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邮政的近代化之路

合集下载

清末邮政的产生与发展

清末邮政的产生与发展

085自古以来,信息的传递在人们的生活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烽火戏诸侯”这个典故让我们知道在古代信息传递的重要性。

西周时期,我国就有了比较完整的邮驿制度,有邮、置、遽、传、驲等不同名称,汉朝始称邮驿,元朝称站赤,明清两代通称驿站。

自周朝起至清朝光绪二十二年建立大清邮政,中国古代邮驿存在了约3000年。

近代邮政就是在古代邮驿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而在晚清腐朽没落的制度下,近代邮政产生之路并不平坦顺利。

一、“客邮”入侵,海关兼办1840年,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率先打开了中国“闭关锁国”的大门,帝国主义列强仿佛饿狼捕食一般疯狂地对中国进行掠夺,使独立统一的清朝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随着越来越多西方文化的入侵,很多有识之士开始“开眼看世界”,认识到了清政府的腐朽,于是寻找救国之路也成为他们的使命。

此时,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近代邮政的通信方式已经建立,中国3000多年以来弊病丛生的邮驿制度的缺点也在越来越多信息传递的需求中暴露出来,尽管清政府试图改变已有的邮驿方面的政策,但已经回天乏术,尤其是在较大城市及沿海地区,已不适应当时社会发展的需要。

1842年,英国借口中国没有新式邮政,处理很多事务不方便,率先把邮局设立在了香港。

《南京条约》签订后,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这五口通商口岸随之开放,英国又进一步在各通商口岸设立邮局,并任命英国驻口岸领事为代理人,开办“领事邮政代办所”,由英国邮政总局直接管辖。

对于这种侵略中国主权的行径,昏庸的清政府没有做出任何反抗,反而美其名曰为“客邮”,试图把这种行径合理化。

1858 年,中英《天津条约》中规定,英国官员及随从的文件都可以自由通行,文件行囊都不可以随意拆开检查,不管在哪里都可以派遣,并且指派专门的大清驿站差使,保证文件的安全[1] ,这使英国“客邮”的合法性得到了保障。

其他列强利用《虎门条约》中的片面最惠国待遇,利益均沾,也纷纷在中国领土开设邮局,实行自己国家的邮政章程,严重侵犯了中国的国家主权。

清末至民国时期我国邮政部门对侨批业的管理

清末至民国时期我国邮政部门对侨批业的管理


清 朝末 年 ( 86年 一1 1 19 9 ) 1年
的民营机 构 , 主要 在 闽 、 粤两 省和其华 侨 分布 的海 外
地 区 , 以广东 潮汕 和 闽 南地 区为 多 。关 于侨 批 局 尤 的出现 , 始于 明代永乐 年 间或始 于 17 有 8 0年 等不 同
此 时期 大清 邮政 初立 , 侨批 局 纳入 其 管辖 范 将
生存发展 的空 间。
关 键词 : 邮政 ; 批 业 ; 侨 民营 ; 管理
中 图分 类 号 : 5 文 献 标 识 码 : 文 章 编 号 :07 8 5 ( 09 0 .0 8 0 K2 A 10 .7 4 2 0 )2 0 8 —5
侨批局 , 又名 批信 局 、 批馆 、 批局 等 , 专 门经 营 是 侨批 ——海 外华 侨华人 寄 回国 内的信 件及 汇款——
围 , 优 惠政策 , 采取 借助侨 批局发 展 邮递 业务 。 中国政府 正式 开办经 营 邮政 是在 1 9 8 6年 , 中 是 国近代化 进程 的 一个 重 要 环节 。在此 之 前 , 国海 中 关 已在 北京 、 天津 、 上海等 地 试办 邮 政 ,8 6年 3月 19 2 0日总署 奏准 由海 关 现设 邮递 推 广 并 与 各 国 邮政 联系 , 正式设 立 国家邮政 , 由总税 务 司赫 德兼任 总 邮 政 司。这时 的闽粤 地 区民营侨批 业 已经建立 了纵横 交错 的收 、 、 的通信 网络 , 营 自由 , 转 投 经 深得 侨 民信
说法 , 但先 于政 府 邮政 局 。侨 批业 实 际是一 种 边 缘 行业 , 所经 营的侨 批 实 际就 是 银 、 , 信 具有 邮政 和 汇
兑双 重性质 , 故此 必然 与 同时代 的邮政 、 融体 系发 金 生竞 争或合 作 。国 内闽 粤 地 区 的侨 批局 , 须 接受 必 政府 邮政部 门 的管 理 , 此 与其 关 系最 为 密切 。 中 因 国近 代邮政 产生 于 1 纪末 , 9世 初立之 时便将 民营 侨 批业 纳入其 管辖 范围 。而这时 的 闽粤 地 区民营侨 批

