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光曦《同张侍御宴北楼》的赏析
形容雾的诗句

形容雾的诗句1、香雾薄,透帘幕,惆怅谢家池阁。
——温庭筠《更漏子·柳丝长》2、扫洒青天开,豁然披云雾。
——李白《赠溧阳宋少府陟》3、金顶云雾东南碧,日箭波涛上下白。
——杨万里《过扬子江二首》4、稽山云雾郁嵯峨,镜水无风也自波。
——贺知章《采莲曲》5、鱼龙迷迷糊糊阶墀下,云雾杳冥窗户外。
——储光羲《同张侍御宴北楼》6、秋城海雾重,职事凌晨出。
浩浩合元天,溶溶迷朗日。
才看含鬓白,稍视沾衣密。
道骑全不分,郊树都如失。
霏微误嘘吸,肤腠生寒栗。
归当饮一杯,庶用蠲斯疾。
——韦应物《凌雾行》7、花非花,雾非雾,夜半去,天明回去。
去例如春梦几多时?回去似朝云无觅处。
——白居易《花非花》8、爱君山岳心不移,随君云雾迷所为。
——李白《赠从弟南平太守之遥其一》9、井邑傅岩上,客亭云雾间。
——王维《尼里河北城楼并作》10、月落寒雾起,沈思浩通川。
宿禽啭木散,山泽一苍然。
漠漠沙上路,沄沄洲外田。
犹当依远树,断续欲穷天。
——李益《水亭夜坐赋得晓雾》11、兰气已烧宫,新蕊半妆丛。
色不含酌定雾,茶继进来风。
倚一棵淡舒碧,萦花薄蔽红。
还当杂行雨,仿佛隐遥空。
——李世民《诗赋得花庭雾》12、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
——李清照《渔家傲》13、江雾秋楼白,灯花夜雨青。
九天并无一梦,此道交晨星。
——黑玉蟾《江楼夜话》14、山川云雾里,游子几时还。
——王勃《普安建阴题壁》15、云雾敛,月正圆。
——宋无名氏《斗鹌鹑·木马嘶风》16、庭院深深深几许,云窗雾阁春迟。
——李清照《临江仙·梅》17、日照澄洲江雾上开,淘金女伴满江隈。
美人首饰侯王印,尽是沙中浪底来。
——刘禹锡《浪淘沙》18、一朝蒙雾露,分作沟中瘠。
——文天祥《正气歌》19、曹公迷楚泽,汉帝出来平城。
涿鹿妖氛静,丹山霁色清。
类烟飘稍轻,方雨贫还重。
倘入非熊兆,宁思玄豹情。
——李峤《雾》20、雾重烟轻,不见来时伴。
——欧阳修《蝶恋花·越女采莲秋水畔》21、东风袅袅和泛崇光,香雾空蒙月转廊。
有关描写雾的诗句

描写雾的诗句有关描写雾的诗句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学习中,大家肯定对各类诗句都很熟悉吧,不同的诗句,其语言艺术所表现的语言风格、特点、技巧各不相同。
究竟什么样的诗句才是好的诗句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描写雾的诗句,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1、烟波缥缈隐险峰,上下左右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云雾漫山中。
2、芳菲夕雾起,暮色满房栊。
3、江中绿雾起凉波,天上迭山献红嵯峨。
4、飞埃结红雾,游盖飘青云。
5、花明月暗笼轻雾,今宵好向郎边去。
6、铎吟轻吹发,幡摇薄雾霏。
7、咫尺愁风雨,匡庐不可登。
只疑云雾窟,犹有六朝僧。
8、寒野凝朝雾,霜天散夕霞。
欢情犹未极,落景遽西斜。
9、曹公迷楚泽,汉帝出平城。
涿鹿妖氛静,丹山霁色明。
类烟飞稍重,方雨散还轻。
倘入非熊兆,宁思玄豹情。
10、永夕飞淫雨,崇朝蒸毒雾。
