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特点分析

合集下载

首发症状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探讨

首发症状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探讨

首发症状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是由于冠状动脉的血流受阻引发的心肌缺血、坏死和功能损害的一种急性心脏病。

经过多年的研究,发现急性心肌梗死的典型症状是胸痛、气促、出汗,但近年来发现一些病例出现了不典型的首发症状,如恶心、呕吐、腹痛、乏力等,这些不典型的症状容易被误诊为其他疾病,从而导致延误治疗和增加病死率。

一、恶心、呕吐急性心肌梗死病人出现恶心、呕吐的可能性较小,但存在的病例亦不容忽视。

这些不典型症状多发生在下壁心肌梗死和右心室梗死患者中。

基于此,对于出现不明原因呕吐或恶心的患者,应提高对急性心肌梗死的警惕,进一步完善心电图检查、心肌酶学检测等必要检查以做出早期诊断。

二、腹痛急性心肌梗死病人很少出现腹痛,但一些病人发生急性腹痛,并伴有厌食、消化不良和颓废等感受,极易被误诊为胃肠炎等疾病。

这时,当病人出现以往无法缓解的剧烈呕吐,应警惕可能存在急性心肌梗死,及时送入心内科救治。

三、乏力急性心肌梗死病人通常伴随有乏力,但单一的乏力症状却很少被认为是急性心肌梗死的症状。

有时,病人出现嗜睡,四肢乏力、头昏等症状,容易造成易误诊。

因此,在临床工作中,针对这些症状的患者,需要引起重视,尽早进行心电图和肌钙蛋白和血红蛋白等检查,以做出早期诊断及及时治疗。

四、其他症状除了以上症状,还有一些不太常见的症状,如背痛、咳嗽、发热、口渴等,容易被误诊为其他疾病。

对这些不典型症状的疑似病例,应通过相关检查,如心电图、超声心动图等,及时作出诊断。

综上所述,对于出现不典型首发症状的急性心肌梗死病人,应该引起医生的高度警惕,及时进行心肌酶学检测、心电图检测等必要检查,早期发现、早期治疗,以降低病死率和不良后果。

同时,人们也需要更加注意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心理健康状况,预防心血管疾病的发生。

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临床特点分析60例

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临床特点分析60例

电罔或没有 采取 附加导联 进行 观察 等有

典型的急性 心肌梗 死 ( A M1 ) 诊 断 不 难, 不典型的 A MI 患 者 常 以 心 外 的 首 发 症状为表现 , 部分 患者 发病 2 4小 时 内 早 期E C G表 现 不 典 型 , 则容易漏诊 或误诊 , 影 响 患 者 的治 疗 与 预 后 , 本 文 回顾 性 分 析 6 0例 不 典 型 A M I 住 院患者 的临床 资 料 , 以指 导 临 床 早 诊 断早 治 疗 , 避 免 漏 诊 或 误 诊 。现 报 告 如下 。

起咳嗽 、 咯痰 、 气喘、 呼 吸 困难 等 J 。③ 以消化系统为主要症状者 , 其主要机制 可
能为迷走神经张力 占优势 , 发 生 AM I 后, 缺 m 坏 死 的心 肌 刺 激 迷 走 神 经 , 仅 …现 消
参 考 文献
1 陈灏珠 . 心脏病 学 [ Mj . 北 京: 人 民 卫 生 出
常见原 因。 分 析 本 组 不 典 型 急 性 心 肌 梗 死 患 者
MB、 肌球蛋 门、 肌钙 蛋 白, 肌 钙 蛋 自 最 为 敏 感 。C T n T 具有更 宽的诊 断窗 口, 足 早 期诊 断 A M I的 敏 感 而 特 异 性 指 标 , 并 H 已逐步取代 C K—MB在 心 肌 损 伤 中 的 测
院常规 心电图检 查发现 异常 后结合 心肌
坏 死 标 记 物 而 明 确 诊 断 心 肌 梗 死 。 ② 以 呼吸系统为首发 症状 , 主要机制 考虑 为 , A M I 时 心 肌 收缩 力 下 降 , 导 致 肺 瘀 可 引
早期诊断 , 可 降低患 者的死 率 、 改 善 预
定 地位 J 。本绀 6 0例 患者心肌 酶谱均有

