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流县2007-2008学年下期高2010级历史教学质量评估题(二)
2008学年下学期高一历史八区联考试卷

2008-2009学年第二学期期末高中学业质量监测高一历史试卷本试卷分第一部分(选择题)和第二部分(非选择题)两部分,第一部分1至4页,第二部分4至6页,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90分钟。
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考号、姓名填写在答题卡上,并用2B铅笔把对应的号码标号涂黑。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先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的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再写上新的答案,改动的内容也不能超出指定的区域;不准使用铅笔、圆珠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选择题,共7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5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7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西周时“一人跖(踏)耒而耕,不过十亩”;战国时“一夫挟五口,治田百亩”。
引起这一变化的根本原因是A.公田变为私田B.铁器牛耕的推广C.国家走向统一D.封建制度的确立2、唐人有诗云:“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
”但后人一直认为秘色瓷开始生产于五代,直到1987年,陕西扶风法门寺出土了十多件精美的秘色瓷,最终印证了唐代就生产秘色瓷而非五代。
以上材料说明获取史料的有效途径有:①文学记载②考古发掘③史书记载④民间传说A.①②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③④3、古代广州曾开设了市舶使和十三行来管理中国的对外贸易,分别是哪两个朝代开设的A.汉朝、唐朝B.唐朝、明朝C.唐朝、清朝D.汉朝、清朝4、以下现象可能出现在17世纪苏州的有:①东城有大量精美的纺织品准备运往全国各地②黎明时在花桥有大量工匠在等待雇主③晋商乔氏家族兴建全晋会馆④大量手工业者购买洋纱织布A.①③④B.②③④ C.①②③D.①②5、某瓷器收藏家的藏品有珐琅彩瓷瓶、五彩镂空云凤纹瓶。
双流县2007年高中阶段教育学校统一招生考试试卷

双流县2007年高中阶段教育学校统一招生考试试卷(含双流县初三毕业会考)语文温馨提示:1.全卷分A卷和B卷,A卷满分100分,B卷满分50分。
考试时间120分钟。
2.第Ⅰ卷共两页,答第Ⅰ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涂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
考试结束,监考人员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收回。
3.第Ⅰ卷各题均有四个选项,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请注意机读答题卡的横竖格式。
A卷(100分)一、基础知识。
(每小题2分,共10分)1、下面语句中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它笑那些乌云,它因为欢乐而号.(háo)叫。
B、我将用我的泪水,洗去她一切的污秽.(huì)和耻辱。
C、孔乙己便涨红了脸,额上的青筋条条绽.(zhàn)出。
D、我因为听说中国人是很敬重鬼的,所以很担心,怕你不肯解剖.(pō)尸体。
2、下面句子文字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面对这样的经济损失,人们岂能无动于衷?B、父亲闲着没什么事干,又觉得很烦燥。
C、谁能断言那些狼籍斑斑的矿坑不会是人类自掘的陷井呢?D、他时而激情满怀,时而义愤填膺;有时热烈激动,有时雄辨过人。
3、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1)于是转入炎热的夏季,这是植物果实的时期。
(2)我于科学世界的优美之中,我所热爱的科学不断地显现出它崭新的远景。
(3)我母亲我最严,她是慈母兼任严父。
A、孕育沉迷管制B、培育沉迷管制C、孕育沉醉管束D、培育沉醉管束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无论是高深莫测的星空,还是不值一提的灰尘,都是大自然巧夺天工....的艺术品。
B.每一个舞姿都使人颤栗在浓烈的艺术享受中,使人叹为观止....。
C.“正确的答案只有一个”这种思维模式,在人们头脑中已不知不觉地根深蒂固....。
07-08学年第二学期高中学业质量监测答案及评分标准

2007-2008学年第二学期高中学业质量监测高二英语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选择题(45题,共90分)(非选择题60分)I 听力第二节听取信息(共5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5分)给分版:A: 0-0.5-1; B: 0-0.5-1;C: 0-0.5-1; D: 0-0.5-1; E: 0-0.5-1;)16. 8:18am 17. Beijing Road 18. Olympic champions 19. had to stop/stopped 20. 43 kilometers/kilos评分标准:1. 大小写不扣分;2. 拼写有错不给分;3. 概念性名词信息不能用近义词代替。
