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畜牧兽医职业学校学期课程授课进度计划表01
养殖专业实施性教学计划与课程教学大纲

容城职教中心“送教下乡”涉农专业实施性教学计划(养殖专业)一、招生对象与学制本专业的招生对象为具有初中毕业或同等学力、年龄在20-45周岁、已经或准备从事养殖业生产经营、身体健康的专业农民、返乡农民工、复转军人等。
本专业实行以学分制为基础的弹性学制,基本学制为3年,允许学生采用工学交替的方式分阶段完成学业,最长学习年限不超过5年。
二、人才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需要,热爱农业,热爱农村,具备良好的综合素质和养殖岗位职业能力,胜任本地养殖业生产、经营、示范等工作,在农村生产第一线“留得住、用得上”并发挥骨干、带动作用的中等专业技术人才。
三、人才培养要求(一)人才培养规格要求具有科学的世界观和正确的人生观,热爱祖国,热爱集体,热爱社会主义,具有良好的道德风尚和文明的行为习惯;具有基本的科学文化素养、继续学习的能力和创新精神;掌握畜禽饲养管理、畜禽疾病防治、畜产品营销等所必需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同时在某一领域具有突出的特长并能够开展规模化的生产经营工作;具有生产示范、技术推广和协助本地养殖户解决生产经营实际问题的本领。
本专业学生毕业时应具有的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和职业素质要求如下:知识结构要求1、了解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原理,掌握中国共产党的各项基本知识。
2、理解公民道德规范和有关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法规、政策。
3、掌握基本的文化基础知识、现代信息技术基础知识。
4、掌握家畜、家禽生产所必需的基本知识。
5、掌握家畜、家禽疫病防治所必需的基本知识。
6、掌握畜禽产品营销基本知识。
7、知道养殖技术推广的主要方法、农村创业的心理与实务。
能力结构要求1、具有一定的普通话及文字表达能力。
2、具有农业数据的一般计算和统计能力。
3、具有计算机基本操作、信息获取和分析加工与应用的能力。
4、具有家畜、家禽生产经营所必需的基本能力,以及在某个领域进行规模化生产经营的能力。
职业中专畜牧兽医专业教学计划

职业中专畜牧兽医专业教学计划职业中专畜牧兽医专业教学计划一、招生对象与学制本专业招收初中毕业生或具有同等学力者,学制3年。
二、培养目标与适应岗位l、培养目标坚持以人为本、以就业为导向和以学生技能发展为核心的办学理念,为全省各地的畜牧兽医行业培养掌握动物饲养管理、动物疾病诊断与控制等相关理论与技术,具备“人工授精”、“注射”、“助产及产后护理”等核心技能,动手能力和综合实践能力强,具有吃苦耐劳精神,能够从事养殖场生产技术与管理、动物门诊、饲料及兽药营销,能遵守职业道德和社会公德,具备综合职业能力,面向生产、管理、建设、服务第一线的技术应用性人才。
2、适应岗位(1)各级畜牧兽医行政管理部门、行政执法部门;(2)畜牧兽医技术推广部门、技术服务部门;(3)各种动物养殖场、育种场;(4)各种饲料、兽药添加剂生产与经营企业;(5)各级动物医院;(6)各种畜产品加工和销售部门;(7)进出口动物检疫部门;(8)实验动物养殖、实验、科研部门(9)自主创业,经营兽药、添加剂、饲料,养殖、诊疗、技术咨询服务。
三、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及要求1.知识结构(1)掌握畜牧学和兽医学的基础理论知识;(2)掌握动物解剖、生理、病理的理论知识;(3)掌握一定的体育卫生知识和运动技能;(4)掌握计算机、实用英语等文化知识;(5)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科学实验的基本方法。
2.核心能力具有“人工授精”、“注射”、“助产及产后护理”等畜禽的饲养管理与疫病防治能力。
3、能力结构(1)具有动物科学饲养管理的能力;(2)具有动物疾病临床诊断能力;(3)具有动物疫病检疫检验及防控能力;(4)具有动物药理知识和兽药临床使用及营销能力;(5)具有动物繁殖改良的理论知识和动物繁殖调控能力;(6)具有一定的组织管理和经营的能力。
4、态度要求(1)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2)健全的心理和健康的体魄;(3)吃苦耐劳、艰苦奋斗、诚实守信的品质;(4)强烈的事业心和社会责任感;(5)热爱畜牧兽医专业。
高职兽医基础课程标准(课程建设)