门诊心电图诊断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的分析

门诊心电图诊断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的分析

门诊心电图诊断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的分析摘要】目的分析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心电图变化,为提高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的检出率,探讨性分析其心电图的表现。

方法在我院心电图室选取82例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资料,对患者的临床表现及心电图表现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本组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临床表现有以昏厥、脑卒中为主要表现的急性心肌梗死,有以上腹疼痛、恶心、呕吐为主要表现的心肌梗死,有以头痛、牙痛、咽痛为主要表现的急性心肌梗死,有以低血压、头晕、皮肤湿冷等周围循环衰竭为主要表现的急性心肌梗死,有无痛性急性心肌梗死等;心电图表现为室性期前收缩出现的异常Q波,心内膜下急性心肌梗死表现为非Q波型,心电图无特异改变的小灶性或微灶性心肌梗死,正后壁急性心肌梗死时心电图表现出的伪正常变化等。

结论对于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要进行动态观察心电图的变化,结合心肌酶谱、心脏多普勒超声等多种检测手段,提高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率。

【关键词】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心电图表现临床表现【中图分类号】R542.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4)11-0102-01急性心肌梗死(AMI)是冠状动脉急性闭塞血流中断,所引起局部心肌缺血性坏死[1],临床表现为胸痛、心律失常及心力衰竭等,通过心电图与心肌酶谱检测发现有心电图改变及心肌酶增高现象。

典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因其特有的临床表现,通过心电图等手段不能诊断,而对于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由于其不典型的临床表现,且心电图变化不明显,而时常被误诊、漏诊[2]。

本文通过对所选病例资料的临床特征进行总结、分析,探讨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的心电图变化规律。

1 资料与方法1.1 患者资料本组研究资料来自我院心电图室随机选取的82例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资料,在所有患者资料中,男性占62例,女性占 20例;年龄最大者80岁,最小者35岁。

1.2 方法本组患者均经心电图、心肌酶谱及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不典型心电图特点临床分析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不典型心电图特点临床分析
诊断 意义 。
3 R波改变 对于后壁 M , . 4 I由于后壁心电向量较弱 , 壁 后 导联 S T段不一定有 抬高表现 , 而右心前 区导联与后壁导联
或仅轻度斑块浸润 , 狭窄程度 < 0 2。 2 %[】 根据造影结 果将入
选患者的冠 心病危 险因素及其心功能进行 对比分析 。
31 P波改 变 A I . M 早期 突然 新 出现 Ⅱ导 联 P波 高尖 > . 0 2mV,产生原 因与 A 乳头肌功能不全 引起 的急性左心 5 MI 功能不全 , 导致继发性肺淤血有关 。 但要注意与急性肺动脉 栓塞相鉴别 , 后者 E G可见 S Q征。 C I 32 Q波改变 () . 1 在正 常时左外侧导联 5 V 、 6及标 准导联 IaE/ 、v)出现起 始性小 Q波 , 当发 生室间隔 A 时 , Q波 MI 此 消失 。( 正常时向着左室导联(4一v ) 录到 Q S波群中 2 ) V 6 记 R 的 Q波 , 通常是从导联 v 4一v 逐步加深 。 v 6 如 4的 Q波较 导联 V 6的为深 。由此可提示室间隔下 1 部有穿壁性 MI / 3 。 3 T波改 变 在发生 A I . 3 M l h~3h内, 常可出现异常高大 两肢不对称的 T波 , 持续 1 4h 之后可 出现典型 A 2 h~2 , MI
急 性 心 肌 梗 死 患 者 不 典 型 心 电 图特 点 临床 分 析
李佑英
( 重庆江津 区中心 医院心 电图室 , 重庆 ,0 2 0 4 26 )
【 摘要 】 目的 : 总结急性心肌梗死患者( M ) A I不典型心电图类型和特点。 方法 : 09 7 20 年 月至 21 年 1 月 , 00 O 选取我院收 治的 5 例心电图不典型 A T患者 , 6 M 对所有 患者心 电图特点进行 回顾性分析 。 结果 :6 5 例患者不典 型心 电图表现各异 , T 以 波

