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版(六三制)小学六年级科学上册《馒头发霉了》同步练习

合集下载

六年级科学上实验题

六年级科学上实验题

六年级科学上实验题赵丕显胡振娟实验一:馒头发霉的原因我的问题:小明家前天买的馒头,今天发霉了。

馒头在什么情况下容易发霉呢?请你设计一个实验验证你的猜想。

实验器材:放大镜、烧杯、吸管、小刀、水、塑料袋、馒头。

我的猜想:馒头可能在潮湿、高温的情况下容易发霉。

实验方案:1. 温度对馒头发霉的影响:把一个馒头一分为二,分别用塑料袋包好,一袋放在温度较高的地方;另一袋放在冰箱中冷藏。

每天按时观察并记录出现的现象。

2. 水对馒头发霉的影响:把一个馒头一分为二,在其中一份上滴上水,使馒头湿润,另一份不滴水,使馒头保持干燥,然后分别用塑料袋包好,将两袋馒头放在相同的环境中,每天按时观察并记录。

实验结论:馒头在潮湿、高温的情况下容易发霉。

实验二:蜡烛的变化实验实验器材:蜡烛、火柴、酒精灯、蒸发皿、干玻璃片、小刀、试管夹。

我的问题:加热蜡烛,蜡烛会有什么变化?点燃蜡烛使其燃烧,蜡烛会有什么变化?我的猜想:加热蜡烛,蜡烛会熔化。

点燃蜡烛,蜡烛会变成烟。

实验方案:1.用小刀切割一点蜡烛,放在蒸发皿中,用酒精灯加热蜡烛,观察现象。

2. 点燃蜡烛,试管夹夹住干玻璃片,放在火焰上方,观察现象。

实验结论:蜡烛燃烧,一是形态发生了变化,二是生成了新的物质——烟。

加热蜡烛,只是形态发生了变化。

实验三:探究物质的变化(一)探究食盐变化的实验实验器材:烧杯、玻璃棒、食盐、坩埚、火柴、三脚架(石棉网)、酒精灯。

我的问题:溶解的食盐还能再变成食盐吧?我的猜想:溶解的食盐还能再变成食盐。

实验方案:1.向烧杯中倒入水,把食盐放在水中,用玻璃棒搅拌,观察现象。

2.把食盐水倒入坩埚,放在支架上,点燃酒精灯,给食盐水加热,观察现象。

实验结论:通过给食盐水加热的方法可以使溶解的食盐恢复原状。

(二)探究水泥变化的实验实验器材:烧杯、火柴、盘子、小勺、方座支架(带铁圈、石棉网)、坩埚、酒精灯、水泥。

我的问题:水泥和水混合后,还能再恢复原状吧?我的猜想:水泥和水混合后,不论通过什么方式都不能恢复原状。

青岛版小学科学六上实验汇总

青岛版小学科学六上实验汇总

六上实验一、(3、馒头发霉了)馒头发霉的对比试验⏹我的材料:放大镜、烧杯、吸管、小刀、水、塑料袋、馒头。

⏹我的方案:1、将封闭好的两袋馒头,一袋放在温度高的地方,另一袋放在冰箱里,每天按时观察。

2、将封闭好的两袋馒头,一袋滴上适量的水,使馒头保持湿润,另一袋不滴水,使馒头保持干燥,将两袋馒头放在相同的环境中,每天按时观察。

(记录表)⏹我的发现:放在温度高的地方的馒头和滴上水的馒头很快长出霉菌;而放在冰箱里的馒头和不滴水的馒头却经过较长时间才长出霉菌。

⏹我的结论:馒头在高温,潮湿的情况下容易发霉。

二、(5、蜡烛的变化)蜡烛的变化实验⏹我的材料:蜡烛、小刀、火柴、干玻璃片,试管夹。

⏹我的方案:1、用小刀切割蜡烛、碾碎蜡烛,弯折蜡烛,熔化蜡烛等方法,观察蜡烛的变化。

2、点燃蜡烛,观察蜡烛变化。

同时用试管夹将干玻璃片夹住,放在蜡烛火焰的上方,观察现象。

⏹我的发现:切割,蜡烛变小;碾碎,蜡烛变成粉末状;弯折,蜡烛有的弯了有的断裂;熔化,蜡烛变成液体状态;点燃,蜡烛燃烧,产生烟。

⏹我的结论:切割、碾碎、弯折、熔化蜡烛是形态的变化。

燃烧蜡烛不仅是形态发生了变化,还会产生新的物质。

