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科学上册第三单元测试题.doc
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科学第三单元《工具与技术》测试卷

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科学第三单元《工具与技术》测试卷一、填空题(每题3分,共21分)1.模拟活字印刷的四个主要步骤是:()、刷墨、()、晾制。
2.剪刀具有斜面和杠杆的结构特点,锋利的刀刃和锥形刀尖是( )。
3.研究杠杆,需明确杠杆的支点、阻力点和()点。
4.如图所示的工具箱中,属于轮轴的工具有()、()(写出两个即可)。
5.剪刀是一种( )工具,它具有( )和( )结构特点。
6.科学家在寻找问题答案的过程中,会根据观测的数据或假设,制作出初步的(),并根据新的数据,不断地加以修正。
7.人造卫星的控温系统制成了对温度敏感的()样式,随温度变化可调节窗的开合,保持了人造卫星内部温度的(),解决了航天事业中的一个大难题。
二、选择题(共21分)8.生活中的啤酒开瓶器是一种杠杆,下列选项中杠杆三点标注正确的是()。
A.B.C.9.下列信息传递的工具,能让我们直观生动地获取信息的是()。
A.广播B.电视C.报纸10.小科在理发时,理发师用的剪刀是()。
A.B.C.11.螺丝刀是轮轴,下面哪个不是轮轴()。
A.方向盘B.斧头C.自行车脚蹬12.人们把盘山公路修成S型主要是为了()。
A.更加美观B.节省材料C.省力13.不同的工具有不同的使用技术,下列工具中最适合帮我们通信的是()。
A.自行车B.手机C.温度计14.在研究纸的宽度与抗弯曲能力的关系时,要改变的条件是()。
A.纸的材质B.纸的厚度C.纸的宽度三、判断题(共21分)15.工具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便利。
( )16.通过比较发现,书本和电脑传播信息的形式是相同的。
( )17.火药是我国炼丹家在炼丹时发明的。
( )18.不同结构的剪刀其功能也不同,其中裁衣剪刀最适合用来剪树枝。
( )19.车轮是一种轮轴,由半径较大的轮和半径较小的轴组成。
( )20.妈妈用螺丝刀能轻松撬开奶粉罐盖,这时的螺丝刀就是一个可以省力的杠杆。
( ) 21.在刀和斧子上,能看到斜面的应用。
新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上册第3单元《工具与技术》测试卷精品【综合题】

新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上册第3单元《工具与技术》测试卷一.选择题(共10题, 共22分)1.下列工具中应用了斜面的为( )。
A.菜刀切菜B.筷子夹菜C.网兜装菜2.我们可以用( )工具是把装满水的大水桶推上车。
A.锤子B.绳子C.木板3.下面属于四大发明的是( )。
A.针灸B.地震仪C.活字印刷术D.阿胶4.若想制作印章“科”, 刻板上的字应该是( )。
A.B.C.D.5.解剖剪能比普通剪刀更方便剪开网线的原因不包括( )。
A.刀刃比较锋利B.刀刃比较薄C.刀尖比较细D.刀柄比较短6.用测力计分别沿A.B斜面拉同一物体到相同高度(A.B两个斜面的光滑程度一样), 测力计的读数( )。
A.一样大B.在A面拉动时读数大C.在B面拉动时读数大7.学习了斜面知识后, 小明骑自行车上坡时, 在坡上走起了“S”形, 他是为了( )。
A.省距离B.省力C.省时间8.螺丝钉实际上也是一种简单机械, 它是一种变形的( )。
A.杠杆B.滑轮C.斜面9.我们平时用剪刀剪东西时, 最省力的方法是把被剪物体放在( )。
A.剪刀的尖部B.剪刀的中间C.剪刀的根部10.回顾杠杆尺实验, 说说杠杆省力、费力和不省力也不费力有什么规律?二.填空题(共10题, 共32分)1.大多数金属不仅坚硬耐用, 更难得的是它们的( )强。
2.工具常常是一些( ), 技术常常是一些( )。
3.弓箭由四部分组成, 弓箭的组成部分为( )、弓臂、( )、箭尾。
4.搬运工人往高处运重物时, 常常斜搭一块木板, 用木板把重物推上去, 这是利用了斜面可以()的道理。
5.磁带中磁铁的作用是()。
6.如图, 一个钩码重0.5N, 要使杠杆平衡, 弹簧秤的读数应为()N。
7.古希腊科学家( )曾经说过: “给我一个( ), 我能撬起整个地球。
”8.电磁铁通电时产生磁性, 切断电流后磁性()。
改变电磁铁线圈的方向, 电磁铁的()发生改变。
9.对在测试技术和工具时, 需要建立( )指标。
