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备大修理经济性分析方法探讨

合集下载

资产评估师《机电设备评估》知识点:设备大修理成本及经济分析

资产评估师《机电设备评估》知识点:设备大修理成本及经济分析

资产评估师《机电设备评估》知识点:设备大修理成本及经济分析知识点:设备大修理成本及经济分析1.一般应满足以下两个条件:(1)大修理费用与旧设备的残值之和应小于新设备的价值,即满足:R+L0<K式中,R-大修理费用;L0-旧设备的残值;K-新设备的价值。

(2)大修理后的单位产品成本小于新设备的单位产品成本,即满足:C0<C1式中:C0-旧设备修理后的单位产品成本;C1-新设备的单位产品成本。

至少满足上述两个条件中的一个,大修理才有其合理性。

【注意】第一个条件成立的前提是设备大修理之后在生产技术特性上与同种新设备基本无差别。

但实际上,大修理后的机器设备的综合性能都会下降,可能导致单位产品的生产成本比同种新设备的要求高,因此在判断设备大修理能否在经济上合理时必须结合第二个条件。

2.设备大修理成本设备的大修理费用一般使用设备的单位大修理成本这一指标。

单位大修理成本是指在大修理过程中,修理复杂系数等于1的设备所要耗费的各种费用。

设备的修理复杂系数是表示设备修理复杂程度的计量单位。

它是一个可比单位,在国际上通常用R表示。

R又可细分为机械修理复杂系数(Rj)、电气修理复杂系数(Rd)、热工修理复杂系数(Rg)等。

机械的复杂系数通常以CA6140车床为标准,将它的复杂系数规定为10,其它设备则根据与它比较来确定,例如牛头刨床的复杂系数为12,而单柱坐标镗床的复杂系数为34.电气复杂系数以0.6KW的防护式三相感应鼠笼式电动机为标准,将它的修理复杂系数规定为1.【提示】修理复杂系数主要由设备的结构复杂程度、加工精度、规格尺寸、转速和变速级数以及可维修性等因素决定。

一般而言,设备结构越复杂,尺寸越大,加工精度越高,其修理复杂系数也就越大。

相关衡量指标:。

设备大修理及其技术经济分析

设备大修理及其技术经济分析

化。下面介绍两种计算设备大修理经济界限的方法。
2.2.2 费用界限法 根据设备大修理经济界限的两个基本条件可采用费用界
限法进行分析。该种方法是将设备的大修理费用与新设备的修
正价值和残值回收等加以比较,其计算公式为:
R≤PA·!·" +(L0 - L) 式中 R—设备大修理允许费用;
(3)
PA —新设备的重置价格; # —设备大修理周期缩短系数,$ =nj /nn; nj —旧设备第 j 次大修理后的大修周期; nn—新设备第一次大修周期; % —生产率修正系数,&=Pj /Pn; Pj —旧设备第 j 次大修理后的生产率; Pn —新设备的生产率; L0 —旧设备账面价值(净值);
品成本都不应超过相同新设备生产的单位产品成本。其意义在
于:如果经大修的设备生产的产品成本高于相同用途新设备的
单位产品成本,则这种大修理是不经济的。随着科学技术的迅
猛发展,充分条件显得更加重要。大修理的第二种经济条件可
用下式表示:
C≤C1
(2)
式中 C—— —大修理后旧设备加工单位产品的成本;
C1— ——相同新设备加工单位产品的成本。
收稿日期:2007- 12- 10 作者简介:冯素萍,华北石油局规划设计研究院物资装备处。
115
Equipment Manufactring Technology No.3,2008
如不及时进行修理而继续使用,设备的寿命必将大大缩短;如
果在 B1 点所对应的时刻进行第一次大修理,设备的性能可能 恢复到 B 点上。自 B 点起又进行第二个周期的使用,当其性能
又叫项目修理,是针对设备的实际技术状态,对状态已劣 化,达不到工艺要求的项目,当二级保养达不到要求,但又不需 进行大修时所采用的方法。项修是按实际需要进行的局部修 理。它是以设备的技术状态为基础的针对性很强的一种计划修 理。项修时只拆除需要修理的部分,更换或修复劣化了的零部 件,必要时调整基准件和校正坐标,达到精度和性能的要求。 1.2.3 小修

