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艺术精神考试内容 选修 武汉大学
艺术概论测试题与参考答案

艺术概论测试题与参考答案一、单选题(共80题,每题1分,共80分)1、以下不属于审美期待的是( )。
A、审美意象B、审美态度C、语言文体D、情感意蕴正确答案:B2、中国相声的主要表现手法是( )A、表情性、造型性B、唱、念、做、打C、程式化、虚拟性D、说、学、逗、唱正确答案:D3、摄影艺术属于()。
A、实用艺术B、综合艺术C、造型艺术D、表情艺术正确答案:C4、席勒在( )中首次提出了“美育”这一概念。
A、《诗艺》B、《美育书简》C、《美学》D、《艺术哲学》正确答案:B5、审美体验和( )是审美过程的中心环节。
A、构思B、想象C、共鸣D、感觉正确答案:B6、电影与电视属于()。
A、综合艺术B、表情艺术C、语言艺术D、实用艺术正确答案:A7、( )将艺术分成象征型、古典型、浪漫型三种类型。
A、康德B、德谟克利特C、亚历山多德D、黑格尔正确答案:D8、关于共鸣说法错误的是A、共鸣是主体和客体的和谐共振B、是艺术鉴赏活动中所达到的极致状态C、是一种强烈的心灵激荡状态D、作品蕴含情感,鉴赏者也蕴含情感,即可产生共鸣正确答案:D9、后现代艺术最早由( )提出。
A、巴尔蒂斯B、戴维•达图纳C、吉登斯D、查普曼正确答案:D10、依据艺术形象的存在方式,艺术主要是()、空间艺术和时空艺术。
A、时间艺术B、视觉艺术C、造型艺术D、再现艺术正确答案:A11、罗丹的青铜雕刻(),取材于文艺复兴时期但丁的《神曲》。
A、《加莱义民》B、《地狱之门》C、《思想者》D、《巴尔扎克像》正确答案:B12、下列作品属于拉斐尔的是 ( )A、《西斯廷圣母》B、《大卫》C、《思想者》D、《创世纪》正确答案:A13、鲁迅说:“-部《红楼梦》,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
"这体现了艺术作品的( )意蕴特征。
A、审美性B、不确定性C、模糊性D、深刻性正确答案:C14、()的艺术摹仿说提出来“摹本的摹本、影子的影子”的观点。
2024年武汉大学研究生入学考试文博综合348考研真题

2024年武汉大学研究生入学考试文博综合348考研真题
业务课名称:文博综合348
考生须知:1.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写在其他纸上无效。
2.答题时必须使用蓝、黑色墨水笔或圆珠笔做答,用其他答题不给分,不得使用涂改液。
一、简答题(8选6,每题20 分,共120分)
1.简述茶技艺申遗成功的意义。
2.列举两个近五年十大考古新发现的旧石器时代遗址.
3.列举商代主要城址。
4. 简述红山文化的发现及其意义。
5. 简述东晋帝陵的布局及特征
6. 简述秦始皇陵兵马俑。
7. 简述南宋景德镇官窑瓷器的特点。
8.简述博物馆观众的研究方法。
二、论述题(8选6,每题30分,共180分)
1. 论述河北泥河湾遗址的考古发现及意义。
2. 论述西安地区汉墓的分期及特征。
3. 论述如何加强历史文化遗产保护。
4. 论述北魏洛阳城的布局特征及对后世都城规划的意义。
5. 论述二里头遗址的布局及意义。
6. 论述南宋临安城的布局特征及主要考古发现
7.论述良诸遗址群的布局及意义
8.论述博物馆教育的四个模型。
大学艺术鉴赏选修课艺术鉴赏总复习

12、荷兰画家伦勃朗被称为带镜子的画家。 13、《杜普教授的解剖课》被称为具有照片 性质的作品。 14、罗可可艺术的代表人物:华托、布歇、 弗拉贡纳。 15、印象主义代表人物:马奈、莫奈、雷诺 阿、德加. 16、后印象主义:高更、凡高、塞尚
大学艺术鉴赏选修课艺术鉴赏总复习
17、新印象派画家提出两点主张: 一是废除在调色板上调色.主张把原色一点 点地用科学的规律排列在画面上,让人眼去 混合色彩,从而产生对色彩的感觉,所以它 也叫科学的印象派; 二是主张画面具有永恒和稳定的特点,不是 一瞬间的.
