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钦州市高新区学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合集下载

广西钦州市高新区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三历史期末考试试题

广西钦州市高新区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三历史期末考试试题

广西钦州市高新区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三历史期末考试试题一、选择题24.读下图,判断英国两个时期投资量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殖民扩张的加剧B.圈地运动的需要C.工业革命的完成D.对外贸易的扩大25.“自由主义”这个词在英语中第一次出现是在1819年;“激进主义”,1820年;“社会主义”,1832年;“保守主义”,1835年。

“个人主义”“立宪主义”“人文主义”“女权主义”和“君主主义”这些词,都出现于19世纪30年代。

“民族主义”“共产主义”“浪漫主义”则是在19世纪40年代出现的。

以下评论,正确的是( )A.工业革命造成了主义的泛滥B.所有“主义”都具有政治色彩C.近现代政治概念均源于欧洲D.工业革命深刻影响了欧洲社会26.蒋廷黻在《大公报》上撰文指出,在江西苏区,几乎一无所有的红军,却能抵抗十倍其众的国军,至今坚挺不倒,根本原因在于它实行了国民党没有实行的民生主义。

这里,蒋廷黻所说的“民生主义”即中国共产党A.实行工农武装割据B.开展土地革命C.创建革命根据地D.开展游击战争27. 1862 年,恭亲王奕祈奏请成立京师同文馆以授西洋之学,并主张从举人、优贡及五品以下京外各官中招考生源。

未料“京师各省士大夫聚众私议,约法阻拦,甚至以无稽谣言煽惑人心,遂无复有投考者”。

这一事件反映了A.招生不公影响士子利益B.晚清官场派系斗争严重C.贵族官僚反对开办新学D.守旧观念阻碍社会进步28.近代中国仁人志士从学造西方器物、仿行西方政治制度到提倡思想解放,不断探求强国之路,与此同时近代西学地位不断提高,而以儒学思想为主要内容的中学地位不断下降。

造成“西学”与“中学”地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伴随着西方列强的侵略,“西学”涌入中国B.社会发展的需要决定“中学”将逐步退出历史舞台C.中国社会的巨变和社会逐步转型的需要D.中国知识分子的思想认识水平不断提高29.1937年7月17日,蒋介石指出:和平掌握在日本人手里。

广西高一上学期历史期末考试试卷(B卷)

广西高一上学期历史期末考试试卷(B卷)

广西高一上学期历史期末考试试卷(B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17题;共34分)1. (2分)西周时期,对墓葬用品的规定严格,如:规定为“天子九鼎,诸侯七鼎,大夫五鼎,元士三鼎或一鼎”。

该材料所反映的实质问题是()A . 西周各地经济发展不平衡B . 西周有严格的等级制度C . 西周的冶炼业十分落后D . 西周的青铜器数量比较少2. (2分) (2019高一上·双鸭山期末) 明代科举考试流程有严密的程序,嘉靖以后,会试也要搜检。

考生所带考具均有规定,如帽用单毡,鞋用薄底,砚台不得过厚,笔管不得镂空,食物必须切开等。

从这一记载,可以推知明代()A . 人才选拔更加注重形式B . 用人标准侧重道德品行C . 君主专制程度不断加深D . 科举制的影响日益扩大3. (2分)中国古代常常通过分割和削弱相权来加强皇权。

下列表述准确的是()A . 西汉通过削弱诸侯王势力分化相权B . 明太祖废丞相、设内阁,分割相权C . 宋代设立三司使来分割丞相的财权D . 清设军机处消除了皇权与相权矛盾4. (2分) (2020高二下·佛山月考) 在古代雅典城邦,官员在上任前要由五百人议事会和陪审法庭(人民法庭)对其进行资格审查;官员卸任亦或公民就其任职行为提出指控时,还要经过陪审法庭的述职检查、依法审理。

这反映出了古代雅典()A . 司法审判中程序民主B . 全体公民参与政治C . 主权在民的执政理念D . 法律服从民众意志5. (2分)古往今来,无论是东方古国,或是西方近代国家,都以建章立制来强化中央对地方的关系。

