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套K12】[学习]七年级生物上册 2.2.1《无脊椎动物的主要类群》导学案(无答案)(新版)济南

合集下载

七年级生物上册 2.2.1 无脊椎动物的主要类群导学案3 (新版)济南版

七年级生物上册 2.2.1 无脊椎动物的主要类群导学案3 (新版)济南版

2.2.1.3 无脊椎动物的主要类群自主学习案一、自主学习目标及范围学习目标:1、说出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常见的动物。

2、认识蝗虫的形态结构以及与其生活习性相适应的特点,掌握节肢动物的主要特征。

学习范围:预习课本第75页到第79页的内容二、自主学习要点1、软体动物的主要特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节肢动物的主要特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外骨骼的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蝗虫的呼吸器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自主学习检测.1.河蚌的呼吸器官是___________,运动器官是___________,能分泌珍珠质的是___________2.下列关于动物类群主要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A.腔肠动物身体呈两侧对称,体表有刺细胞B.扁形动物身体呈辐射对称,有口无肛门C.线形动物身体分节,体表有角质层D.节肢动物身体和附肢都分节,体表有外骨骼3.翩翩飞舞在花丛中的蜜蜂能帮助植物进行异花传粉,蜜蜂属于()A.腔肠动物B.环节动物C.线形动物D.节肢动物探究案一、合作探究探究一:软体动物的主要特征阅读教材75——76页文字资料,思考:1.河蚌的运动器官是什么?2.河蚌是如何进行呼吸的?3.贝壳是怎么形成的呢?4.软体动物都有贝壳吗?5.软体动物的主要特征是什么?探究二:节肢动物的主要特征阅读教材77——79页文字资料,思考:1、蝗虫的身体分为哪几部分?2、蝗虫的足、出教材、翅各有何特点?3、气门有何作用?4、外骨骼有何则用?5、节肢动物的主要特征是什么?二、随堂检测1.蝗虫能适于空中和陆地生活,其形态结构特点有()①用气管呼吸②胸部有两对翅③有外骨骼,防止水分蒸发④视觉发达,有一对复眼.A.①③④B.①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2.蝗虫防止体内水分蒸发的结构是()A.气管B.触角C.外骨骼D.翅3.下列动物中,不属于软体动物的是()A.河蚌B.蟾蜍C.扇贝D.蜗牛参考答案自主学习检测:1.鳃;斧足.外套膜2. D3. D随堂检测:1. B2. C3. B。

2.2.1++无脊椎动物++教案-2024-2025学年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

2.2.1++无脊椎动物++教案-2024-2025学年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

第二章动物的类群第一节无脊椎动物教材分析:《无脊椎动物》在老版教材中安排3个课时教学,在2024版教材缩减为1课时,知识点的掌握要求有所降低。

教材中举例的动物多为生产生活常见的动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把动物类群与代表动物结合起来记忆,效果会更好。

核心素养:1、通过观察、思考,引导学生在探究活动中寻求答案,获得知识,提高科学探究的能力。

2、了解、掌握几种脊椎动物的代表动物和主要特征。

3、了解无脊椎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树立人类与环境是共同体的关系。

树立爱护环境和小动物的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1、知道无脊椎动物的类群有哪些,它们的主要代表动物有哪些。

2、无脊椎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教学准备:课前尽量多的找一些无脊椎动物到课堂教学设计一、问题引入鲍鱼和鱿鱼的名称中都有“鱼”,那么它们是鱼吗?(提出问题,让学生讨论,引发学生学习探究的兴趣)二、出示教学目的1、无脊椎动物的类群有哪些?每个类群的代表动物主要有哪几种?2、无脊椎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三、新课教学1、概念。

