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学(天津专用)一轮课件专题十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

合集下载

(天津专用)2020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27讲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课件

(天津专用)2020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27讲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课件

������(NH3·H2������)
关闭
氨水A.加①水②稀③释,NBH.3①·H③2O⑤的电离程度增大,则 c(NH3·H2O)减小,NH4+数
目增C.多①,③①⑥③对、②D.错②;④溶⑥液中 c(OH-)减小,④错;溶液稀释时 c(NH4+)、
c(OH-)均减小,溶液的导电能力减弱,⑤错;根据 Kb=������(������N(NHH4+3)··���H���(2O���H���)-),则
-5-
基础梳理
考点突破
对点演练
改变 条件
平衡移 c(CH3C 动方向 OOH)
n(H+) c(H+)
c(CH3C 电离 OO-) 程度
导电 能力
电离平 衡常数
加 NaOH 固体
右移
减小
减小 减小 增大
增大 增强 不变
加 CH3COON 左移 a 固体
加入镁粉 右移
增大 减小
减小 减小 增大 减小 减小 增大
水稀释CH3COOH溶液时,尽管H+的物质的量增大,但由于溶液体积 增大的程度更大,故c(H+)仍会减小。
如下图所示:
-9-
基础梳理
移动造成离子浓度变化的判断 (1)稀释时溶液中c(H+)或c(OH-)的变化:常采用“假设法”进行判断。 先假设弱电解质不电离,求溶液中稀释后的c(H+)或c(OH-);然后考 虑弱电解质还能继续电离,导致n(H+)或n(OH-)要比假设情况的 大,c(H+)或c(OH-)也就随之发生变化。 (2)溶液中某些离子浓度比值的变化 对弱电解质平衡移动过程中某些离子浓度比值的变化常用两种 方法分析:第一种方法是将浓度之比转化为物质的量之比进行比较, 这样分析起来可以忽略溶液体积的变化,只需分析微粒数目的变化 即可;第二种方法是“凑常数”,解题时将某些离子的浓度比值关系, 乘以或除以某种离子的浓度,将会转化为一个常数与某种离子浓度 相乘或相除的关系。

高优指导天津专用高考化学一轮复习81弱电解质的电离课件

高优指导天津专用高考化学一轮复习81弱电解质的电离课件
(2)相同条件下,K值越大,表示该弱电解质越容易电离,所对应的
溶液的酸碱性越强。
(3)多元弱酸是分步电离的,每一步电离都有各自的电离常数。各
级电离常数逐级减小且一般相差很大。Ka1≫Ka2,故以第一步电离
为主,H+主要由第一步电离产生。
3.电离常数的意义
弱酸、弱碱的电离常数能够反映弱酸、弱碱酸碱性的相对强弱。
后溶液中醋酸根离子浓度增大,抑制醋酸的电离,A 项错误;硝酸
和氨水恰好反应生成 NH4NO3,NH4+发生水解使溶液显酸性,B 项
错误;H2S 是弱电解质,Na2S 是强电解质,故同浓度的两溶液,Na2S
溶液导电能力强,C 项正确;由于 Ksp(AgCl)>Ksp(AgBr),故混合溶液关闭
C
中氯离子和碘离子的浓度不同,D
离子浓度不再改变,但电离没有停止,只是弱电解质的电离和生
衡是动态平衡
成速率相等,所以说电离平衡是动态平衡,故
B 错误;电离平衡是
C.电离平衡是相对的、暂时的,外界条件改变时,平衡就会发生移动
相对的、暂时的,与外界条件有关,外界条件改变,则平衡被打破,
D.电解质达到电离平衡后,分子的浓度和离子的浓度相等
c(NH
解析
答案
-17考点一
考点二
基础梳理
考点突破 高考微题组
方法指导本题考查了酸碱混合时溶液定性判断及溶液酸碱性与
溶液pH的关系,解题时要注意根据电荷守恒、物料守恒、盐的水
解来比较溶液中离子浓度的大小。
-18考点一
考点二
基础梳理
考查角度二
考点突破 高考微题组
电离常数计算
例 2 碳氢化合物完全燃烧生成 CO2 和 H2 O。常温常压下,空气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专题十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课件_1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专题十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课件_1

