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二月发生的化工、危险化学品事故
河北克尔化工有限公司“2.28”重大爆炸事故调查报告

精心整理河北克尔化工有限公司“2.28”重大爆炸事故调查报告2012年2月28日9时4分,位于石家庄市赵县境内的河长、国家应急救援指挥中心李万春副主任赴现场指导应急救援和事故调查工作。
依据《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等有关规定,2月29日,河北省人民政府成立了由张杰辉副省长任组长的河北克尔化工有限公司“2·28”重大爆炸事故调查领导小组和由省安全监管局高圣先局长任组长的事故调查组,对事故展开全面调查。
事故调查组由省安全监管局牵头,省监察厅、省公安厅、省总工会和石家庄市人民政府有关人员组成,邀请省人民检察院派员参加,并聘请有关专家参与调查。
在国家安全监管总局的指导该公司年产10000吨恶二嗪、1500吨2-氯-5-氯甲基吡啶、1500吨西林钠、1000吨N-氰基乙亚胺酸乙酯项目由赵县发展改革局备案(赵发改投资备字〔2008〕31号),总投资2.17亿元。
该项目列入2009年度和2010年度河北省重点建设项目。
项目分三期建设,一期工程建设一车间(硝酸胍)、二车间(硝基胍)及相应配套设施,由河北渤海工程设计有限公司(化工石化医药行业工程设计乙级资质,证书编号:)设计,河北华飞科技咨询有限责任公司(具有第一类石油加工业,化学原料、化学品及医药制造业甲级安全评价资质,资质编号:APJ-(国)-0394-2006)进行竣工验收安全评价。
一期工程分别于2009冷却、切片,制得产品硝酸胍。
该工艺生产过程简单,是国内绝大多数硝酸胍生产厂家采用的工艺路线。
反应分两步进行,反应方程式为:(1)(NH2CN)2+NH4NO3=NH2C(NH)NHC(NH)NH2·HNO3-Q(2)NH2C(NH)NHC(NH)NH2·HNO3+NH4NO3=2NHC(NH2)2·HNO3+Q总反应为:(NH2CN)2+2NH4NO3=2NHC(NH2)2·HNO3+Q二、事故发生经过及抢险救援过程釜完整。
全国化工和危险化学品典型事故案例汇编

1 月 2 日,当班员工由于 24 小时上班,身体疲劳而在岗位上瞌睡, 错过了投料时间,本应在前一天晚上 11 时左右投料,却在凌晨 4 时左 右才投料;滴加浓硫酸并在 20~25℃保温 2 小时后交班,但却未将投 料时间改变和反应时间不足工艺要求的情况向白班交接清楚。
白班人员未按操作规程操作,就直接开始减压蒸馏。蒸馏约 20 多 分钟后,发现没有甲苯蒸出,操作工就继续加大蒸汽量(使用蒸汽旁 路通道,主通道自动切断装置失去作用),8:50 左右发生爆炸,并引 起现场设施和物料起火燃烧。
本汇编共收集、整理了 17 起典型化工和危险化学品事故资料,对 事故原因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分析,针对事故教训吸取提出了防范 措施及建议,希望全国化工和危险化学品企业举一反三,健全安全风 险管控,不断提高安全保障能力和安全管理水平。
本汇编在编写过程中,参考了相关事故调查报告,征求了多位专 家意见,在此对有关单位和人员表示衷心的感谢!由于时间仓促,本 汇编难免存在疏漏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典型事故一
浙江华邦医药化工有限公司“1·3”较大爆炸火灾事故