大学艺术鉴赏选修课艺术鉴赏总复习
10、文艺复兴三大杰作:《最后的晚餐》 《末日审判》《雅典学院》
11、巴洛克艺术的特征:1华丽性;2浪漫 性;3激情性;4运动性(灵魂);5空间性; 6综合性;7浓厚的宗教色彩;8有一定背离 现实生活的倾向(主要缺陷) 代表人物:鲁本斯或贝尼尼
大学艺术鉴赏选修课艺术鉴赏总复习
2、“四大名旦”:程砚秋、尚小云、 梅兰芳、荀慧生。
大学艺术鉴赏选修课艺术鉴赏总复习
3、试举例说明中国戏曲悲剧同西方传统悲剧 之间的巨大差异?
在西方,悲剧作为戏剧的一种最重要的类型,自古 以来受到推崇。在漫长的戏剧发展历程中,西方悲 剧遵循的都是“一悲到底”,即悲剧必须避免悲喜交 加的结局,而是严格遵守悲剧性结局。 如古希腊命运悲剧《俄狄浦斯王》;中世纪性格悲 剧中著名的《哈姆雷特》;近现代社会悲剧中著名 的《茶花女》,同样是催人泪下的悲剧结局。 西方悲剧之所以一贯遵循“一悲到底”的悲剧结局原 则,归根结底在于西方传统美学强调美与真的统一, 情调艺术的认识价值。
唐书追求“尚法”精神; 宋书追求“尚意”精神。 4、钟繇书法风格淳朴古雅,被奉为“正书之 祖”。
武汉大学选修课指南

武汉大学选修课指南2009-2010学年度下学期选课时间为2010年2月24日上午10:00——2010年3月12日下午17:00。
一、选课地址:http://202.114.74.199http://202.114.74.198二、选课操作程序:1、进入选课页面2、输入学号、密码、验证码。
本学期仍然延用上学期密码;如果上学期没有更改过密码,则为本人生日;如果密码不对或遗忘密码,请到学生所在学院更改密码。
3、进入选课界面后点击:在线选课->公共选修课程。
是否为通识课可以通过“备注”属性查看。
4、检索课程,点击要选课的课程第一列的选课,这时选课申请表就会有该课程;如要取消,在选课申请表中直接点击该课程;如要取消全部选课申请,点击全部取消按钮。
最想选的课程应该放在申请表最前面,系统处理时排在选课申请单前面的课程成功机率要大些。
5、申请单公共选修课最多可填6门。
6、选课申请填完后,点击提交,提交成功后系统会有提示。
7、在每天凌晨系统会对提交的申请作一次处理,选课成功的公共选修课总学分不超过8,系统处理完后可以查询所选课表。
三、选课注意事项:1、请大家选课时慎重考虑,珍惜学校资源。
对于选了课不去上课的,成绩将以零分记载,存入学生档案。
2、选课服务器一天24小时开放,因在高峰时期可能上不去的学生可以选择避开高峰期选课,如中午或深夜。
3、通识课程信息请参看通识教育在线,通识教育在线网址为:/coursefile/wuha ndaxuetongshikechengxinximenhu_200 80422/index.php说起选修课,自然有人欢喜有人愁:有的人看到自己喜爱的课程已经爆满,心痛得仰天长叹;有的人看着自己的通时课程学分离修满还遥遥无期,只觉得心急火燎。
学校的选课系统似乎永远不会让你选到心仪的课,第101次选课失败后,你也开始长叹:原来选修课这种东西也是可望不可即的。
但是,学分是要修的,选修课自然也是要上的,选不上就蹭已经成为大学选修课的王道。
中国艺术形式大会题目汇集(附答案)

中国艺术形式大会题目汇集(附答案)1. 书法与篆刻- 题目:探索中国书法与篆刻的艺术价值及传统研究方法。