下列具有此性质的文献和制度是①秦汉郡县制②十二铜表法③英国《权利法案》④美国《1787年宪法》D . ②③6. (2分)《英国政治制度史》中说:“如果把1688年前后的历史变化联系起来看,谁也无法否认它是英国政治制度史上的一次以政变为形式的革命,而且视野拉得越长,其革命性就越明显。

2018-2019学年广西钦州市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扫描版

2018-2019学年广西钦州市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扫描版

钦州市2018年秋季学期教学质量监测参考答案高一历史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50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26小题22分,第27小题8分,第28题20分,共计50分。

26.(22分)(1)措施:选拔地位较低的官员;扩展尚书的职责;任用外戚、亲信;将丞相权力一分为三;形成内朝、外朝制度。

(5分)(2)影响:一定程度上加强了君主专制;有利于减少决策失误;可以弥补宰相才干不足的缺陷。

(6分)(3)原因:权相专权,威胁皇权;吸取元朝教训;朱元璋的个人性格;胡惟庸案成为导火索。

(4分)结果:皇帝集君权、相权于一身,君主专制空前加强;客观上造成宦官乱政。

(4分)(4)策略:分散权力;权力制约;控制决策。

(3分)27.(8分)(1)组织:兴中会、中国同盟会(2分)(2)条约:《辛丑条约》(1分)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分)(3)态度:从反对转向同情和支持。

(1分)原因:民众逐渐觉悟;清政府威信扫地;民族危机加深。

(3分)28.(20分)(1)权利:立法权;财政权(或征税权);军事权。

(3分)体制:君主立宪制(1分)(2)特点:民主立宪是虚,君主专制是实;普鲁士在联邦中享有特殊地位;军国主义色彩浓厚。

(6分)成因:带有军事侵略性的普鲁士统一了德国;德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尚不充分;普鲁士具有专制主义传统。

(6分)(3)相同点:都实行君主立宪制,或都是资产阶级代议制。

(2分)不同点:英王统而不治,德国皇帝权力至高无上(握有实权)。

(2分)。

广西钦州市高新区实验学校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

广西钦州市高新区实验学校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

广西钦州市高新区实验学校2016-2017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一、选择题1. “夏商周断代工程”的标志性成果《夏商周年表》的正式公布,将中国历史纪年向前推进了1229年。

这样中国历史有确切纪年的开始应是A.公元前2070年 B.公元前3380年C.公元前1229年 D.公元前2229年2. 西周时期的王位世袭制与夏商时期相比,最突出的特点是()A.民主推选 B.兄终弟及 C.嫡长子继承 D.父死子继3. 王位世袭制代替禅让制,从根本上讲是()A.社会历史的倒退 B.禅让制腐朽的结果C.奴隶主维持其统治的需要 D.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4. 《礼记》中记述了这样一段文字:“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大人世及以为礼。

”这段文字中的“大道”是指①禅让制②世袭制③公有制④私有制()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5. 《好了歌》:“人人都说皇帝好。

其实皇帝也苦恼;宰相权大睡不好,选才选官更难搞;"要是官吏选不特,贪污腐败治不了;最怕地方造反了,身家性命也难保。

为解决诗歌中的“苦恼"统治着曾采取的措施有( )①三省六部制②皇位继承制③科举制④刺史制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6. 《礼记》中记述了这样一段文字:“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大人世及以为礼。

”这段文字中的“大道”是指①禅让制②世袭制③公有制④私有制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7. 元朝实行行省制度产生的最深远的影响是()A.奠定了后代行政区域划分的基础 B.扩大了元朝的政治版图C.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管辖 D.促进了各地区经济文化的交流和民族融合8. 汉唐时期,官员上朝奏事均有座;到了宋代,官员上朝必须站着奏事;而到明清时大臣奏事必须跪着。

