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典型性急性心肌梗死40例临床分析
急性心肌梗死不典型心电图40例临床分析

急性心肌梗死不典型心电图40例临床分析目的在本文中主要是探究急性心肌梗塞死不典型心电图上的形态以及临床研究的意义。
方法针对我院的40例急性心肌梗塞死不典型心电图的形态以及患者的相关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
结果这40例急性梗塞死不典型心电图在形态上没有明显的变化,表现不典型,表现的形式也比较多样。
结论在临床治疗中如何有效识别不典型心肌梗塞心电图的形态与表现对于心肌梗塞患者的诊断与治疗都具有重要的临床研究意义,为提高诊断与治疗效果具有重要作用。
标签:急性;心肌梗死;不典型心电图心电图是医技科室中一种常规的检查项目,在临床治疗上很多的疾病的诊断都需要借鉴心电图的检查数据以及图表进行病症的分析。
在急性心肌梗塞的治疗上医生会让患者进行心电图的常规检查,然后再进行病症的判断后再跟进诊断与治疗活动。
一般情况下,在临床治疗上很多患者的心电图表现比较典型,患者的临床症状也比较明显,医生对于这些急性心肌梗塞的诊断与治疗是比较快速的,患者因此也获得更多的治疗时间。
但是,临床治疗中还发现有一部分急性心肌梗塞患者在检查时心电图表现不典型,也没有明显的症状表现,因此在临床治疗中容易发生一些误诊事件,急性心肌梗塞患者也因此错过最佳的治疗时间,因此对于急性心肌梗塞患者不典型心电图的分析就显得愈加重要[l]。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随机选取我院在2013年1月~12月收治的40例心肌梗塞死不典型心电图进行回顾与分析。
这40例研究资料中,有男20例、女20例,年龄50~80岁,平均年龄65岁。
这40例急性心肌梗塞不典型心电图是经过检查并且在实验室进行比对后确定为心肌梗塞死不典型心电图像资料。
在这40例患者中,有38例患者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呼吸困难、胸闷、出汗、腹部疼痛等现象,还有2例患者的症状是不明显的。
在这40例急性心肌梗塞死中有20例是梗死的部位是在前壁,有15例是前间壁部位发生梗死,另外还有5例是广泛性前壁发生梗塞。
不典型症状急性心肌梗死48例分析

不典型症状急性心肌梗死48例分析【摘要】目的探讨不典型症状急性心肌梗死(AMI)48例分析。
方法在急性心肌梗死189例中筛选出不典型症状心肌梗死患者为分析资料。
结果急性心肌梗死有不典型症状或以其他主诉来诊患者进行分析。
结论心电图有急性心肌梗死演变,心肌酶有动态变化及心肌标记物检测可以确诊为急性心肌梗死。
【关键词】不典型心肌梗死;诊断;分析1 资料与方法2001~2011年收治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89例、男124例、占65.61%,女65例、占34.39%,年龄37岁~84岁,平均年龄63.2岁,60岁以上131例占69.3%。
其中不典型症状心肌梗死患者48例占25.4%,男32例占66.7%,女16例占33.3%,既往有高血压史20例,冠心病史16例,高血脂症14例,糖尿病史9例,脑梗死史20例。
采用心电图仪观察并完全记录18导联(常规12导联加V3R 、V4R、V5R、V7、V8、V9),并用龙胆紫作胸部导联标记,表现为ST-T动态演变以及病理性Q波。
诊断标准:本组患者均无胸痛,心电图有动态演变,心肌酶谱及心肌标记物浓度的动态改变,均符合AMI的诊断标准[1]。
2 结果临床表现以胸闷不适、乏力5例占10.4%,上腹部不适、恶心、呕吐14例占29.2%,气憋、气短、呼吸困难、咳嗽,肺部罗音6例占12.5%,头晕、耳后痛2例占4.2%,以出汗、血压低7例占14.4%,心烦、上肢酸痛6例占12.5%,牙周痛、双下颌酸痛3例占6.3%,颈部发热2例占4.2%,无其他任何症状3例占6.3%.3 讨论AMI临床表现各有所不同,医生对无痛性心肌梗死通过点滴的症状和体征并用心电图和心肌酶来发现它,进行早期治疗,不能只盯上相应的器官才能发现不典型症状心肌梗死。
分析症状原因:①无痛型 a.慢性长期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心肌纤维化与变性感觉神经末梢功能障碍,对痛的敏感性降低,对痛阈升高。
b.老年人合并慢性疾病多而不引起注意,患者及家属对疾病的重视不够,延误就诊时间。
