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物流热点:2001年回望

合集下载

中国快递业的发展历程

中国快递业的发展历程

中国快递业的发展历程中国快递业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20世纪80年代。

当时,由于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快速、可靠的物流需求迅速增加。

然而,当时的中国快递业还处于起步阶段,主要以邮政快递为主。

这导致了服务水平低、效率低下和不稳定的局面。

在20世纪90年代,随着中国的改革开放进一步深化,国内外企业纷纷涌入中国市场,促使中国快递业得到了迅猛发展。

此时,私营和外资快递公司相继进入市场,引入了国际先进的物流管理理念和技术,提高了快递服务的质量和效率。

同时,快递行业也开始分化,形成了多个竞争激烈的市场主体。

到了2000年,中国快递业进入了高速增长阶段。

这一时期,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电子商务的兴起带动了快递业的发展,迅速提升了快递业的需求量。

同时,政府也加大了对快递业的支持力度,颁布了相关政策法规,推动了快递业的发展。

各大快递公司纷纷扩大网络覆盖范围,提高服务质量,形成了全国性的快递网络体系。

2010年后,中国快递业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电子商务的迅猛发展进一步推动了快递业的增长。

快递公司开始采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和大数据管理系统,提高了快递服务的效率和可靠性。

同时,快递业也开始涉足更多领域,如冷链物流、医药物流、智慧物流等。

这些发展使得快递业在物流领域的地位和影响力进一步增强。

近年来,中国快递业的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根据中国邮政管理局的数据,2018年中国快递业务量达到507.7亿件,同比增长26.6%。

中国快递业已在全球范围内占据重要地位,成为世界最大的快递市场。

然而,中国快递业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问题。

首先,快速增长带来的高需求量和高密度的配送量,对快递企业的运营能力和运力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其次,行业竞争加剧,价格战和恶性竞争现象时有发生。

同时,快递业还存在着行业监管和安全问题,如偷盗、丢失、损坏等。

为应对这些问题,中国快递业正在积极采取措施。

政府加强了对快递行业的监管,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和法规来规范其发展。

2001年全年资料

2001年全年资料

2001年全年资料摘要:一、引言二、2001 年我国经济发展总体概述1.GDP 增长2.通货膨胀3.对外贸易三、2001 年我国政策及体制改革1.财政政策2.货币政策3.体制改革四、2001 年我国产业结构调整1.农业2.制造业3.服务业五、2001 年我国社会发展情况1.教育2.医疗3.社会保障六、2001 年我国在国际舞台上的表现1.外交事务2.国际合作3.国际地位七、结论正文:【引言】2001 年是新世纪的第一年,我国在这一年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本文将从经济、政策及体制改革、产业结构调整、社会发展和国际舞台五个方面,对2001 年我国的情况进行全面的回顾和总结。

【2001 年我国经济发展总体概述】2001 年,我国GDP 增速达到8.3%,实现了经济稳定增长。

在通货膨胀方面,全年CPI 上涨0.7%,保持在较低水平。

对外贸易方面,我国进出口总额首次突破5000 亿美元大关,同比增长7.3%。

【2001 年我国政策及体制改革】在财政政策方面,我国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加大对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保障的投入。

货币政策方面,央行实行稳健的货币政策,加强了对金融市场的监管。

体制改革方面,我国积极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加大民营经济的扶持力度。

【2001 年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农业方面,我国加大了对农业产业化的支持力度,提高了农业产值。

制造业方面,我国加快了产业升级的步伐,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服务业方面,我国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提高了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

【2001 年我国社会发展情况】教育方面,我国加大了对义务教育的投入,提高了普及率。

医疗方面,我国积极推进医疗保障制度改革,提高了人民群众的医疗保障水平。

社会保障方面,我国逐步完善了社会保障体系,保障了人民基本生活。

【2001 年我国在国际舞台上的表现】在外交事务方面,我国积极参与国际事务,展现了一个负责任大国的形象。

国际合作方面,我国同世界各国深化了经贸、科技等领域的合作。

中国的物流的发展历程

中国的物流的发展历程

中国的物流的发展历程(1)第一阶段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物流(1949~1977年)。