上述变化反映了古代中国()A.礼仪制度不断完善 B.地方权力不断加强C.官僚制度不断完善 D.专制皇权不断加强9. 汉武帝时中央决策机构和执行机构分别是()A.外朝和中朝 B.待中和承相 C.中朝和外朝 D.尚书令和太尉10. 汉武帝推行“强干弱枝”的重要措施有()①分国建邦②中朝制③刺史制④推恩令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11. 西汉初年的王国分封制与西周的分封制()A.都是中央集权制 B.都是封建君主专制的产物C.为了巩固自身的统治而实行 D.都随社会经济基础的变化而瓦解12. 2010年,北京国贸中心举办的亚洲艺术博览会上,30余把浙江龙泉剑亮相。

广西钦州市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含解析)

广西钦州市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含解析)

钦州市2016年春季学期期末考试高一历史解析版一、选择题1. 1933年3月,美国国会决定成立联邦储备银行,其主要职责是( )A.禁止兑换黄金和出口黄金 B.增发钞票以解决货币短缺C.加强对银行的管理和控制 D.尽快恢复银行和金融秩序解析:美国国会决定成立联邦储备银行,加强国家对银行的管理和控制,故C项符合题意;A项属于《紧急银行法》的内容,B项属于美国联邦银行的职责,D项是美国整顿银行业的主要目的。

答案: C2. 大前提: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是由于生产社会化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这一基本矛盾而产生的。

小前提:罗斯福新政将美国私人垄断资本主义推向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结论:罗斯福新政从根本上消除了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这个三段式的推理属于( )A.大前提正确,小前提正确,结论正确B.大前提错误,小前提错误,结论错误C.大前提正确,小前提正确,结论错误D.大前提错误,小前提错误,结论正确解析:罗斯福新政是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对生产关系进行的局部调整,没有改变资本主义私有制的本质,不可能消除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也就不可能从根本上消除经济危机,故A、B、D三项推理错误。

答案: C3. 新经济政策在农业方面的主要措施是()A.余粮收集制B.粮食税C.农业集体化D.人民公社答案: B4. 有人说,苏俄新经济政策是“布尔什维克转向资本主义”;有人说,美国的罗斯福新政是“社会主义的计划经济”。

这两种看法的共同缺陷是()①没有从政策实施的根本目的上看问题②没有看到政策仅在一定限度内调整经济③只看到政策引起的直接表面变化④没有从发展、辩证的角度看问题A.①②③B.①②③④C.②③④D.①③④答案: B5. 1918年,苏维埃政权陷入层层包围,当时在经济上最紧迫的难题是()A.原油B.棉花C.煤D.粮食解析:在1918年的俄国,由于连年战争,俄国经济极度困难,其中最困难的问题是粮食问题。

故正确答案为D项。

答案: D6. 1929年10月29日,美国一些开船出海玩的富人们回来后发现,他们已变成身无分文的贫民。

广西2021年高一上学期历史期末考试试卷(II)卷

广西2021年高一上学期历史期末考试试卷(II)卷

广西2021年高一上学期历史期末考试试卷(II)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30题;共60分)1. (2分)周朝饮酒时有“酒礼”,每献酒一次,宾主之间便有许多礼节,要相互拜一百次之后,一杯酒才能下肚。

下列对“酒礼”的说法正确的是()A . 体现繁文缛节,社会落后B . 强调等级森严,贵贱有序C . 意在规范行为,礼治天下D . 说明思想教条,效率低下2. (2分) (2018高二下·鸡泽期末) 史书记载,和受封者一同前往封地的人员,除其所辖的官吏、家族、亲朋外,还有周天子赏赐的奴隶。

各诸侯国居民在族属上虽仍以周人为主,但已发生很大变化。

这表明()A . 分封制已无法维护周政权B . 西周分封制有顽强生命力C . 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已形成D . 封国制度有利于民族融合3. (2分) (2015高一上·大田期中) 易中天在《帝国的终结》中说“秦,虽死犹存,它亡得悲壮。

”从政治上看“秦,虽死犹存”主要是指()A . 统一度量衡、货币B . 开创皇帝制度C . 中央建立三公九卿制D . 建立统一国家和中央集权制4. (2分) (2019高一上·信宜期中) 有学者认为“历代封建王朝每一次循环的结果,都使得中枢机构原权力更分散,皇帝的权力更加强。

