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六年级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练习

合集下载

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月考考试题苏教版

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月考考试题苏教版

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月考考试题苏教版姓名: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90分钟) 题序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总分得分一、看拼音写词语。

pí juàn fèi téng bèn zhuōchìzhàfēng yúnxiū sèjǔ sàng bào yuàn bùjiǎsīsuǒ二、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并选填在句子中。

(__)不(__)待(__)(__)动听(__)人入(__)语(__)心(__)(__)(__)而止(__)(__)不安(__)临(__)境(__)手(__)来1.我听得入迷,恍如_________,田老师__________,我却仍在发呆。

2.有人看见一个作家写出一本好小说……很想白己能够__________,妙手成章。

3.老师________地对我说:“你不能一味地模仿,还要仔细观察字的结构……”4.田老师以这四句诗为内容,编出一段故事,讲得_________。

三、一锤定音。

(在加点字正确的读音后画“√”)供.品(gōng gòng)正.月(zhēng zhèng)神佛.(fúfó)空.地(kōng kòng)闰.土(rùn yùn)似.的(sìshì)四、比一比,再组词。

抑(______)蹄(______)施(______)券(______)欺(______)仰(______)啼(______)拖(______)卷(______)期(______)五、选词填空。

幽静清静1.一天,贝多芬在(_____)的小路上散步时听到了钢琴声。

2.这就是校园的冬天,美丽而(_____)的冬天。

纯熟熟练3.只有反复练习,才能(_____)地掌握运算法则。

苏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练习与测试答案

苏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练习与测试答案

苏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练习与测试答案【篇一:苏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练习与测试答案】s=txt>1.长江之歌基础练习一、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磅礴选第二个,其余选第一个。

二、将下列能够搭配的词语用线连起来。

健美的臂膀纯洁的清流甘甜的乳汁磅礴的力量母亲的情怀无穷的源泉三、选择合适的词语填空。

生生不息汇集跌宕横贯孕育从青藏高原各拉丹冬雪山开始,长江经过6380千米的里程、5400多米的_______,一路__________,几十条大河,从西到东_______中国,成为________伟大民族的生命之河。

让母亲河________地流淌下来,是我们每个人的神圣责任。

答案:从青藏高原各拉丹冬雪山开始,长江经过6380千米的里程、5400多米的跌宕,一路汇集几十条大河,从西到东横贯中国,成为孕育伟大民族的生命之河。

让母亲河生生不息地流淌下来,是我们每个人的神圣责任。

四、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春潮是你的风采;你向东海奔去,惊涛是你的气概,你用甘甜的乳汁,哺育各族儿女;你用健美的臂膀,挽起高山大海,你从远古走来,巨浪荡涤着尘埃;你向未来奔去,涛声回荡在天外,你用纯洁的清流,灌溉花的国土;你用磅礴的力量,推动新的时代,发展练习一、把下列名句补充完整。

1.2.无边落叶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3.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4.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5.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二、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1.时间早晨的(明丽)中午的(热烈)黄昏的(明亮)夜晚的(朦胧)2.摘抄文中你认为最美的句子。

夜,终于来了。

岸边的渔火,江心的灯标,接连地亮起,连同它们在水面映出的红色光晕,使长江像是眨着眼睛,沉沉欲睡。

只有偶尔驶过的驳船,响着汽笛,在江面划开一条发光的路;于是渔火和灯标,都像惊醒了一般,在水面上轻轻的摇曳。

3.西陵峡三段峡谷的总称,全长192千米是,长江上最为奇秀壮丽的山水画廊.三、阅读思考。

苏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试卷及答案(完整版)

苏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试卷及答案(完整版)

苏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试卷及答案(完整版)班级:姓名: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题序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总分得分一、读拼音,写词语。

zhǎ yǎn tōng xiāo yàn huìyōu shāngbǐ cǐluò tuócāi xiǎng jīng huáng二、给画线的字找出正确的音节,打上“√”。

