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粘剂全部课件课件
合集下载
胶粘剂优秀课件

1
防腐蚀
2
用于军事领域
3
用作生物医用
4
防恐反恐
第三章 胶粘剂
胶粘剂发展趋势
❖发展无溶剂性胶粘剂 ❖发展纳米胶粘剂 ❖发展多功能胶粘剂 ❖发展军事、国防用胶粘剂
第三章 胶粘剂
发展无溶剂不仅危害人 的身心健康,而且会破坏大气层中的 臭氧层。
➢胶粘剂工业新的发展趋势,即向无溶
剂的胶粘剂发展。
发展纳米胶粘剂
❖纳米胶粘剂是材料领域的重要组 成部分,发展纳米胶粘剂,有可能在 席卷全球的“纳米经济”急战中, 抢夺一个技术制高点。
❖纳米胶粘剂将成为一颗耀眼的新 的科技明星。
发展多功能胶粘剂
❖当一种胶粘剂同时具有多种功能的时 候,它的应用价值往往陡增,所以多功 能胶粘剂是胶粘剂工业的发展趋势之 一。
❖粘附力(practical adhesion):强度由被 粘物和胶粘剂的力学性能决定。
第三章 胶粘剂
胶粘剂的固化
❖ 固化:通过适当方法使胶层由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
热熔胶的固化
按
溶液型胶的固化
固
化
乳液型胶的固化
方
增塑糊型胶粘剂的固化
式
反应型胶粘剂的固化
第三章 胶粘剂
3.2 粘结接头的设计
❖1 接头及其受力情况:相当复杂,主要机械力
度关系。 3. 解释不了对于高分子化合物极性过大,反
而胶接强度降低。 4. 解释不了水的影响。
第三章 胶粘剂
静电理论
❖ 该理论认为:在胶接接头中存在双电层,胶接 力来自双电层的静电引力。
❖ 胶接功等于电容器瞬间放电的能量,计算公式
如下:
WA
2Q2
h
WA--胶接功;Q--电荷表面密度; h--放电距离;ε--介质的介电常数
关于胶黏剂的学习ppt课件

7
特性:1.高可靠性,耐热和机械冲击;
2.黏度低,流动快,PCB不需预热;
3.固化前后颜色不一样,方便检验;
4.固化时间短,可大批量生产;
5.翻修性好,减少不良率。
6.环保,符合无铅要求。
应用:广泛应用在MP3、USB、手机、篮牙等手提电
子产品的线路板组装。
8Hale Waihona Puke 二;环氧贴片胶黏剂简介:片胶,也称为SMT接着剂、SMT红胶,它是红
特性:本品为环保阻燃型环氧树脂灌封AB胶,粘度低
、流动性好、容易渗透进产品的间隙中,散热性好;可 常温或中温固化,固化速度适中;固化后无气泡、表面 平整、有光泽、硬度高;固化物耐酸碱性能好,防潮防 水防尘性能佳,耐湿热和大气老化;固化物具有良好的 绝缘、抗压、粘接强度高等物理特性。
12
应用:强化电子器件的整体性,提高对外来冲击、震
6、可通过自动机械点胶或网印施胶,方便操作。
15
应用:对各种基材进行结构性粘结,强度通常都超过
被粘基材的强度,尤其可以用来粘结那些无法焊接或使 用其他胶黏剂的相异基材。同时应用于应用于玻璃家具 、玻璃工艺、水晶工艺品、电子秤、电子元器件、LCD 、LED、手机按键、医疗器材、塑胶工艺、电机、排线 生产及补强、线路板披覆、跳线固定、焊点保护、线圈 音圈固定、激光头、光学镜头、IC卡和芯片、手表、电 子各种透明塑胶(PC、PMMA、PS、PVC、PE、 ABS、PU 、TPU、PET)等的固定、粘接、密封及灌注。
粘接强度>30MPa,抗剪强度>18MPa),能承受较大荷载 ,且耐老化、耐疲劳、耐腐蚀,在预期寿命内性能稳定 ,适用于承受强力的结构件粘接的胶粘剂。
特点:结构胶强度高、抗剥离、耐冲击、施工工艺简
特性:1.高可靠性,耐热和机械冲击;
2.黏度低,流动快,PCB不需预热;
3.固化前后颜色不一样,方便检验;
4.固化时间短,可大批量生产;
5.翻修性好,减少不良率。
6.环保,符合无铅要求。
应用:广泛应用在MP3、USB、手机、篮牙等手提电
子产品的线路板组装。
8Hale Waihona Puke 二;环氧贴片胶黏剂简介:片胶,也称为SMT接着剂、SMT红胶,它是红