工程经济学 第八章 设备维修与更新的技术经济分析

工程经济学 第八章 设备维修与更新的技术经济分析

第八章 设备维修与更新的技术经济分析
第三节 设备更新的技术经济分析
一、设备更新的概述
设备更新是对旧设备的整体更换,就其本质来说,可分为原 型设备更新和新型设备更新。
原型设备更新是简单更新,就是用结构相同的新设备去更换 有形磨损严重而不能继续使用的旧设备。这种更新主要是解 决设备的损坏问题,不具有更新技术的性质。
第八章 设备维修与更新的技术经济分析
第一节 设备的磨损及其寿命
四、设备经济寿命的计算
设备A:
20N00P(VP(/1F,01)A0=,-3) 3500-1500(P/F, 10, 1)-1750(P/F, 10,2)-
-2250(P/F, 10,4)-2500(P/F, 10,5)+1000(P/F,10,
新型设备更新是以结构更先进、技术更完善、效率更高、性 能更好、能源和原材料消耗更少的新型设备来替换那些技术 上陈旧、在经济上不宜继续使用的旧设备。
通常所说的设备更新主要是指后一种,它是技术发展的基础。
第八章 设备维修与更新的技术经济分析
第三节 设备更新的技术经济分析
二、设备更新的决策原则
(1)沉没成本不计入原则。
第八章 设备维修与更新的技术经济分析
第二节 设备大修理的技术经济分析
一、设备大修理概述
大修理是最大的一种计划修理,它是在原有实物形态上的一 种局部更新。它是通过拆解遭受磨损的设备,修复或更换磨 损零部件,重新设置或调整设备初值,恢复设备丧失的生产 能力,力图使设备技术性能恢复到出厂时的状态。
①修理种类的界限是模糊的,一般是以工作量大小、 周期长短、工作内容等为标志区分; ②大修理是规模最大、花钱最多的一种修理。因此, 应重点分析; ③大修的要求是达到出厂的技术标准,但是难以做到。

设备大修理经济性分析与论证

设备大修理经济性分析与论证

算。这种方法的基本原则同上。首先确定设备大修
理必须满足 R < S , 在分析、比较时, 还必须把设备
在该次大修理时的 余值( S e) 计算在内。如果 设备 的大修理费用加上设备在该时期的余值, 小于购置 同期同类型新设备的价格, 则进行大修理是可行的。
此时, 式( 1) 写为:
( R + S e) < S
S e = 15600- 15600 @ 4. 7% @ 9 = 6598. 80 元
^ R + S e+ S m = 1600+ 6598180+ 4200 = 12398180 元< 15600 元
_ 该设备结合大修理进行改装是可行的( 未考 虑新设备购置时的运输费和安装费等) 。
2 实际问题的解决
Poi ) 旧设备第 i 次大修理后的生产
率, PH ) 新设备的生产率; S e ) 设备折旧后的余值;
S l ) 设备 报 废时 可 回收 的残 值 ( 或 转售 价
值) 。 如果考虑新旧设备理允许费用界限公式为:
R gi = SK tiK pi - $E iT oi + ( S e- S l) ( 3)
图 4 含有 J1 的装 配尺寸链图
采用与 T 1 相同 的数据处理和求解方法, 得出
尺寸 T 3 的公称尺寸值: t 1= j 1- a9 ES = + 0105 EI = - 0105
T 3= 011 对于已解出的 T 1、T 2、T 3 之偏差, 在实际装配 中该偏差易于实现, 因而较经济, 这也表明表 2 中所 确定的各尺寸的值是合理、经济的。
表 4 中的测量值来源于装配空压机主机时的装 配尺寸及现 场测 量值, 装配 过程应 将测 量数 据按 411 所述方法进行处理。

