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泰安市泰山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上学期学情检测历史试题

合集下载

14—15学年上学期高二期末考试历史试题(附答案)

14—15学年上学期高二期末考试历史试题(附答案)

2014-2015学年度上学期高二年级实验班期末考试历史科试卷第I卷选择题(共5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5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中国古代山水画以自然而然合乎本性为美,在位置的经营上讲究‘留向’、‘计白当黑’,也是有无相生、虚实相象在艺术实践中的体现。

”该作者认为古代山水画的创作理念受到哪一思想的影响()A.道家B.佛教C.程朱理学D.陆王心学2.战国末年,吕不韦认为:“老聃贵柔,孔子贵仁,墨翟贵廉,关尹贵清……”又说:“一则治,异则乱。

”乃“使其客人人著所闻,以为八览、六论、十二纪”,撰成《吕氏春秋》。

材料表明吕不韦是想()A.强化君主专制统治B.礼乐与法制并举C.融合诸子百家思想D.强调思想文化专制3.从秦朝“焚书坑儒”到汉武帝时期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思想在社会中的地位发生重大变化。

下列关于这两种文化政策说法不正确的是()A.两者确立的统治思想不同B.两者都适应了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C.两者都属于思想文化专制统治D.政治制度决定思想文化的不同命运4.葛兆光在《中国思想史》中曾说:“朱熹最重要也是在后世影响最广泛的著作是《家礼》。

”“朱熹对于自己提倡的理学原则如何进人生活世界是相当注意的,他反复强调这种原则在生活中的实现。

”对于朱熹的作用,作者认为()A.实现了儒学的道德化和宗教化B.实现了儒学的政治化C.实现了儒学的世俗化和普及化D.实现了儒学的哲学化5.顾炎武指责李贽“无忌惮而敢于叛圣人”,黄宗羲谴责李贽“非名教之所能羁络”,王夫之以“循礼”“秉礼”为“君子之道”,以“尊其尊、卑其卑、位其位”为理想政治局面,并强烈主张严君子、小人之辨。

明清时期出现上述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专制主义还未进入崩溃阶段B.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C.传统儒家思想在批判中继承D.李贽挑战理学权威6.流行于公元前3世纪到公元2世纪的欧洲哲学思想流派——斯多亚学派发展了正义和公正的理性自然的思想。

2014-2015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2014-2015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2014年秋季划期末考试高二年级历史试题第I卷(选择题共48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题2分,共48分)1.孔子说:“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韩非子说:“唯夫与天地之剖判也俱生,至天地之消散也不死衰者谓常。

”从以上儒家、道家、法家言论来推断,三家都A.针对先秦的社会现状提出了共同的政治主张B.认为自然界的存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C.表现出人对自然及其规律的尊崇D.认为自然是可以认识的2.汉武帝时,董仲舒上“天人三策”,提出“愿陛下兴太学,置明师,以养天下之士”的建议。

其“养士”的主要目的是A.教授诸子经典,以求“通经致用” B.培养政府官员,扩大统{台基础C.统一思想,维护政治稳定 D.明定规制,确立官学体系3.《史记·高祖本纪》载:“高祖,沛丰邑中阳里人,姓刘氏,字季。

父日太公,母日刘媪。

其先刘媪尝息大泽之陂,梦与神遇。

是时雷电晦冥,太公往视,则见蛟龙于其上。

已而有身,遂产高祖。

”材料反映了作者的思想倾向是A.春秋大一统思想 B.“君权神授”思想C.“天人感应”思想 D.“人伦者,天理也”4.葛兆光在《中国思想史》中曾说:“朱熹最重要也是在后世影响最广泛的著作是《家礼》。

”“朱熹对于自己提倡的理学原则如何进入生活世界是相当注意的,他反复强调这种原则在生活中的实现。

”对于朱熹的作用,作者认为实现了儒家的A.道德化和宗教化 B.政治化 C.世俗化和普及化 D.哲学化5.明朝官员的公服上所缀图案被称为“补子”,各等级对应的图案有明确规定,如武官“一品:二品狮子,三品、四品虎豹……”等。

但到明朝中后期,在面临农民起义和少数民族政权的威胁下,常出现武官越级使用高品级的图案,而朝廷对此无能为力的情况。

下列选项中对这种历史现象理解正确的是A.武官的地位得到了提高 B.商品经济发展淡化了中央集权C.心学的传播张扬了个性 D社会危机加剧冲击了纲常束缚6.法国作家雨果:“像印刷术、大炮、气球和麻醉药这些发明,中国人都比我们早。