特性:本品为环保阻燃型环氧树脂灌封AB胶,粘度低
、流动性好、容易渗透进产品的间隙中,散热性好;可 常温或中温固化,固化速度适中;固化后无气泡、表面 平整、有光泽、硬度高;固化物耐酸碱性能好,防潮防 水防尘性能佳,耐湿热和大气老化;固化物具有良好的 绝缘、抗压、粘接强度高等物理特性。
12
应用:强化电子器件的整体性,提高对外来冲击、震
6、可通过自动机械点胶或网印施胶,方便操作。
15
应用:对各种基材进行结构性粘结,强度通常都超过
被粘基材的强度,尤其可以用来粘结那些无法焊接或使 用其他胶黏剂的相异基材。同时应用于应用于玻璃家具 、玻璃工艺、水晶工艺品、电子秤、电子元器件、LCD 、LED、手机按键、医疗器材、塑胶工艺、电机、排线 生产及补强、线路板披覆、跳线固定、焊点保护、线圈 音圈固定、激光头、光学镜头、IC卡和芯片、手表、电 子各种透明塑胶(PC、PMMA、PS、PVC、PE、 ABS、PU 、TPU、PET)等的固定、粘接、密封及灌注。
粘接强度>30MPa,抗剪强度>18MPa),能承受较大荷载 ,且耐老化、耐疲劳、耐腐蚀,在预期寿命内性能稳定 ,适用于承受强力的结构件粘接的胶粘剂。
特点:结构胶强度高、抗剥离、耐冲击、施工工艺简
胶黏剂及胶黏作用最全PPT

偶联剂
常用偶联剂:有机聚硅氧烷偶联剂。
偶联剂
偶联剂作用机理: 分子同时具有极性和非极性部分,同时与极
1. 基料 /粘结料
2. 填料
3. 溶剂或稀释剂
4. 助剂
1、基料/粘结料
定义:起粘结作用并赋予机械强度的主要成分。 种类:合成或天然树脂、合成橡胶、无机物等。
聚合物的分子量和分子量分布、流变性、极性、 结晶性等影响胶粘剂的胶接强度。
2、填料
作用: ✓ 降低热膨胀系数和固化收缩率,提高胶层形状
的稳定性 ✓ 提高内聚力、冲击韧性和耐热性 ✓ 改善胶粘剂的流动性和调节粘度
木材胶黏剂用量日益扩大增多,全世界木 材胶黏剂产量占胶黏剂总产量的3/4,如美 国约60%的合成胶黏剂用于木材加工业, 俄 罗 斯 为 79% , 日 本 为 75% , 在 我 国 60%~70%的胶黏剂也用于木材加工业。
胶粘剂的分类
1、按化学组成
合成胶 有机胶
天然胶 无机胶
合成树脂型 合成橡胶型 复合型
• 使用温度-40-150ºC适用于钢窗,铝门 窗与玻璃粘贴密封;以及保温,隔热等箱 体接缝的密封使用.
• 使用温度-40-90ºC适用于钢窗,铝及建 筑方面的密封补漏.门窗与玻璃粘贴密 封;以及屋顶楼层裂纹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目前不同行业对胶 黏剂及粘接技术的要求越来越高。2012年 世 界 胶 黏 剂 总 需 求 量 为 1700 万 吨 , 预 测 2020年将达2500万吨。
两千年前的秦 朝用糯米浆与石灰 作砂浆粘合长城的 基石,使万里长城 成为中华民族伟大 文明的象征之一。
秦俑博物馆中出土的大型彩绘铜车马的制造
中,用了磷酸盐无机胶黏剂。
• 东汉时期用糯米浆糊制成棺木密封胶,配 以防腐剂,使马王堆古尸出土时肌肉及关 节仍有弹性,足见中国胶接技术之高超。
胶粘剂基础知识及产品详解PPT课件

第28页/共122页
加成固化反应催化剂中毒
如何降低反应的抑制现象 • 界面的抑制现象
-清洁被污染的表面(OS液体) -预先烘烤组装材料 -涂上一道阻隔层 -加入或使用促进剂 • 总体的抑制现象 -更换底材 -选择非白金触媒产品
第29页/共122页
工业用粘接/密封剂
第30页/共122页
工业用粘接/密封剂
第14页/共122页
有机硅固化机理
固化
HOHO HO
OH
OH OH
xx xx
有机硅预聚物 + 固化剂(交联剂)= 有机硅弹性体
第15页/共122页
有机硅基础概念
聚二甲基硅氧烷
Methyl H C
第16页/共122页
有机硅分子模型: 聚二甲基硅氧烷 (PDMS)
H
•
O-Si-O健角大
•
