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处理措施

合集下载

七种常见危险化学品应急处置措施

七种常见危险化学品应急处置措施

七种常见危险化学品应急处置措施常见的七种危险化学品包括酸碱类、燃烧爆炸类、有毒有害气体、易燃易爆液体、有毒易燃固体、有害化学物质和危险放射物等。

针对不同种类的危险化学品,采取相应的应急处置措施是非常重要的。

下面将分别介绍七种常见危险化学品的应急处置措施。

一、酸碱类危险化学品:1.引爆危险之前首先要隔离,确保人员和周围环境的安全。

用洗涤剂或大量水稀释溶液,将酸、碱中和,再进行小范围的处置。

2.对于废酸、废碱、酸性、碱性洗涤剂等大量危险物质的储存场所,应按照相关标准进行建设,设有酸洗废液池或废碱化学品池,确保泄漏物质无法进入排水系统,避免对自然环境造成污染。

二、燃烧爆炸类危险化学品:1.发生着火或爆炸事故时,首先要及时通知相关部门,并启动应急预案,进行人员疏散和火灾扑灭工作。

2.对于存放燃烧爆炸类危险化学品的场所,应采取防火、防爆措施,同时安装自动检测和报警系统,及时发现异常情况。

三、有毒有害气体:1.发现泄漏气体时,首先要确保自己的安全,佩戴好防护装备,如呼吸器、防毒面具等。

2.确定泄漏源,封锁泄漏点,采取措施防止泄漏气体进一步扩散。

3.使用适当的气体吸附剂、抑制剂或稀释剂进行处理,以减少气体的浓度。

四、易燃易爆液体:1.发生泄漏时,首先要阻止液体的扩散,使用防溅设备和防爆器具进行处置。

2.控制火源,确保现场不会出现明火和电火花等可能引发爆炸的情况。

3.使用合适的吸液材料进行吸附,并将其封存在密闭容器中,防止进一步泄漏和扩散。

五、有毒易燃固体:1.针对不同的有毒易燃固体,采取相应的防护和处置措施,佩戴好防护装备,迅速将其转移到安全地点。

2.使用稀释剂或稀释剂溶液进行稀释和稳定,然后进行处置。

六、有害化学物质:1.如果发生泄漏,首先要迅速进行封堵和封装,防止泄漏物质进一步扩散。

2.使用防护装备进行处理,如佩戴橡胶手套、安全眼镜等。

3.将泄漏物质转移到密闭容器中,然后送往专门的处理设施,进行安全处置。

危险化学品泄露事故应急处理的基本措施

危险化学品泄露事故应急处理的基本措施

危险化学品泄露事故应急处理的基本措施一、事故现场的处理1. 确保人员安全:立即疏散人员,远离泄露源,避免直接暴露在有害物质中。

2. 切断泄露源:尽快关闭泄露的设备或阀门,以减少物质的进一步泄漏。

3. 防止扩散:采取措施阻止有害物质的扩散,如使用防护墙或围栏进行隔离,封堵漏洞等。

4. 控制火源:如果有火源存在,应立即采取措施扑灭火源,以防止事故进一步扩大。

二、人员安全和救援1. 紧急通知与报警:立即通知相关部门和人员,报警求助,以便能够及时得到支援和救援。

2. 人员疏散与隔离:根据现场情况,合理安排人员疏散和隔离,确保人员安全。

3. 伤员救治:对于受伤人员进行紧急救治,如止血、包扎等,必要时立即送往医院进行进一步治疗。

三、化学品泄露的处理1. 化学品泄露的类型判断:根据泄露物质的性质,判定其危险级别和特性,以便制定相应的处理方案。

2. 化学品泄露的控制:采取措施将泄漏物质尽可能地控制住,如使用吸收剂进行吸附、稀释剂进行稀释等。

3. 化学品泄露的清理:由专业人员使用化学品泄露清理设备进行清理,确保泄漏物质得到安全处置。

四、环境污染防控1. 防止污染扩散:采取措施阻止泄漏物质进入水源、土壤和空气中,避免对环境造成进一步污染。

2. 污染物处理与清理:使用合适的方法将泄漏物质进行集中收集、中和处理或者安全转运至专业处理机构。

3. 环境监测与评估:对事故现场周边环境进行监测和评估,确保环境得到有效修复和恢复。

五、事故原因分析与防范1. 事故原因分析:对事故进行详细的原因分析,找出事故发生的根本原因,以避免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2. 完善安全管理制度:根据事故原因分析结果,完善和加强企业的安全管理制度,提高安全意识和应急能力。