2014年山东普通高中会考历史试卷及答案

2014年山东普通高中会考历史试卷及答案

2014年山东普通高中会考历史试卷及答案本试卷分第I 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满分100分,考题限定用时9 0分钟。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籍号、座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的位置。

考题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I 卷 (选择题 共40分)注意事项:1.第l 卷共2 0道题,每小题2分,共4O 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要求的。

2 .每小题选出答案后,须用2 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答案必须涂在答题卡上,只答在试卷上无效。

l .右边知识卡片是对中国古代某政治制度的描述,该制度是 ( )A .宗法制B 分封制C .郡县制D .行省制2.“自秦始置丞相,不旋踵而亡……我朝罢相,设五府、六部、都察院……事皆朝廷总之,所以稳当。

”这里的“我朝”指的是( )A .汉朝B .唐朝C .明朝 D. 清朝3.下列不平等条约中,最早允许外国人在中国通商口岸投资设厂的是( )A .《南京条约》B .《北京条约》C .《马关条约》D .《辛丑条约》4.右图材料最适合研究下列哪一历史事件 ( )A .鸦片战争B .辛亥革命C .五四运动D .抗日战争5.1955年,在万隆召开的亚非国际会议上.针对与会国之间因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不同而产生的分歧.周恩来提出了 ( )A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B .“一边倒的外交政策C .“求同存异的方针D .“另起炉灶”的外交政策6.下列关于雅典民主制度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是所有雅典人的民主B .民众法庭是最高权力机关C .是现代意义上的民主D .为后世民主政治提供借鉴 ● 创制于西周 ● 形成了周王—诸侯-卿、大夫—士的等级 ● 周王确立了天下共主的地位7.下列三副图片反映出的主题是 ( )A.多极化的趋势 B.美苏冷战 C.第三世界兴起 D.欧洲复兴8.两极格局结束的标志是()A.古巴导弹危机 B.苏联解体 C.朝鲜战争爆发 D.德国统一9.唐诗《田家》云:“依床看妇织,登垄课儿锄。

学14—15学年上学期高二期中考试历史(附答案)(2)

学14—15学年上学期高二期中考试历史(附答案)(2)

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高二年级期中考试历史试卷(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命题教师:韩浩亮一、选择题:(共25道小题,每题2分,共50分)1.“孔子聚众讲学,弟子三千,其中不少学子贫且贱,没有社会地位。

”材料反映了孔子的教育主张是:A“.因材施教” B.“有教无类” C.“不耻下问” D.“当仁不让”2. 古人所谓“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强调的是祭祀祖先,悼念死者的教化作用。

这一主张属于:A.儒家思想B.道家思想C.墨家思想D.法家思想3.春秋战国时期思想家的下列言论中哪一项不利于新兴地主阶级的发展:A.“道无为而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B.“农与工肆之人,有能则举之,高予之爵,重予之禄”C.“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D.“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4.被董仲舒发挥了的儒学的大一统思想,能被汉武帝采纳,实际上是因为它吸收了下列哪位思想家的思想:A.孔子的思想B.荀子的思想C.韩非子的思想D.墨子的思想5.明清之际,下列哪些因素为早期民主思想的产生奠定基础:①封建制度的衰落②封建专制的加强③商品经济发展④封建制度的完善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6.《汉书•游侠传》记载:“魏有信陵,赵有平原,齐有孟尝,楚有春申,皆借王公之势,竟为游侠,鸡鸣狗盗,无不宾礼。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汉代王国问题严重威胁中央集权B.新兴地主阶级重视搜罗各种人才为己所用C.没落奴隶主贵族亲小人,远贤臣,生活腐朽D.魏、赵、齐、楚四国是战国时期恐怖黑恶势力的策源地7.稷下学宫(大约创建于齐桓公时期,至齐王建时衰弱)是古代齐国设立的一处专供各地学者著书论辩、传道授业的场所和机构,是我国最早的由政府创办的高等学府,也是我国最早的多学科的社会科学院。

关于稷下学宫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稷下学宫具有政府的咨询参议机构的性质B.当时云集稷下的主要学者有孟子、荀子等C.文学游说之士在此相互切磋驳难,形成了当时思想界的“百家争鸣”的局面D.培养出了诸如孔子、董仲舒等儒学大家8. 苏格拉底一生探求知识,“我无知,所以我求知。

