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中医药大学《诊断学基础》期末考试重点范围题库
《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期末考试题

《经络腧穴学》期末考试题班级姓名学号成绩一、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5分)经络:络穴:阿是穴:奇经八脉:十二经别:二、填空题(每空0.5分,共15分)1、十二经脉的名称由、阴阳和部分组成。
2、《灵枢》曰:“所为井、所溜为、……所为合。
”3、临床上郄穴常用来治疗本经循行部位及所属脏腑的病症。
阴经郄穴多治血证,阳经郄穴多治。
4、“一源三歧”是指、、三条经脉均起于胞中,下行而分歧。
5、第3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的穴位是。
第7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的穴位是________。
6、腹部前正中线上,脐上4寸是穴,脐下4寸是穴。
7、胆的背俞穴是,募穴是。
8、冲脉既被称为“海”,又被称为“海”。
9、膀胱经的合穴是,胃经的合穴是,胆的下合穴是。
10、膝中至外踝尖为寸,两乳头之间是寸。
11、对泄泻与便秘均有良好的双向调节作用的是穴。
12、人体的体表标志可分为标志和活动标志。
13、针灸中有语为“如当归”,意指此穴如当归一样有良好的调经活血作用。
14、《四总穴歌》云:“肚腹留,腰背委中求,头项寻,面口合谷收。
”15、仰掌伸指,在第二至第五指掌侧,近端指关节的中央,一侧4个是穴。
正坐或侧卧位,在小腿外侧上部,当腓骨小头前下方凹陷处(阳陵泉)直下2寸是穴。
三、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5分)1、腕掌侧横纹桡侧,桡动脉搏动处的穴位是( )A.大陵 B.间使 C.少府D.商阳 E.太渊2、铸成针灸铜人的是宋代的()A.王惟一 B.皇甫谧 C.李时珍D.黄帝 E.张仲景3、下列经脉循行中“起于目内眦,上额,交巅”的是( )A.足阳明胃经 B.手少阴心经 C.足太阳膀胱经D.手太阳小肠经 E.足少阳胆经4、滋阴补阴首选( )A.复溜 B.三阴交 C.膏肓D.厥阴俞 E.太溪5、在手背,第一、二掌骨间,当第二掌骨桡侧的中点处的穴位是( )A.曲池 B.合谷 C. 偏历D.手三里 E.养老6、在胸部,任脉旁开4寸的经脉是( )A.足太阴脾经 B.足少阴肾经 C.足阳明胃经D.足厥阴肝经 E.足太阳膀胱经7、第2腰椎棘突下,旁开3寸的穴位是( )A.腰阳关 B.三焦俞 C.命门D.肾俞 E.志室8、足太阴脾经的起始穴位是( )A.隐白 B.公孙 C.大敦D.至阴 E.至阳9、位于肩胛部冈下窝中央的穴位是( )A.肩外俞 B.肩中俞 C.天宗D.秉风 E.曲垣10、八会穴中的血会位于( )A.第6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B.第7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C.第8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D.第9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E.第10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11、位于肘横纹中,肱二头肌腱的尺侧的穴位是( )A 天井 B.曲泽 C.曲池D.天池 E.尺泽12、既能补肾气又能滋肾阴的是( )A.太溪 B.肾俞 C.三阴交D.复溜 E.阴谷13、在腰部,当后正中线上,第4腰椎棘突下凹陷中的穴位是( )A.悬枢 B.脊中 C.腰阳关D.命门 E.中枢14、补益气血,当首选三阴交配( )A.关元 B.肾俞 C.腰阳关D.足三里 E.气海15、大腿内侧,髌底内侧上3寸,即血海上1寸的奇穴是( )A.阑尾 B.胆囊穴 C.腰痛点D.百虫窝 E.子宫四、判断改错题(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对的划√,错的划×,并将其更正。
中医诊断学基础试题与参考答案