三、(6、食盐和水泥)⏹(一、)探究食盐变化实验⏹我的材料:烧杯、玻璃棒、食盐、火柴、坩埚、小勺、铁架台(带铁圈、石棉网)、酒精灯。

⏹我的方案:1、向烧杯中倒入水,用小勺把食盐放入水中,用玻璃棒搅拌,观察现象。

2、把食盐水倒入坩埚,放在铁架台铁圈上,点燃酒精灯加热,观察现象。

⏹我的发现:把食盐放入烧杯水中,用玻璃棒搅拌,食盐慢慢不见了;用酒精灯加热坩埚中的食盐水,水分慢慢蒸发,最后剩下食盐。

⏹我的结论:食盐能溶于水中,也能通过加热的方式使溶解在水中的食盐恢复原状。

⏹(二、)探究水泥变化实验⏹我的材料:盘、水泥、火柴、坩埚、小勺、铁架台(带铁圈、石棉网)、酒精灯。

⏹我的方案:1、将水泥倒入盘中,往盘中的水泥加水,观察水泥的变化。

2、将水泥块放入坩埚,放在铁架台铁圈上,点燃酒精灯加热,观察现象。

青岛版(六制)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实验操作试题

青岛版(六制)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实验操作试题

六年级科学上实验题实验一:馒头发霉的原因我的问题:小明家前天买的馒头,今天发霉了。

馒头在什么情况下容易发霉呢?请你设计一个实验验证你的猜想。

实验器材:放大镜、烧杯、吸管、小刀、水、塑料袋、馒头。

我的猜想:馒头可能在潮湿、高温的情况下容易发霉。

实验方案:1. 温度对馒头发霉的影响:取两快大小和新旧程度相同的馒头,分别用塑料袋包好,一袋放在温度较高的地方;另一袋放在冰箱中冷藏。

每天按时观察并记录出现的现象。

2. 水对馒头发霉的影响:将密封好的两袋馒头,一袋滴上适量的水,使馒头湿润,另一袋不滴水,使馒头保持干燥,将两袋馒头放在相同的环境中,每天按时观察并记录。

实验结论:馒头在潮湿、高温的情况下容易发霉。

实验二:蜡烛的变化实验实验器材:蜡烛、火柴、酒精灯、蒸发皿、干玻璃片、小刀、试管夹。

我的问题:加热蜡烛,蜡烛会有什么变化?点燃蜡烛使其燃烧,蜡烛会有什么变化?我的猜想:加热蜡烛,蜡烛会熔化。

点燃蜡烛,蜡烛会变成烟。

实验方案:1.用小刀切割一点蜡烛,放在蒸发皿中,用酒精灯加热蜡烛,观察现象。

2. 点燃蜡烛,试管夹夹住干玻璃片,放在火焰上方,观察现象。

实验结论:蜡烛燃烧,一是形态发生了变化,二是生成了新的物质——烟。

加热蜡烛,只是形态发生了变化。

实验三:探究物质的变化(一)探究食盐变化的实验实验器材:烧杯、玻璃棒、食盐、坩埚、火柴、三脚架(石棉网)、酒精灯。

我的问题:溶解的食盐还能再变成食盐吧?我的猜想:溶解的食盐还能再变成食盐。

1.向烧杯中倒入水,把食盐放在水中,用玻璃棒搅拌,观察现象。

2.把食盐水倒入坩埚,放在支架上,点燃酒精灯,给食盐水加热,观察现象。

实验结论:通过给食盐水加热的方法可以使溶解的食盐恢复原状。

(二)探究水泥变化的实验实验器材:烧杯、火柴、盘子、小勺、方座支架(带铁圈、石棉网)、坩埚、酒精灯、水泥。

我的问题:水泥和水混合后,还能再恢复原状吧?我的猜想:水泥和水混合后,不论通过什么方式都不能恢复原状。

第6课 发霉和防霉 (同步练习) - 2023-2024学年六年级科学上册同步作业系列(青岛版)

第6课 发霉和防霉 (同步练习) - 2023-2024学年六年级科学上册同步作业系列(青岛版)

青岛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同步习题第6课发霉和防霉知识点:同步检测:一、填空题1.霉菌适宜生长的环境是( )、( )。

