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文综]
2010年广东高考试卷和答案(包含_语文_文理数_英语_文综_理综_全)

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广东卷)语文本试卷共8页,24小题,满分150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铅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和考生号、试室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A)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将条形号码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
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的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填涂其他答案。
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铅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作答选做题时,请先用2B铅笔填涂选做题的题级号的信息点,再作答。
漏涂、错涂、多涂的,答案无效。
5.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
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本大题四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A.皎洁/打搅业绩./污渍.纤.维/纤夫..B.效.仿/发酵.空旷./粗犷.盛.开/盛.饭C.隐瞒./蛮.横挑衅./抚恤.埋.伏/埋.怨D.市侩./反馈.濒.临/频.繁辟.谣/精辟.2.下面语段中画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中国历代文人视为至宝的笔、墨、纸、砚,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性符号。
它们虽然有着不同的发展轨迹,但殊途同归。
它们在艺术创作中淋漓尽致地表现了中国古代书画艺术的神韵,记录了岁月的斗转星移,体现了古代文人的生活情趣。
今天他们并没有因为现在高科技手段的甚嚣尘上而销声匿迹,而是继续在书画艺术中展示着华夏民族的质朴和灵动。
A.殊途同归 B.斗转星移 C.甚嚣尘上 D.销声匿迹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以“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为主题的上海世博会,让肤色不同、语言不同的人们在这样一个巨大的平台上共同寻找答案。
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文综试题(广东卷,解析版)

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广东卷)文科综合
本试卷共10页,41小题,满分300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和考生号、试室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A)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
将条形码横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卜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
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变回。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
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利用作物秸杆等农副产品发展农区畜牧业,有利于
A. 改善局地气候
B. 综合利用资源
C. 防止水土流失
D. 保护农田作物
1。
2010—2013年广东高考文综地理题及解析

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广东卷)文科综合地理部分 一、选择题: 1.利用作物秸秆等农副产品发展农区畜牧业,有利于 A.改善局地气候 B.综合利用资源 C.防止水土流失 D.保护农田作物 2.我国甲、乙两地均位于29°N 附近。
