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大隐静脉留置针穿刺方法的改进

合集下载

提高小儿静脉留置针穿刺成功率的管理措施

提高小儿静脉留置针穿刺成功率的管理措施

提高小儿静脉留置针穿刺成功率的管理措施引言:小儿静脉留置针穿刺是一项常见但却有一定难度的医疗技术,成功率的提高对于减轻患儿的痛苦、降低医护人员的工作负担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一些能够提高小儿静脉留置针穿刺成功率的管理措施。

一、提前准备工作1. 熟悉操作流程:医护人员应提前熟悉静脉留置针的操作流程,包括消毒、穿刺角度和深度等,确保操作规范,减少操作失误。

2. 准备齐全的工具:提前准备好静脉留置针、消毒液、棉球等必要工具,确保能够迅速进行穿刺操作,避免在操作过程中频繁取用工具而影响穿刺的成功率。

二、合理选择穿刺部位1. 考虑患儿年龄和体质:对于年龄较小、体质较弱的患儿,应优先选择较为表浅、易于穿刺的部位,如手背、前臂等。

2. 观察血管特征:在选择穿刺部位时,应仔细观察患儿的血管特征,选择较为粗大、质地较硬的血管,以提高穿刺的成功率。

三、注重穿刺技巧1. 穿刺角度:在进行穿刺操作时,医护人员应根据患儿的年龄和体质,合理选择穿刺角度。

一般来说,对于年龄较小的患儿,穿刺角度应较小,避免过深穿刺造成血管损伤。

2. 穿刺深度:穿刺深度应根据患儿的体重和年龄进行调整,避免过深或过浅穿刺。

在穿刺时,可通过观察血液回流情况来判断穿刺的深度是否合适。

3. 手法轻柔:穿刺时应尽量保持手法轻柔,避免过度用力或频繁调整穿刺角度,以减少对患儿的痛苦和血管的损伤。

四、有效的疼痛缓解措施1. 展示关怀态度:医护人员在进行穿刺操作前,应向患儿和家属展示关怀和友好的态度,让患儿感受到安全和信任,减少紧张和恐惧情绪。

2. 使用局部麻醉剂:对于年龄较大的患儿,可以使用局部麻醉剂来减轻穿刺时的疼痛感,提高穿刺的成功率。

3. 快速穿刺技术:对于有经验的医护人员,可以采用快速穿刺技术,减少穿刺时间和疼痛感。

五、持续的培训和交流1. 不断学习更新知识:医护人员应持续学习和更新相关的知识和技术,了解最新的穿刺技术和管理经验,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

2. 经验交流与分享:医疗机构应定期组织经验交流会议,让医护人员分享自己的成功经验和技巧,促进彼此之间的学习和成长。

小儿静脉留置针穿刺质量持续改进的探讨

小儿静脉留置针穿刺质量持续改进的探讨

小儿静脉留置针穿刺质量持续改进的探讨凌美仙【摘要】目的探究持续质量改进(CQI)在小儿静脉留置针穿刺中临床效果、家长和护士满意度以及并发症状况,为临床小儿留置针穿刺提供指导意义。

方法选用自2012年1月-8月来我院诊治的小儿患者351例作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2013年4月-11月来我院诊治的小儿患者365例作为研究组,采用持续质量改进(CQI)护理,对比两组患者静脉留置针穿刺成功率、家长和护士满意度以及并发症发生状况。

结果对照组静脉留置针穿刺一次性成功率为76.64%(269例),研究组静脉留置针穿刺一次性成功率为87.95%(321例),存在显著性差异(X2=15.776,P=0.000<0.01),两组之间家长和护士满意度存在显著性差异(X2=62.579,44.103,P=0.000,0.000<0.01),在留置针滑落、堵管、过敏性皮炎等并发症发生上,两者存在显著差异(P<0.01),在静脉炎、针眼感染、压疮等并发症发生上,两者无统计学差异(P>0.05)。