新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上册第3单元《工具与技术》测试卷附答案【满分必刷】

新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上册第3单元《工具与技术》测试卷一.选择题(共10题,共22分)1.下列机械中,使用时省力的是( )。
A.拉窗帘时用的定滑轮B.使用镊子夹物体C.用斧子劈木头D.用扳手拧螺丝2.客户想给长期坐在办公桌前、少走动的亲人送个礼物,作为设计师的你,你觉得以下哪个礼物最合适?( )A.跑步机B.定时运动提醒手表C.钢笔D.防辐射服3.下图中的杠杆尺恰好平衡。
下列情况下,杠杆仍能保持平衡的是( )。
A.左右两边的钩码组各向内移动一格B.左右两边的钩码组各向外移动一格C.左右两边的钩码组各减少一半钩码D.左右两边的钩码组各减少一只钩码4.下列说法合理的是( )。
A.一件工具只有一种使用方法B.不同的工具可以有不同的使用技术C.同一个任务中只能使用一个技术D.工具的使用不需要技术的支持5.活字印刷的主要步骤是( )。
A.检字→刷墨→晾制→拓印B.检字→刷墨→拓印→晾制C.检字→拓印→刷墨→晾制6.在用平板和手推车运送物品的实地测试中,下列对两种工具的评价符合实际的是( )。
A.用手推车运送快,用平板运送慢B.用手推车运送费力,用平板运送省力C.用手推车运送转弯灵活,用平板运送转弯也灵活7.夹断铁丝的老虎钳是一种组合工具,它具有的结构特点是( )。
A.轮轴和杠杆B.斜面和滑轮C.杠杆和斜面D.杠杆和滑轮8.学校门口安装的类似于摄像头的是红外热成像体温快速筛检仪,这是一种体温测量工具,下列( )也是一种测量工具。
A.羊角锤B.卷尺C.汽车D.电话9.剪刀是一种用途广泛的工具,在不同的场景中发挥的作用不同。
下列情境中,没有利用杠杆的是( ) 。
A.用剪刀剪指甲B.用剪刀撬开奶粉罐盖子C.用剪刀的一边刮去皮肤的皮屑10.在新冠肺炎预防期间,如果你要出门办事时应该( )。
A.戴帽子B.戴口罩C.带雨伞二.填空题(共10题,共50分)1.不同的工具有()的用途,不同的工具有()的科学道理。
2.能够帮助人们()或()的工具装置,都可以称为机械。
小学科学(苏教版)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知识点复习测试卷含答案 共四套

小学科学(苏教版)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考试测试卷含答案(一)一、我会填空。
1.物质变化可以分成两大类:一类仅仅是形态的变化,没有产生________;另一类是产生________的变化。
2.用清水洗去衣服上的灰尘是________的变化;用洗涤剂洗去衣服上的污渍是________的变化。
3.能够使紫甘蓝水变红的物质,叫做________;能够使紫甘蓝水变绿的物质,叫做________;像紫甘蓝水这样的物质叫做________。
4.人剧烈运动时,会感到肌肉酸痛,那是因为肌肉里产生了________;吃没有熟透的柿子觉得有涩味,这是因为柿子里含有________。
5.铁在含有________、________的水里,很容易生锈。
6.胃酸过多的人常常喜欢吃面条,这是因为面条中含有________,能与胃里的胃酸发生酸碱中和,减少胃里的胃酸。
7.不同的污渍需要不同的________去除。
8.对于油污,单用水是洗不净的,用________可以洗净。
9.铁生锈是一种________新物质的变化。
二、我会判断。
(对的打“√”,错的打“x”)10.加热蜡烛和点燃蜡烛是同一种变化。
()11.自然界中的所有物质都是在不断变化的。
()12.自行车生锈与潮湿的环境有关,与空气无关。
()13.盐碱地上长不好植物,可以通过加硫酸亚铁改良土壤。
()14.云、雨、雪、冰是水在自然界的循环变化,这是一种产生新物质的变化。
()15.不同的植物喜欢不同酸碱性的土壤,如竹子喜欢碱性土壤。
()16.深秋时,大多数落叶植物的树叶颜色由绿变黄,这是因为其产生了新物质。
()17.白糖烧焦了,会变黑变苦,说明它产生了新物质。
()18.往汽车身上喷漆,是为了看起来漂亮。
()19.蒸馒头用的小苏打是碱性物质。
()三、我会选择。
20.下列现象中属于产生新物质的变化的是()A.积土成山B.蜡炬成灰C.木已成舟 D.滴水成冰21.小明在吃饭时不小心把绿色的菜汁滴到了白色的衣服上,他最好用()A.肥皂清洗B.洗洁精清洗C.酒精清洗 D.洗衣粉清洗22.下面这些现象中没有产生新物质的变化的是()A.生鸡蛋变成熟鸡蛋B.火柴燃烧C.面粉做成馒头 D.铁水变钢锭23.要使食用的小苏打或碱块起泡,需要加入()A.自来水B.蒸馏水C.橘子汁 D.萝卜汁24.在做“哪种洗涤用品效果好”的实验时,需要改变的条件是()A.洗涤品种类B.水量C.污物大小 D.洗涤品用量25.在家里装米醋最好用()A.铜罐B.铁罐C.铝罐 D.玻璃瓶26.不管选用哪种洗涤品,都是为了()A.使污物不受损B.改变污物质地C.达到去污目的 D.使水不受污染27.下列属于产生新物质的是()A.蜡烛熔化B.木材做家具C.铁块变铁水 D.馒头发霉28.与铁生锈无关的因素是()。