- 答案:中国书法与篆刻作为传统艺术形式,具有深厚的历史底蕴和独特的艺术魅力,在文化传承和美学审美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传统研究方法包括古籍考证、技法研究、名家作品鉴赏等。
2. 京剧与昆曲- 题目:比较京剧与昆曲的艺术风格和表现手法。
- 答案:京剧和昆曲都是中国传统戏曲形式,但在艺术风格和表现手法上有所不同。
京剧追求华丽的妆容、夸张的动作和饱满的唱腔,而昆曲则注重细腻的表演、柔和的音调和优美的舞蹈。
两种戏曲形式都以唱、念、做、打为主要表现手法。
3. 国画与油画- 题目:探究国画与油画的艺术创新与发展趋势。
- 答案:国画和油画是两种不同的绘画形式,各具特色。
国画以水墨为主要表现媒介,追求自然的写意和气韵生动;而油画则使用颜料和油画布,具有更强的色彩表现力和写实性。
艺术创新与发展趋势包括传统技法的融合、主题元素的多样化和艺术形式的实验性探索。
4. 地方戏曲与民间舞蹈- 题目:比较地方戏曲与民间舞蹈对地方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作用。
- 答案:地方戏曲和民间舞蹈都是中国各地不同地区的传统艺术形式,对地方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地方戏曲通过剧情、表演和音乐,将地方文化与观众文化相结合;而民间舞蹈则通过舞蹈动作、服饰和音乐,呈现出地方的风俗惯和文化特色。
5. 电影与舞台剧- 题目:对比电影与舞台剧的艺术表现和受众体验。
- 答案:电影和舞台剧都是受众广泛的艺术形式,但艺术表现和受众体验有所不同。
电影通过摄影和特效技术,能够呈现出更真实的场景和高度的视觉冲击力;而舞台剧则侧重于演员的实时演绎和观众与演员的互动,更加注重现场的情感共鸣。
6. 音乐与舞蹈- 题目:分析音乐与舞蹈在艺术创作中的相互关系。
- 答案:音乐与舞蹈是密切相关的艺术形式,它们在艺术创作中相互影响和相互补充。
音乐为舞蹈提供了节奏和情感的表达,舞蹈则通过肢体动作和舞步为音乐赋予了视觉形象和感染力。
最新武汉大学艺术考研经验考研参考书考研真题

经过一年的努力奋斗终于如愿以偿考到自己期望的学校,在这一年的时间内,我秉持着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的信念终于熬过了这段难熬却充满期待和自我怀疑的岁月。
可谓是痛并快乐着。
在这期间,我不止一次地怀疑自己有没有可能成功上岸,这样的想法,充斥在我的头脑中太多次,明知不可想这么多,但在休息时,思想放空的时候就会凭空冒出来,难以抵挡。
这对自己的心绪实在是太大的干扰,所以在此想跟大家讲,调整好心态,无论成功与否,付出自己全部的努力,到最后,总不会有那种没有努力过而与成功失之交臂的遗憾。
总之就是,付出过,就不会后悔。
在此,我终于可以将我这一年来的所有欣喜,汗水,期待,惶惑,不安全部写出来,一来是对这一重要的人生转折做一个回顾和告别,再有就是,希望我的这些经验,可以给大家以借鉴的作用。
无论是心态方面,考研选择方面,还是备考复习方面。
都希望可以跟大家做一个深入交流,否则这一年来的各种辛酸苦辣真是难吐难吞。
由于心情略微激动了些,所以开篇部分可能略显鸡汤,不过,认真负责的告诉大家,下面的内容将是满满的干货。