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特点及早期识别

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特点及早期识别
理学杂志 , 2 O l 6 , 2 3 ( 4 ) : 2 9 6 — 2 9 7 .
L 1 J P r a d o C, N a v a r r o - Ma r t i n A, I u c a s A, e t “ . Ad y u v a n t f r a c t i o n —
E s ] 高勤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廖欣 , 谢家 婧, 等. 颅 内血管周 细胞瘤 6例 临床病 理分析
[ J ] 诊 断病 理 学 杂 志 , 2 O 1 5 , 2 2 ( 9 ) : 5 5 1 — 5 5 3 .
至 中枢神 经系统 以外的部 位 。 目前手 术切 除加术 后放 疗是 治疗 M— HP C首选 方 法 , 可 以有 效延 长复发 时间 , 提高 总体 生存率 , 但术后复发率较 高 , 需长期 随访 。
a t e d r a d i o t h e r a p y a f t e r r e s e c t i o n o f i nt r a c r a n i a l h e ma n g i o p e r i
E 8 ] 陈远钦 , 吴玲玲 , 张锦 , 等. 脑膜 血管周细胞瘤 2 9例 临床病理分
2 0 1 0, 45 6 ( 4) :3 4 3 3 5 4.
[ 2 ] 淳彩璞. 淳采雯. 袁伟 军, 等. 颅 内脑膜 血管周细 胞瘤临床病 理
观察 [ J ] . 实用 医学 杂 志 , 2 0 1 4 , 3 0 ( 1 9 ) : 3 1 9 7 — 3 1 9 8 .
[ 3 ] 周桥. WH( ) 中枢神经 系统肿瘤分 类 ( 2 0 0 7 ) 评介 [ j ] . 中华病理
析( J ] . 临床 与实 验 病 理 学 杂 志 , 2 0 1 3 , 2 9 ( 1 0 ) : 1 0 9 6 j 1 0 0 .

45例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分析

45例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分析

1例 , 0 误诊 率 为 2 .%。 22
13 方 法 -
对 所 收集 患者 的临床 资料 ,包 括非 典 型 的临床 表 现 、 诊 断 以及 误 诊情 况 进行 统计 分 析 。
2 结 果
点之一 。合 并 糖尿 病 1 患 者 中 出现 9例无 痛 性 心肌 梗 死 2例 占 7 %。本 文通过 对 本 院 4 5 5例 不典 型急 性 心肌 梗死 的病历 资料 分 析 。 讨 怎样 正 确认 识 、 早 诊 断不 典 型急 性 心 肌梗 探 及 死 . 免误 诊 漏诊 . 防延误 病情 。 避 以
【 词】 关键 不典 型 ; 急性 心肌 梗 死 ; 断 ; 诊 误诊 【 中图分 类号】 5 2 4 1 R 4 . + 【 标识 码】C 文献
急 性 心 肌 梗 死 fctmyc rilnac o A ) 床 上 并 aue 0 ada ifrt n, MI临 i
【 编 号】1 7 — 7 12 1 )0 b - 7 - 2 文章 6 4 4 2 (0 0 1 ( )t 7 0
就诊 时 及 时 确 诊 者 3 5例 ;临 床 初 步 未 诊 断 急 性 心 肌 梗 死
性心肌 梗死 患者 中 , 非典 型心 绞痛 型 的发 病率 可 为3 .% , 02 无
症状 型 更 是 高 达 4 % , 2 而典 型 心绞 痛 型仅 占 2 %【 说 明在 0 ” 。
老 年 人 急 性 心 肌 梗 死 患 者 中 , 典 型 心 绞 痛 型 是 较 明 显 的 特 非
1 不典 型 性 临 床 表 现 . 2
临 床初 步 诊 断误 诊 患 者 1 0例 , 诊 率 为 2 .% , 诊 为 误 22 初 急性 胆 囊炎 、 急性 胃炎 、 病 、 血管 病 、 血 压休 克 等 , 收 牙 脑 低 并 住 院 。随后 多次 查 E G和 分析 心 肌酶 谱 。 终分 别确 诊 。误 C 最 诊病 例 梗 死 部 位 为急 性 前 壁 心肌 梗 死 3例 ,下壁 心 肌 梗死 分 , 备 摆 放 合理 , 查 各 仪器 的性 能 , 整好 摄 像 系 统 , 设 检 调 保 证视 野 清晰 , 持 各管 道通 畅 , 保 密切 配合 医生 , 手 术顺 利完 4 5例不 典 型心 肌梗 死 患者 ,因 医生 对此 病 高度 警 惕 , 常规 多次做 心 电图 的习惯 和查 心 肌 酶需 要查 快 速 心肌 有 酶 的思 路 . 次诊 断 急性 心 肌梗 死 3 首 5例 , 并及 时 得到 确诊 。

