沟通的媒介.

合集下载

沟通中的信息传播媒介

沟通中的信息传播媒介

信息量大
电子传播媒介可以传递大量的文 字、图片、音频和视频信息。
互动性强
电子传播媒介可以实现双向互动 ,受众可以及时反馈信息,与传
播者进行交流。
电子传播媒介的优缺点
优点
电子传播媒介具有信息量大、传播速度快、互动性强等优点,可以满足人们对于 信息的需求,提高信息传播效率。
缺点
电子传播媒介的信息容易受到干扰,如网络攻击、信号干扰等,导致信息传递不 准确或中断。此外,过度依赖电子传播媒介也可能导致人们社交关系的疏远。
息传递速度较慢。
电子媒介
如广播、电视、电话等 ,以电子信号形式存在 ,信息传递速度较快。
网络媒介
如互联网、社交媒体等 ,以数字形式存在,信 息传递速度极快,且具
有互动性。
新兴媒介
如虚拟现实、增强现实 等,以新的技术形式存 在,信息传递方式更加
多元化。
02
口头传播媒介
口头传播媒介的定义
口头传播媒介是指人们通过口头语言 、肢体语言、面部表情等方式进行信 息传播的媒介。
电子传播媒介的适用场景
新闻报道
电子传播媒介是新闻报道的主 要手段之一,可以迅速将新闻
事件传递给全球受众。
远程教育
通过电子传播媒介,可以实现 远程教育,使更多人接受高质 量的教育资源。
电子商务
电子传播媒介为电子商务提供 了便捷的交易平台,使消费者 和商家可以随时随地进行交易 。
社交媒体
电子传播媒介为社交媒体提供 了广泛的用户群体和丰富的社 交功能,促进了人们之间的交
口头传播媒介的优缺点
优点
口头传播具有很强的直接性和亲 切感,能够快速传达信息,并且 通过互动可以更好地理解受众的 反应。
缺点

沟通7要素

沟通7要素

沟通7要素
沟通的七要素
1、外在因素:沟通的外在环境。

2、发起者:构成沟通的大厦构成,其中包括发起沟通的人以及其他参与者。

3、信使:沟通的媒介,可以是言语、书写、手势或者其他形式的传达。

4、聆听:接收消息的参与者,要做到全神贯注,特别是要把握“感觉”和“价值观”等要素。

5、接受者:接收消息的参与者,需要对接收到的消息作出反应,解释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6、沟通行为:应用一定的技巧和方式来指导沟通过程,要做到恰当、有效、高效地沟通。

7、结果:沟通的最终结果,应该是建立或重建的关系,或是更加理解对方的观点,或是达成双方的共识等。

- 1 -。

沟通的九大要素

沟通的九大要素

沟通的九大要素
沟通的九大要素是指在进行有效沟通时需要注意的关键要素,有助于确保信息的准确传达和良好的沟通效果:
1. 明确目的(Purpose):
- 了解沟通的目的和意图,确保清晰明确地传达信息,以达成特定的目标。