中医诊断学基础试题与参考答案一、单选题(共100题,每题1分,共100分)1.不属于阻塞性肺气肿的体征是A、桶状胸B、语音震颤增强C、肺下界和肝浊音界下降D、肺泡呼吸音降低,呼气明显延长E、叩诊呈过清音、心浊音界缩小或不易叩出正确答案:B2.间歇性跛行常见的病因是A、佝偻病B、先天性心脏病C、高血压病D、先天性肌营养不良E、巴比妥中毒正确答案:C3.收缩中、晚期喀喇音,常见于A、二尖瓣脱垂B、三尖瓣关闭不全C、心肌病D、二尖瓣关闭不全E、二尖瓣狭窄正确答案:A4.关于腹外疝,不正确的是A、两侧腹直肌闭合不良者可有白线疝B、脐疝多见于婴幼儿C、男性腹股沟斜疝可下降至阴囊D、股疝位于腹股沟韧带内侧,多见于男性E、手术愈合不良处可有切口疝正确答案:D5.腹部视诊的注意事项,不包括A、检查蠕动波时,医生始终直视腹部B、光线应充足C、医生立于患者右侧D、按一定顺序自上而下视诊E、被检者应取仰卧位,充分暴露全腹部正确答案:A6.关于肺泡呼吸音的描述,正确的是A、老年人较儿童肺泡呼吸音强B、肺尖部肺泡呼吸音较强C、肺泡呼吸音呼气相较长D、乳房下部肺泡呼吸音较弱E、大部分肺野均可闻及正确答案:E7.下列哪项不可能出现周围性发绀A、休克B、在肢体的末端和下垂部分C、皮肤发凉D、加温可使发绀消失E、在躯干正确答案:E8.二尖瓣关闭不全的杂音传导方向是A、右腋下B、胸骨下端C、心尖部D、颈部E、左腋下正确答案:E9.先昏迷后发热常见于哪种疾病A、流行性脑脊髓膜炎B、败血症C、脑出血D、流行性出血热E、流行性乙型脑炎正确答案:C10.肺动脉瓣听诊区位于A、胸骨右缘第三肋间B、胸骨右缘第二肋间C、胸骨左缘第二肋间D、心尖部E、胸骨左缘第四肋间正确答案:C11.腹式呼吸增强,见于A、腹腔内巨大肿物B、腹水C、膈麻痹D、急性腹膜炎E、胸腔疾病正确答案:E12.两侧对称出现,较表浅,抬头时更明显。
见于A、腹直肌腱划B、腰椎体及骶骨岬C、乙状结肠粪便D、横结肠E、腹主动脉正确答案:A13.银白色鳞状脱屑,见于A、银屑病B、风疹C、麻疹D、猩红热E、湿疹正确答案:A14.哪项属于中毒性疾病所致呼吸困难A、心力衰竭B、尿毒症C、气道阻塞D、脑出血E、重度贫血正确答案:B15.关于腹上角的叙述,哪项是正确的A、此角角度恒定,不因体形而改变B、此角后面为肝脏右叶、左肋膈窦、胃所在区C、此角相当于横膈的穹隆部D、深吸气此角度稍变窄E、腹上角角度约为60°正确答案:C16.检查胸壁时,应检查哪些项目A、胸壁静脉B、皮下气肿C、胸壁压痛D、肋间隙E、以上均正确正确答案:E17.腹部反跳痛发生的病理机制是A、腹腔脏器炎症累及脏层腹膜B、空腔脏器扩张C、内脏肿大与肿瘤D、腹膜后淋巴结肿大E、腹腔脏器炎症累及壁层腹膜正确答案:E18.上下肢血压差异,不包括哪种情况A、主动脉缩窄B、胸腹主动脉型多发大动脉炎C、动脉导管未闭D、髂动脉栓塞E、闭塞性动脉硬化正确答案:C19.患者,女,34岁,由于晕车在乘坐汽车时出现剧烈呕吐,数分钟后突然出现呕血,色鲜红。
2022年长春中医药大学护理学专业《病理学》科目期末考试卷B

2022年长春中医药大学护理学专业《病理学》科目期末考试卷B一、判断题1、组胺主要存在于中性粒细胞、肥大细胞、嗜碱性粒细胞中。
()2、AIDS病由于严重的免疫缺陷,感染所致的炎症反应往往重而不典型。
()3、髓鞘样结构是溶酶体膜脂质变性后形成的螺旋状或同心圆状卷曲。
()4、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幼儿可出现心肌梗死。
()5、暴发性脑膜炎患者,颅内压可急骤升高。
()6、急性炎症时局部疼痛,主要是炎症介质导致。
()7、肠上皮化生表现为胃黏膜表层上皮细胞中出现杯状细胞、有纹状缘的吸收上皮细胞和潘氏(Paneth)细胞。
()8、绿色瘤多伴有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9、子宫颈鳞状细胞癌多累及子宫颈移行带。
()10、肺石棉沉着病易并发恶性胸膜间皮瘤和肺癌。
()11、心肌梗死形态,一般在梗死后6小时后才能肉眼可辨。
()12、由垂体功能异常引起的甲亢中,患者血清中多有TSH的增高和甲状腺素的增高。
()13、砷中毒不会引起皮肤过度角化和皮肤鳞癌的发生。
()14、脂性肾病是引起成人肾病综合征最常见的原因。
()15、细粒棘球蚴主要累及肝和肺。
()二、选择题16、决定器官梗死灶形状的因素是()A.该器官的血管分布B.梗死灶内的含血量C.梗死灶的大小D.梗死的类型E.侧支循环的建立17、良性高血压不会发生的病理变化是()A.小动脉纤维素性坏死B.细小动脉硬化C.心脏向心性肥大D.原发性颗粒性固缩肾E.高血压脑病18、可发生营养不良性钙化的是()A.结核病时的干酪样坏死B.维生素D摄入过多C.肾衰竭油D.甲状旁腺功能亢进E.骨肿瘤19、关于肝细胞再生下列描述错误的是()A.肝细胞属于不稳定细胞,肝部分切除后可快速再生B.肝脏干细胞具有分化为胆管上皮细胞和肝细胞的双向潜能C.肝细胞广泛变性伴点状坏死时可完全再生修复D.肝细胞坏死,网状支架完整,可通过再生恢复正常结构E.肝细胞大片坏死,网状支架塌陷,则再生肝细胞难以恢复原来小叶结构20、弥漫性毒性甲状腺肿常伴有()A.促甲状腺素(TSH)分泌减少B.甲状腺激素分泌减少C.患者怕冷、嗜睡D.垂体腺瘤E.