山东省泰安市泰山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上学期1月学情检测化学试题

山东省泰安市泰山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上学期1月学情检测化学试题

山东省泰安市泰山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上学期1月学情检测化学试题说明:1.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为90分钟。

2.请将第I卷正确答案的选项涂到第1I卷答题栏内,考试结束,考生只交答题卡。

3.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Cl 35.5 Fe 56第I卷(选择题共51分)1-17题为选择题,每题3分,共51分。

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式子中,属于水解反应的是:A、H2O+H2O H3O++OH―B、HCO3—+OH―H2O+CO32―C、CO2+H2O H2CO3D、CO32―+H2O HCO3―+OH―2、在2A+B=3C+4D反应中,表示该反应速率最快的是:A、v(A)=0.5mol·L—1·s—1B、v(B)=0.3mol·L—1·s—1C、v(C)=0.8mol·L—1·s—1D、v(D)=1mol·L—1·s—13、在一定条件下,反应A(g)+2B(g) 3C(g)达到平衡的标志是:A、容器内压强不再变化B、单位时间内生成nmolA同时生成2nmolBC、A、B、C浓度不再变化D、A、B、C的分子数之比为1:2:34、高温下,反应 2HBr(g) H2(g) + Br2(g) (正反应为吸热反应) 达到化学平衡时,要使混合气体的颜色加深,可采取的方法是A、减小压强B、缩小体积C、降低温度D、增大氢气的浓度5.下列关于催化剂的说法正确的是A. 任何化学反应,都需要催化剂B.催化剂能使不反应的物质之间发生反应C.催化剂在化学反应前后,化学性质和质量都不变D. 电解水时加少量NaOH做催化剂,可使电解速率明显加快L 的NH3.H2O溶液中,要促进氨水电离,且氢氧根离子浓度增大:6.室温时,在0.lmol-1应采取的措施是A.升温至30℃B.降温C.加入NaOH溶液D.加入稀HCl7.下列叙述中,不能用平衡移动原理解释的是A.实验室中常用排饱和食盐水的方法收集氯气B.高压比常压有利于合成氨的反应C.开启啤酒瓶后,瓶中马上泛起大量泡沫D.由H2、I2(g)、HI(g)气体组成的平衡体系加压后颜色变深8.pH相同的等体积H2SO4、HF和CH3COOH三种溶液,分别滴加等浓度的NaOH溶液至恰好中和,消耗NaOH溶液的体积为V1、V2、V3,则三者的大小关系正确的是[已知9.下列事实不能证明HNO2是弱电解质的是A. 常温下NaNO2溶液的pH大于7L HNO2溶液的pH=2.1B.常温下0.1 mol-1C.用HNO2溶液做导电实验,灯泡很暗D. 常温下pH=2的HNO2溶液稀释至100倍,pH约为3.110.某温度下,在固定容积的容器中,可逆反应达到平衡后,若将平衡体系中各物质的浓度增加一倍,则A.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B.平衡不移动C.C的百分含量增大D.B的浓度减小11.已知,则反应:12.下列关于各装置图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 装置①中a为阳极、b为阴极B .装置②的总反应是:C. 装置③中X若为四氯化碳,可用于吸收氨气或氯化氢,并防止倒吸D. 装置④中的铁钉几乎不被腐蚀13.有关①100 mL 0.1 mol·L-1 NaHCO3、②100 mL 0.1 mol·L-1 Na2CO3两种溶液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山东省泰安市2014-201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

山东省泰安市2014-201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

试试卷类型:A 泰安市2014—2015学年度下学期高二年级考试历史试题 2015.7本试卷共分第1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1卷1至5页,第Ⅱ卷6至8页。

考试时间为90分钟,满分为100分。

第Ⅰ卷(选择题共45分)注意事项:1.第1卷共30小题.每小题1.5分,共45分。

在每小题所列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1.中国古语有“欲治其国,必先齐其家”“夫君者,民众父母也”“君子之事亲孝,故忠可移于君”。

