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护理技术创新与临床应用33页PPT

合集下载

中医护理技术在临床的应用与发展

中医护理技术在临床的应用与发展
特点
中医护理技术强调整体观念和个体化护理,注重预防和保健,采用多种技术手 段,如针灸、推拿、拔罐、刮痧等,以达到调和阴阳、扶正祛邪的目的。
中医护理技术在临床的重要性
01
02
03
促进患者康复
中医护理技术能够针对患 者的具体情况,采用个性 化的护理方案,促进患者 的康复进程。
提高生活质量
中医护理技术在改善患者 生活质量方面具有显著效 果,如针灸治疗能够缓解 疼痛、改善睡眠等。
国际化与交流
中医护理技术逐渐走向国 际,与世界各地的医学体 系进行交流与合作,为全 球健康事业作出贡献。
02
中医护理技术在临床的应 用
针灸护理
总结词
通过刺激穴位,调和气血,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详细描述
针灸护理是中医护理技术中的一种重要手段,通过刺激穴位,调和气血,以达到 治疗疾病的目的。针灸护理在临床中广泛应用于各种疼痛、神经系统疾病、消化 系统疾病等。
拔罐护理
总结词
通过负压吸引作用,刺激穴位和经络,达到舒筋活血、散寒 止痛的目的。
详细描述
拔罐护理是利用负压吸引作用,使罐具吸附在皮肤上,刺激 穴位和经络,以达到舒筋活血、散寒止痛的目的。拔罐护理 在临床中常用于治疗肌肉疼痛、关节炎等疾病。
推拿护理
总结词
通过手法按摩,促进气血流通,缓解 肌肉疲劳和疼痛。
中药护理
总结词
通过内服或外用中药,调整人体机能,达到预防和治疗疾病的目的。
详细描述
中药护理是中医护理技术中的一种重要手段,通过内服或外用中药,调整人体机能,以达到预防和治 疗疾病的目的。中药护理在临床中广泛应用于各种慢性疾病、虚证等的治疗和调理。
03
中医护理技术在临床的挑 战与解决方案

中医护理技术在临床的应用 ppt课件

中医护理技术在临床的应用  ppt课件

ppt课件
15
注意事项及禁忌症
1、过度劳累、饥饿、精神紧张的患者,不宜立即针刺, 需待其恢复后再治疗。
2、体质虚弱的患者,刺激不宜过强,并尽量采用卧位。 3、避开血管针刺,以防出血。有自发性出血倾向或因
损伤后出血不止的患者,不宜针刺。 4、皮肤之感染、溃疡、瘢痕部位,不宜针刺。 5、进针时有触电感,疼痛明显或针尖触及坚硬组织时,
29
(四)刮痧法
刮痧过程可使局部组织形成 高度充血,血管神经受到刺 激使血管扩张,血液及淋巴 液流动增快,吞噬作用及搬 运力量加强,使体内废物、 毒素加速排除,组织细胞得 到营养,从而使血液得到净 化,增强全身抵抗力,可以 减轻病势,促进康复。
ppt课件
30
适应症
神经衰弱、头痛、感冒 面瘫、耳病等五官科疾
8、小儿囟门未闭合时,头项部腧穴一般不宜用针刺。此 外,因小儿不能合作,针刺时宜采用速针法,不宜留针
ppt课件
17
ppt课件
18
(二)艾灸法
灸的方法可谓多种多样,但 有一点是相同的,即通过温 热刺激达到温经活络、行气 活血、祛湿散寒、消肿散结、 回阳救逆、防病保健的目的。
ppt课件
19
适应症
ppt课件
10
中医护理技术
针刺法
中药穴位 贴敷法
耳穴压豆
艾灸法 拔罐法
中药塌渍 中药熏洗


中药直肠 滴入
小儿捏脊
ppt课件
刮痧法
穴位按摩 法
穴位注射 法
11
阴阳
寒热
身体
表里
ppt课件
12
(一)针刺疗法
针刺的重要作用是“调气”。“气”是体内 流动的微小物质及脏腑组织的功能表现,其 发挥作用时通过经络系统来实现的。人体发 生疾病就是因为气的运行失常。针刺就是通 过经络的作用,调整紊乱的“气”,使体内 真气通畅,生理恢复正常,疾病自然痊愈。