这种不断地转移与分散,是封建国家权力运行的基本规律。

”与此背离的是()A . 汉中外朝制B . 唐三省六部制C . 宋二府三司制D . 元一省制,只设中书省5. (2分) (2017高三下·潍坊模拟) 在世界上所有古老的文明中,希腊制度确实相当特别,它形成了公民参与的政治制度,出现“民众的政治”,但由于它不提供集中的权力,“民众的政治”在希腊城邦的内乱中寿终正寝。

材料意在强调古希腊民主()A . 因自身缺陷而消亡B . 导致古希腊内乱C . 易导致权力的滥用D . 是少数人的民主6. (2分) (2017高一上·黔西南月考) 《查士丁尼民法大全》中提到:“任何人不能仅因为思想而受惩罚。

广西钦州市高新区2016-2017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广西钦州市高新区2016-2017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广西钦州市高新区2016—2017学年度上学期高一历史期末考试试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 分钟)1.一位细心的同学通过查阅有关材料发现:20世纪90年代以前在联合国大厦前飘扬着德国的两面国旗(图一、图二),可90年代后只剩下图二所示国旗了。

出现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欧共体成立B.联合国改革C.东欧剧变D.苏联解体2.穿越时空,透过历史,我们依稀还能看到在欧洲东部矗立着一个巨人的身影;然而一夜之间,这个曾经伟岸的巨人倒下了。

请问:“一夜”发生在( ) A.1989年B.1991年C.1922年D.1936年3.二战后,美国对日本的政策由削弱转为扶植的直接原因是( )A.新中国成立B.称霸欧洲C.确立世界霸权D.遏制中国、苏联4.20世纪80年代以来,日本提出成为“政治大国”的目标,其根本原因是( ) A.美苏两极格局即将瓦解B.日本开始奉行独立的外交政策C.日本经济实力的膨胀D.日本需要提高自己的国际地位5.2015年在委内瑞拉将举行第17届不结盟运动峰会,请思考不结盟运动诞生的标志是( )A.亚非各发展中国家发表不结盟宣言B.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召开C.不结盟国家联合宣言发表D.亚非各发展中国家宣布不与欧美各国建交6.19世纪中期,法国政治家托克维尔以惊人的洞察力预言一百年后的世界格局:“它们起点各异,所走的道路也不相同,然而似乎是天意要它们各左右半个地球的命运”。

“它们”即( )A.American and Russian B.German and ItalianC.American and Chinese D.Britain and German7.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初期,美国《芝加哥太阳报》指出:“紧接着这位伟大而盲目的贵族所高举的大旗,就会使我们投入这个世界最恐怖的战争中去。

”上述材料所指的事件是( )A.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成立B.马歇尔计划C.丘吉尔铁幕演说D.杜鲁门主义8.“临时政府已被推翻。

广西高一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考试仿真测试卷

广西高一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考试仿真测试卷

广西高一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考试仿真测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30题;共60分)1. (2分)“烽火戏诸侯”是中国历史上的著名典故。

诸侯之所以见到烽火就率兵前来勤王,主要是因为分封制规定A . “天子适诸侯,曰巡狩。

巡狩者,寻所守也。

”B . “元侯(大国之君)作师,卿率之,以承天子。

”C . “诸侯朝于天子曰述职。

述职者,述所职也。

”D . “昔天子班贡,轻重以列,列尊贡重,周之制也。

”2. (2分)下列有关郡县制的评价不正确的是A . 郡县制是对先秦政治制度发展B . 废分封、立郡县是秦二世灭亡的重要原因C . 郡县制代替分封制是历史的进步D . 废分封、立郡县有利于中央对地方的控制3. (2分) (2017高一·清流月考) 唐太宗时期,假设国家要在关中一带修建一项大型水利工程,这项工程的实施涉及到众多机构,按制度规定其运作程序是()A . 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工部B . 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工部C . 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户部D . 尚书省→门下省→中书省→工部4. (2分)以下从左图到右图的变化所体现的实质问题是()A . 从分裂逐步走向统一B . 封建皇权逐步走向强化C . 中央集权得以加强D . 郡县制到行省制的演变5. (2分) (2017高一上·宁夏期中) 禹建立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夏,他的儿子启夺取王位,并传位给自己的后代。