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工具与技术(单元测试题)

第三单元工具与技术单元练习科学六年级上册教科版一、选择题1.把图中的十字螺丝钉更方便地拧进木头里,需要使用的工具是()。
A.B.C.2.下面工具利用了斜面的原理的是()。
A.小刀B.订书机C.旗杆3.小王观察着螺丝钉上的螺纹,如图所示,螺丝钉的螺纹运用的是斜面原理,同样粗细的螺丝钉,螺纹越紧密。
拧起来()A.越省力B.既不省力也不费力C.越费力4.我们在制作地球海报收集资料时,下列不能作为资料的来源的是()。
A.科幻电影B.自己拍摄的照片C.正规的网络资源5.如图所示,保持杠杆尺平衡挂同种钩码的位置与个数是()。
A.a处挂3个B.b处挂3个C.c处挂3个二、填空题6.信息传播的工具具有_______的作用。
7.对于技术和工具在实际运用中的效果,我们应当进行______与______。
8.取核桃仁最合适的工具是_______,不但省时省力,而且果肉较为完整。
9.对在测试技术和工具时,需要建立______指标。
三、判断题10.费力杠杆对人没有什么用处。
( )11.斜面的高度一定时,斜面越长,它的坡度就越平缓。
( )12.滑梯、跷跷板、指甲刀都是常见的杠杆。
( )13.羊角锤的外形与撬棍不同,因此不属于杠杆。
( )四、连线题14.将下列要完成的工作与合适的工具用线连起来。
把电瓶车推上台阶羊角锤拔出墙上的铁钉螺丝刀撬动一块大石头长木板取出木头中的螺丝刀长木棍五、简答题15.小明和小方在推磨,由于磨杆比较短,他们感觉非常吃力,怎样才能比较轻松呢?请你替他们想个办法吧!你的方法:( )16.结合下面文字材料,谈谈你对工具与技术有了怎样的新看法。
【文字材料】在工具和技术的发展过程中,信息的交流与传播就像是一个齿轮,驱动着它们共同发展。
我们常用的纸质书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当文字成为信息交流的重要方式时,记录文字的需要推动着人们不断改进记录文字的纸张,抄写的低效又推动着印刷术和印刷工具的发展。
由纸、印刷、信息结合而成的工具和技术逐渐成为人类文明发展的阶梯。
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科学第三单元达标测试题《工具与技术》(含答案)

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科学第三单元达标测试题《工具与技术》(含答案)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选择题1.斜面与小球光滑程度相同,下列哪种情况最省力()。
A.B.C.2.下列装置中,没有利用滑轮的是()。
A.旗杆B.窗帘C.推土机D.吊车3.螺丝刀可以用来()。
A.起铁钉B.拧螺母C.拧螺丝4.盘山公路绕弯越多,汽车行驶起来越()。
A.省力B.费力C.不省力也不费力5.如图所示,保持杠杆尺平衡挂同种钩码的位置与个数是()。
A.a处挂3个B.b处挂3个C.c处挂3个6.我国第一部水墨动画片《小蝌蚪找妈妈》中的许多角色形象取自()的花鸟画作品。
A.徐悲鸿B.齐白石C.张大千7.取出比较完整的核桃仁,下列工具最适合的是()。
A.羊角锤B.核桃夹C.木棍8.如图所示,用同样的剪刀剪纸,更省力的方法是()。
A.A方法B.B方法C.A和B方法一样9.小王观察着螺丝钉上的螺纹,如图所示,螺丝钉的螺纹运用的是斜面原理,同样粗细的螺丝钉,螺纹越紧密。
拧起来()A.越省力B.既不省力也不费力C.越费力10.使用核桃夹工具的优点是()。
A.费劲B.费时C.省力二、填空题11.在生产和生活中,经常见到这样的情形:用木板搭斜坡将货物推上汽车车厢;修盘山公路使汽车驶上高耸的山峰等。
从物理学的角度分析,它们的物理模型属于一种简单机械,即________,这种简单机械的优点是________。
12.有些工具是几种简单机械的组合。
例如:剪刀剪东西时,它既运用了________的工作原理,又运用了________的工作原理。
13.像搭在汽车车厢上的木板那样的简单机械叫做_____。
斜面的坡度越_____,在斜面上提升物体所用的力就_____,斜面的坡度越_____,在斜面上提升物体所用的力就_____。