非典型性心肌梗死的临床分析46例

两组并 发症 及合 并症 的 比较 : A组与
B组 发 生 严 重 心 律 失 常 的 比 例 分 别 为 6 .7 和 4 .2 , 生心 力 衰 竭 的 比例 95% 18 % 发
分别为 3 .3 和 1. 8 , 9 1% 8 1% 合并 有糖 尿 病的 比例 分 别 为 4 . 8 和 1 .3 , 34% 2 7 % 合 并 有 高 血 压 的 比例 分 别 为 5 .7 和 2 1% 4 .9 , 9 0 % 合并有肺 内感 染 的 比例 分别 为 1.4 3 o %和 1 .5 , 45 % 并发休克的 比例分别 为 3 .3 0 4 %和 1 . 1 , 组并 发 症及 合 09% 两 并症如 心律失 常、 心力 衰竭 、 尿病 的 比 糖
I u+09 N O m ,0分钟 内静 滴 , . % S1O l3 溶 栓前 口服阿司匹林 3 0 g溶 栓开始 6小 0m , 时后皮 下注射肝 素钠 5 0 I 每 1 00U, 2小 时 1 , 次 连用 3~5天 。定 期查心 电图 、 肌 心 酶谱 、 血凝 四项等 。
观察 指 标 : 析 两 组 A I的 首 发 症 分 M 状 、 点 、 死 部 位 、 诊 误 诊 率 、 诊 时 特 梗 门 确
非 典型 性 心肌 梗 死 的 临床分 析 4 6例
0 0 ) 具 有 可 比性 。 .5 ,
程昊
位 的 比较 差 异 无 显 著 性 ( 2 .1 , X =04 3 P>
00 ) .5 。
治疗方法 : 所有 病 例均 给予 心 电图 、
心 肌 酶 和 肌 钙 蛋 白 的 检 查 , 合 临 床 表 结
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临床分析

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临床分析【摘要】目的探讨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临床特征。
方法所有确诊和高度怀疑心肌梗死患者,均给予卧床休息、吸氧、心电监护、扩张冠状动脉、营养心肌、抗血小板聚集、抗凝、溶栓等综合治疗。
结果本组临床治愈45例,死亡13例。
结论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具有隐匿性强,体征不典型、死亡率高等特征,临床医生要对急性心肌梗死首发症状变异有足够认识,避免诊断思维的局限性和鉴别诊断的片面性。
【关键词】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误诊;预防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临床症状多样,易误诊或漏诊,及时有效的诊治对降低病死率、改善预后至关重要。
现对我院2005年10月至2010年10月收治的58例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58例为2005年10月至2010年10月收治的患者,其中男39例,女19例,年龄60~76岁;其中以心力衰竭、休克为首发症状的15例,腹泻、乏力、出汗为首发症状的10例,以昏迷为首发症状的7例,以头晕、乏力为首发症状的5例,以脑血管症状为首发症状的7例,以呼吸系统症状为首发的3例;以异位痛为首发症状的11例,其中以上腹痛、恶心、呕吐为首发症状5例,以牙痛、咽喉痛、下颌痛为首发症状的5例,以左肩痛为首发症状的1例;既往史:高脂血症35例,糖尿病21例,高血压病41例,动脉粥样硬化症9例,冠心病10例,心律失常6例。
1.2 心电图及实验室检查急性Q波性心肌梗死24例,非Q波性心肌梗死34例,非Q波性心肌梗死者分别见有ST段抬高伴R波电进行性降低、ST段普遍明显下降、T波倒置而不伴有ST段下降、R波振幅增高、QRS时限增宽、T 波电交替等异常心电现象;频发性室性早搏29例,房性早搏9例,室性心动过速10例,窦性心动过缓5例,I度房室传导阻滞(A VB)4例,Ⅱ度A VB 2例,Ⅲ度A VB 1例;梗死部位:前间壁12例,前间壁并前壁17例,广泛前壁13例,下壁4例,下壁并后壁5例,下壁并前间壁5例。
40例不典型心肌梗死误诊分析

40例不典型心肌梗死误诊分析发表时间:2013-09-24T14:59:40.890Z 来源:《医药前沿》2013年第26期供稿作者:王德玉崇雨田[导读] 忽略了心力衰竭、心律失常、休克是不典型AMI的常见症状。