老年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临床特点分析

老年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临床特点分析
吉林 医学2 1年 1 3卷 第3 02 月第 3 期
61 3
老 年不典 型 急性 心肌梗 死 临床 特 点分析
薛 凌 ( 陕西省韩城市人民医院,陕西 韩城 7 0 14 0) 5
【 要】目的 :探讨 分 析 老年 不 典 型急 性 心肌 梗 死 的临 床特 点 ,提 高 确 诊率 。 方法 :x 5 例 老 年不 典 急 性 心肌 梗 死患 者 的 临 摘 4o 床 资 料进 行 回顾 性分 析 。结果 :5 例 患 者 中2 例 为 无痛 性 ,2 例 异 位 疼痛 ; 洪诊 9 , 诊率 达 1% ;4 例 出现 并发 症 ;2 例 治愈 0 7 3 例 8 7 1 ( 20% ),2 例好 转 ( 6 0 ),6 4. 0 3 4. % 0 例死 1 ( 20% )。结论 :老年 不典 急性 心 肌梗 死症 状 多样 ,并发 症较 多 ,症状 严 重 ,死亡 1. 0
心源性 休 克抢 救无效 死亡 。
4 参 考 文 献
[] 1 熊日成, 郭振辉, 宵, 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多器官功能不全综 俞 等.
3 讨 论 急 性 心 肌梗 死 是 南于患 者 冠 状 动脉 出现 持 久性 、急 骤 性 缺 m 、缺 氧 而引 发的 心肌坏 死 ,严重 威胁 患 者 的生命 健康 。 尤其是 老 年患 者 由于 生理 因素 导致机 体 内各 种脏 器发 生退 行性 改变 ,机
现 异 位疼 痛 ( 6 0 ),其 中1 例上 腹疼 痛 ,3 左 上肢 疼痛 , 4. % 0 5 例 4 例颈 肩部疼 痛 ,l 牙痛 。 例 22 误 诊 状况 :1 误诊 为急 性 胃炎 、2 误 诊 为 支气 管 哮 喘 、 . 例 例 2 误 诊 为 急性 胆囊 炎 、l 例 例误 诊 为 房周 炎 、2 误诊 为 牙周 炎 、 例 l 例误 诊为 肌 肉损 伤 ,共误 诊9 ,误 诊率 达 1%。 例 8 23 并 发 症 : 5 例 患 者 中 4 例 存 在 不 同 的 并 发 症 (占 . 0 7 9 .0 ),3例 并 发心 律失 常 、1例并 发 心 率衰 竭 、3 并发 心 40 % 8 2 例