脊椎动物:身体内有由脊椎骨组成的脊椎的动物。

无脊椎动物:体内没有由脊椎骨组成的脊柱的动物。

无脊椎动物的种类比脊椎动物的多。

2、无脊椎动物的主要类群我们所处的周边环境中,有许许多多的动物。

根据无脊椎动物的概念,你能不能举例说出你所常见的无脊椎动物?(蟋蟀、知了、田螺、蝗虫、蚯蚓、蜗牛…)大家认识那么多的无脊椎动物,它们主要分属于哪个类群,同学们能够分辨吗?⑴刺胞动物代表动物(水螅,生活在淡水中,大多数生活在海洋中,如海蜇、海葵等)主要特征:身体呈辐射对称;体表有刺细胞;有口无肛门。

⑵扁形动物涡虫是扁形动物,涡虫的特征(身体呈两侧对称,身体长1—1.5厘米,背腹扁平,背面有两个可以感光的黑色眼点,腹面有口,无肛门,能够自由生活)。

大多数扁形动物都寄生在人或动物体内,如血吸虫、猪肉绦虫,它们的消化器官简单,生殖器官非常发达。

扁形动物的主要特征:身体呈两侧对称;背腹扁平;有口无肛门。

2.2.1无脊椎动物导学案-2024--2025学年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

2.2.1无脊椎动物导学案-2024--2025学年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

第二单元多种多样的生物第二章动物的类群第一节无脊椎动物【学习目标】1.简述无脊椎动物与脊椎动物的概念,说出它们的区别。

2.举例说明无脊椎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学习重点】1.无脊椎动物与脊椎动物的主要区别。

2.无脊椎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学习难点】从进化与适应的角度看无脊椎动物的主要类群。

【学习过程】一、自主学习找出答案学生自主阅读教材第73页,找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的概念。

脊椎动物:身体内有由脊椎骨组成的脊柱的动物,统称为脊椎动物。

无脊椎动物:体内没有由脊椎骨组成的脊柱的动物,统称为无脊椎动物。

学生分组阅读教材P74-76文字资料,并观察各代表图片,合作讨论各无脊椎动物的主要特征。

(一)刺胞动物1.水螅的结构2.水螅特点刺胞动物特点体形辐射对称体壁由内胚层和外胚层构成消化腔有口无肛门3.主要特征:身体呈辐射对称,体表有刺细胞,有口无肛门。

(二)扁形动物1涡虫结构:2.体形:身体呈两侧对称,也叫左右对称;这种体形使运动更加准确、迅速而有效,有利于动物捕食和防御。

3.主要特征:身体呈两侧对称;背腹扁平;有口无肛门。

(三)线虫动物1.蛔虫的结构2蛔虫与寄生生活相适应的特点:项目特点体表包裹着一层角质层,起保护作用,防止被消化液消化掉结构简单,肠仅由一细胞组成,可消化小肠中的半消消化管化食糜生殖器官生殖器官发达,生殖能力强运动没有专门的运动器官,只能靠身体的弯曲和伸展缓慢地蠕动3.线虫动物主要特征:身体细长,呈圆柱形;体表有角质层;有口有肛门。

(四)环节动物1.蚯蚓(1)外形:蚯蚓的身体呈长圆筒形,由许多彼此相似的环形体节构成。

(2)运动:蚯蚓的体壁有发达的肌肉,肌肉与刚毛配合完成运动;(3)呼吸:蚯蚓的体壁密布毛细血管,氧气可溶于体表的黏液里,然后进入体壁的血管中,体内的二氧化碳也经体壁的毛细血管由体表排出。

2.主要特征:身体呈圆筒形;由许多彼此相似的体节组成;靠或疣足辅助运动。

探究一:观察蚯蚓1.如何区分蚯蚓的前端和后端靠近环带的是前端。

七年级生物上册2.2.1《无脊椎动物的主要类群》2

七年级生物上册2.2.1《无脊椎动物的主要类群》2

节肢动物的这些特征,使它们的运动更加灵活,活动更及广泛。 坚韧(jiānrèn)的外骨骼既保护和支持了内部结构,又能有效的防治 体内水分蒸发,这是节肢动物适应陆地生活的重要原因。
第十七页,共二十四页。
新课学习
(xuéxí)
节肢动物 与人类关 (jiézhī-dòngwù) 系
供人类食用,例如虾 提供工业原料,例如家蚕 完成植物的传粉作用,例如蜜蜂 抑制害虫(hàichóng),例如七星瓢虫
5.轻轻捏一捏蝗虫的身体,体会一下有什么感觉?
第十四页,共二十四页。
新课学习
(xuéxí)