王德玉崇雨田(江苏省滨海县东坎镇中心卫生院 224500)【摘要】目的探讨不典型心肌梗死临床特征。
方法对40例AMI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误诊为胃炎、胆囊炎、消化性溃疡、胃穿孔、、肺炎、颈部痛、咽喉痛、休克及心律失常等。
结论对急性心肌梗死疼痛部位变异和首发症状变异有足够认识,对疑似急性心肌梗死的病人应立即进行常规心电监测和心肌酶学动态性观察,避免诊断思维的局限性和鉴别诊断的片面性。
【关键词】不典型心肌梗死误诊【中图分类号】R54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3)26-0180-01 急性心肌梗死(AMI)是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基础上,并发血管腔内血栓形成。
在我国现阶段患者的数量不断增加[1]。
起病急骤,病情凶险,临床表现形式多样,可发生多种严重的并发症,其病死率极高。
现就我院2010年1月~2013年5月40例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误诊分析如下。
1 材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40例患者中,男28例,女12例;年龄43~81岁,平均62.5岁。
无明显发病诱因者22例,有诱因者18例(其中情绪激动8例、劳累5例,用力排便3例,暴食2例)。
既往史: 高血压病27例,高脂血症25例,冠心病17例,慢性胃炎12例 ,心律失常5例,肺心病3例。
1.2 临床表现突发呼吸困难、胸闷、不能平卧等为主要表现者16例;以上消化道症状上腹痛、恶心、呕吐等为首发者11例;以咳嗽、咳痰、喘息、双肺干湿啰音为主诉者8例;以低血压休克为明显异常体征者3例;以意识障碍为突出表现者2例;1.3 心电图改变下壁AMI 10例,前间壁5例,广泛前壁3例;常规导联不显示梗死图形11例,为正后壁;仅ST-T变化,无Q波10例,心内膜下梗死3例;原有梗死图形消失1例,首次前间壁,第2次V1、V2Q波消失,出现r波。
非典型表现的急性心肌梗死40例临床分析

非典型表现的急性心肌梗死40例临床分析
杨先芝;申二亮;李玉会
【期刊名称】《河南诊断与治疗杂志》
【年(卷),期】1999(13)3
【摘要】急性心肌梗死(AMI)是常见的内科急危重症之一,病死率高,已被临床广泛认识。
而非典型表现的AMI,若不能及时作出正确诊断,则延误治疗,更增加病死率[1]。
现将我们1994~1999年收治的40例非典型表现的AMI作临床分析如下。
1临床资料1.1一般资...
【总页数】2页(P183-184)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塞;诊断;治疗
【作者】杨先芝;申二亮;李玉会
【作者单位】河南省人民医院急诊科;民航河南省管理局机场急救中心;项城市公疗医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542.22
【相关文献】
1.非典型急性心肌梗死56例临床表现分析 [J], 周良才
2.急性心肌梗死不同类型非典型临床表现原因分析 [J], 栗浩;孙理彬
3.52例急性心肌梗死的非典型心绞痛临床表现分析 [J], 郭湖坤;王良玉;陈纪平;陈锦武
4.急性心肌梗死非典型临床表现(附32例分析) [J], 杨飚
5.心肌梗死急性发作期的非典型临床表现 [J], 范慧;徐艳;张巍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误诊40例分析

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误诊40例分析
袁红
【期刊名称】《中国误诊学杂志》
【年(卷),期】2008(8)28
【摘要】目的:探讨不典型心肌梗死误诊原因,提高其诊断水平。
方法:对早期误诊为其他疾病40例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
结果:40例患者中误诊:急性胃肠炎8例,胆囊炎5例,消化性溃疡3例,胃穿孔1例,颈部痛4例,咽喉痛2例,支气管哮喘3例,急性脑血管病5例,休克原因待查2例,左心衰竭5例,心律失常2例,40例患者中确诊后2例死亡,38例经相应治疗好转。