垂体功能减退21、前列腺癌中最常见的是()A.高分化腺癌B.中分化腺癌C.低分化腺癌D.鳞状细胞癌E.移行细胞癌22、快速进行性肾小球肾炎患者少尿甚至无尿的主要原因是()A.肾小球囊腔狭窄、闭塞,滤过减少B.肾小球毛细血管损伤、通透性增高C.肾小管萎缩、消失,重吸收功能降低D.继发性醛固酮增多E.肾细小动脉硬化23、慢性炎症中,寿命比较长的炎细胞是()A.中性粒细胞B.单核/巨噬细胞C.肥大细胞D.浆细胞E.嗜酸性粒细胞24、以下药物滥用会促进大脑多巴胺的释放而发挥作用的是()A.海洛因B.甲基苯丙胺C.苯环已哌啶D.四氢大麻酚E.可卡因25、对Budd-Chiari综合征的描述,正确的是()A.肝静脉小分支阻塞引起的B.门静脉小分支阻塞引起的C.肝静脉干至下腔静脉阻塞引起的D.门静脉干至下腔静脉阻塞引起的E.又称为肝萎缩性红色梗死26、关于副肿瘤综合征,说法错误的是()A.不能用肿瘤的直接蔓延或远处转移加以解释的病变和临床表现B.由肿瘤产物或异常免疫反应等原因间接引起C.内分泌腺的肿瘤导致的病变或临床表现也属于副肿瘤综合征D.副肿瘤综合征可先于肿瘤发现E.应与肿瘤转移相鉴别27、关于先天性睾丸发育不全综合征,下列错误的是()A.新生儿期睾丸小B.身材高而四肢瘦长C.胡须和体毛少D.血浆睾酮浓度低E.青春期睾丸曲细精管内无精子28、患者男,42岁,工人。
2022年长春中医药大学预防医学专业《病理学》科目期末考试卷B

2022年长春中医药大学预防医学专业《病理学》科目期末考试卷B一、判断题1、炎症时,主动游出血管外的细胞有红细胞、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单核细胞。
()2、抗SS-A和抗SS-B抗体升高,对口眼干燥综合征的诊断有参考价值。
()3、假性肥大是由于间质脂肪细胞等增生引起的。
()4、先天性卵巢发育不全综合征患者常出现雄激素水平过高。
()5、耳源性脑脓肿多见于额叶。
()6、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通常引起患者的末梢血中单核细胞“核左移”。
()7、肝内出血性疾病可引起肝含铁血黄素沉着症。
()8、可合并白血病的淋巴瘤主要是小淋巴细胞性淋巴瘤和淋巴母细胞淋巴瘤。
()9、临床上常见的子宫颈糜烂是鳞状上皮脱落形成的浅表缺损。
()10、小叶性肺炎因其病变常以细支气管为中心,故又称为支气管肺炎。
()11、细动脉硬化表现为细小动脉的玻璃样变,常见于高血压病和糖尿病。
()12、甲状腺腺痛的组织学分类和预后无关,甲状腺癌的组织学分类和预后有关。
()13、微粒吸入后易停留在肺泡,被巨噬细胞和中性粒细胞吞噬后释放出炎性介质。
()14、慢性肾盂肾炎时肾小管内可出现胶样管型,形似甲状腺滤泡。
()15、发生于不同器官中的结核病变往往是复杂多变的,渗出、坏死和增生性病变之间可以互相转化。
()二、选择题16、透明血栓的主要成分是()A.红细胞B.血小板小梁C.中性粒细胞D.纤维蛋白E.网状纤维17、关于风湿性心内膜炎赘生物的描述错误的是()A.赘生物单行排列、直径为1~2mmB.赘生物呈灰白色半透明状,容易脱落C.赘生物可呈片状累及腱索及邻近内膜D.赘生物由血小板和纤维蛋白构成E.赘生物周围可出现少量的Aschoff细胞18、不能根据肉眼所见确定坏死性质的是()A.凝固性坏死B.液化性坏死C.纤维素样坏死D.坏疽E.脂肪坏死19、手术切口一般5~7日拆线的原因是()A.炎症反应消失B.伤口被肉芽组织填充.C.伤口内肌成纤维细胞开始形成D.伤口两侧出现胶原纤维连接。
【全】诊断学基础复习题及答案电子版

第一篇常见症状一、单项选择:1、发热最常见的原因是()A、无菌性坏死物质吸收B、变态反应C、病原体感染D、体温调节中枢功能失调2、吸收热见于()A、风湿热B、败血症C、细菌感染D、大面积烧伤3、稽留热见于()A、风湿热B、败血症C、肺炎球菌性肺炎D、疟疾4、弛张热见于()A、伤寒B、败血症C、肺炎球菌性肺炎D、疟疾5、先昏迷后发热常见于()A、流行性乙型脑炎B、伤寒C、脑出血D、中毒性菌痢6、胆绞痛发作时出现右肩痛属于()A、皮肤痛B、牵涉痛C、放射痛D、内脏痛7、由于产热过多所致发热见于()A、甲状腺功能亢进症B、脱水C、风湿热D、急性溶血8、男性,23岁,饱餐后突发剧烈上腹痛,呈刀割样,板状腹。
最可能的诊断是()A、急性胰腺炎B、急性胆囊炎C、急性胃炎D、胃肠穿孔9、上腹痛反复发作十年,多于春秋季发作,主要表现为空腹痛,进食后缓解。
