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中考历史资料意义类、影响类
2019中考历史复习知识点汇总

2019中考历史复习知识点汇总第一次工业革命一、工业革命1、含义:又称产业革命,是资本主义时期由工场手工业阶段到大机器生产阶段的一个飞跃,它既是生产领域的一场大变革,又是社会关系方面的一次革命,它是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开展的必然结果。
2、原因:工厂手工业的生产不能满足日益扩大的市场的需求3、概况(1)最先开场:英国标志是1765年哈格里夫斯创造珍妮纺纱机(2)特点:从棉纺织业开场;从创造和使用机器开场(3)瓦特改进蒸汽机:1785年,改变工厂布局受自然条件的限制(4)现代化交通工具的创造:美国人富尔顿创造轮船;英国人史蒂芬创造火车4、英国工业革命完成:1840年前后,大机器生产代替了工场手工业,后扩展到法、美等国二、工业革命的影响1、创造了巨大的生产力。
2、使社会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资本主义最终战胜了封建主义;资本主义确立对世界的统治,东方附属于西方资产阶级统治的稳固与扩大一、美国南北战争1、原因:(1)北方资本主义工业的开展;(2)南部种植园经济和黑人奴隶;(3)南北矛盾的焦点:奴隶制的存废问题2、导火线:1861年3月,林肯中选为总统3、经过:①战初期,南方准备充分,林肯政府妥协,北方连败;②?宅地法?和?解放黑人奴隶宣言?;③北方反攻并取得胜利4、意义:是美国历史上的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废除了奴隶制度,扫清了资本主义开展的又一大障碍,为经济的迅速开展创造了条件二、俄国农奴制改革:1861年1、背景:①农奴制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开展;②农奴暴动频繁,沙皇统治面临严重危机2、容:①农奴在法律上是自由人;②地主不能买卖农奴和干预他们的生活;③农奴获得解放时可以得到一块份地,但须出钱购置3、评价:是沙皇自上而下实行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加快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开展,是俄国近代历史上的重大转折点;但留下了大量封建剩余三、日本明治维新1、背景:幕府统治危机,①闭关锁国、落后的封建里,天皇大权旁落,幕府将军掌握实权;②西方列强入侵,激化了国矛盾;③一局部中下级武士主以武力推翻幕府统治。
2019中考历史复习提纲之世界史

2019中考历史复习提纲之世界史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1、新航路开辟的重要影响:答:、新航路的开辟,推动了海外扩张和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促进了资本原始积累。
、打破了世界各地区间的封闭和孤立状态,把旧大陆与新大陆联系在一起,世界历史迈出了从分散走向整体的关键性一步。
2、工业革命对人类社会产生的影响:答:、工业革命创造了巨大的生产力,促进了经济的迅速发展。
为新生的资本主义制度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欧美各国先后实现工业化,由农业国变成工业国。
、英国确立了“世界工厂”的地位。
3、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意义:建立起君主立宪政体,这是英国革命对欧洲乃至世界最大的政治影响;为英国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开辟了广阔的道路,加速了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到来。
4、美国独立战争的意义:答:、为资本主义发展扫除障碍。
、推动欧洲、拉美革命。
5、法国大革命的意义:答:、法国大革命是一次政治革命和社会革命。
摧毁了法国的封建****制度,建立起资产阶级的政治统治,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它是一次欧洲范围的革命,推动了欧洲各国的反封建斗争,为欧洲的民主制度奠定了基础。
6、日本明治维新改革的内容和意义:答:内容:、政治: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经济:允许土地买卖,引进西方先进技术,鼓励发展近代工业;、文化:学习西方思想文化和科学技术,努力发展教育。
影响:使日本摆脱了沦为半殖民地国家的危机,从一个落后的封建国家,逐步转变为资本主义国家,并强大起来,但这次改革并不彻底,保留了不少的封建残余。
7、评价拿破仑:答:著名资产阶级政治家和军事家。
、他执政时,采取了一系列维护和巩固资产阶级统治,帮助和推动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特别是制定《民法典》,以法律形式肯定资产阶级的胜利,废除了封建特权,促进法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对各资产阶级国家的民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执政时的对外战争,打击了各国旧的封建统治,传播了革命思想,但也掠夺了被占领国家的财富,带有侵略性。
高中历史历史影响、意义和评价类答题公式附练习题与答案

高中历史历史影响、意义和评价类答题公式附练习题与答案高中历史影响意义评价类型的题型可以说是占据了绝大部分的分数,所以我们要学好这一部分,那么有哪些技巧呢?小编在这整理了相关资料,希望能帮助到您。
高中历史历史影响、意义和评价类答题公式1、性质分析:任务+领导阶级+主力+手段+结果如辛亥革命性质分析:任务是反帝反封建,在中国独立发展资本主义;由资产阶级领导,具有一定群众基础,采取暴力革命手段;结果推翻了封建帝制、建立了共和国,却被袁世凯篡夺胜利果实,没有改变中国社会性质。
由此可以分析辛亥革命是一场不完全成功的资产阶级民族民主革命。