11、陶侃寒溪寺,如今何处边。
汀沙生旱雾,山火照平川。
12、兰气已熏宫,新蕊半妆丛。
色含轻重雾,香引去来风。
13、苍山寂已暮,翠观黯将沉。
终南晨豹隐,巫峡夜猿吟。
天寒气不歇,景晦色方深。
待访公超市,将予赴华阴。
14、残云收翠岭,夕雾结长空。
带岫凝全碧,障霞隐半红。
仿佛分初月,飘飖度晓风。
还因三里处,冠盖远相通。
15、氤氲起洞壑,遥裔匝平畴。
乍似含龙剑,还疑映蜃楼。
拂林随雨密,度径带烟浮。
方谢公超步,终从彦辅游。
16、月落寒雾起,沈思浩通川。
宿禽啭木散,山泽一苍然。
漠漠沙上路,沄沄洲外田。
犹当依远树,断续欲穷天。
17、白雾埋阴壑,丹霞助晓光。
18、烟雾氛氲水殿开,暂拂香轮归去来。
19、乱幡雾中见,雁塔云间识。
20、城阙雾中近,关河云外连。
21、秋城海雾重,职事凌晨出。
才看含鬓白,稍视沾衣密。
道骑全不分,郊树都如失。
霏微误嘘吸,肤腠生寒栗。
22、挂席几千里,名山都未逢。
泊舟浔阳郭,始见香炉峰。
尝读远公传,永怀尘外踪。
东林精舍近,日暮空闻钟。
23、朝坛雾卷,曙岭烟沉。
爰设筐币,式表诚心。
24、踏雾乘同归,撼玉山上闻。
25、飘飘且在三峰下,秋风往往堪沾洒。
形容雾美的诗句

形容雾美的诗句1、兰气已熏宫,新蕊半妆丛。
色含轻重雾,香引去来风。
拂树浓舒碧,萦花薄蔽红。
还当杂行雨,仿佛隐遥空。
李世民《赋得花庭雾》。
2、扫洒青天开,豁然披云雾。
李白《赠溧阳宋少府陟》。
3、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
李清照《渔家傲》。
4、稽山云雾郁嵯峨,镜水无风也自波。
贺知章《采莲曲》。
5、江雾秋楼白,灯花夜雨青。
九天无一梦,此道付晨星。
白玉蟾《江楼夜话》。
6、秋城海雾重,职事凌晨出。
浩浩合元天,溶溶迷朗日。
才看含鬓白,稍视沾衣密。
道骑全不分,郊树都如失。
霏微误嘘吸,肤腠生寒栗。
归当饮一杯,庶用蠲斯疾。
韦应物《凌雾行》。
7、花非花,雾非雾,夜半来,天明去。
来如春梦几多时?去似朝云无觅处。
白居易《花非花》。
8、爱君山岳心不移,随君云雾迷所为。
李白《赠从弟南平太守之遥其一》。
9、井邑傅岩上,客亭云雾间。
王维《登河北城楼作》。
10、月落寒雾起,沈思浩通川。
宿禽啭木散,山泽一苍然。
漠漠沙上路,沄沄洲外田。
犹当依远树,断续欲穷天。
李益《水亭夜坐赋得晓雾》。
11、香雾薄,透帘幕,惆怅谢家池阁。
温庭筠《更漏子·柳丝长》。
12、天开云雾东南碧,日射波涛上下红。
杨万里《过扬子江二首》。
13、鱼龙恍惚阶墀下,云雾杳冥窗户外。
储光羲《同张侍御宴北楼》。
14、山川云雾里,游子几时还。
王勃《普安建阴题壁》。
15、云雾敛,月正圆。
宋无名氏《斗鹌鹑·木马嘶风》。
16、庭院深深深几许,云窗雾阁春迟。
李清照《临江仙·梅》。
17、日照澄洲江雾开,淘金女伴满江隈。
美人首饰侯王印,尽是沙中浪底来。
刘禹锡《浪淘沙》。
18、一朝蒙雾露,分作沟中瘠。
文天祥《正气歌》。
19、曹公迷楚泽,汉帝出平城。
涿鹿妖氛静,丹山霁色明。
类烟飞稍重,方雨散还轻。
倘入非熊兆,宁思玄豹情。
李峤《雾》。
20、雾重烟轻,不见来时伴。
欧阳修《蝶恋花·越女采莲秋水畔》。
21、东风袅袅泛崇光,香雾空蒙月转廊。
苏轼《海棠》。
22、水寒烟淡,雾轻云薄。
关于慷慨的诗句

关于慷慨的诗句1.慷慨悲歌叹陈迹,霜乌怨啼枫叶赤。
——瞿智《虎丘燕集送□□□之秣陵分赋姑苏台》2.一身慷慨家仍远,十口凄凉岁荐饥。