2. 明确信息(Message):
- 信息要明确、简洁、准确。

避免含糊不清或模棱两可的表达,确保信息的清晰易懂。

3. 适当的媒介(Medium):
- 选择合适的沟通媒介,如口头沟通、书面沟通、电子邮件、会议等,以便更好地传递信息。

4. 双向交流(Feedback):
- 确保信息的双向交流,包括倾听对方的观点和反馈,并及时解答疑问和回应反馈。

5. 合适的时间(Timing):
- 选择合适的时间进行沟通,确保在合适的时机和状态下进行沟通,避免打断或干扰。

6. 非语言因素(Non-Verbal Cues):
- 注意言语之外的非语言因素,如肢体语言、表情、姿势等,它们也能传递重要的信息。

7. 沟通环境(Environment):
- 注意沟通的环境和场合,确保环境安静、适宜,有利于有效的沟通和理解。

8. 适当的语气(Tone):
- 注意语气的选择,避免过于强硬或过于委婉,保持礼貌和尊重。

9. 沟通技巧(Skills):
- 不断提升自己的沟通技巧,包括倾听技巧、表达技巧和解决问题的技巧。

这些要素有助于确保沟通的有效性和准确性,提升沟通的效果和效率。

沟通模型中的七大要素

沟通模型中的七大要素

沟通模型中的七大要素
沟通模型中的七大要素包括:
1.发送方:负责产生和发送信息,是信息交流的起点。

2.编码:将发送方的意义转化为可传输的信号的过程。

3.媒介:是信息传递的通道,负责将信息从发送方传递到接收方。

4.译码:接收方将接收到的信号转化为可以理解的意义。

5.接收方:接收信息并对其进行解读,是信息交流的终点。

6.反馈:接收方将接收和理解的信息回传给发送方,以便于发送方了解信息传递的效果。

7.噪音:在沟通过程中可能干扰信息传递的因素,如语言障碍、环境干扰等。

这些要素相互作用,共同构成了沟通的过程。

了解这些要素并合理运用,可以有效提高沟通效果,避免信息误解和沟通障碍。

我国学者对媒介的定义

我国学者对媒介的定义

我国学者对媒介的定义
在我国,学者对媒介的定义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解释。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定义:
1. 传媒学定义:传媒学学者认为,媒介是指能够传递信息、促进沟通和交流的工具、设备、平台或技术。

这包括了印刷媒体(如报纸、杂志)、广播媒体(如电台、电视)、电子媒体(如互联网、社交媒体)等等。

2. 计算机科学定义:计算机科学学者将媒介定义为计算机和网络等技术,用于存储、处理和传递信息。

在这个定义中,媒介可以是硬件设备(如计算机、手机等)和软件工具(如浏览器、应用程序等)。

3. 冲突视角定义:一些社会学或政治学学者从冲突视角来定义媒介,认为媒介是一种权力和控制的工具。

他们强调媒介的所有权、控制和影响力,以及媒体对社会和政治秩序的塑造作用。

4. 文化研究定义:文化研究学者认为,媒介是一种创造和传播文化意义的工具。

他们强调媒介对于社会和个体认知、表达和文化身份的影响,同时关注媒介和文化的相互关系。

需要注意的是,这些定义并非互斥,而是从不同的学科角度来理解和定义媒介。

在实际研究和讨论中,学者们可能会结合多个角度来进行分析和探讨。

简述媒介的概念

简述媒介的概念

简述媒介的概念媒介是指传播信息、沟通交流的工具或载体。

它通过传递信息,在社会上起到桥梁的作用,使信息在不同的群体间流动,并影响人们的思想、观念以及行为。

媒介可以分为多种形式,包括传统媒介和新媒介。

传统媒介主要是指通过印刷、广播、电视等传统手段传播信息的载体,而新媒介主要是指通过互联网和数字技术来传播信息的载体。

这两种媒介形式各有特点,但都具有传播信息的功能。

媒介的本质是信息的传递。

信息传递是通过媒介传递给观众的内容,可以包括文字、图片、声音、影像等多种形式。

媒介将信息以特定的方式展现给人们,影响着观众对信息的接收和理解。

首先,媒介起到了连接人与人之间的作用。

媒介可以将不同地理位置、不同阶级、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联系在一起,使得信息可以在不同群体间流动。

通过媒介,人们可以了解到来自世界各地的信息,了解不同文化的存在,拓宽视野,促进交流与合作。

其次,媒介对人们的感知和认知产生了影响。

媒介通过表达和展现信息的方式,激发观众的感知和认知过程。

媒介的多样性和丰富性,使得观众可以接触到不同的观点和思想,从而提高了思维的多样性和灵活性。

媒介也可以通过传递信息,改变人们对某个问题的看法和态度,引发公众关注,并推动社会变革。

再次,媒介对人们的行为起到了激励作用。

媒介把信息和观念传递给观众,影响他们的意识形态和行为方式。

媒介可以鼓励人们采取积极的行动,如参与公益事业、追求个人成长等。

媒介也可以引导观众购买某种产品,形成消费意愿,从而对经济起到推动作用。

此外,媒介对个体和社会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媒介为人们提供了获取知识、学习技能的渠道,帮助提高了整体的教育水平。

媒介还促进了科学技术的发展,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和创新。

媒介也为人们提供了娱乐、休闲的方式,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生活。

然而,媒介也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由于媒介的多样性和及时性,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成为一个难题。

媒介的商业化也使得一些媒体追求利益最大化,可能忽视真实、客观的报道。

事业单位招录公共基础知识(管理知识)模拟试卷10

事业单位招录公共基础知识(管理知识)模拟试卷10

事业单位招录公共基础知识(管理知识)模拟试卷10(总分:58.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20,分数:40.00)1.在沟通结构中,有一个处于沟通中心的个体,成为沟通的媒介。