最可能的诊断是()A、慢性胃炎B、胃溃疡C、十二指肠溃疡D、慢性胆囊炎10、剧烈腹痛伴血尿见于()A、肾炎B、肾结石C、肾肿瘤D、膀胱炎11、肝源性水肿的主要特点是()A、多从下肢开始继之遍及全身B、多从眼睑颜面开始C、主要表现为腹水和踝部水肿D、多有双上肢静脉压升高12、三凹征见于()A、喉水肿B、支气管哮喘C、重症肺炎D、大量胸腔积液13、呼气性呼吸困难见于()A、气管肿瘤B、支气管哮喘C、重症肺炎D、大量胸腔积液14、吸气性呼吸困难最主要的特点是()A、鼻翼扇动B、哮鸣音C、三凹征D、紫绀明显15、呼气时间延长见于()A、严重肺炎B、支气管哮喘C、气管内异物D、肺结核16、大量胸腔积液临床上常表现为()A、呼气性呼吸困难B、吸气性呼吸困难C、混合性呼吸困难D、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17、心源性呼吸困难的特点是()A、平卧时加重B、平卧时减轻C、与体位无关D、与劳动无关18、长期慢性咳嗽、咯血、咳大量脓痰见于()A、慢性支气管炎B、支气管扩张C、肺结核D、肺癌19、长期慢性咳嗽、咳痰,胸廓呈桶状见于()A、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B、支气管扩张C、肺结核D、肺癌20、肺部疾病引起大咯血最常见于()A、肺结核B、肺癌C、肺炎D、肺气肿21、下列哪项不是二尖瓣狭窄引起大咯血的原因()A、肺淤血致肺泡壁毛细血管破裂B、肺淤血致支气管内膜毛细血管破裂C、支气管粘膜下层支气管静脉曲张破裂D、急性肺水肿致肺泡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强22、大咯血是指一日咯血量()A、大于200mlB、大于300mlC、大于400mlD、大于500ml23、出血量较大的咯血常见于()A、支气管肺癌B、支气管扩张C、肺气肿D、慢性支气管炎24、毛细血管内还原血红蛋白增加到哪种情况可出现紫绀()A、大于30g/LB、大于40 g/LC、大于50g/LD、大于60 g/L25、心力衰竭引起的紫绀属于()A、中心性紫绀B、周围性紫绀C、混合性紫绀D、心性混血性紫绀26、上消化道出血最常见的原因是()A、食道静脉曲张破裂B、食管炎C、急性胃黏膜病变D、消化性溃疡27、呕血伴脾大、腹壁静脉曲张首先考虑()A、肝硬化B、肝癌C、肝囊肿D、肝脓肿28、某一风湿热患者,服用阿斯匹林半个月,突然出现呕血,首先应考虑()A、消化性溃疡B、急性胃粘膜病变C、肝硬化食道胃底静脉曲张破裂D、慢性胃炎29、持续性隐血便最常见于()A、慢性胃炎B、消化性溃疡C、肠炎D、胃癌30、血液中非结合胆红素明显升高见于()A、溶血性贫血B、急性肝炎C、胆总管结石D、胰头癌31、血液中结合胆红素明显升高见于()A、溶血性贫血B、急性肝炎C、胆囊结石D、胆总管结石32、意识障碍最严重的表现为()A、嗜睡B、昏睡C、意识模糊D、昏迷33、病理性的持续睡眠状态,可被唤醒,能正确回答问题称为()A、嗜睡B、昏睡C、谵妄D、昏迷34、下列叙述哪项是错误的:()A、伤寒高热期——稽留热B、重症肺结核——弛张热C、布鲁菌病——波状热D、风湿热——间歇热35、病人处于沉睡状态,回答问题含糊不清,甚至答非所问,这种表现是:()A、意识模糊B、谵妄C、昏睡D、昏迷36、吸气性呼吸困难是由于:()A、细支气管痉挛引起B、肺部广泛病变所致C、上呼吸道狭窄阻塞引起D、细支气管炎37、呼气性呼吸困难是由于:()A、细支气管痉挛或炎症使下呼吸道狭窄B、急性喉炎C、上呼吸道狭窄阻塞引起D、气管异物38、肾源性水肿早期首先出现于()A、眼睑及颜面B、上肢C、下垂部位D、腹腔四、填空题:1、肺源性呼吸困难临床上分三型,分别是,,。
《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期末考试题

《针法灸法学》期末考试题班级姓名学号成绩一、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9分)间接灸针法押手二、填空题(每空0.5分,共15分)1.灸法主要研究、、和不同灸具的作用特点及其适应症。
2.毫针的结构,可分为、、、、针尾五个部分。
3.常用双手进针法,包括、、、四种。
4. 从针刺角度分,进针可分为三种。
5. 行针的基本手法包括、两种。
6. 针刺宜忌,包括部位宜忌、宜忌、宜忌及宜忌四个方面。
7. 艾炷灸分为和。
8. 飞经走气包括、白虎摇头、、四法。
9. 根据“补母泻子法”,脾的实证,可取本经穴,还可取经的穴。
肾的虚证,可取本经穴,还可取经的穴。
