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大水控2002真题

合集下载

[vip专享]2002年--2016年中国地大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历年真题

[vip专享]2002年--2016年中国地大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历年真题

2002中国地大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工程地质学基础一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4)1 工程地质条件:与工程建筑物有关的地质条件的综合,包括:岩土类型及其工程性质、地质构造、地形地貌、水文地质、工程动力地质作用、天然建筑材料六个方面。

2 滑坡:斜坡岩土体在重力等因素作用下,依附滑动面(带)产生的向坡外以水平运动为主的运动或现象。

3 混合溶蚀效应:两种饱和度或温度不同的水混合后,其溶蚀能力有所增强的效应。

4 水库诱发地震:是指由于人类修建水库工程,水库蓄水所引起的地震活动,称为水库诱发地震。

5 活断层:指目前正在活动着的断层或近期有过活动且不久的将来可能会重新发生活动的断层(即潜在活断层)。

6 卓越周期:地震波在地层中传播时,经过各种不同性质的界面时,由于多次反射、折射,将出现不同周期的地震波,而土体对于不同的地震波有选择放大的作用,某种岩土体总是对某种周期的波选择放大得突出、明显,这种被选择放大的波的周期即称为该岩土体的卓越周期。

二简述题(每题10分,共60分)1 工程地质常用的研究方法有哪些?工程地质学的研究方与它的研究内容相适应的,主要有自然历史分析法、数学力学分析法、模型模拟试验法和工程地质类比法。

四种研究方法各有特点,应互为补充,综合应用。

其中自然历史分析法是最重要和最根本的研究方法,是其它研究方法的基础2 试述岩体稳定性分析刚体极限平衡法的思路?刚体极限平衡法的前提条件:1)只考虑破坏面上的极限破坏状态,而不考虑岩土体的变形。

即视岩土体为刚体。

2)破坏面上的强度由C、(值决定,遵循强度判据。

3)滑体中的压力以正压力和剪应力的形式集中作用于滑面上,均视为集中力。

4)三维问题简化为二维(平面)问题来求解。

刚体极限平衡法的思路:1)可能破坏岩土体的几何边界条件;2)受力条件分析;3)确定计算参数;4)计算稳定性系数;5)确定安全系数进行稳定性评价3 岩石力学,土力学与工程地质学有何关系?4 滑坡有哪些常用的治理方法?六字方针:“挡、排、削、护、改、绕” 即避开、加固(抗滑桩、挡土墙、锚固)、移载、排水、岩土性质改良、护坡治理工程常是采取综合治理措施。

中国地大(武汉)普地历年考研题含02—0709—12

中国地大(武汉)普地历年考研题含02—0709—12

2003 年一、名词解释(50 分,每题5 分)1.克拉克值2.火山作用3.变质作用4.生物层序律Generated by Foxit PDF Creator ? Foxit Software For evaluation only.◤普通地质学要点◢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165.洋脊6.河流的平衡剖面7.地震的烈度8.沉积构造9.准平原10.环境地质学二、简述题(60 分,每题10 分)1.湖泊的地质作用。

2.举例说明控制岩石风化特征与风化速度的因素。

3.地下水的地质作用。

4.简述地球上地震的分布。

5.板块构造的含义和板块划分的依据。

6.地球上生命形成和演化的主要阶段。

三、论述题(40 分,每题20 分)1.试论述显生宙时期地球演化的特点。

2.结合自己的认识,谈谈“地球系统科学”的特征、研究内容和方法。

2004 年一、名词解释(44分,每题4分):1. 河流阶地2. 冰期3. 间冰期4. 地层5. 生物风化作用6. 相对年代7. 绝对年龄8. 矿物9. 大气圈10. 冰川11. 雪线二、简答题(28分,每题7分):1.什么是黄土?其成因是什么?2. 泥石流的形成条件。