3. 做好事故记录与总结:对事故进行详细记录和总结,及时进行事故信息的报备和共享,以提高整体应急处理能力。

六、应急演练与培训1. 定期开展应急演练:根据企业实际情况,定期组织应急演练,提高员工的应急处理能力和反应速度。

常见危险化学品运输事故的应急处置措施

常见危险化学品运输事故的应急处置措施

常见危险化学品运输事故的应急处置措施危险化学品运输事故是指在化学品运输过程中因各种原因引发的事故,可能对人员、环境和财产等造成严重危害。

针对不同类型的危化品及危害情况,应急处置措施也有所不同。

在这里,我将介绍一些常见危险化学品运输事故的应急处置措施。

1.氯气泄漏事故应急处置措施:-空气中发现氯气浓度超标时,必须迅速采取呼吸器、防护眼镜等个人防护装备进行保护,并迅速撤离现场。

-开启紧急排气系统,使氯气从室外释放,减少室内浓度。

-封锁事故现场,划定安全隔离区,并立即采取必要措施,避免剧毒气体扩散。

-发现可能的人员受伤时,应立即进行紧急救治。

2.燃烧剂泄漏事故应急处置措施:-初期阶段,要准确判断泄漏物质的性质和规模,并采取必要的措施,如封闭与泄漏源相对的风向、开启排气扇等,以减少事故中火势的蔓延。

-尽量迅速提供泄漏物质的物理特性参数给相关应急救援人员,以便他们制定合理的处理方案。

-进一步封锁事故现场,确保人员的安全,并组织清障车和专业队伍进行紧急处置工作。

-关闭事故周围相关设施和设备,如电源、明火等,以防止二次事故发生。

3.毒性物质泄漏事故应急处置措施:-采取个人防护措施,如戴防护口罩、穿防护服等,远离泄漏源。

-尽量迅速切断或控制泄漏源,防止有毒物质进一步扩散。

-利用公告设备迅速通知周边居民,告知他们从事故现场撤离,并封锁事故区域,确保人员与交通的安全。

-寻找可以中和或稀释有毒物质的方法,例如使用中和剂、大量用水等。

总体而言,危险化学品运输事故的应急处置措施的目标是保护人员的生命安全、减少环境和财产的损失。

在应急处置过程中,要迅速判断事故情况和危害程度,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和应急处理措施,并与专业人员密切合作。

同时,事故后需进行事故现场的清理和修复工作,以恢复正常的生产和生活秩序。

危险化学品事故处置专项应急预案

危险化学品事故处置专项应急预案

危险化学品事故处置专项应急预案危险化学品事故处置专项应急预案(精选7篇)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难免会出现一些事故,为了避免事情愈演愈烈,总不可避免地需要事先编制应急预案。

应急预案要怎么编制呢?以下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危险化学品事故处置专项应急预案(精选7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危险化学品事故处置专项应急预案1一、危险化学品的种类包括压缩气体、爆炸品和易燃的液体和固体、液化气体、自燃物品、遇湿也易燃的物品、有机过氧化物、氧化剂及腐蚀品等。

二、危险化学品事故的预防(一)从事储存、保管和使用的物质部门和处置废弃化学品的单位要履行自己的职责主要负责人要保证危险化学品的安全符合有关法规、法律、规章中的规定和国家标准,对危险化学品安全负责。

对安全知识、法律和法规、专业技术、职业防护知识和应急救援知识进行培训。

(二)危险化学品储存、保管和使用1、危险化学品的储存和保管国家对危险化学品的生产和储存统一实行规划和审批,并形成制度,区市级在编制总体规划时,可根据当地经济发展的实际需要,应当按照确保安全的原则进行规划用于危险化学品的保管和储存,物质部门在储存和保管危害化学品时,要严格遵守国家和区市级的规划,要符合国家标准和有关规定,依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取得许可,要建立健全的危险化学品使用的制度,保证危险化学品安全使用和管理。