读“1971~2000年甲、乙两地各月气温和降水分布图”(图1),可知 图1A.甲地年平均气温较乙地低B.乙地降水较甲地丰沛C. 乙地是高原山地气候D.甲地属温带季风气候3.卫星遥感监测显示,1999~2008年青藏高原上的色林错湖面扩大了约20%,主要原因是A.冰雪融水增加B.冻土面积扩大C.青藏高原抬升D.湖面蒸发增加4.下列关于河流的叙述,正确的是A.河流右岸更容易遭受侵蚀B.河流最深处位于河床中心C.水面宽度一年中洪水期最大D.自上游向下游流量逐渐增加读“2006年我国水资源、人口、耕地和经济总量区域比重图”(图2),完成5~6题。
图2 5.人口数量最多、经济总量最大的区域是 A.西南区 B.西北区 C.南方区 D.北方区 6.水资源与人口、耕地、经济发展匹配较差的区域是A.北方区和南方区B.北方区和西南区C.西北区和西南区D.西北区和南方区 7.三峡大坝下游附近河床某测点,沉积物粒径的平均值比建坝前大(如图3示意),其成因是A.侵蚀—搬运作用B.搬运—堆积作用C.风化—侵蚀作用D.沉积—固结成岩作用8.下列关于无霜期的叙述,正确的是 A.同一海拔,纬度越高无霜期越长 B.同一纬度,海拔越低无霜期越短C.同一山地,阳坡无霜期短于阴坡D.同一地段,开阔地无霜期长于低洼地 9.沙尘暴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是多方面的。
华北地区沙尘暴的降尘会 A.导致气候变暖 B.引发草场退化 C.引起地表水体酸化 D.增加土壤肥力读“2005年我国东部沿海某市各图层间人口净迁移模式图”(图4),完成10~11题。
10.可知该市 A.中心区和近郊区为人口净迁出区 B.城区边缘区和远郊区为人口净迁入区 C.城区边缘区人口净迁出量最大 D.近郊区人口净迁入量最大 11.可推测该市 A.处于城市化初级阶段 B.出现郊区城市化现象 C.城市“空心化”现象明显 D.城市人口规模逐渐减少40 80 160 120 200 103020 -5 051525降水量(m m )气温(℃)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甲地各月平均气温 乙地各月平均气温 甲地各月平均降水 乙地各月平均降水图3 建坝后 建坝前二、非选择题:40.(26分)中国是贸易大国,政府高度重视出口商品生产的碳排放问题。
2010年高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文综(全国1卷)

2010年高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文综(全国1卷)江苏北部沿海滩涂围垦,需要经过筑堤、挖渠等工程措施和种植适应性植物等生物措施改造,4~5年后才能种植粮食作物。
据此完成1~2题。
1.改造滩涂所种植的适应性植物应A.耐湿B.耐旱C.耐盐D.抗倒伏2.若缩短滩涂改造时间,需投入更多的A.花费B.农家肥C.农药D.淡水北京的王女士登录总部位于上海的M公司(服装公司)网站,订购了两件衬衣,两天后在家受到货。
图1示意M公司的企业组织、经营网络。
据此完成3~5题。
图13.王女士此次购买的衬衣,在M公司员工完成的环节是A设计B提供面料C加工D.送货上门4.M公司的产品销售依靠A大型服装超市B服装专卖店C.代理销售商D信息交流平台5.在M公司的组织、经营网络中,区位选择最灵活的是A配送仓库B面料厂C制衣厂D仓储中心自某城市市中心向南、向北分别设若干站点,监测城市气温的时空分布。
监测时间为8日(多云)9时到9日9(晴)18时。
监测结果如图2所示。
据此完成6-8题。
6.图示的最大温差可能是A.4℃B.12C.16℃D.18℃7.监测时段被监测区域气温A.最高值多云天高于晴天B.白天变化晴天比多云天强烈C.从正午到午夜逐渐降低D.白天变化比夜间变化平缓8.下午时间中热岛效应最强的是A.8日15时左右B.8日22时左右C.9日15时左右D.9日18时左右假设从空中R点看到地表的纬线m和晨昏线n如图3所示。
R点在地表的垂直投影为S.据此完成9~11题。
图39.S地的纬度A.与M第相同B.介于M、N两地之间C.高于N地D.低于M地10.如果在位于大陆上的N地看见太阳正在落下,则这一时期A.S地的白昼比N地长B.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火险等级高C.巴西东南部正值雨季D.长江口附近海水盐度处于高值期11.若R点沿直线RSA.上升,看到m、n的两焦点间距离加大B.下降,看到m、n的两焦点间距离加大C.上升,看到m、n呈现弯曲方向相反的相交曲线D.上升或下降,看到m、n的形状保持不变36.(36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个题。
2010年浙江高考真题(含答案)文综

绝密★考试结束前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浙江卷)文科综合能力测试本试题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
全卷共12页,选择题部分1至7页,非选择题部分8至12页。
满分3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试题的答案涂、写在答题纸上。