——范梈《独立》3.慷慨动颜魄,使人成荒淫。
——李白《古风其五十五·齐瑟弹东吟》4.慷慨悲歌绝不传,穹庐一曲本天然。
——元好问《论诗三十首·其七》5.若志不强毅,意不慷慨,徒碌碌滞于俗,默默束于情,永窜伏于凡庸,不免于下流矣。
——诸葛亮《诫外甥书》6.凄清横吹曲,慷慨扶风词。
——李白《宣城送刘副使入秦》7.非但慷慨献良谋,意气兼将身命酬。
——王维《夷门歌》8.轻生长慷慨,效死独殷勤。
——骆宾王《咏怀古意上裴侍郎》9.且清虚以守神兮,岂慷慨而言之?——阮籍《首阳山赋》10.初心自慷慨,白首还蹉跎。
——刘从益《岁除夕次东坡守岁韵》11.使臣词句高突兀,慷慨悲壮如曹刘。
——黄庭坚《和世弼中秋月咏怀》12.伟哉孟尝君,慷慨泪如水。
——刘敞《杂诗二十二首·其二十》13.功名彼何能,慷慨终无取。
——赵蕃《向监税以前韵见贻复用韵答之》14.临行慷慨有忠告,前此赓酬总戏言。
——王柏《赠曾敬仲归三衢》15.于是怅然慷慨,深愧平生之志。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16.诙谐酒席展,慷慨戎装著。
——韩愈《晚秋郾城夜会联句》17.壮士何慷慨,志欲威八荒。
——阮籍《咏怀八十二首》18.生命几何时,慷慨各努力。
——阮籍《咏怀八十二首》19.可闻不可见,慷慨叹咨嗟。
——阮籍《咏怀八十二首》20.存亡有长短,慷慨将焉知。
——阮籍《咏怀八十二首》21.慷慨嗣真作,咨嗟玉山桂。
——杜甫《八哀诗·赠秘书监江夏李公邕》22.憎愠惀之修美兮,好夫人之慷慨。
——屈原《九章》23.贯历览其中操兮,意慷慨而自卬。
——司马相如《长门赋》24.彷徨灶碑为主惊,慷慨书生为国喜。
——开庆太学《美文文山劾董宋臣》25.弓藏狡兔尽,慷慨念心伤。
——王珪《咏淮阴侯》26.羡斯岳之弘敞,心慷慨以忘归。
形容雾大很朦胧的诗句

1、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
——李清照《渔家傲》2、知是相公军,铁马云雾积。
——杜甫《白水县崔少府十九翁高斋三十韵》3、平明江雾寒,客马江上发。
扁舟事洛阳,窅窅含楚月。
——王昌龄《送刘十五之郡》4、故人渺何际,乡关云雾浮。
——王勃《焦岸早行和陆四》5、雾重烟轻,不见来时伴。
——欧阳修《蝶恋花·越女采莲秋水畔》6、万里婵娟,几许雾屏云幔。
——吴文英《玉漏迟·瓜泾度中秋夕赋》7、只疑云雾窟,犹有六朝僧。
——钱起《江行无题一百首》8、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
——李清照《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9、10、扫洒青天开,豁然披云雾。
——李白《赠溧阳宋少府陟》11、稽山云雾郁嵯峨,镜水无风也自波。
——贺知章《采莲曲》12、曹公迷楚泽,汉帝出平城。
涿鹿妖氛静,丹山霁色明。
类烟飞稍重,方雨散还轻。
倘入非熊兆,宁思玄豹情。
——李峤《雾》13、僮仆履云雾,随我行太空。
——储光羲《登秦岭作,时陷贼归国》14、春水船如天上坐,老年花似雾中看。
——杜甫《小寒食舟中作》15、沙尘扑马汗,雾露凝貂裘。
——岑参《初过陇山途中,呈宇文判官》16、爱君山岳心不移,随君云雾迷所为。
——李白《赠从弟南平太守之遥其一》17、天开云雾东南碧,日射波涛上下红。
——杨万里《过扬子江二首》18、氤氲起洞壑,遥裔匝平畴。
乍似含龙剑,还疑映蜃楼。
拂林随雨密,度径带烟浮。
