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中考化学真题分类汇编 2考点14 酸碱盐和氧化物 6化学反应 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反应

合集下载

2020中考化学真题分类汇编 2考点14 酸碱盐和氧化物 1物质的分类 结合化合价综合(无答案)

2020中考化学真题分类汇编 2考点14 酸碱盐和氧化物 1物质的分类 结合化合价综合(无答案)

酸碱盐和氧化物(18淮安)15.(3分)小芳以化合价为纵坐标、物质类别为横坐际绘制了题15图。

A、B、C、D、E 是初中常见物质。

且都含氧元素,各物质中均有某种组成元素的化合价与纵生标的数值相对应。

“→”表示物质间的转化关系,其中B通常为无色无味气体,D的水溶液呈蓝色,请回答:(1)物质C的化学式是______。

(2)D→E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__。

(3)B→A的化学与程式是_______。

(18广东)16.(5分)“题16图”表示元素的化合价与物质类别关系。

若它表示氮元素的部分关系图。

则:(1)A点对应的物质类别是_____;B点表示物质的化学式为______。

(2)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KNO3,它代表的点是_______(填字母);写出由D点表示的物质与水发生反应生成E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18南京)16.(9分)某同学在学习中构建了“氮及其化合物的价、类关系图”。

(1)写出图中A、B、C点对应物质的化学式各—个: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2)与图中的点对应物质不相符合的化学式是________。

(3)在纯净物中,根据________ ,可以把它们分成单质和化合物。

(4)氮气是由________(填“分子”、“原子”或“离子”)构成的。

(5)完成鉴别硫酸钾和硫酸铵两种固体化肥的实验报告。

(18泰安)23、(4分)利用坐标系建立物质间的关系是总结化学知识的一种方法。

A-M是初中化学常见的九种物质,下图是根据这九种物质的类别和其中某种元素的化合价构建的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图中”→“表示一种物质转换成另一种物质) ,已知A和水反应放出大量的热。

请回答下列问题:(1)A的俗名是______________;(2)H、G均可与M溶液反应,分别生成含该金属元素的两种盐溶液。

G与M的反应常用于工业除锈,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 ;(3)D是由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在B溶液中加入一定量D溶液,过滤后取滤液,滴入过量M溶液,无明显现象,则滤液中的溶质是______(写出所有可能情况,填化学式);(4)A - H八种物质中能与M溶液反应的物质有________种。

全国2020年中考化学试题分类(12)——酸碱盐

全国2020年中考化学试题分类(12)——酸碱盐

全国2020年中考化学试题分类(12)——酸碱盐一、单选题D NaNO 3粉末和K 2CO 3粉末 观察颜色A. AB. BC. CD. D2.(2020·西藏)学校花圃所种的花卉缺乏氮元素和钾元素。

如果只施用一种化肥,则应施用( )A. (NH 4)2CO 3B. KNO 3C. K 2SO 4D. Ca 3(PO 4)23.(2020·西藏)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的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A. 在稀盐酸中:Na +、Ba 2+、 CO 32-B. 在氢氧化钠溶液中:H +、Mg 2+、Cl -C. 在氯化钾溶液中:Na +、Ca 2+、 NO 3-D. 在氯化铵溶液中:K +、Cu 2+、OH - pH 范围,其中酸性最强的是( )C. 胰液D. 胆汁5.(2020·西藏)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下列基本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 加热液体B. 倾倒液体C. 稀释浓硫酸D. 检查装置气密性6.(2020·日照)2018年5月18日,国际学术期刊《自然·纳米技术》介绍了中国科学家合成了一种新型催化剂,可将二氧化碳这一温室气体高效转化为清洁液体燃料甲醇,该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

