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新泰一中南校东区2015届高三第二次阶段性测试语文试题
新泰市第一中学北校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二次大单元测试试题

新泰一中北校咼二上学期第二次大单兀考试语文试卷第I卷(共36分)一、(每小题3分,共15分)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1〜3题。
时令、文化、风俗三节合一的“清明”,自唐宋以来,多有游艺活动,随着时间(流逝/流失),游艺渐次退出。
清明的文化符号,只剩添土追思和扫墓踏青。
而“清明雨”也自然而然地变成了寄托愁思与缅怀之情的独特物象。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杜牧笔下这场妇儒皆知的“清明雨”,正是因凄凉、忧伤的意味而深入人心。
在追思先人的日子,心怀(悲戚/悲泣)之人看清明细雨,会赋予.眼前淅沥一层悲凉;而乍暖还寒.的清明,冰冷的细雨滴落肌肤,更加剧..人们的这种心理(反映/反应)。
“清明雨”不是“润物细无声”的温情脉脉..之雨,而是添人愁绪的凄凄切切.之雨。
1•文中加点的词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渐次乍暖还寒B.缅怀妇儒皆知C.赋予凄凄切切D.加剧温情脉脉2.依次选用文屮括号里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A.流逝悲戚反应 B .流逝悲泣反映C.流失悲戚反映D.流失悲泣反应3. 下列诗句中的“雨”和材料中的“清明雨”意味相近的一项是A.春雨断桥人不渡,小舟撑出柳阴来B.新莺瞭乱柳烟低,断魂春雨断肠期C.杨柳阴阴细雨晴,残花落尽见流莺D.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4. 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无误的一项是A. 国庆期间上映的电影《建国大业》和《风声》,票房都超过了3亿,其他同类型的国庆献礼片只能望其项背了。
B. 国庆阅兵仪式展示了中国自主研究的先进的信息设备,国外媒体包括华人报纸纷纷报道,无不为之侧目,赞叹中国人的创新能力。
C他被尊奉为大师之后,移樽就教.的人简直要踏破他家的门槛。
D在座的各位都是本领域的顶尖专家,我们请大家来,就是想听听各位的高见,大家不必客气,就姑妄言之吧。
5.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的两俄裔学者在获得诺贝尔物理奖后,俄罗斯总统当天批评俄政府没有在年轻学者毕业时为他们提供有吸引力的条件,导致人才流失。
2015年高考山东语文真题卷含答案解析(最新)

2015 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山东卷)语文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8 页。
满分 150 分。
考试用时150 分钟。
考试结束后,将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 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座号、考生号县区和科类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规定的位置上。
2.第Ⅰ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在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答案卸载试卷上无效。
3.第Ⅱ卷必须用0.5 毫米黑色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不能写在试卷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能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第Ⅰ卷(共36 分)一、(每小题 3 分,共 15 分)阅读小面一段文字,完成1~3 题。