2、影响或意义=(国内+国际)(经济+政治+文化)+深远影响⑴、经济影响=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结构+经济格局+如第三次工业革命影响:极大提高社会生产力;促进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展;第三产业比重上升;世界经济格局多极化等等。
⑵、政治影响=格局+制度+体制+政权+政策+阶级+民族+如十月革命的影响:改变世界政治格局;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实现无产阶级专政;鼓舞世界无产阶级革命和民族解放运动;标志着世界现代史的开端等。
⑶、文化影响=思想+科技+教育+文学艺术+如两次鸦片战争的文化影响:西学东渐、产生中体西用思想、引进西方近代科学技术、发展近代教育、爱国主义文学兴起等。
3、判断成败及原因⑴、判断成败依据:直接目标主要任务根本任务⑵、成败原因=(主观+客观)(经济+政治+军事+策略+)⑶、成败根源=(社会条件+阶级本质)(进步/局限)。
如分析辛亥革命成败:从推翻清朝统治、结束封建君主专制的直接目标看,取得了成功;从改变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一根本任务看,它并没有达到。
从成功原因分析:包括革命派的前赴后继精神、满清政府的孤立、各派政治力量的配合等。
从失败根源分析:包括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局限和民族资产阶级本身的阶级局限性。
4、经验教训或启示:(经验+教训)启示⑴、政治=国情+领导+群众+武装+民主+法制+思想+策略+如第一次国共合作:从经验看,国共两党可以合作,也取得一定成果。
中考历史大题答题模板总结

马上就要中考了,下面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下中考历史大题答题模板总结,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影响、作用类中考历史题1.设问方式①限定性地设问,如产生了什么样的消极影响,有何积极影响,在政治上,经济上的影响,对世界,中国的政治、经济,思想等方面产生了怎样的影响?②宽泛性的设问,如产生了什么影响其历史作用如何等(需要一分为二的回答积极,消极影响和消极作用或积极作用)。
2.答题模板1)国内(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国际(政治+经济+思想文化。
)①政治影响,主要是从是否使社会性质发生变化,是否影响了政治势力的消长,是否有利于社会的稳定,是否有利于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等方面回答;②经济影响,主要从是否促进经济的发展、是否开创新的经济发展模式、是否促进了新的经济理论、经济的变革、是否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是否使经济结构和经济格局发生变化、是否促进了国内外的经济交流、是否增强了国力、是否减轻了人民的负担,是否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等方面回答;③思想文化影响,主要从是否冲击了传统思想和占领统治地位的思想是否宣传了进步思想是否促进了思想解放,是否提出了新的理论等方面;④国际关系影响,主要从是否影响到两国关系(促进友好合作或加深矛盾。
)是否引起国际政治格局的变动,影响地区和世界的和平,是否影响其他国家的发展等方面。
2)现实影响和深远影响:现实影响是指对当时产生的直接影响作用表现为目的和动机实现的影响,等同于直接影响;深远影响是指对后世产生的影响,具体表现为影响的时代性、历史趋势(如生产力的发展,社会发展趋势等)。
3)主观影响和客观影响①主观影响可从主观目的(动机)决策或政策、方针、经验等方面思考。
②客观影响可从自然和社会环境经济影响经济现状,政治现状,科技等方面思考。
意义类历史试题1)“意义类”题目的答案通常这样写:“有利于……”、“推动了……”、“促进了……”、“增强了……”、“只有才能”2)“意义类”题目答案组织的特点、规律有以下两点:①从纵向结构看其答案要点一般是由小到大,由部分到整体,由国内到国际。
高考历史答题万能模板——影响、意义类答题方式

设问类型:1.限定性的设问,如产生了哪些积极影响或者消极影响,在政治上、经济上有哪些影响,对中国或者世界在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领域的影响等。
2.宽泛性的设问,如产生了什么影响,其历史作用如何等。
这类问题在回答时应客观、公正、一分为二,切忌完全肯定或者完全否定答题模板——第一大类影响类设问:1.分项分析,可从三个小方面分析。
(1)从经济、政治、思想文化、国际关系等方面分析:如经济影响可以从是否促进经济发展、是否开创了新的经济结构或模式、是否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是否改变了经济格局或经济体制、是否影响了人民生活水平等方面分析;政治影响主要需要分析是否使社会性质发生变化、是否有利于政治稳定、是否有利于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是否影响了政治势力的消长变化等;思想文化方面主要看是否符合时代潮流、是否有利于思想解放和社会进步等;国际关系方面的影响主要看是否有利于两国或者该地区的和平与发展、是否会促进友好合作或加深矛盾、是否影响国际关系的格局等。
(2)从现实和深远影响方面分析:现实影响是指对当时社会产生的直接影响,表现为目的的指向性或动机实现的影响;深远影响是指对以后产生的影响,具体表现为影响的时代性、历史趋势等。
(3)从主观影响和客观影响方面分析:主观影响可从主观动机(目的)、方针、政策、经验等方面思考;客观影响可从自然或社会形势、经济状况、政治状况、科技等方面思考。
2.全面分析:主要从积极影响、消极影响(局限性)两方面客观、理性地分析事物的影响。
3.国际化分析:主要从中国对世界的影响、外国对中国的影响、中外之间的相互影响等方面考虑。