老年人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临床分析

老年人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临床分析

第27卷第6期2010年12月阿w社方净隐学杯(医学版)J oum al of H ebe i N o r t h U ni ver si t y(M e di ca l E di t i o n)V01.27N o.6D e e.2010老年人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临床分析姜宁李元和闫玉芳何丽(陕西测绘局职工医院,陕西西安710000)【摘要】目的:探讨老年人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

方法:对48例老年人急性不典型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老年人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起病时临床症状常不典型。

心绞痛症状较轻,并缺乏胸部特有的窒息闷塞感,而以气短、胃肠道及神经精神症状为突出表现。

经系统治疗。

87.5%(42/48例)治愈,12.5%(6/48例)死亡。

结论:老年人的急性心肌梗死起病常不典型,因此,要尽快明确心肌梗死的诊断,系统治疗,从而减少并发症,降低病死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关键词】老年人;心肌梗死;治疗【中图分类号1R542.22【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 ssn.1673—1484.2010.06.015老年人急性心肌梗死,由于其生理特点,发作时的临床表现往往并不典型,表现多样化,并发症状多,病死率高。

为提高对老年人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特点认识,避免延误治疗,我们对48例老年人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A cut e m yoca r di al i nf ar ct i on,A M I)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

现总结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随机选取2004-02--2008—10月我院收治的老年人不典型A M I患者48例。

既往有冠心病病史36例,时间为1"--10年,中位时间5.5年,无明确冠心病病史12例。

所有病例均符合1997年W H O的诊断标准。

其中男性28例,女性20例,男女比为1.4s1;年龄61~82岁,中位年龄73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特点分析
作者:李海玲
来源:《中国实用医药》2014年第09期
【摘要】目的分析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特点。

方法选取本院2012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52例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对患者的临床症状表现、并发症发生情况、误诊情况以及治疗结果进行总结分析。

结果 52例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 48例患者伴有并发症,并发症率为92.3%;8例误诊,误诊率为15.4%;治疗总有效率为96.1%,死亡率为3.9%。

结论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症状和其他病症具有相似性,要认真检查,经过反复多次检查后确诊患者病症,并提前治疗,有效提高诊断率,提高患者治愈率,提升患者生活质量。

【关键词】不典型急性梗死;临床特点
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具有病死率高的特点,由于临床检查结果和其他病症结果相似,如与肠胃病,因此,对其进行治疗易出现误诊现象[1]。

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病情发作快,如不及时采取治疗措施,严重者导致患者死亡。

作者对河南省济源市卫生学校附属医院收治的52例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特征以及治疗方法进行总结分析,旨在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选取本院2012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52例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其中,男36例,女16例,年龄48~72岁,平均年龄(5
2.1±
3.5)岁。

临床症状:除去原发症状, 29例患者伴有颈痛、咽痛症状;17例患者伴有间断性胸闷、呼吸困难症状;6例患者伴有呕吐、腹部不适症状;病史:21例冠心病病史, 19例高血压病史, 7例高脂血症病史, 5例糖尿病病史。

所有患者均符合中华心血管病学会制定的诊断标准,为不典型急性梗死患者。

1. 2 方法入院后,对所有患者采用抗凝治疗、吸氧治疗以及扩冠治疗等对症治疗措施。

1. 3 观察指标对患者的临床症状表现、并发症发生情况、误诊情况以及治疗结果进行观察分析。

2 结果
2. 1 患者的临床症状表现在52例不典型心肌梗死患者中, 25例为无痛性,占48.1%,其中, 15例伴有呼吸气促症状, 5例伴有头痛、头晕症状, 3例伴有咳嗽、发热症状, 2例伴有腹泻症状;27例为异位疼痛,占51.9%,其中, 14例伴有上腹疼痛, 7例伴有左上肢疼痛症状, 6例伴有颈肩部疼痛症状。

2. 2 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 52例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 48例患者伴有并发症,并发症率为92.3%,其中, 21例并发心力衰竭, 19例并发心律失常, 9例并发心源性休克, 3例并发肾功能衰竭。

