空调搁板、屋面漂板等构件在立面形成体块的对比,造型简洁明快,具有强烈的动感效果。
墙面采用材料肌理及色彩的有机搭配,体现典雅的现代风格。
并通过材质的选配达到现代建筑明快有力的感觉。
三、建筑主要用料(1)墙体~工业库房建筑承重结构用轻钢结构,其它用房多采用框架结构,非承重墙及隔墙采用多孔砖,M5砂浆砌筑。
(2)外墙面工业库房建筑外墙采取复合墙板,外罩白色高弹抗裂防水涂料,其它建筑为银灰色面砖和白色高弹抗裂防水涂料。
(3)屋面:除轻钢结构库房外,其它建筑为钢筋砼现浇屋面,外加钢筋砼装饰构件板。
(4)门窗外门窗采用绿色喷涂铝合金框,无色透明玻璃。
(5)广场及道路~广场用广场砖铺地,道路为黑色沥青路面。
第三章结构设计~一、主要设计依据1.《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6】2.《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3.《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6】4.《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5.《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2】二、抗风、抗震设计标准1.抗风设计标准:基本风压:㎡)2.抗震设计标准:按基本烈度7度抗震设防。
三、主要结构材料混凝土:C20 ~ C40级钢筋:主筋— HRB335级钢(fy = 300N/mm2)箍筋、分布筋— HPB235、335级钢(fy =210~ 300N/mm2)型钢及予埋钢件:Q235B·F钢填充墙:加气砼砌块四、结构体系概述`层数结构体系地下层数地上层数抗震等级厂房1层;1轻钢结构宿舍楼5层框架结构*5综合楼5层框架结构5<根据地质勘探报告确定。
地基基础五、结构计算内力与位移按弹性方法计算,可采用TAT,SATWE等空间协同程序进行三维分析计算。
厂区的平面布置说明

厂区的平面布置说明设计依据与标准1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20062 . 《石油化工厂区绿化设计规范》SH 3008-20003. 《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规范》GB 50187-20084 . 《石油化工企业厂区总平面布置设计规范》SH/T 3053-20025 . 《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GB 50160-20086 . 《工业企业厂内运输安全》GB 4387-2008总体布局分析全厂设计为长316m,宽180m的长方形平地,占地面积56880m2。
总图设置有生产区、原料和产品储罐区、装卸台、食堂、车库、控制室、办公楼、后勤中心、消防中心、维修车间、公共工程、质检中心、科研部等其他配备室和处理处。
本项目公用工程供热、供气、供风、供氮和空气调节,全部由石化工业区供应不再新建。
平面布置图如下图所示。
全厂由罐区、生产区、办公区、后勤区四大部分组成。
该地受海洋季风气候影响,每年5-8月,盛行偏南风,10月-笠年3月盛行偏北风。
根据规定,将职工生活区布置在上风侧,将生产车间及罐区布置在最小频率风向上风侧。
厂区道路设计符合设计规范,交通方便,布置合理。
绿化率在充分利用土地的条件下达到国家标准。
在厂区南侧预留有发展用地,以用于二期发展。
布局构思厂区东正门设置入口,在西侧设置有货流入口和货流出口,厂内办公区设置在正门处,有利于对外联络,易于贵宾参观,兄弟企业观摩,商贸公司入内商谈等,东北方向为后勤区,符合风向要求,设置有职工饭堂、绿化设施等公共福利设施。
各分区说明办公区办公大楼办公大楼一楼设有接待大厅,多媒体会议报告厅,产品介绍展示中心。
二楼、三楼、四楼是各部门,领导办公室和小型会议室,用于人员办公,企业策划,内部协商,外部商谈,领导指挥工厂运营等。
