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物理实验基础

合集下载

《大学物理实验课件》

《大学物理实验课件》

实验中仪器和器材的准备要 提前规划,确保充分准备, 并按要求使用。
实验中人身安全和设备安全 都至关重要。在实验中,必 须要严格遵守实验室安全规 定。
常见物理实验数据处理方法
统计学方法
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使用 统计学方法是常见的数据处理方法 之一。
计算机模拟方法
对于复杂的物理现象,利用计算机 进行模拟,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 解现象和数据。
乐器共鸣的实验
通过共鸣质点的实验,研究乐器共 鸣原理,识别共鸣频率以及分析其 特征。
噪声的实验
从噪声的概念、产生原因、危害以 及对策等方面展开研究,提高对环 境保护和健康保护的认识。
现代物理实验实例介绍
康普顿散射实验
通过康普顿散射的实验方式,了 解电子的波动性质及其与光的相 互作用等相关知识。
夫琅禾费衍射实验
通过探究磁场的基本特性和 形成原理,更好地了解电学 与磁学之间的关系。
探究电磁感应现象和法拉第 电磁感应定律原理,深入了 解电磁学的实际应用。
通过实验探究电磁波的基本 特性和传播规律,加深理解 电磁波的重要意义。
声学物理实验实例介绍
声音的产生和传播
从声音的产生、传播以及声音特性 角度来研究声音,了解声音在空气 中传播的基本规律。
研究夫琅禾费衍射和其它衍射现 象,探究光的波动模型。
扫描隧穿显微镜
通过扫描隧穿显微技术,了解原 子和分子表面的电子结构和图像。
实验室安全知识和技巧
安全演练
在实验室中定期开展安全演练, 提高应急处置水平。
戴手套、警示牌、护目 镜等
在实验过程中,需要注意佩戴 手套和护目镜等防护措施。
备份实验资料
在进行实验前,需要备份实验 数据和文献资料等重要信息。

大学物理常见实验步骤一览表

大学物理常见实验步骤一览表

大学物理常见实验步骤一览表
本文档旨在提供大学物理常见实验的步骤和操作指南。

以下是几个常见实验的简要步骤描述。

1.阻力的测量
实验目标:测量物体在不同阻力下的运动情况。

1.准备实验器材:小车、斜面、测量尺、计时器等。

2.将小车放置在斜面上,用测量尺测量小车的初始位置。

3.以一定的初速度将小车推动下斜面,并进行计时。

4.记录小车通过一定距离时的用时。

5.重复实验多次,取平均值作为结果。

2.物体自由下落
实验目标:研究物体自由下落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

1.准备实验器材:垂直挂满刻度的长纸条、一个小球、计时器等。

2.将纸条竖直挂起,并在合适位置标出时间刻度。

3.从纸条上方让小球自由下落,并同时开启计时器。

4.在小球碰到地面时停止计时。

5.根据时间刻度和计时结果,得到小球每经过一个固定时间间隔所通过的距离。

6.重复实验多次,绘制速度与时间的图表。

3.物体斜抛运动
实验目标:研究物体在斜抛运动中的轨迹。

1.准备实验器材:斜坡、小球、测量尺、计时器等。

2.在斜坡上固定一个起点和一个终点,并用测量尺测量起点和终点之间的距离。

3.将小球从起点斜抛出发,在空中进行自由落体运动。

4.记录小球落地所用的时间。

5.根据落地时间和起点到终点的距离,计算出小球的抛射速度和抛射角度。

请根据具体实验需求对实验步骤进行适当调整,并确保在实验过程中注意安全。

以上是几个常见物理实验的步骤一览表,希望对你的实验工作有所帮助。

大学物理实验基础知识(1)

大学物理实验基础知识(1)