二、语言知识及应用(共两节):第二节语法填空(共10小题,每小题1.5分。
共15分)给分版:31: 0--1--1.5; 32: 0—1--1.5; 33: 0—1--1.5; 34: 0—1--1.5; 35: 0—1--1.5; 36: 0—1--1.5; 37: 0—1--1.5; 38: 0—1--1.5; 39: 0—1--1.5; 40: 0—1--1.5)评分标准:1. 拼写有错不给分;2.单词拼写正确,只限于大小写错误,给1分。
3.满分答案是:31. a32. unfamiliar33. with34. other/different/foreign35. However36. there37. which38. to check/checking39. whether40. suitableIV、完成句子(共10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10分)第一节请根据句子提示运用括号内的单词补全句子。
(每空限写一个单词)。
给分版:61: 0-0.5-1; 62: 0-0.5-1; 63: 0-0.5-1; 64: 0-0.5-1; 65: 0-0.5-161. ambition 62. sympathy 63. abandoned 64. softly 65. occupy第二节请根据中文提示运用括号内的语法结构补全句子。
双流中学高中2008级

双流中学高中2008级文科综合能力检测(政治)(2008年5月)说明:1、本套试卷共39个小题,满分为300分,150分钟完成所有试题。
2、开始答题前先将姓名、考号写在指定位置,答题均使用蓝黑墨水钢笔或园珠笔,不要将答案写在密封线以内。
3、请将选择题答案填写在第Ⅱ卷的指定位置,考试结束,只交第Ⅱ卷。
第Ⅰ卷(客观性试题,共140分)下列各题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的答案,请选出后填写到第Ⅱ卷的指定位置。
每小题4分,共140分。
①劳动生产率不同②生产成本不同③居民消费习惯有差异④我国各地货币币值不同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D、①②④25、在四城市各种禽畜产品生产消耗相同的情况下,就绵阳市而言,表格所反映的经济信息将会引起的经济现象是A、商品价格呈现结构性上涨,通货膨胀压力进一步加大B、劳动力和社会资源可能会向养羊业、养蜂业流动C、城乡居民食品支出结构调整优化,恩格尔系数提高D、形成新的消费热点,并带动相关产业的进一步发展26、2007年,我国通过加征出口关税和降低出口退税等手段继续加大对“两高一资”产品出口调整力度,同时采取降低暂定进口关税税率、取消自动进口许可管理等方式鼓励进口。
上述措施有利于①减少贸易总额,适当降低国家外汇储备②进一步优化出口商品结构,合理保护和利用国内环境资源③使总体出口增速趋缓,进口增速回升,贸易顺差迅速扩大的势头得到有效抑制④促进对外贸易方式构成多样化,推动我国对外贸易商品科技含量的提高A、①④B、①③C、②③D、②④27、据悉,三月底到四月初,四川省将在北京和四川两地举行以“相约北京、魅力四川”为主题的宣传活动。
四川省加大旅游产品宣传力度,是因为A、旅游业消费者的消费取向由广告宣传决定B、旅游业是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支柱产业C、旅游业在四川省经济发展中居于基础性地位D、旅游产品同其他产品一样,也需要努力开发市场资源我国古代诗词和民间俗语往往包含丰富哲理。
回答28—29题:28、下面诗句与哲理相对应的选项是A、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坚持主客观的高度统一B、历尽天华成此景,人间万事出艰辛——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来源C、桐花万里丹山路,雏凤清于老凤声——坚持联系观点,反对静止观点D、凡物各自有根本,种禾终不生豆苗——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29、“听其言,观其行,知其心”。
华附2007-2008学年高三综合测试(二)(历史)

2007-2008学年度高三综合测试(二)历史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8页,满分150分。
考试用时120分钟。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黑色字迹的钢笔在答题卡指定位置填写自己的试室、姓名和考生号。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不按要求填涂的,答案无效。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黑色字迹的钢笔作答。
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请注意每题答题空间,预先合理安排。
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
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