科研大楼该大楼用于进行科研实验,进行产品分析、质检等工作。
急救中心急救中心用于职工紧急救助和一些常规的身体检查等工作。
车库车库在办公楼侧边设置,用于停放外来车辆及员工的车辆。
(完整版)工厂设计说明书.doc

说明书目录第一章总论第一节设计依据和范围第二节设计原则第三节建筑规模和产品方案第四节项目进度建议第五节主要原辅料供应情况第六节厂址概述第七节公用工程和辅助工程第二章总平面布置及运输第一节总平面布置第二节工厂运输第三章劳动定员第四章车间工艺第一节工艺流程及相关工艺参数第二节物料衡算第三节车间设备选型配套明细表第五章管道设计第一节管道计算与选用第二节管道附件与选用第三节管路布置第六章项目经济分析第一节产品成本与售价第二节经济效益第三节投资回收期第一章总论第一节设计依据和范围一、设计依据设计依据食品工厂建设的国家标准,拟建工厂所在地理位置、地势环境、水源充足、原料来源,交通运输、消费市场等进行设计。
工厂的设计符合经济建设的总原则、长远规划和地区发展,符合各行业开发发展政策,同时也符合本行业的法规政策。
二、建筑制图标准建筑制图标准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颁布的《房屋建筑制图统一标准》GB/T 50001-2001 、《总图制图标准》 GB/T 50103-2001 、《建筑制图标准》 GB/T 50104-2001 、《建筑结构制图标准》 GB/T 50105-2001 、《给水排水制图标准》 GB/T 50106-2001《暖通空调制图标准》 GB/T 50114《建筑中水设计规范》 GB50336 — 2002三、生产用水工厂应有足够的生产用水,水压和水温均应满足生产需要 ; 水质应符合GB5749 的规定。
如需配备贮水设施,应有防污染措施,并定期清洗、消毒。
非饮用水不与产品接触的冷却用水、制冷用水、消防用水、蒸汽用水等必须用单独管道输送,不得与生产 (饮用 )用水系统交叉连接,或倒吸入生产用水系统中。
这些管道应有明显的颜色区别。
蒸汽用水直接或间接用于加工产品的蒸汽用水,不得含有影响人体健康或污染产品的物质。
四.厂区道路厂区路面应坚硬 (如混凝土或沥青路面)无积水。
停车场及其他场地的地面为混凝土。
其他地带应绿化,应有良好的排水系统。
某厂区景观设计说明

某厂区景观设计说明一、设计目标:本次景观设计旨在打造一个集园艺美学与工业特色相结合的完美厂区景观,通过景观设计的方式提升企业形象,改善厂区环境,提供员工休闲娱乐场所,并创造一个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工作环境。
二、设计理念:1.融合大自然:景观设计注重与大自然的融合,通过引入大量绿化植物、园区湖泊等元素,打造一个绿色、生态的厂区景观。
通过营造自然的空气流通、水质流动等环境,提升厂区的整体景观效果,使员工能够身临其境地感受到自然的美妙。
2.强调工业特色:在融入自然元素的同时,景观设计还将突出工业特色。
通过选用符合厂区特点的材料、结构等设计手法,使景观与厂区建筑相互融合,展现出厂区的工业韵味,提升企业形象。
3.提供休闲娱乐场所:在厂区内设置适宜的休闲娱乐设施,如休闲广场、健身区、篮球场等,满足员工的休闲娱乐需求,提高员工的工作活力和生活质量。
三、景观设计布局及要点:1.主入口设计:主入口是企业形象的窗口,设计应简洁大气,突出企业特色。
主入口两侧设置景观绿化带,并通过绿化植物的选择、疏密有致的布局、灯光照明等手段,营造出美观的入口景观效果。
2.中央景观区设计:中央景观区位于厂区的核心位置,是厂区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
设计时应注重空间感的处理,合理规划绿化植物、景观雕塑、喷泉等元素的布局,打造出一个宜人、舒适的休闲放松区域。
3.员工活动区设计:在厂区内设置员工活动区,包括休闲广场、篮球场、健身区等设施。
通过合理设置场地结构、绿化、座椅等元素,提供便利舒适的空间,满足员工休息、锻炼的需求。
4.绿化植物的选择:在景观设计中,应选择适应本地气候条件、易于养护管理的绿化植物。