方谢公超步,终从彦辅游。
——苏味道《咏雾》19、清明已过雨不休,云雾犹屯四山脚。
——楼钥《鲍清卿病目不赴竹院之集诗寄坐客次韵》20、云雾轩窗烟月户,万宝汇列牙签垂。
——赵汝鐩《三珍行》21、花明月暗笼轻雾,今宵好向郎边去。
——李煜《菩萨蛮·花明月暗笼轻雾》22、鱼龙恍惚阶墀下,云雾杳冥窗户外。
——储光羲《同张侍御宴北楼》23、欲披云雾联襟去,先喜琼琚入袖来。
——白居易《酬南洛阳早春见赠》24、日照澄洲江雾开,淘金女伴满江隈。
美人首饰侯王印,尽是沙中浪底来。
关于山间云雾缭绕的诗句

关于山间云雾缭绕的诗句1.旌旗明紫塞,云雾暗潼关。
——元·王冕《遣兴其四》2.虚皇不愿见,云雾重重翳。
——唐·元稹《青云驿》3.鱼龙不动澄江远,云雾皆收皎月高。
——唐·李中《秋江夜泊寄刘钧正字》4.彭蠡一衲远,云雾六朝荒。
——清·邢昉《送九水还庐山》5.鱼龙恍惚阶墀下,云雾杳冥窗户外。
——唐·储光羲《同张侍御宴北楼》6.邠岐经处远,云雾望中深。
——清·乾隆《驻跸吉林境望叩长白山》7.日月互吞吐,云雾自生灭。
——宋·丁开《漂泊岳阳遇张中行因泛舟洞庭晚宿君山联句》8.时俗造次那得致,云雾晦冥方降精。
——唐·杜甫《骢马行》9.一朝坐空室,云雾生其间。
——唐·韩愈《谢自然诗》10.江湖一相许,云雾坐交欢。
——唐·陈子昂《秋日遇荆州府崔兵曹使宴》11.山河宜晚眺,云雾待君开。
——唐·岑参《西亭送蒋侍御还京》12.神仙应东掖,云雾限南宫。
——唐·沈佺期《酬杨给事兼见赠台中》13.风霆夜护龙鸾节,云雾朝披玉雪颜。
——元·王逢《送薛鹤齐真人代祀天妃还京》14.茅茨疏易湿,云雾密难开。
——唐·杜甫《梅雨》15.梅花雪白柳叶黄,云雾四起月苍苍。
——唐·阎朝隐《明月歌》16.星河半落岩前寺,云雾初开岭上关。
——唐·许浑《早发天台中岩寺度关岭次天姥岑》17.归来暮江上,云雾一披拂。
——唐·徐铉《酬郭先辈》18.尘埃山色壮,云雾日光寒。
——金·李晏《通州道中》19.闭门沧海曲,云雾待君开。
——唐·李乂《寄胡皓时在南中》20.溪山绕尊酒,云雾浥衣襟。
——宋·毛滂《八节长欢》21.风光徒满目,云雾未披襟。
——唐·刘禹锡《乐天是月长斋鄙夫此时愁卧里闾非远云雾难披因以…惊禅》22.扫洒青天开,豁然披云雾。
——唐·李白《赠溧阳宋少府陟》23.湖阔兼云雾,楼孤属晚晴。
描写浓雾笼罩的诗句

描写浓雾笼罩的诗句1、香雾薄,透帘幕,惆怅谢家池阁。
——温庭筠《更漏子·柳丝长》2、扫洒青天开,豁然披云雾。
——李白《赠溧阳宋少府陟》3、天开云雾东南碧,日射波涛上下红。
——杨万里《过扬子江二首》4、稽山云雾郁嵯峨,镜水无风也自波。
——贺知章《采莲曲》5、鱼龙恍惚阶墀下,云雾杳冥窗户外。
——储光羲《同张侍御宴北楼》6、秋城海雾重,职事凌晨出。
浩浩合元天,溶溶迷朗日。
才看含鬓白,稍视沾衣密。
道骑全不分,郊树都如失。
霏微误嘘吸,肤腠生寒栗。
归当饮一杯,庶用蠲斯疾。
——韦应物《凌雾行》7、花非花,雾非雾,夜半来,天明去。
来如春梦几多时?去似朝云无觅处。
——白居易《花非花》8、爱君山岳心不移,随君云雾迷所为。
——李白《赠从弟南平太守之遥其一》9、井邑傅岩上,客亭云雾间。
——王维《登河北城楼作》10、月落寒雾起,沈思浩通川。
宿禽啭木散,山泽一苍然。
漠漠沙上路,沄沄洲外田。
犹当依远树,断续欲穷天。
——李益《水亭夜坐赋得晓雾》11、兰气已熏宫,新蕊半妆丛。
色含轻重雾,香引去来风。
拂树浓舒碧,萦花薄蔽红。
还当杂行雨,仿佛隐遥空。