剧毒化学品储存的物质部门要向省、自治区、直辖市经济贸易管理部门和设区的市级负责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督管理综合工作的部门提出申请,批准后,方可进行储存和保管。

危险化学品储存和保管要有专用场地,储存方式方法与储存数量要符合国家标准,并有专人管理。

2、危险化学品的领取要经过有关部门核准后方可进入市场物质部门在领取化学品前,要经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批准后,获得许可文件后方可进行储存和保管,并时刻接受监督和管理危险化学品的经营活动。

物质部门在危险化学品没有出库之前,要看生产企业有没有生产许可证,看危险化学品有没有质检部门检验合格的包装物。

常见危险化学品泄露现场应急处置卡25种

常见危险化学品泄露现场应急处置卡25种

常见危险化学品泄露现场应急处置卡25种线和隔离区域,限制人员和车辆进入。

泄漏:用沙土、活性炭等吸附剂吸收,收集到合适的中,妥善处理废弃物。

初步处置组织现场无关人员撤离,确保人员安全。

着火:使用现场灭火器进行扑救,若无法控制,撤离人员,远离现场,调用消防车进行灭火。

值班干部化验室负责人岗位人员应急人员管理人员事故控制后清理现场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清水或肥皂水彻底冲洗皮肤,若有不适,及时就医。

专业救护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

如有不适,及时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及时就医。

食入:用水漱口,给饮牛奶或蛋清,及时就医。

注意事项:无关人员撤离,救援人员做好个人防护,严格执行消防安全规定。

03甲醇泄漏现场应急处置卡步骤:1.报告:立即向班长、值班技术员、外操报告。

2.通知:通知管理区调度或化验调度、化验室负责人、安全工程师。

3.响应:化验室负责人启动应急处置,安全工程师、技术员协同指挥事件处理。

4.通知:通知事发周围人员远离事发地。

5.消除点火源:消除所有点火源。

6.划定警戒区:根据液体流动和蒸气扩散的影响区域划定警戒区,无关人员从侧风、上风向撤离至安全区。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正压自给式呼吸器,穿防静电服。

防止泄漏物进入水体、下水道、地下室或限制性空间。

7.初步处理:泄漏:用砂土或其他不燃材料吸收。

使用洁净的无火花工具收集吸收材料。

着火:使用现场灭火器扑救。

组织现场无关的人员及时撤离。

8.专业救护: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保持呼吸道通畅。

呼吸、心跳停止,立即进行心肺复苏术。

眼睛接触:立即分开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

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

食入:口服大量乙醇在30分钟内可催吐(禁用阿朴吗啡),或用1%碳酸氢钠溶液洗胃。

及时就医。

9.注意事项:无关人员撤离;救援人员做好个人防护。

化工行业及化验室常见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处理措施

化工行业及化验室常见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处理措施
应急处 理人员 戴正压 自给式 呼吸器, 穿化学 防护服。
15
二氧化碳
空气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并隔离
应急处
(co2)有毒气体
污染
严格限制出入,直至气体散尽。从上风处进入下 现场。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治气体进入下水道。 合理通风,加速扩散。喷雾状水稀释、溶解。如 有可能,可用捕集器使气体通过碱性溶液吸收。 中毒人员应立即脱离中毒现场,静卧,保暖、吸 氧。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洗眼结膜囊后送医院 治疗。
理人员 戴正压 自给式 呼吸器, 穿防护 服。