2017 年 1 月 3 日 8 时 50 分许,位于临海市浙江省化学原料药基 地临海园区的浙江华邦医药化工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邦公司”)C4 车间发生爆炸火灾事故,造成 3 人死亡,直接经济损失 400 多万元。
一、事故单位及生产工艺情况 华邦公司创建于 2002 年 9 月,占地 68.27 亩,总资产 5360 万元, 现有员工 200 人,主要产品包括 6,6-二氢青霉烷酸二苯甲酯(DP-3)、 三苯基氯甲烷、潘生丁二氯物(DDH)等医药中间体,所有产品均不属于 危险化学品,但其生产过程涉及加氢、氧化、磺化、胺化、硝化、重 氮化等重点监管危险化工工艺和甲苯、乙酸乙酯、液氨、氢气、乙炔 等重点监管危险化学品,且涉及危险化学品的使用和回收。 事故发生在 C4 车间生产 DDH 的环合反应釜。DDH 的生产工艺是以 草酸二乙酯为起始物料,经过缩合工序制得草酰乙酸二乙酯甲苯溶液, 再经环合、硝化、加氢还原、氯化、缩合等工序得到成品。发生事故 的环合反应过程如下:在反应釜中投入缩合物草酰乙酸二乙酯甲苯溶 液和尿素,冷却至 20~25℃滴加硫酸,保温 2 小时,升温至 60~68℃, 保温反应至终点(保温 5 小时);减压浓缩回收甲苯,加入 10%液碱中 和至中性,过滤后的滤饼(主要成分为乳清酸)加入水和氢氧化钠, 于 60~63℃保温反应 1 小时,冷却至常温,滴加 30%盐酸中和反应至 PH 值 1~2,酸化反应 2 小时,得到最终反应产物。 二、事故经过
历史上2月份的事故案例

历史上2月份事故案例国内事故四川省自贡市某橡胶厂“2•3”爆炸事故1986年2月3日,四川省自贡市某橡胶厂硫化罐在运行中爆炸,导致6人死亡,3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8万元。
螺栓强度不足是爆炸的直接原因。
原设计用60只M24螺栓连接,实际只安装45只,且螺栓加工质量差,又选用旧螺母配套安装,间隙大,长期承压失效,导致爆炸。
山东省冠县新瑞实业有限公司“2•8”闪爆事故2015年2月8日,山东省聊城市冠县新瑞实业有限公司在停产检修过程中发生较大闪爆事故,造成3人死亡,5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358.89万元。
事故的直接原因是:检修作业时,酒精车间对醪塔整体蒸汽吹扫置换不彻底,没有彻底隔绝与醪塔相连的工艺设施,残余酒精蒸汽或醪液发酵生成的沼气在醪塔内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检修人员使用非防爆工具拆卸并递送塔板,工具与塔板、塔板之间或塔板与塔壁发生碰撞产生火花,引起醪塔上部空间闪爆,导致醪塔顶部的除沫板坠落,砸伤20m平台上的4名作业人员并致坠落。
辽宁省辽阳市庆阳化工厂“2•9”爆炸事故1991年2月9日,辽宁省辽阳市庆阳化工厂二分厂TNT生产线发生特大爆炸事故,造成17人死亡,13人重伤,94人轻伤,直接经济损失2000万元。
事故的直接原因是硝酸加料阀内漏,反应后移,导致反应不完全的硝化物进入分离器之后继续反应,从而造成分离器压盖冒烟起火,随着火势蔓延,导致爆炸。
江西樟树市个体加油站“2•11”爆炸事故2000年2月11日,江西樟树市一个体加油站发生爆炸,死亡6人。
事故的直接原因是该加油站储油罐设置在密闭地下室内,室内灯具、卸油泵不防爆,且敞口卸油。
卸油时地下室内油气遇电气设备打火,引发爆炸。
河北兴隆县化肥厂“2•13”爆炸事故1995年2月13日,河北省兴隆县化肥厂脱碳工段发生可燃气体爆炸事故,造成4人死亡,1人轻伤,直接经济损失80余万元。
事故的直接原因是该厂擅自对属于压力容器的溶剂冷却器开孔施焊,解决列管腐蚀泄漏问题。