浙江云和梯田,虽然不及云南元阳梯田、广西龙胜梯田那般规模(洪大/宏大),气势雄伟,但却玲珑纤巧,别有特色。
群山逶迤,阳关扑面而来,俯瞰山中梯田,豪斯面对着一座宽大的露天体育馆。
无论冬夏,太阳每天都 (沿/攀)着湿淋淋 (银闪闪/亮堂堂 )、绿油油或金灿灿的梯子,从山间的水田里爬出来,正是清明时节,梯田一开始灌水,咕嘟咕嘟的流水声犹如______。
每块田池的边缘都留有缺口,一畦注满,便自动流入下一层里。
_____,一畦畦平展展,好似神灵于半夜在山上放置的无数面镜子。
天亮之后,整个山谷成了镜子创意博览会------弧形椭圆形拱形牛角性簸箕星⋯⋯⋯无数面镜子顺着山坡层层叠叠地铺展开去。
1.中文加点的词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玲珑群山逶迤B。
俯瞰金灿灿C。
边缘层层叠叠D。
椭圆博览会2.依次选用文中括号里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A。
宏大沿亮堂堂B。
宏大攀银闪C。
洪大沿银闪闪D。
洪大攀亮堂堂答案: B解析: (1)洪大:只能形容声音,如:洪大的吼声。
宏大:指规模,场面大,如:宏大的建筑,宏大的水利工程。
山东省新泰一中南校区最新高二上学期第二次阶段测试语文

语文精品资料山东省新泰一中南校区2013—2014学年上学期第二次阶段测试高二语文试题第I卷(选择题36分)一、选择题(36分,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无误的一项( )A.碾轧(yà)皱褶(zhě)战栗(zhàn) 晕车(yùn)B.磨蹭(cēng)掂量(diān) 胸脯(pǔ)倔强(jiàng)C.桎梏(gù)憧憬(chōng)创痕(chuàng) 披露(lù)D.怂恿(sǒng)提防(tī)骷髅(kūlóu) 赔偿(cháng)2、下列词语中错别字最多的一项是( )A。
贪焚咋呼风烛惨年暗然失色B。
既然去逝战战兢兢对现诺言C。
严峻飘渺心潮澎湃义愤填膺D。
濛胧嗔怪没精打彩相濡以沫3、下列横线处依次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1)我们来到这个______也是为了提醒美国,现在是非常急迫的时刻。
(2)人比蝙蝠就聪明多了.他会把蝙蝠的方法反过来________.(3)据柏拉图《对话篇·菲德洛斯》说,促织________,变成诗人.A.圣地使用演化B.胜地施用演化C.胜地使用进化D.圣地施用进化4、下列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地胡乱吃几口,扔下碗就开始A.台儿沟的姑娘们刚把晚饭端上桌就慌了神,她们心不在焉....梳妆打扮。
语文精品资料B.她又朝着近处的杨树林张望,杨树林稀里哗啦....地响着,并不真心告诉她应该怎么做。
C .今天我们在这里集会,就是要把这种耸人听闻....的情况公之于众。
D。
我们看见这个教士从墓地旁边跑出来,形迹可疑....,一边叹气一边流泪,他手里还拿着锄头铁锹,都给我们拿下来了。
5、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ﻭA .他们差强人意....的服务质量,不仅给社区居民的生活带来诸多不便,而且有损职能部门在公众心目重的形象。
B .再过一个月就要升高二了,三百多个日日夜夜,好修漫长得很,可现在回头一想,却如白驹..过隙..一般。
山东省新泰一中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二次大单元测试试题(实验班)

山东省新泰一中2018-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二次大单元测试试题(实验班) 注意事项:1。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和考号填涂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且要在规定的框内答题,超出边框答题无效。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一.基础运用(本题共5小题,15分)1。