一、高职课程标准的结构与内容1.课程性质:本门课程是畜牧兽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必修课程。
2.课程任务:主要针对动物疫病防治员、动物检疫检验员、兽医化验员等岗位开设,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在动物疾病临床诊疗、屠宰检疫、实验室检验等岗位中要求学生掌握疾病的发生原因、发病机理和患病动物所呈现的代谢、机能与形态结构变化的基本理论与知识,掌握正确选药、合理用药、提高药放、减少药物不良反应等能力,掌握常见病变的识别与分析、常见病理的分析、动物尸体剖检、常用药物的识别与使用、常用药物的理化性质分析、动物中毒及解救等方面的基本技能。
3.课程衔接:在课程设置上,前导课程有动物解剖生理、微生物与免疫学等,后续课程有临床兽医学、动物传染病学、寄生虫病学、内科学、外科学、产科学等。
(二)学习目标学生通过《兽医基础》课程的学习,能够掌握动物疾病发生发展的基本规律、动物病理生理和病理解剖学病变,兽医药理基础知识、常用药物的分类及临床应用,为学习后续课程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知识目标1.掌握疾病的基本知识,疾病发生的一般机理和发展的一般规律。
2.掌握局部血液循环障碍、水肿、脱水与酸中毒、细胞和组织的损伤、适应与修复、缺氧、炎症、发热、休克、黄疸、肿瘤的概念、引起原因、病理变化特点和对机体的影响,了解其发生机理,能正确识别基本病理变化。
3.掌握尸体剖检基本知识、尸体剖检的顺序;掌握尸体运送及处理技术、病料采取及送检技术。
4.掌握动物药理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
5.掌握各类药物的药理作用特点,药理作用、临床应用不良反应、及注意事项,并能指导临床科学选药和合理用药。
6.具有一定的药物贮存、保管及药物管理相关法律知识。
7.掌握处方的工确开写,药物配制、给药方法等专业技能。
(二)技能目标1.掌握动物尸体剖检及病料采集、保存与送检技术。
2.熟悉疾病过程中动物机体代谢、组织细胞形态结构改变的一般特点。
3.能正确识别基本病理变化,识记动物器官病变,并能进行分析。
教学计划和日程安排

教学计划和日程安排
一、教学计划安排
本学期为期16周,每周周一到周五。
共安排如下课程:
1. 高等数学(4学分),每周2个双学时课,共32学时;
2. 程序设计(3学分),每周1个双学时课,共16学时;
3. 数据结构(3学分),每周1个双学时课,共16学时;
4. 计算机组成原理(3学分),每周1个双学时课,共16学时;
5. 英语(2学分),每周1个双学时课,共16学时。
二、详细日程安排
按照上述教学计划,以下是本学期的详细日程安排:
星期一:
第一双课时,高等数学
第二双课时,数据结构
星期二:
第一双课时,程序设计
第二双课时,英语
星期三:
第一双课时,计算机组成原理
第二双课时,高等数学
星期四:
第一双课时,数据结构
第二双课时,程序设计
星期五:
第一双课时,英语
第二双课时,计算机组成原理
三、备注
以上教学计划和日程安排如有调整,将另行通知。
希望同学们按照安排来学习,重视每个课程,同时保持平衡,实现有效学习。
《兽医基础》课程标准

《兽医基础》课程标准一、课程性质与任务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畜禽生产与疾病防治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平台课程。
其功能是为了满足现代畜牧业对生产一线的工人及技术操作和经营人员的需要,使学生掌握畜禽疾病防治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为其后续学习专门化方向课程做好前期准备,同时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业实践能力。
二、课程教学总体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了解疾病发生的各种因素;掌握疾病基本病理知识;掌握微生物学和免疫学的基本知识;掌握常用药物和生物制剂的使用;掌握传染病、寄生虫病和普通病的主要特征;会本课程基本技能操作。
达到动物疫病防治员中级工职业标准的相关要求,同时具有诚实、守信、善于沟通和合作的品质,在此基础上形成以下职业能力。
1.能认识常见的病理现象。
2.掌握尸体剖检的方法和病料的采取。
3.会进行常见血清学试验操作。
4.掌握常用药物的性质、作用、使用方法及不良反应。
5.掌握畜禽临床检查的基本方法。
6.掌握畜禽的投药术、注射术、洗胃术、导尿术等治疗技术。
7.熟练掌握畜禽常见病的诊断和治疗。
8.会利用诊断试剂盒对某些传染病进行快速诊断。
三、教学内容与要求模块一病理基础项目一疾病概论了解疾病发生的原因。
项目二疾病的基本病理过程掌握局部血液循环障碍中充血、淤血、出血、血栓形成的概念、血栓的种类及病理变化;掌握组织细胞的损伤与修复;掌握水盐代谢障碍、炎症、发热的概念及病理变化;了解各种病理现象对机体的影响。
项目三尸体剖检及病料送检了解尸体剖检的目的及注意事项。
模块二兽医临床常用药物项目一药物的基本知识掌握药物的概念、制剂与剂型;掌握药物的作用与不良反应;了解药物的体内过程。
项目二抗微生物类药物熟悉抗微生物类药物的种类,掌握常用药物的特点、抗菌图谱、适应证及注意事项。
项目三防腐消毒药熟悉防腐消毒药的种类,掌握常用药物的特点、作用、用途及注意事项。
项目四抗寄生虫药熟悉抗寄生虫药的种类,掌握常用药物的特点、作用、用途及注意事项。
职业中专畜牧兽医的专业教学计划