Si-O 键能大
在一起的粘接现象。
粘接
非结构性粘接:主要指表面粘涂、密封和功能型粘接等。
涂敷
灌封
第2页/共122页
密封
粘接理论
• 机械理论:粘接主要是通过胶粘剂在两 粘接面间形成机械互锁结构。
胶粘剂粘接经表面打磨的致密材料效果 要比表面光滑的致密材料好。(如金属表面处理前的喷沙)
吸附理论 吸附理论认为,粘接力的主要来源是分子间作用力:包括 氢键力和范德华力。(聚氨酯分子极性强,能与很多材料 表面形成氢键,其粘接面较广,对粘接面的洁净要求也较 高。)
第7页/共122页
胶粘剂一般术语
• 介电强度 是一种材料作为绝缘体时的电强度的量度。它 定义为试样被击穿时,单位厚度承受的最大电压,表示为 伏特每单位厚度。
测定方法:通常采用短时间法, 加在两电极间的电压从零开始以相同的 速率上升,直至介质被击穿。 单位:kV/mm、V/mil
加成固化反应催化剂中毒
如何降低反应的抑制现象 • 界面的抑制现象
-清洁被污染的表面(OS液体) -预先烘烤组装材料 -涂上一道阻隔层 -加入或使用促进剂 • 总体的抑制现象 -更换底材 -选择非白金触媒产品
第29页/共122页
工业用粘接/密封剂
第30页/共122页
工业用粘接/密封剂
第14页/共122页
有机硅固化机理
固化
HOHO HO
OH
OH OH
xx xx
有机硅预聚物 + 固化剂(交联剂)= 有机硅弹性体
第15页/共122页
有机硅基础概念
聚二甲基硅氧烷
Methyl H C
第16页/共122页
有机硅分子模型: 聚二甲基硅氧烷 (PDMS)
H
•
O-Si-O健角大
•
Si-O 键能大
在一起的粘接现象。
粘接
非结构性粘接:主要指表面粘涂、密封和功能型粘接等。
涂敷
灌封
第2页/共122页
密封
粘接理论
• 机械理论:粘接主要是通过胶粘剂在两 粘接面间形成机械互锁结构。
胶粘剂粘接经表面打磨的致密材料效果 要比表面光滑的致密材料好。(如金属表面处理前的喷沙)
吸附理论 吸附理论认为,粘接力的主要来源是分子间作用力:包括 氢键力和范德华力。(聚氨酯分子极性强,能与很多材料 表面形成氢键,其粘接面较广,对粘接面的洁净要求也较 高。)
第7页/共122页
胶粘剂一般术语
• 介电强度 是一种材料作为绝缘体时的电强度的量度。它 定义为试样被击穿时,单位厚度承受的最大电压,表示为 伏特每单位厚度。
测定方法:通常采用短时间法, 加在两电极间的电压从零开始以相同的 速率上升,直至介质被击穿。 单位:kV/mm、V/mil
胶粘剂PPT学习课件PPT课件

聚醋酸乙烯粘合剂
• 主要用于木料、纸制品、无纺布、发泡 聚乙烯等的粘接 。
• (1)聚醋酸乙烯乳液胶粘剂 • 结构式:
CH CH2 n
OCOCH3
第26页/共50页
• 合成方法:
由醋酸乙烯在乳化剂存在下进行乳液聚合(自由基聚合 机理)。
第27页/共50页
• 主要原料: • ①引发剂 :是水溶性的,如过硫酸铵、过硫酸钾; • ②保护胶体:聚乙烯醇,用来改善胶乳的贮存稳定性; • ③乳化剂:常用阴离子型或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 • ④增塑剂:常用邻苯二甲酸二丁酯。
第17页/共50页
粘接的基本原理
• (1)几种粘接理论简介
• ①吸附理论
• 物理吸附的范德华力:当两理想平面相距 1nm,吸引力可达10—100MPa; 0.3nm, 可达100-1000MPa。
• 只要胶粘剂能充分润湿被粘物表面,并与之
达到良好接触,分子间的引力便产生了胶粘
作用。
第18页/共50页
浸稳透力而使用的低分子化合物,有些稀释 剂还能降低粘合剂的活性,延长粘合剂的使 用期。
第5页/共50页
• (5)填料 • 填料的作用是改善粘合性能和降低粘合剂的成