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75分)一、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75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亲情是缘,相聚是缘”,这是自古以来就深存于每一个中国人心底的情结。
追根溯源,下列制度中与这种珍惜亲情、渴望相聚情结形成有密切关系的是A.井田制 B.宗法制 C.分封制 D.郡县制2.“收乡长、镇将之权悉归于县,收县之权悉归于州,收州之权悉归于监司,收监司之权悉归于朝廷。
”有关宋代上述做法的下列表述,错误的是:A.目的是为了提高地方政府办事效率 B.有利于消除地方权重的弊端C.造成地方政府权力过小 D.导致地方政府人浮于事3.明清君主专制加强给中国社会带来的影响是①有利于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和巩固②压制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的萌生③压制了民主思想的产生和发展④是导致近代中国落伍的重要原因⑤至今依然残留的封建观念成为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的制约因素A.①②④ B.②③④⑤ C.①②③④⑤ D.①②④⑤4.马克思说:“希腊的内部极盛是伯利克里的时代。
”他作出如此判断的最主要依据是A. 保证民主政治的开放性 B. 奴隶制经济的新发展C. 文学艺术事业十分繁荣D. 女性公民能享受民主5.之所以说《十二铜表法》是平民的胜利,主要是因为A.这是罗马第一部成文法典 B.法律内容基本上是习惯法的汇编C.规定了极为严厉的债务奴隶制 D.按律量刑,限制了贵族随意解释法律的特权6.“德国虽设议院,但贤明皇帝在上,议院之权薄弱”,这句话说明德意志帝国宪法具有A.浓厚的封建色彩 B.浓厚的专制主义色彩C.民主性 D.浓厚的军国主义7.英国是最早实行议会君主制政体的典型国家。
最新-成都市双流县2018学年下期高2018级历史教学质量评估题(一) 精品

成都市双流县2018-2018学年下期高2018级历史教学质量评估题(一)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人为挽救中国革命,反抗国民党的屠杀政策,毅然发动了一系列武装起义。
据此回答1~3题。
1.现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建军节是为了纪念A.武昌起义B.南昌起义C.秋收起义D.三湾改编 2.右图所反映的情形发生在(C )A.上海工人第三次起义中B.南昌起义后C.秋收起义后D.武昌起义后 3.从几次武装起义中得出的最深刻的教训是 A .必须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 B .必须充分发动农民阶级参加革命C .必须建立起新型的人民军队D .必须走适合中国实际的革命道路毛泽东领导建立的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点燃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星星之火,迅速燃成燎原之势。
据此回答4~8题。
4.国共十年对峙时期邓小平领导建立的革命根据地是(B)A.中央根据地B.左右江根据地C.海陆丰根据地D.川陕边根据地 5.国共十年对峙时期,使我党得到农民衷心拥护的根本性措施是A.工作重心转移到农村B.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C.进行土地革命D.坚持根据地的经济建设 6.印章可以浓缩丰富的历史。
观察右下图,该枚印章见证的历史 是(B )A .北伐战争B .国共十年对峙C .抗日战争D .解放战争 7.毛泽东“工农武装割据”思想的内容不包括A.武装斗争B.土地革命C.根据地建设D.建立统一战线 8.在根据地经济建设中,中共坚持放在首位的是A.反“围剿”B.政权建设C.农业生产D.兴办工商业1931年日本大举侵华,导致中日民族矛盾日益激化。
据此回答9~11题。
9.东北民歌《松花江上》唱道“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从那个悲惨的时候,脱离了我的家乡,抛弃那无尽的宝藏,流浪!流浪!整日都在关内流浪”。
那个悲惨的时候是 A .九·一八事变 B .华北事变 C .八·一三事变 D .七·七事变 10.右图所示历史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B) A.日本国力强大,中国国力弱小 B.蒋介石下令实行不抵抗政策 C.国联不采取有效的措施制裁日本 D.中国军队来不及组织抵抗日本袭击 11. 华北事变引起的政治后果是①中共开始调整政策,由反蒋抗日到逼蒋抗日 ②出现全国抗日救亡的新高涨③进一步加剧了国民党内部的分化④蒋介石政策由不抵抗变为“攘外必先安内” A .②③④ B .①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②③面对日本的侵略,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政府奉行不抵抗政策。
四川省成都市2010届高三下学期第二次诊断性考试(文综历史部分)

成都市2010届高中毕业班第二次诊断性检测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历史部分)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第I卷1页至6页,第II卷7页至14页。
