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S三年级数学上册-第6课时 过河(2)
三年级数学上册一、第6课时 过河(2)

二、巩固练习
4.看一看,说一说,用(4+2)×5能解决什么问题?
一共有多少黑白棋子? 5套衣服一共多少钱?
二、巩固练习
5.
⑴ (100-64)÷6=6(袋) ⑵ 19-4×4=3(元)
二、巩固练习
5.
(3)丽丽买3袋面条和一桶方便面,一共花了多少 元?(所提问题不唯一)
3×6+4=22(元)
二、巩固练习
一、探究新知
(70-46)÷8 =24÷8 =3(辆) 答:至少需要3辆小车。
一、探究新知
一本70页的书,已经看了 46页,余下的想用8天看完, 平均每天看多少页?
有70元钱,买一个书包 用去46元,余下的钱可 以买几本日记本?
二、巩固练习
3.先坐满大船,剩下的坐小船,至少需要几条小船?
(42-24)÷6=3(条)
6.笑笑买了一种糖,付了20元,找回2元。她买的 可能是哪种糖?买了几袋?
√ (20-2)÷2=9(袋)
√
√
(20-2(2)÷0-6=2)3÷(9袋=)2(袋)
二、巩固练习
()
()
()
三、拓展练习
1. 算一算。
(1) 7 ×(67-59) =7× 8 =56
(2) 72÷(34-25) =72÷9 =8
三、拓展练习
2. 算一算,比一比。
(1) 18 -8÷2
(2) (18 -8)÷2
=18-4
=10÷2
=14
=5
四、课堂小结
通过这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五、布置作业
从对应自主练习中选取。
2022年北师大版小学《过河(2)》精品教案(word版)

1.出例如题说一说至少需要多少辆小车?同学学们可能会说,一共有70人,大车限乘46人,坐满大车后还剩多少人?小车限乘8人,剩下的人都做小车,需要多少辆?可以先求剩下的人数,然后再求需要小车的数量。
可列式子为:解决问题1.平均每天看多少页?余下的钱可以买多少本日记本?混合运算的顺序为:加减乘除混合运算,要先算乘、除法,后算加、减法,有小括号的先算小括号里面的。
课堂练习〔42-24〕÷6=18÷6=3〔条〕答:至少需要35条。
〔1〕〔100-64〕÷6=36÷6=6〔袋〕答:剩下的钱可以买6袋面条。
〔2〕19-4×4=19-16=3〔元〕答:果汁每瓶3元。
〔3〕20元买2袋面条,还剩多少钱?20-6×2=20-12=8〔元〕答:还剩8元。
3.加上小括号,使下面的算式成立。
15 - 6 ÷ 3 =32 × 5 +3 =1615 ÷ 6 - 3 =54.笑笑买了一种糖,付了20元,找回2元。
她买的可能是哪种糖?买了几袋?(20-2)÷2=9〔袋〕(20-2)÷6=3〔袋〕(20-2)÷9=2〔袋〕3.2 观察的范围1、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给合生活实际,经历分别将眼睛、视线与观察的范围抽象为点、线、区域的过程,感受观察范围随观察点,观察角度的变化而改变,并能利用所学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
过程与方法:从熟悉的、有趣的生活背景中让学生感受观察范围的变化,通过观察、操作、想象等活动,开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
2、学情分析通过对学生进行课前调研发现,大局部学生知道了什么是视线,什么是观察的范围,观察的范围会受到观察的高度、角度等因素的影响等,说明了这个年段的学生已具有一定的观察能力。
但是,他们还不知道怎样用数学的方法也就是画视线的方法来确定观察的范围,所以在教学中教师要通过猜一猜、画一画、议一议等数学活动,让学生经历分别将眼睛、视线与观察的范围抽象为点、线、区域的过程,感受观察范围随观察点,观察角度的变化而改变。
【同步备课】第6课时过河(二)(教案)三年级数学上册(北师大版)