下列有关说法或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A. 甲、丙是有机化合物,也是氧化物B. 该反应为复分解反应C. 该反应前后氢元素的化合价不变D. CO2 + 3H2 催化剂__CH3OH + H2O7.(2020·赤峰)小明外出游玩,发现路边的小麦叶子发黄、有倒伏现象,他建议田主应该施用一种复合肥料,这种复合肥料是()A. CO(NH2)2B. KClC. KNO3D. NH4HCO38.(2020·赤峰)下列物质间的转化只通过一步反应就能实现的是()A. H2O2→H2B. NaCl→AgClC. Fe→Fe2(SO4)3D. CuO→Cu(OH)29.(2020·阜新)一些物质的近似pH 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 鸡蛋清的碱性比肥皂水的碱性强B. 厕所清洁剂不会腐蚀大理石地面C. 人被蚊虫叮咬后,在肿包处涂抹牛奶就可减轻痛痒D. 厕所清洁剂与炉具清洁剂不能混合使用)A. AB. BC. CD. D)A. 柠檬汁B. 橘子汁C. 牛奶D. 豆浆12.(2020·大连)下列化肥中,属于钾肥的是()A. K2SO4B. NH4NO3C. CO(NH2)2D. Ca(H2PO4)213.(2020·鞍山)下列化肥属于钾肥的是()A. K2SO4B. CO(NH2)2C. NH4H2PO4D. Ca(H2PO4)214.(2020·鞍山)下列各组物质在水中能大量共存,且形成无色透明溶液的是()A. CuSO4、KCl、HClB. K2SO4、NaOH、NH4ClC. HNO3、NaCl、Ca(OH)2D. KNO3、Na2SO4、NaClA. AB. BC. CD. D16.(2020·十堰)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废旧电池属于有害垃圾,必须分类回收处理B. 生活污水对环境污染小,可直接排放C. 排放到空气中的SO 2、NO 2是形成酸雨的主要物质D. 科学适度施用农药和化肥可减少环境污染17.(2020·十堰)下列各组离子能大量共存,且形成无色溶液的是( )A. Fe 2+ OH - NO 3-B. Na + Mg 2+ OH -C. K + SO 42- OH -D. Ag + Ca 2+ Cl - 18.(2020·黄石)下列常见物质显碱性的是( )A. 食醋B. 食盐水C. 肥皂水D. 柠檬水 )D 鉴别硫酸钡与碳酸钡 分别加入足量稀盐酸A. AB. BC. CD. D20.(2020·柳州)下列在酸性溶液或碱性溶液中都能大量共存的一组离子是( )A. Na + Ba 2+ Cl - NO 3-B. Na + NH 4+ SO 4 2- CO 32-C. Al 3+ Na + NO 3- HCO 3-D. Cu 2+ Ba 2+ Cl - SO 42-21.(2020·雅安)下列液体中,酸性最强的是( )A. 柠檬汁(pH :2.0-3.0)B. 炉具清洁剂(pH :12.0-13.0)C. 饮用水(pH :6.5-7.5)D. 肥皂液(pH :9.5-10.522.(2020·滨州)小柯给校园里植株矮小、叶色发黄的植物施用尿素CO(NH 2)2 , 尿素是一种( )A. 复合肥B. 氮肥C. 磷肥D. 钾肥23.(2020·昆明)下列属于钾肥的是( )A. KNO 3B. KC. KOHD. KCl24.(2020·昆明)A~F 为初中化学常见物质,固体A 在空气中易潮解,B 和C 能参与光合作用,B 和D 组成元素相同。

2020中考化学真题分类汇编 2考点14 酸碱盐和氧化物 6化学反应 信息分析题

2020中考化学真题分类汇编 2考点14 酸碱盐和氧化物 6化学反应 信息分析题

酸碱盐和氧化物
(18武汉)8..医疗上常用硫酸钡作透视肠胃的内服剂,俗称“钡餐”。

一旦误将碳酸钡代替硫酸钡作“钡餐”,就会致人中毒,此时可服用硫酸镁溶液解毒。

某化学兴趣小组用如下实验模拟了碳酸钡在胃液中的变化,并验证了硫酸镁解毒的原理:
I.取一定量碳酸钡固体于烧杯中,逐滴加入稀盐酸至过量,并不断搅拌,饶杯内固体质量与加入稀盐酸的质
量关系如图甲所示;
II.再向该烧杯中逐滴加入硫酸镁溶液,并不断搅拌,烧杯内溶波质量与加入硫酸镁溶液的质量关系如图乙所示。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图甲中K点和L点时,溶液中的溶质都为一种;图乙中M点和N点时,溶液中的溶质都为两种
B.取少量步骤I所得溶波于试管中,滴加硝酸银溶液和足量稀硝酸,有白色沉淀生成,说明步骤I中加入的
稀盐酸已过量
C.根据图乙数据分析,步骤II最终生成硫酸钡沉淀的质量为4.5g
D.硫酸镁解毒的原理是:MgSO4+BaCl2=MgCl2+BaSO4↓。