结论持续质量改进护理管理在小儿静脉留置针穿刺中可以提高穿刺成功率以及家长和护士对护理结果满意度,并发症较低,效果显著。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continuous quality improvement (CQI) in the indwelling needle puncture and parents' and nurses' satisfaction as well as complications, which could provide a guidance for clinical pediatric indwelling needlepuncture.Methods Choose 351 pediatric patients cases who came to our hospital from 2012 January to August for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as the control group with routine nursing. Choose 365 pediatric patients who came to our hospital from 2013 April to November as the treatment group with continuous quality improvement (CQI) nursing. Compared the successrate of intravenous indwelling needle puncture and parents and nurses' satisfaction as well as complications between the two groups.Results In the control group, the one-time success rate of intravenous indwelling needle puncture was 76.64% (269 cases), while that for the treatment was 87.95% (321 cases). There was significant difference (X2=15.776, P=0.000<0.01), between the two groups. Parents' and nurses' satisfaction also had significant difference (X2=62.579,44.103, P=0.000,0.000<0.01). In terms of indwelling needle slide, plugging, allergic dermatitis, there were no significantly statistical difference (P<0.01). In terms of phlebitis, phlebitis, pinhole infection, pressure sores and other complications, there were no significantly statistical difference (P>0.05).Conclusion Continuous quality improvement of nursing management on pediatric intravenous indwelling needle puncture could increase the success rate of puncture and parents' and nurses' satisfaction and reduce complications with remarkable effect.【期刊名称】《医院管理论坛》【年(卷),期】2015(000)002【总页数】3页(P36-38)【关键词】小儿静脉留置针穿刺;护理管理;持续质量改进【作者】凌美仙【作者单位】浙江兰溪市人民医院【正文语种】中文小儿静脉留置针穿刺[1]是儿科最常见一项护理操作技能,在儿科使用也越来越广泛,能减少患儿因反复静脉穿刺而造成疼痛及对打针恐惧感,减少家长不满和焦躁情绪,方便临床用药,尤其适用于抢救急、危重患儿时用药,极大减轻了护士的护理工作量,在临床上被广泛应用[2]。

小儿静脉留置针穿刺方法改进初探

小儿静脉留置针穿刺方法改进初探

固定 , 尾及 “ 型 管 处 向前 挽 一下 , 固定 , 液 完 毕 , 针 Y” 再 输 用
3 5Il ~ l生理 盐 水缓 缓推 注 , 推边 关 闭 。 日输 液时 , l 边 次 以生理 盐水 自肝素 帽处 推 开 , 连接 输液 管头 皮针 即可 。 再 1. . 2改进 组 护 士热 情 接 待患 者 。 哄逗 、 摸关 爱 患儿 的 4 在 抚 同时 , 向家 长 讲解 静 脉输 液 的相 关 知识 . 患 儿 的 陌生 感 基 待
组 穿刺 成 功率 及 留置 时间 均优 于传 统组 。结 论 : ,L 易 合作 、 管 过细 、 d J不 血 固定不 佳 、 刺部 位 选择 不 当 、 穿 刺激 性药 物
的使用 是 导致并 发 症 出现 留置失 败 的主 要 因素 。改 良组 的操 作 及 固定 方法 , 高 了穿 刺成 功 率及 留置 时间 , 效 地 提 有 保 护 了患 儿的 血管 , 少 了反 复穿 刺造 成 的感染 机 会 , 减 轻 了患 儿及 家 长 的痛苦 和 烦恼 。减轻 了护 理人 员 的心 理 减 也
留置针穿 刺 和 留置 方法 ,提 高 了穿 刺 成功 率及 留置 时 间 , 得 到 了家 长 的好 评 。现将 结果 报 道如 下 :
1资 料 与 方 法 11一 般 资 料 .
排 出留 置针 导 管 内空 气 , 轻轻 转 动 针 芯 转柄 部 , 针 芯 针尖 使
部 斜 面 向上 , 操作 者 左 手 绷 紧皮 肤 , 手持 针 翼 , 1 。 2 。 右 呈 5~ 0 进 针 , 回血 后 , 缓 缓 进 针 2 3n n 左 手 固定 外 套 管 , 见 再 ~ u , 右 手 将 针芯 全 部退 出 , 后将 外 套 管 缓 缓送 入 血 管 内 , 胶 布 然 用