职业中专畜牧兽医专业教学计划职业中专畜牧兽医专业教学计划一、招生对象与学制本专业招收初中毕业生或具有同等学力者,学制3年。
二、培养目标与适应岗位l、培养目标坚持以人为本、以就业为导向和以学生技能发展为核心的办学理念,为全省各地的畜牧兽医行业培养掌握动物饲养管理、动物疾病诊断与控制等相关理论与技术,具备“人工授精”、“注射”、“助产及产后护理”等核心技能,动手能力和综合实践能力强,具有吃苦耐劳精神,能够从事养殖场生产技术与管理、动物门诊、饲料及兽药营销,能遵守职业道德和社会公德,具备综合职业能力,面向生产、管理、建设、服务第一线的技术应用性人才。
2、适应岗位(1)各级畜牧兽医行政管理部门、行政执法部门;(2)畜牧兽医技术推广部门、技术服务部门;(3)各种动物养殖场、育种场;(4)各种饲料、兽药添加剂生产与经营企业;(5)各级动物医院;(6)各种畜产品加工和销售部门;(7)进出口动物检疫部门;(8)实验动物养殖、实验、科研部门(9)自主创业,经营兽药、添加剂、饲料,养殖、诊疗、技术咨询服务。
三、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及要求1.知识结构(1)掌握畜牧学和兽医学的基础理论知识;(2)掌握动物解剖、生理、病理的理论知识;(3)掌握一定的体育卫生知识和运动技能;(4)掌握计算机、实用英语等文化知识;(5)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科学实验的基本方法。
2.核心能力具有“人工授精”、“注射”、“助产及产后护理”等畜禽的饲养管理与疫病防治能力。
3、能力结构(1)具有动物科学饲养管理的能力;(2)具有动物疾病临床诊断能力;(3)具有动物疫病检疫检验及防控能力;(4)具有动物药理知识和兽药临床使用及营销能力;(5)具有动物繁殖改良的理论知识和动物繁殖调控能力;(6)具有一定的组织管理和经营的能力。
4、态度要求(1)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2)健全的心理和健康的体魄;(3)吃苦耐劳、艰苦奋斗、诚实守信的品质;(4)强烈的事业心和社会责任感;(5)热爱畜牧兽医专业。
教学进度计划表(最新模板)

教学进度计划表(最新模板)一、教学进度计划表概述1. 课程名称:填写所教授的课程名称。
2. 教师姓名:填写授课教师的姓名。
3. 学期:填写当前学期。
4. 班级:填写授课班级。
5. 教学目标:根据教学大纲,明确本课程的教学目标。
6. 教学内容:列出每节课的教学内容,包括知识点、技能点等。
7. 教学方法:根据教学内容,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如讲授、讨论、实验等。
8. 教学资源:列出所需的教学资源,如教材、课件、实验器材等。
9. 评估方式:确定每节课的评估方式,如课堂提问、作业、考试等。
10. 日期:填写每节课的日期。
二、教学进度计划表制定流程1. 分析教学大纲:根据教学大纲,明确本课程的教学目标和要求。
2. 确定教学进度:根据教学目标和要求,合理安排教学进度,确保教学内容的完整性和连贯性。
3. 设计教学内容:根据教学进度,设计每节课的教学内容,包括知识点、技能点等。
4. 选择教学方法:根据教学内容,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如讲授、讨论、实验等。
5. 准备教学资源: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准备所需的教学资源,如教材、课件、实验器材等。
6. 制定评估方式:确定每节课的评估方式,如课堂提问、作业、考试等。
7. 编制教学进度计划表:将课程名称、教师姓名、学期、班级、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资源、评估方式、日期等信息汇总,形成教学进度计划表。
8. 审核和调整:对教学进度计划表进行审核,确保其合理性和可行性,如有需要,进行相应调整。
三、教学进度计划表实施与监控1. 教学进度计划实施:按照教学进度计划表,进行教学内容的讲授和教学活动的组织。
2. 教学资源准备:根据教学进度计划表,提前准备好所需的教学资源。
3. 评估与反馈:根据教学进度计划表,进行教学评估,收集学生反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4. 沟通与协调:与相关部门和人员保持沟通,确保教学进度计划的有效实施。
通过制定和实施教学进度计划表,有助于教师合理安排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果,实现教学目标。
学校作息时间表(适用于新疆地区)