全卷共30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第I卷(选择题,共140分)注意事项:1.答案I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考试科目涂写在答题卡上。
2.第I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考试结束,监考人只将第II卷和答题卡一并收回。
12.七月初七是中国传统的“乞巧节”(妇女学习纺织工艺的节日),它的起源与我国古代“牛郎和织女”的美丽传说密切相关。
这一节日形成和长期延续的主要原因是A.古代人民对美好爱情的向往B.牛郎织女优美传说的无穷魅力C.人们对牛郎织女遭遇的同情D.中国古代自然经济长期占主导地位13.下列有关于中国古代冶铸技术的表述中,正确的一项是A.西周时期开始出现铁制农具B.秦汉时期已用柔化技术处理铸铁C.魏晋南北朝时期百炼钢技术已相当成熟D.隋唐时期发明了把生铁和熟铁合炼成钢的灌钢法14.下列机构或职官,在职能和权力上存在相互牵制关系的有①唐朝中书省与门下省②宋朝统兵将帅与枢密院③元朝中书省与枢密院④明朝五军都督与兵部A.①②④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15.明清时期的“改土归流”,其含义是A.开垦土地,治理水土流失B.设宣慰司、土知府等各级政府机关C.地方官员实行“三岁一易”的流动制度D.由中央政府委派流官代替土司长官文物是物化了历史,很多文物具体形象地反映了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状况。
回答16~17题。
16.梁启超阐述“法者天下之公器,是天下之公理”观点的《变法通议》发表于17.右图为四川省达州市档案馆珍藏着的一件革命文件,其上端印有“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红军临时供谷证”,下为红色的“乾谷伍拾斤”5个大字。
盖有“主席毛泽东”及“财政人民委员部部长林伯渠”两枚红色印章,全部为繁体字。
高二历史第二学年教学质量检测.doc

机密★启用前[考试时间:2008年7月3日下午2:30—4:00]高二历史第二学年教学质量检测历史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8页,第Ⅰ卷1至5页,第Ⅱ卷6至10页,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9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注意事项:1、答第Ⅰ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涂写在答题卡上;考试结束,只收第Ⅱ卷和答题卡,不收第Ⅰ卷。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改涂其它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5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4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要求。
)近现代资本主义的发展、变化,对世界历史有着重要的影响。
据此回答1—3题。
1、17—18世纪,欧美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先后进行了资产阶级革命。
各国资产阶级革命过程中普遍具有的本质特征是A、推翻了君主制度B、彻底解决土地问题C、向法治化国家过渡D、建立民主共和制度2、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资本主义发展的最基本特征是A、经济发展不平衡性加剧B、自由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过渡C、列强开始疯狂瓜分世界D、帝国主义间矛盾冲突加剧3、俄国和日本的垄断组织都带有封建性,其历史原因是A、沙皇和天皇实行封建专制统治B、由封建国家走上资本主义道路C、统治阶级热衷于对外侵略扩张D、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很不彻底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精神文化领域的反映,是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
回答4-5题。
4、启蒙运动和文艺复兴相比①都是欧洲的思想解放运动②都反对君主专制,追求自由平等③前者侧重于强调理性,后者侧重于个性解放④前者是文明再兴,后者是文明新生A.①②③B.①③C.②③D.①③④5、18世纪法国启蒙思想家的一致主张有①人权自由②实行法治③反对教权④反对专制A.①②④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19世纪末20世纪初民族解放和社会主义运动这两大进步潮流有了新的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双流县2007-2008学年下期高2010级历史教学质量评估题(二)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937年日本对中国发动了全面进攻,扩大了对中国的侵略。
据此回答1~4小题。