改良静脉穿刺技巧在儿科静脉留置针穿刺中的应用

改良静脉穿刺技巧在儿科静脉留置针穿刺中的应用
中同急救复苏与灾害 医学杂忠 ,2010,5(7):637—639、646. (收 稿 El期 :2018—10—24)
改 良静脉 穿刺 技 巧在儿 科 静 脉 留置针 穿刺 中的 应 用
陈秀玲
(萍乡市湘雅萍矿合作医院 ,江西 萍乡 337000)
【摘 要 】目的 探讨 改 良静脉 穿刺技巧在 儿科静 脉留置针
28l
■ 四目嘧国
女 11例 ,年龄 1岁 ~6岁 ,平 均年龄 为(2.44±0.49)岁 ;疾病 种 家 属 护理 满 意度 评 分 。
类 :急慢性肺 炎 12例 ,慢性 阻塞性 肺气 时 间 观察组 患者止血时间以及 措施 ,结果 显示 :观察组止 时间以及住 院总天数均短于对照
住院总天数均短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1。 组 ,且观察组再 出血率 明显低于对照组 ,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
表 1 2组 患者 止 血 时 间 以及 住 院 总 天 数对 比 ( ±S
综上所诉 ,针对肝硬化伴 卜消化道 出血患者辅 以有 效的综
2.2 再 出血率及患者满意 度 观察组患 者再 出血率明 显 合护理 干预措施 ,可有 效控制 山【,增 加疗效 ,缩 短住 院时 间 ,
低于对照组 ,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 义 提 高 患 者 对 护 理 服 务 的满 意度 ,具 有 推 广 价 值 。
1.1 一般资 料 将 2017年 1月一 10月我 院儿科 住 院部
脉 穿刺技 巧可提 高儿科 静脉 留置针 一次穿刺成 功率,降低 穿剌 50例需行 静脉穿刺 的患儿纳入本研 究 ,按照 随机 数字表 法将
后 不 良情 况发 生 率 ,提 高 护 理 服 务 质 量 ,值 得 临 床 推 广 :

《小儿静脉留置针穿刺方法与改进措施分析》

《小儿静脉留置针穿刺方法与改进措施分析》
改进的穿刺方法可充分暴露患儿静脉血管,单手送针的穿刺技巧,明显提高了穿刺成功率,延长患儿静脉留置针的留置时间,操作简便,提高临床工作效率,值得在临床中广泛推广。
参考文献
[1]陈兰,小儿静脉留置针穿刺与瓜顶方法改进的探讨[J],医学理论与实践,2009,22(5):603-604.
[2]安亚珍,浅谈小儿静脉留置针穿刺方法的改进[J],中国保健营养,2013,01(上):274-275.
【关键词】静脉留置针;穿刺方法;改进措施;穿刺和固定;敷料
[中图分类号] R174+.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2-5018(2016)02-058-01
静脉留置针又被称为套管针,是传统头皮针的新一代产品,因其套管柔软、操作简单、不宜穿破血管等特点,被临床广泛使用【1】。随着当今医学科技的不断发展,对医疗护理服务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患儿因年龄较小,不配合治疗,血管较细,留置针失败的概率往往高于承认,作为头皮针的新一代产品,静脉留置针可有效保持静脉的通畅,减少患儿反复穿刺带来的痛苦,备受临床护理工作者和患儿家属的青睐。为了减轻患儿的痛苦,提高护理的工作效率,我院引进了小儿静脉留置针,在临床中取得满意的效果,现进行报道。
[3]高惠芳,小儿头皮静脉留置针穿刺方法改进的探讨[J],医学美学美容,2015,6:825.
[4]谢玉凤,静脉穿刺进针角度与患者对疼痛感受行关系的探讨[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J],2005,21(8):41.
[5]计惠民,静脉留置针的临床应用及护理[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3,19(11):75.
1.3疗效观察
观察并记录两组患儿的静脉穿刺成功率和留置时间。
1.4统计学方法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本次实验数据录入统计学SPSS23.0进行统计学分析,数据分别用标准差和百分率表示,并进行t检验和卡方检验,当P<0.05时证明两组数据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小儿静脉留置针穿刺方法改进初探