大学物理实验
§1.3 实验者须知
1.实验课前应充分做好预习工作,真正了解本次实验“做什么、 怎么做、为什么这样做”,并设计好数据表格,完成“实验 报告册”上“预习部分”内容。教师上课时将检查学生预习 情况,凡未预习或预习不充分的学生,不可实验。 2.实验时应严肃认真,养成严谨求实的工作作风,不得伪造实 验数据或相互抄袭实验结果。 3.实验课应注意安全,爱护仪器,如有遗失或损坏仪器等情况 发生,请及时向指导教师报告,教师将酌情按有关章程制度处 理。实验结束应将仪器、桌凳等整理好后再离开实验室。
大学物理实验
4.每次实验必须携带实验讲义、实验报告本、图纸、计算器及 必备的文具 。
5.每次实验的数据,请记录在“实验报告册”的“实验部分”, 实验完毕须经指导教师审核实验结果(包括数据处理)并签阅后 方可结束实验。
6.选做内容可网上自行选择,在规定的范围内,可自由选择实 验内容和实验时间。由于选择了实验时间,即占用了实验资源, 因此,选了实验却没有做的同学,后果自负。
大学物理实验
§1.2 物理实验课的基本程序
预 习
实验操作
撰写报告
大学物理实验
预习
• 仔细阅读实验教材和有关的资料,明确实验目的、原理和方法,
了解主要的实验步骤。对实验中使用的仪器,要弄清操作方法和 注意事项。
• 在统一的实验报告册上书写实验预习报告,包括:目的、原理、内
容、注意事项;要求简明 • 书面回答预习思考题 • 另备纸张绘制好数据记录表格(实验数据不能直接记入实验报告)
在实际测量中,将多次测量的算术平均值作为 测量结果的近真值,即测量结果的最佳估计值。
大学物理实验
f ( x)
置信概率:
p
x2

第二章大学物理实验基础知识

第二章大学物理实验基础知识

有效位数取决于仪器和被测量量本身的大小,仪器精度决定 存疑数字的位置(一般为仪器最小刻度的下一位),被测量量 的大小决定可靠数字的个数。
0 mm 10 20 30 40
L=14.6(mm)
第二章 大学物理实验基础知识
使用不同精度的测量仪器,得到的测量数据,其有效数字的 有效位数则不同,有效位数越多,说明测量结果越精确。
第二章 大学物理实验基础知识
过失误差 由于测量者在测量过程中粗心大意所发生的错误 或失误而造成的一种误差,只要认真、细心操作, 完全可以避免这种误差。
第二章 大学物理实验基础知识
§2.3测量结果的有效数字
对某一物理量测量时,由仪器中读取的准确数字称为可靠数 字,估读的欠准确数字称为存疑数字,可靠数字和存疑数字统 称为测量结果的有效数字,有效数字的个数叫有效位数。 有效数字一般都是由几位可靠数字和1—2位存疑数字构成。
用模拟法测绘静电场 气垫导轨上的实验 三棱镜折射率的测量 透镜焦距的测量
有效数字的读取和计算 光栅衍射实验
密立根油滴实验 测量及其结果表达式
实验基础理论知识 电学元件伏安特性的研究、
电位差计的使用 灵敏电流计的研究、
数据处理方法
自组装直流单臂电桥 基本实验方法 自组望远镜
基础性实验
综合性实验
实验项目 设计性实验
掌握测量误差的基本知识, 具有正确处理实验数据的 处理实验数据的常 用方法 基本能力
基本
要求
掌握基本物理量的测量方法。 了解和学会常用的物理实验方法。 掌握实验室常用仪器的性能。 掌握常用的实验操作技术 。
第二章 大学物理实验基础知识
§2.1 测量
测量
将待测量量与同类计量标准单位相比较的过程。 测量结果 由测量所得到的赋予被测量的值,具有单位和量纲 测量可分为直接测量和间接测量。 测量也可分为单次测量和多次测量。

大学物理实验复习资料

大学物理实验复习资料

大学物理实验复习资料大学物理实验复习资料复习要求1.第一章实验基本知识;2.所做的十二个实验原理、所用的仪器(准确的名称、使用方法、分度值、准确度)、实验操作步骤及其目的、思考题。