这一阶段是新中国成立后工农业发展时期,国家长期对生产资料和主要消费品实行计划生产、计划分配和计划供应。

商业、粮食、供销物资、外贸等流通部门自成系统,按计划储存和运输;交通、铁路、航空等专业运输部门也各自拥有储运企业。

由于生产、流通和消费完全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管理和运行,部门经济和条块分割造成的物流不合理现象普遍存在。

因生产是经济发展的主体,所以流通结构不合理和物流效率低下的矛盾并不十分突出。

当时还没有现代物流概念。

(2)第二阶段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下的物流(1978~1992年)。

这一阶段伊始,正值中国共产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胜利召开,在改革开放方针政策指引下,我国全面推进经济体制改革,流通体制改革随之不断深化。

1979-1984年,按照计划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的原则,改革长期以来全面统一管理的旧体制,扩大了市场调节范围,重点调整了农副产品和日用工业品的计划管理体制,改变了商品统购统销制度,打破了国有商业一统天下的固有局面,发展了计划购销、市场购销等多种流通渠道和购销形式,初步形成了多种经济成分和多种经营形式的流通格局。

1984~1987年,围绕建立有计划的商品经济框架,全面改革了流通领域的企业体制、批发体制、价格制度、经营制度,扩大了企业经营自主权,促进了流通管理向市场经济的转变。

1987?1992年,根据国家建立和培育社会主义市场体系的要求,大力发展了多层次、多形式、多功能的商品批发交易市场。

同时,对生产资料的经营管理体制进行了全面改革,计划管理的品种和数量大幅度减少。

物资流通企业大踏步走向市场,物流的重要性开始在物资、商业、外贸、交通、铁路、货代等各个领域引起关注;铁路、公路、港口、码头、机场、货运枢纽等物流基砷设施建设投人加大。

在这一阶段物流概念开始进入中国。

1979年5月,中国物资经济学会代表团赴日本专门考察物流、参加国际物流会议,带回了物流概念。

中国物流业的发展历程

中国物流业的发展历程

中国物流业的发展历程
中国物流业的发展历程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1. 改革开放初期(1978年-1990年):在经济改革开放的背景下,中国物流业开始逐渐发展,主要以国家经济体制为主导,物流活动主要由国有企业和政府部门承担。

2. 市场经济初期(1990年-2000年):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中国物流业开始面临市场竞争的压力。

民营物流企业逐渐涌现,国家也推出一系列政策和措施,鼓励民营资本进入物流领域。

3. 入世后(2001年-2010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后,物流市场进一步开放,国际物流企业纷纷进入中国市场。

中国物流业经历了快速发展的阶段,物流服务水平和效率逐渐提高。

4. 现代物流时期(2010年至今):随着电子商务的兴起和物流科技的发展,中国物流业进入了现代化阶段。

物流网络覆盖范围扩大,物流信息化程度不断提高,物流服务质量和效率进一步提升。

总体来说,中国物流业经历了从起步阶段到快速发展阶段,再到现代化阶段的演变过程。

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和市场需求的不断扩大,中国物流业有望继续保持稳定增长,并逐步提升全球物流业的地位。

2001年公路水路交通运输行业发展统计公报

2001年公路水路交通运输行业发展统计公报

/zizhan/siju/guihuasi/tongjixinxi/niandubaogao/200710/t20071012_431879.html2001年公路水路交通行业发展统计公报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综合规划司2002年01月01日2001年,交通系统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努力克服复杂多变的国际政治、经济环境对交通发展的不利影响,坚持以发展为主题,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改革开放和科技进步为动力,以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交通需求为根本出发点,真抓实干,开拓创新,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客货运输、港口生产等都取得了较好成绩,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实现了“十五”交通工作的良好开局。