中水的物质的量为 0.9=g50cm mo3l,第10二00层m中L ,n(Cl-)∶n(H2O)=10-4∶1,n(Cl-)=5×10-3
18gmol1
mol,则c(H+)=c(Cl-)= n ( C=l ) =55×1100-33 mmool l·L-1,B项正确。
V
1L
思路分析 依据图示分析氯化氢在不同层的存在形式,结合HCl的电离方程式和相关粒子数
12/12/2021
5.(2018天津理综,6,6分)LiH2PO4是制备电池的重要原料。室温下,LiH2PO4溶液的pH随 c初始(H2P O 4)的变化如图1所示,H3PO4溶液中H2P O的4 分布分数δ随pH的变化如图2所示[δ=
]。c(H2PO4)
c总(含P元素的粒子)
下列有关LiH2PO4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 ( )
O)
3
3COONa溶液中加入适量CH3COOH,可使c(Na+)=c(CH3COO-)
答案 D A项,同浓度、同体积的NaOH溶液与H2SO4溶液混合后,溶液的pH<7;B项,在含有
BaSO4沉淀的溶液中,存在沉淀溶解平衡:BaSO4(s) Ba2+(aq)+S (aqO )24,加入Na2SO4固体后, S O 浓24 度增大,平衡逆向移动,c(Ba2+)减小;C项,KOH+CO2 KHCO3,而HC 既能O 水3 解,又能电 离,故c(K+)>c(HC O 3) ;D项,CH3COONa溶液显碱性,加入适量CH3COOH使溶液显中性时,c(H+)= c(OH-),根据电荷守恒可得c(Na+)=c(CH3COO-)。
12/12/2021
2.(2013天津理综,1,6分)运用有关概念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1 mol H2燃烧放出的热量为H2的燃烧热 2SO3与H2O2的反应为氧化还原反应 C. 和 互为同系物 4的水溶液不易导电,故BaSO4是弱电解质 答案 B 没有给出氢气燃烧对应的反应环境及生成物的状态,所以放出的热量不一定是燃 烧热,A项错误;同系物结构相似,即必须是同类物质,但该项所给物质一个为苯酚,一个是苯甲 醇,C项错误;BaSO4水溶液不易导电的原因是BaSO4溶解度小,水溶液中导电离子浓度小,BaSO4 是强电解质,D项错误。

新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课件-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

新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课件-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

素养 强酸(碱)与弱酸(碱)的实验确 定与性质比较——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
1.强、弱电解质的实验设计
实验设计思路:以证明室温下某酸(HA)是弱酸为例
实验方法
结论
①测 0.01 mol·L-1 HA 溶液 pH=2,HA 为强酸
的 pH
pH>2,HA 为弱酸
②测 NaA 溶液的 pH
pH=7,HA 为强酸 pH>7,HA 为弱酸
6.(双选)醋酸溶液中存在电离平衡 CH3COOH
CH3COO-,判断图像、结论正确的是( CD )
H++
A.图甲表示向 CH3COOH 溶液中逐渐加入 CH3COONa 固 体后,溶液 pH 的变化
B.图乙表示向 CH3COOH 溶液中加水时溶液的导电性变化, 则 CH3COOH 溶液的 pH:a>b
提示:H2SO4 属于强电解质,却是共价化合物。 4.1 L 0.1 mol·L-1 的乙酸溶液中含 H+的数量为 0.1NA( × ) 5.同一弱电解质的溶液,当温度或浓度不同时,其导电能 力也不同( √ )
提示:同一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取决于离子浓度,同一弱电解 质的溶液,当温度或浓度不同时离子浓度会不同。
多元弱酸
分步电离,如碳酸:
H2CO3 H++HCO- 3 、HCO- 3
H++CO23-
多元弱碱
一步写出,如氢氧化铁:
Fe(OH)3 Fe3++3OH-
强酸的
水溶液中完全电离,如 NaHSO4:

酸式盐
NaHSO4===Na++H++SO24-

盐 水溶液中不能完全电离,如 NaHCO3:
弱酸的 酸式盐
②平衡的建立过程中,v(电离) > v(结合)。 ③当 v(电离) = v(结合)时,电离过程达到平衡状态。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10讲 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PPT课件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10讲 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PPT课件

(2)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 强电解质
弱电解质
概念
在水溶液不能完全电 在水溶液能完全电离