这主要体现了中国传统社会治理中的A.宗法血缘关系B.家国一体观念C.尊卑等级意识D.以民为本思想2.2014年春节期间,中央电视台的“家风是什么”节目反应强烈。

传统的“忠孝传家”“耕读传家”是家风的重要内容。

下列关于“忠孝”“耕读”的对应关系中,不恰当的是A.“忠”——世袭制B.“孝”——宗法制C.“耕”——农本观D.“读”——科举制3.公元807年(唐宪宗元和二年)诏令:“举人曾为官司可罚,曾任州县小吏,虽有辞艺,长吏不得举送,违者举送官停职,考试官贬黜。

”这反映出当时A.人才选拔申存在严重的腐败现象B.科举考试的程序日渐规范化C.朝廷对参加科举的资格要求严格D.科举考试的地位得到了提高4.986年,宋太宗派兵伐辽,“独与枢密院计议,一日至六召,中书不预闻”。

材料表明当时A.北宋为征辽始设枢密院B.宰相基本不参与政事C.枢密院拥有统兵权D.枢密院掌管军政5.清末御史张瑞荫在奏折中说:“自设军机处,名臣贤相不胜指屈,类皆小心敬慎,奉公守法。

其弊不过有庸臣,断不至有权臣。

”出现该奏折中所述现象的直接原因在于A.军机处是法定的中央一级机构B.军机处杜绝了权臣专权C.明太祖时期废除了丞相制度D.军机处的设置使皇权发展到顶峰6.公元前399年,主张无神论和言论自由的苏格拉底被判处有罪。

2014-2015学年度上学期期中考试高二历史试卷(含答案)

2014-2015学年度上学期期中考试高二历史试卷(含答案)

2014-2015学年度上学期期中考试高二历史试卷(含答案)一、选择题:(满分100分。

本大题共50小题,每小题2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1.春秋战国时期,儒家提出的治理社会的主张是A.以法律制度规范社会B.以强权政治规范社会C.以伦理道德规范社会D.以道法自然规范社会2.奶奶不断唠叨:“老天爷爷,你怎么不睁眼,这雨没完没了地下,你还叫我们穷人活不活。

”以上是某一文学作品中的片断,“奶奶”的话表达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天”的敬重,这与中国古代那一学派有关A.道家学派B.法家学派 C.儒家学派D.墨家学派3.据说冉雍的父亲是个“贱而恶”的人,但是孔子仍然收冉雍为其弟子,这体现了A.因材施教的原则B.有教无类的思想C.没有贵贱之分的思想D.循循善诱的说教4.所谓“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事物到一定程度的时候会走向反面。

持此观点的应是A.老子B.墨子C.孔子D.孟子5.在评论秦朝灭亡时,美国历史学家费正清说:“在证明了法家思想确有效用的同时,秦王朝也(从反面)体现了孟子的一个思想的正确——政府最终还是要依靠被统治者的默认。

”此处孟子的“一个思想”具体是指A.“人之初,性本善” B.“民贵君轻”,实行“仁政”C.“存天理,灭人欲” D.加强中央集权,防止人民反抗6.春秋战国时期的诸子百家都对“无序”的社会提出了“救世”方案,其中属于道家的是A.按照自然的状态发展B.严格规范人们的言行举止C.建立普遍的社会关爱D.用社会制度规范社会秩序7.“文王(商朝末年周国统治者)行仁义而王天下,偃王(西周时的诸侯)行仁义而丧其国,是仁义用于古而不用于今也。

故曰:…世异则事异‟。

”这反映了A.孟子的“仁政”学说B.韩非的变法革新主张C.墨子的“兼爱”思想D.庄子的“齐物”观点8A.重农抑商B.等级思想C.教育思想D.民本思想9.在一次答记者会上,温家宝总理回答记者关于物价上涨的提问时说:“我一边看网,一边脑子里想起一段话,就是…民之所忧,我之所思;民之所思,我之所行‟”。

2014-2015年人教版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试卷及答案

2014-2015年人教版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试卷及答案

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二年级期末历史试卷考生在答题前请认真阅读本注意事项及各题答题要求1. 本试卷分第Ⅰ卷、第Ⅱ卷和答题卡,共4页。

满分100分,考试用时90分钟。

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卡卷交回,试题卷自己保存。

2.答题前,请您务必将自己的班级、姓名、学号、考号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卡上。

3.作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的黑色签字笔写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在其它位置作答一律无效。

4.保持答题卷清洁、完整,严禁使用涂改液和修正带。

第Ⅰ卷一、选择题(30小题,每题2分,共60分)1.家中老人时常教育后代说:“为人处世不可有贪心,衣能遮体,食能果腹,足矣。

”“遇事要冷静,做到以静制动”。

显然老人继承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A.儒家思想B.道家思想C.墨家思想D.法家思想2.明清时期,我国出现了早期民主启蒙思潮。