三、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30分)1.“十二刺”见于文献()A.《针灸甲乙经》 B.《内经》 C.《难经》D.《针经指南》E.《针灸大成》2.开阖补泻法中补法的操作方法是()A.出针后不按针孔B.出针时摇大针孔C.边出针,边摇大针孔,出针后按压针孔D.出针后按压针孔E.以上均不是3.呼吸补泻的泻法是()A.病人吸气时进针、吸气时出针B.病人吸气时进针、呼气时出针C.病人呼气时进针、呼气时出针D.病人呼气时进针、吸气时出针E.医生吸气时进针、呼气时出针4.在针刺手法上,眼眶内的经穴应()A.直入直出B.斜刺轻捻C.向眶尖方向捻转刺入D.可作中等度提插E.先捻转后提插5《内经》“十二刺”中,用治“范围较小而部位较深的痛痹”的是()A.偶刺B.齐刺C.直针刺D.扬刺E.输刺6.腰椎棘突下的穴位针刺法是()A.直刺B.斜刺C.向上或向下平刺D.向上斜刺E.平透刺7.拔罐法早期称为()A.吮血疗法B.排脓疗法C.排气疗法D.角法E.闪法8. 下列穴位选用提捏法的是()A.百会B.上星C.太渊D.太阳E.睛明9.下列腧穴中不具有补虚功能的是( )A.上巨虚 B.三阴交 C.中冲 D.关元 E.太冲10.天灸又称为( )A.化脓灸 B.发泡灸 C.直接灸 D.实按灸 E.间隔灸11.现在临床上所用的三棱针在古“九针”中被称之为( )A.鑱针 B.铍针 C.锋针 D.毫针 E.大针12.四肢末端放血,一般采用()A.挑刺法B.点刺法C.散刺法D.刺络法E.扬刺13.根据“补母泻子法”,肺的虚证应取()A.少商B.鱼际C.太渊D.经渠E.尺泽14.以下除哪一项外,治疗时可以适当增加留针时间()A.急性病B.顽固性疾病C.疼痛性疾病D.痉挛性疾病E.慢性病15.同取天枢、足三里、太冲穴,最合适的体位是()A.仰卧位B.俯卧位C.侧卧位D.俯仆坐位E.侧伏坐位16.阳中隐阴手法中的补泻关系为()A.纯补无泻B.纯泻无补C.先补后泻D.后泻后补E.平补平泻17.下列各项,除哪项外,都是拔罐法的治疗作用()A.温经通络B.祛湿逐寒C.行气活血D.补益气血E.消肿止痛18.下列各项中,应慎用灸法的是()A.寒邪束表B.阳虚暴脱C.瘀血阻络D.寒滞经络E.阴虚发热19.下列穴位除哪项外,经常用以刺血疗法()A.十宣B.印堂C.委中D.经渠E.耳尖20.某患者患有子宫下垂症,求助于针灸治疗,首选()A.毫针平补平泻B.毫针补法C.毫针泻法D.拔罐法E. 灸法21.下列哪种疾病不适于选用皮内针治疗()A.头痛B.便秘C.高血压病D.膝关节痛E.胃痛22.下列哪组穴位不宜用电针治疗()A.肺俞、大杼(同侧)B.风府、人中C.乳根、期门(同侧)D.命门、百会E.以上都不能23. 雷火神针是()A.一种火针B.一种温针C.一种特制的毫针D.一种配合符咒的针法E.以上均不是24.下列哪种疾病不适用于用三棱针放血治疗()A.高热B.中风闭症C.中风脱症D.咽喉肿痛E.目赤肿痛25.下列哪种疾病,首选放血拔罐法()A.咽喉肿痛B.泻泄C.咳嗽D.丹毒E.牙痛26.五输穴与五行相配,下列错误的是()A.复溜-金B.支沟-火C.中渚-土D.侠溪-水E.少府-火27.九针中用于按摩的针具是()A.鑱针B.鍉针C.员针D.员利针E.锋针28.下列哪一组穴位可用仰靠坐位()A.风池、曲池、血海B.百会、哑门、足三里C.廉泉、列缺、照海D.人中、委中、肾俞E.环跳、风府、肩井29.隔姜灸的确切作用是()A.清热解毒B.温肾壮阳C.温中扶阳固脱D.防病保健E.解表散寒温中30. 下列使用火针的方法哪一项是错误的()A.选用较粗的针B.先烧针尖后烧针身C.快速刺入已选好的穴位中D.迅速出针E.可于施针前用普鲁卡因局麻四、判断改错题(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对的划√,错的划×,并将其更正。
中医药大学2018年专升本下学期期末诊断学基础 - 复习题及答案-精品

《诊断学基础》复习资料一、单选题1、咳嗽与咳痰中,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咳嗽是一种保护性反射动作B.咳嗽亦属一种病理现象C.咳嗽控制中枢在延髓D. 胸膜疾病或心血管疾病不会出现咳嗽2、下列各项正确的是()A急性细菌性痢疾——黏液脓血便 B急性坏死性肠炎——白陶土样便C慢性胰腺炎——果酱样便 D急性肠炎——脓血便3、下列哪项是局部视诊内容()A营养、意识状态 B面容、表情 C步态、姿势 D胸腹形态4、触诊对那个部位的检查更重要()A胸部 B腹部 C皮肤 D神经系统5、腹部触诊检查下列哪项最重要()A压痛 B反跳痛 C腹壁紧张度 D脏器触诊6、关于心电图的价值下列哪项不正确()A能确诊心律失常 B能确诊心肌梗塞C辅助诊断房室肥大 D能反映心功能状态7、关于病例书写错误的是()A询问病情时尽量用通俗语言,而记录时必须用医学术语B疾病诊断和手术名称应以《国际疾病分类》的规定为准C各项记录必须有完整日期,按年月日顺序用阿拉伯数字填写D各项记录结束时医师必须签署全名或盖规定印章于左下方,并做到清晰易认8、引起颈静脉怒张的常见原因不包括()A肺水肿 B右心衰竭 C缩窄性心包炎 D心包积液9、下列哪种情况可引起全身淋巴结肿大()A急性咽炎 B慢性鼻炎 C再生障碍性贫血 D白血病10、下列哪项情况可检查到气管向右移位()A左侧胸腔积液 B左侧肺不张 C左侧胸膜粘连 D右侧气胸11、下列对甲状腺检查描述不准确的是()A正常人甲状腺外观不突出 B检查甲状腺可嘱病人做吞咽动作C甲状腺肿大达胸锁乳突肌外侧为3度 D看不到但能触及为2度12、患者男,35岁,上腹部规律性疼痛5年,多于秋季出现。