4.转化分析:主要有两种类型,一是将特殊性影响转化为普遍性影响,如将工业革命对印度的影响转变为对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和地区的影响;二是将普遍性影响转化为特殊性影响,如将第二次世界大战对参战各国的影响转化为对中国的影响等。
第二大类——意义类设问:1.“意义类”试题首先要找到设问主题,即针对哪一措施、事件来设问;然后明确设问的方向,如经济方面、政治方面、思想文化、国际关系等;最后要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组织答案。
2019年初中中考历史考点大汇总

2019中考历史考点大汇总国际工人运动和马克思主义的出生一、英国的宪章运动时间:1836年~1848年背景: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财富阶级越来越富饶,工人待遇却很差。
广大工人为改进劳动和生活条件、提高政治地位积极进行斗争。
政治纲领:《人民宪章》中心内容:工人们要求获取普选权,以便有机遇参加国家的管理。
性质:是世界上第一次公众性的、政治性的无产阶级革命运动。
特点:规模弘大、连续时间长久、有明确的目的。
结果:失败(缺乏科学理论的指导)。
历史意义:为马克思主义的出生供应了实践经验。
二、马克思主义的出生产生条件:①国际工人运动、无产阶级的发展为社会主义的出生提供了政治基础;②马克思、恩格斯结合工人运动实践,不断总结经验;③吸取先人的精华(德国的古典哲学,英国的政治经济学,法国的想象社会主义)。
主要内容: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
《共产党宣言》(1848年)(第一部较为完满而系统地阐述科学社会主义基根源理的伟大著作)①内容:《共产党宣言》解析了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作用,揭穿了资本主义必然要被社会主义代替的客观规律,号召全世界无产者结合起来,为获取自己的解放而斗争。
②影响: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公布标志住马克思主义的出生。
今后,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国际工人运动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
三、巴黎公社背景:1870年,普法战争中法国战败,财富阶级政府对外投诚,对内镇压人民;建立:1871年3月28日,巴黎公社建立1.意义: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试一试,公社战士的大无畏精神永远激励着后辈。
国际歌:(作词:欧仁?鲍狄埃;作曲:狄盖特)美国南北战争一、战争的爆发时间:1861年4月原因:美国南北双方在原料、市场、劳动力以及西部新增加的土地上推行什么制度几方面各自的不相同需求,根本差异是两种不相同的经济形式所造成的,南北双方矛盾的焦点是劳动力问题,即奴隶制的存废问题。
奴隶制的存在,经济上阻拦美国经济的发展,政治上成为以致美国分裂的潜藏因素。
2019年中考历史总复习中考必考考点梳理汇总(完整版)

鸦片战争(1840—1、直接原因:林则徐领导的虎门销烟。
(1)19世纪前期,英国侵略中国的根业品,③掠夺原料。
(2)鸦片的危害:是远离毒品,珍爱生命。
产力。
第21、联军攻占北京,火烧圆明园,给中国文4、5、请求八国联军的联合绞杀下,深刻教训。
4侵华战争。
5、央是奕,地方有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
3、前期内容:年代)以“自强”为口号创办近代军事小学堂,京师设立大学堂。
(4)只有湖南巡抚陈宝箴支5、维新派把希望寄托在荣禄的部下袁世凯身上,结6、戊戌政变:1898顽固派慈禧太后发动政变,,戊戌变法失败。
它开启了思想解放的闸门,激是在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后,李大钊是在中国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先驱。
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为中国人民的解放斗动的直接原因和导火线是:巴黎和会传动(性质)四运动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第111、结束:1936年标志是红军三大主力(红一、二、在甘肃会宁会师,长征胜利结束。
(P70红)。
1937——1945年)1、1931年9月18日,日本在东北沈阳事变”,占领沈阳。
2石对日本侵略实行不抵抗政策,张学良三省沦陷。
3、九一八事变后,组织抗日义勇军,广泛开展抗日武装斗争,中国开始局部抗战。
4、日军策划华北事变,中国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
5、1935年12月9日,在北平党组织的领导下,北平学生举行了示威游行,史,1940年八路军总部发动“百团大战”。
彭德105个团对华北日伪军据6、意义:百团大战是抗日课:抗日战争的胜利蒋介石在美国的支持下,真备战”2、(目在周恩来、王若飞3、1949年4江西湖口的千里战线上,强渡长江。
1949年4月京,统治中国台(1927—第231、詹天佑是中国近代杰出的铁路工程提出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严复译述《天(3(4接着举行盛大的阅兵式和群众游①国内意义: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是中国现代史上的伟大事件。
它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人民当家作了主人,中国从此进入了向20世纪世界伟大的事财政,实现国家财政收支平衡;合理调整现有工商业;大量节减国家机构所需经等。
2019年中考九年级上册人教部编版历史全册知识点总结汇编(完整版)

19 年中考世界史(九上)必背知识点第1 课古代埃及1.古埃及文明:产生于尼罗河流域。
公元前3500 年出现奴隶制小国,公元前3100 年古埃及统一。
公元前525 年,波斯帝国吞并埃及;后来,亚历山大帝国和罗马帝国先后占领埃及。