提出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的是:A.李贽B.黄宗羲C.顾炎武D.王夫之3.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的世界观、人生观为中华民族的民族性格奠定了基础。

与儒家、墨家、道家、法家所崇尚的理想人格相对应的排列组合是:A.君子、侠客、隐士、英雄B.英雄、侠客、隐士、君子C.君子、侠客、英雄、隐士D.英雄、隐士、侠客、君子4.明清之际形成的进步思想,最能体现时代发展趋势的是:A.经世致用B.天下兴亡,匹夫有责C.工商皆本D.天下为主,君为客5.下列古代绘画作品中,属于文人画的是:A.《墨梅》B.敦煌壁画《胡旋舞》 C.《清明上河图》 D.《天王送子图》6.《九章算术》分为方田、粟米、均输、方程、勾股等九章。

这反映出中国古代数学:①注重解决实际问题②与农耕生产密切相关③注重理论研究④以科学实验见长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7.唐人有诗云:“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

”但直到1987年,陕西扶风法门寺出土了十多件精美的秘色瓷,最终印证了唐代就生产秘色瓷而非五代。

以上材料说明获取史料的有效途径有:①文学记载侧面反映②考古发掘③史书记载④民间传说A.①②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③④8.鸦片战争后,先进的中国人开始了学习西方、寻求变革的历程,其中维新变法思想在近代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起到的最突出作用是:A.加速清政府的灭亡B.思想启蒙C.开始了师夷长技以制夷D.实行君主立宪制9.一位现代学者在评论一部历史文献时说:“在这里,孔子已经换上了西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泰山中学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模块测试高二历史试题考试范围:岳麓版必修三、改革史(梭伦改革、商鞅变法)注意事项: 1. 在答题卡上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 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3. 时间 150分钟;满分100分。

第Ⅰ卷一、单选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子曰:“天下有道,则政不在大夫。

天下有道,则庶人不议。

”最能体现该思想的是( ) A.“仁者爱人” B.“克己复礼” C.“过犹不及” D.“弱者道之用”2.1988年1月,75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在巴黎发表宣言:“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顾2500年前,去吸收孔子的智慧。

”下列思想主张,属于“孔子的智慧”的是( ) A.民贵君轻 B.天行有常 C.和而不同 D.兼爱非攻3.墨子主张“兼相爱”“交相利”,韩非子主张“法治”。

造成这种分歧的根源是( ) A.社会的长期动荡不安 B.代表的阶级不同 C.百家争鸣的趋同现象 D.所处时代不同4.某中学历史探究课上,学生从“穿衣”的角度表达他们对诸子百家思想的理解,他们的描述符合儒家思想的是( )A.甲生说:穿衣服应合乎大自然的变化,天气冷多穿一点,天气热少穿一点B.乙生说:穿衣服体现了人们的身份地位,什么样的身份就穿什么样的衣服C.丙生说:讲究衣服穿着是一种浪费,穿得简单、甚至破旧的衣服也未尝不好D.丁生说:穿衣服何必麻烦,按照统一的规定,大家都穿一样的制服就可以了5.《史记·高祖本纪》载:“高祖,沛丰邑中阳里人,姓刘氏,字季。

父曰太公,母曰刘媪。

其先刘媪尝息大泽之陂,梦与神遇。

是时雷电晦冥,太公往视,则见蛟龙于其上。

已而有身,遂产高祖。

”上述材料反映作者的思想倾向是( )A.天人合一 B.敬天法祖 C.君权神授 D.天人感应6.朱熹说:“……天得之(理)而为天,地得之(理)而为地,凡生于天地间者,又各得之以为性;……其张之为三纲,其纪之为五常……”他主要是()A.从统治者的角度阐述封建伦理道德 B.阐述了自然界的法则C.阐述了君主专制的道理 D.为了规范人与人之间的人际关系7.“正是在实学思潮的荡涤下,在天地翻覆的磨难中,中国传统学术(儒家思想)完成了由宋明时期的思辨哲学(理学)向清代传统经学的转变……”材料反映出( )A.政治环境的变化影响学术思想的发展B.由明入清儒学发展受挫C.实学—理学—经学是宋至清儒学的发展路径D.清代学者力图恢复先秦儒学8.对明清时期进步思想家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思想不正确的评价是( )A.植根于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市民工商阶层的兴起,为儒学的发展变革注入了新的活力B.对君主专制统治造成了强烈的冲击,给后世民众以深刻的启迪C.是带有早期启蒙性质的进步思潮,具有解放思想的历史进步性D.占据官方统治思想地位9.中国的思想文化多姿多彩。