中医护理技术在临床中的应用.ppt课件

中医护理技术在临床中的应用.ppt课件

如何实施中医护理体会
护士相信中医护理效果
护士自身体会中医护理效果 医护合作—广泛应用中医护理技术
如何实施中医护理体会
护士解决病人护理问题,首先想到中医护理手段 中医护理相关知识融入护理查房、护理业务学习
收集应用中医护理技术成功案例在全院交流
应用中医护理成功案例
腰椎压缩性骨折
中医护理技术在 临床中的应用.
古代中医护理
《黄帝内经》中提出了中医观察患者的方法和生活起居、 饮食、情志、服药等护理
孙思邈所著《千金方》记载了井水消毒和空气消毒的方药,
首创了葱管导尿方法,对消毒技术、疮疡切开引流术和换
药术等护理操作均很详细记载。
古代中医护理
“范进中举”就是一个绝妙例子。范进由于多年未能进举,被 家人瞧不起,当他经过多年的努力终于如愿以偿时,由于过喜 而伤心,突然患了狂躁型精神病。范进家人在医生的授意下以 恐吓方法刺激范进,范进受到了惊吓,抑制了亢奋的情绪,又 恢复了正常心神功能。
针对临床症状中医护理技术 胃痛

中药封包:以胃腹散中药包热敷胃 脘部,每次 30min , 7d ~ 10d 为一疗 程。 艾灸中脘、足三里、太溪,每次
10min~15min,或按摩上腹部。
针对临床症状中医护理技术
腹痛
针刺止痛,取穴:足三里、合谷、内关、 天枢、中脘。每日1次,每次留针30min,
生命力针刺
保持正心智能量场:医 生、病人 病人腹式呼吸+冥想
环境改变、腰背部疼痛——失眼
中医护理:睡前给予头部按摩
不习惯床上小便——尿潴留
中医护理:腹部按摩、艾箱艾灸
长期卧床—— 便秘
中医护理:食疗、排便训练
应用中医护理成功案例

中医护理技术创新PPT课件

中医护理技术创新PPT课件
4
传统的涂药方法
◆ 清洁皮肤,用棉签蘸药物均匀涂于患处。 面积较大时,可用镊子夹棉球蘸药液涂布, 蘸药干温度适宜,涂药厚薄均匀。必要时 用纱布覆盖,胶布固定。
5
缺点
◆ 一般需要4-6小时才能达到效果,药物容易 污染衣物而且易脱落,少数病人对胶布过 敏引起皮肤瘙痒等。
6
创新点
◆ 将中药膏剂均匀涂在保鲜膜上,在红外线 灯下稍加热后贴于患者疼痛部位,在红外 线灯下照射20分钟后取下。
16
创新点
◆ 使用暖宝宝做为热源进行加热,保持温度 在51-60 ℃左右,持续时间12小时以上。
17
优点
◆ 温度持续时间长,有利于药物吸收,经济 实惠,操作简单,冬天使用患者易于接受
18
中医护理创新技术之四-中药眼部雾化
◆ 中药眼部雾化有三个方面优势,一是使药 物直接作用于眼部,免去肝脏首过效应 ; 二是使中药弥散均匀,持续作用时间延长, 提高临床疗效;三是一部分药气进入鼻腔, 进入眼底中央动脉,提高血液携氧能力, 清除眼内自由基,改善微循环。
13
疑惑
◆液体可以吗
14
中医护理创新技术之三——中药湿热敷
◆ 中药湿热敷 中药湿热敷法是将纱布用药液浸透敷于患处, 达到疏通腠理,清热解毒、消肿散结等目 的的一种外用方法。温度一般38-41℃,持 续时间30分钟-1小时。
15
传统湿热敷的缺点
◆ 冬季使用不方便,温度不持久,不利于患 者活动,使用仪器代价高等
◆ 优点:操作简单,温度适宜,药物易吸收, 起效快,不宜脱了,病人舒适,解决了胶 布过敏问题
7
中医护理创新技术之二——中药塌渍
8
传统中药塌渍方法
◆ 中药塌渍是用6-8层纱布浸透药液做为药垫直接湿 敷于患处结合TDP照射患处的一种外治法