只是由于篇幅过长还望大家可以充满耐心的把它看完。
文章结尾会附赠我的学习资料供各位下载使用。
武汉大学艺术的初试科目为:(101)思想政治理论(202)俄语或(203)日语或(204)英语二(642)戏剧影视综合知识(855)中外戏剧、电影史专题参考书目为:1、彭吉象《艺术学概论》2、钱理群《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3、郑传寅《欧洲戏剧文学史》4、袁行霈《中国文学史》5、於可训《中国当代文学概论》6、克莉丝汀·汤普森《世界电影史》7、钟大丰《中国电影史》先说英语吧。
词汇量曾经是我的一块心病,跟我英语水平差不多的同学,词汇量往往比我高出一大截。
从初中学英语开始就不爱背单词。
在考研阶段,词汇量的重要性胜过四六级,尤其是一些熟词僻义,往往一个单词决定你一道阅读能否做对。
所以,一旦你准备学习考研英语,词汇一定是陪伴你从头至尾的一项工作。
中国艺术精神考试内容 选修 武汉大学

这些简答题你就大部分都写,字尽量写小点吧,一张答题卷不够再找老师拿一张。
至于那4个有感,好像是选2个或3个写上去就好,你自己看看要写哪几个。
中国古代艺术的主要门类:(一)书法艺术——出鬼入神1、书法含义:书法艺术是以中国汉字的文义为内容,以某种字体的书写为形式的独特艺术。
2、书法特点:以自由多样的线的曲直运动和空间构造,表现感情、气势和意境,且有特殊的审美价值。
(形态美、动态美、意境美)3、汉字演变: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草书→楷书→行书。
其中,隶书和楷书是正式书体,行书和草书是辅助字体。
4、书法字体:篆书、隶书、楷书、行书、草书。
其演变规律:由繁到简。
字体创立或成熟时间特点⑴小篆创始于秦代字体略长,笔画圆匀,富于图案美⑵隶书始于秦朝,成熟并通行于汉魏字形结构平衡对称,整齐安定⑶楷(真.正)书形成于汉末字形方正,规矩严整⑷行书开始盛行于晋代兼有楷书和草书的长处,既工整清晰,又飞洒活泼⑸草书起源于汉初.成熟于东晋把书法的写意性发挥到极致,变化丰富,奔放跃动(二)绘画艺术——画中有诗1、中国画:⑴地位:是历史悠久的民族艺术形式⑵分类:以题材不同:分人物画、山水画、花鸟画三大画科。
②表现技法上:有工笔与写意、勾勒与没骨、设色与墨笔等区别。
③艺术风格上:分错彩镂金的工笔重彩画与讲究笔墨韵味、自然清新的水墨淡彩画两类2、文人画⑴地位:是北宋以后中国画的主要艺术形式。
⑵特点:追求抒情写意风格;②创作上强调个性表现,集文学,书法,绘画及篆刻艺术为一体,体现画家多方面文化素养③注重诗意,“画中有诗”3、山水画:⑴地位:山水画作为独立的画科,出现于山水诗兴起的魏晋南北朝时代,是中国画的精粹。
⑵特点:以自然风景为主要的描绘内容②在题材上,特别讲究布局构图,突破时空限制;③在艺术风格上,注重用画面传达出主观情致与神韵,意境是山水画的灵魂。
4、人物画、社会风俗画;《清明上河图》(三)音乐艺术——金声玉振1、上古先秦时期⑴黄帝至周代:诗舞乐三位一体的“乐”文化已经相当发达;⑵新石器早期:河南舞阳出土的距今约9000年的“骨笛”,七孔规制,有完整的七声音列。
2024年《艺术概论》知识考试题库(附答案)