化学物
质名称
污染
要素
事故处置方法
救援人员 防护措施
12

(nh3)易 爆、剧毒
剧毒 空气 污染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并隔离至气 体散尽。切断火源。现场喷含盐酸的雾状水中和、 稀释、溶解,然后抽排(室内)或强力通风(室 外)。也可将残余气体或漏出气用排风机送至水 洗塔或与塔相连的通风橱内。禁止接触和跨越泄 漏物。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堵漏或翻转泄漏的容 器(钢瓶)以免液体漏出。防治泄漏物进入水体、 下水道、地下室或密闭性空间。
应急处 理人员 戴正压 自给式 呼吸器。
6
丙烷
(C3H8)易
燃易爆气体 有毐
空气
污染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并隔离 至气体散尽。消除所有点火源(泄漏区附近喷雾 状)。合理通风,切断气源,喷雾状水稀释、溶 解,注意收集并处理废水。抽排(室内)或强力 通风(室外)。如有可能,将残余气体或漏出气 用排风机送至水洗塔或与塔相连的通风橱内或使 其通过三氯化铁水溶液,管路装止回装置以防溶 液倒吸。
应急处 理人员 戴空气 呼吸器, 穿防护 服。

常见危险化学品运输事故的应急处置措施

常见危险化学品运输事故的应急处置措施

常见危险化学品运输事故的应急处置措施道路危险货物运输事故时有发生,倘假设事故应急处理方法不当,很容易引发次生事故、关联事故,从而造成更大的损失。

因此,掌握危险化学品运输事故应急处置的基本方法十分重要。

通常不同的危化品、不同的事故类别必须采用不同的处置方法。

1、易燃液体灭火方法:扑灭易燃液体火灾的最有效方法是采纳泡沫、二氧化碳、干粉等灭火器扑救。

撒漏处理:及时用砂土或松软材料覆盖吸附后,集中至空旷安全到处理。

覆盖时,要注意防止液体流入下水道、河道等地方,以防污染环境。

2、易燃固体、自燃物品和遇湿易燃物品灭火方法:依据易燃固体的不同性质,可用水、砂土、泡沫、二氧化碳、干粉灭火剂来灭火,但必须注意:遇水反应的易燃固体不得用水扑救,如铝粉、钛粉等金属粉末应用干燥的砂土、干粉灭火器进行扑救;有爆炸危险的易燃固体如硝基化合物禁用砂土压盖;遇水或酸产生剧毒气体的易燃固体,如磷的化合物和硝基化合物(包括硝化棉)、氮化合物、硫磺等,燃烧时产生有毒和刺激性气体,严禁用硝碱、泡沫灭火剂扑救,扑救时必须注意戴好防毒面具;赤磷在高温下会转化为黄磷,变成自燃物品,处理时应慎重。

扑灭自燃物品火灾时要注意:此类物品灭火时,一般可用干粉、砂土(干燥时有爆炸危险的自燃物品除外)和二氧化碳灭火剂灭火。

与水能发生反应的物品如三乙基铝、铝铁溶剂等禁用水扑救;黄磷被水扑灭后只是暂时熄灭,残留黄磷待水分挥发后又会自燃,所以现场应有专人密切观察,同时扑救时应穿防护服,戴防毒面具。

扑灭遇湿易燃物品时应注意:此类物品发生火灾时,应迅速将未燃物品从火场撤离或与燃烧物进行有效隔离,用于砂、干粉进行扑救;与酸或氧化剂等反应的物质,禁用酸碱和泡沫灭火剂扑救;活泼金属禁用二氧化碳灭火器进行扑救,应用苏打、食盐、氮或石墨粉来扑救;锂的火灾只能用石墨粉来扑救。

撒漏处理:上述三类货物撒漏时,可以收集起来另行包装。

收集的残留物不能任意排放、抛弃。

对与水反应的撒漏物处理时不能用水,但清扫后的现场可以用大量水冲刷清洗。

化学实验室危化品事故应急预案(通用5篇)

化学实验室危化品事故应急预案(通用5篇)

化学实验室危化品事故应急预案(通用5篇)化学实验室危化品事故应急预案(通用5篇)在学习、工作、生活中,有时会出现一些意料之外的事件或事故,为了减小事故造成的危害,时常要预先开展应急预案准备工作。

应急预案的格式和要求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化学实验室危化品事故应急预案(通用5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化学实验室危化品事故应急预案1为及时有效地开展危险化学品事故救援工作,加强对危险化学品事故的有效控制,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造成的损失,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国务院《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和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编制预案》,结合本学校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应急救援预案。