下列各项中,字音、字形都准确无误的一项是(3分)A.慰藉.(jì)荫.庇(yìn) 斑斓遗害无穷B.青荇.(xìnɡ) 巷.道(hàng)枯燥成群结队C.滂.沱(pāng)压轴.(zhòu)惊蜇皇天后土D.肖.(xiào)像瞋.目(chēn)暮霭千篇一率2。
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①无边的细雨笼罩着金黄的油菜花,真是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啊,我不禁想起陆游的诗句:“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②由于中国学生在国际数学竞赛上频频获奖,一些家长便不顾孩子的条件,非要让孩子进“奥数班”不可,数学家张教授对此颇不以为然....。
③别里科夫躺在被子底下忐忑不安....。
他深怕会出什么事,深怕阿法纳西来杀他,深怕小偷溜进来,然后他就通霄做噩梦。
④研讨会上,大家对雄安新区的规划蓝图见仁见智,争辩不已,而平日健谈的规划专家刘集,却一反常态,不.赞一词...。
⑤随着计算机科学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网络写手逐渐作为一个职业发展起来。
一时间网络平台泥.沙俱下...,多数作品恐难称文学之名。
⑥作者以一座老宅即将拆除为契机,借一群芸芸众生....极为日常化的生活,传递出在那个万物复苏的年代里南方小镇骚动不安的气氛.A.①③⑥ B.②④⑤ C.②③⑥ D.①④⑤3.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大陆上的秋天,无论是疏雨滴梧桐,或是骤雨打荷叶,听去总有一点 , ,,于今在岛上回味,则在凄楚之外,更笼上一层了。
山东省泰安市新泰市重点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新泰重点学校2021级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质量检测语文试题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躺平”是《咬文嚼字》评选的2021年度热词,它曾作为青年群体的症候引起广泛关注。
在早期研究中,学界对此尽管认知态度不一,但一致认为,“躺平”的“不思进取”甚至以“不思进取”为荣的表达,与主流文化形成了对抗。
在其热度逐渐消退的今天,我们可以更从容地反思年轻人使用“躺平”时的心态。
我们的调查结果显示,“躺平”在传播中变成了一个漂浮的能指,不再具备稳定的内涵,其使用既有基于自我保护或维系社交的实用需求,也有基于自我宣泄或自我激励的情感需求。
其对抗性也呈现出目标失焦的特征。
“躺平”一词确有对抗性,但其对抗目标十分模糊。
大多数受访者在谈到自己的“躺平”经历时表示“其实当时并没有想很多”。
他们只是在社交媒体中分享和交换自己的主观经验,一旦被他人认可,受到社会证实,便会成为一种“共享现实”,产生“集体共鸣感”。
然而,正如陈龙在《对立认同与新媒体空间的话语再生产》中所言,在新媒体空间中,所谓的社区认同实质上是一种高度抽象化、虚拟化的幻想,正因为如此,社交媒体中的对抗性很大程度上只是停留在话语上,并没有多少实际效应和明确所指。
部分“躺平”青年对主流价值表现出间歇性质疑的态度,他们在面对主流标准时,会有求之不得的挫败感和委屈感。
“在考研这条路上,我真的努力了,结果还是不如意,‘躺平’算了。
”“我不能‘躺平’下去了,我整个人都快废了,而且一点也不快乐,没有人喜欢我。
”从这些受访者的表述中可以看出,埋藏在“躺平”语录的表层对抗性之下的,是青年群体在自我价值实现过程中的踌躇与迷茫,以及渴望被社会主流认同的强烈欲求。
山东省新泰一中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二次质量检测试题(理科教学班)

山东省新泰一中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二次质量检测试题(理科教学班)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情志是中国古代诗学范畴的概念,是诗歌的内在本质要素。
史传文学的“志”体现在以一字寓褒贬的春秋笔法中,在叙事中蕴含着事理,抒发史官的政治抱负。
“情”表现为史官在书写历史时“发愤著史”,融入自己的心灵感悟,饱含深情。