——李世民《赋得花庭雾》12、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
——李清照《渔家傲》13、江雾秋楼白,灯花夜雨青。
九天无一梦,此道付晨星。
——白玉蟾《江楼夜话》14、山川云雾里,游子几时还。
——王勃《普安建阴题壁》15、云雾敛,月正圆。
——宋无名氏《斗鹌鹑·木马嘶风》16、庭院深深深几许,云窗雾阁春迟。
——李清照《临江仙·梅》17、日照澄洲江雾开,淘金女伴满江隈。
美人首饰侯王印,尽是沙中浪底来。
——刘禹锡《浪淘沙》18、一朝蒙雾露,分作沟中瘠。
——文天祥《正气歌》19、曹公迷楚泽,汉帝出平城。
涿鹿妖氛静,丹山霁色明。
类烟飞稍重,方雨散还轻。
倘入非熊兆,宁思玄豹情。
——李峤《雾》20、雾重烟轻,不见来时伴。
——欧阳修《蝶恋花·越女采莲秋水畔》21、东风袅袅泛崇光,香雾空蒙月转廊。
关于恍惚的50个诗句

关于恍惚的50个诗句1.恍惚闻猿啼左右,思与猿同三峡归。
——屈大均《食蕨·其二》2.流年恍惚瞻西日,陈事苍茫指南陌。
——李端《赠康洽》3.仙人殊恍惚,未若醉中真。
——李白《拟古·其三》4.谓经海底问无由,恍惚使人愁。
——辛弃疾《木兰花慢·可怜今夕月》5.出门恍惚忘南北,故国何在山连天。
——晁公溯《得东南书报乱后东都故居犹存而州北松槚亦无》6.昏迷蒙兮浩恍惚,了者瞀兮失南北。
——张耒《愬魃:》7.岂为今朝见,恍惚诚有之。
——阮籍《咏怀八十二首》8.杳杳冥冥生恍惚,恍恍惚惚结成团。
——吕洞宾《敲爻歌》9.忽焉夜枕发为梦,恍恍惚惚行故京。
——陈著《夜梦在旧京忽闻卖花声有感至于恸哭觉而泪满》10.鱼龙恍惚阶墀下,云雾杳冥窗户外。
——储光羲《同张侍御宴北楼》11.恍惚清泉甲,斑斓碧石衣。
——孟郊《峡哀》12.雨多往往得瑟瑟,此事恍惚难明论。
——杜甫《石笋行》13.归来始昨日,恍惚惊岁阴。
——皎然《晚冬废溪东寺怀李司直纵》14.再三劝你早修行,是你顽痴心恍惚。
——寒山《诗三百三首》15.荒唐夸父走弃杖,恍惚象罔行索珠。
——刘克庄《再和·陌头侠少行歌呼》16.超辽恍惚兮独与道俱,骖友日月兮群灵走趋。
——张耒《登高》17.又如先生平生之忧患,恍惚怪诞百出无穷期。
——龚自珍《西郊落花歌》18.岂谓出神凌紫烟,骖鸾驾鹤事恍惚。
——方回《次韵全君玉和高士马虚中道院》19.恍惚归丹地,深严宿绛霞。
——郑畋《中秋月直禁苑》20.鲸鱼飞出白浪起,恍惚摇动匡庐山。
——邓雅《过彭蠡湖》21.大险阨在前,醉梦魂恍惚。
——周弼《石钟寺》22.真铅本是水中金,自生恍惚天地先。
——欧阳元《古神仙身事歌》23.幽灵汗漫入恍惚,始信丹青有奇骨。
——李东阳《题程亚卿所藏刘进画鱼》24.顾瞻以踟蹰,恍惚增叹息。
——虞集《记梦》25.我欲诘其端,此事恍惚无迹,往往皆在太古前。
——韩元吉《龟峰行》26.飘飖恍惚中,流眄顾我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同张侍御宴北楼储光羲今之太守古诸侯,出入双旌垂七旒。
朝览干戈时听讼,暮延宾客复登楼。
西山漠漠崦嵫色,北渚沉沉江汉流。
良宵清净方高会,绣服光辉联皂盖。
鱼龙恍惚阶墀下,云雾杳冥窗户外。
水灵慷慨行泣珠,游女飘飖思解佩。
苍苍低月半遥城,落落疏星满太清。
不分开襟悲楚奏,愿言吹笛退胡兵。
轩后青丘埋猰貐,周王白羽扫欃枪。
期君武节朝龙阙,余亦翱翔归玉京。
注释:双旌:(1). 唐代节度领刺史者出行时的仪仗。
《新唐书〃百官志四下》:‚节度使掌总军旅,顓诛杀。