2024年《艺术概论》知识考试题库(附答案)一、单选题1.文学总是以()为手段塑造艺术形象,反映社会生活,表达作者的思想情感。
A、节奏B、表演C、造型D、语言参考答案:D2.认为心是万物的本原,“一切法皆从心生”,心所显现的世间一切事物和现象皆虚幻不实,提倡避世的中国传统美学体系是()A、儒家美学B、道家美学C、禅宗美学D、法家美学参考答案:C3.随着科技的进步,经济的发展,艺术的普及,人们对艺术的需求也日益多样化,于是产生了一门旨在统一产品的实用功能与审美功能的新学科,这个新学科是()A、工业艺术设计B、视觉艺术C、艺术管理D、艺术教育参考答案:A4.崇尚自然之道,主张“出世”,认为应当于天地并生、万物为一,与造化同流,与日月同辉,游乎四海之外的中国传统美学体系是()A、儒家美学B、道家美学C、禅宗美学D、法家美学参考答案:B5.强调古典艺术与现代艺术有机统一,被称为“现代舞蹈之母”的舞蹈家是()A、鲍罗丁B、布梭尼C、约翰·凯奇D、邓肯参考答案:D6.戏剧艺术的三要素中,最本质的要素是()A、剧本B、演员C、观众参考答案:B7.著名的摄影作品《沉思中的周恩来》的拍摄者是()A、卡希B、乔·洛蒂C、陈复礼D、杜修贤参考答案:B8.作于唐高宗咸亨年间的卢舍那大佛雕像位于()A、龙门石窟B、敦煌莫高窟C、云冈石窟D、麦积山石窟参考答案:A9.工艺美术又可称之为()。
A、造型工艺B、实用工艺C、工艺技术D、机械工艺参考答案:B10.以下属于藏族民间舞蹈的是()A、盅子舞C、孔雀舞D、长鼓舞参考答案:B11.西方基督教文学的代表性著作是()。
A、《吠陀经》B、《古兰经》C、《格里高利圣咏》D、《圣经》参考答案:D12.梵蒂冈的教皇签字大厅绘有三幅气势恢宏的壁画——《雅典学院》、《巴那斯山》和《圣典辩论》,分别代表了哲学、艺术和神学,其作者是文艺复兴时期著名的画家()A、拉斐尔B、米开朗基罗C、达芬奇D、乔托参考答案:A13.古希腊悲剧属于第一阶段的西方悲剧,题材多来自神话传说与英雄史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这些简答题你就大部分都写,字尽量写小点吧,一张答题卷不够再找老师拿一张。
至于那4个有感,好像是选2个或3个写上去就好,你自己看看要写哪几个。
中国古代艺术的主要门类:(一)书法艺术——出鬼入神1、书法含义:书法艺术是以中国汉字的文义为内容,以某种字体的书写为形式的独特艺术。
2、书法特点:以自由多样的线的曲直运动和空间构造,表现感情、气势和意境,且有特殊的审美价值。
(形态美、动态美、意境美)3、汉字演变: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草书→楷书→行书。
其中,隶书和楷书是正式书体,行书和草书是辅助字体。
4、书法字体:篆书、隶书、楷书、行书、草书。
其演变规律:由繁到简。
字体创立或成熟时间特点⑴小篆创始于秦代字体略长,笔画圆匀,富于图案美⑵隶书始于秦朝,成熟并通行于汉魏字形结构平衡对称,整齐安定⑶楷(真.正)书形成于汉末字形方正,规矩严整⑷行书开始盛行于晋代兼有楷书和草书的长处,既工整清晰,又飞洒活泼⑸草书起源于汉初.成熟于东晋把书法的写意性发挥到极致,变化丰富,奔放跃动(二)绘画艺术——画中有诗1、中国画:⑴地位:是历史悠久的民族艺术形式⑵分类:以题材不同:分人物画、山水画、花鸟画三大画科。