用诗学范畴的“情志”来研究史传文学,有助于进一步深化对史传艺术本质的认识。
先秦时期,史官掌管祭祀、占卜、记事、典册等一系列国家大事。
这些人知识渊博、地位崇高,不仅担负记录历史的责任,还要向君王谏言、献策,有时还会陷入政治斗争的旋涡中。
史官个人的荣辱成败与国家兴亡是分不开的,他们同其他臣子一样肩负励精图治的使命。
这也就是史官要在史传中表现“志”的原因。
史官在记史时抒发意志,因为他们不仅是历史的记录者,还是历史的参与者。
孔子慨叹:“后世知丘者以春秋,而罪丘者亦以春秋。
”(《史记·孔子世家》)如果是秉笔直书,只是客观记录历史,孔子何以想到后世“罪”他?深层原因还是他在《春秋》中融入了自己信奉的价值观念和伦理道德标准。
这种价值观念并不是作者个人狭隘的主观取向,而是认识历史的一种参照系统。
史传在对事件和人物做点评时,往往会追加一个点评的主体。
这样就将历史事件和人物品评区分开来,不会混为一体,不至于影响史实的客观真实性。
对事件的看法借“君子”“仲尼”等之口表达,实质上是借他人之口抒心中所想。
这样的叙事技巧,既保持了历史的客观真实性,凸显了史学家的公正,也在字里行间暗含了作为一个当局者的态度——史官并不是看客,而是切身为国家兴衰存亡忧心忡忡的正义保卫者。
钱钟书言“史蕴诗心”,史传亦是史官的心灵史。
这一点在司马迁身上体现得尤为明显。
尽管一直秉持据事直书的信念,但在司马迁看来,史传不仅是对历史的整理和记录,也是对现实的态度,是体现价值观的一种途径。
山东省新泰市高三语文二模考试试卷

山东省新泰市高三语文二模考试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句子默写 (共1题;共2分)1. (2分) (2019高一下·大庆月考) 默写(1)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把行人艰难的步履、惶恐的神情,绘声绘色地刻画出来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2)《登高》道出郁积诗人心中的自身之苦和国运之恨,无限悲凉难以排遣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3)《琵琶行》中表现琵琶女与作者自己的不幸身世互相同情和深厚情意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4)《秋兴八首(其一)》提到人们裁衣、捣衣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
(5)《锦瑟》颈联:________,________。
(6)《马嵬》涉及到驻军巡逻的一联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
二、语言表达 (共1题;共4分)2. (4分)(2017·烟台模拟)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村庄的夜幕蓝得透明,镶嵌着一轮圆圆的皓月和几颗眨着眼睛的星星。
家家透出昏黄的灯火,①。
脚步声,说笑声,狗吠声,婴儿啼哭声,汇成温馨优美的村庄协奏曲,记忆中还有的,是村头的大槐树下,几位驼背的老人吧嗒着旱烟袋,坐成夕阳下一道(苍茫/苍凉)古老的黑剪影。
他们的身后是整齐却高矮不等的柴草堆,上面遮盖着破旧的蓑衣和苇笠……每当想起这些,脚口便涌动着幸福与感动,大自然和村庄恩赐我很多,我却把村庄帖心暖肺的关怀与眷恋带进了喧嚣的城市。
我坚信,在亘古不变的传统耕作方式面前,任何语言都苍白无力。
我的脑海里时常(涌现/闪现)这样一个画面:皮肤黝黑的农夫,佝偻着腰,正迎着朝阳辛勤耕作……朴实勤劳的乡亲们,在这熟悉的村庄里生存、生活几十年,留下生命神秘的遗传和互为亲人的缘份。
村庄是人生的坐标系,就像卷藏在记忆深处的一幅水墨长卷,②;就像镌刻在灵魂深处的经书,一次次被亲情和愿望反复翻阅和咀嚼。
2015届高三第一学期第二次阶段考语文参考答案

2015届高三第一学期第二次阶段考语文参考答案一、本大题4小题,每题3分,共12分。
1、答案:B(依次读作hùn/hún,xuã/xuâ,qiáng/qiǎng;A.dàng/dǎng,láo,yīng/yìng; C.ku àng,bīn/pīng,zhá/zhà;D.zhī/zhǐ jǐ/qǐ,lěi)2、A(因噎废食:因为怕吃东两噎着,连饭也不敢吃了。
比喻因受到一些小的挫折,怕再出问题,索性连该做的事也不做了。