初授,具帑抹兵仗诣兵部辞见,观察使亦如之。
辞日,赐双旌双节。
‛(2)泛指高官之仪仗。
唐李商隐《为怀州李中丞谢上表》:‚赐以竹符之重,遂使霍氏固辞之第,早建双旌。
‛徐炯注:‚双旌唯节度领刺史者有之,诸州不与焉。
今则通用为太守之故事矣。
‛元〃刘忠之《太常引〃送郭复斋》词:‚何处望双旌,泛千里孤舟月明。
‛明〃王世懋《送李太史元甫册封蜀藩》诗:‚玉检金泥出大庭,双旌万里去冥冥。
‛旒:古代旌旗下边或边缘上悬垂的装饰品:‚旌旗垂~‛。
干戈:干与戈,古代常用兵器。
比喻战争。
时:现在的,当前的。
听讼:听理诉讼;审案。
崦嵫:Yān zī,山名,在甘肃省天水县西。
古代常指日落的地方。
北渚:北面的水涯。
高会:(1).盛大宴会。
《战国策〃秦策三》:‚於是使唐雎载音乐,予之五千金,居武安,高会相与饮。
‛鲍彪注:‚《高纪》注,大会也。
‛《新五代史〃杂传八〃王晏球》:‚悉以俸禄所入具牛酒,日与诸将高会。
‛徐珂《清稗类钞〃狱讼〃岳锺琪被冤》:‚已率众避寒山谷间,日臵酒高会为乐。
‛(2).泛指大规模地聚会。
晋左思《吴都赋》:‚昔者夏后氏朝羣臣於兹土,而执玉帛者以万国,盖亦先王之所高会,而四方之所轨则。
‛《新唐书〃王忠嗣传》:‚天宝元年,北讨奚奴皆,战桑乾河,三遇三克,耀武漠北,高会而还。
(3)称与人会面的客气话。
宋范仲淹《答赵元昊书》:‚某与大王虽未尝高会,嚮者同事朝廷。
‛皂盖:亦作‚皁盖‛。
古代官员所用的黑色蓬伞。
阶墀jiē chí:台阶,亦指阶面。
杳冥yǎo míng:幽暗。
泣珠:指神话传说中鲛人流泪成珠。
亦指鲛人流泪所成之珠。
旧题汉郭宪《洞冥记》卷二:‚﹝吠勒国人﹞乘象入海底取宝,宿於鮫人之舍,得泪珠,则鮫所泣之珠也,亦曰泣珠。
‛晋张华《博物志》卷九:‚南海外有鮫人,水居如鱼,不废织绩,其眼能泣珠。
从水出,寓人家,积日卖綃。
将去,从主人索一器,泣而成珠满盘,以与主人。
‛后用为蛮夷之民受恩施报之典实。
‛游女:(1).出游的女子。
《诗〃周南〃汉广》:‚汉有游女,不可求思。
‛郑玄笺:‚贤女虽出游流水之上,人无欲求犯礼者。
‛一说为汉水女神。
见刘向《列女传》及《文选〃嵇康〈琴赋〉》李善注引薛君说。
前蜀李珣《南乡子》词之四:‚游女带花偎伴笑,争窈窕,竞折团荷遮晚照。
‛(2)汉水女神。
汉张衡《南都赋》:‚耕父扬光於清泠之渊,游女弄珠於汉皐之曲。
‛三国魏嵇康《琴赋》:‚舞鸑鷟於庭阶,游女飘焉而来萃。
‛李善注引《列女传》:‚游女,汉水神。
‛清姚鼐《咏古》:‚客行汉江渚,思见游女神。
‛飘飖piāo yáo :(1)形容举止轻盈、洒脱。
唐柳泌《玉清行》:‚照彻圣姿严,飘颻神步徐。
‛ (2).形容驰思高远。
晋葛洪《抱朴子〃辞义》:‚夫文章之体,尤难详赏……明飘颻之细巧,蔽於沉深之弘邃也。
‛唐韦应物《横吹曲辞〃长安道》:‚丽人綺阁情飘颻,头上鸳釵双翠翘。
‛苍苍:无边无际、空阔辽远的。
楚奏:《左传〃成公九年》载,楚锺仪被俘,囚于晋。
晋侯命仪奏琴,仪操南音。
晋大臣范文子说,锺仪‚乐操土风,不忘旧也‛。
后因以‚楚奏‛谓奏楚地音乐,寓思乡怀旧之意。
此为对故国家园思念。
唐骆宾王《幽絷书情简知己》:‚自悯秦冤痛,谁怜楚奏哀?‛轩后:即黄帝轩辕氏。
青丘:亦作‚青邱‛。
传说中的海外国名。
晋陶潜《读<山海经>》诗之十二:‚青丘有奇鸟,自言独见尔。
‛猰貐yà yǔ:窫窳,《山海经•海内北经》:贰负之臣曰危,危与贰负杀窫窳。
欃枪chán qiāng :喻邪恶势力。
《文选〃张衡<东京赋>》:‚欃枪旬始,羣凶靡餘。