一、危险目标和危险种类的确定依据《重大危险源辨识》,对本学校目前使用的化学品、实验耗材、仪器和防护设备进行了辨识并综合分析其危害程度,确定了下列危险目标和危险种类。

1、危险目标:学校综合楼一楼右侧实验仪器室。

2、危险种类:化学药品泄漏,化学药品火灾,危险化学品中毒。

二、灾情报告、报警程序1、医疗急救电话:120。

2、本校安全事故应急小组组长:副组长:成员:各班科学教师危险化学品事故发生后,现场人员首先进行个人防护,然后按照事故不同类别分别采取相应的现场处置措施,并立即报告本学校安全事故应急小组组长及副组长,判断事故等级和趋势后采取相应的内部外部联络。

三、实验室化学品泄漏处置程序1、易燃、有毒气体泄漏:现场人员首先从室外总闸切断电源(避免断电时电弧引起火灾),然后迅速开门窗通风,并按照危险程度通知临近实验室或整座建筑人员撤离至上风区,在做好安全保障工作之后对泄漏源进行控制处理:用毛巾或抹布擦拭洒出的液体,并将液体拧到大的容器中,然后再倒入带塞的玻璃瓶中。

2、易燃、腐蚀、有毒液体泄漏:现场人员首先从室外总闸切断电源(避免断电时电弧引起火灾),避免中毒和受到灼伤,然后使用相应物资擦拭和吸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应急处理人员戴孝正压自给式呼吸器,穿消防防护服。
序号
化学物
质名称
污染要素
事故处置方法
救援人员防护措施
8
环氧乙炔(C2H4O)易燃易爆
气体
空气污染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并立即进行隔离。尽可能切断泄漏源。用工业覆盖层或吸附/吸收剂盖住泄漏点附近的下水道等地方,防治气体进入。合理通风,加速扩散。喷雾状水稀释、溶解。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产生的大量废水。如有可能,将漏出气体用排风机送至空旷地方或装设适当喷头烧掉。漏气容器要妥善处理、修复、检验后再用。
附件7常见危险化学品事故处置方法
序号
化学物
质名称
污染要素
事故处置方法
救援人员防护措施
1
氢气
(H2)易燃易爆气体
空气污染
一旦发生大的泄漏,人员应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至上风处,并立即隔离,严格限制出入。疏散无关人员并建立警戒区。泄漏区附近禁止吸烟,消除所有明火、火花或火焰。尽可能切断泄漏气源,打开所有的门窗,让其自然通风,加速扩散。如有可能,将漏出气体用排风机送至空旷地方或装设适当喷头烧掉。
应急处理人员戴正压自给式呼吸器,穿化学防护服。
14
二氧化氮
(NO2)
剧毒气体
空气污染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并隔离严格限制出入,直至气体散尽。尽可能切断泄漏源。若是气体,合理通风,加速扩散。若是液体,用大量水冲洗,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若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喷雾状水冷却和吸收蒸汽。
应急处理人员戴正压自给式呼吸器,穿化学防护服。
应急处理人员戴正压自给式呼吸器,穿化学防护服。
序号
化学物
质名称
污染要素
事故处置方法
救援人员防护措施
16
甲醛
(CH2O)
腐蚀有毒液体
空气污染水污染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疏散无关人员并建立警戒区。切断泄漏源,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堵漏,消除所有点火源(泄漏区附近禁止吸烟,消除所有明火、火花或火焰)。防止泄漏物进入水体、下水道、地下室或密闭性空间。禁止接触和跨越泄漏物。用泡沫覆盖抑制蒸汽产生。用沙土或其它不燃性吸附剂混合吸收,如大量泄漏,应设置围堤,然后收集运到废弃物处理场所处置。也可用大量水冲洗。经稀释的洗水放入废水处理系统。
应急处理人员戴正压自给式呼吸器,穿防护器。
3
氯气
(CL2)
剧毒气体