应改为“因人废言”。
其余三个词语使用恰当。
B.杂乱无章:章,条理。
乱七八糟,没有条理。
C.展露:显现,表露。
D.个案:①特殊的、个别的案件;②某个具体的事情、事件。
3.C(A.缺少主语,删掉“由于”或“导致”;B.句序不当,应将“虽然”放在“抗生素”之前;D 句式杂糅,删掉“的结果”。
)4、B(⑤句谈历史,紧随“黄山屯溪老街历史悠久”,应该作为第一句:④③构成转折关系,体现了老街的“老滋老味”,应该排在最后两句;②句承上,由“老街”引出“店家”,②⑥构成阐释关系,①是评述,应紧随⑥后。
由此选出答案为B。
通过寻找突破口可找出正确答案。
另外,标点符号也可作为判断的依据。
)二、本大题7小题,共35分。
5.C(略:全,都。
)6.D7.C(注意大意理解、句式结构。
“前有严敌”“后无继援”句式相同,是对当前严峻情况的介绍,应在“敌”和“援”后断句;“山人始附于我观德”句意为:蜀人刚刚归附,正要观察我们的德政。
根据句意可知,应在“附”后断句;接下来出现了“若”这个断句标志。
“纠以刻薄”“人必不堪”“众心一离”均为四字短语,表明过分苛则的后果,应分别断句;“虽”为句首关联词,是断句的标志,“虽”前应断句;“虽悔无及”是单独的一句话,“膺请出图之”省略了主语“我”,可单独成句,所以“及”“之”后应断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山东省新泰一中南校东区2015届高三第二次阶段性测试语文试题高三2013-01-22 16:28山东省新泰一中南校东区2015届高三第二次阶段性测试语文试题语文试题第Ⅰ卷 (选择题,共 36分)一、(15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A.勾当(ɡîu)濒临(bīn)嚼舌头(jué)果实累累(léi)B.嫔妃(bìn)压轴(zhîu)便利店(biàn) 否极泰来(pǐ)C.角逐(jué)甄别(zhēn)软着陆(zhuï)令人咋舌(zhā)D订正(dìnɡ)缱绻(quǎn)反间计(jiàn)瑕瑜互见(jiàn)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按揭震撼发唠骚唉声叹气B.缉私驰名佼佼者事过境迁C.安份赃款消声器着手成春D.精粹飙车报不平和颜悦色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①一个怯生生的船家女,在江上听到乡音,就不觉喜上眉梢,顾不得娇羞,和隔船的陌生男子搭讪。
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不是对城市的“克隆”,它了对农村文化、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的尊重,对自然生存的尊重。
③罗马的光景与杜牧的诗句“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所描写的大约有些相像,只可惜初夏去的人无从那烟雨罢了。
A 偶尔包含领略 B. 偶然包涵领略C.偶尔包含领会D. 偶然包涵领会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A. 他一家十口人,在战乱时期劳燕分飞,至今仍然音讯全无。
B. 为了做一名优秀歌手,她多次到北京拜师学习,下车伊始便直奔老师家,舍不得浪费一分钟。
C.第83届奥斯卡颁奖典礼圆满落下帷幕,科林菲斯凭借在《国王的演讲》中的完美表演理所当然地获得了最佳男主角奖。
D. 在玩具店里挂满了各种形形色色的玩具,像轮船、飞机、坦克等。
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今年10月份,我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二号丙运载火箭,采用一箭双星的方式,成功将实践九号卫星发射升空并送入预定转移轨道。
B.据大量史料显示,钓鱼岛自古就是中国的领土,日本政府策划的“购岛”事件只不过是少数政客导演的自欺欺人的闹剧。
C.一家心理卫生研究所对使用手机的人群进行抽样调查,结果显示超过50%以上人的有“手机依赖症”,总在期待自己能收到最新信息。
D.网络水军"通过雇佣大批人手在互联网上集体炒作某个话题或人物,以达到宣传、推销或攻击某些人或产品的目的。