第一章练习题(答案)1.指出下列情况导致的误差属于偶然误差还是系统误差?⑴ 读数时视线与刻度尺面不垂直。

——————————该误差属于偶然误差。

⑵ 将待测物体放在米尺的不同位置测得的长度稍有不同。

——该误差属于系统误差。

⑶ 天平平衡时指针的停点重复几次都不同。

——————该误差属于偶然误差。

⑷ 水银温度计毛细管不均匀。

——————该误差属于系统误差。

⑸ 伏安法测电阻实验中,根据欧姆定律R x =U/I ,电流表内接或外接法所测得电阻的阻值与实际值不相等。

———————————————该误差属于系统误差。

2.指出下列各量为几位有效数字,再将各量改取成三位有效数字,并写成标准式。

测量值的尾数舍入规则:四舍六入、五之后非零则入、五之后为零则凑偶⑴ 63.74 cm ——四位有效数字, 6.37×10cm 。

⑵ 1.0850 cm ——五位有效数字, 1.08cm ,⑶ 0.01000 kg ——四位有效数字,1.00 ×10-2kg ,⑷ 0.86249m ——五位有效数字,8.62 ×10-1m ,⑸ 1.0000 kg ——五位有效数字, 1.00kg ,⑹ 2575.0 g ——五位有效数字,2.58×103g ,⑺ 102.6 s ;——四位有效数字,1.03 ×102s ,⑻ 0.2020 s ——四位有效数字,2.02 ×10-1s ,⑼ 1.530×10-3 m. ——四位有效数字,1.53 ×10-3m⑽ 15.35℃ ——四位有效数字,1.54×10℃3.实验结果表示⑴ 精密天平称一物体质量,共称五次,测量数据分别为:3.6127g ,3.6122g ,3.6121g ,3.6120g ,3.6125g ,试求① 计算其算术平均值、算术平均误差和相对误差并写出测量结果。

关于《大学物理基础实验》的一点感受

关于《大学物理基础实验》的一点感受

关于《大学物理基础实验》的一点感受我还没有上过其它类型的物理,电子实验,但这学期开的基础物理实验十分令我着迷。

说实话,之前我知道这些实验本身可发掘意义不大,主要是对动手操作,发现现象,分析其产生机理的训练,我完全可以说,这门课达到了这些目的。

仪器都是很先进的,数字化的,这一方面可以让我们把主要精力集中在操作上,物理上,而不是电子工具已可取代的计算上。

比如 CCD 观察牛顿环,用一个自编软件三点绘圆半径。

我在 Google 上搜过“牛顿环实验”,其核心是复杂的数字处理。

我们不必,这是一个切实改进;数字化仪器精度好。

我几次需要挖掘深做某个实验,仪器够用,比如声速测量中,我想探究伪振动机理,我用示波器放大,观察定量测次极大,最终证明原有二套解释是错的。

我收获总很多我们老师水平极高,有什么问题助教解决不了他们让我问老师,还没有出现没下文的。

有些问题老师没想过,但他们很热心和我一起分析,比如李向亭老师甚至跟我进实验室测了几个下午,乔老师教我浮纸法测声速。

我想学原理时,他们借我书,有点导师的感觉。

助教心肠好,当然也存在这样一个现象,部分助教对实验理(解)不够深,很多问题他们不曾想过。

他们讲解,操作就是都挺好到。

我建议中心编一本手册,把历年学生发现的问题汇总,他们上岗培训前系统教一遍,提高其对深、偏现象理解。

不是所有学生有机会去问老师。

总之我十分喜欢这门课,我长期思考细节。

做实验让我发现了自己的价值朱原学号 504211060大学物理实验教学评价教学效果方面一方面提高了我的动手能力,另一方面也提高了我对物理学科的兴趣,同时也给了我一个结识更多朋友的机会。

—— F0415006 高远前期效果很多,教师也非常认真负责,但是到后期有些教师有所松懈,教学不如以前认真。

—— F0411001 陈清感觉效果不错,一方面培养了我们实验能力,另一方面丰富了我们的物理知识,助教都不错,都很有耐心。

—— F0411002 丁新龙效果良好,对学生态度和蔼,通情达理对学术要求严格。

大学物理实验的基本原理

大学物理实验的基本原理

大学物理实验的基本原理大学物理实验的基本原理是通过实际操作来验证理论、加深对物理原理的理解、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

物理实验是探索自然规律、检验理论假设的重要手段,它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物理理论,并将其应用到实际问题中。

物理实验的基本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具体化理论:物理实验通过设计实际操作的手段,将抽象的物理理论转化为可以触摸的实验现象。

例如,通过实验可以验证电磁感应定律,用测量电流的方向和大小来验证安培定律。

2.精确度和准确度:物理实验中,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精确性非常重要。

准确性指的是测量结果与实际值的接近程度,精确性指的是测量结果的稳定性和重复性。

为了提高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精确性,需要合理设计实验仪器,注意实验操作中的误差控制,并进行多次实验重复测量。