②表现技法上:有工笔与写意、勾勒与没骨、设色与墨笔等区别。
③艺术风格上:分错彩镂金的工笔重彩画与讲究笔墨韵味、自然清新的水墨淡彩画两类2、文人画⑴地位:是北宋以后中国画的主要艺术形式。
⑵特点:追求抒情写意风格;②创作上强调个性表现,集文学,书法,绘画及篆刻艺术为一体,体现画家多方面文化素养③注重诗意,“画中有诗”3、山水画:⑴地位:山水画作为独立的画科,出现于山水诗兴起的魏晋南北朝时代,是中国画的精粹。
⑵特点:以自然风景为主要的描绘内容②在题材上,特别讲究布局构图,突破时空限制;③在艺术风格上,注重用画面传达出主观情致与神韵,意境是山水画的灵魂。
4、人物画、社会风俗画;《清明上河图》(三)音乐艺术——金声玉振1、上古先秦时期⑴黄帝至周代:诗舞乐三位一体的“乐”文化已经相当发达;⑵新石器早期:河南舞阳出土的距今约9000年的“骨笛”,七孔规制,有完整的七声音列。
⑶战国时期:湖北随县曾侯乙墓出土的距今2400年的青铜编钟,钟上铭文记载着上古乐理。
2、汉唐时期⑴秦汉:设立乐府机构收集民间歌曲和异域音乐,融合成新的音乐样式,有“相和歌”“清商三调”⑵东晋:形成清婉、细腻、柔美的南国“清商乐”⑶南北朝和隋唐:各民族文化交流融合,民间音乐进入宫廷变为歌舞俗乐,总称燕乐,规模宏大。
3、明清时期⑴音乐:戏曲音乐繁荣;⑵器乐:形成古琴、琵琶、筝、三弦、唢呐、笛、箫等乐器独奏艺术门类;⑶名曲:琵琶曲《十面埋伏》,《霸王卸甲》。
(四)舞蹈艺术——宫廷舞和民间舞1、宫廷舞蹈的发展历程⑴萌芽:青海新石器时代遗址出土的彩陶盆上,绘有古人扮作动物跳狩猎舞的形象。
⑵产生:夏商已经产生了宫廷舞蹈。
⑶发展:周代统治阶级制定出包括舞蹈形式在内的礼乐制度。
汉代设乐府,采集整理民间乐舞以满足宫廷文化消费的需要,并把俗乐舞用于宫廷祭祀。
⑷鼎盛:隋唐官办的乐舞机构有教坊司,梨园院,太常寺等,培训专业乐舞艺人.还吸收西域等乐舞。
宋元宫廷队舞,继承了隋唐传统,在艺术上卓有成就。
⑸衰落:明清宫廷舞蹈内容上多为帝王歌功颂德,形式上比较华丽工整,有一定的技巧性和艺术性。
2、民间舞蹈的发展历程⑴先秦:《诗经》和楚辞中描写了周代中原及荆楚地区广泛流传的民间舞蹈形式。
⑵两汉:各地乐舞有了相应发展,出现歌舞繁荣的局面。
⑶南北朝:敦煌石窟的《西凉乐舞》展示了“胡舞”的风范。
⑷隋唐:民间舞蹈的总体特征是各民族舞蹈艺术的大交流、大融合和大创造。
⑸宋朝:民间舞蹈兴盛,民间舞队活跃,有许多节目至今仍在民间流传。
(《武林旧事》)(五)戏曲艺术——多种戏曲成就1、历史渊源:秦汉魏晋南北朝乐舞百戏,隋代“四方散乐”,唐代杂技歌舞都与戏曲有渊源关系。
2、初步形成:自宋代开始,曲子词、鼓子词、诸宫调等说唱形式发达,杂剧与南戏脱颖而出。
3、杂剧兴盛:元朝4、传奇剧繁荣:明代形成海盐,余姚,弋阳,昆山四大声腔。
其中,昆山腔形成“水磨调”5、京剧出现和繁荣:清朝中国传统文化崇尚自然的观念对艺术之影响:崇尚自然,返璞归真,这是一种人生的境界。
二艺术和哲学是孪生的,中国传统文化中崇尚自然的观念当首推道家,而艺术境界中的大象无形、取法自然等恰是哲学和传统文化崇尚自然的直接影响!比如陶翁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即是最好的写照!崇尚自然能更激发艺术家创作的灵感,人在自然放松的状态是最好的,也是最真实的。
