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背诵1

合集下载

上海小学语文部编版古诗背诵(1-5年级)

上海小学语文部编版古诗背诵(1-5年级)

上海小学语文部编版古诗背诵(1-5年级)【一年级】(上)江南两汉:佚名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

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画唐代:王维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

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

咏鹅唐代:骆宾王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悯农二首·其二唐代:李绅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古朗月行(节选)唐代:李白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仙人垂两足,桂树何团团。

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风唐代: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下)池上唐代:白居易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

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小池宋代:杨万里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春晓唐代:孟浩然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赠汪伦唐代:李白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静夜思唐代: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寻隐者不遇 / 孙革访羊尊师诗唐代:贾岛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画鸡明代:唐寅头上红冠不用裁,满身雪白走将来。

(裁一作:戴)平生不敢轻言语,一叫千门万户开。

【二年级】(上)登鹳雀楼唐代:王之涣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望庐山瀑布唐代:李白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夜宿山寺唐代:李白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敕勒歌南北朝:乐府诗集敕勒川,阴山下。

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

风吹草低见牛羊。

梅花宋代:王安石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小儿垂钓唐代:胡令能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江雪唐代:柳宗元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下)村居清代:高鼎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四川高考背诵古诗一

四川高考背诵古诗一

• 5、 • • • • • • • • • •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 《归园田居》
• 三岁为妇,靡室劳矣,夙兴夜寐,靡有朝矣。言既遂矣,至于暴矣。兄 弟不知,咥其笑矣。静言思之,躬自悼矣。
• 及尔偕老,老使我怨。淇则有岸,隰则有伴。总角之宴,言笑晏晏。信 誓旦旦,不思其反。反是不思,亦已焉哉。 • 《卫风·氓》
• • • • •
3、 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 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 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 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 • 《涉江采芙蓉》
• 1、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 送之。至易水上,既祖,取道。高渐离 击筑,荆轲和而歌,为变徵之声,士皆 垂泪涕泣。又前而为歌曰:“风萧萧兮 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复为慷 慨羽声,士皆瞋目,发尽上指冠。于是 荆轲遂就车而去,终已不顾。 • 《荆轲刺秦王》
• 2、氓之蚩蚩,抱布贸丝。匪来贸丝,来即我谋。送子涉淇,至于顿丘。 匪我愆期,子无良媒。将予无怒,秋以为期。
• 6、 • 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 修禊事也。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 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 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是日也, 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 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晤言一室之内, 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 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曾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 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 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 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 • 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 喻之于怀。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后之视今, 亦犹今之视昔,悲夫!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 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 《兰亭集序》

一年级古诗词背诵篇目

一年级古诗词背诵篇目

一年级古诗词背诵篇目
一年级需要背诵的古诗词篇目有很多,以下是一些常见的一年级古诗词篇目:
1. 《春晓》(唐·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2. 《登鹳雀楼》(唐·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3. 《静夜思》(唐·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4. 《悯农》(唐·李绅)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5. 《早发白帝城》(唐·李白)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6. 《咏鹅》(唐·骆宾王)
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7. 《春夜喜雨》(唐·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8. 《赋得古原草送别》(唐·白居易)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9. 《寻隐者不遇》(唐·贾岛)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10. 《游子吟》(唐·孟郊)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11. 《登高》(唐·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古诗词背诵《1》

古诗词背诵《1》



【唐】 作者:【罗隐】 体裁: 【七绝】
不论平地与山尖, 无限风光尽被占。 采得百花成蜜后, 为谁辛苦为谁甜? 【注释】 【诗文解释】 无论是平地还是山峰,无限花开的风 光,都被蜜蜂占领。它们采尽百花酿成蜜
早春作者:韩愈
天街小雨润如酥, 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 绝胜烟柳满皇都。 〖译文〗 皇城下着小雨把大地湿 润得松软,小草钻出地面远 看一片浅绿近看却无。一年 之中最美的就是这早春的景 色,它远远胜过了满城烟柳 的京晚春景
•湖光秋月两相和, •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色, •白银盘里一青螺。
望洞庭 唐-刘禹锡
《金缕衣》 作者:唐 杜秋娘
• 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
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
• 【韵译】: 我劝你不要顾惜华贵的金缕衣,我劝你一 定要珍惜青春少年时。 花开宜折的时候就要抓紧去折,不要等到 花谢时只折了个空枝。
译文: 是指勤劳的人、勤奋学习的学生 在三更半夜时还在工作、学习,三更 时灯还亮着,熄灯躺下稍稍歇息不久, 五更的鸡就叫了,这些勤劳的人又得 起床忙碌开了。 年轻时不知道勤奋学 习,年老时读书就晚
春夜喜雨(古诗欣赏) 【唐】杜 甫
好 雨 知 时节,当 春 乃 发 生。 随 风 潜 入 夜, 润 物 细 无 声。 野 径 云 俱 黑, 江 船 火 独 明。 晓 看 红 湿 处, 花 重 锦 官 城。
岱宗夫(fú)如何? 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 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 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 一览众山小
望天门山
(唐) 李白