2.发霉是一种因( )而使食品、衣物等( )、( )的自然现象。

3.发霉是一种常见的自然现象,馒头在( )、( )条件下容易发霉。

4.防止发霉可以采用( )、( )、( )等技术。

5.发霉是因为( )生长而导致食品、衣物等变质、变色的自然现象。

二、判断题1.食物的腐烂是由微生物引起的。

( )2.有些霉菌对人类是有益的。

( )3.天冷的时候,馒头更容易发霉。

( )4.霉菌对我们的生活有利也有害。

( )5.发霉对我们的生活只有坏处,没有好处。

( )三、选择题1.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有些食物由于保存不当可能会发霉,有些衣物、书籍等可能会生出斑点等,这主要是因为()生长而导致的发霉现象。

A.霉菌B.新冠病毒C.草履虫D.虫草菌2.下列方法不能防止食物发霉的是。

A.降低温度B.隔绝空气C.保持湿润3.放久的馒头会生出“白毛”或“黑毛”,这些实际上是()。

A.细菌B.霉菌C.酵母菌4.下面是小明做“馒头发霉了”实验时做的观察记录,从记录中我们可以看出馒头在()环境中容易发霉。

序号环境发霉情况1 A。

温暖(阳台)、潮湿(滴水)发霉发霉最早,面积大2 B。

温暖(阳台)、干燥(烘干)发霉面积适中3 C。

低温(冰箱)、潮湿(滴水)发霉面积适中4 D。

低温(冰箱)、干燥(烘干)发霉发霉晚,面积小A.A B.B C.C D.D5.真空包装的食物是通过()的方式防止发霉的。

A.保持干燥B.降低温度C.隔绝空气四、实验探究小明同学在学习了发霉的相关知识后回家做了如下实验:实验器材:4块相同的面包、水、4个塑料袋、少许霉菌、牙签。

实验实验方法甲滴10滴水,密封放在冰箱冷藏室里乙滴10滴水,密封放在常温环境里丙不加水,密封放在冰箱冷藏室里丁不加水,密封放在常温环境里实验方法:把四块面包烘干,用牙签在四块面包上放同样多的霉菌,放入塑料袋中并按右表的方法进行实验。

青岛版六年级科学上册实验操作题及答案

青岛版六年级科学上册实验操作题及答案

六年级科学上册实验一实验名称:探究霉菌的生长所需要的条件实验器材:放大镜、烧杯、吸管、小刀、水、塑料袋、馒头。

实验步骤:1.将密封好的两袋馒头,一袋放在温度较高的地方,另一袋放在冰箱里,每天按时观察,看霉菌是否已经出现,把霉菌出现的时间和出现的部位记录在自己提前设计好的记录表里。

2.将密封好的两袋馒头,一袋滴上适量的水,使馒头湿润,另一袋不滴水,使馒头保持干燥,将两袋馒头放在相同的环境中,每天按时观察,看霉菌是否已经出现,把霉菌出现的时间和出现的部位记录在自己提前设计好的记录表里。

实验结论:馒头在潮湿、高温的情况下容易发霉。

实验二实验名称:蜡烛的变化实验实验器材:蜡烛、火柴、小刀、干玻璃片、试管夹。

实验步骤:1. 点燃蜡烛,观察现象。

2. 试管夹夹住干玻璃片,放在火焰上方,观察现象。

3. 用小刀切割蜡烛,观察现象。

实验结论:蜡烛燃烧,一是形态发生了变化,二是生成了新的物质——烟。

切割蜡烛,是形态发生了变化。

实验三(一)实验名称:探究食盐变化的实验实验器材:烧杯、玻璃棒、食盐、坩埚、火柴、方座支架(带铁圈、石棉网)、酒精灯。

实验步骤:1.向杯中倒入水,把食盐放在水中,用玻璃棒搅拌,观察现象。

2.把食盐水倒入坩埚,放在方座支架上,点燃酒精灯,给食盐水加热,观察现象。

实验结论:通过给食盐水加热的方法可以使溶解的食盐恢复原状。

(二)实验名称:探究水泥变化的实验实验器材:烧杯、火柴、盘子、小勺、方座支架(带铁圈、石棉网)、坩埚、酒精灯、水泥。

实验步骤:1.将水泥倒入盘中,往盘中的水泥加水,观察水泥的变化。

2.将水泥块放入坩埚,点燃酒精灯,给水泥块加热,观察现象。

实验结论:水泥不能恢复原状。

实验四实验名称:探究铁钉生锈的条件(一)实验器材:汽水瓶4个,电吹风1个,纯净水、食盐。

实验步骤:1.将4个汽水瓶分别编号A、B、 C、 D。

2.用电吹风将A瓶内吹干后迅速放入一枚铁钉,并立即用瓶盖将瓶口盖住。

将蜡烛融化后封住瓶口的缝隙,使其与外部的空气无法接触。

六年级上册科学馒头发霉了青岛版(六年制)