3. 论述风化作用的类型及他们之间的联系。

4. 变质作用的基本类型和主要特点。

三、论述题(78分):1.外力作用的三大因素是什么?你怎样理解它们的作用和意义?(15分)2.简述湖泊的地质作用。

(15分)Generated by Foxit PDF Creator ? Foxit SoftwareFor evaluation only.◤普通地质学要点◢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173.如果大气CO2含量急剧升高,将会导致什么结果?(15分)4.在地下水开发利用中,应该注意哪些问题?(15分)5.谈谈环境地质学的研究内容。

(18分)__2002 年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普通地质学考研试题1、名词解释(每小题5 分,共30 分)(1)历史比较法(2)克拉克值(3)冲积物的二元结构(4)冰蚀谷(5)潮坪(6)滑坡2—8、简述题(每小题10 分,共70 分)2.地球内部圈层划分及其依据3. 举例说明化学风化作用的主要方式4. 岩溶作用发育条件及主要岩溶地形5. 风威沙的特点6.河流地质作用的一般趋势7.火山喷发类型及其特征8.基岩海岸的海蚀地貌类型及其形成过程湖北襄阳海角⑦号制作整理地—2—大考研真题2003 年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普通地质学考研试题1、名词解释(每小题5 分,共50 分)(1)波切台(2)潮坪(3)冲积物的二元结构(4)底层层序律(5)风化作用(6)滑坡(7)侵蚀基准面(8)软流圈(9)岩浆(10)浊流2、论“历史比较法”(10 分)3、地壳上升对河流、地下水地质作用的影响(10 分)4、干旱气候区湖泊的演化过程(10 分)5、河流的侧蚀作用及其演化趋势(10 分)6、河流地质作用的一般趋势(20 分)7、浅海区化学及生物沉积作用方式及主要沉积物类型和特点(20 分)8、影响风化作用的因素(20 分)湖北襄阳海角⑦号制作整理地—3—大考研真题2004 年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普通地质学考研试题1、名词解释(每小题5 分,共30 分)(1)变质作用(2)波切台(3)泥石流(4)侵蚀基准面(5)地震震级及烈度(6)浊流2—7 为论述题(每小题20 分,共120 分)2、干旱气候区湖泊的演化过程3、河流地质作用的一般趋势4、举例说明化学风化作用的主要方式5、试述大陆漂移说的主要证据6、试述河谷、冰蚀谷的主要区别7、试述岩石地层单位湖北襄阳海角⑦号制作整理地—4—大考研真题2005 年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普通地质学考研试题一、名词解释(每小题5 分,共30 分)1、海啸2、胶结作用3、层理4、化石5、平行不整合6、泥石流二、 7—12 为论述题(每小题20 分,共120 分)7、地球内部圈层划分及其依据8、河流地质作用的一般趋势9、试述影响风化作用的因素10、海滨区的沉积作用类型及特点11、试述岩石地层单位与年代地层单位的关系12、断层的组合类型并用图示意湖北襄阳海角⑦号制作整理地—5—大考研真题2006 年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普通地质学考研试题一、名词解释(每小题5 分,共40 分)1、解理2、风化壳3、三角洲4、深切河曲5、石笋6、岩床7、变质作用8、地震震级和烈度二、论述题(共110 分)1、试述地球内部圈层划分及其主要特征(30 分)2、河流侧蚀作用过程及其产物(30 分)3、试述河谷、冰蚀谷和风蚀谷的成因及差异(30 分)4、试述断裂构造类型及主要特征(20 分)湖北襄阳海角⑦号制作整理地—6—大考研真题2007 年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普通地质学考研试题一、问答题(100 分)1、举例说明非共轴递进变形(20 分)2、剪节理的主要特征(20 分)3、简述劈理的分类及其应变意义(20 分)4、简述纵弯滑褶皱的主要特点及其次级小型构造(20 分)5、野外识别断层的主要标志(20 分)二、选择题(50 分)1、确定岩层产状的两个基本因素()A 走向和倾向B 走向和倾角C 倾向和倾角1、两套地层关系反映了构造演化为:下降沉积—褶皱、岩浆侵入并遭受剥蚀—再下降沉积,其接触关系为()A 平行不整合B 角度不整合C 整合D 假整合2、岩层产状和厚度不变,若坡向与倾向相同,当坡角越接近倾角时,则露头宽度()A 越大B 越小C 无变化3、在共轴递进变形情况下应变椭球体长轴大体相当于()A 最大压应力方向B 最大张应力方向C 中间应力轴方向4、线理延伸方向与应变椭球体A 轴一致成为A 型线理()A 石香肠构造B 褶皱线理C 矿物生长线理湖北襄阳海角⑦号制作整理地—7—大考研真题5、褶皱内弧曲率相同,等倾斜线等长的褶皱是()A 顶薄褶皱B 等厚褶皱C 平行褶皱D 相似褶皱6、鞘褶皱是一种特殊的A 型褶皱,它是()A 在强烈压扁条件下产生B 在强烈拉伸条件下长石C 发育在韧性剪切带中强烈剪切部位7、正断层形成的安德森模式是A δ2 直立,δ1δ3 水平B δ1 直立,δ2δ3 水平Cδ3 直立,δ1δ2 水平__2009年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普通地质学考研试题一、名词解释(5×6=30):将今论古风棱石岩浆矿物层理二、判断题(10×3=30):重力异常知识、有关地热流的概念、球形风化的理解、倾向走向的关系、地震震级与烈度的概念。