1周以来每晚12点左右出现上腹痛,3小时前患者进食后突然出现持续性剧烈腹痛,以上腹正中为重,不敢呼吸,腹部查体:板状腹,全腹压痛(+),反跳痛(+),肝浊音界消失,肠鸣音减弱。
该患者可能的诊断为()A:急性胰腺炎 B:肠梗阻 C: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急性穿孔D:幽门梗阻 E:急性胆囊炎13、关于病历书写错误的是()A入院记录一般应在病人入院后24小时内完成 B手术记录于术后24小时内完成C转入记录应在24小时内完成 D死亡记录应在当时完成14、蛙腹见于下列哪种情况()A. 腹膜有炎症或肿瘤浸润B. 腹腔大量积液C. 腹腔大量积气D. 腹腔巨大肿瘤E. 腹壁上的肿物15、左心衰竭引起的呼吸困难的特点不包括()A叹息样呼吸 B休息时减轻 C仰卧时加重 D夜间发作16、血清白蛋白减低不可能见于()A营养不良 B急性肝细胞损害 C恶性肿瘤 D肾病综合征17、心肌梗塞急性期的梗塞区导联有()A ST段弓背向上抬高B 坏死型Q波C T波直立 D缺血性T波倒置18、冠心病的危险因素不包括()A高胆固醇 B低密度脂蛋白升高 C高密度脂蛋白升高 D高甘油三酯19、下列对主诉的描述准确的是()A患风心病三年加重一周 B活动后心慌气促三年余加重二周C咳嗽咳痰并时有呕吐 D患高血压20年,心绞痛加重三周20、下列关于胸壁静脉的叙述错误的是()A可根据静脉血流方向鉴别上下腔静脉阻塞 B正常胸壁静脉不明显C上腔静脉阻塞,静脉血流方向自下而上 D下腔静脉阻塞,静脉血流方向自下而上21、男,30岁,饱餐后劳动时,突然腹部剧烈绞痛,阵发性加重,伴呕吐。
诊断学基础期末考试.doc

诊断学基础整理单项选择1、发热时体温增加1C,脉搏增加(10-20次/分)2、驰张热常见于哪种疾病(败血症、重症肺结核、化脓性炎症、风湿热)3、感染性发热最常见的病原体是:细菌4、呕血最常见的原因是:消化性溃疡5、接近于不省人事的意识状态,患者处于熟睡状态,不易被唤醒,虽在强烈的刺激下可被唤醒,但很快乂在入睡,称为:昏睡6、下列哪项不属于非先天性溶血性黄疸:Mirizzi综合征7、对主诉的正确理解是:症状和体征加持续时间8、紫搬的直径为:9、腋窝淋巴结可分为那儿个群:10、肥胖是指体重超过标准体重的()11>双侧眼险闭合障碍见于:重症肌无力12、心尖搏动范围(第5肋间隙、左锁骨中线内侧0. 5-lcm,直径2-2. 5cm)13、正常人肝下界叩诊音A、右锁骨中线一上:笫5肋间;下:右季肋下缘。
(上下距离9-llcm)B、右腋中线一上:第7肋间;下:第10肋水平;C、右肩胛线一上:第10肋间;下:不易扣出。
14、腹部叩诊出现移动性浊音时,腹水量(超过1000ml)15、正常肺部叩诊音可听到实音清音一气多则较清,组织多则较浊。
上部比下部浊;右上比左上浊;背部音比前胸浊。
17、干锣音的特点连续性呼吸附加音一气流通过狭窄的支气管时的发生漩涡,或气流通过有粘稠分泌物的空腔,冲击时粘稠物震动所致。
18、语颤增强的因素(肺实变、肺空洞、压迫性肺不张)19、意识障碍(颅脑及全身的严重疾病损伤人脑皮质和上行性网状激活系统,出现觉解状态及意识内容的异常——意识障碍)20、第一心音的描述特点(音调低、强度较响、持续时间较长)21、血清胶体稳定性试验,麝香草酚阳性反应常见于(急性肝细胞损伤)粒红比升高22、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特点(粒红比值下降)23、腹水为漏出液见于(肝硕化腹水)24、杵状指多见于(支气管扩张、支气管肺癌、慢性肺脓肿、发组型先天心脏病)25、反指见于:缺铁性贫血26、腹壁出现玫瑰疹见于(伤寒)27、肝浊音区缩小见于(急性肝坏死、晚期肝硬化、胃肠胀气)28、腹检可见液波震颤说明(腹腔内游离液体>3000ml)29、上消化道出血最常见的病因(消化性溃疡、食管与胃底静脉111]张破裂、急性胃黏膜病变)30血浆BUN高于正常时,有效肾单位己受损至少达(60-70%)31、紫瘢是指皮下出血的直径为(3-5mm)32、静脉努张可见于(右心衰竭、缩窄性衰竭、缩窄性心包炎、心包积液、上腔静脉受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长春中医药大学2014-2015学年第二学期诊断学基础期末考试重点范围注:文中涉及的参考书目页数来自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十二五”规划教材《诊断学基础》第二章常见症状·发热的分度和过程分度:正常36—37℃;低热37.5—38℃;中等度热38.1—39℃;高热39.1—41℃;超高热41℃以上。