螺丝钉的螺纹越_____,旋进去就越省力。
14.如图,用弹簧秤分别沿A、B两个面拉动同一物体至相同高度(A、B两个面的光滑程度等情况一样),弹簧秤在( )面拉动时读数要大些。
(完整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第三单元《能量》测试题

(完整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第三单元《能量》测试题六年级科学上册第三单元《能量》测试题一、填空(每题1分,共21分)1、电动机工作的基本原理是:用电产生______,利用______的相互作用转动。
2、三个伙伴在路边看到一个废铁收购站,正在用大型电磁铁搬运废铁.电磁铁是由_________和__________组成。
3、到了郊外,来到小河边,微风吹过。
风和流水具有______ 能,电具有______ 能,汽油具有______ 能。
4.将通电的导线放在指南针的上方,指南针会发生,说明在通电导线的周围产生了______ .5.燃料和食物中储存的能量叫______。
6、我们使用的能量中,煤、________、_______是重要的能源,这些能量最终都来自______。
7.不同的能量可以通过能量转化器相互转化。
两只手相互摩擦,我的手会感觉比较热。
在这个过程中发生了______转化成______。
而我们的小电动机是将_________转化成__________.8.电磁铁的磁力是可以改变的.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线圈的________,使用的电池________,线圈粗细长短, ________粗细长短等因素有关。
9、煤大多深埋在岩层中,它是由______转变而成的,它所具有的能量来自______。
1820年4月,丹麦科学家__________发现小磁针放在通电直导线旁会发生偏转,从而发现了电和磁的关系.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21分)1、电磁现象是丹麦科学家奥斯特最先发现了。
()2、能源都是可再生的。
( )3、激光可以像电钻和刀一样打孔或切割材料,说明激光很硬。
()4、当导线中有电流通过时,导线的周围会产生磁场。
()5、双手互相摩擦能产生热,这是机械能转化成热能.…………()6、声音和光不能使物体运动,所以不是能量的形式。
…………()7、在科学探究过程中,当个人意见与同学意见不一致时,应该无条件听从其他同学的意见. ()8、机器工作需要能量,人体思考问题不需要能量。
六年级上册科学 第三单元 工具与技术 测试卷(含答案解析)

六年级上册科学第三单元工具与技术测试卷(含答案解析)一、判断题(每题2分)1.解决不同的问题需要选择恰当的工具,工具也会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生活的需要不断发展。
( )2.直接竖直向上提升重物,比利用斜面提升物体省力。
( )3.一般情况下,其他条件不变时,杠杆的支点离用力点越近,就越省力。
( )4.在车轮发明之前,人们主要依靠人力或畜力运输物品。
( )5.车轮具有省力、省时、灵活、平稳等特点。
( )6.人类历史上,最初制造工具时,使用的材料是金属材料。
( )7.生活中使用的各种含有杠杆结构的工具,由于用途不同,有的是省力的,有的是费力的。
( )8.使用活字印刷术印刷图书时,每次刷墨之前都要进行一次检字。
( )9.印刷术的出现和发展,推动了工具和技术的不断发展。
( )10.与书本相比,电脑传播的信息更加多元,所以电脑只有优点没有缺点。
( )二、选择题(每题2分)11.下列关于工具和技术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完成一项任务的过程中只能使用一种技术B.所有工具的使用技术都一样C.技术和工具都是可以改进的12.下列工具最适合用来取出核桃仁的是( )。
A. B. C.13.骑普通自行车上坡时走“S”形的目的是( )。
A.利用斜面来省力B.防止打滑C.改变用力方向,不省力14.要拧两颗同样粗、同样长的螺丝钉,螺纹稀疏的比螺纹紧密的拧起来( )。
A.省力B.费力C.用力一样15.“秤砣虽小,能压千斤”是利用了( )原理。
A.轮轴B.杠杆C.斜面16.小孩和大人玩跷跷板,小孩翘起大人的条件是( )。
A.小孩靠近支点B.双方都远离支点C.小孩尽量远离支点,大人尽量靠近支点17.小科在轮轴的轮和轴上分别挂两个相同的钩码,如下图,右边的钩码会( )。
A.下降B.上升C.不变18.如下图,现在定滑轮处于平衡状态,说明( )。