3.科学分析与推理:物理实验不仅仅是简单地进行实验操作,更重要的是对实验现象进行观察和分析,从实验现象中寻找规律并进行科学推理。

通过对实验结果的量化分析和对数据的处理,可以验证或修正理论,从而深入理解物理规律。

4.实验与理论相结合:物理实验与理论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理论为实验提供了方向和框架,指导实验的设计和操作;实验又可以验证理论,并通过实际操作增加对理论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物理实验与理论相结合,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物理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5.实践与创新:物理实验培养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实践能力,促使学生学以致用、勇于实践、培养创新精神。

在物理实验中,学生需要动手设计实验方案、选择合适的实验仪器和测量方法,分析实验结果,并得出结论。

通过实验,学生不仅能够熟悉物理实验方法,还能够培养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思维。

总之,大学物理实验的基本原理是通过实际操作来验证理论、加深对物理原理的理解、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

物理实验在学生的专业学习中具有重要的作用,能够帮助学生将抽象的物理理论转化为实际操作,并通过观察和分析实验现象来深入理解物理规律。

大学物理实验 数据处理和实验基本要求

大学物理实验 数据处理和实验基本要求
2.未定系统误差的处理 实验中使用的各种仪器、仪表、各种量具,在制造时都
有一个反映准确程度的极限误差指标,习惯上称之为仪器
误差,用来 仪表示。这个指标在仪器说明书中都有明确的
说明。
第五节 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
对一个量进行测量后,应给出测量结果,并要对测 量结果的可靠性作出评价。
近年来,引入了不确定度这一概念来评价测量结果的 可靠程度。
系统误差按产生原因的不同可分为: 原因可知,有规律
(1)仪器误差
(2) 方法误差
(4)环境 条件误差
注意:
依靠多次重复测量一般不能发现系统误差的存在。
(3)个人误差
2、随机误差
15
相同的实验条件下
系统误差产生的因素
每次测量结果可能都不一样, 测量误差或大或小、或正或负, 完全是随机的
次数足够多
/94
所以
lim
n
A
A0
结论
可以用有限次数重复测量的算术平均值 A作为真值 A0
的最佳估计值。
由于平均值只是最接近真值但不是真值,因此, 误差也是无法得到的。在实际测量的数据处理中,用偏 差来估算每次测量对真值的偏差。偏差的定义为
i Ai A
4.有限次测量的标准偏差
(i 1,2, , n)
可以证明,当测量次数为有限时,可以用标准偏
1.不确定度的基本概念 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也称实验不确定度,简称为不确
定度,是对被测量的真值所处量值范围的评定。 不确定度给出了在被测量的平均值附近的一个范围,
真值以一定的概率落在此范围中。 不确定度越小,标志着测量结果与真值的误差可能值
越小;不确定度越大,标志着测量结果与真值的误差可能值越
2.不确定度分量的分类及其性质 按照“国际计量局实验不确定度的规定建议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测量结果的的存在而对被测量值不能肯定的程度,或 者说它是被测量值在某一范围内的一个评定。它是建立在误差理论基础上
的一个新概念,是误差的数字指标。
客观地说: 不确定度是对经典误差理论的一个补充,是现代误差理论 的内容之一,但它还有待进一步研究、完善与发展。
20
因此多次测量的结果完整表示为:
x x 单位
B

x
100%
21
B、单次测量的情形
有时因条件所限不可能进行多次测量,往往只进行一次 测量。 一次测量的表示结果为:
x x1
B
(单位)