企业设备维修管理中的经济决策问题

企业设备维修管理中的经济决策问题
平。
4运架设备 的使用 因素 . 由于操作人 和保养人在使用和保养不 当等人为因素造成设 备 的故 障, 在运架设备 中 占得 比重较 大( 一般 资料 记载为 3 %~ 0 5 % o因此 , 0 正确的使用与合理的进 行维 修 、 保养 , 可以提高机 器 的使用寿命 和设备 的利用率 。 四、 提高运架设备的可靠性途径 除 了针对以上设计 、 制造 、 使用 等因素来提高运架设备的可 靠性外 , 司经过多年运架设 备的制造 , 公 在提高运架设备的可靠 性方面 , 探索 出以下路径 : () 1设计和制造单位应强化对产 品可靠性理论 的研究工作 ,
负荷运行 。但是 , 随着科学技术 的进步和发展 , 数控系统 在机床 上 的运用也 日益成熟 , 以及生产产 品的精度要求不断提高 , 结合 设备运行过程 中出现 的不 同情况 的磨损等问题 ,就出现 了对现
个基本标志。机 电设备关系着机械加工 的生产 、 安全 、 质量和经 济效益 。 如何科学 的、 合理 的、 优化 的使用这些设 备 , 既保证设 备
做好产品的可靠性设计 、 试验 , 积极走访用户主要产品的使用 反 馈记录及维修的统计工作 , 并把一些可靠性试验结果 , 迅速反应
() 3 生产厂家积极为用户培养操作及维修人 员 , 要建 立相应
的技术服务体制 。应该指 出由于运架设 备工作条件的复杂和苛 刻, 从某种意义上讲 , 故障是不可避免 的, 但应该把故障控制 在 最小范 围内,且 当一旦发生故障 ,应能够 以最快的速度 加以排 除, 提高设备 的利用率 。 总之 , 为了提高运架设备的可靠性研究 , 从设计和制造角度分 析对我 国高铁运架设备走向世界 , 会起到更好的作用 , 对我国高铁 运架设备的可靠性研究 , 提供—个科学的思路。 W1 . 一 4 1 o 1 1

设备更新的经济分析方法

设备更新的经济分析方法

设备更新的经济分析方法设备更新的经济分析方法摘要:设备在运行过程中必然会受到磨损为维持企业的正常生产秩序,必须对受磨损的设备进行补偿。

在设备磨损补偿方式中,设备更新是一种重要的完全补偿方式。

结合输送带制造企业,阐述了原型设备更新和新型设备更新的经济分析方法。

关键词:设备磨损;设备更新;经济寿命;经济分析“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企业效率的提高、顾客对产品日益增长的价值需求以及企业的发展与技术进步,必然要求企业加强设备管理,对现有设备进行经济的维护与维修和必要的更新与改造。

对输送带企业而言,大部分企业在设备管理方面,只重复“故障-维修”这一简单过程,直到有的设备不能使用时,才购置新设备;在日常维护时,企业时常为“维修的台次多、维修的速度快、维修的质量好”自诩,而没有分析设备修理的经济性和确定设备的最佳更新时间,忽视了维修的费用省”这一重要方面;在设备更新时,没有对多方案进行经济分析与比较。

凡此种种,导致了设备过度修理和更新与改装方案不具有经济性而引发相关费用的增加。

鉴于此,输送带企业必须掌握设备更新的相关理论知识,以此指导设备更新的经济分析,使之达到经济合理。

1设备磨损设备磨损是指设备在使用或闲置过程中发生的实物形态的变化及技术性能的相对落后。

设备磨损通常分为两类,一类是有形磨损,另一类是无形磨损(亦称经济磨损)。

其中:(1)有形磨损是设备在外力或自然力的作用下产生的有形磨损。

有形磨损的技术后果是降低或完全丧失了设备的使用价值。

有形磨损的经济后果是设备的原始价值部分贬值或全部丧失。

(2)无形磨损是设备原始价值的贬值,一是由于设备的制造企业改进了工艺,降低了成本,提高了效率,从而降低了该设备的市场销售价格,导致原有设备的原始价值贬值,但其技术性能没有改变,本身的使用价值也没有发生变化,不影响其继续使用;二是由于市场上出现了结构更先进、技术更完善、效率更高、耗能更低的同类设备,致使原有设备的价值与使用价值受到双重贬值,原有设备显得相对落后与陈旧。