嚼饭(jiáo jué)脖颈(gěng jìng)敷药(fū bō)入场券(juàn quàn)滥用(làn jiān)唱和(hé hè)三、比一比,再组词。

醋(_________)燃(_________)饺(_________)拌(_________)腊(_________)然(_________)较(_________)伴(_________)宵(_________)摊(_________)筝(_________)眨(_________)销(_________)滩(_________)挣(_________)泛(_________)四、先把词语补充完整,再完成练习。

①天(______)之音②粉身(______)骨③字正(______)圆④暴(______)无遗⑤居高(______)下⑥念念有(______)1.我能仿照第⑥个词语的样子,再写两个“AABC”结构的词语:__________、__________,并任选其中一个写句子:________。

2.在才艺大赛中,只见一位古筝表演者抚弄琴弦,一曲终了,______,令人久久沉浸其中,接下来的书画表达更是令人叹为观止,其中一人所画的水中鱼儿_____,叫人称绝。

(用形容艺术的四字词语填空)五、选词填空我最行。

成绩成就成果1.在奥运会上,我国运动员取得了优异的________。

2.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________辉煌。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知识点整理(详细)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知识点整理(详细)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知识点整理(详细)苏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知识点第一单元?《我们爱你啊,中国》1.《我们爱你啊,中国》是一首诗歌,作者以饱含感情的笔墨赞美祖国的美丽富饶以及悠久的历史、光辉的成就,抒发了对伟大祖国的无比热爱,全诗按总分总的结构写的。

2.全诗分为三部分,开头歌颂祖国的幅员辽阔,总写对祖国的热爱。

第二部分从五个方面赞美了祖国,即:山河无比壮丽、物产闻名世界、民族风情迷人、文化古老灿烂、民族精神伟大,抒发了对祖国的无比热爱之情。

学了课文,我想用这些成语来赞美祖国:地大物博、气壮山河、山清水秀、锦绣中华、万里河山。

3.赞美祖国的成语:山清水秀、江山如画、人杰地灵、锦绣河山4.描绘山水的成语:连绵起伏、青山碧岭、水平如镜、水天一色。

5.描写祖国河山的名句:长江: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唐·杜甫《登高》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唐·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黄河: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唐·王之涣《登鹳雀楼》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唐·王之涣《凉州词》《郑成功》1.《郑成功》是一篇历史故事,记述了明朝末年民族英雄郑成功收复台湾、建设台湾的史实,歌颂了郑成功的爱国热情和民族气节。

郑成功是中国明清之际军事家、民族英雄。

台湾是中国的第一大岛。

“民族英雄郑成功收复台湾、建设台湾的伟大功业,是我们永远也不会忘记的。

”这句话在全文中起总结全文、深化中心的作用。

载歌载舞:载,又、且。

负隅顽抗:负,依仗、依靠;隅,角落。

2.与战争有关的成语:刀光剑影、枪林弹雨、势如破竹、旗开得胜、荷枪实弹、冲锋陷阵、溃不成军、丢盔弃甲、人仰马翻。

3.ABAC式成语:载歌载舞、十全十美、百发百中、绘声绘色、任劳任怨、人山人海、自言自语。

4.不同方式的看:眺望、环视、仰望、俯视、瞻仰、浏览。

5.中国历的民族英雄及其主要事迹:岳飞:精忠报国,抗击金兵;郑和:七下西洋,扬威异域; 戚继光:抗击沿海倭寇 ;林则徐:虎门销烟。

苏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练习与测试答案

苏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练习与测试答案

苏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练习与测试答案六年级上册练习与测试答案1、我们爱你啊,中国一、用√选择正确的读音。

二、抄写词语,完成小练笔。

1.清奇俊秀浓妆淡抹云雾飘渺波澜壮阔2.乌兰江两旁是清奇俊秀的群山,随着蜿蜒的江水伸向远方,山中云雾飘渺,江上波澜壮阔,与淡妆浓抹的西子湖相比,也竟有另一番风味。