化工典型事故案例

化工典型事故案例化工行业存在着许多潜在的危险和风险,因此事故的发生时有发生。
下面将介绍几个化工典型事故案例。
1.印度博帕尔毒气泄漏事故(1984年):1984年12月2日,印度中部城市博帕尔发生了一起历史上最严重的工业事故。
博帕尔化工厂泄漏了甲醛气体和异氰酸酯,导致至少5000人死亡,影响了几十万人的健康。
事故的原因是操作不当,以及安全设施不完善,例如泄漏防护装置的不足。
2.赞比亚铜矿塌方事故(1970年):1970年,赞比亚铜矿发生了一次严重的塌方事故,造成了439人死亡。
事故的原因包括采矿方法和安全措施的不当,并且管理不善也加剧了事故的影响。
3.美国堪萨斯城黄金矿塌方事故(1981年):1981年7月,美国堪萨斯城一个金矿发生了一起塌方事故,造成了14人死亡。
事故发生在一个工作面,导致瓦斯爆炸和煤尘爆炸。
事后调查发现,事故的原因包括工作面设计不当,缺乏足够的通风系统以及缺乏培训和安全措施。
4.中国泰州天嘉宜化工爆炸事故(2024年):2024年3月21日,中国江苏省泰州市一家化工厂发生爆炸,至少78人死亡,187人受伤。
事故发生时,工厂正在生产化工原料,芳香烃。
爆炸引发了大规模火灾,邻近的居民被迫疏散。
事故的原因是违规操作,以及安全管理措施不到位。
这些典型的化工事故案例反映了几个共同的问题,例如操作不当,安全设施不完善,管理不善,以及对风险和危险的缺乏了解。
为了防止化工事故的发生,需要严格遵守操作规程,提供必要的培训和教育,加强安全措施和设施,以及制定更加严格的法规和标准。
只有通过不断的努力和改进,才能最大限度地减少化工事故的发生。
化工安全事故案例汇总

化工安全事故案例汇总在化工行业中,安全事故是一件非常严重的问题。
一旦发生事故,不仅会影响企业的生产和经济效益,还会给环境和人类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
因此,及时和分析化工安全事故案例,是预防类似事故再次发生的重要措施。
本文将介绍几起化工行业的经典安全事故案例。
案例一:华夏化工厂火灾华夏化工有限公司是一家化学品生产企业,位于中国东部的一座城市。
2006年2月14日,华夏化工厂发生火灾,事故导致10人死亡,数十人受伤,另外还有60多辆车被毁。
经调查,事故是由于厂房库房内储存的乙腈燃烧引起的。
而乙腈主要是用来制造高分子材料和溶剂的有机物,具有很强的毒性和易燃性。
华夏化工公司的这起事故主要原因是由于化工产品储存不当,加之环保设施不完备,风险扩大,最终导致了火灾的发生。
这次事故引起了当地政府的高度重视,加强化工企业的安全管理,强化环保设施建设。
作为反思,华夏化工公司的管理者也意识到,生产过程中应该加强生产安全方面的投资,从而尽可能避免这种事故的再次发生。
案例二:日本东京湾石油泄露在日本东京湾,有一家名叫富士石油公司的工厂,生产液化石油气和石油制品。
而在2007年1月18日晚上,由于加油码头设施故障,富士石油公司的1座储油罐泄漏,导致约5万公升的石油泄露出来,污染周边海域和岸线,给当地的环境造成了巨大的破坏。
更糟糕的是,石油泄漏引起了爆炸,造成了2人死亡和30人受伤的严重事故。
对于这起事故,富士石油公司进行了透彻的调查与反思,发现这次事故主要的原因是由于设施的维护不当导致故障,再加上企业管理层对风险控制没有重视,事故才得以发生。
为了尽可能避免此类事故的再次发生,富士石油公司的管理者加强了设施维护工作,建立了更加完善的安全管理体系,并开始在全企业范围内实施安全文化的教育、培训和宣传。
案例三:美国太平洋石油公司爆炸美国太平洋石油公司(PPT)是一家拥有大型石油储藏量的化工企业,位于美国路易斯安那州。