• • •
天门中断楚江开, 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
孤帆一片日边来。

一年级上册古诗背诵

一年级上册古诗背诵

一年级上册古诗背诵篇1:必背古诗必背古诗三首登鹳雀楼唐·王之涣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江南汉乐府民歌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

鱼戏莲叶间。

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三衢道中宋·曾几梅子黄时日日晴,小溪泛尽却山行。

绿阴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

江雪唐·柳宗元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篇2:必背古诗87首必背古诗1、苍浪歌——古民谣苍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苍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

2、易水歌——荆轲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3、大风歌——刘邦大风起兮云飞扬。

威加海内兮归故乡。

安得猛士兮守四方!4、七步诗——曹植煮豆持作羹,漉豉以为致。

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没,相煎何太急!5、咏鹅——骆宾王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6、回乡偶书——贺知章少小离家老大还,乡音无改鬓毛,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7、咏柳——贺知章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是剪刀。

8、登幽州台歌——陈子昂少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9、登鹳雀楼——王之涣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10、春晓——孟浩然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11、凉州词——王翰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12、出赛——王昌龄清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13、芙蓉楼送辛渐——王昌龄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14、相思——王维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15、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王维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16、鸟鸣涧——王维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小学古诗考级(1~6级)背诵篇目

小学古诗考级(1~6级)背诵篇目

小学古诗考级(1~6级)背诵篇目一级背诵篇目(20篇)1、咏鹅(唐)骆宾王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2、江南《汉乐府》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

鱼戏莲叶间。

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3、画(唐)王维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

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

4、悯农(唐)李绅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5、古朗月行(唐)李白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6、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一下7、春晓(唐)孟浩然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8、赠汪伦(唐)李白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9、静夜思(唐)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10、寻隐者不遇(唐)贾岛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11、人之初《三字经》节选人之初,性本善。

性相近,习相远。

苟不教,性乃迁。

教之道,贵以专。

子不学,非所宜。

幼不学,老何为。

玉不琢,不成器。

人不学,不知义。

12、池上(唐)白居易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

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13、小池(宋)杨万里泉眼无声惜细流,树荫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14、画鸡(明)唐寅头上红冠不用裁,满身雪白走将来。

平生不敢轻言语,一叫千门万户开。

1/ 1015、梅花(宋)王安石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16、小儿垂钓(唐)胡令能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17、登鹳雀楼(唐)王之涣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18、望庐山瀑布(唐)李白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19、江雪(唐)柳宗元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20、夜宿山寺(唐)李白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三年级古诗背诵1

三年级古诗背诵1

三年级古诗背诵一:《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唐:王勃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岐路,儿女共沾巾。

二:凉州词唐-王之涣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寂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三:山行留客张旭山光物态弄春晖,莫为轻阴便拟归。

纵使晴明无雨色,入云深处亦沾衣。

四:黄鹤楼崔颢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五:从军行七首·其四唐:王昌龄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六:《山居秋暝》王维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渲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七:《送元二使安西》王维渭城朝雨邑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八:归嵩山作唐:王维清川带长薄,车马去闲闲。

流水如有意,暮禽相与还。

荒城临古渡,落日满秋山。

迢递嵩高下,归来且闭关。

九:虞美人唐李煜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十:明日歌钱鹤滩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

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

世人苦被明日累,春去秋来老将至。

朝看水东流,暮看日西坠。

百年明日能几何?请君听我《明日歌》。

十一:终南山作者:王维【唐代】太乙近天都,连山接海隅。

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

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

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

十二:终南别业作者:王维【唐代】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

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

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

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

十四:春行寄兴李华宜阳城下草萋萋,涧水东流复向西。

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

十五:戏问花门酒家翁作者:岑参【唐代】老人七十仍沽酒,千壶百瓮花门口。

六上必备古诗1-13

六上必备古诗1-13

六年级上册古诗背诵1-13首
1.,钟山只隔数重山
2. ,明月何时照我还
3. ,万里长征人未还
4. ,不教胡马度阴山
5. ,五千仞岳上摩天
6. ,南望王师又一年
7. ,欲饮琵琶马上催
8. ,古来征战几人回
9. ,但悲不见九州同
10. ,家祭无忘告乃翁
11. ,潭面无风镜未磨
12. ,白银盘里一青螺
13. ,万马齐喑究可哀
14. ,不拘一格降人才
15. ,游子身上衣
16. ,意恐迟迟归
17. ,报得三春晖
18. ,花木成畦手自栽
19. ,两山排闼送青来。