【发展练习】一、这些千古名句零五网建议同学们背诵积累。

二、读一读。

1.张海迪是个高位截瘫的女子,在上个世纪的八十年代,是全国青年学习的楷模。

她身残志坚,用难以想象的顽强毅力,与疾病作斗争,并自学外语、著书。

2.孔子:一代大儒家儒学创始人。

秦始皇:我国第一位统一天下的皇帝。

2、郑成功【基础练习】一、用横线画出下列句子中的错别字,并把正确的字写在括号里。

1. 度——渡嘹——瞭2. 梨——犁廉——镰3. 住——驻已——以二、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明朝末年,荷兰侵略者强占了我国的宝岛台湾。

他们残酷地奴役台湾同胞,台湾人民恨透了这伙强盗。

2.台湾同胞听说郑成功的军队到了,个个喜出望外。

他们把粮食、海鲜、蔬菜和茶叶送来慰劳郑军官兵。

高山族的酋长特地送来了鹿皮和兽肉,要见郑成功。

郑成功赠给他们绸布和烟草,表示谢意。

街头巷尾,鞭炮之声不绝,人们载歌载舞,欢庆胜利。

3.①、严格刻苦的训练;②、英勇顽强的作风;③、科学合理的方案4.发展生产兴办教育三、阅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

1.高大坚固、负隅顽抗、惊恐万状、乱作一团。

2.奋不顾身、勇往直前、前赴后继、义无反顾、视死如归3.敌人惊恐万状,敌舰队乱作一团。

敌舰官兵无法逃脱,只好统统举手投降。

4.郑军官兵跳上舰,敌人们负隅顽抗,不料郑成功凭借着自己的机智勇敢,将敌军统统围住。

敌人有的心惊胆战、哭爹喊娘,有的被吓得魂飞魄散,有的闻风丧胆,还有的企图逃出郑军的包围。

敌人如同一群丧家之犬,丑态百出。

郑军官兵一拥而上,制服了他们。

可是还是有几条漏网之鱼跳水逃走了。

四、读句子,体会加点词语感情色彩的不同。

苏教版六年级语文上补充习题解答

苏教版六年级语文上补充习题解答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补充习题答案第七课船长一.看拼音,写词语。

秩序薄雾哭泣巍然屹立阴森可怖二.按要求写词语。

1.霎那间一刹那一瞬间少顷2.春意盎然巍然屹立秩序井然三.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一个手势也没有做一句话也没有说阴森可怖的薄雾这尊黑色的雕像徐徐沉入大海2.忠于职守履行做人之道死亡成为一名英雄的权利3.雨果法兰西的莎士比亚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四.阅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

1. 在生死存亡的危机关头,哈尔威船长一心想到的是先救乘客,把救援妇女和儿童摆在首位,唯独没有想到自己的安危,这种崇高的精神境界震撼着船上的每一个人,人们从心底升腾起崇敬和服从之感,“伟大的灵魂”正是人们当时对船长的真切感受。

2.秩序井然人们为船长高尚品德所折服3.看到了一位忠于职守,舍己救人的好船长。

五.读一读,悟一悟。

对法国和英国侵掠行径的批判,对圆明园的宝物被抢夺的现象的叹息,对文物的珍视,对东方人民的智慧的赞叹……第八课爱之链一.看拼音,写词语。

颠簸矮小安慰车胎餐馆袜子油污亲吻二.给下面的句子加上标点符号。

1:“,。

”2,:“,。

”。

三.先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再回答问题。

1.(帮助)乔依老妇人(关爱)(帮助)女店主2. 真情互动,人人都需要别人的帮助,人人都应该给别人帮助。

正因为乔依曾受到他人的许多真情帮助,他认为在别人需要帮助时,伸出友爱的手是天经地义的,这正是用“爱之链”作课题的道理。

四.阅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

今天有个老妇人,很好心,留下了一些钱,说要帮助我们。

我们一起来祝福这位老妇人吧!我相信我们的一定会好起来的,你也会找到工作,我相信有爱的地方就会有奇迹。

五.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1.例如:一杯牛奶,爱心无价2.病人就是那位曾帮助过他的恩人。