但是在1988年7月6日晚上,该公司的1座储油罐发生爆炸引起了大火,造成了167人死亡和多人受伤,另外还有500多栋房屋被摧毁。
历史上二月发生的化工、危险化学品事故

历史上二月发生的危险化学品事故一、2017年2月典型事故(一)2月8日22时45分许,安徽铜陵恒兴化工公司溶剂罐发生燃爆事故。
该公司为准备恢复生产,从2017年2月4日起,利用蒸汽对溶剂油罐内物料进行加热升温。
经初步分析,可能是蒸汽管道上的一道阀门未完全关闭,造成罐内溶剂油温超高,溶剂油汽化导致压力增大,汽、液态溶剂油从罐内喷出,遇点火源引起燃爆。
(二)2月12日凌晨2时59分左右,湖北宜化集团下属的新疆宜化化工有限公司发生电石炉喷料事故,造成2人死亡,3人重伤,5人轻伤。
经分析,事故直接原因初步分析为:由于电石炉内水冷设备漏水,料面石灰遇水粉化板结,形成积水且料层透气性差,现场人员处理料层措施不当,积水与高温熔融电石发生剧烈反应,产生大量的可燃性气体(乙炔、一氧化碳、氢气、水煤气等)遇空气爆炸,引发电石炉喷料,造成现场人员灼烫。
(三)2月17日,吉林省松原市松原石化有限公司江南厂区在对汽柴油改质联合装置酸性水罐实施动火作业过程中发生闪爆事故,造成3人死亡.经初步分析,事故直接原因为:事故企业春节后复工,组织新建装置试车,对40万吨/年汽油加氢装置催化剂进行硫化,在未检测分析酸性水罐内可燃气体的情况下,在酸性水罐顶部进行气焊切割作业,引起酸性水罐内处于爆炸极限内的可燃气体(主要成份为氢气)闪爆。
(四)2月21日9时20分左右,内蒙古阿拉善盟立信化工有限公司对硝基苯胺车间发生反应釜爆炸事故,造成2人遇难,4人受伤。
经初步调查事故原因是:事故企业在应急电源不完备的情况下,于2月17日擅自复产,2月20日由于大雪天气,企业所在工业园区全面停电,企业未能按照规定启动应急电源,致使对硝基苯胺车间反应釜无法冷却降温,其中一个反应釜超温超压发生爆炸。
二、历史上2月发生的危险化学品事故(一)国内事故四川省自贡市某橡胶厂“2·3”爆炸事故1986年2月3日,四川省自贡市某橡胶厂硫化罐在运行中爆炸,导致6人死亡,3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8万元。
全国化工和危险化学品典型事故案例汇编

全国化工和危险化学品典型事故案例汇编一、概要随着化工产业的快速发展,危险化学品在生产、储存、运输及使用过程中的安全问题日益凸显。
事故频发不仅给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严重威胁,也对环境造成了不可估量的影响。
为了加强化工和危险化学品领域的安全管理,防范和减少事故的发生,我们对全国范围内发生的化工和危险化学品典型事故进行了深入分析和总结,汇编成此册,以期通过案例警示,提高全社会对化工安全的认识和重视程度。
本书籍汇编的事故案例涵盖了多个领域,包括化工生产、危险化学品储存、运输及事故应急处理等方面。
每个案例详细介绍了事故发生的过程、原因、后果及应对措施,通过真实的事故场景,展示化工安全领域的风险和挑战。
1. 化工和危险化学品安全的重要性化工和危险化学品安全的重要性不容忽视,作为工业生产的重要领域,化学工业在现代社会运行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为国民经济提供了必要的支撑。
然而化工生产过程中涉及的危险化学品具有独特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如易燃、易爆、有毒和腐蚀性,这些都使得化工生产过程中的安全问题显得尤为突出。