小儿静脉留置针穿刺方法改进初探

小儿静脉留置针穿刺方法改进初探作者:吕琼香来源:《中国医药导报》2009年第07期[摘要] 目的:探索改进小儿头皮静脉留置针穿刺方法及固定方法,提高穿刺成功率及留置时间。

减少患儿因反复穿刺造成的痛苦及恐惧,减轻家长因担心穿刺困难而产生的焦虑,提高治疗和抢救的效率。

方法:将128例患儿随机分为两组,改进小儿静脉留置针血管选择、穿刺和方法,对采用不同穿刺和固定方法留置静脉套管针的患儿进行观察,比较两组的一次穿刺成功率、留置天数和并发症的发生率,并对留置失败原因进行分析。

结果:两组经过比较,改良组穿刺成功率及留置时间均优于传统组。

结论:小儿不易合作、血管过细、固定不佳、穿刺部位选择不当、刺激性药物的使用是导致并发症出现留置失败的主要因素。

改良组的操作及固定方法,提高了穿刺成功率及留置时间,有效地保护了患儿的血管,减少了反复穿刺造成的感染机会,也减轻了患儿及家长的痛苦和烦恼。

减轻了护理人员的心理压力,提高了护理工作效率,改进了护患关系,提高了患者满意率。

利于临床推广。

[关键词] 小儿;静脉留置针;改进;初探[中图分类号] R473.72[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3-7210(2009)03(a)-099-02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医疗护理服务的要求越来越高。

小儿静脉输液是临床给药的重要途径之一,是临床治疗、抢救最常用的技术操作,也是抢救危重患儿的一个重要手段,是临床护理工作中的基本操作。

由于婴幼儿血管细,加之其家长对操作要求高,操作过程中患儿畏针不合作,易出现注射一针不成功、针头脱出移位,很容易引起家长的不满,甚至引起护患纠纷,既影响护士情绪,也影响医院声誉。

静脉留置针作为头皮针的换代产品,因能高效率保持静脉通畅,减少反复穿刺的痛苦,得到了患儿家属和护理工作者的青睐。

但因小儿好动、不易合作、血管较细、弯曲较多等原因,其留置较成人更易失败,2007年以来,我院改进了小儿头皮静脉留置针穿刺和留置方法,提高了穿刺成功率及留置时间,得到了家长的好评。

小儿静脉留置针穿刺方法的改进

小儿静脉留置针穿刺方法的改进

小儿静脉留置针穿刺方法的改进发表时间:2012-03-16T14:25:58.113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1年47期供稿作者:李静[导读] 传统组:一次穿刺成功率50%,留置时间平均为3d;改良组:一次穿刺成功率97%,留置时间平均为5d。

李静(山东省莱芜市人民医院小儿科山东莱芜271100)【中图分类号】R47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1)47-0422-01 【摘要】目的对小儿静脉留置针的穿刺方法进行改进,减少患儿反复穿刺的痛苦。

方法对2010年10月—2011年6月住院使用静脉留置针的患儿穿刺方法进行改进,采用两人操作法,助手一手固定患儿头部,一手绷紧血管下方的皮肤,并压迫血管,使血管充盈,操作者进行穿刺。