水污染控制工程重点复习题最终版6页

水污染控制工程重点复习题最终版6页

《水污染控制工程》重点复习题一、名词解释1、生物膜法生物膜法是一大类生物处理法的统称,包括生物滤池、生物转盘、生物接触氧化池、曝气生物滤池及生物流化床等工艺形式,其共同的特点是微生物附着生长在滤料或填料表面上,形成生物膜。

污水与生物膜接触后,污染物被微生物吸附转化,污水得到净化。

2、活性污泥法活性污泥法是以活性污泥为主体的废水生物处理的主要方法。

活性污泥法是向废水中连续通入空气,经一定时间后因好氧性微生物繁殖而形成的污泥状絮凝物。

利用活性污泥的生物凝聚、吸附和氧化作用,以分解去除污水中的有机污染物。

然后使污泥与水分离,大部分污泥再回流到曝气池,多余部分则排出活性污泥系统。

3、生物脱氮生物脱氮是在微生物的作用下,将有机氮和氨态氮转化为N2和N x O气体的过程。

其中包括硝化和反硝化两个反应过程。

(PPT版)含氮化合物经过氨化、硝化、反硝化后,转变为氮气而被除去的过程。

(课本版)4、泥龄微生物平均停留时间,又称污泥龄,是指反应系统内的微生物全部更新一次所用的时间,在工程上,就是指反应系统内微生物总量与每日排出的剩余微生物量的比值。