这个实验(shíyàn)结果如何? 想一想,为什么会有这样 的结果?
气门是气体进入蝗 虫身体(shēntǐ)的“门 户”。
第十五页,共二十四页。
新课学习
蝗虫的形态结构有哪些特点与其陆地(lùdì) 生活习性相适应?
第二(dì èr)单元第二 章 (dì èr)
第一课
第一页,共二十四页。
预习(yùxí) 预习(yùxí)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的主要内容
添加学生“导学”作 业(zuòyè)中的典型成果
第二页,共二十四页。
导入新课
你知贝壳(bèiké)来自于哪类动物吗? 你能说出下列(xiàliè)动物所属类群吗?
身体柔软,有外套膜。身体表面(biǎomiàn)有贝壳。
节肢动物(jiézhī-dòngwù)主要特征 1.体表有外骨骼,可防止体内水分的大量蒸发。 2.身体一般分为头、胸、腹三部分,体节伸屈自如。
第二十三页,共二十四页。
内容(nèiróng)总结
第一课。身体柔软,分为头、足、内脏团。身体两侧对称或不对称。2.观察蝗虫身体胸部、 腹部、和足、触角的分节情况。3.观察蝗虫足、翅的着生部位以及翅的特点。1.体表有外骨胳,

新郑市六月上旬七年级生物上册2.2.1无脊椎动物的主要类群导学案1新版版3

新郑市六月上旬七年级生物上册2.2.1无脊椎动物的主要类群导学案1新版版3

2.2.1.1 无脊椎动物的主要类群自主学习案一、自主学习目标及范围学习目标:1.概述腔肠动物的主要特征。

学习范围:预习课本第72页到第73页的内容二、自主学习要点1、水螅攻击和防御的利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腔肠动物的主要特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水螅消化食物的部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自主学习检测.1.___________是腔肠动物特有的攻击和防御的利器,在___________处尤其多.2.下列属于腔肠动物的主要特征的是()A.身体两侧对称B.背腹扁平C.有口有肛门D.体表有刺细胞3.我国美丽富饶的南海诸岛,有许多是由珊瑚虫分泌物堆积而构成的珊瑚礁形成的,珊瑚虫属于腔肠动物,其显著特征是()A.身体呈辐射对称,有口无肛门B.身体呈两侧对称,有口无肛门C.身体呈圆柱形,有口无肛门D.身体呈圆筒形,身体分节探究案一、合作探究探究:腔肠动物的主要特征阅读教材72——73页文字资料,思考:1.尝试描述水螅的外部形态特点。

2.水螅是如何捕获食物的?3.水螅的体壁和消化腔各有何特点?4.腔肠动物的主要特征?二、随堂检测1.身体结构简单,有口无肛门,靠刺细胞捕捉食物,是下列哪种动物的主要特征()A.河蚌B.水螅C.螃蟹D.海马2.水螅常常可以捕到与自己身体差不多大小的猎物,这主要依靠()A.刺细胞B.触手的缠结C.发达的肌肉D.口的吞噬3.海蜇等腔肠动物排出食物残渣的方式是()A.由肛门排出B.由口排出C.由胞肛排出D.由细胞排出参考答案自主学习检测:1.刺细胞;触手.2. D3. A随堂检测:1. B2. A3. B第一节流动的组织——血液一、选择题1.血液是流动在心脏和血管内的不透明红色液体,有关健康人体内血液的叙述中,错误的一项是()A.血浆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水 B.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细胞核C.血细胞中数量最多的是白细胞 D.血小板是最小的无核血细胞2.如右图所示观察血液分层实验时,向刚抽出的血液中加入少量抗凝素的目的是()A.稀释血液B.保护红细胞C.防止血液凝固D.破坏红细胞3.将哺乳动物的部分新鲜血液注入试管,一段时间后,试管中的物质是()A.血凝块和血浆B.血凝块和血清C.血细胞和血清 D.血细胞和血浆4.血液中含有各种成分,血液的成分含量最多的是()A.红细胞 B.白细胞 C.血小板 D.血浆5.白细胞为无色有核的球形细胞,体积比红细胞大,能作变形运动,它的主要功能是()A.运输二氧化碳和氧 B.止血和加速凝血C.产生淋巴细胞 D.吞噬病菌,对人体有防御保护作用6.红细胞是我们人体内不可缺少的“运输队”。