3.女子一杯牛奶的关爱曾经让处于困境的小男孩(即现在的凯利医生)重新获得生活的勇气、希望和信念份爱心跟凯利医生为女子代付医药费的爱心同样是无价的。

也就是说,一杯充满关爱的牛奶抵了昂贵的医药费。

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综合阅读练习试题(含答案)

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综合阅读练习试题(含答案)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阅读一、1.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飞夺泸定桥(节选)①泸定桥一共十三根铁链,两边各有两根稍高的铁链,算是桥栏。

底下并排九根,铺上木板,就是桥面。

人走在上面摇摇晃晃,就像荡秋千一样。

可是现在,连木板也被敌人抽掉了,只剩下铁链。

向桥下一看,真叫人心惊胆寒。

红褐色的河水像瀑布一样,在几十丈深的河谷里倾泻下来,冲到岩石上,飞溅起一丈多高的浪花,水声震耳欲聋。

桥的对岸就是靠山的泸定城,城的西门正堵住桥头。

守城的两个团的敌人,早已在城墙和山坡上筑好工事。

他们凭着天险,疯狂地向红军喊叫:“来吧,看你们飞过来吧!”②红四团马上发起总攻。

团长和政委亲自站在桥头上指挥战斗。

号手们吹起冲锋号,所有武器一齐开火,枪炮声、喊杀声,霎时间震动山谷。

二连担任突击队,二十二位英雄()冲锋枪、短枪,()马刀,()手榴弹,()敌人密集的枪弹,()铁链向对岸冲去。

跟在他们后面的是三连,战士们除了武器,每人带一块木板,一边前进一边铺桥。

③突击队刚刚冲到对岸,敌人就放起火来,桥头立刻被大火包围了。

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刻,传来了团长和政委的喊声:“同志们!为了革命事业,为了最后的胜利,冲呀!”英雄们听到号召,更加奋不顾身,都箭一般地穿过熊熊大火,冲进城去,和城里的敌人展开了激烈的搏斗。

激战了两个小时,守城的敌人被消灭了大半,其余的都狼狈地逃跑了。

(1)选择合适的词语填在文中的括号内,并回答问题。

攀着背着拿着冒着带着(2)我知道,括号里填的词语写出了红军________________的英雄气概。

(3)读第②段,这段写了______________的场面:先写_____________;接着写在冲锋号的鼓舞下,所有武器一齐开火,响声震动山谷;然后写____________如何冲向对岸;最后写三连战士怎样铺桥前进。

(4)读第②段,这样描写场面的好处是()A.有条有理,层次分明B.动静结合,生动形象(5)“英雄们听到号召”,这里的“号召”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6)读完短文,我想对红四团的战士们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苏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第7单元课时同步练习-23学与问(2)附答案

苏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第7单元课时同步练习-23学与问(2)附答案

苏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第7单元课时同步练习-23学与问(2)附答案一、细读课文深感悟。

在求知的过程中,我们还要善于把勤学好问和观察思考结合起来。

学问学问,既要学又要问。

学与问是相辅相成的,只有在学中问,在问中学,才能求得真知。

1.读读上面两个句子,说说看,“学”除了贵在“问”之外,还贵在哪些地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结合你的学习生活实际,说说怎样才能把勤学好问和观察思考结合起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课内语段阅读。

波兰伟大的天文学家哥白尼,小时候就非常喜欢问。

他对世界充满了好奇,经常缠着爸爸妈妈问这问那:太阳为什么总是从东方升起,从西边落下?晴朗的夜空有那么多星星,为什么到了白天却无影无踪了?小鸡为什么要从鸡蛋里出来,而不从母鸡的肚子里出来?……哥白尼对科学奥秘的不懈探求,正是从这些稀奇古怪的“为什么”开始的。