因此,本身无毒
且能与氯化钡反应生成沉淀的物质,如纯碱也可解毒
(18雅安)14.(本题共5分)右图为“胃酸完全抑制剂”的标签。

(1)“胃酸完全抑制剂”主要成分中属于碱的物质是_________(写化学式)。

(2)服用“胃酸完全抑制剂”后在胃内发生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

2020中考化学真题分类汇编 2考点14 酸碱盐和氧化物 6化学反应 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反应

2020中考化学真题分类汇编 2考点14 酸碱盐和氧化物 6化学反应 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反应

酸碱盐和氧化物(18衢州)28.为探究一瓶久置的氢氧化钠固体样品是否全部变质,小柯取少量样品配制成溶液,再取少量溶被)分别装入两支试管中,进行了如甲乙两图所示实验。

(注:BaCl2溶液呈中性(1)小柯认为“甲图实验说明了氢氧化钠固体部分变质”。

你认为小柯的观点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____________。

(2)分析乙图实验的现象,可以确定样品的变质情况为________。

(3)进一步探究:另取少量样品溶液,加入一定质量分数的稀盐酸,直至过量。

请在丙图中面出“生成CO2的质量随加入稀盐酸质量变化”的大致图像_______。

(8黄冈)31、(5分)对比实验是化学研究中经常采用的方法。

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研究CO2通入NaOH溶液是否发生了反应,设计了下列二组实验。

请和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一起探究并回答问题:【设计与实验】【探究与结论】(1)实验I中步骤一看不到明显现象,步骤二产生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Ⅱ中步骤二看到有白色沉淀析出,则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

(3)在实验Ⅱ的步骤一中CO2和NaOH溶液一定发生了化学反应,但却看不到明显的现象,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拓展延伸】现有下列信息:请你和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一起利用以上料信息再设计实验Ⅲ,证明CO2确实与NaOH发生了化学反应。

实验Ⅲ的操作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看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泰州)19.(9分)为探究CO2与NaOH溶液发生的反应,某兴趣小组尝试用不同的方式进行实验。

【查阅资料】Ⅰ.20℃时,几种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见下表:Ⅱ.本实验条件下,Na2CO3溶液和NaHCO3溶液的pH分别约为11.0和8.5。

【实验探究】(1)实验一:小雨取一充满CO2的矿泉水瓶,加入一定量的水,立即拧紧瓶盖,振荡,发现瓶子变瘪,小雨另取一相同的充满CO2的矿泉水瓶,向其中加入与水等体积的NaOH溶液,立即拧紧瓶盖,振荡,得到溶液X,此时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中,小雨采用两只矿泉水瓶做对比实验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0中考化学真题分类汇编 2考点14 酸碱盐和氧化物 7中和反应 综合

2020中考化学真题分类汇编 2考点14 酸碱盐和氧化物 7中和反应 综合

酸碱盐和氧化物29.(2018湖南省,29题,7分)某化学兴趣小组同学,用盐酸和氢氧化钠进行“酸碱中和反应”的探究,进行一段时间后发现没有明显变化,询问老师才知道忘记滴加指示剂。

因此,他们停止实验,并在老师的指导下对烧杯内的溶液中的溶质的成分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该烧杯内的溶质是什么?【猜想假设】猜想一:NaCl 猜想二:NaCl和HCl猜想三:NaCl和NaOH 猜想四:NaCl、NaOH和HCl同学们讨论后一致认为猜想四不合理,请你说出不合理的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查阅资料】NaCl溶液呈中性。

【实验探究】兴趣小组甲、乙、丙三位同学分别设计了如下的实验方案,请你帮助他们完成实验报告的相关内容。

实验方案实验现象实验结论甲同学取少量烧杯内的溶液于试管中,滴入酚酞试液溶液无变化猜想一成立乙同学另取少量烧杯内的溶液于试管中,加入——————。

有气泡生成猜想二成立丙同学另取少量烧杯内的溶液于试管中,滴加适量的CuSO4溶液没有蓝色沉淀产生猜想____不成立【评价反思】老师看了甲、乙、丙三位同学的实验报告,指出甲同学的实验结论不准确,请你分析甲同学实验结论不准确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得出结论】猜想二成立【拓展延伸】某同学在进行酸碱中和滴定实验时,测得溶液的pH变化如下图1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1)由图1可知,该同学实验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