二、(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世界末日”的梦魇与现实张田勘所谓的“世界末日”——地球会彻底毁灭,这并非完全源于玛雅预言,而是综合了古代和现代多种文化和宗教传说而产生的。
墨西哥碑铭专家欧布莱孔·克莱林曾表示,玛雅人从未预测“世界末日”,他们留下的文字记载有10000多条,其中只有一条谈到2012年,而且这段文字的真实含义是:人们将经历187.2万个日子来到2012年12月21日,这一天,神将从天而降。
就连现代玛雅人、危地马拉的玛雅长老皮克顿也表示,他们所说的2012年,指的是人类在精神与意识方面的觉醒及转变,从而进入新的文明。
尽管科学家、文化学者和玛雅人都否认“世界末日”之说,但有电影《2012》的推波助澜,加上最近世界上发生的种种巨大的自然灾难,这一切都不时地让人们对“世界末日”的到来产生一种迫近感。
以去年发生的日本大地震为例,震级为里氏9级,大地震引发海啸,导致福岛核电站核泄漏,其场景不由得令人想起末日的景象。
作为最难以预测和控制的自然灾害,地震造成的伤亡往往犹如世界末日的来临。
历史上,1556年1月23日,中国陕西华县发生8.0级大地震,死亡人数达83万余人。
地震有感范围波及了大半个中国,这是迄今人类有历史记载的死亡人数最多的一次地震。
人类经受的灾难不止是地震,美国“卡特里娜”飓风、印度洋大海啸等等灾害都触目惊心。
而重大疾病的迅速传播和流行同样是人类面临的巨大灾难。
“世界末日”其实一直是人类梦魇和现实的复合体,人类在面临无法征服的疾病和难以避免的巨大自然灾害时,尤其如此。
历史上曾有过三次鼠疫大流行,每次都夺走了数千万乃至上亿人的生命。
其中,第二次鼠疫的大流行,使得每三名欧洲人中就有一人死亡,当时的欧洲人认为那就是“世界末日”的到来。
而有些研究人员从“世界末日”的预言引申出了比较靠谱的种种巨大灾难的诱因:气候变暖、机器人进攻、核战争和核灾难、全球性流行病大爆发、行星撞击地球等等。
为了避免各类自然灾害及人为灾难让人类陷入“世界末日”,挪威政府投资建造了一个巨大的“末日种子库”。
这个种子库在距离北极点约1000公里斯瓦尔巴群岛的一处山洞中,可储存450万种约20亿粒主要农作物的种子样本。
该种子库也堪称全球最安全的基因储存库,其安全性堪比美国国家黄金储藏库,甚至可以抵御地震和核武器。
建造“末日种子库”,只不过是人类因应气候变化可能造成大灾难的一种“备份”做法。
真正防范“世界末日”的做法应当是,减少自身的温室气体排放、削减和销毁核武器、严格保证核能的和平利用、研究防范小行星撞击地球的科学预警和预防措施等。
以核武器和核事故为例,早在多年前,科学家就计算出,美、俄等国家研制的核武器足以毁灭地球三四次。
即便是没有核战争,如果没有安全保障,人类和平利用核能也处于巨大的毁灭性危机中,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和日本福岛核电站事故就是先例。
据国际原子能机构统计,目前全球有450个核电站,而人们对核电站产生的乏燃料尚无法妥善处理,这些核电站和它们的乏燃料就构成了一个巨大的危险因素。
如果不能保证核电站的安全,人类就可能处于巨大灾难甚至“世界末日”的威胁之中。
所以,“世界末日” 并非只是个“传说”,但锁紧“世界末日”大门的钥匙最终还是掌握在人类自身的手中。
(选自《中国新闻周刊》2012年第1期有改动)6.下列各项中,“世界末日”的内涵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墨西哥碑铭专家曾表示,玛雅人从未预测“世界末日”,他们留下的文字记载有10000多条,其中只有一条谈到2012年。
B.“世界末日”其实一直是人类梦魇和现实的复合体,人类在面临无法征服的疾病和难以避免的巨大自然灾害时,尤其如此。
C.其中,第二次鼠疫的大流行,使得每三名欧洲人中就有一人死亡,当时的欧洲人认为那就是“世界末日”的到来。
D.为了避免各类自然灾害及人为灾难让人类陷入“世界末日”,挪威政府投资建造了一个巨大的“末日种子库”。
7.下列各项中,属于“让人们对‘世界末日’的到来产生一种迫近感”原因的一项是A.去年发生的日本大地震,震级为里氏9级,大地震引发海啸,导致福岛核电站核泄漏,其场景不由得令人想起末日的景象。
B.历史上,1556年1月23日,中国陕西华县发生8.0级大地震,死亡人数达83万余人。
地震有感范围波及了大半个中国。
C .历史上曾有过三次鼠疫大流行,每次都夺走了数千万乃至上亿人的生命。
其中一次鼠疫的流行,使得每三名欧洲人中就有一人死亡。