x1
100%
其中测量不确定度的大小由仪器的极限误差来确定
S 2 u2 0 u2 u
9
2、误差
误差的定义:
误差就是指某量值的测量值与客观真值之差。
表示方式: x x z
客观真值是一个抽象的概念,一般情况下是未知的, 但在下面几种特殊情况下可以是已知的: ①理论真值;② 约定真值;③ 相对真值。
误差的性质:
①未知性; ②普遍性; ③随机性
10
误差的分类
例如:对于任何一个待测量而言
2、实验目的: 3、实验原理:要求:a、能基本说明本实验所要做的一些工作和过程;b、 原理中出现的公式推导,只需要结论性的公式,不需要过程;c、是否画 原理图或线路图,可根据实际情况确定。 4、实验内容:根据讲义的要求进行撰写。并拟定数据记录表格。
5、实验仪器:
6、整理后的实验数据: 7、数据处理过程:强调必须有字母公式到数字公式的过度。
开采领域,其他领域也同样如此。 而且历届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的科学家中,80%以上是
实验物理学家,由此可以看出,物理实验的重要性和学习物
理实验的必要性。
3
二、学习物理实验的几个问题
1、预约阶段
A、本学期第一层次共开设16个项目,要求学生必须完成8个项目,多 做加分,不够8个项目,本学期没有成绩。具体参考有关规定。 B、预约前必须在网上仔细阅读 “开放实验管理系统”公告栏中——
22
电流、电压表不确定度的计算
按照我国国家标准规定,电表的准确度等级分 为0.1、0.2、0.5、1.0、1.5、2.5、5共7个级别, 级数越小的电表越准确。 若用△表示电表本身的极限误差:
电表量程 级别 , 其不确定度u 100 3
如果只测一次,其不确定度为:
电表量程 级别 u 3 100 3
1、间接测量的最佳值 由上可知,间接测量的最佳估计值如下式所示:
y f ( x1 , x 2 , , x k )
2、间接测量的不确定度处理
由于间接测量量y与k个直接测量量有关,k个直接测 量量的误差必然对间接测量量y有影响,也即y的值也存 在着误差。因此,间接测量量y的不确定度也是与各直 接测量量的不确定度有关的,它们之间的关系式被称为 不确定度传播公式或传递公式。
27
由统计理论可推出传递公式:
f y x i 1 i
k
2 xi
2
f 上式中 (i=1~k)是传播系数, x 是xi的不确 x i
i
定度。
28
计算间接测量物理量不确定度时,应首先对各直接 测量量进行处理,然后再代入上式进行传递计算。 综合1、2所述,间接测量的结果可表示为:
25
四、间接测量的数据处理
设y为某一间接测量量,x1,x2,…,xk 为k个直 接测量量。遵循的函数形式为:
y f x 1 , x 2 ,... x k
各直接测量量的测量结果为:
x1 x1 x1
x 2 x 2 x2
……………
x k x k xk
26
间接测量数据处理,主要解决以下两个问题:
30
第四章
一、有效数字
数据处理的基本知识
1、有效数字的概念
由于误差存在的普遍性,实验中某物理量的测量值及运算
结果都是近似的。合理的近似,既能充分反映测量精度,又简
单明了。 注意:有效数字与测量条件(如仪器、环境、人员)密切相 关,它的位数由测量条件和待测量的大小共同决定。
31