A.将盐酸滴入氢氧化钠溶液中B.将氢氧化钠溶液滴入盐酸中(2)由图1可知,在b点处溶液中溶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2为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微观过程,从微粒的角度分析,此反应的微观实质 _______________(合理答案即可)。

【答案】【猜想假设】NaOH+HCl=NaCl+H2O;【实验探究】锌粒(Zn)或CaCO3或Na2CO3(碳酸盐),三;【评价反思】酚酞在酸性和中性溶液中均不变色;【拓展延伸】(1)A,(2)氯化钠(NaCl),(3)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结合生成水。

2020最新酸碱盐中考真题整理(含答案)

2020最新酸碱盐中考真题整理(含答案)

《应用广泛的酸、碱、盐》填空、实验探究题中考题汇编一.填空题1.(2020•上海)稀盐酸是实验室常用的试剂,有关稀盐酸的性质实验如下。

①若需检验某盐酸样品中是否含有硫酸,应选用的试剂是。

②向放有锌粒的试管中滴加稀盐酸,有气泡产生,该反应的基本类型是。

③向滴有酚酞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稀盐酸至过量,观察到的现象是,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④镓(Ga)是一种活泼金属,能与稀盐酸反应。

反应中,反应物Ga与生成物H2的物质的量关系如图所示,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2020•西藏)某同学在实验探究中发现了一些物质之间发生化学反应的颜色变化,如图所示。

(1)编号①反应的指示剂是;编号②反应的金属单质是。

(2)根据如图可以总结出稀盐酸的化学性质,其中编号②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是反应。

(3)请你写出符合编号③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4)假设编号④反应的盐是AgNO3,则编号④对应方框中的现象是。

3.(2020•金昌)某实验中学的同学归纳总结了有关酸和碱的化学性质的知识网络如图所示。

其中A是一种生活中最常见的金属,B是一种常见的化合物,图中短线表示两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发生化学反应。

请根据图示回答有关问题。

(1)B可能是(填化学式);(2)请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反应①:;反应④:;(3)请你用文字描述反应⑤的实验现象;(4)图中所标的9个反应中,属于中和反应的是(填代号,下同),属于置换反应的是。

4.(2020•南宁)请从下列物质中选择合适的物质,用相应序号填空。

①氢气②肥皂水③熟石灰④氯化钠⑤碳酸钙(1)最清洁的燃料是;(2)可改良酸性土壤的是;(3)可用作补钙剂的是;(4)厨房里常用的调味品是;(5)能区分硬水和软水的是。

5.(2020•邵阳)化学与人类的生产及生活紧密相关。

回答下列问题:(1)锅内的油着火时,可立即盖上锅盖灭火,其灭火原理是;(2)自来水厂净水过程中,常用沉淀、过滤、、消毒等净化水的方法;(3)餐具上的油污可以用加入洗涤剂的水洗掉,其原因是洗涤剂具有作用;(4)在农业生产中,往往需要给农作物施用氮肥、磷肥和钾肥。

部编版2020中考化学真题分类汇编 2考点14 酸碱盐和氧化物 7中和反应 反应实质

部编版2020中考化学真题分类汇编 2考点14 酸碱盐和氧化物 7中和反应 反应实质

酸碱盐和氧化物16.(2018广西省玉林市,题号16,分值2)洁则灵、84消毒液是两种常见的清洁、消毒用品,混合使用时会发生如下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反应是分解反应B.有毒气体是Cl2C.反应前后元素化合价不变D.84消毒液、洁厕灵能混合使用【答案】B【解析】洁则灵、84消毒液混合使用时,化学方程式为2HCl+NaClO=有毒气体+NaCl+H2O,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的原子种类和原子个数不变,反应前H、Cl、O的原子个数分别是2、3、1,反应后H、Cl、O的原子个数也应该分别是2、3、1,所以有毒气体的1个分子中有2个氯原子,化学式为Cl2A.分解反应是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的反应,反应物只有一种,而此反应反应物是两种,不属于分解反应,所以A错误;B.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的原子种类和原子个数不变,推出有毒气体就是氯气,所以B正确;C.此反应是两种化合物生成了单质和两种新的化合物,反应物化合物中元素的化合价不为0,而生成的单质中,元素的化合价为0,所以反应前后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改变,所以C 错误;D.84消毒液和洁厕灵混合使用生成了有毒气体氯气,所以不能混合使用,所以D错误。