以θC表示,单位为d。

5、污泥比阻单位质量干滤饼的过滤阻力m/kg,比阻抗值越大的污泥,越难过滤,其脱水性能也差。

6、水体自净河流的自净作用是指河水中的污染物质在河水向下游流动中浓度自然降低的现象。

7、废水生物处理定义1:利用微生物的氧化分解及转化功能,以废水有机物作为微生物的营养物质,通过微生物的代谢作用,使废水中的污染物质被降解、转化,废水得以净化。

定义2:污水的生物处理是利用自然界中广泛分布的个体微小、代谢营养多样、适应能力强的微生物的新陈代谢作用,对污水进行净化的处理方法。

(课本上有两种定义,自己选择哈!)8、BOD5在规定条件下微生物氧化分解污水或受污染的天然水样中有机物所需要的氧量(20℃,5d)。

水中有机污染物被好氧微生物分解时所需的氧量,间接反映了水中可生物降解的有机物量。

地质防治水考试卷C

地质防治水考试卷C

云盖山煤矿二矿“W ”型人才通道考试卷一.单选题(每题1分,共20分)1 ( )煤层厚度变化极大,呈透镜状、鸡窝状,一般不连续,很难找出规律。

A 稳定B 较稳定C 不稳定D 极不稳定 D2 矿井应当分井、分水平设观测站进行涌水量的观测,每月观测次数不少于( )。

A 1次B 2次C 3次D 4次 C3 报废巷道封闭时,在报废的暗井和倾斜巷道下口的密闭水闸墙应当留泄水孔,( )定期进行观测,雨季加密观测。

A 每季度B 每月C 每2月D 每年 B4 每个煤矿应结合实际情况开展隐蔽致灾地质因素普查,提出普查报告,由煤矿( )组织审定。

A 总工程师B 总经理C 安全矿长D 地测副总 A5 矿井管理人员和( )应当熟悉水害应急预案和现场处置方案。

A 瓦检员B 安检员C 调度室人员D 验收员C6 放水时,应当设有专人监测钻孔出水情况,测定( )和水压,做好记录。

A 水温B 水量C 水质D 水位 B7 当发现暴雨洪水灾害严重可能引发淹井时,应当立即撤出( )到安全地点。

A 作业人员B 安检人员C 管理人员D 检查人员 A8 基建煤矿移交生产后,应在1年内进行煤矿地质类型划分,编写( ),煤矿地质类型划分报告由煤矿企业总工程师组织审定。

A 生产地质报告B 建井地质报告C 勘探报告D 煤矿地质类型划分报告 D9 《煤矿安全规程》第二百八十九条规定,预计水压较大的地区探水时,深水钻进之前,必须先安好( )和控制闸阀,进行耐压试验,达到设计承受的水压后,方准继续钻进。

A 水压计B 水表C 孔口管D 压力表C10 稳定煤层内的顺煤层巷道的观测点间距为( )。

A ≤10B 10~25C 25~50D 50~100 D11 井工煤矿补充勘探工程布置应坚持井上下结合,且与井巷设计工程结合。

勘探线原则上应垂直于煤层( )布设。

A 走向B 倾向C 褶曲轴部D 断层走向 A12 用煤电钻代替专门探水钻机进行探放水,导致包括正在探水作业的人员伤亡。

“水污染控制”2002博考题

“水污染控制”2002博考题

华南理工大学2002年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题科目名称:水污染控制命题单位:造纸与环境工程学院一、简述题(每题10分,共70分):1.简述胶体的双电层结构及稳定性机理。

含硫化物的废水能否用铁盐絮凝剂进行混凝处理?又能否用阳离子高分子絮凝剂进行絮凝处理?为什么?答:不能。

生成硫化铁胶体稳定。

不能。

形成共价键降低电荷中和作用。

2.简述过滤的四大机理并指出其中起主要作用的是哪一机理;答:过滤的四大机理:吸附、筛滤、沉降、截获其中吸附是过滤的最基本过程。

①滤料颗粒起着吸附介质的作用水在滤层孔隙中曲折流动时,悬浮颗粒与滤料之间有更多的接触机会,滤料较大的比表面积及其表面活化能使其对悬浮颗粒起着粘附吸着作用;②滤料孔隙由于SS颗粒粘附作用而积累而变小此时存在筛滤作用;③多的滤料颗粒提供了沉淀面积(1m3粒径为0.5 mm滤料可供SS沉淀的有效面积大约有400m2)当废水流过滤层时,只要速度适宜其中的悬浮杂质就会向这些沉淀沉降;④截获作用。

3.什么是微生物?污水处理中常见的微生物有哪几类?什么是微生物的新成代谢作用?有哪几种代谢形式?什么是酶?其特点及作用是什么?答:极微小的生物,多数是单细胞的,也有多细胞的,一般肉眼看不见,镜见。