从艺术史角度论述“汉型文化”“唐型文化”“宋型文化”特征:汉型文化承战国而来(刘邦非常崇拜魏国公子春申君),总的特色是豪迈奔放,气度恢宏,富于开拓进取精神。
唐型文化承北朝文化,少数民族的文化风尚与汉族文化相结合,气度豪迈,比汉文化更具有包容一切的开放性。
宋型文化非常内敛,婉约,温文尔雅,市民文化抬头。
1。
汉型文化:A文学上,汉代前期盛行楚辞,刘邦有“大风起兮云飞扬”之壮语。
汉代尤其西汉盛行大赋,气势恢弘,想象力丰富,比如司马相如的《子虚赋》《大人赋》;B史学上,《史记》也很有气势,“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C酒:汉代是酒文化社会,饮酒之风盛行,故人多豪迈之士,饮酒悲歌,非常豪迈。
2。
唐型文化:A文学上,唐诗是我国文学史上一颗明珠,尤其盛唐诗颇能代表唐代文化,李白诗就是一例,诗风瑰丽,想象丰富,一气呵成,奔流肆恣,唐代诗风,大抵如此。
B酒文化与茶文化:唐人饮酒之风依旧盛行,少数民族大多数还是很爱喝酒的,“李白斗酒诗百篇”,杜甫的《饮中八仙歌》就是写照。
另外,饮茶之风从唐代开始流行,陆羽有《茶经》,表现出士大夫清雅的一面。
C陶瓷,陶瓷也是不可忽视的反映文化的载体,唐代瓷器较厚重,很多器物模拟中亚西亚金银器而造,有很强的异域风格,反映出唐文化吸纳外来文化的开放性。
3。
宋型文化:A文学上,宋代流行词,词中又以婉约词为大宗,多写儿女私情,故风格温婉的词最多。
(苏辛的豪放词在宋人词中属极少数,并且不被视为宋词正宗。
)B酒文化与茶文化:宋人饮酒,叫做“浅斟低唱”,不像汉代唐代“痛饮狂歌”,也可见宋人温文尔雅的一面。
宋人饮茶之风很盛,甚至在君臣之间有“斗茶”的游戏,也可见士大夫的清雅,文化的婉约。
C陶瓷,宋代瓷器都十分精致,釉色美丽,温润,精品很多,表现出一种内敛含蓄的文化风格。
中国艺术的“月亮精神”中国月亮文化的美学内涵为:第一,月亮的色彩美,传统对月亮色彩的领会偏重于“银轮”、“玉钩” ;第二,月亮的形体美,圆月与弯月都有其美感特征;第三,“美在关系” ,月亮的美在其与周围事物、现象、环境的联系、对比、映衬中突出地显现出来;第四,月亮的美离不开形体、色彩、关系等自然存在,也离不开人的精神活动的参与,月亮给人的美感是一种“温柔的喜悦”。
月亮通过反射太阳光来照亮了黑夜的路,充当了晚上的太阳,但又没有在这方面受到人们的赞扬,这个可以抽象为“雷锋精神”的一种。
月亮的光少了太阳的耀眼,但也没了那份刺眼,正是这份柔和会给情侣带来“花前月下”的浪漫。
月亮身居高位,却没有咄咄逼人的态势。
她不像太阳带着灼人的火焰。
她那淡淡的光辉永远亲切、柔和。
对中国艺术境界的认识和理解世界是无穷尽的,生命是无穷尽的,艺术的境界也是无穷尽的。
“适我无非新”(王羲之诗句),是艺术家对世界的感受。
“光景常新”,是一切伟大作品的烙印。
“温故而知新”,却是艺术创造与艺术批评应有的态度。
艺术源于生活,中国艺术是"圆"的艺术。
“天道曰圆,地道曰方”这是古人提出的一种朴素的观点。
但是,这一观点的提出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奠定了圆作为一种民族审美心理的基础,中国的传统工艺和建筑就可看出,圆形结构在中国传统艺术意境深层结构中包涵了丰富的哲理和品味不尽的巨大思辨内涵。