中国商业银行简史

中国商业银行简史

中国出现近代化的银行始于鸦片战争之后。

我国境内第一家银行是1845年英国人设立的丽如银行,1897年中国通商银行作为中国人自办的第一家银行开始营业。

20世纪30年代,统治旧中国的国民党政权建立了以中央银行、中国银行、交通银行、中国农民银行、中央信托局、邮政储金汇业局、中央合作金库(简称“四行二局一库”)为主体,包括省、市、县银行及官商合办银行在内的金融体系。

随着中国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1948年12月1日在石家庄成立了中国人民银行,并开始发行人民币。

1949年2月,中国人民银行迁入北平。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在计划经济体系下形成了由中国人民银行“大一统”的银行体系,即银行不划分专业系统,各个银行都作为中国人民银行内部的一个组成部分,从而使中国人民银行成为既办理存款、贷款和汇兑业务的商业银行,又担负着国家宏观调控职能的中央银行。

从1979年初开始,在改革开放方针的指引下,相继恢复了主管农村金融业务的中国农业银行,从中国人民银行中分设出了主管外贸信贷和外汇业务的中国银行,从财政部中分设出了主管长期投资和贷款业务的中国人民建设银行,1981年底又成立了负责接受国际金融机构贷款及其他资金转贷给国内企业的中国投资银行。

1983年9月17日,国务院发文明确规定中国人民银行专门行驶中央银行的职能,同时决定成立中国工商银行,接办中国人民银行原有的信贷和储蓄等商业银行业务。

至此我国基本形成了以中央银行为领导、以四大国家专业银行为骨干所组成的银行体系。

1987年中国人民银行提出要建立以中央银行为领导,各类银行为主体、多种金融机构并存和分工协作的社会主义金融体系。

在1987年中共“十三”大和1992年中共“十四”大精神的指引下,我国银行业在改革中不断扩大发展。

在交通银行重组成以公有制为主的股份制全国性综合银行后,相继成立了中信实业银行,招商银行,深圳发展银行,烟台住房储蓄银行,广东发展银行,中国光大银行,华夏银行,上海浦东发展银行,民生银行等13家股份制银行。

晚清中国邮政的近代化的开题报告

晚清中国邮政的近代化的开题报告

晚清中国邮政的近代化的开题报告
题目:晚清中国邮政的近代化
一、选题背景及意义
邮政在近代化进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从一个国家的邮政服务可
以看出它的国力、文明程度和对外交往的多寡。

晚清时期,中国邮政服
务正处于传统与近代之间,虽然有了西方邮政传入,但是在政策上还存
在着不稳定与矛盾。

这一时期邮政的近代化改革不仅是中国近代化进程
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邮政事业成长的重要历程。

因此,明确晚
清邮政近代化进程,对于了解中国近代历史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研究现状
目前国内外对晚清邮政近代化的研究已经有了较多的成果,其中外
国学者比较突出,如美国学者W.E.Willmott和R.J.Smith论述了中国邮政在西方殖民统治时期的发展情况。

中国学者中沈自芳、何佩钦、赵尚志、蔡新华等都对晚清邮政历史研究做出了很多的探讨。

三、研究内容与思路
本文旨在深入探讨晚清中国邮政的近代化,内容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1.晚清中国邮政近代化的历史背景
2.晚清邮政近代化的主要进程与成就
3.晚清邮政近代化的因素分析
4.晚清邮政近代化的启示与反思
四、研究方法
本文将采用文献研究法、分析历史事实法以及比较研究法,分析晚
清时期中国邮政服务和西方邮政发展之间的异同,发掘影响晚清邮政近
代化的主要因素。

五、预期成果
通过本次研究,可深入了解晚清期间中国邮政服务的近代化进程,掌握晚清中国邮政服务的历史轨迹和主要成就,探究晚清邮政服务近代化的因素,从而得出启示,为今后邮政现代化的发展提供经验。

英国与晚清中国邮政发展研究(1840-1911)