化合物类型 强酸、强碱、大多数盐 弱酸、弱碱、两性物质
粒子
只有离子,不存在电解 离子、电解质分子共存
质分子
不完全,表示时用
电离程度 完全,表示时用“===”
“”
4
(3)电离及电离方程式的书写 ①电离: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电解质离解。电解质溶 于水或熔化的过程即是电离的过程。
强电解质 化合物 电解质 弱电解质
非电解质 电解质:在_水__溶__液__中或_熔__融__状__态___下_能__导__电_的化合物。酸、 碱、盐以及一些活泼金属氧化物都是电解质。
3
非电解质:在_水__溶__液_ 中或_熔__融__状__态___ 下__不__能__导__电_ 的化合 物,如乙醇、蔗糖等。化合物中除电解质外就是非电解质。
11
1.常见的弱电解质有哪些? 答:常见的弱电解质:(1)弱酸,如 H2S、H2CO3、CH3COOH、 HF、HCN、HClO 等;(2)弱碱,如 NH3·H2O、多数不溶碱;(3) 少数盐,如 HgCl2、Pb(CH3COO)2等;(4)H2O。 2.弱电解质电离平衡的特征有哪些? 答:电离平衡具有和化学平衡一样的特征:电离平衡是动
6
(2)电离平衡常数 ①表达式
图 2-10-1
a.对于一元弱酸 HA:HA K=_c_(_H_+__)·_c_(_A_-_)_/_c(_H__A_)_。
H++A-,平衡常数
b.对于一元弱碱 BOH:BOH K=c_(_B_+_)_·c_(_O_H_3;+OH-,平衡常数


高考化学一轮总复习课件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

高考化学一轮总复习课件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
特点
弱电解质的电离程度较小,存在电离 平衡,且电离过程吸热。
常见弱电解质类型
弱酸
如醋酸、碳酸等,其电离程度较小,存在电离平衡。
弱碱
如氨水、氢氧化铁等,同样存在电离平衡,且电离程 度较小。

作为极弱的电解质,水的电离程度非常小,但在某些 条件下可以发生电离。
弱电解质与强电解质区别
电离程度不同
强电解质在水中完全电离,而弱电解质 则部分电离。
对酸碱指示剂的反应不同
强电解质可以使酸碱指示剂发生明显 颜色变化,而弱电解质则变化不明显

溶液性质不同
强电解质溶液导电能力强,而弱电解 质溶液导电能力相对较弱。
受温度影响不同
弱电解质的电离过程吸热,因此升高 温度可以促进其电离;而强电解质的 电离不受温度影响。
02
电离平衡原理
电离平衡建立过程
弱电解质部分电离
影响沉淀溶解平衡因素
同离子效应
在难溶电解质的饱和溶液中,加入含有与该难溶电解质具 有相同离子的易溶强电解质,从而使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度 降低的现象称为同离子效应。
温度
大多数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少数难 溶电解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盐效应
在难溶电解质的饱和溶液中,加入不含与该难溶电解质具 有相同离子的强电解质,使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度略有增大 的现象称为盐效应。
正确操作、准确观察和记录数据。
误差来源及减小误差方法
误差来源
酸碱滴定法中的误差主要来源于仪器误差、操作误差 和试剂误差等方面。例如,仪器未经校准、操作不规 范、试剂不纯等都可能导致误差的产生。
减小误差方法
为了减小误差,可以采取以下措施:使用校准合格的 仪器、规范实验操作、选用优质试剂、进行空白试验 以消除试剂误差、增加平行测定次数以减小随机误差 等。

高中化学总复习 一轮复习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ppt文件38张)

高中化学总复习   一轮复习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ppt文件38张)