有的倾向压抑人性,有的倾向个性自由。

其中贯穿着讲求个性自由的是( ) ①朱熹理学的主旨②庄子的逍遥游诉求③文人画的创作风格④李贽的离经叛道反正统A.①③ B.②④C.③④ D.②③④10.1620年,英国哲学家培根曾在《新工具》一书中提到:“印刷术、火药、指南针这三种发明已经在世界范围内把事物的全部面貌和情况都改变了。

”此语赞扬了四大发明( ) A.改变了世界历史发展进程B.促进了人类社会的转型C.提供了认识世界的新视角 D.是沟通东西方文明的纽带11. 中国古典文学领域群星灿烂,不同时期的文学形式都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其中( )①《离骚》奠定了中国文学现实主义传统的基础②西汉的赋反映了当时社会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丰富多彩③唐代是中国古典诗歌发展的鼎盛时期④明清小说反映了广大农民的文化心理需求A. ①②③④B. ②③④C. ②③D.③12.“启蒙运动就是人类脱离自己所加之于自己的不成熟状态,不成熟状态就是不经别人的引导,就对运用自己的理智无能为力。

…要有勇气运用你自己的理智!”材料体现了( ) A.主权在民,提倡科学 B.法律至上,轮番而治C.天赋人权,生而平等 D.独立思考,理性判断13.“人文”强调的是关注人、体现人的地位和价值。

下列能够体现“人文”的有( ) ①“制天命而用之②“有能则举之”③“认识你自己”④“天赐予你我的权利是平等的”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14.“《九十五条论纲》原本只是那个时代教会改革呼声中的一声……就像一个在黑暗森林中行走的小孩,他划着一支火柴本来是为了看清脚下的路,却点燃了整片森林。

”对这句话理解正确的是( )A.宗教改革的发生完全出于偶然 B.《九十五条论纲》没有达到预期目标C.罗马天主教会是欧洲最大的封建势力 D.宗教改革顺应了时代发展的潮流15.“信徒和上帝,犹如两个相爱的恋人,他们之间不需要第三者。

”此话最有可能出自A.薄伽丘 B.莎士比亚 C.马丁·路德 D.孟德斯鸠16.善是人的内在灵魂,世界上没有人自愿作恶,人之所以作恶,做不正义的事是出于无知。

这是古希腊一位哲人强调知识对人的道德的作用,这位哲人是( )A.柏拉图B.亚里士多德C.苏格拉底D.普罗塔哥拉17.“人文精神”主要是指关注人,尊重人的价值,重视人的意志和利益。

“人文精神”在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内涵。

下列能反映启蒙时代人文精神内涵的是( )A.“人是万物的尺度” B.“人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C.“每个人都是自已的牧师”D.“思维着的悟性成了衡量一切的唯一尺度”18.16世纪的法国作家拉伯雷曾说过:“我不相信屋顶以上的事”。

这反映了他 ( )A.追求人自由B.追求现实幸福C.反对禁欲主义D.反对等级观念19.在查禁鸦片时期,林则徐曾在自己的府衙写了一副对联:“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

”为此,林则徐采取的行动主要是( )A.收集西方国家信息,编译西方书报 B.撰写《海国图志》和《华事夷言》等著作 C.提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口号 D.提出“全变则强,小变仍亡”的变革主张20.中国近代某书作者写道:“是书何以作?曰为以夷攻夷而作……以师夷长技以制夷而作。

”把作者的愿望付诸实践的是( )A.林则徐在广东领导禁烟运动 B.洋务运动创办近代军事工业C.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奖励实业 D.新文化运动提倡民主与科学21.“欲制西人以自强,莫如振兴商务…军国大政,君秉其权,转饷度支,民肩其任。

无论筹费若干,议院定之,庶民从之,纵征赋过重.民无怨咨?”该观点( )A.反映了洋务派的核心主张B.表达出改革中国政治制度的愿望C.代表士大夫们的普遍愿望 D.为资产阶级革命提供了理论指导22.新文化运动时期,陈独秀提出要打倒“文以载道”和“代圣贤立言”的旧文学,实现文学的“革故更新”而不是“朝代更迭”。