‛李善注:‚欃枪,星名也。
谓王莽在位如妖气之在天。
‛唐杜甫《奉送郭中丞兼太仆卿充陇右节度使三十韵》:‚几时迴节鉞,戮力扫欃枪。
‛作者简介:储光羲(约706—763)唐代官员,田园山水诗派代表诗人之一。
开元十四年(726年)举进士,授冯翊县尉,转汜水、安宣、下邽等地县尉。
因仕途失意,遂隐居终南山。
后复出任太祝,世称储太祝,官至监察御史。
安史之乱中,叛军攻陷长安,被俘,迫受伪职。
乱平,自归朝廷请罪,被系下狱,有《狱中贻姚张薛李郑柳诸公》诗,后贬谪岭南。
其诗多写闲适情调。
有《储光羲诗》。
赏析:储光羲所作的《同张侍御宴北楼》写于自己在‚安史之乱‛中陷贼、受伪署时,诗中字里行间体现了对盛世的追忆及希望唐军击叛军、收复失地的真诚渴望,倾诉了诗人对唐王朝的忠诚,也侧面反映出对失节的悔恨、被囚的委屈的思想感情。
王维‚安史之乱‛中的京都诗歌创作吕蔚内容提要:长安与洛阳是唐王朝政治文化中心,在唐诗发展史上处于中心地位。
‚安史之乱‛中,两京仍是诗人停留和关注的中心地带之一,他们的创作成为这一区域文化构成的重要因素。
这一时期,两京的诗歌创作呈现出阶段性的特点:一是沦陷时期的诗歌创作;一是收复时期的诗歌创作。
这两个阶段的诗歌构成了‚安史之乱‛中京都诗歌的艺术风貌。
关键词:‚安史之乱‛京都盛唐诗人杜甫王维长安与洛阳一直是唐王朝政治文化的中心,在唐诗发展史上处于中心地位。
‚安史之乱‛中,两京仍然是肃、代之际诗人们停留和关注的中心地带之一。
盛唐诗人在这段历史中为京都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他们的诗歌创作成为这一区域文化构成的重要因素。
这一时期,两京的诗歌创作呈现出陷落期及收复期的阶段性特点,这两个阶段的诗歌构成了‚安史之乱‛中京都诗歌的艺术风貌。
一唐王朝开国之后的一百多年间,开明君主及群臣励精图治、苦心经营,迨及开、天之际,出现了中国封建社会历史上空前绝后的盛世,唐帝国也成为当时世界上声威远播的帝国。
杜甫在《忆昔》其二中充满深情地回忆:‚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
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皆丰实。
九州道路无豺虎,远行不劳吉日出。
‛[1](P287)《通典〃轻重》给杜诗做了最好的注脚:‚论曰:昔我国家之全盛也,约计岁之恒赋,钱谷布帛五千余万。
经费之外,常积羡余。
遇百姓不足,而每(月)有蠲恤。
‛[2](P154)洛阳与长安作为唐王朝的东、西两京,不仅是唐王朝政治与经济的中心,同时也是文化与学术的中心,自唐初就一直吸引着文人才子及仕宦官僚,人们都渴望沾溉皇都的荣耀,进而有所作为。
卷三载崇仁坊与‚东市相连,选人京城无第宅者多停憩此。
因是一街辐辏,遂倾两市,昼夜喧呼,灯火不绝,京中诸坊莫与之比‛。
由此可见,京师选人数量之多,也可以看出京师对时人强大的吸引力。
如同《中国人口史〃隋唐五代时期》中所叙述的那样,‚唐代前期旧士族的移贯是一个引人注目的现象,移入地区主要集中于两京一带。
移贯的原因主要在于进士科的建立所产生的巨大吸引力。
同时,在当朝为官的旧士族也乐于在京畿设贯,以便使其子弟和家族更接近于中央官僚集团。
‛[3](P338)在这样的时代氛围下,盛唐诗人几乎无一例外地曾漫游、隐居或求仕于两京之地,他们在交往中切磋诗艺,希望凭借自己出色的诗歌创作和超凡脱俗的才华,或通过科举登上仕途,或通过干谒以获得权贵的汲引,从而能够实现建功立业的理想,为唐王朝的盛世繁华增添光彩。