水是极弱的电解质
25℃ 时,1L水中只 有10-7molH2O分子 发生电离
2、水的离子积常数——KW H2O H+ +OH- c(H2O) △ H> 0
c(H+)×c(OH-)
电离常数: K 电离=
K电离 . c(H2O) = c ( H+) .c( OH-)
Kw叫做水的 离子积
+) .c( OH-) c ( H Kw =
C(H+)
溶液体积
弱电解质的稀溶液,越稀电离程度大,但是;离 1)内因:电解质本身的性质。
通常电解质越弱,电离程度越小。
(2)外因: ①温度:越热越电离 ②浓度:越稀越电离
③加入其它物质,符合勒夏特列原理
四、电离和电解质溶液导电
1、电离: 电解质溶于水或在熔融状态下产生自由移动离子过程。 2、离子化合物,熔融状态或溶于水电离 强碱、大多数盐、活泼金属的氧化物 共价化合物中的酸,溶于水电离
方法6 :等体积、等浓度的盐酸、醋酸与等量镁条。
盐酸的反应速率比醋酸溶液中反应速率快,说明盐酸
完全电离,离子浓度大。
方法7:室温下测定CH3COONa溶液的pH,pH大于7,说 明醋酸钠溶液醋酸根离子水解,说明醋酸是弱酸 因为只有弱酸根离子才能水解,证明醋酸是弱酸。
第二节
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
【思考2】
如何设计实验证明醋酸是弱酸?
方法1:测定物质的量浓度为0.01mol/L的盐酸 和醋酸的pH。 盐酸的pH=2,醋酸的pH约为4
证明盐酸是强酸,完全电离,醋酸是弱酸不完全电离 。
方法2:相同条件下,等浓度的盐酸和醋酸做导电性 实验,盐酸的灯泡亮,醋酸的灯泡暗。
说明醋酸溶液中离子浓度比盐酸离子浓度小,盐酸 完全电离,则醋酸就不完全电离。

【化学】高考一轮复习:《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课件)

【化学】高考一轮复习:《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课件)

(3)影响电离平衡常数的因素 K值只随温度变化。
两点说明:
①电离平衡是动态平衡,平衡移动符合勒夏特列 原理 ②多元弱酸是分步电离的,K1》K2(一般要相 差105)。 多元弱酸的酸性由第一步电离决定。 例如:0.1mol/LH2S溶液中各步电离[H+]为: H 2S H++HS[H+]=1×10-4mol/L HSH++S2[H+]=1×10-13mol/L
• (2007 重庆 理综卷) • 用食用白醋(醋酸浓度约1 mol/L)进行下列 实验,能证明醋酸为弱电解质的是( • A.白醋中滴入石蕊试液呈红色 • B.白醋加入豆浆中有沉淀产生
D

• C.蛋壳浸泡在白醋中有气体放出
• D.pH试纸显示白醋的pH为2~3
六、验证弱电解质几种实验方案(以醋酸为例)
你知道第二步电离难的原因吗?
电离难的原因: a、一级电离出H+后,剩下的酸根阴离 子带负电荷,增加了对H+的吸引力,使 第二个H+离子电离困难的多;
b、一级电离出的H+抑制了二级的电离。
〖课堂练习〗
• 4、下列阴离子,其中最易结合H+的是( D ) • A、C6H5O- B、CH3COO- • C、OH- D、C2H5O-
)
导电能力
b c
8、在一定温度下,冰醋酸加水稀释 过程中,溶液的导电能力随加入水 的体积V变化的曲线如右图所示。请 回答:
a
(1)“O”点导电能力为0的理由 O 是 在O点处醋酸未电离,无自由移动的离子 。 (2)a、b、c三点处,溶液的pH由小到 大的顺序为 b < a < c 。 (3)a、b、c三点处,电离程醋酸时离子浓 度随加水量的变化曲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B组 统一命题、省(区、市)卷题组
考点一 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
1.(2019课标Ⅰ,10,6分)固体界面上强酸的吸附和离解是多相化学在环境、催化、材料科学等 领域研究的重要课题。下图为少量HCl气体分子在253 K冰表面吸附和溶解过程的示意图,下 列叙述错误的是 ( )
A.冰表面第一层中,HCl以分子形式存在 B.冰表面第二层中,H+浓度为5×10-3 mol·L-1(设冰的密度为0.9 g·cm-3)
c(HA) c(OH c(A )
)
=
KW Ka
,c点到d点温度不变,KW和Ka都不变,C
项正确;a点表示HNO2和CH3COOH两种酸溶液的pH相同,则c(CH3COOH)>c(HNO2),同体积的
两种酸溶液分别与NaOH恰好中和后,溶液中n(Na+)不同,D项错误。
审题方法 ①依题干信息判断两种酸的酸性强弱;②认真分析图像中曲线的变化趋势,准确判
断曲线对应的酸。
2.(2013天津理综,1,6分)运用有关概念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1 mol H2燃烧放出的热量为H2的燃烧热 B.Na2SO3与H2O2的反应为氧化还原反应
C.