任何一个小小的疏忽或操作不当都可能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不仅会给企业和员工带来重大的经济损失和人身伤害,还可能对社会和环境造成不可估量的影响。
随着化工行业的快速发展,我们更应当深刻认识到安全是化工和危险化学品行业发展的基础和前提。
典型事故案例的汇编不仅仅是记录过去发生的悲剧,更是为了通过反思和总结,强调预防的重要性。
通过对事故原因的分析,我们可以找到安全生产中的薄弱环节和潜在风险,从而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防范和改进。
只有当每一位从业者都深刻理解到化工和危险化学品安全的重要性,并付诸实践,才能真正实现行业的安全、健康和可持续发展。
因此本文汇编的全国化工和危险化学品典型事故案例,旨在提醒广大读者时刻牢记安全第一的原则,警示行业内外的相关人员提高安全意识,严格遵守操作规程,确保化工生产过程的平安和谐。
2. 事故案例汇编的目的和意义事故案例汇编的目的和意义在于,通过全面系统地收集和整理全国范围内发生的化工和危险化学品典型事故案例,为行业内外提供宝贵的安全生产经验和教训。
安全案例分析—2.28”爆炸事故

爆炸 事故中 被炸伤 的工作 人员。
整理课件
爆炸 后被抢 救过来 的现场 操作人 员。
整理课件
(二)事故救援组织情况
由石家庄市市长、副市长、市公安人员临时成 立现场抢险救援小组,在工厂实施救援, 。
当地政府已经出动16辆消防车,8个中队等人 员200多人在现场进行救援。河北省主管副省 长张杰辉也带领相关人员到现场指挥部署救 险。 。
安全案例:—— 河北克尔化工有限责任公司 “2.28”重
大爆炸事故
整理课件
一、案例概况
2012年2月28日上午9时4分左右,位于河 北省石家庄市赵县工业园区生物产业园内的河 北克尔化工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河北克 尔公司”)生产硝酸胍的一车间发生重大爆炸 事故,造成25人死亡、4人失踪、46人受伤。 这起事故是近一个时期以来危险化学品领域发 生的伤亡最严重的事故。
石家庄副市长刘明轩对赵县河北克尔化工有限公司爆炸 事故有关情况进行了通报。
整理课件
五、事故原因初步分析
(一)装置本质安全水平低、工厂布 局不合理。
装置自动化程度低,反应温度缺乏有效、 快捷的控制手段;加料、出料、冷却等作业均 需人工操作,现场操作人员多。一车间与二车 间厂房均采用框架砖混结构,同向相距约25米 布置,且中间建有硫酸储罐。一车间爆炸后波 及到二车间,造成厂房损毁和重大人员伤亡。
整理课件
六、整改措施
(一)进一步加强对爆炸性危险化学 品的安全管理。
借助专家力量对企业的工厂布局、工艺技术路线及 装备的安全可靠性、自动化控制水平、人员素质等安 全生产条件,进行全面的检查和论证,及时发现各类 隐患并限期整改,确保生产安全。要将受热、遇明火 和受到摩擦、震动、撞击时可发生爆炸的危险化学品 加强安全管理,进一步强化各项安全措施,落实安全 责任,杜绝事故的发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历史上二月发生的危险化学品事故一、2017年2月典型事故(一)2月8日22时45分许,安徽铜陵恒兴化工公司溶剂罐发生燃爆事故。
该公司为准备恢复生产,从2017年2月4日起,利用蒸汽对溶剂油罐内物料进行加热升温。
经初步分析,可能是蒸汽管道上的一道阀门未完全关闭,造成罐内溶剂油温超高,溶剂油汽化导致压力增大,汽、液态溶剂油从罐内喷出,遇点火源引起燃爆。