与之前相比之后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以下选项说法不正确的是()A . 由“传贤”变成“传子”B . 由禅让制变为王位世袭制C . 由分封制变为郡县制D . 由“公天下”变为“家天下”6. (2分)雅典梭伦改革、秦朝实行郡县制和隋唐时期的科举制度,在历史上发挥的共同作用是A . 都加强了中央集权B . 都缓和了社会矛盾C . 都打破了世袭特权D . 都奠定了民主政治基础7. (2分) (2017高一上·遵义期中) “在希腊,山岭纵横,河流交错,几乎没有一个大面积的土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广西钦州市高新区2016—2017学年度第上学期高一历史期末考试试题解析版1.一位细心的同学通过查阅有关材料发现:20世纪90年代以前在联合国大厦前飘扬着德国的两面国旗(图一、图二),可90年代后只剩下图二所示国旗了。

出现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欧共体成立B.联合国改革C.东欧剧变D.苏联解体解析:在东欧剧变中,民主德国(国旗为图一)并入联邦德国(国旗为图二),两德重新统一为一个国家,其国旗采用原联邦德国的国旗。

答案:C2.穿越时空,透过历史,我们依稀还能看到在欧洲东部矗立着一个巨人的身影;然而一夜之间,这个曾经伟岸的巨人倒下了。

请问:“一夜”发生在( )A.1989年B.1991年C.1922年D.1936年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根据材料信息再认再现所学知识的能力。

由题干中“欧洲东部”“巨人”可判断该国为苏联。

结合所学,“巨人”倒下的时间是1991年底,故选B。

答案:B3.二战后,美国对日本的政策由削弱转为扶植的直接原因是( )A.新中国成立B.称霸欧洲C.确立世界霸权D.遏制中国、苏联解析:冷战开始后,美国把日本作为远东地区反苏、反华的前哨阵地,因此开始大力扶植日本。

答案:D4.20世纪80年代以来,日本提出成为“政治大国”的目标,其根本原因是( ) A.美苏两极格局即将瓦解B.日本开始奉行独立的外交政策C.日本经济实力的膨胀D.日本需要提高自己的国际地位解析:本题考查日本经济的崛起。

因为经济决定政治。

20世纪80年代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经济大国,这成为日本追求“政治大国”地位的决定因素,即根本原因,故选C。

答案:C5.2015年在委内瑞拉将举行第17届不结盟运动峰会,请思考不结盟运动诞生的标志是( )A.亚非各发展中国家发表不结盟宣言B.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召开C.不结盟国家联合宣言发表D.亚非各发展中国家宣布不与欧美各国建交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识记能力。

1961年,第一次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在贝尔格莱德举行,不结盟运动正式形成。

答案:B6.19世纪中期,法国政治家托克维尔以惊人的洞察力预言一百年后的世界格局:“它们起点各异,所走的道路也不相同,然而似乎是天意要它们各左右半个地球的命运”。

“它们”即( )A.American and Russian B.German and ItalianC.American and Chinese D.Britain and German解析:20世纪中期左右世界命运的是美国和苏联。

A、B、C、D分别是美国和俄国(代指苏联)、德国和意大利、美国和中国、不列颠和德国。

答案:A7.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初期,美国《芝加哥太阳报》指出:“紧接着这位伟大而盲目的贵族所高举的大旗,就会使我们投入这个世界最恐怖的战争中去。

”上述材料所指的事件是( )A.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成立B.马歇尔计划C.丘吉尔铁幕演说D.杜鲁门主义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

丘吉尔的“铁幕演说”是“冷战”开始的信号。

答案:C8.“临时政府已被推翻。

国家政权已经转到彼得格勒工兵农代表苏维埃机关。

”这则布告的内容出自( )A.《四月提纲》B.《土地法令》C.《和平法令》D.《告工人、士兵和农民书》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提取材料有效信息的能力。