中医护理技术创新ppt课件

中医护理技术创新ppt课件
• 针灸:疏通经络、调节脏腑、行气活血。
8
筋络氧疗
通筋活络
促进代谢
针刺 吸氧
调畅气血
调和阴阳
9
完整版ppt课件
完整版ppt课件
LOREM IPSUM DOLOR
• 适应症: • 1、脑源性疾病,如瘫痪、麻木、失语、
眩晕、耳鸣、舞蹈病等; • 2、神志类疾病,如焦虑、抑郁、失眠等。
10
完整版ppt的皮肤情况、对疼痛 的耐受程度、鼻腔、心理状 况等
核对患者基本信息,协助 患者取舒适体位
遵医嘱选择穴位
按腧穴深浅和患者体质选取毫 针,检查针柄有无松动、针尖有 无弯曲带钩等情况
安装氧气装置,清洁鼻孔, 接氧气管,开小开关,调节 流量,吸氧,固定
一手捻动针柄,另一手按压针孔 周围皮肤,将针退至皮下,迅速 拔出,棉球按压针孔片刻,检查 针数
者活动,使用仪器代价高等。 • 创新点 • 使用暖宝宝做为热源进行加热,保持温度
在51-60 ℃左右,持续时间12小时以上。
22
完整版ppt课件
中医护理创新技术之四-中药眼部雾化
• 中药眼部雾化有三个方面优势,一是使 药物直接作用于眼部,免去肝脏首过效 应 ;二是使中药弥散均匀,持续作用时 间延长,提高临床疗效;三是一部分药 气进入鼻腔,进入眼底中央动脉,提高 血液携氧能力,清除眼内自由基,改善 微循环。
1、 溻发:用 6-8 层纱布浸透药 液,轻拧至不滴水,湿敷 患处。
2、 浸渍法:包括淋洗、冲洗、 浸泡等
素质要求 评估
物品准备 患者准备
定位 治疗 观察
仪表大方,举止端庄,服装、 鞋帽整齐,态度和蔼,语言 温柔,洗手,戴口罩。
治疗盘、纱布、中药粉、红 外线灯、凡士林等。

中医护理技术PPT

中医护理技术PPT
培养更多的专业人才。
标准化和规范化
制定和完善中医护理技术的标准 和规范,确保技术的安全有效性 ,促进其在全球范围内的普及和
应用。
THANKS
感谢观看
特点
中医护理技术强调整体观念和个体化 护理,注重调节人体内部环境,以非 侵入性、自然疗法为主,具有安全、 有效、简便、经济等优点。
中医护理技术的发展历程
起源
中医护理技术起源于古代中国的 医疗实践,最早可追溯至春秋战
国时期。
发展
中医护理技术在历史上经历了多个 发展阶段,从早期的简单护理方法 到现代的多样化、综合性的护理技 术体系。
中医护理技术
汇报人:可编辑 2024-01-10
目 录
• 中医护理技术概述 • 中医护理技术分类 • 中医护理技术在临床的应用 • 中医护理技术的优势与挑战 • 中医护理技术的未来发展与展望
01
中医护理技术概述
中医护理技术的定义与特点
定义
中医护理技术是指在中医理论指导下 ,运用传统中医护理方法和技术,以 达到预防、保健、康复和养生等目的 的一系列护理操作。
推拿护理技术
总结词
通过手法按摩,舒缓肌肉疲劳,缓解疼痛,促进血液循环。
详细描述
推拿护理技术是中医护理技术中的一种重要手段,通过手法按摩,舒缓肌肉疲 劳,缓解疼痛,促进血液循环。推拿可以针对各种肌肉疲劳、疼痛等问题进行 治疗,如颈椎病、肩周炎、腰肌劳损等。
中药护理技术
总结词
通过内服或外用中药,调理身体,治疗疾病。
详细描述
中药护理技术是中医护理技术中的一种重要手段,通过内服或外用中药,调理身 体,治疗疾病。中药可以针对各种疾病进行治疗,如感冒、咳嗽、消化不良等。 中药护理技术包括中药煎煮、中药灌肠、中药熏蒸等多种方式。