六年级上册科学馒头发霉了青岛版(六年制)
会。说明:霉菌的生长与(B)关系密切。
A、空气 B、温度 C、阳光 D、水分
3、以下不是影响霉菌生长的因素是( B )
A、潮湿 B、馒头的品质 C、温度
显微镜下观察
1、显微镜上已经有霉菌载玻片,而且已经 调节好。
2、右手托住镜壁,左手托住镜托。 3、两眼同时睁开,用左眼在目镜上观察

菌丝
显微镜下的霉菌
孢子囊
霉菌的颜色不 同,形态各异。
霉菌的种类很多,约有45000种 以上,常见的霉菌有:根霉、毛霉 、曲霉和青霉.
根霉
青霉
毛霉
曲霉
发霉物的颜色 发霉物的形状
霉菌是一种微生物,它非常小,
用眼睛很难直接看清,必要时,我 们可以借助放大镜或显微镜来放大观察 ,所以通常叫它微生物。
放大镜下的霉菌
显微镜结构图
显微镜主要
用于放大微小物 体成为人的肉眼 所能看到的仪器 。现在的光学显
微镜可把物体放 大1600倍。
显微镜还有助 于科学家发现新 物种,有助于医 生治疗疾病。
那怎样证明你的猜测?
设计实验
从水分和温度两方面思考, 它们与霉菌生长快慢的关系。
实验:(四块相同馒头,用牙签在每块 馒头上放一些霉菌)
1、霉菌生长与水分的关系
使第一块馒头保持干燥,在第二块馒头上滴10 滴水,分别装在两个塑料袋里,用线扎紧袋口 后放在桌上。
探究 霉菌生长与水分的关系 1:
干燥的环境 湿润的环境
哪种环境更有利于生长呢?
湿润环境更有利于霉菌的生长。
2、霉菌的生长与温度的关系
在第三块馒头和第四块馒头上都滴10滴水,也 分别装在两个塑料袋里,并扎紧袋口。然后, 把第三块馒头放进冰箱,第四块馒头放到温度 较高的地方。

青岛版小学六年级上册科学实验(1)

青岛版小学六年级上册科学实验(1)