互为同系物
D.BaSO4的水溶液不易导电,故BaSO4是弱电解质
答案 B 没有给出氢气燃烧对应的反应环境及生成物的状态,所以放出的热量不一定是燃 烧热,A项错误;同系物结构相似,即必须是同类物质,但该项所给物质一个为苯酚,一个是苯甲 醇,C项错误;BaSO4水溶液不易导电的原因是BaSO4溶解度小,水溶液中导电离子浓度小,BaSO4 是强电解质,D项错误。
5.(2018天津理综,6,6分)LiH2PO4是制备电池的重要原料。室温下,LiH2PO4溶液的pH随 c初始(H2P O4 )的变化如图1所示,H3PO4溶液中H2P O4 的分布分数δ随pH的变化如图2所示[δ=
c(H2PO4 )
]。
c总 (含P元素的粒子)
下列有关LiH2PO4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溶液中存在3个平衡 B.含P元素的粒子有H2PO 4 、HPO 24 和PO 34 C.随c初始(H2P O4 )增大,溶液的pH明显变小 D.用浓度大于1 mol·L-1的H3PO4溶液溶解Li2CO3,当pH达到4.66时,H3PO4几乎全部转化为
4.(2018北京理综,8,6分)下列化学用语对事实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
A.硬脂酸与乙醇的酯化反应:C17H35COOH+C2 H518 OH
C17H35COOC2H5+ H218 O
B.常温时,0.1 mol·L-1氨水的pH=11.1:NH3·H2O NH 4 +OH-
C.由Na和Cl形成离子键的过程:
3.(2019北京理综,11,6分)探究草酸(H2C2O4)性质,进行如下实验。(已知:室温下,0.1 mol·L-1
H2C2O4的pH=1.3)
实验
装置
试剂a
现象

Ca(OH)2溶液(含酚酞)
溶液褪色,产生白色沉淀

少量NaHCO3溶液
产生气泡

酸性KMnO4溶液
紫色溶液褪色

C2H5OH和浓硫酸
LiH2PO4
答案 D 本题考查盐类的水解、弱电解质的电离等。LiH2PO4溶液中存在H2P O4的水解平 衡与电离平衡、水的电离平衡、HP O24 的电离平衡等,A不正确;LiH2PO4溶液中含P元素的粒 子有H2P O4 、HP O24 、P O34 、H3PO4,B不正确;由图1可知当c初始(H2P O4 )大于10-1 mol·L-1后,溶液 的pH不再随c初始(H2P O4 )的变化而变化,C不正确;由图2可知H3PO4溶液的pH为4.66时,H2P O4的 分布分数为0.994,故用浓度大于1 mol·L-1的H3PO4溶液溶解Li2CO3,当pH达到4.66时,H3PO4几乎 全部转化为LiH2PO4,D正确。 温馨提示 任何水溶液中均存在水的电离平衡。
考点二 电离平衡常数的应用
4.(2012天津理综,5,6分)下列电解质溶液的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 A.同浓度、同体积的强酸与强碱溶液混合后,溶液的pH=7 B.在含有BaSO4沉淀的溶液中加入Na2SO4固体,c(Ba2+)增大 C.含1 mol KOH的溶液与1 mol CO2完全反应后,溶液中c(K+)=c(HC O3 ) D.在CH3COONa溶液中加入适量CH3COOH,可使c(Na+)=c(CH3COO-) 答案 D A项,同浓度、同体积的NaOH溶液与H2SO4溶液混合后,溶液的pH<7;B项,在含有 BaSO4沉淀的溶液中,存在沉淀溶解平衡:BaSO4(s) Ba2+(aq)+S O24 (aq),加入Na2SO4固体后, S O24浓度增大,平衡逆向移动,c(Ba2+)减小;C项,KOH+CO2 KHCO3,而HC O3既能水解,又能电 离,故c(K+)>c(HC O3 );D项,CH3COONa溶液显碱性,加入适量CH3COOH使溶液显中性时,c(H+)= c(OH-),根据电荷守恒可得c(Na+)=c(CH3COO-)。
A.曲线Ⅰ代表HNO2溶液
B.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b点>c点
C.从c点到d点,溶液中
c(HA) c(OH c(A )