发热过程:体温上升期(骤升or缓升)→高热持续期→体温下降期(骤降or缓降)·呼吸困难的发生机制和病因P181、呼吸系统疾病2、心血管系统疾病3、中毒4、神经精神因素5、血液系统疾病·三凹征P19胸骨上窝、锁骨上窝、肋间隙在吸气时明显凹陷,常伴有高调吸气性喉鸣。
·发绀(名词)P21血液中还原血红蛋白增多或异常血红蛋白衍生物高铁血红蛋白、硫化血红蛋白增多而引起的皮肤黏膜呈青紫色改变的一种表现。
·心悸(名词)P22患者自觉心脏跳动的不适感和心慌感。
·水肿(名词)P24过量的液体在组织间隙或体腔内积聚。
·呕血的三大病因(多选)P29消化性溃疡、食管及胃底静脉曲张破裂、急性胃黏膜病变。
·腹泻的发生机制(简答)P341、分泌性腹泻为胃肠黏膜分泌亢进所致。
如霍乱弧菌肠毒素引起的大量水样腹泻。
2、渗透性腹泻肠内容物渗透压增高,影响肠腔内水与电解质的吸收而致。
如口服盐类泻药或甘露醇所致腹泻。
3、吸收不良性腹泻由于肠黏膜吸收面积缩小或吸收障碍所致。
如吸收不良综合征。
4、渗出性腹泻由肠粘膜炎症渗出大量黏液、脓、血所致。
如细菌性痢疾。
5、动力性腹泻由肠动力紊乱引起。
肠动力过速见于甲亢、肠胃易激综合征等;肠动力过缓见于结肠型的细菌在小肠定植和过度生长,使脂肪、胆盐、碳水化合物的吸收受到影响。
·黄疸(名词)P35血清总胆黄疸浓度升高导致皮肤、黏膜及巩膜出现黄染。
·皮肤黏膜出血P42指皮肤黏膜自发性出血或损伤后难以止血,是出血性疾病的主要表现。
·意识障碍的分类(简答)P461、嗜睡:最轻的意识障碍,患者处于病理的持续睡眠状态。
轻刺激如推动或呼唤患者,可被唤醒,醒后能回答简单的问题或做一些简单的动作,但反应迟钝。
刺激停止后又迅速入睡。
2、意识模糊:常见的轻度意识障碍,程度较嗜睡重。
具有简单的精神活动,但定向力有问题,表现为对时间、空间、人物失去正确的判断力。
3、昏睡:患者几乎不省人事,不宜唤醒。
虽在强刺激下可被唤醒,但不能回答问题或答非所问,且很快又再入睡。
4、昏迷:意识丧失,任何强大的刺激都不能唤醒,是最严重的意识障碍。
5、谵妄:是一种以兴奋性提高为主的急性高级神经中枢活动失调状态,较意识模糊严重,定向力和自知力均障碍,不能与外界正常接触,常有丰富的错觉、幻觉,形象生动逼真的错觉可引起恐惧、外逃或伤人行为。
第三章基本检查法·叩诊音的临床意义P551、清音正常肺部的叩诊音。
2、浊音生理:被肺所覆盖的心脏或肝脏部分。
病理:见于含气量减少(如肺炎)的肺组织。
3、实音生理:正常不含气的实质器官,如心脏、肝脏的叩诊音。
病理:可见于大量胸腔积液或肺实变。
4、鼓音生理:正常左下胸的肺泡区及腹部的叩诊音。
病理:可见于肺空洞、气胸或气腹等。
5、过清音提示肺组织含气量增多,弹性减弱,常见于肺气肿。
第四章一般检查·皮下出血的分类P67出血直径小于2mm为出血点;直径3—5mm为紫癜;直径5mm以上者为瘀斑;片状出血伴有皮肤显著隆起者为血肿。
·蜘蛛痣(名词)P67由皮肤小动脉末端分支性扩张所形成的血管痣,状如蜘蛛。
·头颈部的8组淋巴结P70耳前、耳后、枕骨下区、颌下、颏下、颈前三角、颈后三角、锁骨上窝·淋巴结肿大的意义(简答)P701、局限性淋巴结肿大(某一组淋巴结肿大):见于非特异性淋巴结炎、淋巴结结核、恶性肿瘤的淋巴结转移。
2、全身淋巴结肿大(多数区域中有两组以上淋巴结同时肿大):见于急慢性白血病、淋巴瘤、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系统性红斑狼疮及某些病毒性感染如风疹。
第五章头部检查·鼻窦P75鼻窦共4对,为额窦、筛窦、上颌窦、蝶窦,其中蝶窦不能触及。
第六章颈部检查·气管移位的意义(简答)P811、向健侧移位:见于一侧大量胸腔积液、积气、纵隔肿瘤及单侧甲状腺肿大。
2、向患侧移位:见于一侧肺不张、胸膜增厚粘连及肺硬化。
3、Oliver征:主动脉弓动脉瘤时,由于心脏收缩时瘤体膨大,将气管压向后下,因而每随心脏搏动可触及气管的向下曳动。
第七章胸部检查·胸部体表标志(论述)P831、胸骨角胸骨体与胸骨柄连接处所形成的微向前突起的角。
两侧分别与左右第2肋软骨相连接,通常以此作为标记来计数前胸壁上的肋骨和肋间隙。
2、脊柱棘突后正中线的标志。
位于颈根部的第7颈椎棘突最为突出,低头时更加明显,为背部颈、胸交界部的骨性标志。
临床上以此作为标志来计数胸椎棘突或胸椎。
3、肩胛下角肩胛骨最下端。
被检者取直立位、两手自然下垂时,肩胛下角平第7肋骨或第7肋间隙,相当于第8胸椎水平。
4、胸骨下角为两侧肋弓在胸骨下端会合处所形成的夹角,又称腹上角。
正常为70°—110°,体型瘦长者胸骨下角较小,矮胖者胸骨下角较大,深吸气时可稍增宽。
·肺下界和肺下界的移动度P92正常肺下界,在锁骨中线第6肋,腋中线为第8肋,肩胛线为第10肋。
正常人肺下界的移动度是6—8cm。
·湿啰音的分类、机制、听诊特点(论述)P96产生机制:是气道或空洞内有较稀薄的液体,呼吸时气流通过液体形成水泡并立即破裂所产生的声音。