【知识点】分解反应;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化合价;氯气的毒性(18新疆)15.(5分)中和反应在日常生活中有广泛应用。

下列是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围观示意图。

请回答以下问题:(1)分析图中反应前后没有发生变化的微粒是___、___;反应的实质是_____。

(2)如果规定上述反应后溶液的pH<7,显酸性。

请你设计一个实验方案证明溶液显酸性:(18临沂)20.向NaOH溶液中滴入HCl溶液至恰好完全反应。

(1)下图表示该反应前后溶液中存在的主要离子,在下面横线上写出每种图形表示的离子(填离子符号)。

(2)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

(3)下列物质中只有一种能与KOH溶液发生上述类似反应,应是____(填序号)。

2020中考化学真题分类汇编 2考点14 酸碱盐和氧化物 5具体物质 3碱

2020中考化学真题分类汇编 2考点14 酸碱盐和氧化物 5具体物质 3碱

酸碱盐和氧化物(18南宁)14.下列有关氢氧化钠的说法,错误的是()A.氢氧化钠俗称烧碱B.氢氧化钠有强烈的腐蚀性C.氢氧化钠固体可用于干燥二氧化碳气体D.氢氧化钠可用于制肥皂、洗涤剂、造纸、纺织工业等3.(2018恩施州,15,2分)下列关于氢氧化钠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 改良酸性土壤 B.易溶于水,溶解时放出大量的热C.能去除油污,可做炉具清洁剂 D.对皮肤有强烈的腐蚀作用【答案】A【解析】熟石灰用来改良酸性土壤,氢氧化钠价格高、腐蚀性强不能用来改良酸性土壤,故A错;氢氧化钠易溶于水,溶解时放热,故B正确;氢氧化钠与油污反应,可以除油污,可做炉具清洁剂,故C正确;氢氧化钠具有很强的腐蚀性,故D正确。

【知识点】氢氧化钠性质(18桂林)11. 氢氧化钠的俗名是()A.烧碱B.苏打C.小苏打D.熟石灰(18北京)7、下列物质能与NaOH反应的是()A.FeB.CO2C.Fe2O3D.NaCl(18广州)18.下列有关氢氧化钾的说法正确的是A.氢氧化钾固体露置在空气中易变质B.氢氧化钾溶液能使石蕊溶液变红C.氢氧化钾溶液与氧化铜反应生成蓝色沉淀D.2mL氢氧化钾溶液与1mL硫酸溶液恰好完全反应29.(2018广西省玉林市,题号29,分值10)小杨往NaOH溶液中滴加稀硫酸,溶液无明显变化,他和小组同学以“酸与碱能否发生反应”为课题进行了科学探究,请回答下列问题。

[实验一](1)向NaOH溶液中先滴入几滴酚酞溶液,振荡,再滴入稀硫酸,观察到溶液由_____色变为无色,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

(2)继续往上述试管逐滴滴入NaOH溶液,不断振荡,如果观察到_____现象,证明了滴加的稀硫酸过量。

[实验二]按照“证明反应后NaOH消失了”这个角度,同学们又设计了实验二,利用NaOH溶液、CuSO4溶液、稀盐酸同样证明了酸和碱能发生反应,其中试剂丙是_____。

[拓展延伸]CO2通入NaOH溶液中也无明显现象,CO2与NaOH溶液能否发生化学反应呢?小组同学对此继续探究[查阅资料]常温下NaOH、Na2CO3在水、乙醇中的溶解性如下表所示:[实验三]小组同学设计了多角度验证CO2与NaOH溶液反应的实验,如实验三图所示(装置已连接好,气密性良好,止水夹a 和b已关闭,部分仪器已略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酸碱盐和氧化物
(18衢州)28.为探究一瓶久置的氢氧化钠固体样品是否全部变质,小柯取少量样品配制成溶液,再取少量溶被分别装入两支试管中,进行了如甲乙两图所示实验。