一、选择题部分(共140分)选择题部分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
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图1为欧洲部分地区略图,图中四条线是重要的地理界线。
完成1~2题。
1.哪一条界线可能是1月0℃等温线?影响其分布的主要因素是A.甲;盛行风、洋流B.乙;纬度、地形C.丙;经度、地形D.丁;盛行风、纬度2.“这里地质活动活跃,石灰岩层受板块挤压面变化成大理石”,此叙述所指的地区,可能接近的界线是A.甲B.乙C.丙D.丁图2为西亚三个季节的气温、降水量图。
完成3~4题。
3.不论降水量多寡,三地都冬雨较多,其主要原因是冬季A.风带南移B.受印度洋影响明显C.信风强盛D.暖流带来的水汽多4.耶路撒冷与喀布尔的夏温相当,但冬温相差约10℃,影响喀布尔冬温较低的主要因素是A.纬度B.地势C.洋流D.人类活动读图3,阴影部分为四个农业区。
完成5~6题。
5.甲、乙、丙、丁的主要经济作物依次是A.茶叶、咖啡、棉花、橡胶B.甘蔗、棉花、柑橘、葡萄C.棉花、黄麻、香蕉、可可D.花生、大豆、茶叶、棉花6.四地的农业地域类型均属于A.自给型农业B.混合型农业C.热带种植园农业D.集约型农业图4是某地地形图MN、PQ是地形剖面线。
①、②是水库,若从中选择一个作为自来水厂的水源地,其条件是自流引水且工程建设费用最小。
完成7~8题。
7.M→N、P、Q对应的地形剖面图和应选择的水库分别是A.甲、乙;①B.乙、甲;②C.甲、乙;②D.乙、甲;①8.Z村拟建一座玻璃温室大棚和一家污水处理厂,应依次布局在A.③④B.④⑤C.⑤⑥D.③⑥某市泥石流易发生在下列三项条件都同时具备的地方:(1)河道;(2)陡坡;(3)大量松散土石分布。
明年高考文综理综均为300分

——— 华附一高三老师
明年高考考试科目为“3+文科综合/理科综合”,取消自1999年开始实施的选考“X”科。昨日,省教育考试院有关负责人透露,《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广东卷)考试大纲的说明》(下简称《考试说明》)已经下发,当中最大特点就是文科综合、理科综合分值各为300分。
政治:
主观题只有2题
2010年高考政治的考察内容仍为4本必修1本选修“国家和国际组织常识”,还有时事政治,考点变化不大。与X科年代相比,选择题的分值增加至每题4分,主观题只有两题。
地理:
考察范围扩至5个模块
对比X科年代,2010年高考地理的考察范围扩大,从原来的4个模块扩大至5个。
——— 华附一高三老师
明年高考考试科目为“3+文科综合/理科综合”,取消自1999年开始实施的选考“X”科。昨日,省教育考试院有关负责人透露,《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广东卷)考试大纲的说明》(下简称《考试说明》)已经下发,当中最大特点就是文科综合、理科综合分值各为300分。
考试说明提前下发,给备考明年高考的学生更充分的准备时间。图为今年高考的情况。本报记者 马强 摄(资料图片)
原来的X科每科考试时间为120分钟,分数为150分,换句话说,文综、理综中各学科的考试时间要比以前更短,加上“文综”、“理综”都由3个独立的科目组成,量大,分高,所以不容忽视。
明年高考文综理综均为300分
2010年广东高考考纲提前“出炉”,语数英保持稳定,综合科与以往没有可比性类别:社会民生 作者:谢苗枫 原创 浏览量: 1727 发布时间:2009-10-18
版次:AA05 版名:城事 稿源:南方都市报摘要:明年高考考试科目为“3+文科综合/理科综合”,取消自1999年开始实施的选考“X”科。昨日,省教育考试院有关负责人透露,《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广东卷)考试大纲的说明》(下简称《考试说明》)已经下发,当中最大特点就是文科综合、理科综合分值各为300分。
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

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素材汇编0127 10392010年高考考试大纲变动大纲版:与2009年考纲相比各学科均无变化;新课标版:与2009年考纲相比,除物理学科有细小变化外,其余学科无变化。
物理具体变化内容如下:1.考试大纲在个别地方的叙述作了文字修改,与内容无关。
2.考试大纲及说明在解释“应用数学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时,将“必要时能运用几何图形、函数图像进行表达、分析”中的“必要时”删去了。
3.在考试说明中将选考模块2—2删除了。
4.在考试说明中将2009年与大纲不一致地方进行了修改更正。
5.考试说明在必修模块物理1中主题为“相互作用与牛顿运动定律”中的说明“力的合成与分解的计算只要求会应用于直角三角形知识求解”删除了。
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部分选考类大纲理科文科2010年高考考试大纲新课程标准实验版理科文科解读2010年高考大纲2010年全国新课标高考考试大纲昨日公布。