这种沟通形态称为( )。

(分数:2.00)A.链式沟通B.环式沟通C.Y式沟通√D.轮式沟通解析:解析:在Y式沟通结构中,有一个个体处于沟通的中心,已成为沟通媒介。

在组织中,就相当于从参谋机构到组织领导再到下级的信息沟通形态。

故本题答案选C。

2.( )是决策的依据。

(分数:2.00)A.目标B.职权C.信息√D.环境解析:解析:管理者在决策时离不开信息,信息的数量和质量直接影响决策水平,所以说,信息是决策的依据。

故本题答案选C。

3.有“科学管理之父”声誉的管理学家是( )。

(分数:2.00)A.泰勒√B.亚当斯C.法约尔D.韦伯解析:解析:“科学管理理论”的创始者是美国管理学家泰勒,他被称为“科学管理之父”。

故本题答案选A。

4.美国学者罗伯特.卡茨将领导者应具备的技能分为三类,即概念技能、人际技能及( )。

(分数:2.00)A.决策技能B.判断技能C.沟通技能D.技术技能√解析:解析:根据罗伯特·卡茨的研究,管理者要具备三类技能,即技术技能、人际技能、概念技能。

故本题答案选D。

5.下列不属于自我实现人假设主要观点的是( )。

(分数:2.00)A.人们能实现自我激励和自我控制B.人的自我实现与组织目标的实现不是冲突的,是一致的C.人的行为动机不只是为了追求经济利益,还包括入的社会需要√D.人们因工作而变得成熟,人有发展自我,实现自治和独立的倾向解析:解析:C项人的行为动机不只是为了追求经济利益,还包括入的社会需要,是社会人假设的观点。

故本题答案选C。

6.梅奥等人通过霍桑实验得出结论:人们的生产效率不仅受到物理的、生理的因素的影响,而且还受到社会环境、社会心理因素的影响。

由此创立了( )。

(分数:2.00)A.行为科学学说B.人文关系学说C.人际关系学说√D.领导学说解析:解析:20世纪30年代梅奥等人在西方电气公司进行了“霍桑实验”,他发现决定工作效率最重要的是人际关系和安全感,其在1933年出版了《工业文明中的人的问题》,提出了人际关系学说。

人际沟通的媒介有语言媒介,非语言媒介,实物媒介

人际沟通的媒介有语言媒介,非语言媒介,实物媒介

人际沟通的媒介有语言媒介,非语言媒介,实物媒介
除了语言媒介、非语言媒介和实物媒介外,还可以将人际沟通的媒介分为以下几种:
1. 符号媒介:包括文字、数字、符号、图片等,用于传达具体的信息。