《告工人、士兵和农民书》宣告各地全部政权一律转归工兵农代表苏维埃。

答案:D9.“十月革命奏响了科学社会主义从理论走向现实的第一首凯歌。

”十月革命的最大成果是( )A.发表了“四月提纲”B.成立了工兵代表苏维埃C.颁布了《土地法令》D.建立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解析:本题是最佳选择题。

十月革命的成果很多,但其最大成果是在世界上建立起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故答案为D。

答案:D10.你在某个电影中看到如下情节:在市政厅门前的中央,正对着大门搭了一个大讲台……讲台前面旌旗招展,其中有些三色国旗,但全部镶着红边——人民政权的标志。

乐队高奏《马赛曲》,歌声响亮……请问,这是反映以下哪个历史事件( )A.巴黎公社的成立B.第一国际的成立C.美国芝加哥工人大罢工D.十月社会主义革命胜利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提炼信息的能力。

注意材料中“人民政权”,结合巴黎公社建立的历史背景,即3月28日巴黎市民在市政府广场举行巴黎公社成立大会,广场上人声沸腾,红旗招展,高唱《马赛曲》。

答案:A11.《法国政治制度史》写道:“1871年的巴黎公社是劳动群众通过其政治代表当家作主的新政治制度的萌芽。

”文中的“新政治制度”是指( )A.直接选举制B.义务教育制C.社会主义政权D.无产阶级专政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对巴黎公社性质的理解。

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可知,巴黎公社开创的新政治制度的萌芽,应该是指无产阶级专政,所以此题正确选项是D。

12.标志着法国资本主义共和政体最终建立的是( )A.《人权宣言》的颁布B.《拿破仑法典》的颁布C.1791年宪法的颁布D.1875年宪法颁布解析:1875年,法国国民议会通过了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沉重打击了保皇派势力,从法律上奠定了共和制的基础,共和政体最终建立。

答案:D13.1791年宪法规定法国的政体为( )A.君主立宪B.民主共和C.帝制D.责任内阁解析:1789年,法国大革命爆发,在其后制定的1791年宪法中规定法国为君主立宪制国家。

答案:A14.学者陆境生在书中写道:“它是近代资本主义国家的第一部成文宪法,也是世界近代史上最稳定的一部宪法。

”这部宪法是( )A.《权利法案》B.美国1787年宪法C.独立宣言D.邦联条例解析:美国1787年宪法是世界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成文宪法,它颁布以来,多以修正案的方式随着社会的发展而调整,其基本精神是稳定的。

故选B项。

答案:B15.“……总统有权缔订条约,但须争取参议院的意见和同意……”这主要反映了美国1787年宪法的( )A.联邦制原则B.民主原则C.权力制衡原则D.自由原则解析:材料体现总统权力受国会制约,即权力制衡原则。

答案:C16.2014年2月4日,英国宣布应法国总统邀请,英国女王夫妇将于2014年6月5日访问法国,并在爱丽舍宫接受法国的国宴款待,这是因为( )A.英国女王是国家元首B.英国女王是政府首脑C.英国女王掌握国家实权D.英国女王决定归还香港解析:本题考查调动运用历史知识的能力。

英国君主立宪制确立后,君主为虚位,但仍是国家元首,国家大权掌握在政府首脑(首相)手中。

答案:A17.大卫是英国下议院议员,关于英国的君主立宪制,他津津乐道。

你认为他的哪一说法是错误的( )A.“1689年《权利法案》颁布,标志着英国君主立宪制基本确立”B.“英国君主立宪制的一个显著特点是责任制内阁”C.“它是君主制、贵族制与民主制三者融为一体的混合物”D.“它是总统制与联邦制相结合,体现三权分立原则的一种较为完美的政治体制”解析:英国实行的是君主立宪制,而不是总统制与联邦制,因此D项的表述错误。