晚报约请长郡中学、雅礼中学、市一中、湖南师大附中的理综、文综六科具有多年高三任教经验的名师对其予以解读。
》》2010年历史考试大纲与2009年相比,无任何变化。
这意味着今年高考试卷呈现方式将会比较平稳,但不意味着命题不会创新变化。
从近两年高考命题的总体趋势来看,基本围绕主干知识和国内重大事件进行考查,给人感觉题目并不难,和基础知识联系密切,比较符合高中历史新课程下的教学实际,体现新课程对旧课程的继承与发展。
》》跟去年相比,2010年政治科目高考大纲的考核目标和要求均未改变,其知识考试范围基本稳定,仍是166个考点。
对时政知识的考查范围是从2009年4月到2010年3月。
》》2010年全国新课标高考考试大纲于日前公布。
高考大纲是各省制定考试说明的依据,也是学生备考的指挥棒,因而备受高三教师和学生的关注。
》》教育部考试中心编写的《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日前出炉。
来自树德中学、实验外国语学校(西区)、成都外国语学校等校的高三名师解读后认为,今年高考大纲没有太多变化,总体上体现了稳定性。
江苏省高考试题(文综历史)解析版

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江苏卷)历史试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题3分,共计6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1.柳宗元《封建论》载:“时有叛国而无叛郡,秦制之得,亦以明矣。
”符合这一论断的历史时期是A.秦朝 B.西汉 C.南北朝 D.唐朝解析:汉初在地方实行郡国并行制。
故正确答案为B。
2.诗人左思在其《咏史》中浓郁悲歌:“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
地势使之然,由来非一朝。
”造成这一社会状况的制度原因是A.征辟制 B.察举制 C.九品中正制 D.科举制解析:“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
”指的是世家大族子弟依靠门第即可出任高官,而真正有才学,但出身低微的人,只能做地位卑下的小官。
很显然造成这一状况的制度原因是九品中正制。
故正确答案为C。
3.“元起朔方,固已崇尚释教(佛教),及得西域,世祖以地广而险远,……思有以因其俗而柔其人,乃郡县土番之地,设官分职,而领之于帝师。
”这里的“官”隶属于A.宣政院 B.中书省 C.理藩院 D.行中书省解析: “土番”即吐蕃,也就是西藏地区。
元朝在中央设立宣政院,统领宗教事务和管理西藏地区。
故正确答案为A。
4.东汉南阳太守杜诗“造作水排,铸为农器,用力少,见功多,百姓便之”,“水排”主要应用于A.灌溉 B.制瓷 C.耕种 D.冶铁解析:东汉南阳太守杜诗发明水力鼓风冶铁工具——水排。
故正确答案为D。
5.“圣人不责人之必能,是以人人皆可以为圣。
”这句话最符合下列哪位思想家的主张?A.朱熹 B.李贽 C.陆九渊 D.黄宗羲解析:“人人皆可以为圣”对孔子及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提出了挑战。
故正确答案为B。
6.右图展示了近代某一次重要战役,对此叙述正确的是A.战役结束后清舰队全军覆没B.清朝军民反割台斗争的关键战役C.清军将领邓世昌于此役壮烈殉国D.战役发生于清军运兵朝鲜途中解析:图片展示的是威海卫战役。
威海卫战役中,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故正确答案为A。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0 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全国文综Ⅰ 全国文综Ⅰ及答案江苏北部沿海滩涂围垦, 需要经过筑堤、 挖渠等工程措施和种植适应性植物等生物措施 改造,4~5 年后才能种植粮食作物。
据此完成 1~2 题。
1. 改造滩涂所种植的适应性植物应 A.耐湿 B.耐旱 C.耐盐 D.抗倒伏 2.若缩短滩涂改造时间,需投入更多的 A.花费 B.农家肥 C.农药 D.淡水 北京的王女士登录总部位于上海的 M 公司(服装公司)网站,订购了两件衬衣,两 天 后 在 家 受 到 货 。
图 1 示 意 M 公 司 的 企 业 组 织 、 经 营 网 络 。
据 此 完 成 3~5 题 。
图1 3.王女士此次购买的衬衣,在 M 公司员工完成的环节是 A 设计 B 提供面料 C 加工 D.送货上门 4.M 公司的产品销售依靠 A 大型服装超市 B 服装专卖店 C.代理销售商 D 信息交流平台 5.在 M 公司的组织、经营网络中,区位选择最灵活的是 A 配送仓库 B 面料厂 C 制衣厂 D 仓储中心 自谋城市市中心向南、向北分别设若干站点,监测城市气温的时空分布。
监测时间为 8 日(多云)9 时到 9 日 9(晴)18 时。
监测结果如图 2 所示。
据此完成 6-8 题。