2. 技术媒介:包括电话、电子邮件、即时聊天、社交媒体等,通过科技手段来进行沟通。

3. 身体媒介:包括肢体语言、表情、姿势等,通过身体的动作和表情来传达信息。

4. 环境媒介:包括声音、光线、温度等,通过环境中的感知元素来影响人际沟通的效果。

5. 时间媒介:包括沟通的时机和节奏,选择合适的时间来进行沟通能够更好地传递信息。

这些媒介在人际沟通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不同的媒介可以用于不同的情境和目的,以便更好地传达信息并促进有效的交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依其傳播訊息的方式,分為開放型和管制型兩種,通常有主持人(Moderator)管制訊息的流動
以先聽再說為原則,不要急著發言,可以講話的機會多得很。
現代的瀏覽器多半具有讀取論壇的功能,也可以離線閱覽
台灣婦女網路論壇.tw/women/
7.
RFC 977
名單.tw/~chwu/taiwan/tanet/news.html
.tw輔仁大學
.tw中央大學
.tw交通大學資工系
HiNet的網路論壇主機是國內最大的新聞伺服器,很小器,祗有它的用戶才可以使用。
網路呼叫器ICQ(I seek you)開始有中文聊天室(87/2/23)
6.
美國法院的判例,公司有權檢查員工的電子郵件
不必設定,任何瀏覽器都可以讀取及發送信件
祗要提供網頁電子郵件的公司存在,該帳號永久有效
信箱的帳號自己取,不再是lins1001這種沒人性的帳號
在Internet之前,很多公司已經裝上ccMail之類的專屬電子郵件系統,自訂規格,無法接收及附加HTML之類的郵件
雖然POP(Post Office Protocol)是專為Internet環境而生的,但是Eudora, Outlook之類的信件收送器,僅為單一電腦而設,設定POP3及SMTP之後,祗能在特定的電腦收送郵件。
2、
網路討論群、新聞論壇
1979年,美國Duke大學的研究生Jim Ellis和Tom Truscott,想讓兩部UNIX主機交換訊息,開啟了Usenet的服務。
文字長度不限
不限使用ASCII字集
可使用多種字型
可傳送二進位檔
允許傳送聲音、動畫、影像等多媒體訊息
多媒體傳送模式(Multipurpose Internet mail Extensions)
有五種編碼方式:Base64、Quoted-Printable(QP)、7bit、8bit、Binary
嚴格說來,祗有兩種編碼結果:QP及Base64
膨脹約三分之一,延伸檔名為.uue
uuencode.exe、uudecode.exe、Win_Zip95 6.2
檔案開頭是begin 600 test.txt
檔案結束是end
在這兩行中間的就是編碼後的原文
1992年6月,RFC 1521、1522出現,解決8位元字集的需求:
單一訊息內可以包含數個物件
溝通的媒介
人際溝通及資料傳送是網際網路的兩個重要應用領域,至於實際的應用方式,從最早的檔案傳輸、遠端簽入及電子郵件,到現在全球資訊網、網路呼叫器,似乎沒有什麼不能做的,唯一的限制祗是人類本身的想像力。
1、
1972年,Ray Tomlinson發明第一個能夠在分散式網路傳送訊息的電子郵件軟體。
電子郵件的傳送方式,祗能傳7位元的ASCII碼,中文的BIG-5碼必須用到第8位元,必須在郵件主機裡特別設定,才能夠看得到中文,因此,離開臺灣後,不能保證看到中文信。
電子郵件服務
線上即時溝通
網路投票、圖書館目錄查詢,其他服務系統的轉接
註冊時,需填寫使用者代碼、密碼、綽號、真實姓名及通訊住址、終端機型態
有幾件事情尚待詳細的思考:連線ard Manager, BM)的工作:
整理該佈告欄的版面
協調討論文章作者之間的爭執
依照RFC 822的規定,電子郵件的訊息分為三個部份:信封(Envelope)、標題(Header)、本文(Body)
http://www.rit.se/~peo/guide
1.
mao@.tw或mao@[140.136.85.1]
收信人與發信人使用同一主機時,可以直接使用其帳號,不必加上主機名稱或IP位址
(quoted-printable),它可辨識8位元的字,保留7位元的字,祗對8位元的字編碼。編碼後的檔案,會有一堆等號,很好認。
mimeqb.zip
base64, base64.zip,附加檔名為.64
Binhex在麥金塔上使用
登錄在content Type欄: text/html
最有名的免費加密軟體是Philip Zimmermannprz@發明的PGP(Pretty Good Privacy),運用RSA公司的Public Key加密系統。
2.
Simple Mail Transfer Protocol,檢查收件人位址是否正確,並將信件送至收件人的收信主機
Post Office Protocol,擺放收到的信件,讓收件人來取信,目前最常見的收信協定是POP3,即RFC 1460,有了POP3之後,可以用Telnet以外的方式看信。
3.
1982年ARPANET制定的RFC 822Internet Text Message標準,祗能傳輸7位元的ASCII字集,每行訊息不得超過1000個字
Public Key給對方加密用,自己保留Private Key解密用。
4.
做為身份認證之用
代替FTP,傳輸檔案
收集資訊的工具
Mail List:私人討論群。利用通訊錄的郵寄名單,將透過電子郵件收到作業
快速
立即回應
隨時接收及讀取
便宜,除了硬體及連線費用之外
環保
隱私性稍差
容易送錯地方
錯字連篇,速度快,所以校對不精
容易發火
垃圾信滿天飛
複本到處送
5.
白日夢、隆傑等,是早期有名的BBS
國立中山大學於1992年10月建立TANet上的第一個BBS,
具有兩項特性:
允許不特定對象進入系統註冊,取得「帳號」,使用服務
支援公共訊息的閱讀與發表,以及私人電子郵等服務
受歡迎的原因有三:
操作簡單
內容豐富
言論自由
基本服務功能:
提供佈告欄(board),讓使用者交換心得。站內佈告欄、轉信佈告欄
刪除不適當的文章
舉辦問卷調查
常上站、經常張貼佈告、無不良前科者,都可以向站長提出申請。
刪除板上的佈告
編輯看板的歡迎畫面
整理看格的精華區
修改佈告之標題及內容
舉行看板投票
儘可能為看板使用者解答
提供討論方向,推動討論風氣
有爭執時,當調解人
向站長報告嚴重違規行為
/news/870223/0223-5.shtml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