济南版生物七年级上册 2.2.1《无脊椎动物的主要类群》第一课时导学案

济南版生物七年级上册 2.2.1《无脊椎动物的主要类群》第一课时导学案

第一节无脊椎动物的主要类群〔第一课时〕【腔肠动物、扁形动物、线形动物、环节动物】一、学习目标:1、说出水螅的形态构造特点。

2、描述蚯蚓的形态构造及运动方式。

3、举例说出腔肠动物、扁形动物、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的主要特征。

二、问题导入观看课件中的图片,尝试对图片中生物进展分类。

三、自主学习〔教师寄语:相信自己,你一定能行〕〔一〕请同学们认真阅读课本第72、73页,填空。

1、腔肠动物是一类构造简单的动物,身体呈,体壁仅有、两层细胞构成,消化腔有无。

多生活在,少数生活在。

代表动物有、、等2、填图图一水螅纵切面图图二蚯蚓构造图3、阅读分组实验:观察水螅,讨论:①尝试描述水螅的外部形态特点。

②水螅是如何捕获食物的?③水螅的体壁和消化腔各有何特点?〔二〕仔细阅读课本第74、75、76页,填空。

1、扁形动物是一类有无的多细胞动物,身体,生活在、、的陆地上,多营生活。

代表动物有、、等。

2、线形动物的身体一般为或,有和。

多生活在或,也有些种类营生活。

代表动物有、等。

3、环节动物生活在和的陆地环境中,身体由许多相似的环状构成,使它们的身体更灵活。

蚯蚓的身体分和,靠近有一环带。

4、扁形动物、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的体壁内有,它们主要依靠的收缩和舒张缓慢地蠕动,被统称为。

5、观察第75页图2.2-7,讨论:①尝试描述蚯蚓的外部形态特点。

②用手触摸蚯蚓会有何感觉?③尝试描述蚯蚓的运动方式。

④怎样区分蚯蚓的前后端。

⑤大雨过后蚯蚓为何爬出地面?四、合作共建〔教师寄语:学会合作,学会学习〕特征生活环境代表生物腔肠动物扁形动物线形动物环节动物五、总结收获〔将你今天的收获写在下面〕六、诊断评价〔教师寄语:试一试,看你学的怎么样!〕1.以下这些水中生活的动物中,哪一组都是无脊椎动物〔〕A.海龟、鱿鱼B.海蜇、青蛙C.蜘蛛蟹、章鱼D.鲤鱼、河蚌。

2.以下各项中,不属于腔肠动物的是〔〕3.蚯蚓、沙蚕、水蛭都属于〔〕4.区别蚯蚓前后端的依据是〔〕A.肛门的位置B.体节的多少C.口的位置D. 环带的位置5.以下各项中,不属于水螅形态构造特点的是〔〕A.身体呈圆筒状B.肛门位于身体的下端6.蚯蚓一般昼伏夜出,但是白天下过雨后,经常见到蚯蚓爬到地面上来,这是因为〔〕。

【济南版七年级生物上册教案】2.2.1无脊椎动物的主要类群

【济南版七年级生物上册教案】2.2.1无脊椎动物的主要类群

2.2.1 无脊椎动物的主要类群教课目标【知识与能力】1.经过分组实验能区分腔肠动物、扁形动物、线形动物、环节动物、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的异同,并能归纳它们的主要特色。