6.图示的最大温差可能是 A.4℃ B.12 C. 16℃ D. 18℃ 7.监测时段被监测区域气温 A.最高值多云天高于晴天 B.白天变化晴天比多云天强烈 C.从正午到午夜逐渐降低 D.白天变化比夜间变化平缓 8.下午时间中热岛效应最强的是 A.8 日 15 时左右 B.8 日 22 时左右 C. 9 日 15 时左右 D.9 日 18 时左右 假设从空中 R 点看到地表的纬线 m 和晨昏线 n 如图 3 所示。
R 点在地表的垂直投影为 S.据此完成 9~11 题。
9.S 地的纬度 A.与 M 第相同 B. 介于 M、N 两地之间 C.高于 N 地 D. 低于 M 地 10.如果在位于大陆上的 N 地看见太阳正在落下,则这一时期 A.S 地的白昼比 N 地长 B. 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火险等级高 C.巴西东南部正值雨季 D. 长江口附近海水盐度处于高值期 11.若 R 点沿直线 RS A.上升,看到 m、n 的两焦点间距离加大 B.下降,看到 m、n 的两焦点间距离加大 C.上升,看到 m、n 呈现弯曲方向相反的相交曲线 D.上升或下降,看到 m、n 的形状保持不变 12.中国古代常用五行相生相克解释朝代更替,称作“伍德”。
每个朝代在“伍德”中 都有相应的次序。
曹魏被定为“王德”,通过“禅让”代位的两者应为 A 金德 B 木德 C 水德 D 火德 13 欧阳修上书说:“京城今有雕印文集二十卷,名为《宋文》者,多是当今议论时政 之言。
祥其语言,不可流布,面雕印之人,不知事体,窃恐流布渐广,传之卢中, 大于朝廷不变。
(请)今后如有不经官司相令。
妄行雕印文集,并不得货卖。
”这反 映了 A 宋代活字印刷开始普及 B 书籍出版受到政府的有效管理 C 北宋与契丹关系紧张 D 文化传播方式影响政府管理 14表 1 反映了这一时期 A 政府强化了对关税的控制 B 连年战争使农村经济日趋凋敝 C 民族工商业发展陷入停滞 D 财政收入越来越倚重商品流通 15 1913 年,某身着日是服装的革命党人途遇一老农,老农询问其国籍,某称“于中华 民国人也”。
老农“忽做惊状,似绝不解中华民国为何物者,”但被告知亦为中华民国人时, 老农茫然恍然,连声说:“我非革命党,我非中华民国人。
”这表明 A 国内民众反日情绪强烈 B 革命党人处于不合法状态 C 辛亥革命对农村影响有限 D 农民阶级不支持辛亥革命 16 国民党《中央日报》就国共关系某一事件的影响评论道:“这一结果固然还有不能 尽如人意的地方,但内战之不致发生,却已有确实的保障。
”这指的是 A 国民党一大召开 B 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 C 《双十协定》 的签订 D 达成 《国内和平协定》 17.1960 年起,《人民日报》、《红旗》杂志等对欧洲共同体的正面报道组建增多,这 表明中国开始调整对西欧的 外交政策,其主要背景是 A 三个世界理论的提出 B 社会主义国家间关系的变化 C 美苏两国间的 变化 D 资本主义 国家间关系的变化 18 19 世纪上半叶,法国农村盛行一种“家庭加工系统”,即工厂本身或通过承包商吧 产品原料分给一些家庭加工,然后收回成品。
这一现象说明在当时的法国 A 工业基于经济的多元结构 B 工业革命尚未开始 C 工业化带东农业经济转型 D 农村的劳动力过剩 19.英国人麦考利 1830 年说:“如今我们国家比 1790 年还穷吗?我们坚决相信,尽管 统治者有种种管理不当之处,但英国一直变得越来越富。
有时候略有停顿,有时暂时倒退, 但总的趋势是不容置疑,”这一说法的主要历史背景是 A.国际局势平稳发展 B.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 C.工业革命成效显著 D.西方殖民主义体系确立 20.“我们要在这里下定最大的决心,不让烈士们的鲜血白流;要在上帝的福佑下,让 我们的获得自由新生;要是我们这个民有、民治、民享的政府永世长存”。
上述演说发表于 一次著名的战役之后,该战役是 A.纳西比战役 B.葛底斯堡战役 C.瓦尔密战役 D.萨拉托加大捷 21.有人称俾斯麦是“德意志革命”的主要发起人,恩格斯则称其为是“非出本心的革 命者”。
这次“革命”的主要目的是A.打破欧洲力量的均衡 B.结束长期的政治分裂 C.改变德意志落后状态 D.调整德国与法国的关系 22.图 4 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一次战事的发生地。
这一事 件 A.改变了大战发生后美国的“中立”政策 B.标志着盟国在太平洋战场战略转折完成 C.证明制空权转移到反法西斯盟国一边 D.导致了反法西斯力量实现更大规模联合 23.德国学者乌尔里希。
贝尔描述了一种现象:在经济全 球化时代,任何大的民族企业,不论是“美国的”、 “德国的” 还是“法国的”大企业,都难以什村。
这表明经济全球化时代 A 世界经济发展趋于合理平衡 B 推动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力量都出现变化 C 跨国大企业的民族属性消失 D 发达国家的资本扩张到全球范围内 24.假设某国 2009 年甲产品的总量是 100 万件。
每件产品价值用货币表示为 10 元。