结论改进方法提高了穿刺成功率及留置时间。

【关键词】小儿静脉留置针穿刺方法的改进静脉留置针作为头皮针的换代产品,因能提高效率保持静脉畅通,减少反复穿刺的痛苦,得到了家长和护理工作者的青睐。

但因小儿好动,不易合作,血管较细,弯曲较多等原因,其留置较成人更容易失败,2010年我们对小儿静脉留置针穿刺方法进行了改进,经临床试验,效果满意,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本组100例,男58例,女42例,0.2—2岁,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血管选择头皮静脉置管多选于额正中静脉、颞浅静脉及额角部分支较粗直的血管[1],两组患儿性别、年龄、病种和静脉条件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1.2方法两组均采用密闭式静脉留置针(Y型)24GA,传统组一人操作,备齐用物,剃净血管周围毛发。

为避免静脉炎的发生,严格无菌操作原则,家长协助固定患儿,用输液管头皮针直接穿刺于留置针Y型管一端的肝素帽上,排出留置针导管内空气,轻轻转动针芯转柄部,使针芯针尖部斜面向上,操作者左手固定并绷紧穿刺点远端皮肤使静脉固定,右手持针翼,呈15º-30º进针,见回血后,再缓缓进针2-3cm,左手固定外套管,右手将针芯全部退出,然后将外套管缓缓送入血管内,无菌敷贴胶布固定,并调节滴速。