2.试试列表比较各种无脊椎动物的异同,初步感知生物“由低等到高等、由简单到复杂、由水生到陆生”的进化序次。

3.关注无脊椎动物的生活环境,列举无脊椎动物与人类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1.培育学生的观察实验能力和着手能力。

2.培育学生的比较解析归纳能力。

3.培育学生的科学研究能力。

【感情态度价值观】1.经过对相关问题的谈论,激发学生的学习和研究能力。

2.经过对各种生物的认识,认识动物对自然环境的重要性,建立人与自然友善发展的重要观点。

教课重难点【教课要点】腔肠动物、扁形动物、线形动物、环节动物、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的基本特色。

【教课难点】区分某种无脊椎动物的类群。

课前准备课件、视频资料等。

教课过程情境导入地球上的动物可以依占有没有脊椎骨,分成两大类:身体里没有脊椎骨构成的脊柱的动物,叫做无脊椎动物;身体里有由脊椎骨构成的脊柱的动物,叫做脊椎动物。

本节课我们来学习无脊椎动物中的腔肠动物、扁形动物、线形动物、环节动物、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

讲解新课一、腔肠动物1.我们先来学习一类最低等的多细胞动物——腔肠动物。

请同学们观看录像,播放水螅的捕食过程,边放录像边讲解。

谈论:(1)试试描述水螅的外面形态特色。

(2)水螅是如何捕捉食品的?(3)水螅的体壁和消化腔各有何特色?指导学生谈论。

师生一块儿得出结论:腔肠动物的主要特色:身体呈圆筒形,有口无肛门,体壁仅由外胚层和内胚层两层细胞构成。

2.向同学们显现一些腔肠动物的图片,经过显现图片和同学们谈论他们与人类的关系。

(1)沿海岸的珊瑚礁,能坚固海岸。

(2)珊瑚礁可以制成石灰及水泥,以作建筑资料。

珊瑚也可作赏析及装饰用。

(3)部份水母,比方海蜇,可供食用。

(4)腔肠动物的刺丝囊对人体有损害性,甚至可能以致死亡。

七年级生物上册2-2-1《无脊椎动物的主要类群》导学案(无答案)(新版)济南版

七年级生物上册2-2-1《无脊椎动物的主要类群》导学案(无答案)(新版)济南版

第一节无脊椎动物的主要类群学习目标:1、通过小组的合作探究,识别无脊椎动物的主要类群,说出各类无脊椎动物的主要特征。

2、结合生活经验及实验观察尝试着描述各种无脊椎动物的结构与其功能相适应之处。

重点难点:重点:六类动物的主要特征。

难点:认同生物体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

知识导学:(提示:标▲是重点掌握内容)一、引导探究(15分钟)(先认真自学课本,后小组内讨论,组内统一答案)(一)腔肠动物▲1、代表动物:水螅:生活环境:水草丰茂的。

结构:身体由口、、和体壁构成。

主要特征:结构简单的动物,身体呈状,体壁由构成,消化腔。

其他腔肠动物:桃花水母、__、海葵、。

(二)扁形动物、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2、扁形动物:生活环境:多数营生活。

主要特征:身体,有口无______的多细胞动物。

举例:涡虫、绦虫和。

3、线形动物:生活环境:通常生活在中,有些种类在人体或其他生物体内。

主要特征:身体一般为或,两头尖,有口有__。

举例:秀丽隐杆线虫、等。

▲4、环节动物:生活环境:中和的陆地。

主要特征:身体由许多____构成,使更加灵活。

举例:蚯蚓、、_等。

合作交流:(1)如何区分蚯蚓的前后端?(2)蚯蚓如何运动?(3)为什么蚯蚓在大雨过后纷纷爬到地面上来?(三)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5、软体动物:主要特征:身体__,__为贝壳。