1. 日本帝国主义发动的全面侵华战争开始于A .九一八事变B .华北事变C .卢沟桥事变D .八一三事变2.右图所示历史事件发生后,中国的政治中心转移到 A .华东地区 B .西南地区 C .西北地区 D .华南地区 3. 日本在沦陷区推行奴化教育的根本目的是 A.宣传法西斯主义 B.培养和训练汉奸 C.缓和民族矛盾 D.实现民族同化政策 4. 如右图所示,日本这样做的直接目的是A A. 满足战争需要,以战养战 B. 实现中日之间的经济提携C. 转嫁30年代经济危机损失D. 为资本主义发展积累资本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后,日军侵华方针改变,对中国的抗日战争产生重大影响。
据此回答5~8题。
5. 日本速战速决灭亡中国计划破产的标志是 A.淞沪会战的结束 B.台儿庄战役的胜利 C.抗日根据地建立 D.抗战相持阶段到来6. 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日军侵华的重点是A.加强对沦陷区的经济掠夺 B.推行“治安强化运动” C.进攻中共敌后抗日根据地 D.进攻国民党正面战场 7. 下列哪一事件不是日本帝国主义诱降政策的结果A.蒋介石集团由抗日转向反共B.汪精卫建立伪国民政府C.国民党召开五届五中全会D.毛泽东发表《论持久战》 8. 国民党豫湘桂战役大溃败的主要原因是A. 蒋介石集团奉行的不抵抗政策B. 缺乏美国军事援助C. 蒋介石消极抗日积极反共政策D. 日本改变侵华方针抗日战争期间,国共两党合作,建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开始了全民族抗战,但无论是中共与国民党之间,还是国民党内部都存在矛盾和斗争。
据此回答9~12小题。
9.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的标志是A.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B.国民政府发表自卫宣言C.八路军和新四军的建立D.国民党公布国共合作宣言 10.有关右图所反映的历史事件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A. 中共决定武装反抗国民党的屠杀政策B. 事件后国民党顽固派陷入空前孤立境地C. 表明国民政府转向消极抗日、积极反共D. 事件后中共揭露顽固派阴谋,坚持统一战线 11.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后,国共两党仍存在斗争的 一面,其根本原因是A.两党奉行的抗战路线不同 南京下关江边尸体堆积如山 日军从沦陷区掠夺的大批物资安徽泾县茂林地区遭伏击的新四军队伍B.两党代表的阶级利益不同C.两党所处的政治地位不同D.两党对侵略者认识程度不同12.国民党五届五中全会后,蒋介石集团的政治态度是①妥协投降②放弃抗日③进行反共活动④同共产党决裂A. ①③B. ①②C.①④D.③④抗日战争中,始终存在两条抗战路线的分歧。
据此回答13~—17小题13.右图是中国近代反抗外来侵略的重要战役,它的重大历史意义是Array A.是抗日战争爆发战以来的首次大捷B.是抗日战争爆发战以来的最大胜利C.它粉碎了日本三个月灭亡中国的企图D.它抵制了国民党顽固派的投降阴谋14.抗战初期,国民党战场接连失利,丧失了华北、华中、华南大片国土的最主要原因是A.敌我力量悬殊B. 缺乏国际援助C.军事指挥错误D. 实行片面抗战15.在枣宜会战中牺牲的爱国将领是A.张治中B.谢晋元C.张自忠D.杨靖宇16.中国共产党全面抗战路线制定于A.遵义会议B.洛川会议C.瓦窑堡会议D.八七会议17.全面抗战路线和片面抗战路线的最大区别是A.在正面还是敌后抗日B. 积极还是消极抗日C.采取什么方法抗日D. 依靠哪些力量抗日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后,中共领导的人民抗日武装成为抗日的中流砥柱,为战争的最后胜利做出了重大贡献。
据此回答18~25小题18.朱德赞扬百团大战“带有全国性的伟大战略意义”,主要是因为该战役A.给予了日本华北驻屯军以沉重打击B.提高了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威望C.克服了投降危险,争取了形势好转D.是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形势好转19.1941年—1942年抗日根据地困难局面出现的原因不包括A.日军的残酷扫荡B.国民党军队的封锁包围C.严重的自然灾害D.中共中央的“左”倾政策20.抗日根据地军民反“扫荡”采用的基本方针是A.游击战B.运动战C.阵地战D.闪电战21.右图所反映的中共在抗战时期实行的土地政策的主要依据是A.社会和革命性质的变化B.国内阶级关系错综复杂C.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晋察冀根据地农民拥护减租减息D.中国革命动力的变化22.日本投降后,重庆有一个灯谜,谜面是“日本宣告无条件投降的原因”,打一中国古代历史人物。
当时谜底有两个:①屈原(原子弹);②苏(苏联)武。
对此的正确认识应当是A.都正确反映了日本投降的根本原因 B.都准确反映了中国抗战胜利的外因C.它们都未反映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对中国所起的支持与配合作用D.都未反映出中华民族为抗战胜利所付出的巨大代价和所起的作用23.之所以说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为民主革命的胜利奠定了基础,主要是因为A.取得了近代反帝斗争的彻底胜利 B.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革命力量壮大C.社会各界强烈要求和平民组建国 D.蒋介石集团的统治力量遭到严重削弱24. 中共七大提出党的政治任务是建立A.工农民主专政国家B.社会主义国家C.人民民主专政国家D.新民主主义国家25.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革命精神。