2010 年生产甲产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一倍, 在货币价值不变和通货膨胀率为 20%的不同情况 下,甲产品 2010 年的价格分别是 A. 5元 6元 B. 10 元 12 元 C. 20 元 24 元 D. 8 元 16 元 受全球金融危机影响,2009 年以来我国经济出现困难,主要表现为外部需求下降、出 口贸易不畅,经济增速放缓、失业增加,通货膨胀预期正逐步形成等。
据此回答 25~26 题。
25.在此背景下,我国政府应采取的宏观经济政策是 ①加快企业资金周转速度,提高盈利水平 ②扩大国债发行规模,加快重点产业发展 ③提高出口退税率,鼓励企业出口 ④增加政府财政收入,扩大积累基金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26.在此背景下,作为微观经济活动主题的企业在短期内应 ①加大营销力度,加速资金回流 ②采用先进技术,更新及其设备 ③扩大生产规模,保证供应充分 ④控制生产成本,改善财务状况 A.①② B.①④ C.②③D. ②④ 27、2007 年国海外并购交易总额为 254 亿美元,2008 年跃升至 500 亿美元,2009 年虽 然受到全国金融危机的冲击,但海外并购交易总额仍达到 460 亿美元。
中国海外活跃说明 A 中国实施“走出去”战略效果显著 B 中国海外投资成为贸易顺差的主要来源 C 海外投资已经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方向 D 海外投资是经济全球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28、1912 年,德国科学家魏格纳提出了大陆漂移说,否定了前人的大陆均衡说、路桥 说,却被大多数数学家斥为“荒诞的怪论”。
20 世纪 50 年代,支持大陆漂移说的新证据越来越多,大陆漂移说重新活跃起来。
在此基础上,科学家通过进一步探讨,创立了后来成为 主流的海底扩张说和板块构造说。
人们对大陆漂移说认识的转变佐证了 ①认识具有反复性,人们追求真理的过程总是曲折的 ②认识具有无限性,人们追求真理的过程是永无止境的过程 ③认识具有创新性,认识的进步以推翻已有理论为前提 ④认识具有相对性,任何真理性认识都包含着谬误的成分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 ②③ 29. 科学家指出,“当黑洞或坍缩星等大型天体在太空加速时,会产生引力波。
但由于 它非常微弱,我们一直无法探测到“””。
科学家拟实施“激光干涉仪太空天线”实验,以 探测这种引力波,科学家断言尚未探测到的引力波的存在,在辩证唯物主义看来,其依据是 A. 尚未探测到的事物迟早要为实践证实其存在 B. 只有尚未认识的事物,没有不可认识的事物 C. 理性认识比感性认识更深刻,具有预测功能 D. 立在正确理论基础上的理性推测是可靠的 30. 一片秋叶随风飘落,宣告了其自然生命的终结。
有人突发奇想,用现代工艺把叶子 镶嵌在陶罐上,叶子获得了第二次生命,陶罐也因彩叶依偎而焕发出新的生机和光彩。
新产 品备受消费者青睐,取得了“1+1>2”的良好效果。
这一事例说明 ① 秋叶和陶罐的价值随着关系的改变而改变 ② 新价值的创造改变了秋叶和陶罐的属性 ③ 观念创新实现了秋叶和陶罐价值的增值 ④ 秋叶和陶罐的价值取决于其自身属性和人的需要 A. ① ③ B. ② ③ C. ①④ D. ② ④ 31. 在 2010 年英国议会下院议员的选举中, 保守党一 36%的得票率获得近 48%的议席, 工党以 29%的得票率获得近 40%的议席,而得票率 23%的自民党只获得不到 9%的议席, 三党都不能单独组阁。
这次选举结果表明 A.选票未能真实反映选民意愿 B. 议席分配未能真实反应了选民意愿 C.英国现行选举已形成对两党制的冲击 D. 英国议会内阁制已经陷入困境 32. 温家宝总理在 2010 年新春团拜会上提出,“要人民生活的更加幸福、更有尊严”。
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人民的尊严”被首次写进了政府工作报告。
这表明 ①人民的尊严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 ②政府坚持以人为本的施政理念 ③政府工作重心正逐步转移 ④政府要为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33.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问题的 决定》指出,党内民主的生命,要切实推进党内民主建设。
推进党内日民主是 ①争强党内民主的创新活力的重要保证②加强党的思想建设的重要内容 ③带动人民民主发展的重要举措④拓宽党的执政基础的 重要途径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34.2010 年全国宗教工作会议强调,要认真贯彻实施《宗教事务条例》,充分发挥宗教界 生物积极作用,树立宗教和谐理念,推广宗教和谐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