英国与晚清中国邮政发展研究(1840-1911)
官 办驿站传 送 邮 件 , 又 不 放 心将 邮件 交 予 民办 的民信 局 , 于是想 自己设 立一 个通 信机 关 , 这 是
客 邮萌发 的最初动机 。 当时 的英 国和其 他 国家
相比, 在 对 华 贸易 中 占 的份 额 最 大 。1 7 1 5年 , 英 国东 印度 公 司 在 广州 设 立 商 馆 , 之 后 中英 贸
的 邮政 机构 , 英 文为 A l i e n P o s t a l A g e n c y或 P o s t O f f i c e A b r o a d , 直译应是 “ 外 国 邮局 ” … 。鸦 片 战争 之前 , 外商来华 贸 易仅 限广州 一地 , 这些 外 商在 中 国与 外 通信 非 常 困难 , 他 们 既 不 能 利 用


要: 近代 中 国邮政 的发展 是 从 鸦 片战 争 之后 开始 的 , 其 中英 国对 晚 清邮 政 的 发
展 起到 了不可 忽视 的作 用。 英 国对 晚 清邮政 的 影响 主要体 现在 两 个 方 面 : 一 是 率先 在 中
国开 办客 邮 , 客 观上 刺激 了近代 邮政 的 发展 , 但 也 在 很 大程 度 上侵 夺 了 中国 的邮 政 自主 权; 二是 在 制度层 面 , 晚 清邮政 在人 员构成 和 管理 制度 等 方 面 都 明显借 鉴 了英 国的 相 关 经验 。晚 清 中国邮政 的发展 充分体 现 了中国近代 化进 程 中的 曲折 与无奈 。 关键词: 晚 清 邮政 ; 客邮 ; 邮 资制度 ; 文 官制度 ; 邮政 自主权
1 8 3 4年 , 英 国驻 华商 务监 督 律劳 卑在 广 州为 外
商 设立 了收信所 , 是为 客 邮肇 始 J 】 。

中国近代新式邮政兴办成功的原因探析

中国近代新式邮政兴办成功的原因探析

中国近代新式邮政兴办成功的原因探析胡中升【摘要】新式邮政是近代中国举办成功的洋务之一,其成功的主要原因有:该项事业利国便民,既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一项来源,也有利于维护国家主权,因而政府积极创办;新式邮政办理得法,其在正式开办前曾进行过几十年的试验,积累了多年的办邮经验,开办后又能稳步推进,并妥善处理了与民信局及客邮的关系,对二者既联合又斗争,最终迫使民信局关闭,客邮裁撤,实现了邮政经营的统一;新式邮政为国家事业,又长期由洋员主持,得到了政府的支持与保护.近代新式邮政在中国的成功表明:外来的新事物只要适合中国社会发展的需要,并尽量按照中国自己的方式去办理,就有引入成功的可能.【期刊名称】《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年(卷),期】2017(029)001【总页数】6页(P109-114)【关键词】新式邮政;成功;原因【作者】胡中升【作者单位】宜春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江西宜春336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K258邮政关乎经济发展与民众生活,“故凡书信之往来,银洋之汇兑,书报之传递,莫不赖是以为枢机”[1]1。

中国新式邮政肇始于1866年的海关兼办邮递,至1896年,大清邮政正式开办。

之后,国家新式邮政发展迅速,不仅规模不断扩大,业务种类日益增多,而且经济实力逐步增强,成为中国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一个重要行业。

关于新式邮政研究,学界已取得丰硕的成果,黄福才的《试论近代海关邮政与民信局的关系》[2]74-82论述了海关兼办邮递到关邮分家时期新式邮政与民信局的关系演变,易伟新的《晚清国家邮政局创办原因初探》[3]86-88探讨了大清邮局创办的原因,拙作《近代中国邮政人事制度探析》[4]分析了中国近代人事制度的内容及其作用,崔红欣的《晚清中国邮政的近代化》[5]和胡婷的《民信局的取缔和邮政的近代化》[6]对近代中国邮政近代化进行了专门研究,金燕、叶美兰的《英国与晚清中国邮政发展研究(1840 -1911)》[7]探析了英国对晚清邮政发展所起的作用,苏全有、白中阳的《论清末民初我国邮差的分类与管理》[8]则对新式邮政邮差的分类及管理问题进行了专题探讨。