20. ,个个花开淡墨痕。

21. ,只流清气满乾坤。

22. ,烈火焚烧若等闲。

23. ,要留清白在人间。

24. ,立根原在破岩中。

25. ,任尔东西南北风。

26. ,去年天气旧亭台。


27. ,似曾相识燕归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诗意:
昨天晚上,透着寒意的雨洒落 大地,迷蒙的烟雨笼罩着吴地江天。 清晨当我送别友人的时候,感到自 己就像楚山一样孤独。 洛阳的亲朋 好友如果问起我.就说我的心依然像 一颗珍藏在玉壶中的冰一般晶莹纯 洁。这首送别诗实际上是表明诗
人高洁的品质。
4.江畔独步寻花 杜甫 (唐)

• • •
黄四娘家花满蹊(xī) , 千朵万朵压枝低。 留连戏蝶时时舞, 自在娇莺恰恰啼。
诗意:
石灰石经过千锤万凿才从深山中开采出来, 用烈火焚烧也是件平常普通的事。粉骨碎身都不 怕,要把自己的清白留在人间。
赏析:
这是一首托物言志诗。作者以石灰作比喻,表 达自己为国尽忠,不怕牺牲的意愿和坚守高洁情 操的决心。作为咏物诗,若只是事物的机械实录 而不寄寓作者的深意,那就没有多大价值。这首 诗的价值就在于处处以石灰自喻,咏石灰即是咏 自己磊落的襟怀和崇高的人格。
江畔独步寻花
黄四娘家花满蹊, 千朵万朵压枝低。
花儿把花枝都压低了。
注释1
黄四娘家园子里开满了美丽的花朵,
注释2
留连戏蝶时时舞,
欢快的蝴蝶时时起舞,
注释3
自在娇莺恰恰啼。
自在的黄莺恰恰啼叫。
注释4
诗意:
黄四娘家的周围的小路上开满了缤纷的鲜花, 千朵万朵的鲜花压得枝条都低低弯下了身。嬉闹的 彩蝶恋恋不舍地盘旋飞舞,自由自在的小黄莺叫声 婉转动人。
思想、赏析:
全诗运用动静结合、视觉听觉结合的手法,通过 选取繁花、粉蝶、黄莺等典型形象,描写了春暖 花开、花香鸟语的美好景象,抒发了诗人欣喜之 情。
注释:
石灰吟:石灰赞歌。 吟:古代诗歌体裁的一种名称。 击:撞击。 千、万:指撞击次数多,不是实指一千一万。 若等闲:好像平常事一样。 若:好像;等闲: 平常,随便 清白:指高尚节操。千锤万击:无数次的锤击 开凿。 人间:人世间。
⑼便:就的意思。襄(xiānɡ)阳:今属湖北。洛阳:今属河南, 古代城池。
诗意:
剑门关外忽然听说官军收复蓟北,乍听到止不住的泪 水洒满了衣裳。回头看妻儿的愁容不知去了何方,胡乱收 拾着诗书不由得欣喜若狂。白日里引吭高歌呵且须纵情饮 酒,春光正好伴我返回那久别的故乡。立即动身穿过了巴 峡再穿过巫峡,然后经过襄阳再转向那旧都洛阳。
诗意及思想内容:
内容:《竹石》也是一首题画诗,是诗 人为自己所画的竹石画而题写的。 诗的大意是:竹子抓住青山毫不放松, 它的根牢牢扎在岩石缝中。千种磨难万 种打击仍然坚韧不拔,不管你刮的是什 么风。 思想:全诗表现了诗人那种刚烈、坚韧, 不畏任何艰险、不怕任何打击的硬骨头 精神。
唐代宗广德元年(763年)正月,史朝义兵败自杀, 部将田承嗣、李怀仙相继投降,河南河北先后被官军收复, 延续了七年多的“安史之乱”才彻底平息。当时诗人杜甫 正携着妻子流落在四川梓州,听到这一胜利喜讯不禁大喜 若狂,在极度兴奋中,一改过去沉郁顿挫、含蓄蕴藉的诗 风,以轻快活泼、爽朗奔放的语言,写下了这首脍炙人口 的七律名作。
赏析:这首诗全春山之静。“静”被 诗人强烈的感受到了。为什么呢?是 由于“人闲”,也就是人静。人静缘 于心静,所以觉察到桂花的坠落。花 落,月出,鸟鸣,这些“动”景,衬 托出春涧的幽静。 思想:这首五言小诗主要描绘深山幽 谷夜晚寂静的情景,抒发了作者热爱 大自然的心情。