1.(1)“缠”在文中的意思是()A.缠绕。

B.纠缠,使脱不开身。

C.应付。

(2)“缠”照应着下面的________。

A.稀奇古怪B.不懈探求2.“经常”说明小哥白尼________。

A.思考的问题多B.提出的问题多3.文中省略号的意思是________,照应了本段中的第________句话;如果你是小哥白尼,你还会提哪些稀奇古怪的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课外类文阅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苏教版六年级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练习
一、写好钢笔字。

(3分)
在求知的过程中,我们还要善于把勤学好问和观察思考结合起来。

二、积累运用语文基础知识。

(47分)
1.看拼音,写词语。

(8分)
fēi xiánɡɡài kuò
( ) ( )
xiánɡfǔxiānɡchénɡyùzhào
( 、) ( )
cài yáo shùn xīwàn biàn
( 、) ( )
2.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用“√”表示。

(4分)
青苔.(tāi tái) 陶冶.(yězhì) 充溢.(shìyì) 兴.许(xīnɡxìnɡ)
稍微.(wēi wéi) 砧.板(zhān zhēn) 一绺.(liǚlǚ) 丝缕.(lǚlǔ)
3.用“激”字组成四个不同的词语,恰当地填在括号里。

(4分)
红军老爷爷满怀( ),向我们讲述了红四团夺取泸定桥与敌人进行( )战斗的经过。

听完故事,同学们的心情非常( )。

在英雄精神的( )下,大家表示要珍惜来之不易的今天,学好本领为建设祖国贡献自己的才华。

4.在下列词语搭配完全正确的一组后打“√”。

(4分) .
A.提高认识价钱便宜生活简朴保卫公物( )
B.反映情况身体强大发扬风格灌溉稻田( )
C.发现问题理想远大参观演出改正错误( )
D.改善生活天空晴朗安排工作工作认真( )
5.下列句子中引号各起什么作用?请填上序号。

(4分)
A.表示引用的部B.表示特殊的称谓或需要着重指出的部分
C.表示讽刺或否定的意思
(1)人,不能低下高贵的头,只有怕死才乞求“自由”。

( ) (2)古人说的“能者为师”就是这个道理。

( )
(3)“问”常常是打开知识殿堂的金钥匙。

( )
(4)妈妈说:“兴许是花开花落,有早有迟吧!”( )
6.下列句子哪句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在括号里打“√”。