(二)2月12日凌晨2时59分左右,湖北宜化集团下属的新疆宜化化工有限公司发生电石炉喷料事故,造成2人死亡,3人重伤,5人轻伤。
经分析,事故直接原因初步分析为:由于电石炉内水冷设备漏水,料面石灰遇水粉化板结,形成积水且料层透气性差,现场人员处理料层措施不当,积水与高温熔融电石发生剧烈反应,产生大量的可燃性气体(乙炔、一氧化碳、氢气、水煤气等)遇空气爆炸,引发电石炉喷料,造成现场人员灼烫。
(三)2月17日,吉林省松原市松原石化有限公司江南厂区在对汽柴油改质联合装臵酸性水罐实施动火作业过程中发生闪爆事故,造成3人死亡。
经初步分析,事故直接原因为:事故企业春节后复工,组织新建装臵试车,对40万吨/年汽油加氢装臵催化剂进行硫化,在未检测分析酸性水罐内可燃气体的情况下,在酸性水罐顶部进行气焊切割作业,引起酸性水罐内处于爆炸极限内的可燃气体(主要成份为氢气)闪爆。
(四)2月21日9时20分左右,内蒙古阿拉善盟立信化工有限公司对硝基苯胺车间发生反应釜爆炸事故,造成2人遇难,4人受伤。
经初步调查事故原因是:事故企业在应急电源不完备的情况下,于2月17日擅自复产,2月20日由于大雪天气,企业所在工业园区全面停电,企业未能按照规定启动应急电源,致使对硝基苯胺车间反应釜无法冷却降温,其中一个反应釜超温超压发生爆炸。
二、历史上2月发生的危险化学品事故(一)国内事故四川省自贡市某橡胶厂“2〃3”爆炸事故1986年2月3日,四川省自贡市某橡胶厂硫化罐在运行中爆炸,导致6人死亡,3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8万元。
事故的直接原因是螺栓强度不足,原设计用60只M24螺栓连接,实际只安装45只,且螺栓加工质量差,又选用旧螺母配套安装,间隙大,长期承压失效,导致爆炸。
山东省冠县新瑞实业有限公司“2〃8”闪爆事故2015年2月8日,山东省聊城市冠县新瑞实业有限公司在停产检修过程中发生较大闪爆事故,造成3人死亡,5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358.89万元。
事故的直接原因是:检修作业人员对酒精车间醪塔整体蒸汽吹扫臵换不彻底,没有彻底隔绝与醪塔相连的工艺设施,残余酒精蒸汽或醪液发酵生成的沼气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检修人员使用非防爆工具拆卸并递送塔板,作业过程中碰撞产生火花,引起醪塔上部空间爆炸性气体闪爆,导致醪塔顶部的除沫板坠落,进而致20m平台上的4名作业人员坠落。
辽宁省辽阳市庆阳化工厂“2〃9”爆炸事故1991年2月9日,辽宁省辽阳市庆阳化工厂二分厂TNT生产线发生爆炸事故,造成17人死亡,13人重伤,94人轻伤,直接经济损失2000万元。
事故的直接原因是硝酸加料阀内漏,反应后移,导致反应不完全的硝化物进入分离器之后继续反应,从而造成分离器压盖冒烟起火,最终导致爆炸。
江西樟树市个体加油站“2〃11”爆炸事故2000年2月11日,江西樟树市一个体加油站发生爆炸,死亡6人。
事故的直接原因是该加油站储油罐设臵在密闭地下室内,室内灯具、卸油泵不防爆,且敞口卸油。
卸油时地下室内油气遇电气设备打火,引发爆炸。
河北兴隆县化肥厂“2〃13”爆炸事故1995年2月13日,河北省兴隆县化肥厂脱碳工段发生可燃气体爆炸事故,造成4人死亡,1人轻伤,直接经济损失80余万元。
事故的直接原因是该厂擅自对属于压力容器的溶剂冷却器开孔施焊,解决列管腐蚀泄漏问题。
该冷却器投入运行后,开孔部位突然从焊缝处整体脱落,致使大量的易燃、易爆介质瞬间外泄,喷到脱碳厂房内,遇火源发生爆炸。