再说就是雕塑,中国的雕塑更是这样,讲究与天地同在。
还有就是绘画,徐悲鸿说过宁方勿圆,但那只的只是西方画,这也就是中西的不同之处。
试诠释《文心雕龙》“余味曲包”的含义意指文章写得深刻,便含有内在的美,包藏着味外之味对中国古典艺术“含蓄”精神的认识和理解从一般意义上讲,中国古典美学与西方理性思辩的美学有着根本的不同。
西方美学的着重点主要放在对“美”的理论研究上,以对“美”进行近乎残酷的解剖、分析、推理、论证,成就了其作为“理论”的名声,却使它远离了活生生的生命,成为单纯的知识追求,从而背离了审美的本质追求。
中国古典美学则将着重点放在人格的完全与生命境界的提升上,所有哲学与哲学指导之下的艺术实践及其理论总结,都直接指向生命存在,都是为了使作为主体的人更好的体验这活生生的生命,并通过体验从整体上把握这生命,而不止是单纯的对知识的追求。
生命存在是人唯一、也是最终的目的,对知识的追求仅仅是一种手段。
中国古典美学集中体现了这一点,体验也即整体性的生命体验是其内在精神。
体验之所以成为中国古典美学的内在精神,是与中国古人的思维特点及中国传统哲学的终极追求分不开的,两者一个从心里层面上、一个从文化层面上决定了体验成为中国古典美学的内在精神。
此外,体验总是主体的整体性体验,主体的无限提升就成为中国古典美学内在精神的一个主要象征。
“中国古代文人”“艺术化人生”的若干表现和现代启示艺术,对于大多数人而言,还算是一个令人充满遐想的名词。
很多时候,它总是与高品质的生活相关联。
用艺术化来修饰中国古代文人的人生,可见他们的生活是多么的高品质了。
中国古代文人何以能成就艺术化的人生,单是诗词恐怕难以担当此重任。
他们可以保持他们高品质的人生,我想当是与他们调节生活的能力相关。
精神调空的手段高明,自然就会保持精神状态的优良,而精神状态又是高品质人生的一个关键环节。
那么,我们古代文人究竟是用什么样的高明手段调空他们的精神状态,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以创造艺术化的人生呢?它们又会给我们以怎样的启示呢?在尘世之中为自己营造一个精神家园,保持一份信仰。
兴趣爱好很重要,但找到志同道合的朋友更重要。
保持“雅”的生活,用雅的方式宣泄,创造一种雅的精神寄托。
最后要提的就是生活习惯,懂得医术和养生之道。
只要我们做了,那么艺术化的人生,我们也会有可能拥有;但是不去做,我们就永远的不会和艺术化的人生相遇,而只能遥远的渴望着、期冀着,然后让悔恨滋生,留给自己遗憾。
中国古典艺术的现代意义1.用生活的艺术改造现代技术化的生活。
毋庸置疑,在现代社会,技术主义、工具理性渗入人心,充斥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它消解了传统中国文化的迷信与愚昧,极大地改变了中国人的精神,而且推动中国走向了工业化的通途。
因此开展中国古代普泛的审美生活态度的教育,不能仅仅局限于文学、音乐、舞蹈等经典艺术的狭隘的艺术观念,恢复生活中处处充满生灵活趣之美的普泛审美意识,以美感来点醒生活在被物化、被技术异化之梦中酣睡者,以撕破单面的人性,恢复人性的全面生动性和创造力,具有极其深远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