本。填料一般是粉末状或细短纤维状。填料的 用量要合适,否则会导致粘接性能下降。 • (6)偶联剂 • 偶联剂是为了改善粘合剂和被粘物表面之间 的界面强度而使用的助剂。偶联剂是具有反应 性基团的化合物,可与被粘物表面分子形成化 学键合。偶联剂又称增粘剂。 • (7)其它助剂 • 粘合剂组分除上述必需的组分外,有进根据粘 料的结构性质、用途还需加入防老剂、着色剂、 引发剂、促进剂、乳化剂、增稠剂、防老剂、 阻燃剂、稳定剂等组分。
• (2)按物理形态分类 • 水基型:基料分散于水中形成水溶液或乳液,
第6章 胶粘剂PPT课件

32
7.3.3 聚氨酯胶粘剂的性能与应用
➢ 可以通过改变羟基化合物的种类、分子量、异氰 酸酯的种类以及各组分的比例,制成满足各种行业、 各种性能要求的高性能胶粘剂; ➢ 缺点:高温、高湿条件下易水解; ➢ 主要应用领域:制鞋、食品包装、纺织、木材等
33
国外聚氨酯胶黏剂发展总的趋势是适应世界对环保、 安全、生越来越严格要求的非溶剂,提高综合粘接性 能,发展结构性和功能性粘接。
8
6.1.3 粘结与粘结工艺
➢液体对固体的浸润程度要取决于他们的表面张力大 小:
表面张力小的物质能够很好浸润表面张力大的物 质,而表面张力大的物质不能浸润表面小的物质;
➢ 金属的表面张力大,能被表面张力小的聚合物胶 粘剂浸润; ➢ 含氟聚合物和非极性的聚烯烃类聚合物的表面张力 极低,很难被粘结; ➢ 玻璃、陶瓷介于两者之间。
R N H C H 2C H C H 2 O H
22
(1) 环氧树脂的组成 ➢增韧剂:改善脆性,提高冲击强度和剥离强度
非活性增韧剂:以游离态存在,如邻苯二甲酸二丁(辛) 酯
活性增韧剂:参与固化反应,如低分子PU、PA、液体 丁腈、液体羧基丁腈橡胶等;
➢稀释剂:改善工艺性,增加对被粘物的浸润性,如丙酮、 甲苯、乙酸乙酯等;
的含羟基的线性聚合物; 一般制成双组分使用;
(4)聚氨酯树脂胶粘剂: 多异氰酸酯与多羟基化合物反应而成。
30
7.3.2 聚氨酯胶粘剂的分类
根据使用形态分:
➢单组分聚氨酯胶粘剂: 优点:使用方便、无需调胶; 聚氨酯热熔胶、封闭型聚氨酯胶粘剂、放射线固化
型聚氨酯胶粘剂、压敏型聚氨酯胶粘剂、单组分水性胶 粘剂等
非结构型胶粘剂
➢不受力或受力不大; ➢橡胶型、热塑性胶粘剂; ➢常以压敏、密封、热溶剂形式出现。
7.3.3 聚氨酯胶粘剂的性能与应用
➢ 可以通过改变羟基化合物的种类、分子量、异氰 酸酯的种类以及各组分的比例,制成满足各种行业、 各种性能要求的高性能胶粘剂; ➢ 缺点:高温、高湿条件下易水解; ➢ 主要应用领域:制鞋、食品包装、纺织、木材等
33
国外聚氨酯胶黏剂发展总的趋势是适应世界对环保、 安全、生越来越严格要求的非溶剂,提高综合粘接性 能,发展结构性和功能性粘接。
8
6.1.3 粘结与粘结工艺
➢液体对固体的浸润程度要取决于他们的表面张力大 小:
表面张力小的物质能够很好浸润表面张力大的物 质,而表面张力大的物质不能浸润表面小的物质;
➢ 金属的表面张力大,能被表面张力小的聚合物胶 粘剂浸润; ➢ 含氟聚合物和非极性的聚烯烃类聚合物的表面张力 极低,很难被粘结; ➢ 玻璃、陶瓷介于两者之间。
R N H C H 2C H C H 2 O H
22
(1) 环氧树脂的组成 ➢增韧剂:改善脆性,提高冲击强度和剥离强度
非活性增韧剂:以游离态存在,如邻苯二甲酸二丁(辛) 酯
活性增韧剂:参与固化反应,如低分子PU、PA、液体 丁腈、液体羧基丁腈橡胶等;
➢稀释剂:改善工艺性,增加对被粘物的浸润性,如丙酮、 甲苯、乙酸乙酯等;
的含羟基的线性聚合物; 一般制成双组分使用;
(4)聚氨酯树脂胶粘剂: 多异氰酸酯与多羟基化合物反应而成。
30
7.3.2 聚氨酯胶粘剂的分类
根据使用形态分:
➢单组分聚氨酯胶粘剂: 优点:使用方便、无需调胶; 聚氨酯热熔胶、封闭型聚氨酯胶粘剂、放射线固化
型聚氨酯胶粘剂、压敏型聚氨酯胶粘剂、单组分水性胶 粘剂等
非结构型胶粘剂
➢不受力或受力不大; ➢橡胶型、热塑性胶粘剂; ➢常以压敏、密封、热溶剂形式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