(1)此时刻度读数为1.66厘米
需要做以下两步工作(假设所有测量数据都已经进行合理性估计,也即系
统误差和粗大误差的大小可以忽略):
1、求最佳估计值;2、求测量不确定度。
17
1、用算术平均值作为真值的最佳估计值
算术平均值可表示为式:
1 n x xi n i 1
其中 xi 为第 i 次测得值。
当测量次数n 趋于无穷时,算术平均值趋于真值。
器方面,还有可能是环境方面引起的等等),故称这种误 差为粗大误差、或疏失误差、或过失误差。
13
二、不确定度
1、不确定度的概念
用误差来评估测量结果的可靠程度,这种做法不尽完善,往往有可能
遗漏一些影响测量结果准确性的因素,如未定系统误差、仪器误差等。而 且误差是一个不确定量(不可知性)。鉴于上述原因,为了更准确地表述
23
其相对不确定度为:
电表量程 级别 B 100% 100% 电表指示值 电表指示值 3
从上式可以看出,为了使测量精度最高(即相对不确定 度最小),应该选择的电表量程,必须使测量值接近量程。
24
电阻的不确定度计算
电阻不确定度的计算目前可以分成两种: 一种: 较早生产的电阻箱或测量电阻的万用表用级别的方式 表示其精度,那么这样的读数值或测量值最后的不确定度计算 应使用如下公式:
“开放实验上课须知”、“第一层次预约指南及学习辅导”及开课时间等有关规 定。
C、预约时间:第二周开始,希望大家及时进行预约,尤其第三周的实 验时间要珍惜。
4
2、预习阶段
一旦预约成功 A、必须认真阅读“学习辅导”及实验讲义中的相关内容进行预习。 (如注明活页讲义的项目请到实验楼117或223房间索取) B、实验前的预习要求:掌握原理、实验内容,写出预习报告。 预习报告包括:实验名称、目的、原理、内容及数据表格。 C、数据表格应在理解实验原理、实验内容的前提下,设计完整的数据 记录表格。
sx
(x
i 1
n
i
x)
2
n( n 1)
19
不确定度的B类分量处理: 在物理实验中B类不确定度
一般只考虑由仪器引入的极限误差来确定,常用ui来表示。 而不确定度B类分量u由仪器的极限误差估算出, u 因此多次直接测量平均值的合成不确定度为:
2 s x u2
j 3
在物理实验中我们一般情况下只考虑一种A类分 量和一种B类分量简化的合成不确定度。
3、 实验课是一门自学性较强的课程,实验目的、实验原
理要求学生必须在课前进行自学,课堂上不可能有足够的 时间仔细看,否则会影响实验的正常操作。
2
第一章
一、学习物理实验的意义
绪论
物理实验的范围大至宇宙,小至原子、分子,物理实验 已涉及到各个学科的方方面面。例如:地震勘探、放射性测 井、电法测井、原油电脱水、电法采油、注蒸汽采油等油田
(2)此时刻度读数为2.00厘米
(3)此时刻度读数为90.70厘米
(4)此时刻度读数为90.8厘米
因此,我们可得出其定义:有效数字实际是由表征测量结果 的可靠数与可疑数组成的。 可疑数字在有效数字中一般只有一位。
32
关于有效数字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读数值(或测量值)级别 100 3 另一种: 由于电阻箱用PPM形式表示其精度,所以在计算不 确定度时,需要根据不同数量级的精度来计算各个级别的输出 极限误差,然后再除以平均分布置信因子 3 得出电阻箱的输出 不确定度。 特别强调的是:电阻不确定度没有相对不确定度的概念, 其计算方法与电表不确定度的计算方法不同。
8、结果的评定及分析:
9、问题讨论(包括思考题的回答以及对本实验教学和内容的建议) 10、附件:教师签字的原始数据(必备)
(1---4项是预习报告必须做的内容)
8
第二章 误差与不确定度基本知识
一、测量和误差的基本概念:
1、测量(直接和间接)
所谓测量是用实验方法通过一定的量具(或仪 器)寻找待测量真值的操作过程。一个物理量的测 量值必须有数值和单位组成,两者缺一不可。
在测量某一量值时可以得到一系列数据:
x 1 , x 2 , x 3 ,..., x n
其误差分别为: x1,x2,x3,,xn ... 其中:
xi xi x z
11
按误差性质可分为三类误差:
①随机误差:
对于某一个具体误差来说,误差值可能是正或负,也可 能是比较大或小,这是难以预测的,而且毫无规律而言,但 是如果测量次数较多时,误差的变化规律又符合一定的统计 规律。因此我们称这种误差为随机误差。
物理实验基础知识
(第一次课)
主讲:黄柳宾
联系电话:8396074
物理实验中心
1
提示:
1、大学物理实验与中学物理实验的区别,中学物理实验
是帮助学生理解物理概念;大学物理实验是要求学生学会 实验方法、原理、认识实验仪器等。
2、本次所讲述的内容是整个大学物理实验课的基础知识,
贯穿于所有实验课全部,并不是其它课程的一般的绪论课, 因此这次课非常重要希望大家务必重视。
S 2 u2
注意:式中所有A类分量和B类分量必须是测同一物理量时 的不确定度。否则,合成不确定度无实际意义。 4、相对不确定度 为表示测量结果的好坏,在测量结果中应表示出相对不确定 度。即:
B

x
100%
相对不确定度越小,表示测量质量越好。
16
三、直接测量的结果评价
直接测量是将待测量与标准量进行比较,得到待测量的 大小。如米尺测长度、天平称质量、秒表测时间等,都属于 直接测量。为了减小误差,直接测量一个物理量一般要重复 测量多次。怎样合理对所测量的物理量给出一个合理结果评 价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