中医技术在临床应用PPT课件

中医技术在临床应用PPT课件

技 术
(4)使用时药艾条不能使力推






.
.
13
中 医
(一)雷火灸
护 理
烫伤的处理:
技 治疗中,如有皮肤烫伤,可用酒精消毒降
术 温,或用烫伤膏涂抹烫伤处






.
.
14
中 医
(二)热敏灸

理 采用点燃的艾材产生的艾热
技 选就热敏态穴位
术 在 临 床 的
激发热敏灸感和经气传导 并施以个体化的饱和消敏灸量 从而能大幅度提高艾灸疗效的一种新 疗法
技 白血病、过敏性紫癜。
术 2.新伤骨折、疤痕、恶性肿瘤局部、静脉曲张、体 在 表大血管处、局部皮肤弹性差者禁用。
临 床
3.妇女月经期下腹部慎用,妊娠期下腹部、腰骶部、 乳房处禁用。
的 4.心、肾、肝严重疾病以及高热抽搐者禁用。
应 5.皮肤过敏、外伤、溃疡处禁用。

6.大出血、过饱、大汗、大渴、过饥、酒醉和过劳 等禁用。
1中医护理技术2中医护理技术如何在临床疾病症状中应用3中医护理技术如何开展4中医护理管理全国只有18家中医院成功申报成为中医护理技术培训基地1广东省中医院2上海龙华医院3山东省中医院4江苏省中医院5福建省人民医院6青岛市中医院7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刮痧法热敏灸中药火疗中药灌肠耳穴埋豆八段锦一雷火灸雷火灸疗法是用中药粉末加上艾绒制成艾条施灸于穴位上的一种灸法
在 临
7、灸毕:使艾条彻底熄灭,清洁局部皮肤 8、协助患者衣着,整理床单位,清理物品




.
.
11

(一)雷火灸

中医护理技术创新与临床应用ppt课件

中医护理技术创新与临床应用ppt课件

中医辨证巧宣教
------王不留行籽转身变成记号笔
王不留行籽Βιβλιοθήκη 肺部感染巧促排痰-------
现代疗法胸部叩击+传统疗法穴位按摩
现代护理学中最常用的护理方法是通过胸部叩击振动肺泡和支气管,通过局部作 用促进排痰,预防肺部感染。而传统疗法则是通过穴位按摩,刺激经络、神经, 调整全身机能,从而改善呼吸形式,影响肺的功能。通过局部与全身共同发挥畅 通气道、调理肺气、益气固表的作用,达到促进肺康复,防治肺部感染的目的。
三伏(九)灸盛况
目前中医护理技术不仅仅在中医院开展得如火如荼, 在西医院也不甘示弱,争先开展。
中医护理技术遭遇瓶颈—如 何创新?
何谓创新?
创新是指以现有的知识和物质,在特定的环境中,改进或 创造新的事物(包括但不限于各种方法、元素、路径、环境 等等),并能获得一定有益效果的行为。
创新的三层含义:第一,更新;第二,创造新的东西;第 三,改变。
基金项目:2011年广东省中医药局科研课题 2012年广东省科学技术厅科研课题
穴位艾灸对肝豆状核变性伴白细胞 减少症的作用观察
拓展艾灸应用的范围
腹部取关元、气海穴艾灸盒温热灸
双侧足三里用艾条温和灸
一提起艾灸,人们就会想到它用于治疗虚寒病证,即通过对局部
穴位的温热刺激,达到活血通络、祛寒除湿的作用。而现在有人
□以检查促改进,以检查促发展
□西医院校设置中医课程
各大中医院中医技术开展如火如荼
穴位注射
拔火罐
八段锦
艾灸
穴位敷贴
穴位按摩
我院中医护理技术应用的概况
目前临床已开展中医护理技术
26项
拔罐疗法 中药灌肠 耳穴压豆 放血疗法 刮痧疗法 艾灸 穴位敷贴 穴位注射 中药封包治疗 中药热奄包治疗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