但是,‚安史之乱‛的爆发使得两京的地位发生了巨大的逆转。
‚安史之乱‛之初,许多人还将此看作是盛世的一个小小的插曲,宰相杨国忠向唐玄宗保证,‚今反者独禄山耳,将士皆不欲也。
不过旬日,必传首诣行在‛。
[4](P6935)唐玄宗同安西节度使封常清商量征讨叛贼的策略,常清大言曰:‚今太平积久,故人望风惮贼。
然事有逆顺,势有奇变,臣请走马诣东京,开府库,募骁勇,挑马棰渡河,计日取逆胡之首献阙下!‛[4](P6936)杜甫也高唱‚胡羯岂强敌‛,‚休明备征狄‛,[1](P25-26)表现出对唐王朝军队作战能力的自信。
然而,安禄山所领导的叛军攻占了河北、河东、河南的部分领地,并于756年阴历新年初一在洛阳称帝,国号为‚大燕‛。
继而,当年六月哥舒翰所率的军队冒然对叛军发起了进攻,结果造成了唐军的惨败。
长安告急,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唐玄宗君臣及家人匆忙逃往成都,长安失陷。
行军至马嵬,太子李亨与玄宗分道扬镳,带领一部分人前往灵武。
沦陷后的长安完全失去了京都气象,乱世景象残酷而鲜明地呈现在原来是帝王之都的世界文化中心。
李白在《经乱后将避地剡中留赠崔宣城》一诗中写道:‚中原走豺虎,烈火焚宗庙。
……王城皆荡覆,世路成奔峭。
‛[5](P1273)记录了两京失守时唐王朝及唐军队所遭受的巨大伤害。
安禄山攻陷长安后,还对皇室家庭进行了抢掠屠杀:‚禄山命搜捕百官司、宦者、宫女等,每获数百人,辄以兵卫送洛阳。
王、侯、将、相扈从车驾,家留长安者,诛及婴孩。
‛[4](P6980)皇室尚且不能逃脱噩运,一般的老百姓更是难以在战乱中维持生存。
安介生在《历史时期中国人口迁移若干规律的探讨》一文中说:‚王朝变更、政治中心转移以及政治动乱爆发等等,都会造成相当长的时间里权力核心的缺失,从而成为激发首都及其附近地区移民浪潮的最主要的动力源。
‛在战乱的情况下,两京的人口迅速向别处迁移,‚自天宝末,幽寇叛乱……中原失守,族类逃难,不南驰吴越,则北走沙朔。
‛[6](P3837)家居京兆的杜甫在《无家别》中记录了此间人口的逃亡情况:‚寂寞天宝后,园庐但蒿藜。
我里百馀家,世乱各东西。
‛[1](P56-57) 可见,‚安史之乱‛的爆发及两京相继失守使唐朝的威信遭到了伤害,引发了唐王朝一次重大的人口迁移。
同时,京都失去了其在政治及文化上的吸引力,不再是文人才子们的朝圣之地,反而成了诗人们痛苦的渊薮。
一些诗人来不及逃离而陷贼京都,如杜甫、李华、储光羲、王维、高适、李白等,陷贼期间,他们依然保持着忠君恋阙的精神。
二盛唐诗人在战乱中与所有的移民一起逃离京都,还有一些诗人由于没能成功逃离而陷贼敌营,不得不留滞京城;有些诗人还被迫担任伪职,如王维在判营中任给事中,储光羲受伪署、李华任凤阁舍人、杜甫也曾陷贼长安。
这些诗人在叛军的拘禁下,被动地形成了一个创作中心。
在陷贼的日子里,诗人目睹了被叛军焚掠一空、满目荒凉的国都,他们很难相信瞬息之间唐王朝所发生的改变,也很难接受阶下囚的身份,承受着极大的丧国之痛。
另外,被迫在叛军中供职又使他们承受着心灵的谴责和良心的拷问,在国衰与失节的双重痛苦下,盛唐诗人群体在两京陷落时期的创作大多呈现出悲苦的情调,呈现出陷贼诗歌特有的内容及艺术特点。
首先,这种悲苦的倾向表现在对帝都衰败景象的痛苦描述及对昔日繁华的追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