现代化视角下的近代中国邮政述略

现代化视角下的近代中国邮政述略
本 文 以 现 代 化 的 视 角 , 合 前 人 成 果 , 略 论 结 简

近 代 以前 的 邮 驿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度
在探讨 邮政 近代化 之前 , 们应 首 先厘 清 “ 我 邮
政 ” 词 的 概 念 ,现 代 汉 语 词 典 》 “ 政 ” 定 义 一 《 对 邮 的 为 “ 电 业 务 的 一 大 部 门 , 要 业 务 是 寄 递 信 件 和 邮 主
将“ 邮政事 业” 概括 为“ 负责 收揽 、 拣 及投 递 邮件 分
的机 构 , 由邮票 公众 的方 式 用 邮 , 经 …… 邮件 大多 是 书 写 之 件 及 印 刷 之 件 ” 。 由此 可 以 看 出 “ 邮
门负责 管理 邮政 事务 机 构 的 出现 。两次 鸦 片战 争
后, 清政 府对外 事务越 来 越 繁杂 , 是成 立 了专 门 于 负责外 交事 务 的机 构 , 总理 衙 门 。外 国公 使 的 即 公文 由总 理衙 门 邮递 。后 来 , 总理 衙 门将 邮递 事 务划归 海关 总税 务 司署 , 由海关 兼管 邮政事 务 , 再 后来到设 立 邮传 部 , 由邮传 部 统 一 管 理 全 国邮 政
出了建 立全 国邮 政 的具 体 方 案 , 订 了 较 为 全 面 试
的 邮 政 规 章 、 例 , 时 为 初 步 形 成 一 个 遍 及 全 国 条 同
袭, 清朝 时 , 自腹 地 至 边 疆 都 设 置 有 驿 站 , 分 为 它 铺 递 和驿 递 。铺 递 以 铺 夫 铺 兵 走 递 公 文 , 递 以 驿 马 , 公 文 外 , 护 送 官 物 及 官 差 。驿 站 名 称 多 除 还
记 载 的 最 早 的 是 在 周 代 。孔 子 日 : 德 之 流 行 , “ 速

高中历史中国近代史简述题(2)

高中历史中国近代史简述题(2)

中国近代史简述题(2)
1.有人说中国近代民族工业是在欧风美雨下产生的,你是否赞同这一观点,请结合相关史实加以论证。

2.中国第一批近代工业企业由谁创办的?它的产生对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产生及发展又有何影响?
3.用表格方式整理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在兴起、初步发展、短暂春天及陷入困境这四个阶段的时间、原因、表现、代表性的企业及企业家。

4.简述近代民族工业产生的主要途径及发展的主要特点。

5.列举近代中国男女服饰的演变,并概括演变的总趋势。

6.简述民国初年社会习俗的演变。

7.一句话概括中国交通近代化的趋势,并列举在中国近代出现的交通工具及这些交通工具在西方出现的时间。

8.表格整理近代中国邮政电信事业的发展历程。

9.列举维新变法时期、辛亥革命时期、新文化运动时期的的报刊,并简述这些报刊的创办所带来的影响。

10.简述19世纪末、20世纪初及民国时期中国电影事业的发展表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随着 帝 国 主 义 列 强 的入 侵 , 才逐 步兴起 和发展 起来 . 因 此 带 有 某 种 程 度 的半 殖 民地 性 质 。但 它 是 中 国 由传 统 社会 走 向 近
严重侵犯 。随着 列强侵略势力 的扩展 , “ 客邮” 也 由沿海深入 内地 , 甚 至推及边远地 区西藏 、 云南 、 东三省等 。列 强在中 国
帝俄 德 国
日本
5 2

5 1 4
l 7
1 8 1 2
1 2 9
l 1 9 4 0
l 4 o
由于没有 邮政通信 系统 。 不便 于本 国联 系。“ 早 年是 没有 邮
政 便利 的。每个发 信人或 收信人都 须依 靠其本 公司 的船 只
或 其 他 公 司 的 便 利 。” l l 随着贸易 的发展 , 英 人 开 始 了 侵 犯 中
发展 “ 客邮” 的借 口是 “ 中 国没有 邮 政机 构 , 通 信 不便 ” _ 3 ] 但
是, 当大清 国家 邮政 局设立后 , “ 客邮 ” 数量仍然有增无减 。 客
邮于 1 8 4 2 年先 后设立 , 1 9 2 1 年撤销 , 为 时 达 八 十 年 。客 邮 不 仅侵犯 了 中国的邮权 , 更 重 要 的 是 侵 犯 了 中 国领 土 主 权 , 因 此, 邮 政 走 向近 代 化 是 挽 回 中 国利 权 的 一 个 必 要 举 措 。 外 国 在 中 国设 立 “ 客 邮” 统计表 [ 4 单位: ] 处
之费 累万 盈千而积弊所丛 , 时虞 旷误。 ” 民局则“ 局 寄艰难 , 道
路浮 沉 , 无 从追究 。” 且“ 中国幅员 最广 而邮政不 行 , 跬步之
间, 远 于千里 。 人通而 我塞 , 人速 而我迟 , 人 明而我暗 。 ” 所 以
津条 约》 第 四款第 一条规 定 : “ 大英 钦差 大 臣并 各 随员等 , 皆
\ 年 国另 - \
英 国 法 国 美 国
代社会 的一个重要过程 , 也 是 中国邮政史 上一个重要 的里程 碑 。本文将对 中国邮政的近代化历程作进一步探讨。