【同步备课】第6课时过河(二)(教案)三年级数学上册(北师大版)教案:过河(二)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于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六课时,主要涉及“过河(二)”这一部分。
教材内容主要包括:1. 理解过河问题的实质,掌握过河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2. 学会运用画图和列举法解决过河问题。
3.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过河的基本方法和技巧,能够运用画图和列举法解决过河问题。
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
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理解过河问题的实质,掌握过河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运用画图和列举法解决过河问题,以及如何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黑板、粉笔、教学课件。
学具:练习本、铅笔、尺子。
教学过程:一、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1. 讲述一个过河的故事,引导学生理解过河问题的实质。
2. 提出问题:如何才能安全过河?让学生思考和讨论。
二、新课讲解(10分钟)1. 讲解过河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2. 引导学生学会运用画图和列举法解决过河问题。
三、例题讲解(10分钟)1. 讲解教材中的例题,让学生理解并掌握过河问题的解决方法。
2. 让学生随堂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四、课堂小结(5分钟)2. 布置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板书设计:板书内容:过河(二)1. 过河问题的实质2. 过河的基本方法和技巧3. 画图法解决过河问题4. 列举法解决过河问题作业设计:题目:小明要过一条河,河宽10米,水流速度为每秒2米,小明的游泳速度为每秒5米。
问小明过河需要多少时间?答案:小明过河需要20秒。
题目:小华要过一条河,河宽15米,水流速度为每秒3米,小华的游泳速度为每秒6米。
如果小华不能直线过河,那么他有多少种过河方法?答案:小华有3种过河方法。
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6课时 过河(2)

第6课时过河(2)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老子·五十八章》
涵亚学校陈冠宇
1.先算一算,再把每题写成一道综合算式。
2.便民超市的王奶奶购进红色棒棒糖和蓝色棒棒糖各24个。
(1)如果把这些糖摆成6排,平均每排摆几个?
(2)为了能引起小朋友购买的兴趣,王奶奶用4个蓝色棒棒糖和4个红色棒棒糖组成一个图案。
48个棒棒糖能组成多少个图案?
3.有4间兔舍,平均每间兔舍住几只兔子?
白兔20只
灰兔12只
参考答案:
1. 42 6 (30+12)÷7 7 23 16+28÷4
2.(1)(24+24)÷6=8(个)(2)48÷(4+4)=6(个)
3.(20+12)÷4=8(只)
【素材积累】
阿达尔切夫说过:“生活如同一根燃烧的火柴,当你四处巡视以确定自己的位置时,它已经燃完了。
”有选择旧会有错误,有错误旧会有遗恨,但即使第一步错了,只要及时地发现并纠正,未必步步都错下去。
峰回路转,柳暗花明,路断尘埃的时候,自己给自己一双翅膀;厄运突降的时候,自己给自己一个微笑;雨雪连绵的时候,自己给自己一份责任和梦想。
天下路都是相连的,沿着心中的路坚定地走下去,同样能抵达你想要去的地方。
第6课时 过河(2)三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

练一练
(课本P10T3)
1.先坐满大船,剩下的坐小船,至少需要几条小船?
(42-24)÷6 = 18÷6 = 3(条) 答:至少需要3条小船。
(课本P10T4)
2.看一看,说一说,用(4+2)×5能解决什么问题?
一共有多少颗棋子?
上衣4元 裙子2元
5套衣服一共多少元?
(课本P10T5)
3.
(1)李叔叔带了100元,买1袋大
(所提问题不唯一)
答:一共花了22元。
3×6+4 =18+4 =22(元)
(课本P10T6)
4.笑笑买了一种糖,付了20元,找回2元。她买的可 能是哪种糖?买了几袋?
√
(20-2)÷2 =18÷2 =9(袋)
√
√
(20-2)÷6 (20-2)÷9
=18÷6
=18÷9
=3(袋)
= 2(袋)
(课本P10T7)
一本70页的书,已经看了 46页,余下的想用8天看 完,平均每天看多少页?
有70元,买1个书包用 去46元,余下的钱可 以买几本日记本?
知识小结
思考问题的方法: (1)理解题意,如理解“限乘”的含义; (2)分析数量关系,思考“先求什么,
再求什么”; (3)选择合适的方法列式计算; (4)对答案进行检验。
5.加上小括号,使下面的算式成立。
()
()
()
补充练习
笑笑有20颗糖,容容有4颗糖,要使两人的 糖一样多,笑笑应该给容容多少颗糖?
(20-4)÷2 =16÷2 =8(颗)
答:笑笑应该给容容8颗糖。
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活动, 你有什么收获?
义务教育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
一 混合运算
统编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上册优质课件 第6课时 过河(2)