答案:D18.推动罗马法由公民法发展到万民法的主要动力是( )A.平民的斗争B.帝国皇帝的重视C.罗马的不断扩张D.法学家的努力解析:本题考查再认再现能力。

从罗马法发展的历程可以看出,其发展的主要动力是罗马的不断扩张。

答案:C19.有位专家这样评价罗马法中的一部法律:“……(它)超出了文化和经济的界限,也超出了民族国家或其他政治单位的界限。

”这部法律是( )A.习惯法B.《十二铜表法》C.万民法D.自然法解析:罗马法的发展历程经历了由习惯法到成文法,由公民法到万民法。

《十二铜表法》是罗马的第一部成文法,也是一部公民法,只适用于罗马共和国的公民。

随着罗马版图的不断扩大,罗马公民法不适应现实需要,万民法开始出现,适用于整个罗马帝国统治区域。

题中材料涉及的法律“超出了民族国家……的界限”,指的就是万民法。

答案:C20.恩格斯指出:“罗马法……包含着资本主义时期的大多数法律关系”,是“商品生产者社会第一个世界性法律”。

下面哪一项表述符合材料所表达的含义( ) A.罗马法是第一部资产阶级成文法典B.罗马法是罗马帝国统治的有力支柱C.罗马法提倡法律面前公民人人平等D.罗马法是近代欧美国家的立法基础解析:“罗马法……包含着资本主义时期的大多数法律关系”说明罗马法对近代欧美国家的法律产生了深刻影响,故D符合要求。

答案:D二、非选择题21.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在雅典居民中,20万奴隶和3.2万外邦人是被剥夺政治、法律权利的;在16.8万雅典人中,假定成人居半,是8.4万人,其中妇女毫无权利,所剩全权公民男子就只有4.2万人了。

其中,第三等级公民占2.5万人,第四等级占1.6万人,第一、二等级大奴隶主和大所有者公民就不过1000人而已。

材料二伯里克利“在阵亡将士葬礼上的演说”中说:“我们的制度之所以称为民主制,是因为权力不掌握在少数人手里,而是由全体人民掌握。

……解决私人争执的时候,每个人在法律上都是平等的。

……任何人,只要他能够对国家有所贡献,绝对不会因为贫穷而在政治上湮没无闻。

”——修昔底德《伯罗奔尼撒战争史》请回答:(1)把雅典公民分成四个等级是哪位政治家改革的内容?划分等级的依据是什么?有何意义?(2)伯里克利说“全体人民掌握权力”,请举例说明。

(3)在雅典是否真正做到了权力由全体人民掌握和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解析:第(1)(2)问时要联系梭伦改革和伯里克利改革的内容。

第(3)问时要抓住材料中“20万奴隶和3.2万外邦人是被剥夺政治、法律权利的”这一信息,从而总结出雅典民主政治的局限性。

答案:(1)政治家:梭伦。

划分依据:按财产多寡划分四个等级。

意义:扩大了奴隶主统治的基础,使拥有财产的工商业奴隶主参与到政治中。

(2)公民大会是城邦的最高权力机构,凡20岁以上的男性公民均可参加,每个人在大会中都有发言权和表决权。

(3)没有。

在雅典真正掌握权力的是极少数男性上层公民,广大的奴隶、外邦人和妇女没有政治权利可言。

因此,雅典民主是少数人的民主。

22.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美国联邦党人当年设计政治制度的基本精神是什么呢?简单地说,就是两个字——“制衡”。

政治制度的“制衡”包括两层含义:其一,不同权力之间的相互制衡;其二,不同利益之间的相互均衡。

——虞崇胜《论政治文明的内在灵魂》材料二“美国实行联邦制……中央政府只从州政府的权力中拿走了若干明确列举的权力,州政府则保留着中央政府拿走的权力之外的所有权力。

”材料三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美国是如何实现政治制度“制衡”的,这种“制衡”的目的是什么?(2)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材料二观点的理解。

(3)材料三图片中的人物,如果穿越时光隧道,能否出现在美国第一届联邦政府中?为什么?解析:第(1)问主要根据“制衡”包括的两层含义来组织答案;第(2)问根据材料中的“中央政府”“州政府则保留”等信息来判断它隐含的信息;第(3)问实际考查1787年宪法的局限性,据所学知识回答即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