贵州开阳磷城黄磷厂“2〃16”转化锅爆炸事故2000年2月16日,贵州省开阳磷城黄磷厂赤磷车间1号转化锅发生爆炸,造成3人死亡、2人轻伤。
事故的直接原因是当班操作人员温度控制不当,升温较快,使转化锅内发生剧烈反应,大量黄磷和赤磷上溢,造成排气管堵塞,转化锅因憋压爆炸。
甘肃白银乐富化工有限公司“2〃16”中毒事故2012年2月16日,甘肃省白银市白银乐富化工有限公司发生硫化氢中毒事故,造成3人死亡。
该公司使用五硫化二磷、三混甲酚在反应釜内反应生产25号黑药,反应中放出硫化氢气体,通过真空系统吸到碱液池吸收。
但事发时该公司反应釜抽真空设备损坏停用,操作人员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在正压状态下冒险作业,从反应釜搅拌轴密封处泄漏的硫化氢气体致一人死亡,其他人员未佩戴任何劳动防护用品盲目施救,致使事故扩大。
湖南岳阳氮肥厂甲胺分厂“2〃17”中毒窒息事故1994年2月17日,湖南岳阳氮肥厂甲胺分厂发生中毒事故,3人死亡, 4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约157万元。
事故的直接原因是甲胺分厂未按图纸要求对低温换热器更换金属缠绕垫片,而换成金属包石棉密封垫。
换热器投用后,新更换的密封垫被内压冲坏,液氨、甲醇混合气喷出、扩散,酿成中毒事故。
湖北省枝江市富升化工有限公司“2〃19”燃爆事故2015年2月19日,湖北省枝江市富升化工有限公司硝基复合肥建设项目在试生产过程中发生硝酸铵燃爆事故,造成5人死亡,2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469.28万元。
事故的直接原因是北塔1#混合槽物料温度长时间高于工艺规程控制上限,导致硝酸铵受热分解,最高温度达629.95℃,致使1#和2#混合槽相继冒槽,料浆流至100.5米层和96米层平台,发生燃爆。
山东三力工业集团公司“2〃19”爆炸事故2000年2月19日,山东三力工业集团公司发生地下废弃天然气管线爆炸事故,造成15人死亡,56人受伤,其中重伤13人,直接经济损失342.6万元。
事故的直接原因是电缆沟内可燃气体发生爆燃,火势蔓延,火焰烘烤横穿电缆沟内废弃的天然气管线,致使管线内气体压力升高,管线端口焊接的盲板脱落,天然气喷出,遇炉窑明火发生燃爆,导致事故。
四川自贡釜江化工厂“2〃19”中毒窒息事故1992年2月19日,四川省自贡釜江化工厂发生中毒事故,造成4人死亡,11人受伤。
事故的直接原因是:企业在包装车间休息室门口,长时间大量排放HCFC-22专用钢瓶内的氟氯烃剩余物,致使处于下风口休息室的十余名工人有机氟急性中毒。
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2〃20”窒息事故2006年2月20日,大庆石油管理局化工集团甲醇分公司合成氨装臵火炬系统水封罐检修过程中发生氮气窒息事故,造成3人死亡。
事故的直接原因是:作业人员在检查火炬系统伴热管线冻堵泄漏情况时,发现水封罐地坑内有积水,在既不知道罐内有何介质,又没有检测分析的情况下,进入卧式阻火器水封罐中,吸入用于吹扫的氮气窒息。
人孔处两名监护人员在未采取任何防护措施的情况下,盲目进罐救人,最终导致3人窒息死亡。
辽宁抚顺石化公司石油二厂“2〃21”中毒事故1993年2月21日,抚顺石化公司石油二厂南催化裂化装臵发生硫化氢中毒事故,事故导致13人中毒,其中4人死亡。
事故的直接原因是:操作人员在对相关管线进行防冻排液处理时,未关闭管线上的阀门即打开泵出口阀和排凝阀排液,在进料管线内酸性水排放完后,汽提塔内的硫化氢经进料管线从泵的排凝阀处排出,迅速弥漫整个泵房,致使在泵房更衣室的4名劳务工中毒,在救援过程中又有9人不同程度的中毒。