随堂演练 3. 先坐满大船,剩下的坐小船,至少需要几
条小船?
(42-24)÷6=3(条)
4. 看一看,说一说,用(4+2)×5 能解决什 么问题?
一共有多少枚棋子? 5 个娃娃都买一套衣 服一共需要多少元?
5.
(1) (100-64)÷6=6(袋) (2) 19-4×4=3(元)
6. 笑笑买了一种糖,付了 20 元,找回 2 元。 她买的可能是哪种糖?买了几袋?
第6课时 过河(2)
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
新课导入
一共 70 人,先坐满大车,剩下的坐小车, 至少需要多少辆小车?
推进新课 一共 70 人,先坐满大车,剩下的坐小车, 至少需要多少辆小车?
限乘 46 位乘客就是 大车坐满是 46 人。
一共 70 人,先坐满大车,剩下的坐小车, 至少需要多少辆小车?
先算剩下多少人, 再算剩下的人需要 多 = 3(辆)
答:至少需要 3 辆小车。
看一看,说一说,用 (70-46)÷8 还能解 决什么问题?
已经看了 46 页, 余下的想用 8 天看完。平均 每天看多少页?
(70-46)÷8
有 70 元,买了 1 个书包,余下 的钱还可以买几 本日记本?
√
√
√
(20-2)÷2=9(袋) (20-2()2÷0-6=2)3÷(9袋=)2(袋)
()
()
()
课堂小结
掌握有小括号的混合运 算的正确运算顺序,灵活应 用小括号混合运算解决实际 生活中的问题。
课后作业
完成练习册本 课时的习题.
小学数学北师版三年级上册第6课时过河2教学案

小学数学北师版三年级上册第 6 课时过河(二)(带有小括号的两步混淆运算及其应用)教课目的:1.联合“过河”情境,经历解决实质问题的过程,认识小括号,领会小括号在混淆运算中有改变本来运算次序的作用。
2.理解并掌握带有小括号的混淆运算的运算次序,能正确进行计算。
3.在与别人合作沟通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累积运用混淆运算解决问题的经验,逐渐发展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课重点:理解并掌握带有小括号的混淆运算的运算次序,并能正确计算。
教课难点:领会小括号在混淆运算中有改变本来运算次序的作用。
教课准备:课件、小括号纸板、计算评选星。
教课流程:教课环节教师指导重点学生学习活动评论重点教课反省实时间一、情境引入( 5 出示情境图,指引学生理解“限乘”是什么意“限乘”即大客车最多能坐 46 位乘重点关注学生关于题分)思?客,面包车最多能坐 8 位乘客。
意的理解。
二、研究新知( 25 1. 提出问题:一共 70 人,先坐满大车,剩下的分)坐小车,起码需要多少辆小车?学生独立绘图列式解决问题。
2. 学生独立思虑解决问题注意算式与实质情形3. 全班沟通:说一说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联合情境解说自己的算法相联合。
4. 联合情境议论,带有小括号的算式所表达的总结带小括号的混淆运算要先含义及其运算次序。
算小括号里的。
5. 重点理解 70-46 为什6. 看一看,说一说,用( 70-46 )÷ 8 还可以解决学生先察看情境图。
联合实例说么要加小括号。
什么问题?说算式的意思。
三、稳固练习( 10 书后练习先理解题意分)练习时指引学生谈谈先算什么,后算什么,沟通思虑稳固带有小括号的四再进行计算。
独立计算则混淆运算的次序,沟通查验会进行两步混淆运算。
板书设计:过河(二)一个算式中有小括号,要先算小括号里的。
关于一些问题在计算时没有小括号行不可以?。
北师大版三上数学第6课时 过河(2)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课件

,
但手熟尔 这句话所包含的道熟理能是生巧
。
4、这个故事也告诉我们要虚心地看待自己和别人的长处的道理, 这让你想起哪些相关的名言警句?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人外有人,天外有天。 取人之长,补己之短。 自满人十事九空,虚心人万事可成。 谦受益,满招损。
2、学会利用文中关键词句分 析人物形象。 3、体会文章所揭示的深刻道 理。
自学指导(一)
看图复述课文内容
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 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要复述 清楚。
自学指导(二)
1、作者运用哪几种方法去刻画人物的形象?从文 中找出具体句子进行分析。并说说你是如何看待这 两个人物的。 2、从这个故事中你懂得了什么道理?
2、你认为一个人应该如何看待自己 的长处?又如何看待他人的长处?
课堂练习:
1、课文主要射写了箭酌油和
两个场面。
2、陈尧咨看待自己射技的尔句子安是敢轻吾射
、
吾射不亦精乎自、矜(或骄傲)
这些句子公表亦现以了此陈尧自矜
咨
的态度。
3、从神态描写写卖油翁看待陈尧咨射技睨的之句子是
,
但微颔之 ,表现了他对陈尧咨的轻射视技(的或轻蔑)
(42-24)÷6=3(条)
巩固练习
4.看一看,说一说,用(4+2)×5能解决什么问题?
一共有多少黑白棋子? 5套衣服一共多少钱?
巩固练习
5.
⑴ (100-64)÷6=6(袋) ⑵ 19-4×4=3(元)
巩固练习
5.
(3)丽丽买3袋面条和一桶方便面,一共花 了多少元?(所提问题不唯一)
3×6+4=22(元)
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