空气污染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向,并立即进行隔离(警戒),严格限制出入。从上风向进入现场。避免与乙炔、松节油、乙醚、氨等物质接触。采取措施,尽可能切断泄漏源。合理通风,加速扩散。喷雾状水或稀碱水溶解、中和。也可结合抽排(室外)。如有可能,将泄漏的氯气或液氯导致收集系统或中和溶液。也可将漏气钢瓶浸入石灰乳液中。处置产生的废水和漏气容器妥善处理。
应急处理人员戴空气呼吸器,穿防护服。
10
氯化氢(HCL)
遇水后有强腐蚀性气体
空气污染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并立即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穿防毒(化)服。从上风向进入现场。采取措施,尽可能切断泄漏源。合理通风,加速扩散。喷氨水(稀碱水)或雾状水中和、溶解。如有可能,将残余气体或漏出气体导至收集系统或中和溶液。处置产生的废水和漏气容器妥善处理。
应急处理人员戴正压自给式呼吸器,穿消防服。
序号
化学物
质名称
污染要素
事故处置方法
救援人员防护措施
22
苯(C6H6)易燃易爆液体
空气污染水污染
立即划定泄漏隔离区,禁止无关人员进入污染区。消除所有点火源(泄漏区附近禁止吸烟,消除所有明火、火花或火焰)。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堵漏,切断泄漏源,防止泄漏物进入水体、下水道、地下室或密闭性空间。禁止接触和跨越泄漏物。用于土、砂或其它不燃性材料吸收或覆盖并收集于容器中。使用非产生火花设备收集泄漏物,并置于盖子较松的容器中以待处理。如大量泄漏,利用围堤收容,然后收集、转移、回收或无害化处理。
应急处理人员必须戴正压自给式呼吸器,穿化学防护服。
序号
化学物
质名称
污染要素
事故处置方法
救援人员防空气污染
水污染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建立警戒区。消除所有火源(泄漏区附近禁止吸烟,消除所有明火、火花或火焰)。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堵漏,防止泄漏物进入水体、下水道、地下室或密闭性空间。禁止接触和跨越泄漏物。小量泄漏,用干土、砂或其它不燃烧材料吸收或覆盖,并收集于容器中。使用非产生火花设备、工具收集泄漏物,并置于盖子较松的容器中以待处理。大量泄漏,利用围堤收容,然后收集、转移、回收或无害化处理后废弃。
应急处理人员戴正压自给式呼吸器,穿消防防护服。
9
液化石油气
易燃易爆
气体
空气污染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建立警戒区。消除所有点火源(泄漏区附近禁止吸烟、消除所有明火、火花或火焰)。控制泄漏,切断气源。喷雾状水抑制或改变蒸气流向。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堵漏或翻转泄漏的容器(钢瓶)以免液体漏出。防治泄漏物通过下水道、通风系统和密闭性空间扩散。禁止接触和跨越泄漏物。喷雾状水稀释。如有可能,将漏出气体用排风机送至空旷地方或装设适当喷头烧掉。
应急处理人中员戴正压自给式呼吸器,穿消防防护服
23
乙醇(C2H5OH)易燃易爆液体
空气污染水污染
区域人员立即撤离泄漏区至安全区,疏散无关人员并建立警戒区。切断泄漏源,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堵漏,消除所有点火源(泄漏区附近禁止吸烟,消除所有明火、火花或火焰)。防止泄漏物进入水体、下水道、地下室或密闭性空间。禁止接触和跨越泄漏物。用泡沫覆盖抑制蒸汽产生。用砂土或其它不燃性吸附剂混合吸收,然后使用无火花工具收集运至废弃物处理场所处置。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洗液稀释后放入废水处理系统。如大量泄漏,自用围堤收容,然后收集、转移、回收或无害化处理。
应急处理人员戴正压自给式呼吸器,穿防护服。
序号
化学物
质名称
污染要素
事故处置方法
救援人员防护措施
12