设备大修理经济性分析方法探讨

设备大修理经济性分析方法探讨
当有形磨损达到一定程度后, 就会影响设备 的工
策问题 。
作性能、 生产效率和运行成本。设备大修理是对
发生有形磨损的设备 , 采用较大范围或规模调整、 修复或更换已经磨损的零部件 的方法 , 恢复或基
本恢复设备局部丧失的生产能力。
1 常用的大修理决策方法
常用的大修理决策方法依据如下判据 : j
费用的角度人手, 分析了原有方法中存在的问题, 并对原有单位产品生产成本比较法进行了改进 , 提出更为合
理 的成本确定方法 , 在实践 中有一定 的指导作用 。 关键词 : 大修理 ; 设备更新 ; 济界 限;比 分析 经 较
中图分 类号 :2 3 9 F 5. 9 文献标 识码 : A 文章编号 :0 35 6 (0 6 1—460 10 0 0 2 0 ) 21 9 —3
经济性逐步降低 , 最终就会对原有设备进行更新。 这就牵涉到对原有设备进行更新还是大修理的决
其中, 为该次大修理费用 ; I P为同种设备重置费
用; L 为原有设备被整体更换时的净变现值 。
该判据是进行设备大修理的基本条件 , 是最
收稿 日 : 0 —2 2修 改日期 :0 6 31 期 2 51 — ; 0 0 2 0 — —7 0 作者简介 : 徐得潜 ( 9O )男 , 16 一 , 安徽青 阳人 , 合肥工业大学教授 , 硕士生导师
c s si r v d A r e s n b ewa fd tr ii g t ec s sp tf r r .A na ay i x m p e o ti mp o e . mo era o a l y o e em nn h o ti u o wa d n lsse a l i p ee td s rs n e .

石化设备大修理的技术经济分析

石化设备大修理的技术经济分析
性能 , 中包括动力性能的恢复 、 其 安装 装 置 的 可 靠 性 、 产 率 、 效 生 热 率等 , 之 达 到 或 接 近 相 同 结 构 新 设 备 的 水 平 。大 修 理 能 够 利 用 使
被保 留下 来 的零 部 件 , 而 节 约 大 量 原 材 料 以及 加 工 工 时 。 从
二 、 备 大 修 理 经 济 界 限分 析 设
不 相 适 应 。.、 力 和 财 力 对 设 备 h4 ' ] 物
进 行 反 复 的 大修 理 , 而 导 致 设 备 大 修 无 度 , 率 下 降 , 品 成 本 上 升 。 进 效 产 因 此 , 了避 免 企 业 长 期 的 反 复 进 行 大修 理 , 用低 效 率 设 备 所 造 成 的 为 使 经 济 上 的 不 合 理 , 据 理 论 与 实 践 经 验 确 定 合 理 的 大 修 经 济 界 限 就 显 根
C K -L对衡 量 修 理 的 经 济 性 是 充 分 的 。但 是 实 际 情 况 往 往 并  ̄ x
非 如 此 , 理 后 的设 备 与 新 设 备 相 比 , 术 上 故 障 多 , 备 停 歇 时 修 技 设
律 , 备 修 理 自身 是 很 难 消 除 的 。 经 济 的 设 备 大 修 理 次 数 是 有 限 设 的 , 休 止 的持 续 修 理 下 去 , 备 的 技 术 性 能 迟 早 会 降低 到 最 基 本 无 设 要求 以下 , 时 , 备 会 失 去 修 理 的 经 济 价 值 。所 以设 备 大 修 理 素 此 设 来有 “ 复 古 董 ” 称 , 此 , 建 立 经 济 大 修 次 数 的 概 念 。 修 之 为 应