常见:植物型:菌类、藻类;动物类:原生动物,后生动物。

微生物在生命活动中,不断从外界环境中摄取营养物质,并通过复杂的酶催化反应将其加以利用,提供能量并合成新的生物体,同时又不断向外界环境排泄废物。

这种为了维持生命活动与繁殖下代而进行的各种化学变化称为微生物的新成代谢。

A.分解代谢;B.合成代谢。

酶是由活性细胞产生的一些特殊的蛋白质,是具有高度专一性的催化剂。

4.氯胺法消毒过程中一氯胺、二氯胺、三氯胺各是在什么pH 值条件下产生?氯胺消毒的原理与特点是什么?答:当水中含有氨态氮时,投氯后生成各种氯胺:当pH>9时,一氯胺占优势;当pH=7时,一氯胺与二氯胺近似等量;当4.4<pH<6.5时,主要为二氯胺;当pH<4.4时,产生三氯胺;氯胺的消毒作用是依靠其水解产物HOCl;如NH3+HOCl=NH2Cl+H20NH2Cl+ HOCl= NHCl2+ H20NHCl2+ HOCl= NCl3+ H20因此氯胺的消毒只有当水中的HOCl,消耗后,上述反应向左进行,氯胺才不断释放出HOCl,而继续起消毒作用。

2002中国地质大学(北京)829石油与天然气地质学考研试题

2002中国地质大学(北京)829石油与天然气地质学考研试题

机密★启用前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02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试题*
科目代码: 829 科目名称:石油与天然气地质学考生姓名:公众号考生编号:关注“地质考研招聘”
考生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须在本试题纸上和答题纸上的指定位置填写考生姓名和考生编号
等信息。

2.所有答案必须书写在答题纸指定位置上,写在本试题纸或草稿纸上无效。

3.必须使用黑(蓝)色字迹的钢笔、圆珠笔或者签字笔书写。

4.考试结束,将答题纸和本试题一并装入试题袋中交回。

(特别提醒:所有答案都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写在本试题纸上及草稿纸上无效,考完后试题随答题纸一起交回。


*:真题。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水文地质学基础2002—2010+2013考研真题 2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水文地质学基础2002—2010+2013考研真题 2
h=h1,在x=0
h=(h1+2h2)/3,在x=0.5L
h=h2,在x=L
由此可以得到:
评分标准:作对(1),15分;(2)5分。如果思路正确而答案有误,则适当减分。
三、简答题(每题15分,共60分)
1.简述岩石中水的作用力以及水分存在的形式
岩石中的水主要受到分子力、毛细力和重力的作用,相应以结合水、毛细水和重力水的的形式存在于岩石的空隙之中。
3.某开采井在一承压含水层抽水,附近观测孔观测到该承压含水层水头下降了6 m,则该处含水层有效应力将,含水层上部粘性土盖层的孔隙水压力将、密度将、渗透系数将。(填“增大”或“减小”)
4.在一次渗流试验中,细砂(A-B段)和粉砂(C-D段)被填入断面呈圆形的水平柱形容器中,如图1所示,入口与出口流量稳定为Q,测压管水面高度分别为hA、hB、hC、hD,CD之间距离为15 cm,AB之间距离为10 cm,直径d2是d1的2倍,已知hAhB=3 cm,hChD=9 cm,则细砂渗透系数是粉砂渗透系数的倍,从B断面到C断面,渗透流速的变化趋势是。
一、请解释下列概念(每题6分,共 30分)
1.蒸腾
2.裂隙率
3.水力梯度
4.钙华
5.下降泉
二、辨析题(每题6分,共 30 分)
1.沙漠地区降雨量很少,所以沙漠地区的地下水没有补给来源。
2.松散岩层的给水度虽然经验上被认为是固定的参数,但实际上也随时间变化,并且总是小于孔隙度。
3.潜水埋深越小,蒸发越强烈,降水入渗补给系数也越大。
评分标准:三个作用力和水的存在形式5分。
2.简述潜水和承压水的特点和差异
潜水为饱水带中第一个具有自由表面的含水层中的水。由于无隔水顶板,潜水能积极参与水循环,其动态随季节变化明显,地下水也易收污染。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普通地质学2002~2013年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详解分解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普通地质学2002~2013年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详解分解