(NH3)易爆、剧毒
剧毒空气污染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并隔离至气体散尽。切断火源。现场喷含盐酸的雾状水中和、稀释、溶解,然后抽排(室内)或强力通风(室外)。也可将残余气体或漏出气用排风机送至水洗塔或与塔相连的通风橱内。禁止接触和跨越泄漏物。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堵漏或翻转泄漏的容器(钢瓶)以免液体漏出。防治泄漏物进入水体、下水道、地下室或密闭性空间。
应急处理人员戴正压自给式呼吸器,穿化学防护服。
13
一氧化氮(NO)有毒气体
空气污染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立即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并隔离至气体散尽。关闭泄漏阀门,切断泄漏源。勿使泄漏物与可燃物质(木材、纸、油等)接触,喷雾状水稀释、溶解,合理通风,加速扩散。有条件可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产生的大量废水应将吸入有毒气体的患者立即送医院诊治。
15
二氧化碳
(CO2)
有毒气体
空气污染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并隔离严格限制出入,直至气体散尽。从上风处进入下现场。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治气体进入下水道。合理通风,加速扩散。喷雾状水稀释、溶解。如有可能,可用捕集器使气体通过碱性溶液吸收。中毒人员应立即脱离中毒现场,静卧,保暖、吸氧。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洗眼结膜囊后送医院治疗。
应急处理人员必须戴空气呼吸器,穿防护服
20
环乙烷
(C5H12)
易燃易爆
空气污染水污染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防止进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同时必须采取措施防止沿沟任意流淌。小量泄漏,用活性碳或其它惰性材料吸收,也可用不燃性分散剂制成乳液刷洗,洗液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用泡沫覆盖,降低蒸汽灾害。用防爆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到废弃物处理场所处置。
应急处理人员戴正压自给式呼吸器,穿防护服。
7
乙炔电石气(C2H2)易燃易爆气体
空气污染
区域人员立即撤离泄漏区到上风区疏散无关人员并建立警戒区,切断泄漏源,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堵漏,但不得使用金、银、铜质工具。消除所有点火源(泄漏区附近禁止吸烟、消除所有明火、火花或火焰)。防治泄漏物进入水体、下水道、地下室或密闭性空间。禁止接触和跨越泄漏物。用喷雾状水抑制蒸汽或改变蒸汽流向。
应急处理人中员戴正压自给式呼吸器,穿消防防护服
24
醋酸甲酯(C3H6O2)易燃易爆液体
应急处理人员戴正压式呼吸器,穿一般消防防护服。
5
丙稀
(C3H6)
易燃易爆
气体
空气污染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并隔离眼球气体散尽。消除所有点火源(泄漏区附近禁止吸烟、消除所有明火、火花或火焰),控制泄漏,切断气源。喷雾状水稀释、溶解。防治泄漏物通过下水道、通风系统或密闭性空间扩散。如有可能,将漏出气体用排风机送至空旷地方或装设适当喷头烧掉。
应急处理人员必须戴正压自给式呼吸器,穿一般消防防护服
18
光气
(COCL2碳酰氯)
有毒、易爆气体
空气污染
迅速撒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并隔离直至气体散尽。考虑下风方撒离至500米。切断气源。现场喷氨水或其它稀碱液中和,然后抽排(室内)或强力排风(室外)。也可将残余气或漏出气用排风机送至水洗塔相联的通风橱内。禁止接触和跨越泄漏物。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堵漏或翻转泄漏的容器,以避免液体漏出。防治泄漏物进入水体、下水道、地下室或密闭性空间。漏气容器不能再用,且要经过技术处理以消除可能剩下的气体。
应急处理人员必须戴正压自给式呼吸器,穿消防防护服(防静电)
21
甲醇
(CH3OH)
易燃易爆
有毒液体
空气污染水污染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疏散无关人员并建立警戒区。切断泄漏源,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堵漏,消除所有点火源(泄漏区附近禁止吸烟,消除所有明火、火花或火焰)。防止泄漏物进入水体、下水道、地下室或密闭性空间。禁止接触或跨越泄漏物。用蒸汽覆盖抑制蒸汽产生。用砂土或其它不燃性吸附剂混合吸收,然后使用无火花工具收集运到废弃物处理场所处置。也可用大量水冲洗,洗液稀释后放入废水处理系统。如大量泄漏,利用围堤收容,然后收集、转移、回收或无害化处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