晚自习
21:00--22:30
20:30--22:00 打铃(前后)
晚自习后,校园内值班教师及时查寝,清点各宿舍人数
熄灯
23:00
22:30
打铃
备注:
1、学生会例行三操检查、每周一下午预备铃响后检查各班仪容仪表(校服、头发、首
饰、胸牌、个人卫生)。
2、班主任超过班主任签到时间签到的,扣除班主任绩效0.5分(约为15元)。超过教
午餐与休息
16:20——16:25 16:25——16:35 16:35——17:15 17:15——17:35 17:35——18:15 18:25——19:05
15:55——16:00 16:00——16:10 16:10——16:50 16:50——17:10 17:10——17:50 18:00——18:40
19:05——19:40 18:40——19:20
19:40 20:00——21:00
晚上
19:20 19:30——20:30
备注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打铃 打铃(前) 打铃(后)
打铃
打铃(前后) 打铃(前后) 打铃(前后) 打铃(前后) 打铃(前后)
打铃(前) 打铃(后) 打铃(前后)
打铃(前后) 打铃(前后) 打铃(前后)
xxxx学校作息时间表
课前三分钟预备,教师进教室,学生准备下节课
季度 日期 起床 早操 早餐
班主任上班打卡时间
打扫卫生 教师上班铃
预备、早读、学生会检 查
第一节 第二节 大课间 第三节 第四节
教师上班铃、预备 午间阅读 第五节课 眼保健操 第六节 第七节
课外活动、教研活动、 卫生打扫、兴趣小组
教师下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授课计划总表
总学时
理
论
实
践
合
计
课堂讲授
实验实习
教学实习
专业劳动
课堂作业
参
观
技能考核
课堂讨论
现场教学
其
它
32
32
二、授课进度表
周次
序号
教学内容
教学方式
课堂
讲授
实践
练习
现场教学
讨论其它12来自34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
导言
1—1
一.《职业道德与法律》课程的主要内容
二.学习《职业道德与法律》课程的意义
三.学习《职业道德与法律》课程的方法
第一单元习礼仪,讲文明
2-1塑造自己的良好形象
2-2展示自己的职业风采
第二单元。知荣辱,有道德
3-1道德是人生发展,社会和和谐的重要条件
3-2职业道德是职业成功的必要保证
3-3养成良好的职业行为习惯
第三单元。引向法治精神,当好国家公民
本课程主要教学实施策略
本课程教学主要职业素质渗透点
1.提高职业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需要相信道德和法律,法规,变成自觉的意识。
2.提高职业道德素质和需要掌握有关道德和法律的知识。
3.提高职业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需要自觉践行职业道德和法律规范。
4.提高职业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需要我们做到理论和实际相结合,治,信,行相统一。
第三单元法治精神,当好国家公民
第四单元自觉依法律己,避免违法犯罪
第五单元依法从事民事经济活动,维护公平正义
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现实的生活经验,以案例教学为主,体现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理念,做到把理念观点和知识的述寓于学生在校的学习,生活和未来职业活动的主题之中,引导学生增强职业道德和法治观念。理解掌握并践行职业道德和有关法律,法规。
新疆阿勒泰畜牧兽医职业学校学期课程授课进度计划表
课程名称
职业道德与法律
班级
2014级综合班
任课教师
努尔古丽
依据教学大纲名称、版本
职业道德与法律
依据实践技能(标准)版本
职业道德与法律
采用教材名称版本
《职业道德与法律》高等教育出版社
本学期主要教学内容提要
基本要求
导言
第一单元习礼仪,讲文明
第二单元知荣辱,有道德
4-1引向法治精神,建设法治国家
4-2维护实法权威,当好国家公民
崇尚程序正义,依法维护权益
第四单元自觉依法律己,避免违法犯罪
5-1预防一般违法行为
5-2避免误入犯罪歧途
第五单元依法从事民事经济活动,维护公平正义
6-1依法公正处理民事关系
6-2依法保护公民的财产权
6-3依法生产经营,保护环境
6-4依法保护人类共有的家园
1.《职业道德与法律》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德育课程,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
2.必须综合运用道德,纪律,法律等手段,规范和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3.维护社会公共秩序,形成扶正祛邪,扬善惩恶的社会风气。
4.立法者制定法律,法规时,必然要考虑道德规范和道德要求,把道德精神渗透在法律规范中。
考试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周次
序号
授课章节
授课方式
课堂讲授
实践
练习
现场教学
讨论
其它
三、审批意见
教研室意见
教研室主任签名:
年月日
分院意见
签名:
年月日
教务处意见
处长签名:
年月日
主管领导意见
签名:
年月日
《职业道德与法律》
2014-2015第一学期课程授课
进度计划表
德育课教研室:努尔古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