河南省濮阳市中原大化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23”氮气中毒窒息事故2008年2月23日,河南省濮阳市中原大化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新建年产30万吨甲醇项目,在生产准备过程中发生氮气中毒窒息事故,造成3人死亡,1人受伤。
事故的直接原因是:在调试氮气储罐的控制系统时,连接管线上的电磁阀误动作,使储罐内氮气串入煤灰过滤器下部膨胀节吹扫氮气管线,加上该吹扫氮气管线的两个阀门中的一个未关闭,另一个阀内存有施工遗留物关闭不严,致使氮气串入煤灰过滤器中。
作业人员在没有对作业设备进行有效隔离、没有对作业容器内氧含量进行分析、没有办理进入受限空间作业许可证的情况下,进入煤灰过滤器进行除锈作业,造成氮气窒息。
辽宁省辽阳石化烯烃厂“2〃23”爆炸事故2002年2月23日,辽宁省辽阳石化烯烃厂聚乙烯装臵改扩建过程中发生爆炸事故,造成8人死亡,1人重伤,18人轻伤,直接经济损失452.78万元。
事故的直接原因是聚乙烯系统运行不正常,压力升高,致使劣质玻璃视镜破裂,大量的乙烯气体喷出,被引风机吸入沸腾床干燥器内,与聚乙烯粉末、热空气混合,被聚乙烯粉末沸腾过程中产生的静电引爆。
江苏天音化工股份有限公司“2〃24”爆炸事故2005年2月24日,江苏天音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二醇二甲醚反应釜发生爆炸,造成6人死亡,11人受伤。
事故的直接原因是乙二醇单甲醚的加料速度过快,导致反应釜内温度和压力急剧上升,操作人员发现后,采取了错误的应急处臵措施,将反应釜固体投料口上的闸阀打开,反应釜内的氢气从闸阀口高速冲出,被高速气流产生的静电火花引爆。
江苏盐城大丰化肥厂“2〃27”爆炸事故2001年2月27日,大丰化肥厂合碳车间发生氢气泄漏爆炸事故,造成5人死亡,1人重伤,直接经济损失约200万元。
事故的直接原因是合碳车间设备本身存在缺陷,造成管道破裂,氢气泄漏发生爆炸,导致人员伤亡和厂房塌陷。
河北赵县化工厂“2〃28”爆炸事故2012年2月28日,河北赵县克尔化工有限公司发生爆炸事故,造成29人死亡,46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4459万元。
事故的直接原因是反应釜底部用导热油伴热的放料阀处导热油泄漏着火,致使釜内反应产物硝酸胍和未反应完的硝酸铵局部受热,发生爆炸;生产车间内违规大量堆放的硝酸胍成品被引爆,发生更为严重的爆炸。
山东鲁西某化工公司脱碳塔“2〃28”燃爆事故2000年2月28日,山东鲁西某化工公司合成车间脱碳工段一套脱碳系统发生爆燃事故,造成4名检修人员死亡,1人受伤。
事故发生时,维修人员正在进行计划检修作业。
由于脱碳塔顶部残余的部分气体或塔内残留物长时间挥发,可燃气体在塔顶积聚,其中的氢气与空气混合达到爆炸极限,塔内操作工人在拆卸脱碳塔填料时,造成金属器具与塔壁或碳钢箅子板碰撞产生火花,引爆了混合气体,导致事故发生。
(二)国外事故巴西国有石油公司“2〃25”火灾事故1984年2月25日,在巴西圣保罗市东南的库巴坦市内,国有石油公司所属的一条石油输送管线发生大火,导致89人死亡,烧伤2500人。
事故的直接原因是:库巴坦市居民在该管线附近石油公司所属的沼泽地上违章建了许多房屋,由于石油管线破裂,导致大量石油溢出,遇明火发生火灾,造成多人死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