结论:加强急性心肌梗死知识普及宣传教育,及早进行心电图及心肌酶学检查并行动态观察,是减少误诊及漏诊的重要措施。
【总页数】2页(P6908-6909)
【关键词】心肌梗塞/诊断;误诊
【作者】袁红
【作者单位】辽宁省丹东市振安区医院心内科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542
【相关文献】
1.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急救与误诊分析 [J], 于建洋;赵书丽;张瑾钰
2.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误诊36例分析 [J], 路秀庚;左明晏
3.症状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临床误诊分析 [J], 周致远;李德才;王庆旭
4.中青年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七例误诊分析 [J], 张少利;李燕;王学惠;陈志刚
5.急性心肌梗死易误诊的临床症状和不典型心电图分析 [J], 刘雪征;韩澎湃;孙欣;刘鸿艳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心电图40例分析

1 级和 2 级患者静滴 7 d 、 3 级患者静滴 1 0 d ,手足综 合征均得
到不 同程度 的缓 解。 l 1 例 患பைடு நூலகம்在再次 口服 希罗达后未再 出现
手足综合征 ,其余患者均再次 出现不同程度的手足综合征 , 副 反应较前有所减轻 ,当再 次给予静 滴核黄素磷酸钠后仍有效 ,
手足综合征缓解情况同前 。 应用核黄素磷酸钠治疗后总有效率
5 - lu f o r o u r a e i 1 f o r g a s t me s o p h a g e a l c a n c e r . : a c o s t - c o n s e q u e n c e a n a l y s i s
为2 3 %, 临床获益率为 7 0 %。
人 体重要 的营养素 , 是黄素单核苷酸 ( F M N ) 和黄素腺 嘌呤二核
甘酸( F A D) 的重要 组成部 分 , F M N和 F A D在能量 代谢 中起关
a n d m a n a g e m e n t [ J ] . A m J C l i n D e r m a t o l , 2 0 0 0 , 1 ( 4 ) : 2 2 5 — 2 3 4 . 【 4 ] 付小兵 , 程飚. 进一步拓宽创伤修复与组 织再生研究思 路叨. 中华烧
握 其变化特 点, 对其诊治及其改善预后 至关重要 。
服硝酸 甘油或休 息后 未缓解 。合 并症 1 3 例 合并 原发性 高血
压, 9例 高脂 血症 , 7例糖尿病 , 1 4例冠心病 。全部患者均经 临
床表现 、 血 清酶学动态变化 及心 电图动态变化 验证 , 最终确诊
( 收稿 日 期: 2 0 1 3 - 0 3 — 1 5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首发临 床表现 . 2
上腹部 疼痛 、 心 、 恶 呕吐 9例 ; 休克
冠状动脉急性闭塞而发生 A . MI 22 临床 症 状 不 典 型 .
症状 和体征 7例 ; 咽喉部 紧缩感 4例 ; 下颌 、 颈部疼 痛 2例 ; 左 上肢疼痛 伴麻木 3例 ; 急性 左心 衰竭 9例 ; 有心 衰竭 4例 ; 脑
急性 心肌梗死 ( MI是心 内科急 、 重症之一 , A ) 危 诊断 多无 困难 , 但不典型 A ( MI包括临床 、 电图和酶学 等 ) 心 则可能 导致
误 诊 , 误 治 疗 。现 将 我 院 20 年 7月一 2 0 延 01 0 9年 7月 期 间 收 治 的 急性 心肌 梗 死 中不 典 型 病 例 4 0例总 结 分 析 如 下 。 1 临 床 资 料
的作 用 下 , 引 起 冠 状 动 脉 持 续 性 痉 挛 或 斑 块 破 裂 出血 , 成 可 造
1 一般资料 4 例患者中男 2 例 , l . 1 0 7 女 3例, 年龄 3 0岁 ~
8 2岁 ,0 以下者 3例 , 4岁 患者均有剧烈活动 、 疲劳等诱 因。 既往 有原发J 陛高血压史 1 , 8例 冠心病史 2例 , 高血脂 1 , 5例 糖尿病
卒中 2 。 例
221 症状 轻微或无 胸痛 . .