2002年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考试科目:普通地质学(A)试适用专业:地球化学、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1、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30分)(1)历史比较法发生在地质历史时期的地质作用及其结果,与现代正在进行的地质作用及其产物有相似之处。

从研究现代地质作用的过程和产物中总结得出的规律,可用来分析保留在地层及岩石中的各种地质现象,从而推断古代地质作用的过程和古地理环境。

(2)克拉克值元素在地壳中平均重量百分比称为克拉克值(3)冲击物的二元结构河流冲积物在垂直剖面上的结构。

洪水期限河流断面扩大,引起河漫滩洪水流速减小,洪水挟带的细粒泥砂,覆盖在河床冲积物上,形成下部为粗砂和砾石组成的河床冲积物,上部为细砂或粘土组成的河漫滩冲积物,构成下粗上细的沉积结构,叫“二元结构”。

(4)冰蚀谷:由山谷冰川刨蚀、改造而形成的宽阔,平直、横剖面呈“U”形的谷地。

(5)潮坪:一种沙质或泥质的几乎是水平的海岸沼泽化平坦地,这种平坦地随着潮水的升降而交替地被淹没或露出。

亦称潮间带。

(6)滑坡:斜坡上的土体或基岩,在重力作用下及地下水活动的影响下,沿一个或滑动面整体向下滑动的现象,称为滑坡。

2-8为简述题(每小题10分,共70分)2、地球内部圈层划分及其依据;(试述地球内部圈层划分及其主要特征)根据地震波波速的研究,以“莫霍面”与“古登堡面”为主要界面,将地球内部分为三个圈层,三个圈中又细分为七层,即地球内部有“七层三圈两个界面”。

地壳(圈)——硅铝层(花岗岩质岩)硅镁层(玄武岩质岩)————莫霍面————岩石圈(地壳+上地幔B层)地幔(圈)——上地幔(B、C层)下地幔(D层)————古登堡面————地核(圈)——外核(E层)过渡层(F层)内核(G层)①地质学依据:密度测量,地球5.516g/cm3,地表岩石2.7-2.8g/cm3。

②地质物理学依据:地震波按传播方式分为体波和面波。

体波又可分为纵波和横波。

地震波速的变化就意味着介质的密度和弹性性质发生了变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2年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环境工程专业研究生入学考试
科目:环境学导论
一:解释下列概念(每小题3分,共18分)
1.环境
2.固体废物
3.环境问题
4.二次污染
5.水体富营养化
6.生产者
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18分)
1.生态系统具有的三大功能是、、。

2.环境科学是一门到和之间的边际学科。

3.固体废物按其来源可分为、、、、。

4.排入水体的化学污染物质大致可分为、、和。

5.烟尘控制常用的除尘装置有、、和。

6.可持续发展论体现的原则的包括原则、原则、
原则、和原则。

三、判断正误,对的打√,错的打×,并改正(每小题3分,共15分)
1.控制人口是解决当前环境问题的唯一途径。

()
2.一般情况下,食物链越简单,生态系统越稳定。

()
3.一般情况下,污水中的COD Cr>BOD20>BOD5>COD Mn。

()
4.环境污染研究中所说的重金属主要指铅、汞、铜、镉和类金属砷等毒性显著的元素。

()
5.一般来说,天气晴朗、太阳顶角较小时,出现光化学烟雾的可能性较大。

()
四.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24分)
1,解决环境问题的根本途径有那些?
2.水体污染常用的有机污染指标有哪些及其含义?
3.固体废物综合管理的主要目标是什么?
4.生态学的一般规律有哪些/
五.论述题(第一小题必做,15分,二三小题选做一题,10分)
1.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思路是什么?你认为实现该战略人们应该需要做哪些工作?
2.试论述固体废物对环境产生的危害。

3.论述水体富营养化形成的主要过程及其状态判别指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