你认为下列革命精神按出现的先后顺序完全正确的一组是①五四精神②延安精神③井冈山精神④长征精神A.①③④②B.①②③④C.①③②④D.①④③②二、材料解析及问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50分)26.阅读下列两幅地图:图一:图二:请回答:(16分)(1)图一的根据地的分布有何特点?形成这些特点的原因各是什么(4分)(2)图二的根据地是根据什么会议决议而开辟的(1分)?这些根据地对当时历史发展产生了什么影响(2分)?(3)图二的根据地分布与图一相比,表明革命的重心地区发生了怎样的转移(1分)?导致这种转移的原因是什么(2分)?(4)结合两幅图的信息资料和有关史实,谈谈两幅图反映的内容有何不同(6分)27.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国共两党曾两度合作,并对中国历史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2分)(1)请指出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标志、方式及政治基础。
(3分)(2)两次合作实现后建立的统一战线名称各是什么?(2分)(3)两次合作期间,针对国民党的倒行逆施,中共采取了怎样不同的政策方略?结果如何?说明了什么?(5分)(4)你认为第三次国共合作能否实现?请说出你的理由。
(2分)28.抗日战争中,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人民抗日武装为战争的胜利做出了重大贡献。
据此回答:(12分)(1)全国抗战初期,中国共产党为抵抗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在理论和实践上做出了哪些重大贡献?(4分)(2)相持阶段到来后,针对时局的变化,中国共产党又采取了怎样的对策?(4分)(3)结合史实说明这些努力的结果(或意义)如何?(4分)29.旧民主革命时期,中国历次反侵略战争都以失败而告终,在抗日战争中,中国则扭转屡战屡败的局面,取得最后胜利,试分析形成这两种不同结果的原因。
(10分)参考答案比较分散——中国共产党力量尚较弱小。
(4分,答出两点即给分)(2)洛川会议(1分);影响:配合了正面战场;使日本无力再发动大规模进攻,促进了相持阶段的到来(2分)。
(3)由江南地区转移到黄河流域(北方地区)(1分);原因一是长征完成了战略转移;二是抗日的需要(2分)。
(4)①反映的主要矛盾不同。
前者阶级矛盾,后者民族矛盾。
②指导思想不同,前者工农武装割据思想,后者全面抗战路线。
③斗争对象不同,前者国民党反动派,后者日本侵略者。
④结果不同,前者引发了国民党的“围剿”而被迫转移,后者促成了抗日战争的胜利并为解放区的壮大及新中国的成立奠定了基础。
(6分,答出3点即可)27.(1)国民党“一大”的召开。
党内合作。
新三民主义。
(3分)(2)革命统一战线,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2分)(3)第一次:以妥协退让求团结,结果统一战线破裂,大革命失败(2分,答出表现也可);第二次:进行了针锋相对的斗争但又维护了统一战线,结果赢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2分,答表现也可)。
说明中共已走向成熟;统一战线政策是革命胜利的法宝;中共始终以民族利益为重。
(1分,言之有理即可);(4)有可能。
①国共历史上曾有过两次成功的合作,并推动革命的进程;②目前国共两党都主张“一个中国”。
(2分,只要言之有理即可)28、(1)①实践:积极改编军队,正式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配合正面战场作战;开辟敌后抗日根据地,开展游击战。
(2分,答出两点即可)②理论:召开洛川会议制定全面抗战路线;发表《论持久战》,指明了中国抗战前途。
(2分) (2)对策:发动百团大战抵制国民政府消极抗战;提出三坚持三反对抵抵制国民党五届五中全会确定的反动方针;针对皖南事变,在政治上坚决反击,在军事上,重建新四军军部;针对抗日根据地严重困难,采取三三制、减租减息、交租交息、大生产运动、整风运动等措施巩固根据地。
(4分)(3)结果:巩固并扩大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壮大了人民革命力量;巩固了抗日根据地;最终取得抗战胜利。
(4分)29.失败的原因:政府腐败无能、妥协卖国;缺乏先进的正确的领导核心(或先进阶级及科学理论也可);未能充分发动群众参加反侵略战争;西方国家共同对华进行侵略,敌强我弱。
(4分)胜利的原因:中国共产党促成并维护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在国共合作的基础上进行全民族抗战,为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提供了根本的保证;中国共产党制定了全面抗战路线,充分发动、领导群众建立和巩固抗日根据地,坚持敌后抗战;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组成部分,与国际反法西斯力量相互支援和配合。
(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