营造出四季有花、有绿的景观效果,增加厂区的生气与活力。
5.水体处理设计:适度地引入水体元素,如湖泊、喷泉等,既可以提升景观的美观度,又可以改善厂区的湿度和空气质量。
同时,设计需要考虑水体的供排水系统,确保水体的清洁和循环利用。
6.通道及连接设施设计:在厂区内设置通道、步道、桥梁等连接设施,使厂区的各个区域紧密相连,方便员工的出行和交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厂区设计说明第一篇建筑设计篇一、工程概况厂区规划与建筑设计方案选址位项目建设用地面积22533㎡(33.8亩)。
单体设计包括二栋车间,一栋成品仓库,一栋原料仓库,一栋办公楼,一栋宿舍,一栋门卫,一间配电间及污水处理池。
其中1#车间为一层,计容建筑面积为4429.9平方米;2#车间为一层,计容建筑面积为8772.94平方米;成品仓库为一层,计容建筑面积为2661.58平方米;原料仓库为一层,计容建筑面积为2661.58平方米。
办公楼为三层,计容建筑面积为2410.64平方米,宿舍为三层,容建筑面积为1971.75平方米,门卫一层,计容建筑面积为40.69平方米,配电间一层,计容建筑面积为80平方米。
车间生产性质为丁类,耐火等级为二级,无地下室,无人防。
二、本工程的有关设计依据(一)1、规划、建设等部门对规划用地的要求2、规划部门提供的建筑用地地形图3、国家有关的建筑设计规范、标准及条例4、工程建设强制性条文(房屋建筑部分)(2002版)5、《民用建筑设计通则》 GB50352-20056、《工业建筑地面设计规范》 TJ37-797、《工业企业采光设计标准》 GB50033-918、《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50016-20149、《工业建筑防腐设计规范》 GB 50046-9510、国家其他相关规范规定(二)设计范围:厂区总平面规划;1#车间、2#车间、原料仓库、成品仓库、宿舍、办公楼、配电房、门卫建筑设计。
三、总平面规划整个厂区设有1个出入口。
用地范围内共设置八幢单体。
总平面规划各建筑物间距均满足相关生产性质及建筑物耐火等级方面所确定的防火间距要求。
另外,因生产车间面积较大,为此,车间四周均设有消防车通道。
厂区内共设有20辆机动车位,满足厂区内部停车要求。
详见总平面规划。
四、经济技术指标:层层高为3.6m。
耐火等级为二级。
每层为一个防火分区,设有两部疏散楼梯,满足规范要求。
建筑风格简洁、明快、庄重、大方。
六)、宿舍宿舍建筑面积为1971.75m2。
总共3层;一层层高为4.5m,二三层层高为3.3m。
耐火等级为二级。
每层为一个防火分区,设有两部疏散楼梯,满足规范要求。
建筑风格简洁、明快、庄重、大方。
七)、配电房配电房建筑面积为80m2。
总共1层;一层层高为3.3m,耐火等级为二级。
每层为一个防火分区,建筑风格简洁、明快、庄重、大方。
八)、门卫门卫建筑面积为40.69m2。
总共1层;一层层高为3.3m,耐火等级为二级。
每层为一个防火分区,建筑风格简洁、明快、庄重、大方。
第二篇结构设计篇一、设计依据1、本结构设计所依据的规范、规程(1)《建筑结构荷载规范》 GB 50009-2012(2)《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GB 50007-2011(3)《砌体结构设计规范》 GB 50003-2011(4)《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GB 50010-2010(5)《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GB 50011-2011(6)《建筑桩基技术规范》 JGJ 94-2008(7)《钢结构设计规范》 GB50017-2003(8)《冷弯薄壁型钢结构技术规范》 GB50018-2002(9)《钢结构工程施工及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5-20012.自然条件:(1)基本风压: 0.30KN/m2(2)基本雪压: 0.40KN/m2(3)地震基本烈度 6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 0.05g设计地震分组第一组二、设计要求1.建筑结构安全等级为二级。