古埃及文明没有延续下去。
2.金字塔:古埃及文明的象征——金字塔(最大:胡夫金字塔)。
金字塔的修建,反映了古埃及国王的无限权力。
3.法老的统治:埃及的国王称为法老,被称为”神之子”。
4.太阳历是古埃及天文学的突出成就之一。
古埃及的象形文字是世界上最早的文字之一。
第2 课古代两河流域1.“两河”:是指西亚的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
两河流域,又称“美索不达米亚”。
2.古巴比伦王国时期,汉谟拉比建立了统一、强大的奴隶制国家。
他实行君主专制制度,加强中央集权,他在位时是古巴比伦王国最强盛的时期。
3.两河流域的苏美尔人发明了“楔形文字”。
4.《汉谟拉比法典》: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地位)。
法典刻在一块黑色石柱上,正文共有282 条。
维护了奴隶主阶级的利益。
《法典》用楔形文字写成。
第3 课古代印度1.古代印度文明最早出现于印度河流域。
2.孔雀王朝统治时期是古代印度文明的鼎盛时期。
3.公元前 1500 年左右,来自中亚的一支游牧部落雅利安人侵入印度。
雅利安人入侵印度后建立起严格的种姓制度:(特点:等级森严,世代相袭,贵贱分明。
)最高等级是婆罗门,掌管祭祀,第二等级是刹帝利,掌管军事和行政权力;(第一、二等级为统治阶级)第三等级是吠舍,从事农业、畜牧业、商业;第四等级是首陀罗,主要由被征服居民构成,从事农业、畜牧业、捕鱼业和手工业。
四个等级之外还有最卑贱的不可接触者---贱民。
(第三、四等级为被统治阶级)4.佛教:公元前6世纪,乔达摩•悉达多创立佛教,被称为释迦摩尼。
提出“众生平等”。
公元前 1 世纪,佛教经中亚传到中国新疆,再传入内地。
后又传到朝鲜、日本和越南等国。
佛教往南经锡兰,传到东南亚的缅甸、泰国、柬埔寨等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中考:初中历史《意义类、影响类问题汇总(一)》初中历史1周前鸦片战争的影响、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影响、太平天国运动的意义、洋务运动的影响、甲午中日战争的影响、甲午中日战争的国内影响、戊戌变法的影响、义和团运动的影响、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影响、武昌起义的意义、北伐战争的意义、长征胜利的意义等等关于历史学科上“意义类”“影响类”的问题有很多,是历史学科的考察重点,所以今天整理了“意义”、“影响”类问题,将它们一网打尽!1、鸦片战争的影响:中国不再享有完整独立的主权,中国社会的自然经济遭到破坏,开始从封建社会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影响: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3、太平天国运动的意义:沉重地打击了清朝统治和外国侵略势力,谱写了中国近代史上壮烈的一章。
4、洋务运动的影响: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对外国资本的入侵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
5、甲午中日战争的影响:使外国侵略势力进一步深入中国腹地,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
6、甲午中日战争的国内影响:大大加深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国际影响: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狂潮”。
7、戊戌变法的影响: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
8、义和团运动的影响:沉重打击了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
9、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影响:清政府沦为帝国主义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10、同盟会成立的影响:革命派有了统一的领导和明确的目标,大大推动了全国的革命运动。
11、武昌起义的意义:打响了辛亥革命的第一枪。
12、辛亥革命的影响: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宣告了中国两千多年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
它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极大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
13、《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的意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重要文件。
它肯定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度和民主自由原则,是辛亥革命的重要成果。
14、护国战争的影响:沉重打击了封建主义复辟帝制的野心。
15、新文化运动的影响:新文化运动动摇了封建道德礼教的统治地位,使中国人民接受了一次民主与科学的洗礼,为随后爆发的五四运动起了思想宣传和铺垫的作用。
16、五四运动的影响: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地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
工人阶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