• “芙蓉楼”是润州(今江苏镇江)的城楼。“送”是送别 的意思。“辛渐”是诗人的一位朋友。 • 题目的意思是:在芙蓉楼送别好友辛渐。 • 1. 芙蓉楼:遗址在润州(今江苏镇江)。 • 2.辛渐:诗人的一位朋友。 • 3.寒雨:寒冷的雨。 • 4.连江:满江。 • 5.吴:三国时的吴国在长江下游一带,简称这一带为吴, 与下文“楚”为互文。 • 6.平明:清晨天刚亮。 • 7.客:在这指辛渐。 • 8. 楚山:春秋时的楚国在长江中下游一带,所以称这一带 的山为楚山。 • 9.孤:独自,孤单一人。 • 10.一片冰心在玉壶:冰在玉壶之中,比喻人清廉正直。 • 11.冰心:比喻心的纯洁。 • 12.洛阳:位于河南省西、黄河南岸。
作者简介: 龚自珍(1792—1841),字璱人,号定庵,浙江仁 和人。近代思想家、文学家。他屡试不第,38岁才中进 士,只做了几任小京官,后来辞官。他反对腐朽的封建制 度,要求进行社会改革,是近代改良主义的先驱者;他的 诗气势磅礴,具有浪漫主义色彩。 1839年,龚自珍辞官 后接眷属,在途中,写下了短诗315首,题为《乙亥杂 诗》。
赏析:
这首诗是杜甫流落到梓州时所作。这一年杜甫52岁,由于安史 之乱而漂泊到剑门之外已是第五个年头,杜甫无时不期望着能够平 息叛乱,叶落归根。突然他听说官军收复了蓟北,喜极而泣,不能 自抑。作者用了“忽传”、“初闻”、“却看”、“漫卷”四个连 续动作,把惊喜心情有表达得淋漓尽致。而在“即从”、“穿”、 “便下”、“向”这四个富有动感节奏的描述中,作者想象着自己 仿佛已经穿过巴峡、巫峡,路过襄阳、洛阳,回到了梦寐以求的家 乡。后人说:“此诗句句有喜跃意,一气流注,而曲折尽情,绝无 妆点,愈朴愈真”,此诗是老杜“生平第一首快诗”,如此等等,
郑燮(1693-1765),清 代书画家、诗人。字克柔,号 板桥,清乾隆年间的进士,兴 化(今江苏兴化)人。诗风质 朴泼辣,在画坛上也是独树一 帜,称其为“扬州八怪”之一。
注释:
立根:扎根、生根。 原:本来。 破岩:破裂的岩石缝隙。 磨:折磨,挫折。 击:打击。 坚劲:坚韧、刚劲。 任:任凭。 尔:你。
译文: 只有风雪激荡般的巨大 力量才能使中国大地发出勃 勃生机,然而朝野臣民噤口 不语终究是一种悲哀。我奉 劝天帝能重新振作精神,不 要拘守一定规格降下更多的 人才。
赏析、思想:
龚自珍是中国改良主义运动的先驱人物。他清醒地看 到了清王朝已经进入“衰世”,是“日之将夕”;他批判 封建统治的腐朽,揭露封建社会没落趋势、呼唤改革风雷 的风气。《己亥杂诗》中第一百二十五首,“九州生气恃 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 才。”此诗揭露社,会,弊病,,抨,官僚制度,表现作者火 一样的热情,给人以鼓舞和激发。表达了作者一种渴望社 会变革的急切心情。全诗充满了诗人关注社会政治的激情, 满腔爱国热情跃然诗中。他们对死气沉沉的社会。砰然一 击,惊醒很多世人的沉梦,促使人们向真、向善、向美、 向勇。抨击专制统治的同时,还表达了作者追求思想解放 和个性解放。
词语释义:
1、独步寻花:独自一人一边散步,一边赏花 2、黄四娘:杜甫住成都草堂时的邻居。 3、蹊(xī):小路。 4、娇:可爱的。 5、恰恰:形容鸟叫声音和谐动听。 6、留连:同“流连”即留恋,舍不得离去。本诗句用来 形容蝴蝶在花丛中飞来飞去,恋恋不舍的样子。“留连” 是个“联绵词”。构成联绵词的两个字仅仅是这个词读音 的记录,而与词义无关,所以一个联绵词可能有几种不同 的书写形式,如“留连”也写作“流连”,词的意义仍然 一样。 7、江畔:江边。
背景:相传曹植的哥哥魏文帝(曹丕), 要他在七步之内作成一首诗,不然就要 杀他的头,曹植愤然写了这首诗。豆和 豆秸是同一个根上长出来的,好比同胞 兄弟。豆秸燃烧起来把锅内的豆煮得哭 泣不已。比喻兄长逼弟弟,十分贴切感 人。
• • • • • • • • • • • •
注释
持:用来。 羹(gēng):用肉或菜做成的糊状食物。 漉(lù):过滤。 菽(shū):豆的总称。这句的意思是把豆子的残渣过滤出 去,留下豆汁作羹。 萁:豆类植物脱粒后剩下的茎。 釜:锅。 燃:燃烧。 本:原本,本来。 煎:煎熬。 相煎:指互相残害,全诗表达了曹植对曹丕(pī) 的不满。 泣:小声哭泣。 何:何必。
作品注释
• • • • • • • • • • • 选自《王右丞(chénɡ) 集笺(jiān) 注》 鸟鸣涧:鸟儿在山中鸣叫。 涧:两山之间的小溪。 闲:安静、悠闲,含有人声寂静的意思。 空:空寂、空空荡荡。 空虚。这时形容山中寂静,无声,好像空无所有。 月出:月亮出来。 时鸣:时,不时。不时地啼叫。 时:时而,偶尔。 桂花:木犀(xī) 的通称。有的春天开花,有的秋天开花。 惊:惊动,惊扰。
诗意:煮豆子正燃着豆秸,因煮熟豆 子来做豆豉而使豆子渗出汁水。豆 秸在锅下燃烧着,豆子正在锅里哭 泣。本来我们是同一条根上生长出 来的,你为什么要这样紧紧逼迫呢?
思想:这首诗反映曹魏统治集团的 内部矛盾倒是十分形象真切的。
赏析:曹丕和曹植本是亲兄弟,
为了争夺太子的地位,二人反 目为仇。曹植把自己比喻成釜 里的豆子,把曹丕比喻成釜下 面的豆秆。豆子和豆秆本是同 根一体,现在豆秆却在锅下面 燃烧,煎熬锅里的豆子。曹植 用这个比喻,指责曹丕对自己 骨肉相残,表达了内心的悲愤。
⑹白日:表现时光美好。 放歌:放声高歌。 须:应当。纵酒:开怀痛饮。 ⑺“青春”句:春日还乡,一路之上,柳暗花明,山清水秀,毫不 寂寞,故曰青春作伴好还乡。青春:指明丽的春天。作伴也作: 与妻儿一同。这里的青春是人格化了的。刘希夷《出塞》诗: “晓光随马度,春色伴人归。”此以下三句皆预拟将来的话。 ⑻“即从”二句:写还乡所采取的路线。即,是即刻。峡险而狭, 故曰穿,出峡水顺而易,故曰下,由襄阳往洛阳,又要换陆路, 故用向字。人还在梓州,心已飞向家园,想见杜甫那时的喜悦。 杜甫自注:“余有田园在东京(洛阳)。”——浦注:“八句诗, 其疾如飞,题事只一句,涂俱写情。生平第一首快诗也,”—— 按《太平御览》卷六五引《三巴记》云:“阆(lánɡ) 、白二水合 流,自汉中至始宁城下,人武陵,曲折三曲,有如巴字,亦曰巴 江,经峻峡中,谓之巴峡。”阆、白二水,即嘉陵江上游,杜诗 巴峡,盖指此。若长江中巴东三峡之巴峡,乃在巫峡之东,杜时 在梓(zǐ) 州,不得云“从巴峡穿巫峡”,注解多误。巫峡:长江 三峡之一,因穿过巫山得名。
译文: 春天寂静无声,桂花不 知不觉地凋落。寂静使春夜 里的山更让人觉得空空荡荡。 月亮出来了,小鸟竟然被月 光惊动。时时发出的鸣叫在 山涧中回。
对偶的认识:
红色字组 人 对 夜 名词对名词 闲 对 静 动词对动词 桂花 对 春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