2.设计使用年限50年。
3.本工程抗震设防类别为丙类,抗震设防烈度为六度。
三、结构选型1#~2#车间及仓库采用钢结构门式钢架;办公楼、宿舍采用框架结构。
建筑高度均小于24m,其框架为抗震等级四级。
外墙采用200厚烧结多孔砖。
根据地质勘察报告,厂房和办公楼基础形式采用桩基础。
四、主要材料混凝土等级:C25。
钢筋:采用HPB235,HRB335,HRB400砌体:粘土多孔砖钢材:Q345B, Q235B第三篇给排水设计篇一、设计依据(1)《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50016-2014《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 GB50015-2003(2009版)《室外给水设计规范》 GB50013-2006《室外排水设计规范》 GB50014-2006《消防给水及消火栓系统技术规范》 GB50974-2014 《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 GB50140-2005(2)建设单位所提供的有关资料。
(3)设计范围:区块内给排水及消防系统设计。
`二、给水系统设计(1)水源:从横三路引入两根De160的市政给水管,在厂区内成环状布置,最低水压不小于0.36Mpa,供厂区内各建筑物的生活及消防用水。
用水量(不包含生产及绿化用水,各厂房和仓库危险类别为丁类)消防用水量(校区内按一次火灾考虑,消防用水量以其中最大的一栋建筑为准)室外消防 15升/秒持续时间2h 市政供水室内消火栓 15升/秒持续时间2h 市政供水其他用水量办公楼生活用水最高日用水量60.5m3/d最大时用水量5.38m3/h四,消防部分供水水源各建筑均设置室内消火栓系统,与厂区室内消防环状管网相连,以满足本期项目室内消防用水需求;室内消防流量按15L/s考虑,压力满足要求。
室外消防用水由厂区室外消防环状管网保证。
1,消火栓系统室内消火栓系统按规范设置室内消火栓,以满足有二股水柱到达任何部位。
室内消火栓箱采用组合式消火栓箱(SG24D65-P),箱内配置DN65消防龙头,25米衬胶水带、19毫米直流水枪,消防软管卷盘一套(管长25米),每支水枪流量≥5L/S,手提式磷酸铵盐干粉灭火器若干。
在室外相应位置设置两套消防水泵接合器,具体位置见总图。
室外消防系统室外消防环路上相应位置设置地上三出水室外消火栓,满足火灾扑救要求。
灭火器的配置各层均配置一定数量的磷酸铵盐手提式灭火器(4kg,贮压式),配电间及强弱电间均单独设置磷酸铵盐手提式灭火器(4kg,贮压式)。
五,排水部分1.生活排水量:最高日排水量54.45m3/h。
生活污水排至厂区化粪池处理,达到GB8978-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表4中二级标准后方可排入市政污水管。
化粪池由校区总体设计而定。
2.室内采用单立管排水系统,生活污、废水合流,设伸顶通气管3.雨水系统: 1、抚州暴雨强度公式为Q=2890× (1+0.55LgP)/(t+8)0.79 =440.04L/Ha重现期为2年,径流系数为1.0,降雨历时5min,屋面雨水由内落水管直埋至室外雨水井,室外地表雨水由雨水口收集,排至雨水井,最终排入校区雨水管网。
环境保护措施生活污水排至校区玻璃钢化粪池施处理,达到GB8978-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表4中二级标准后方可排入市政污水管。
设备与材料室内生活给水管采用PPR管,热熔连接。
室内消防给水管及喷淋管采用镀锌钢管,DN<100为丝扣连接;其余均采用沟槽式连接。
室外给水管采用PE钢塑复合管,柔性胶圈接口。