设 备 大 修 理 概 述
1设 备 大 修 及 技 术 经 济 实 质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和效率为主, 和大修理一样, 属于局部补偿[ 3] 。更 新是对整个设备进行更换, 属于全部补偿。旧设 备进行局部补偿后就成了功能或效率上有所提高 的设备, 费用为大修费或技术改造费用。如果把 全部补偿看成是局部补偿的极端形式, 全部补偿 的费用就是新设备的价值减去原设备的价值, 即 厂家新发生的费用。如图 1 所示, 可以清楚地看 出局部补偿和全部补偿的关系。
正如 文献[ 4] 中所说, 一切决策均取决于情 景, 权变理论才是决策的精髓。在现实设备大修 理或设备更新决策中, 遵从现实的现金流量应是 一个基本原则。另外, 决策是面向未来的决策, 被 选方案未来发生的费用决定着该方案的收益。改 进了的单位产品新发生费用比较法符合决策的要 求, 是一种更为合理的经济判据。
本不能高于同种新设备的成本, 否则大修理不具
有经济合理性, 而应考虑设备更新。即
Czoj / Czn [ 1
( 2)
其中, Czoj 为第 j 次大修理后设备生产单位产品的
计算费用; Czn 为同种新设备生产单 位产品的计
算费用。
Czoj = ( I rj + $V oj ) ( A / P, i c, T j ) / QA j + Coj
根据大修理决策方法( 1) , 该设备第 1 次大修
费为 6 万元, 小于新设备更换净费用 25- 4= 21
万元, 因此满足大修理最低经济界限条件。 按原决策方法( 2) 比较单位产量生产成本计
14 98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第 29 卷
算, 现役设备大修理后单位产量成本为 czoj = { [ 60 000+ 40 000- 20 000 @
( 5)
其中, Czoj 为第 j 次大修理后设备生产单位产品计
算费用; Czn 为设备更新后的单位产品计算费用。
Czoj = [ I r j - L j+ 1 ( P/ F, ic , T j ) ] @
( A / P, i c, T j ) / Q Aj + Coj
( 6)
Czn = [ $V n - L j ( P / F, ic , T n ) ] @
第 29 卷 第 12 期 2006 年 12 月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JO U RN AL O F H EFEI U N IV ERSIT Y OF T ECH N OL O GY
V ol. 29 No. 12 Dec. 2006
设备大修理经济性分析方法探讨
徐得潜, 章征宝
( 合肥工业大学 土木建筑工程学院, 安大修理经济分析方法从年度费
用的角度进行方案比较, 与上述常用的方法相比, 区别仅在于这种方法 假定设备产生 的收益基本 相同[ 2] 。
2 产品成本比较法的问题与改进
原决策方法 2 在进行单位产品生产成本比较 时, 存在着不合理的地方。厂商在进行方案选择 时, 只会选择有最大收益的方案。被选方案在未 来发生的费用决定着收益, 因此在对原有设备进 行更新还是大修理的决策上, 应该考虑未来会发 生哪些费用, 并做出比较。
[ 参 考 文 献]
图 2 2 个方案的现金流量图
现金流量图是根据厂家的新发生费用, 按改 进后的决策方法( 2) 比较单位产量新发生费用计 算, 现役设备大修理后单位产量新发生费用为
Czoj = { [ 60 000 - 20 000( P/ F, 10% , 5) ] @ ( A / P, 10% , 5) } / 2 000 + 25 000/ 2 000 = 18. 8
因为 Czoj > Czn , 所以进行设备更新是合理的。 但是从客观上讲, 现金流量如图 2 所示。
设备大修理的这个条件判据作为经济界限显得更 为重要。要提高设备使用的经济性, 必须找出设 备大修理的这个经济界限, 超过这个界限进行大 修理并延长设备使用年限都是不经济的[ 9] 。
3 结束语
大修理能够利用没有损坏的零部件, 在一定 程度上节约资源。因 此在设备更新 经济性分析 时, 大修理是设备更新的备选方案, 这是大修理的 经济实质, 也是大修理这种对设备磨损进行补偿 的方式能够存在的经济前提。
( A / P, i c , T n ) / QA n + Cgn
( 7)
其中, L j+ 1 为原设备第 j + 1 次大修理时的设备残
值; L j 为原设备第 j 次大修理时的设备残值。
例如, 某厂一台设备已使用 8 a, 需要进行第
一次大修, 预计大修费为 6 万元, 大修后平均( 每
年) 生产产品 2 000 件, 年平均运行成本为 2. 5 万
XU De- qian, ZH ANG Z heng- bao
( S chool of Civil Engineering, H ef ei U n iversit y of T ech nology, H ef ei 230009, China)