2. 3 患者的误诊情况 52例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 8例误诊,误诊率为15.4%,其中, 3例误诊为支气管哮喘, 2例误诊为急性胃炎, 2例误诊为牙周炎, 1例误诊肌肉损伤。

2. 4 患者的治疗结果经过对症治疗后,痊愈27例,痊愈率为51.9%;好转23例,好转率为44.2%;死亡2例,死亡率为
3.9%。

其中, 1例由于心力衰竭死亡, 1例心源性休克,经抢救无效后死亡。

3 讨论
急性心肌梗死是由持续性缺血缺氧、冠状动脉急性导致出现的心肌坏死,患者主要伴有剧烈性、持久性的胸骨后疼痛的临床症状。

患者服用硝酸脂类药物或者休息,不能有效缓解症状,另外,患者伴有进行性心电图变化、血清心肌酶活性增高的症状,且易并发休克、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等疾病,给患者生命产生严重威胁。

在欧美国家,急性心肌梗死发病率较高,近年来,我国的急性心肌梗死发病率呈上升趋势[2]。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往往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狭窄的前提下,受到部分因素影响,导致冠状动脉粥样斑块破裂,使血液中的血小板聚集在斑块表面,逐渐形成血栓,阻塞冠状动脉管腔,进而导致心肌缺血坏死;另外,受到心肌耗氧量快速增加、冠状动脉痉挛等因素影响,导致出现心肌梗死,主要包括过度劳累、暴饮暴食、情绪激动、寒冷刺激、便秘、过量饮酒以及吸烟等因素。

不典型心肌梗死患者主要伴有全身症状、心律失常、心力衰竭、胸骨后剧烈疼痛、上腹部疼痛、神志障碍、低血压以及休克等临床症状。

此外,患者易并发心脏破裂、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形成附壁血栓以及心肌梗死后综合征等并发症。

治疗时,主要对患者采取一般治疗、调整血容量、镇静止痛治疗、药物治疗、抗心律失常以及再灌注治疗等,其中,一般治疗主要包括吸氧治疗,监护心电,观察心率变化、呼吸、血压,如患者血压低,则对患者静脉压进行监测,另外,食用低脂肪、低盐的食物,少量多餐,保持大便的通畅性;镇静止痛治疗主要为患者注射小剂量吗啡,如患者精神紧张,烦躁不安,则口服地西泮;调整血容量治疗,患者入院后,为其建立静脉通道,缓慢补液,保持出入量的平衡性;药物治疗,如患者伴有持续胸痛症状,无低血压,则静脉滴注硝酸甘油。

由于不典型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症状表现不具有典型性,易出现误诊。

与周贤根研究的文献结果一致[2]。

由于大多数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为老年人群,其生理功能不断减退,疼痛感不强,发作急性心肌梗死时,脑供血不足,排血量低,患者丧失痛觉,反应迟钝,如患者合并糖尿病,则易出现无痛性心肌梗死。

因此,要求医师注重诊断不典型心肌梗死,对患者心电图的改变进行动态追踪,对患者进行实验室检查,主要对心肌三联和心肌酶进行检查;另外,使用心电图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ST段抬高改变进行诊断,发病2 h内较显著,在该时间段对心电图变化进行观察记录,能有效提高急性心肌梗死诊断率[3]。

本组研究中, 52例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 48例患者伴有并发症,并发症率为92.3%;8例误诊,误诊率为15.4%;治疗总有效率为96.1%,死亡率为3.9%。

综上所述,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症状和其他病症具有相似性,要认真检查,经过反复多次检查后确诊患者病症,并提前治疗,有效提高患者治愈率,提升患者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 黄新宇.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临床误诊20例分析.实用医学杂志, 2007,01(09):1418.
[2] 周贤根.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20例首诊误诊分析.实用医学杂志, 2009,25(02):260.
[3] 张海燕.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误诊分析.山东医药, 2009, 49(32):85-8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