分类:1、按支气管口径大小分为粗、中、细三种湿啰音。
2、按音响程度分为响亮性和非响亮性湿啰音。
听诊特点:1、吸气及呼气时均可听见,以吸气终末时多而清楚。
2、常有数个水泡音成串或断续发生。
3、部位较恒定,性质不易改变。
4、大、中、小湿啰音可同时存在。
5、咳嗽后湿啰音可增多、减少或消失。
·胸膜摩擦音(感)(名词解释)P97胸膜发生炎症时表面粗糙,呼吸时脏、壁两层胸膜相互摩擦产生振动,触诊时有胸膜摩擦感,听诊时有胸膜摩擦音,以胸膜摩擦音更易被发现。
·心尖搏动的病理因素(填空)P99心脏疾病、胸部疾病、腹部疾病·心脏的触诊(填空)P100可触知心脏的搏动、震颤或心包摩擦感。
心尖搏动以全手掌缩小到小鱼际或指尖。
根据震颤出现的时期可分3种。
与心尖搏动向前凸起同时出现的震颤为收缩期震颤;心尖搏动凸起后出现的震颤为舒张期震颤;整个收缩期及舒张期均可触及的震颤为连续性震颤。
心包摩擦感通常在胸骨左缘第4肋间(心包裸区)最易触及,以收缩期明显,有心包摩擦感时,患者常有严重胸痛。
·震颤的产生机制和意义P100产生机制:血液经狭窄的瓣膜口或异常通道流至较宽广的部位所产生的湍流场或漩涡,时瓣膜、心室壁或血管壁产生振动,传至胸壁所致。
临床意义:器质性心血管疾病特征性体征之一。
·心脏的五个瓣膜、听诊区、位置、听诊顺序P1031、二尖瓣区位于第5肋间隙左锁骨中线内侧2、肺动脉瓣区位于胸骨左缘第2肋间隙3、主动脉瓣听诊区位于胸骨右缘第2肋间隙4、主动脉瓣第2听诊区位于胸骨左缘第3、第4肋间隙5、三尖瓣区位于胸骨体下端近剑突偏右或偏左处·听诊内容、名称P1031、心率2、心律3、心音4、额外心音5、心脏杂音6、心包摩擦音·脉搏短绌P104同时数心率和脉率时心率快于脉率,是心房颤动的听诊特点。
·第一心音、第二心音的产生机制P104S1:“瓣膜起源学说”,由心室收缩开始时二尖瓣、三尖瓣骤然关闭的振动所致S2:由心室舒张开始时主动脉、肺动脉的半月瓣突然关闭的振动所产生。
第八章腹部检查·肝上、下界位置(填空)P133二者距离9-11cm第十一章神经系统检查·病理反射定义、内容(大题)P163定义:病理反射是指当锥体束损害时失去了对脑干和脊髓的抑制功能,而出现一些正常人所不能见到的反射。
内容:巴宾斯基征(Babinski sign)、奥本海姆征(Oppenheim sign)、戈登征(Gordon’s sign)、查多克征(Chaddock sign)·巴宾斯基征定义、意义、内容P163被检查者仰卧位,下肢伸直。
检查者以左手持住其踝部,右手用钝尖物由后向前划足底外侧至小趾根部,再转向拇趾侧。
正常表现为足趾向跖面屈曲,称为正常跖反应,即巴宾斯基征阴性。
如表现为拇趾背屈,其余四趾呈扇形展开,则称巴宾斯基阳性。
临床意义:锥体束损害第十三章血液学检查·血红蛋白参考值P173男性,120—160g/L;女性,110—150g/L;新生儿,180—190g/L。
·红细胞计数参考值P173男性,(4.0—5.5)×1012/L;女性,(3.5—5.0)×1012/L;新生儿,(6.0—7.0)×1012/L。
·缺铁性贫血与巨幼细胞贫血P173缺铁性贫血,血红蛋白减少较红细胞为甚;巨幼细胞贫血,血红蛋白减少较红细胞相对较轻。
·红细胞和血红蛋白减少的临床意义P174生理性:孕妇、婴幼儿及部分老年人可见病理性:1、红细胞生成减少:造血原料不足(缺铁性贫血等),造血功能障碍(白血病等),慢性系统性疾病(恶性肿瘤等)。
2、红细胞破坏过多:各种溶血性贫血,如脾功能亢进。
3、失血:各种失血性贫血。
·白细胞计数参考值P175成人,(4.0—10.0)×109/L;儿童,(5.0—12.0)×109/L;新生儿,(15.0—20.0)×109/L。
·中性粒细胞增多的临床意义P176生理性:见于新生儿,妊娠末期、分娩时,剧烈运动、劳动后,饱餐、沐浴后及寒冷情况下。
病理性:1、急性感染:化脓性感染(最常见)如流行性脑脊髓膜炎、肺炎、阑尾炎;还见于某些病毒感染如乙脑;某些寄生虫感染如急性血吸虫病。
2、严重组织损伤:外伤、大手术、急性心肌梗死等。
3、急性大出血:脾破裂,宫外孕输卵管破裂。
4、急性中毒:代谢性酸中毒,农药中毒。
5、恶性肿瘤:各种恶性肿瘤晚期。
6、其他:器官移植后排斥现象、类风湿关节炎等。
·中性粒细胞减少的临床意义P1761、感染:病毒感染(常见)如流行性感冒、麻疹、水痘等;某些革兰阴性杆菌感染如伤寒;某些原虫感染如疟疾。
2、血液疾病:再生障碍性贫血、白细胞不增多性白血病、骨髓转移癌等。
3、药物及理化因素的损伤:氯霉素、抗肿瘤药、抗结核药、X线等。
4、自身免疫性疾患:系统性红斑狼疮等。
5、脾功能亢进:各种原因引起的脾脏肿大如肝硬化、班替综合征等。
·中性粒细胞的核象变化P176核左移:常见于感染、大出血、恶性肿瘤晚期,特别是急性化脓性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