改良法小儿静脉留置针穿刺在临床工作中的应用

改良法小儿静脉留置针穿刺在临床工作中的应用
0 . 0 1
由表 1 可见 , 观察组所采取的留置方法优于对照组 , 两组比较 有
显著性差异 。
3讨 论
出血 2 例, 其中男孩 3 2 0 例, 女孩2 4 0例 , 年龄最 小 2 8 d , 最大 3 岁。 按人 院的先后 随机分为两组 , 观察组 、 对照组各 2 8 0 例, 两组患 儿性
别、 年龄 、 疾病 比较 , 差别无 显著性意义 ( P > O . 0 5 ) 具有 可比性 。 把改 良 法置管作为观察组 , 传统方 法置管作为对照组。
1 . 2用物准备 两组统一采 用新乡市驼人 医疗器 械有限公 司生 产的 2 4 G Y型静脉 留置针 , 3 M无菌透 明敷贴 ,吸有 5 m l 生 理盐水的一次 性 注射器( 5 m 1 ) 一个 , 8 ~ 1 0 c m长 的布胶 布二根 , 干无菌棉球 1 ~ 2 个, 弹力绷带 , 7 5 %酒精 , 消毒棉签, 压脉带 1 _ 3操作方法 1 . 3 . 1 观察组采用改 良法置管 单人单手操作: 首先选好穿刺部位 , 备 皮, 消毒 , 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原则 , 用 吸有 生理盐水 的注射器直 接连接 于留置针 的肝 素帽 内, 排 尽留置针导 管内 的空气 , 轻轻转 动 针芯 , 使针尖斜面朝上 , 操作 者左手绷 紧患儿皮肤固定血管 , 右 手采 用前后持针法 ( 即有手大拇指指腹顶住 留置针针芯隔离塞末端 , 中
3 . 1 笔者在临床实践中发现 , 采用传统方法进行小儿静脉 留置针置管 有以下几个弊端 :
3 . 1. 1 当今儿科 护理人 员严重 缺编 , 护士 与床位 分配 比( 0 . 4 : 1 ) 达不 到, 特别是晚夜班值班人员少 , 采用对照组双手配合法 置管 , 需要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或 能 触 摸 的最 凸处 为穿 刺 点 , 并 以≥ 4 5 。 角 进行 穿 刺 , 穿刺成 功率高 。
【 关键词】 d , J L 大 隐静 脉 ; 静脉穿刺 ; 留置 针 ; d , J L
d o i : 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 1 6 7 4 — 3 7 6 8 . 2 0 1 5 . 0 2 . 0 1 9
[ Ab s t r a c t ]
Ob j e c t i v e To e x p l o r e t h e me t h o d t o r a i s e s u c c e s s r a t e o f i n d we l l i n g n e e d l e
Uni v e r s i t y,Fo s ha n 5 2 8 3 00 Ch i n a
【 摘 要】 目的
探 讨 提 高 小 儿 大 隐 静 脉 留 置 针 穿 刺 成 功 的 方 法 。方 法 选 取 住 院 患 儿 2 0 0
例, 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 对 大 隐 静 脉 进 行 静 脉 留 置 针 穿 刺 。对 照 组 采 用 传 统 穿 刺 法 , 选 择 内 踝下方 的大隐静脉 可见部 分或可触 摸部分 的最低点 为穿刺点 , 以1 5 ~3 O 。 角为进针 角度 ; 观 察 组 选 择 内踝 上 方 大 隐静 脉 最 凸 显 部 位 或 能 触 摸 到 的最 凸 处 为 穿 刺 点 , 以 ≥4 5 。 角进针 ; 比较 2组 穿 刺 后 首 次 见 回血 和第 2 、 3 次 见 回 血 情 况 及 穿 刺 成 功 情 况 。结 果 2组 首 次 见 回血 情 况 比较 , 差 异 无 统 计 学 意义 ( 一0 . 4 7 9 , P> O . 0 5 ) ; 但第 2 、 3 次 见 回 血 及 穿 刺 成 功 情 况 比较 , 观察组明显高于对 照组( 。 一 2 4 . 3 8 1 , P< 0 . 0 1 ; =3 0 . 6 4 5 , P< O . O 1 ) 。结 论 d , J L 大 隐 静 脉 留 置 针 采 用 大 隐 静 脉 最 凸显 部 位
t h e c o n t r o l g r o u p,v i s i b l e s i t e o f g r e a t s a p h e n o u s v e i n i n t h e i n f e r i o r me d i a l ma l l e o l u s o r t h e mo s t
p u n c t u r e o n g r e a t s a p h e n o u s v e i n i n c h i l d r e n . Me t h o d s To t a l l y 2 0 O h o s p i t a l i z e d c h i l d r e n we r e r a n d o ml y d i v i d e d i n t o o b s e r v a t i o n g r o u p a n d c o n t r o l g r o u p . Al l o f t h e c h i l d r e n we r e g i v e n i n d we l l i n g n e e d l e p u n c t u r e o n g r e a t s a p h e n o u s v e i n .I n t h e o b s e r v a t i o n g r o u p,t h e mo s t p r o mi n e n t s i t e o f g r e a t s a p h e n o u s v e i n i n t h e s u p e r i o r me d i a l ma l l e o l u s o r t h e mo s t p r o t r u d i n g s i t e t h a t c o u l d b e t o u c h e d wa s s e l e c t e d a s t h e p u n c t u r e p o i n t ,a n d t h e p u n c t u r e a n g l e wa s n o t l e s s t h a n 4 5 。.W h i l e i n
on g r e a t s a ph e n ou s
王 晓云 袁 玲好 李 秀玲 李雅 茹
作 者 单位 : 5 2 8 3 0 0 广 东佛 山 , 南 方 医 科 大 学 附 属顺 德 第 一 人 民 医 院 儿科
WANG Xi a o y u n, Ⅲ AN L i n g h a o , LI Xi u l i n g, LI Y a r u .Pe d i a t r i c s , S h u n d e Fi r s t Pe o p l e S Ho s p i t a l A f il f i a t e d t o S o u t h e r n Me d i c a l
中国临床护理 2 0 1 5年 3月第 7 卷 第 2期
C h i n e s e C l i n i c a l Nu r s i n g ,Ma r c h 2 0 1 5 , Vo 1 . 7 , No . 2
小 儿 大 隐静 脉 留置 针 穿 刺 方 法 的改 进
I m pr ove me n t of p un c t ur e me t h od of ve i n i n dw el l i n g n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