青岛版小学六年级上册科学实验一、实验名称:馒头发霉的对比实验实验目的:比较馒头在什么情况下容易发霉实验材料:四片馒头、塑料袋。

实验过程:(1)选四片馒头,分别贴上号码。

(2)在1、3号上滴水,将2、4号烤干。

(3)将4片馒头分别装入袋中。

(4)将1、2号放在窗台上,3、4号放入冰箱里。

(5)几天后,观察4片馒头,看看发生了什么变化,并记录下来。

实验现象:1号馒头发霉最早,发霉面积最大。

2号、3号馒头发霉时间和面积居中。

4号馒头发霉时间晚,发霉面积小。

实验结论:馒头在温暖、潮湿的情况下容易发霉。

二、实验名称:蜡烛燃烧的变化实验实验材料:蜡烛、干柴、干玻璃片、试管夹。

实验过程:(1)点燃蜡烛,观察现象。

(2)试管夹夹住干玻璃片,放在火焰上方,观察现象。

实验现象:蜡烛开始燃烧,火焰下方蜡烛由固态变成液态,玻璃片上变黑。

实验结论:蜡烛燃烧,一是形态发生了变化,二是产生了新的物质—烟。

三、实验名称:探究食盐变化的实验实验目的:探究食盐的变化实验材料:杯子、筷子、食盐、火柴、盘子、小勺、铁架台(带铁圈、石棉网)、酒精灯。

实验过程:(1)向杯中倒入水,把食盐放在水中,用玻璃棒搅拌,观察现象。

(2)把食盐水倒入坩埚,放在铁架台上,点燃酒精灯,给食盐水加热,观察现象。

实验现象:1、食盐放在水中,用玻璃棒搅拌,食盐在水中溶解了,看不到了。

2、点燃酒精灯,给食盐水进行加热,坩埚上可以清晰的看到已经析出的食盐颗粒。

实验结论:通过食盐水加热的方法可以使溶解的食盐恢复原状。

四、实验名称:探究水泥变化的实验实验目的:探究水泥的变化实验材料:杯子、筷子、水泥块、火柴、盘子、小勺、铁架台(带铁圈、石棉网)、酒精灯。

实验过程:(1)将水泥倒入盘中,往盘中的水泥加水,观察水泥的变化。

(2)把水泥块放入坩埚,放在铁架台上,点燃酒精灯,给水泥块加热,观察现象。

实验现象:1、往盘中的水泥加水,过了一会,水泥凝固了。

2、点燃酒精灯,给水泥块进行加热,水泥块没有变化。

青岛版六年级科学上册期末试题二及答案

青岛版六年级科学上册期末试题二及答案

青岛版六年级科学上册期末试题二及答案学校班级姓名等级一、我会填空1、苹果、馒头等放久了就会发霉,这是由引起的;在蒸馒头时经常加入菌,这样蒸出的馒头才会松软好吃。

2、蘑菇是靠地下部分的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和有机物进行生活的。

3、.物体的运动是指这一物体相对于另一物体来说,它的发生了变化。

4、构成显微镜的主要部件是和。

二、我会选择1、你认为预防禽流感病毒科学的方法是()。

A、不穿防护服对病死的家禽进行处理B、把病死的家禽加工成食品C、把病死的家禽深埋在地下2、产生月食的原因是()。

A、月亮被黑云挡住B、地球挡住了太阳射向月球的光C、月亮被太阳挡住D、月球自身出现了一些变化3、由蛇、蝗虫、青蛙、高粱可以组成一条食物链,下列排列正确的是()。

A、高粱→蝗虫→青蛙→蛇B、蝗虫→高粱→青蛙→蛇C、高粱→青蛙→蝗虫→蛇4、使自然界生态系统不平衡的因素是()。

A、人为因素B、自然因素C、人为因素或自然因素三、我会判断:1、酱油、银耳、平菇等都要用到多种霉菌。

()2、葱管状的叶子,有拱形结构,使它又结实又轻巧。

()3、描述物体运动的状态从运动的方向和快慢两个方面就可以了。

()4、食盐溶解在水里属于不可逆反应。

()5、细菌和病毒一样,形体十分微小,要借助电子显微镜才能看到。

()6、月相就是月亮的形状。

()7、大自然就是运用“适者生存,不适者淘汰”这一法则选择和淘汰着生物家族的一个个成员。

()四、我会解决。

下面的动物组成了某森林生态系统的食物网,请回答。

狐狸、老鹰、兔子、鼠、草(1)属于生产者的是_____________。

(2)直接以植物为食的消费者是__________。

(3)该食物网有__________条食物链。

(4)最长的一条食物链中,消费者有________种。

五、科学与生活你在公路上骑自行车时,如果以自行车为参照物,路边的树,楼房,自己,路上行走的人,行驶的汽车,天空中飞翔的小鸟,哪些物体是运动的?哪些物体是静止的?一、我会填空(每题2分,共40分)1、霉菌,酵母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馒头发霉了》同步练习
填空题
1.面包放久了,超出了保质期就会生长出 霉菌 ,它 与蘑菇属于同一种生物类别,都属于 真菌 。
2.日常生活中,使衣物、食品发霉的 霉菌 ,用来发 酵的 酵母菌 ,味道鲜美的 蘑菇 ,都属于真菌。
选择题
1.下面关于细菌和真菌的叙述错误的是( A )。 A 细菌和真菌在任何条件下都能生存 B 细菌和真菌的生存需要一定的水分 C 细菌和真菌的生存需要适宜的温度及营养物质 D 细菌和真菌对人类有的有害,有的有益
选择题
2.下面防止食物发霉的办法正确的是( C )。 A 将食物放在潮湿的环境中 B 将食物放在温暖的环境中 C 将食物放在冰箱里 D 将食物放在高处
判断题
Hale Waihona Puke 1.食品用真空包装不易发霉。
( √)
2.细菌、真菌、病毒都是由细胞构成的微小生物,我们的
眼睛是无法直接看到的。
(×)
3.观察发霉的橘子时,应将塑料袋打开。 4.真菌既不属于植物又不属于动物。
( ×)
(√ )
结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