室内排水立管采用聚丙烯静音管U-PVC,柔性承插连接。
雨水管应选用雨水专用型U-PVC管材,应符合耐压试验要求。
第四篇电气设计篇一、设计依据(1)建设单位委托书及有关批文(详见概述)。
(2)建筑、结构、暖通及给排水工种提供的条件。
(3)《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 JGJ 16-2008 《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 GB 50052-2009《20kV及以下变电所设计规范》GB 50053-2013《低压配电设计规范》 GB 50054-2011《建筑照明设计标准》 GB 50034-2013《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 GB 50057-2010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 GB 50116-2013 二、设计范围(1)厂区内建筑物动力、照明(不包括生产设备配电);(2)厂区内建筑物防雷接地系统;三、供电设计(1) 负荷等级:本工程所有用电负荷均为三级负荷。
(2)负荷估算(不包括生产设备用电量):厂区装机容量: 660KW最大计算有功容量: 390KW最大计算视在容量(补偿后):430KVA(3)供电电源及电压:本工程由附近提供一路10kV高压电缆至厂区变配电房。
(4)供配电系统:本工程拟设一处10kV/0.4kV/0.23kV变电所,为1#厂房~4#厂房、办公楼、门卫等用电负荷提供380V/220 电源。
四、动力、照明系统(1)动力系统:由厂房内配电室动力配电柜向每层生产车间供电。
(2)照明系统:一般正常照明,采用放射式和树干式相结合的供电方式。
厂房照度按2013年版《建筑照明设计标准》设计,以选用高效工矿灯及高效节能荧光灯为主。
办公室等辅房以选用高效荧光灯及节能灯为主。
厂区道路照明采用高效气体放电灯,并根据景观要求设相应景观照明。
应急照明及疏散指示设置见消防系统设计说明。
五、防雷与接地系统设计(1)本工程中建筑物均属三类防雷建筑,按三类防雷建筑设计,并尽量利用建筑物屋面,柱内,基础内主钢筋及建筑物的相关金属构件做防雷设施。
电源进线设置浪涌保护装置。
(2)本工程接地保护采用TN-C-S及TN-S接地系统,并做等电位联结。
本工程工作地、保护地及防雷接地等合用接地体装置,接地电阻要求小于1欧姆。
第五篇消防设计篇一、总平面布置消防设计1、根据本工程的生产性质,可以确定其生产类别应为丁类。
2、根据本工程的生产工艺以及甲方对建筑物的相关设想要求,建筑物的耐火等级确定为二级。
因此,本工程中厂房与厂房,厂房与其它建筑物之间间距均大于10米,满足工业建筑防火间距的要求(建筑物间距详细尺寸详见总平面图)。
厂房占地面积较大,为此,车间四周均考虑通行消防车(车道宽度大于等于6.0m)。
其他建筑的消防均保证有一面或两个面(至少有一个长边方向)可通消防车。
满足防火规范的要求。
二、单体建筑消防设计一)、1#车间1#车间总占地面积2215m2,建筑高度13.5m。
防火分区与安全疏散设计如下:整个车间为一个防火分区,面积为4429.9m2,设有5个出入口。
通过以上措施,可以达到规范要求。
二)、2#车间:总占地面积4386m2,建筑高度13.5m。
防火分区与安全疏散设计如下:整个车间为一个防火分区,面积为8772.94m2,设有6个出入口。
通过以上措施,可以达到规范要求。
三)、原料仓库仓库总占地面积1330.5m2,建筑高度13.5m。
防火分区与安全疏散设计如下:整个车间为一个防火分区,面积为2661m2,设有2个出入口。
通过以上措施,可以达到规范要求。
四)、成品仓库仓库总占地面积1330.5m2,建筑高度13.5m。
防火分区与安全疏散设计如下:整个车间为一个防火分区,面积为2661m2,设有2个出入口。
通过以上措施,可以达到规范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