西方列强 “ 客邮” 的 入 侵 与 泛 滥
1 8 7 0
2 l 1
1 8 7 9
8 2 l
统社会 走向近代社会 的一个重要 的里程碑 。 关键词 : 近 代 邮 政 客 邮 海 关 邮 政 国 家 邮 政
邮政是 近代通信体 系 的称 谓 ,它是 在古 代邮驿 制度 的 基础上 发展演变而来的 。早在三 千多年前 的周代 , 我 国即有 邮传制度 。古代的驿站是官办的 , 主要为了传递官方 档 、 命 令 和联络军旅 。明朝除了官办驿站 外 , 更有 民信局为商 民寄 递 信件 。1 9 世纪中叶以后 , 中国邮政开始步入近代化历程 , 它是
1 9 0 6
1 4 1 4 1
l 9 l 3
1 4 l 3 1
1 9 1 8
2 0 2 1 4
中国传统驿传 体系发展到清初就 已积 弊重重 , 中国旧式
邮 递 因 其 迟 缓 而 日益 落 伍 。尽 管 清 廷 屡 申 驿 律 , 但 其 仍 是 每 况愈下 , 积重难返 , 已不 适 应 当 时 社 会 多方 面 的需 要 。学 习西 方, 建 立 新 式 邮 政 已 成 为 近代 中 国社 会 发 展 的客 观 需 要 。 从 清 乾 隆 时期 开 始 , 来 华 贸 易 的 西 洋 人 日益 增 多 。当时
总计

2 5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6 5
l 8 7
3 4 4
国邮政权 的最 早尝试 。1 8 3 4 年, 英国商务监督律 劳卑在其广 州住 所开 办 了一个 所谓 的 “ 英 国 邮局 ” , 该 局 直属 伦敦 英 国
邮政总局 管辖 , 这 是 中 国 最 早 出现 的 “ 客 邮” 。此 后 。 “ 外 国 邮 局, 作为 有组 织 的机构 , 是 随 着 英 国 对 香 港 的 占领 , 一 起 在
可任 便往 来 , 收 发档 , 行 装囊 箱不 得有 人 擅行 启拆 , 由沿 海 无论 何处 皆可送文 。专差 同大清驿 站差 使一律 保安 照料 ” ,
这 就 使 英 国侵 犯 中 国 邮 权 的 行 径 得 到 了 条 约 的 合 法 保 护 。 之后 , 其 他列强援 引“ 利益均 沾” , 竞 相效法 , 纷 纷 在 上 海 设 立
哲学史学研究
j l l





的 近
刘 静




( 上饶师范学 院小教分 院 , 江 西 上 饶 3 3 4 0 0 0 )
摘 要 : 1 9 世 纪 中叶 以后 , 中国邮政开 始步入 近代化 历程 。 ̄ 1 8 6 6 年 海关兼办邮递到 1 8 7 8 年 海关试 办邮政 , 再到 1 8 9 6 年 在 海关 邮政 的基础上创 办 国家邮政局 , 近代邮政 事业随着 国民党政 府的垮 台而结 束。 中国近代邮政 的创 办与发展是 中 国由传
中国出现的” 0 I 2 3 1 8 4 2 年4 月, 鸦 片战争 尚未结束 , 英 国人璞 鼎
查就 以“ 香港 英 国总督 ” 的名 义宣 布在 香港 开 办 “ 香 港 英 国
邮局 ” 。《 南京条 约》 签订后 , 英 国又以香港为基地 , 在新开 办 的五个 通商 口岸 . 以英 国驻 口岸领 事为英 国邮局代理 人 , 开 办“ 领事邮政代 办所” , 直属于英 国邮政 总局 。 1 8 5 8 年中英《 天
外国列强在 中国创 办客邮也刺 激 了中 国近 代邮政 的发 展, 一 些谋求 国家富强 的知识分 子积 极倡 导创办 中国 邮政 。 如郑 观应 、 王韬、 冯桂 芬等 极力 呼 吁借鉴 西方 邮政经 验 , 建 立本 国邮政通 信组织 , 改 进中 国传统 的邮递机构 。他们认为 兴办 邮政 , 可 以公 私兼 顾 , 解 决商 民 的通信 困难 , 而且 有利 于沟通 中外联系 。 郑观应在其 《 邮政》 一 文中指 出, 驿 站“ 公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