贝壳能随身体的生长而_,呈现出年轮般的。

举例:蜗牛、河蚌、__和_。

▲6、节肢动物:代表动物——蝗虫(1)生活环境:陆地飞行。

动物是地球上种类和数量最多,分布最广泛的一类无脊椎动物。

(2)形态结构:身体分为_、__、__三部分。

胸部具有三对,两对。

体表有,其作用是内部结构,有效地防止体内的蒸发。

(3)生理:运动——用三对足两对翅运动。

前足中足爬行,后足跳跃。

前翅革质狭长,覆盖后翅,起保护作用。

后翅膜质宽大,适于飞翔。

呼吸——体外有10对气门,是气体出入身体的门户。

用_呼吸。

(4)主要特征:身体_,足和触角均_,体表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节无脊椎动物的主要类群
学习目标:
1、通过小组的合作探究,识别无脊椎动物的主要类群,说出各类无脊椎动物的主要特征。

2、结合生活经验及实验观察尝试着描述各种无脊椎动物的结构与其功能相适应之处。

重点难点:
重点:六类动物的主要特征。

难点:认同生物体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

知识导学: (提示:标▲是重点掌握内容)
一、引导探究(15分钟)
(先认真自学课本,后小组内讨论,组内统一答案)
(一)腔肠动物
▲1、代表动物:水螅:生活环境:水草丰茂的。

结构:身体由口、、和体壁构成。

主要特征:结构简单的动物,身体呈状,体壁由构成,消化
腔。

其他腔肠动物:桃花水母、 __ 、海葵、。

(二)扁形动物、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
2、扁形动物:生活环境:多数营生活。

主要特征:身体,有口无______ 的多细胞动物。

举例:涡虫、绦虫和。

3、线形动物:生活环境:通常生活在中,有些种类在人体或其他生物体内。

主要特征:身体一般为或,两头尖,有口有 __ 。

举例:秀丽隐杆线虫、等。

▲4、环节动物:生活环境:中和的陆地。

主要特征:身体由许多 ____
构成,使更加灵活。

举例:蚯蚓、、 _ 等。

合作交流:
(1)如何区分蚯蚓的前后端?
(2)蚯蚓如何运动?
(3)为什么蚯蚓在大雨过后纷纷爬到地面上来?
(三)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
5、软体动物:主要特征:身体 __ , _ _ 为贝壳。

贝壳能随身体的生长而 _ ,呈现出年轮般的。

举例:蜗牛、河蚌、 __ 和 _ 。

▲6、节肢动物:代表动物——蝗虫
(1)生活环境:陆地飞行。

动物是地球上种类和数量最多,分布最广泛的一类无脊椎动物。

(2)形态结构:身体分为 _ 、 __ 、 __ 三部分。

胸部具有三对,两对。

体表有,其作用是内部结构,有效地防止体内的蒸发。

(3)生理:运动——用三对足两对翅运动。

前足中足爬行,后足跳跃。

前翅革质狭长,覆盖后翅,起保护作用。

后翅膜质宽大,适于飞翔。

呼吸——体外有10对气门,是气体出入身体的门户。

用 _ 呼吸。

(4)主要特征:身体 _ ,足和触角均 _ ,体表有。

二、知识建构(10分钟)
▲填表比较六类无脊椎动物生活环境与主要特征
三、习题巩固(10分钟)
1、自然界中,无脊椎动物约占动物种数的()
A.5%
B.95%
C.15%
D.85%
2、海葵的身体()
A.上下对称
B.两侧对称
C.辐射对称
D.不对称
3、腔肠动物的主要特征之一是身体()
A.有口无肛门
B.有口有肛门
C.无口无肛门
D.无口有肛门
4、蚯蚓的环带靠近它的()
A.前端
B.后端
C.中部
D.前、后端各一个
5、将蚯蚓放在干燥环境中,不久就会死亡的原因是()
A.蚯蚓是穴居动物,怕光
B.神经系统受到损害
C.血液循环不通畅
D.不能呼吸,窒息而死
6、蝗虫身体体表坚硬的部分是蝗虫的()
A.角质层
B.骨
C.外骨骼
D.皮肤
7、夏天,雨后蚯蚓钻到地面上来原因是
未解决的问题:
四、反思总结:总结你的收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