(不计摩擦)A.甲比乙重B.甲比乙轻C.甲和乙一样重19.随着( )的发展,人们可以利用金属材料制造出复杂精密的工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姓名
一、单项选择
题。
1、电流可以产生( )
B 、热 的基本性质。
(
)B 、断开电源磁性消失C'、接通电源产生磁性,断开电源磁性消
C 、磁
变成了动力。
C 、热
B >电
都是其他形式的能量转化来的。
C 、电能
在一次实验中,偶然让通电的导线靠近指南针,发现了一(
六年级科学上册第三单元测试题
计分
(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入题后括号中,每小题2分,共20分)
A 、电 2、 电磁铁具有 _____ 八、接通电源产生磁性 失
3、 玩具小电动机的功能是把
八、磁 4、 A.光能 B 、热能
5、 1820年,丹麦科学家_
个奇怪的现象。
就是这个发现,为人类大规模利用电能打开了大门。
A 、爱迪生
B 、伽利略
C 、奥斯特
6、 把电饭煲的电线插入插座,输出的能量形式是 A 、光能
B 、热能
C 、声能
7、 煤、石油、天燃气中蕴藏的能量,最初都來源于 A 、地壳运动
B 、太阳能
C 、古代生物
8、 大亚湾核电站是将 ______ 转变为电能。
A 、光能 B 、太阳能C 、核能
9、 电动机是一种旋转式机器,它将电能转变为—的一种机器。
A 、机械化 B 、声能 C 、光能
10、
下面属于新能源的是
A >煤、石油
B 、水能、风能 C^原子能、核能
二、填空题。
(每空3分,共36分)
1、 改变电池正负极接法或改变线圈绕线的方向会改变电磁铁的 ____________ O
2、 像这样由线圈和铁芯组成的装置叫 _____________ o
3、 ____________ 的作用是接通电流并转换电流的方向。
4、 小电动机在转动的过程中, ________ 依次接触换向器的三个金属环,通过转子线圈的电 流方向就会自动改变。
5、和运动有关的物体也有能量,叫_______________ o
6、能量还储存在燃料、食物和一些化学物质中,叫。
1、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线圈圈数有关:
圈数少
少
圈数多多2、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使用的电池数量有关:
磁力大电池
磁力大
磁力小电池
磁力小
7、所有的用电器都是一个电能的_____________ ,能够把输入的电能转化成其他形式的能。
8、当电动机被用來发电时,就应该叫它___________ To发明了 _______________ 后,人们就能够把其他不同形式的能量大规模地转化成电能了。
9、根据不少证据推测,石油、天然气也与_______ 相类似,是几亿年前大量的低等生物经过长期、复杂的变化形成的。
10、我们常常听说“录音磁带”、“录像磁带”、“磁盘”,名字里面都带一个“磁”字,
它们不但和________ 有关,还与______________ 有关。
三、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 X”)(每小题2分,共28分)
1、当通电的线圈接近指南针时,指南针的指针不受任何影响。
()
2、当电路短路,电流会很强,电池会很快发热,导线上也会聚集大量的热,所以不能长时
I可接通。
()
3、电磁铁是由导线和电池二部分组成。
()
4、电磁铁的南极和北极是可以改变。
()
5、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线圈缠绕的圈数没有关系。
()
6、研究电磁铁磁力大小的实验中,我们确定改变的条件可以有多种选择。
()
7、拆开我的小电动机,发现它有三个部分。
()
8、太阳能是一种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能源,但不够洁净。
()
9、电能可以转化成声能、光能、热能。
但声能、光能不能转化成电能。
()
10、电池是把化学能、光能转成了电能。
发电的方法有很多。
()
11、煤、石油、天燃气是具有的能量储存是3亿万年的太阳能。
(
)
12、煤、石油都属于新能源,呆以再生的能源。
()
13、节约能源就是要开发新能源,不再使用煤、石油、天燃气。
(
)
14、新能源产生的能量没有原有能源产生能量大,因此先把原有能源用完了再说。
()
四、连线题。
(每一连线2分,共16分)
3、请将相应的能量连接起来
电饭堡光能声能电视机磁能
电磁铁风能热能电吹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