“国民小学的国文教科书不再使用文言文,改用白话国语”。

据此分析,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者提出“文学革命”的目的是( )A.彻底变革社会制度,实现民主共和 B.促进文化和教育的普及C.推动思想领域的反封建斗争 D.提高国民的文化素养23. 欧洲启蒙运动与新文化运动相比,不同点是( )A.正面批判封建思想 B.属于资产阶级的反封建斗争C.促进自然科学的发展 D.引发大规模的资产阶级革命运动24. 新三民主义不同于旧三民主义的内容有( )①反对帝国主义侵略②平均地权③反对民族压迫④节制资本A.①②③ B.①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25.20世纪初的《浙江潮》载文《民族主义论》有“三十年来之制造派,十年来之变法派,五年来之自由民主派”之说。

这一说法客观上反映了当时中国( )A.民主革命的进程 B.政体频繁的更替 C.社会思潮的演进 D.社会风俗的嬗变26.列宁在评价孙中山的纲领时说:“它直接提出群众生活状况及群众斗争问题,热烈地同情被剥削的劳动者,相信他们是正义的和有力量的。

”针对的是孙中山主张中的( ) A.驱除鞑虏 B.恢复中华 C.创立民国 D.平均地权27.毛泽东曾提到:“朱德毛泽东式、方志敏式之有根据的,有计划地建设政权的,深入土地革命的,扩大人民武装的路线……无疑义的是正确的。

”这一路线被写入党章是在( ) A.国共十年对峙时期 B.抗日战争时期 C.解放战争时期 D.建国初期28.“中国共产党走过90多年的历程,期间实现了马克思主义的两次飞跃,第一次是毛泽东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取得了中国革命的胜利。

第二次是邓小平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取得了中国改革开放的成功。

”这两次飞跃解决的核心问题是( )A.民族、民生 B.民权、民生 C.民族、民权 D.富国、强国29.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提出的“百家争鸣”与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相比,从争论内容上看,最主要的不同点是( )A.前者侧重文学艺术,后者侧重政治主张 B.前者侧重科学研究。

后者侧重文学艺术C.前者侧重政治运动,后者侧重思想文化D.前者侧重学术研究,后者侧重政治主张30.“这一发现成为二十世纪物理学研究的基础,从那个时候起几乎完全决定了物理学的发展。

要是没有这一发现,那就不可能建立起分子、原子以及支配它们变化的能量过程的有用理论。

”这一发现指的是( )A.经典力学B.进化论C.相对论D.量子论第Ⅱ卷二、材料阅读题(共2个小题,共40分)3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30分)材料一:“从根本上讲,儒家思想认为,社会治乱的根本在于人心,因此,要从根本上达到社会的治理,就应当从人心的治理入手。

……光靠法制和制度的健全,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社会的治乱问题。

重视人心治理的儒家学说在这方面则显然略胜一筹。

这也是为什么在春秋战国的百家争鸣之后,统治者在百家中把以重视人心治理的儒家思想定为一尊的原因之一。

”材料二:一般认为,西学东渐是指西方学术思想和文明成果向中国传播的历史过程,在1840年鸦片战争之后,这种潮流不断加强,期间涌现了许多的代表性人物,例如下表的几位人物:材料三:以下是启蒙运动时期一些思想家的言论孟德斯鸠:这个禁欲的职业(神职)摧残了许多人,即使瘟疫与最惨烈的战争也从来不至如此。

伏尔泰:难道农民的儿子生来颈上带着项圈,而贵族的儿子生来在腿上带着踢马刺吗?卢梭:人是生而自由的,但却无处不在枷锁之中,自以为是其他一切的主人,反而比其他一切更是奴隶。

康德:启蒙运动就是人类脱离自己所加之于自己的不成熟状态。

不成熟状态就是不经别人的引导,就对运用自己的理智无能为力。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孔子的核心思想是什么?战国时期的孟子和荀子又是如何继承并发展其学说的?(8分)(2)从对“西学东渐”的认识和实践的角度,概括材料二中人物各属于哪一派别,并按派别将其分为四类(每一类两人,不用写人名,只写编号)(8分)(3)根据材料二,分别概述这四个派别人物向西方学习的态度和主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