(3分) ·
(1)这个小姑娘像她姐姐。

( ) (2)这个小姑娘美得像朵花。

( )
(3)那瀑布从上面冲下,仿佛已被扯成大小几绺儿,不再是一幅整齐而平滑的布。

( )
(4)天空中乌云密布,好像要下大雨了。

( )
(5)在与歹徒搏斗的过程中,虽然身上好几处挂了花,但他一点儿也没有畏惧。

( ) 7.修改病句。

(4分)
(1)我们从小就应该养成读报。

(2)听了这场报告,受到很大的启发。

(3)他大约8点左右打扫完清洁区。

(4)大家要不断改进学习方法,增加学习效率。

8.读懂句意,填上恰当的关联词语。

(4分)
(1)经常读报,( )乐趣无穷,( )开阔了视野。

(2)认识大自然文字的人,立即会说,它( )人搬来的,( )冰搬来的。

(3)( )他年长年幼,地位高低,( )可以成为你的老师。

(4)( )这一天没有看报,( )会感到浑身不自在。

9.读一读,填一填。

(4分)
(1)欲知天下事,(2) ,不知则问。

(3) ,老师不过引路人。

(4)处处留心皆学问,。

10.按课文内容填空。

(8分)
(1)《冬夜读书示子聿》的作者是南宋诗人。

诗中作者揭示了和
的关系,从“
,”这一句可以看出。

(2)《观书有感》的作者是,诗人用源源不断的活水使方塘变得清澈这一事实打比方,告诉我们。

原诗我能默写:
诗中“鉴”的意思是“徘徊”的意思是“渠”的意思是“为”的意思是
三、阅读感悟。

(20分)
(一)课内阅读。

(7分)
人们常把有知识说成“有学问”,这是很有道理的。

知识是学来的,也是问来的。

“问”常常是打开知识殿堂的金钥匙,是通向成功之门的铺路石。

波兰伟大的天文学家哥白尼,小时候就非常喜欢问。

他对世界充满了好奇,经常缠着爸爸妈妈问这问那:太阳为什么总是从东方升起,从西边落下?晴朗的夜空有那么多星星,为什么到了白天却无影无踪了?小鸡为什么要从鸡蛋里出来,而不从母鸡的肚子里出来?……哥白尼对科学奥秘的不懈探求,正是从这些稀奇古怪的“为什么”开始的。

……
学问学问,既要学又要问。

学与问是相辅相成的,只有在学中问,在问中学,才能求得真知。

我们从小养成了勤学好问的习惯,就好比插上两只强健有力的翅膀。

到那时,知识的天空将任你翱翔,宇宙的奥秘将任你探求,你将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1.“‘问’常常是打开知识殿堂的金钥匙,是通向成功之门的铺路石。

”这句话有什么作用?(2分)
2画线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何作用?(2分)
3.仿写和续写句子。

(3分)
(1)“问”常常是打开知识殿堂的金钥匙
...,是
...,是通向成功之门的铺路石
的肚子里出来?……,’省略号在这里省略了许多其他的问题。

如果你是小哥白尼,你还会提出哪些稀奇古怪的问题?(试提两个)
(二)课外阅读。

(13分)
宋朝有个读书人叫陈正之,他看书看得很快,但总是囫囵吞枣。

他读过的书一本又一本,花(费废)了很多的时间和精力,可是没留下什么印象。

这使他很苦(恼脑),疑心自己是不是记忆力不行。

有一次,他(向像)著名学者朱熹请教。

朱熹询问他的读书过程后,给了他一番忠告,说:“以后不要只图快,哪怕一句话,也要重复多遍,总比一味往前赶效果好。

读书一定要用脑想,用心记。


听了朱熹的忠告,陈正之这才明白,他读过的书之所以记不住,不是因为记忆力不好,而是读书的目的不明确,方法不对头。

他把读书多当成了目的,忽视了对书籍内容的理解和记忆。

这样草草了事般读书,不但不能消化书的内容,而且不能重点地进行记忆,因此读的效果很差。

陈正之接受了朱熹的忠告,他每读一段书,就想想这段书讲了什么,有几个要求,并留心把重点内容记住。

经过日积月累,他终于成了一个有学问的人。

1.把短文第一、第二自然段中括号里不恰当的字词用“\”划去。

(3分)
2.根据意思找出文中相应的成语,写在括号中。

(3分)
(1)比喻学习时生吞活剥,对所学的东西并不理解。

( )
(2)形容不断积累。

( )
(3)形容马马虎虎将事情办完。

( 、)
3.陈正之为什么一开始读书没有留下什么印象?请你找出短文中能够解释出现这种现象的句子,用“”画出来。

(2分)
4.请写出两句关于读书的名言或警句。

(2分)
5.读了本文后,你受到了什么启发?(2分)
6.给本文加一个合适的题目,填在文前的线上。

四、习作。

(30分)
有人说,一本好书就像一盏明灯,它能为我们照亮人生的前行之路。

在你的学习生活中,也许你已经读过一本或很多本好书,想想它们在你的心中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它们对你的成长产生了怎样的影响;或者直到现在你还没有读到过自己理想中的好书,但你一直对好书充满了向往与憧憬,并期待着与它们相遇相知……
请以“好书伴随我成长”为话题写一篇作文,题目自拟,不少于450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