Abstract: Econom ic analysis of gener al o verhaul and renew al of equipm ent has t o be made w hen t he abr asion of m echanical equipm ent r eaches some degr ee, and t he reaso nable eco nom ic limit has t o be det ermined w hen t he decision- maker decides t o ov erhaul or renew t he equipm ent . In t his paper, the pro blems ex ist ing in com mon met hods fo r econom ic analy sis o f g eneral overhaul o f equipm ent are anal yzed. F rom t he point of view o f new ex pendit ure, t he present m et hod of com paring t he unit- productcost is improved. A m ore reasonable w ay of det ermining the co st is put f orw ard. An analysis exam ple is presented. Key words: general overhaul; renew o f equipm ent ; economic limit point; co mpar at ive analysis
( P / F, 10% , 5) ] ( A / P, 10% , 5) } / 2 000+ 25 000/ 2 000 = 24. 1
新设备在第 1 次大修期内单位产量成本为 Czn = { [ 250 000- 70 000( P / F, 10% , 7) ] @ ( A / P , 10% , 7) } / 2 800 + 20 000/ 2 800 = 22. 8
元, 大修时设备残值 4 万元, 设备经大修后可继续
使用 5 a, 进入第 2 次大修时残值为 2 万元。 新设备价值为 25 万元, 预计使用 7 a 进行第
1 次大修, 此时残值为 7 万元。在第 1 次大修期
内年均 生产 产品 2 800 件, 年 平均 运 行费 用为 2 万元, 基准折现率取 10% 。
新设备在第 1 次大修期内单位产量新发生费 用为
Czn = { [ 250 000- 40 000 - 70 000 @ ( P / F, 10% , 7) ] ( A / P, 10% , 7) } / 2 800+
20 000/ 2 800 = 19. 9 由于 Czoj < Czn , 因此对现役设备大修理是合 理的。可以看出, 两种方法得出了相反的结论。 改进后的 决策方法仅考虑 厂家的新 生的费 用, 更加客观, 是方案决策的更为合理的依据, 用
设备在使用过程中会有经常性的有形磨损, 当有形磨损达到一定程度后, 就会影响设备的工 作性能、生产效率和运行成本。设备大修理是对 发生有形磨损的设备, 采用较大范围或规模调整、 修复或更换已经磨损的零部件的方法, 恢复或基 本恢复设备局部丧失的生产能力。
但是, 设备大修理的周期会随着设备使用时 间的延长而越来越短, 大修费用也会越来越高, 设 备每年分摊的修理费就越来越多, 从而大修理的 经济性逐步降低, 最终就会对原有设备进行更新。 这就牵涉到对原有设备进行更新还是大修理的决
理的成本确定方法, 在实践中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
关键词: 大修理; 设备更新; 经济界限; 比较分析
中图分类号: F253. 99
文献标识 码: A
文章编号: 1003- 5060( 2006) 12- 1496- 03
Study on methods for economic analysis of general overhaul of equipment
该判据是进行设备大修理的基本条件, 是最
收稿日期: 2005-12-02; 修改日期: 2006- 03-17 作者简介: 徐得潜( 1960- ) , 男, 安徽青阳人, 合肥工业大学教授, 硕士生导师.
第 12 期
徐得潜, 等: 设备大修理经济性分析方法探讨
1 497
低经济界限。
( 2) 设备经过某次大修后的单位产品生产成
( 3) Czn = $V n ( A / P, i c , T n ) / QAn + Cgn ( 4) 其中, I rj 为原设备第 j 次大修理的费用; $V oj 为原 设备第 j + 1 个大修理周期内的 价值损耗现值; QAj 为原设备第 j + 1 个大修理周期的年均产量; Coj 为原设备第 j 次大修理后生产单位产品的经 营成本; T j 为原设备第 j 次大修理到第 j + 1 个 大修理的间隔年数; $V n 为新设备第 1 个修理周 期的价值损耗现值; QAn 为新设备第 1 个大修理周 期的年均产量; Cgn 为新设备生产单位产品的经营 成本; T n 为新设备投入使用到第一次大修理的间 隔年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