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17、中共一大的意义: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18、中共诞生的意义: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
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
19、中共二大的意义:中国共产党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提出了彻底的翻地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20、黄埔军校建立的意义:培养出大批军事和政治人才,为国民革命军的建立和随后的北伐战争作了准备。
21、北伐战争的意义:基本消灭了吴佩孚和孙传芳的主力。
22、南昌起义的意义: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统治第一枪。
23、井冈山会师的意义:标志着毛泽东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的确立。
24、遵义会议的意义:遵义会议开始确立以毛泽东为代表的马克思注意的正确路线在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在极其危机的时刻,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成为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这次会议是中国共产党从幼年走向成熟的标志。
25、长征胜利的意义:红军长征的胜利,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消灭红军的企图,保存了党和红军的基干力量,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
红军长征播下了革命种子,铸就了长征精神,打开了中国革命的新局面。
26、九一八事变的影响:九一八事变成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起点,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
27、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意义:揭开了国共两党由内战到联合抗日的序幕,成为扭转时局的关键,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28、七七事变的影响:标志着中国全民族抗战的开始。
29、《国共合作宣言》发表的意义:标志着国共第二次合作正式开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
30、台儿庄战役的影响:抗战以来,中国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的一场胜仗。
31、平型关大捷的意义:全民族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取得的第一个胜利。
32、百团大战的影响:有力打击了日军的侵略气焰,提高了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威望,振奋了全国军民争取抗战胜利的信心。
33、中共七大的意义:中共七大为争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准备了条件,并未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指明了战后的奋斗方向。
34、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中国抗日战争是中国近代以来反抗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
它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为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实现彻底的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奠定了重要基础。
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维护世界和平做出了巨大贡献。
中国的国际地位得到提高。
35、重庆谈判与召开政治协商会议的意义:为中国实现民主同意、和平建国带来了一线曙光。
36、三大战役的意义:国民党军队的主力基本被消灭,大大加速了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的胜利。
37、南京解放的意义:标志着国民党在大陆统治的结束。
第一类标志类(37题)1.(1840—1842)_____标志着中国近代史的开始。
2.鸦片战争标志着中国开始沦为_____。
3.标志中国殖民化程度大大加深的条约是:_____。
4.标志着北洋舰队全军覆没的战役是:_____。
5.标志清政府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条约是:_____。
6.标志着洋务运动破产的事件是——甲午中日战争中_____ 的全军覆没7.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的事件是——1919年的_____。
8.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的标志是:_____ 。
9.长征结束的标志——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在甘肃_____会师。
10.中国局部抗战开始的标志——1931年_____。
11.中国全面抗战开始的标志是――1937年_____。
12.标志着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的初步形成是:_____13.揭开了人民解放军全国性战略进攻序幕的事件是_____。