D.目前全球有450个核电站,而人们对核电站产生的乏燃料尚无法妥善处理,这些核电站和它们的乏燃料就构成了一个巨大的危险因素。
8.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A.玛雅人从未预测“世界末日”,但古今的玛雅人确实都说过“2012年”将是一个特殊的年份,或者神将从天而降,或者人类在精神与意识方面觉醒、转变,从而进入新的文明。
B.尽管科学家、文化学者和玛雅人都否认“世界末日”之说,但因为电影《2012》的宣传、种种巨大的自然灾难的发生、重大疾病的迅速传播和流行等,仍让人觉得“世界末日”犹存。
C.挪威政府投资建造了一个巨大的“末日种子库”,可储存450万种约20亿粒主要农作物的种子样本,这虽不能阻止却能避免各类自然灾害及人为灾难让人类陷入“世界末日”。
D.如果没有安全保障,人类和平利用核能也处于巨大的毁灭性危机中,因为无论是核电站发生事故,还是核电站产生的至今无法妥善处理的那些乏燃料,都将成为巨大的危险因素。
三、(12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
太祖孝总高皇后马氏,宿州人,仁慈有智鉴,好书史,勤于内治,暇则讲求古训。
帝前殿决事,或震怒,后伺帝还宫,轨随事微诛。
虽帝性严,然为缓刑戮者数矣。
参军郭景祥守和州,人言其子持架欲杀父,帝将诛之。
后曰:“景祥止一子,人言或不实,杀之恐绝其后。
”帝廉之,呆枉。
李文忠守严州,杨宪诬其不法,帝欲召还。
后曰:“严,敌境也,轻易将不宜。
且文忠素贤,宪言可信乎扩帝遂已。
文忠后卒有功。
学士宋濂坐孙慎罪,逮至,论死,后谋曰:“民家为子弟延师,尚以礼全终始,况天子乎?且濂家居,必不知情。
”帝不听。
会后侍帝食,不御酒肉。
帝问故。
对曰:“要为宋先生作福事也。
”帝侧然,投箸起。
明日赦濂,安置茂州。
帝尝令重囚筑城。
后曰:“赎罪罚役,国家至恩。
但疲囚加役,恐仍不免死亡。
”帝乃悉赦之。
帝尝怒责宫人,后亦佯怒,令执付宫正司议罪。
帝曰:“何为?”后曰:“帝王不以喜怒加刑赏。
当陛下怒时,恐有畸重。
付官正,则酌其平矣。
即陛下论人罪亦诏有司耳”。
一日,问帝:“今天下民安乎?”帝曰:“此非尔所宜问也。
”后曰:“陛下天下父,安辱天下母,子之安否,何可不问!”遇岁旱,机率宫人蔬食,助祈祷。
帝或告以振恤。
后曰:“振恤不如蓄积之先备也。
”奏事官朝散,会食廷中,后命中官取饮食亲尝之。
味弗甘,遂启帝曰:“人主自拳欲薄,养贤宜厚。
”帝为伤光禄官。
帝欲访后族人官之;后谢曰:“爵禄私外家,非法。
”力辞而止。
然言及父母早卒,轨悲哀流涕。
洪武十五年八月寝疾。
群臣请祷札,求良医。
后谓帝曰:“死生,命也,祷祝何益!且医何能活人!使服药不效,得毋以安故而罪诸医乎?”疾亟,帝问所欲言。
曰:“愿陛下求贤纳诛,慎终如始,子孙皆贤,臣民得所而已。
”是月丙戌崩,年五十一。
帝恸哭,遂不复立后。
(节选自《明史·后妃列传》)9.下列语句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辄随事微谏微:委婉B.帝廉之,果枉廉:认为……廉洁C.学士宋濂坐孙慎罪,逮至,论死论:判罪D.疾亟,帝间所欲言亟:危重10.下列各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民家为子弟延师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B.且濂家居凡四方之士无不有过而拜且泣者C.子之安否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D.帝或告以振恤诚能见可欲,则思知足以自戒11.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直接体现马皇后聪慧明辨的一组是①景祥止一子,人言或不实,杀之恐绝其后②严,敌境也,轻易将不宜③且文忠素贤,宪言可信乎?④妾为宋先生作福事也⑤帝尝怒责宫人,后亦佯怒,令执付宫正司议罪⑥后命中官取饮食亲尝之A.①②④B.①③⑤C.②④⑥D.③⑤⑥12.以下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的A.皇帝听信了小人的诬告,决定要诛杀郭景祥的儿子,幸亏马皇后劝说,才避免了一桩冤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