一、交通基础设施1.公路公路总量继续增加。

2001年底,全国包括达到技术标准等级和路基宽度在4.5米以上的等外路在内的国道、省道、县道、乡道(不含村道)、专用公路总里程达到169.8万公里。

路网结构进一步改善。

经过第二次公路普查路网结构调整,2001年底全国国道里程12.2万公里、省道21.3万公里、县道46.4万公里、乡道81.4万公里、专用公路8.6万公里。

公路技术等级和路面等级不断提高。

按公路技术等级分组,各等级公路里程分别为:高速公路19437公里、一级公路25214公里、二级公路182102公里、三级公路308626公里、四级公路800665公里,等外路361968公里。

全国等级公路里程133.6万公里,占公路总里程的78.7%,比上年提高0.4个百分点;二级及二级以上公路里程22.7万公里,占公路总里程的13.4%,比上年提高0.3个百分点。

按公路路面等级分组,各等级路面里程分别为:高级路面252475公里、次高级路面419705公里、中级路面438827公里、低级路面434885公里,无路面里程152120公里。

全国有路面里程154.6万公里,占公路总里程的91.0%,比上年提高0.2个百分点;高级、次高级路面里程67.2万公里,占公路总里程的39.6%,比上年提高0.7个百分点。

物流在中国的发展历史

物流在中国的发展历史

物流在中国的发展历史
1.传统计划储运阶段(建国后—80年代以前)在20世纪80年代以前,即物流概念传入我国之前,实际上我国一直存在着物流活动,但由于处于计划经济时期,所有的物流活动都属于传统的物质运输、保管、包装、装卸、流通加工等物流活动,局限于有计划的物质调存活动。

这一阶段主要属于计划物流阶段,还不能算是真正意义上的现代物流活动。

2.物流概念引入阶段(80年代—90年代末)20世纪80年代初,随着我国对外改革开放的发展,物流概念与物流意识传入国内,受到政府和部分学者的重视,但按照现代物流的标准来衡量,我国物流尚处于起步发展阶段。

3.初步发展阶段(90年代初—现在)针对国内经济的快速发展及物流十分落后这一极不协调的现状,我国从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积极借鉴发达国家物流发展的成功经验,大力推动物流在国内的发展,但我国的物流发展水平同发达国家和地区的物流发展水平相比还存在不小的差距,仍然存在着许多需要改进的地方。

2001-2012全国社会物流总额分析

2001-2012全国社会物流总额分析

2001年-2012年中国社会物流总额分析2012/5/29来源:中国物流产品网作者:本站中国社会物流总额是与中国货运业密切相关的一个重要指标,但遗憾的是很多的货运企业对中国社会物流总额这个指标并不十分了解,甚至很多物流专家,虽然对这一指标司空见惯,也经常在文章中引用,但对社会物流总额的内涵也不是很清晰的。

根据国家标准中关于社会物流统计指标体系的定义,社会物流的物品总额指第一次进入国内需求领域,产生从供应地向接受地实体流动的物品的价值总额,简称社会物流总额。

包括六个方面的内容:进入需求领域的农产品物流总额、工业品物流总额、进口货物物流总额、外省市调入物品物流总额、再生资源物流总额、单位与居民物品物流总额。

社会物流的物品指的是报告期内从供应地向接受地实体流动的全部物品,是社会物流产业活动的对象。

为避免重复计算,社会物流的物品按初次来源计算,即第一次进入国内需求领域,产生从供应地向接受地实体流动的物品。

从国内社会物流物品的初次来源看,主要有以下5个方面:①第一次进入国内需求领域的农林牧渔业产品,简称农产品;②第一次进入国内需求领域的工业产品,简称工业品;③外部流入货物,即通过我国海关进口的物品总量,区域和行业统计中,除了通过海关进口的物品总量,还包括从本区域外或本行业外流入的物品总量;④再生资源商品,简称再生资源;⑤单位与居民物品,包括铁路、航空运输中的行李、邮递业务中包裹、信函、社会各界的各种捐赠物、单位与居民由于搬家迁居需要装卸搬运与运输等物流服务的物品。

根据社会物流总额定义来看,他与GDP指标用最终产品与服务的价值来计量与统计不同,社会物流总额是对全社会在年度内所有需要运输的物品价值进行计量与统计,包括了大量的中间产品,因此社会物流总额远远大于GDP,反映了社会物流系统中所有需要运输的产品价值。