)
保持不变(其中HA、A-分别代表相应的酸和酸根离子)
D.相同体积a点的两溶液分别与NaOH恰好中和后,溶液中n(Na+)相同
答案 C 本题涉及弱酸的稀释与pH变化的相关知识,通过加水的体积与酸的pH变化图像,考
高考化学 (天津市专用)
专题十 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
五年高考
A组 自主命题·天津卷题组
考点一 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
1.(2019天津理综,5,6分)某温度下,HNO2和CH3COOH的电离常数分别为5.0×10-4和1.7×10-5。将 pH和体积均相同的两种酸溶液分别稀释,其pH随加水体积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 是 ( )
D.H2C2O4可发生酯化反应,HOOCCOOH+2C2H5OH
C2H5OOCCOOC2H5+2H2O
答案 C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有中和反应、强酸制弱酸反应、氧化还原反应和酯化反应等, 通过实验的形式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判断能力,体现了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的学科核心素 养。 C项中H2C2O4是弱酸,在书写相关离子方程式时不应拆成C2 O24 和H+,故错误。 审题技巧 题干里明确提到室温下0.1 mol·L-1 H2C2O4溶液的pH=1.3,说明H2C2O4是弱酸,所以 书写相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时是不能将其拆分的。
由图可知,在冰表面第一层氯化氢以分子形式存在,在第二层氯化氢以离子形式存在,而第三层
只有水分子,则在第一、二层之间存在可逆反应:HCl H++Cl-,A、C项正确,D项错误;1 L冰
中水的物质的量为
0.9
g
cm3 1 000 18 g mol1
mL
=50
mol,第二层中,n(Cl-)∶n(H2O)=10-4∶1,n(Cl-)=5×10-3
加Hale Waihona Puke 后产生有香味物质由上述实验所得草酸性质所对应的方程式不正确的是 ( ) A.H2C2O4有酸性,Ca(OH)2+H2C2O4 CaC2O4↓+2H2O B.酸性:H2C2O4>H2CO3,NaHCO3+H2C2O4 NaHC2O4+CO2↑+H2O C.H2C2O4有还原性,2Mn O4 +5C2 O24 +16H+ 2Mn2++10CO2↑+8H2O
Ksp(CuS)<Ksp(ZnS)
滴加CuSO4溶液
D.
①某溶液中加入Ba(NO3)2溶液
①产生白色沉淀
原溶液中有S O24
②再加足量盐酸
②仍有白色沉淀
答案 B A项,说明原溶液中有Fe2+,但不能确定是否有Fe3+,不正确;B项,说明H2CO3制出了C6H5OH, 正确;C项,S2-与Cu2+直接反应生成CuS黑色沉淀,不能说明Ksp(CuS)<Ksp(ZnS),不正确;D项,原溶液中若 有S O32,酸性条件下N O3可将BaSO3氧化为BaSO4,不正确。 温馨提示 注意酸性条件下N O3 有强氧化性。
C.冰表面第三层中,冰的氢键网络结构保持不变
D.冰表面各层之间,均存在可逆反应HCl H++Cl答案 D 本题涉及的考点有HCl的电离、H+浓度计算和水分子间氢键等。根据题目提供的
新信息,准确提取实质性内容,考查了学生接受、吸收、整合化学信息的能力。从原子、分子
水平认识物质的结构和变化,体现了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的学科核心素养。
3.(2018天津理综,4,6分)由下列实验及现象推出的相应结论正确的是 ( )
实验
现象
结论
A.
某溶液中滴加K3[Fe(CN)6]溶液
产生蓝色沉淀
原溶液中有Fe2+,无Fe3+
B.
向C6H5ONa溶液中通入CO2
溶液变浑浊
酸性:H2CO3>C6H5OH
C.
向含有ZnS和Na2S的悬浊液中
生成黑色沉淀
D.电解精炼铜的阴极反应:Cu2++2e- Cu 答案 A 在酯化反应中,通常是“酸脱羟基醇脱氢”,所以A中反应后18O原子应存在于酯 中。
易错易混 C项中离子键的形成过程包含电子的转移,用电子式表示离子键的形成过程时要
用箭头表示出电子转移的方向。
5.(2016北京理综,11,6分)在两份相同的Ba(OH)2溶液中,分别滴入物质的量浓度相等的H2SO4、 NaHSO4溶液,其导电能力随滴入溶液体积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