14.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建立的事件是——_____。
15.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的标志性事件——_____16.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结束的标志是:_____17.英国君主立宪制确立的标志是——1689年,英国议会通过《_____ 》。
18.美国独立战争爆发的标志是——1775年,_____枪声。
19.美国诞生的标志是——1776年7月4日,_____的发表。
20.法国大革命开始的标志——1789年7月14日,巴黎人民攻占_____。
21.1947年_____出台,标志着冷战的开始。
22.法国大革命结束的事件是---1794年_____政变。
23.工业革命开始的标志是——18世纪60年代哈格里夫斯发明_____。
24.工业革命主要的标志是------1785年瓦特改良_____。
25.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标志——_____的广泛应用26.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1848年_____的发表。
27.标志着日本从封建国家,逐步转变为资本主义国家的事件是——_____。
28.1991年_____的解体,标志着冷战的结束。
29.“斯大林模式”形成的标志或苏联社会主义制度建立的标志:1936年通过新宪法。
30.德国法西斯专政建立的标志——1933年,_____上台31.标志着绥靖政策发展到顶峰的事件是——1938年9月,_____。
32.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标志——1939年9月1日,德国突袭_____。
33.标志着二战进一步扩大—1941年6月,_____。
34.二战的规模空前扩大的事件是——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袭_____。
35.标志着国际反法西斯联盟正式建立的事件是_____的发表36.标志着欧洲战争结束的事件是——1945年5月,_____正式签署投降书37.标志着二战结束的事件是——1945年9月2日,_____正式签署投降书参考答案1.鸦片战争2.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3.中日《马关条约》4.甲午中日战争。
5.中国与八国联军签订的《辛丑条约》6.北洋舰队7.五四运动8.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9.会宁10.“九一八”事变11.七七事变(卢沟桥事变)12.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13.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14.1956年底,三大改造的完成15.新航路的开辟16.1688年宫廷政变或称为(光荣革命)17.《权利法案》18.来克星顿19.《独立宣言》20.巴士底监狱21.杜鲁门主义22.热月政变23.珍妮机24.蒸汽机25.电力26.《共产党宣言》27.明治维新28.苏联29.1936年通过新宪法30.希特勒31.慕尼黑阴谋32.波兰33.德军掉头向东,发动了对苏联的侵略34.美军太平洋基地珍珠港35.《联合国家宣言》36.德国37.日本第二类转折类(5题)38.遵义会议—党的历史上_____的转折点39. _____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史上的伟大转折点40.萨拉托加大捷—美国_____的转折点41.《解放黑人奴隶宣言》的颁布—美国_____的转折点。
42. _____战役—苏德战争的转折点,二战的转折点:_____战役参考答案38.生死攸关39. 十一届三中全会是40.独立战争41.南北战争42. 斯大林格勒斯大林格勒战役第三类性质类(16题)43.戊戌变法运动的性质——一场_____性质的改良运动。
44.新文化运动的性质——是我国历史上一次空前的_____运动。
45.五四运动的性质——彻底地反对_____和_____的爱国运动。
46. 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性质——是第一部_____类型的宪法。
47.文化大革命的性质——是一场由领导者错误发动,被反革命集团利用,给党、国家和人民带来严重灾难的_____ 。
48.文艺复兴运动的性质——一场_____文化运动的兴起49.美国独立战争的性质——既是一场_____革命,又是一场民族解放战争。
50.巴黎公社的性质——_____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
51.美国南北战争的性质——美国历史上第二次_____ 。
52.俄国1861年改革的性质——是沙皇_____实行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53.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性质——一场非正义的_____掠夺战争。
54.斯大林模式的实质——_____的政治经济体制。
55.巴黎和会的实质——帝国主义国家的_____会议。
56.绥靖政策的实质——_____57.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性质——一场世界人民的_____战争。
58.冷战政策的实质——遏制_____。
59.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和华沙条约组织的性质——_____组织。
参考答案43.资产阶级44. 思想大解放45.帝国主义封建主义46. 社会主义47.内乱48.资产阶级49.一场资产阶级性质50.无产阶级51.资产阶级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