老年人长期慢 性冠状 动脉供
血不足 , 心肌纤维化 与变性 , 使感觉神经末梢受损 , 疼痛敏感性
当减 小 。③ 整 复 粉 碎 骨 折 时 牵 引 力 量 要 柔 和 , 用 软 组 织 铰 链 利
力量 , 长期掌屈位 固定 , 再恢 复腕关节背伸运动很闲难。 我院采 取的 1 0d左右换 功能位石膏可 以克服上述不足 ,而且防止因 石膏松动使骨折再 移位( 因肿 胀消退及前臂肌 肉因疼痛和废用 而萎缩 , 引起前臂变细 ) 。前臂 中立位 时尺桡骨接近平行 , 骨间
隙最大 , 间膜上下松 紧一致 , 骨 固定 后 期 有 利 于前 臂 旋 转 功 能
的原理使骨折碎片在间接拉力下逐渐恢复原位 , 再使 用扣挤手 法使骨折片间进一 步复位 , 接触紧密。 复位后轻轻摇摆关节 , 可 以使粉碎的关 节面光滑平整。顺 骨舒筋手法是必不可少的 , 利
的恢 复 , 防止长期旋前 或旋后位 固定使骨 性骨折和斜形骨折 ,背 伸位不利 于骨折稳 定 , 因 为适 当掌屈尺偏位 固定时 , 背侧肌腱 、 桡 关节囊 紧张 , 有利于保
持 骨 折 端 稳定 ,并 有 利 于 尺 骨 茎 突 和下 尺桡 关 节 损 伤 的恢 复 。 而 腕 关 节 的功 能 位 是 背 伸 2 。 ~ 5 , 常 伸 肌 力量 小 于 屈 肌 O 2。 正
■ 嘧露目窝凰
读正侧 位 x线 片 , 全面 了解 骨折移位 、 成角 、 粉碎骨块 的位 置 、
断 端嵌 插 短 缩 及 下 尺 桡 关 节 有 无 分 离 等 情 况 ,做 到 手 摸 心 会 , 法从手 出, 制定 整 复 计 划 , 到手 法 整 复 时 动 作 协 调 一 致 。 醉 做 麻
夹 板 固定 要 求 经 常 门诊 复 查 的麻 烦 。 43 关 节 同 定 体 位 . 同定 体 位 要 灵 活 掌 握 , 以解 剖 复 位 、
发生再移位 。 另外 , 固定期间不能忽视患肢肩关 节 、 肘关节及掌 指关 节的功能锻炼 , 防止 肩手综合 征的发生 , 去外 固定后不能 忽视 中药熏洗和前臂旋转功能的锻炼 。
效 果要好 , 有利于骨折整复 和减 轻患者痛 苦 , 特别是前臂 肌 肉 发达者更要如此 。 ②牵引力量要柔和持久 , 用力 由小到大 , 嵌插 重 叠纠正后再施 以其他手 法 , 则易造成 掌侧嵌插 、 否 复位 不成 功 、 片进一 步碎裂致骨折端不 稳定 , 骨 在折顶 时牵引力量 要适
参 考 文 献
…
王亦 璁. 与关节损 伤[ . 3版 . 骨 M1 第 北京 : 民卫 生 出版社 ,0 2 人 20 :
6 - 6 . 61 6 2
[] 罗家 良, 2 李永炬 , 何胜文 , 牵抖手法治疗桡骨下端 骨折I】 等. J 巾国骨 _ 伤 ,0 3 1( O :8 . 2 0 ,6 1 )5 3
( 收稿 日期 :0 9 0 —1 2 0 — 9 0)
骨折端稳定 、 于功能恢 复为原则 。稳定性骨折复位后骨折端 利 不易再移位 , 应采用腕关节伸直位 同定 , 有利于功能恢复。 但对
非典 型 性 急性 心 肌梗 死 4 0例 临床 分析
郭 水 英
( 山西铝厂职工医院 , 山西 河津 0 3 0 4 3 4)
臂旋 转 功 能 的恢 复 。 固定 过 程 中必 须 维 持 适 当 的 牵 引 , 否则 易
于骨折断端稳定 和功能康复 , 体现筋骨并重 的原则。 4 石 膏前后托 的优点 . 2 ① 易塑性 和保 持掌 屈尺偏 位 ,
维持腕关 节的掌倾 角 、 尺偏角 ; 在外 固定 时速度快 , ② 克服 了管 形石膏在反 复缠绕 时骨折易 移位 的缺点 ; ③克服 了管形石 膏易 形成和加重骨筋 膜室综合征 的危 险 ; 拆除方便 ; 克服 了小 ④ ⑤
动 态 演变 。
2 讨 论
21 发病年 龄不典 型 .
一 般而 言 , 心肌梗 死( ) MI多发生
在 中老 年人 , 年来 , 近 随着 生活水 平 的提高 , 年轻 人合 并高 血
压、 高血脂 、 尿病 并不少见 , 糖 加上 精神 紧张 、 过度 劳累等而发 生。本组病例 4 0岁 以下 3例 , 最小年龄 为 3 0岁。据报道 , 年轻 人梗 死前常无心绞 痛病 史 , 电图检查多数 正常 ; 心 心肌 梗死前 多有 劳累 、 紧张 、 绪激动 、 情 剧烈运 动等诱 因, 在这些诱 发 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