中国2001年-2010年社会物流总额(单位:亿元)数据来源: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近几年来,中国社会物流总额增长一直高于国民经济增长,2011年中国社会物流总额已经达到160万亿,反映了中国物流系统中各环节货物运输价值的增长也远远大于国民经济增长。

2001-2011年中国物流业运行情况

2001-2011年中国物流业运行情况

2004 38.38 29.9
2005 48.06 25.2
2006 59.60 24.0
2007 75.21 26.2
2008 88.82 18.1
2009 96.65 8.8
2010 125.4 15
2011 158.4 12.3
由上述图表可以看出,2001-2007 年全国物流总额持续快速增长,2008-2009 年物流总 额增长率迅速回落,2010 年之后,物流总额增长率缓慢回升。从宏观的国际环境分析, 2008 年的金融危机是造成 08-09 年全国乃至世界物流总额增速缓慢的主要原因。2010 年至
今,世界经济形势较为好转,但仍未摆脱经济危机的阴影,物流总额的增长率较缓慢。
各费用占物流总费用的百分比
60
50
40
运输费用占物流费用的百分

30
保管费用占物流费用的百分

20
管理费用占物流费用的百分

10
0
年份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1年社会物流总费用与 GDP的比率为 17.8%,同比持平,社会经济运行的物流成本 仍然较高。
2010年
2010年全国社会物流总额 125.4万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 15%,增幅比上 年提高 3.7个百分点。从构成情况看,工业品物流总额 113.1万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 同比增长 14.6%,增幅比上年提高 0.5个百分点,占社会物流总额的比重为 90.2%,进口货 物物流总额 9.4万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 22.1%,增幅比上年提高 34.9个百分 点,农产品物流总额、再生资源物流总额和单位与居民物流总额同比分别增长 4.3%、 39.5%和 14.7%。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热 点之一 : 流基地 物
2 ~3家门店 的送 货 任务 ,物 流 设施 作业 量普 遍
不饱 和 。 实际上物 流 中心 应有一 个逐 步发展 的过
在我 国沿 海地 区 . 物流业 正成 为新 的经济增 程 , 日本 西友公 司在 门店 数仅 为 4 如 0家时 , 其物 长 点。深 圳 、 上海 、 天津 、 广州 、 岛、 青 大连 和烟 台 流是 租用 仓库和 配 送 车辆完 成 :4 ~9 O O家 门店 等沿 海地 区政 府高 度重视 发展物 流业 。 深圳市 在 时 , 采用 高架仓 库和 人工 分拣 结合 ; 门店数 超过 全国率 先推 出现 代物流发 展规 划 , 明确 把发 展现 1 0 时 , 1家 引进 了 电子标 签 、 拣货 系统 。 此后 随着
代 物流业 作 为深 圳三大 支柱产 业之 一。 广东 省将 门 店数增 加 ,陆续开 办面 包集 中加工 统一 配送 、
发 展 物 流 产 业 作 为 经 济 领 域 四大 主 攻 方 向 之 牛 奶集 中供 货 , 立生鲜奶 配 送 中心, 10家 建 到 5
收稿 E期 :O 2 , —0 l 20 0 1 7
维普资讯
店 时 , 引进分拣 系统 , 才 开展越 库 配送
代物流 的基 本功 。
热 点之 二 : 第三 方物 流
跨 国物 流公 司在 中 国市 场的 竞争 战略 也令 人注 目,
第 三方 物 流公 司是 指提 供 部 分或 全 部企 业 物 流功 他 们主要 以 网络 建设 、 格战 略和 服务质 量等 来参 与竞 价 能服 务 的一个外 部提 供者 。 所谓第三 方是 相对 于发货 人 争 。跨 国物 流公 司跻身 中国市场 , 其优 势首 先在于 有 自 和 收货 人而言 的。对 于第三方 物 流产 业的前景 , 理论 上 己控制 的全 球 网络 、先进 的全球通 讯 技术 和管 理经 验, 讲是 十分 美好 的, 第三 方提 供物 流服务 有利于 生产 企业 而 中 国 国 内的 网络是 他们 需要 逐 步 建 立和 完 善 的 。例
升 成对 总体物流 形 态的重 视 。
各地 方政 府将物 流业 视 为新 的经济 增 长 ,
选 中 心 3至 5 。 个
除沿 海地 区外 , 内陆 的大 中型城 市 , 如北京 、
纷纷推 出物 流基地 规划 ,争做 物流 城市 领 头羊 ; 沈 阳 、 汉 、 武 成都 、 郸等 都在 积极 筹划 现代物流 邯
维普资讯
嘟匦獭 濂 热
宋德 驰
2 0 年 是 新 世纪 曙光 微 熹的 一年 , 也是 中 01