(注:BaCl2溶液呈中性)
(1)小柯认为“甲图实验说明了氢氧化钠固体部分变质”。

你认为小柯的观点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

(2)分析乙图实验的现象,可以确定样品的变质情况为________。

(3)进一步探究:另取少量样品溶液,加入一定质量分数的稀盐酸,直至过量。

请在丙图中面出“生成CO2的质量随加入稀盐酸质量变化”的大致图像_______。

(8黄冈)31、(5分)对比实验是化学研究中经常采用的方法。

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研究CO2通入NaOH溶液是否发生了反应,设计了下列二组实验。

请和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一起探究并回答问题:
【设计与实验】
实验
序号
实验步骤一实验步骤二实验
序号
实验步骤一实验步骤二
实验
I
实验
II
【探究与结论】
(1)实验I中步骤一看不到明显现象,步骤二产生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Ⅱ中步骤二看到有白色沉淀析出,则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

(3)在实验Ⅱ的步骤一中CO2和NaOH溶液一定发生了化学反应,但却看不到明显的现象,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拓展延伸】现有下列信息:
请你和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一起利用以上料信息再设计实验Ⅲ,证明CO2确实与NaOH发生了化学反应。

实验Ⅲ的操作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看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泰州)19.(9分)为探究CO2与NaOH溶液发生的反应,某兴趣小组尝试用不同的方式进行实验。

【查阅资料】
Ⅰ.20℃时,几种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见下表:
Ⅱ.本实验条件下,Na2CO3溶液和NaHCO3溶液的pH分别约为11.0和8.5。

【实验探究】
(1)实验一:小雨取一充满CO2的矿泉水瓶,加入一定量的水,立即拧紧瓶盖,振荡,发现瓶子变瘪,小雨另取一相同的充满CO2的矿泉水瓶,向其中加入与水等体积的NaOH溶液,立即拧紧瓶盖,振荡,得到溶液X,此时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中,小雨采用两只矿泉水瓶做对比实验的目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二:为检验CO2与NaOH溶液反应的产物,小亮取实验一所得溶液X少许,向其中滴加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中不宜将BaCl2溶液换成CaCl2溶液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三:小华取实验一所得溶液X少许,向其中加入过量的BaCl2溶液,振荡,静置,取上层清液,滴入1滴酚酞试液,发现溶液呈____色,证明溶液X中有NaOH剩余。

实验中,小华没有直接向少量溶液X中滴入酚酞试液,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实验四:兴趣小组将CO2持续通入一定浓度一定量的NaOH溶液中,用数字化实验技术测定反应过程中溶液的pH和温度变化,结果如图1、图2所示。

时间/S 时间/S
图1 图2 图1中,BC段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图2中,DE段温度变化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思感悟】
(5)实验从CO2减少、NaOH减少,Na2CO3生成等物质的变化,以及___________转化等视角多维度探究CO2与NaOH 发生了反应,对于现象不明显的化学反应,可以通过现代技术手段进行数据测定,实现反应过程的“可视化”。

(2018•遵义)通过化学变化可以制备物质。

(1)某兴趣小组欲用200g 4%的氢氧化钠溶液吸收二氧化碳制备碳酸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若要将提供的氢氧化钠全部转化为碳酸钠,请列出计算需二氧化碳质量(x)的比例式

(2)在实验中,该小组同学发现,要定量控制通入氢氧化钠溶液中二氧化碳气体的质量,难以操作。

请分析若通入二氧化碳气体的量不足时会导致产物中混有的杂质是

(3)查阅资料:
Na2CO3+CO2+H2O=2NaHCO3;
NaHCO3+NaOH=Na2CO3+H2O;
该小组同学将制备方案改进如下:
(4)假设每步转化都完全,该小组同学利用改进后的方案制取的碳酸钠质量m1=
g;经老师指导,该小组同学将步骤四反应后的溶液蒸干并充分灼烧得到碳酸钠粉末的质量为m2g,发现m1=m2,由此证明他们的方案改进成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