上海市 出台 了 “ 五”现代 物流 产业发展规 十
国物 流热 春潮涌 动 的一年 。 流成 了人 们谈论 的 划 , 重发展 三类物 流 , 口岸物 流 、 应商业 批 物 着 即 适 热 门话题 , 会 大众 关注的焦 点 。物流从 理念 的 发 零售 行业 的配送 物流 、电子 商务物 流 , 社 并计 划 十五 ” 间建成 市 内配 送 中心 2 期 0个 , 市外 配 传播 迈步 走 向社 会 实践 . 局部 的探索 I 从 生应用 上 在 “
中储 、 中远 、 中海 、 中外运 等大型 传统储 运 企业相 规 划 ,把 发 展现 代物 流 作 为 城市 经 济发 展 的重
继 宣布 实施 战略转 型 。 展 现代物流服 务业 ; 发 海 心 。 . 的看 来, 物流基 地配 置 主要有 三种 方式 : 端 尔、 长虹 等著 名生产 企业 开始设 立或 强化 物流事 部城 市配 置 、 中心城 市配 置和 港 口城市配 置。深
业部 ,建立 自己的物流管 理 体系 ; 国公 司在 中 圳 市平湖 物流 基地 属于端 部城 市 基地 性质 , 京 跨 北
国市场摸索 探路 之后 , 酝酿 用现代物 流理 念来 整 西南综合 物流 基地 归属 于 中心城 市配置 , 上海 外 合 中国 国内现有 的物 流服务 资源 , 备在 中国大 高桥 国际物 流基地 则是 港 口城市 配置 的典 型 。 准 展宏 图 ; 国证 券市场 已经 形成 了几 十 家企业 构 我 在物 流 热 中. 也有 专 家对 企业投 巨资建物 流 成 的“ 物流板 块 ” 与此 相适 应, 。 国际 、 国内的物 流 中心提 出了 自己的隐忧 .如本 刊编委 、 华联超 市 学 术研 讨 会也 空前 活跃 ,各地 举 办 的物 流 高 峰 公司 总 程 师许 胜余认 为 , 物流 中心动辄 数千 工 大 会、 坛、 论 讲座 、 修班 、 研 博览会 此起彼 伏 , 专院 万 元 的投 资额 ,如果 需求不 足 , 难有 良好 的经 大 很 校 新办 的物流 专业 开始 面 向社 会招 生 。
济 效益和 投资 回报 。 象沃 尔玛 物流 中心里 的立体
在谈论物 流成 为 时尚的今天 , 我们清 晰地 听 仓库 、 电子标签 、 自动分拣 机 、 条形 码扫描 等物 流 到 了 中国物流 业 茁壮成 长的声 音 , 也感悟到 中 国 技 术设 施在我 国物流 中心 也都 出现 了, 然而沃 尔 物 流业 进一步 发 展需要 解决 的问题 。为 防止 “ 物 玛 每一 个物流 中心要 为半径 2 0 8 公 里 内的 4 ~4 0 流 热 ”成为泡 沫 ,使我 目的物流 业扎 实健康地 发 15家商店 配货 ,而我 国连锁 企业 一家物 流 中心 7 展 . 必要 对 已走 过 的路 进行 历史 的 回顾 , 有 既要 服 务 门店 数 仅 2 O多 家 ,平 均 每 辆 卡 车 只 承 担 坚定信 念 , 又要 作理性 的 思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