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地理上册 第二单元 第2课 地形的分布
人教版初中地理八年级上册 八上地形和地势课件(第二课时)

课时)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 春水向东流”
大江为何东去?春水为何东流? 与我国的地形、地势有何联系?
这节课学习了我国的地形情况 你知道我国的地势情况吗?
接下来我们共同来了解我国的地势特征
巫 山
第二课时 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C
B
A 第一级阶梯
巫
山
主要地形区
第一级阶梯 青藏高原、柴达木盆地 昆
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 仑 山 脉
华 北
第二级阶梯 云贵高原、准噶尔盆地、 塔里木盆地、四川盆地。
青藏高原
平 原
四川 巫
盆地 山
东北平原、华北平原、
第三级阶梯 长江中下游平原。
云贵高原
主要地形区
第一级阶梯 青藏高原、柴达木盆地 昆
华
仑
北
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
山脉
平
第二级阶梯 云贵高原、准噶尔盆地、 塔里木盆地、四川盆地。
青藏高原
原
四川 巫 盆地 山
东北平原、华北平原、 第三级阶梯 长江中下游平原、
云贵高原
东南丘陵。
读图,分析三级阶梯的海拔和主要地形。
1000~2000米 高原、盆地
第一级阶梯
(米) 雪线
4000米以上 高原
河流从高一级阶梯流入低一级阶梯 时,落差很大,水能资源极为丰富。
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对我国的影响
项目
对我国的影响
气候
西高东低的地势便于海上湿润气流深入内陆,形成降水,有利于农业生产。
利: 顺着地势,我国众多大河滚滚东流;便利了东西交通,方便了沿海和
八年级上册地理-第二章-第二节课件ppt

各地正 午时太 阳照射 情况
68° 73°
83°
89°
13
一、南北气温的差异
(一)冬季:南热北冷,南北温差大 (二)夏季:全国普遍高温(除青藏高
原外) (三)温度带
14
1、温度带的划分 依据:气温差异+ 农业生产实际
2、温度带的分布:重点 (1)根据图例,了解六个温度带的主要分布地区。结合省区、 地形区。 (2)特别观察亚热带与暖温带的分界线 (3)温度带与生产生活之间关系:P34活动2,注意发散思维。15
八年级上册地理-第二章-第二节课件 ppt
江南民居
新疆民居
2
3
一、南北气温的差异
(一)冬季:
4
5
阅读等值线图的步骤和方法:
1、根据图例,读数值,了解气温递变规律,概括总结气温的 空间分布规律:由南向北递减。
2、观察等温线的延伸方向及突变部分,了解、分析气温空间 分布的变化趋势及影响其分布的因素。
(3)读图认识季风区分布范围
古诗:“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指夏季风
(4)季风气候的功与过:活动2、3
20
四、气候复杂多样
重点:对气 温曲线、降 水柱状图和 气候类型分 布图的阅读
可用课件进 行教学.
21
谢谢!
6
一、南北气温的差异
(一)冬季:南热北冷,南北温差大
补充:
春节期间,两条旅游热线:北上哈尔滨,南 下海南岛。
7
冬至日四城市对比
哈尔滨
北京
白昼 长度
8.5小时
9.2小时
各地正 午时太 阳照射 情况
21° 27°
武汉 10.1小时
37°
广州 10.6小时
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二单元第2课地形分布

四大(sìdà)盆地景观图
塔里木盆地
第十四页,共二十页。
准噶尔盆地
第十五页,共二十页。
四川盆地(sì chuān pén dì)
第十六页,共二十页。
柴达木盆地
第十七页,共二十页。
本课小结(xiǎojié)
主要山脉
大兴安岭、天山
秦岭、太行山、
喜马拉雅山等
四大高原(gāoyuán)
主要地形区 四大盆地
三大平原
第十八页,共二十页。
结束
第十九页,共二十页。
内容 总结 (nèiróng)
第二单元 地形分布。第2课 地形分布。我国的山地、平原(píngyuán)、高原、盆地主要分布 在什么地区。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主要地形区 四大盆地。结 束
第二十页,共二十页。
黄土高原(huánɡ tǔ ɡāo yuán) 第九页,共二十页。
云贵高原(yún ɡuìɡāo yuán)
第十页,共二十页。
第十一页,共二十页。
东北(dōngběi)平原
华北平原(huá běi pínɡ yuán)
第十二页,共二十页。
第十三页,共二十页。
长江(chánɡ jiānɡ)中下游平
主要 地形区 (zhǔyào)
第四页,共二十页。
我国的山地、平原、高原、盆地主 要(zhǔyào)分布在什么地区?
第五页,共二十页。
“世界屋脊”——青藏高原(qīnɡ zàng ɡāo yuán)
第六页,共二十页。
世界(shìjiè)最高峰——珠穆朗玛峰第七页 Nhomakorabea共二十页。
蒙古高原
第八页,共二十页。
第二单元 地形(dìxíng)分布
第2课 地形 分布 (dìxíng)
初中地理人教八年级上册第二章 中国的自然环境地形和地势 PPT

中国地形分布图
多盐湖,矿产,有“聚宝盆”之称
➢ 四大盆地——四川盆地
形态最典型、纬度最南 、海拔最低、最湿润
中国地形分布图
多紫色土,内有“天府之国”成都平原
➢ 三大平原
最大的三个平原分别为: 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 江中下游平原。
中国地形分布图
➢ 三大平原——东北平原
中国地形分布图
面积最大 山环水绕、沃野千里
➢ 四大盆地
中国地形分布图
最大的四个盆地分别为: 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 、柴达木盆地、四川盆地 。
➢ 四大盆地——塔里木盆地
中国地形分布图
面积最大 封闭型盆地,沙漠广布
➢ 四大盆地——准噶尔盆地
第二大盆地,呈三角形
中国地形分布图
绿洲和垦田农业也具有相当规模
➢ 四大盆地——柴达木盆地
世界上海拔最高的盆地
阿尔泰山脉 祁连山脉
中国陆上主要山脉的分布
➢ 认识主要山脉
4.南北走向的山脉 贺兰山脉 横断山脉
中国陆上主要山脉的分布
➢ 认识主要山脉
5.弧形山脉 喜马拉雅山脉
中国陆上主要山脉的分布
➢ 认识主要山脉
珠穆朗玛峰,高度8844.43米,为海拔世界第一高峰。位于我 国和尼泊尔交界处,又被称为“地球的第三极”。
四大盆地
地形类型多样,
山区面积广大
三大平原
地
主要山脉
形
和
山区面积大的利与弊
地
势
地势西高东低, 三级阶梯的界线、海拔、主要地形
呈阶梯状分布
地势特点对我国的影响
随堂检测
1.我国的地形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大,尤其是纵横交错的山脉,构成了地形
的骨架,高原、平原、盆地和丘陵镶嵌其间。下面描述正确的是( A )
湘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知识点总结精品资料

八年级地理第二章知识点总结第一节中国的地形一、地势西高东低1、我国地势的突出特征: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状分布23(1)对气候:使暖湿气流从东至西深入内地形成降水;(2)对河流:许多大江大河自西向东流入海洋;(3)对交通:东西向的河流沟通了东西交通;(4)对经济:方便了沿海和内陆的联系;(5)对水能:在阶梯的交界处,落差大、水流急,若河流径流量也很大,则水能会非常丰富,有利发电。
二、山脉纵横交错1、山脉构成地形的骨架(1)山脉纵横交错,把全国分成若干地形区(2)山脉成为地形区的界线我国主要山脉的走向和分布⑴东北--西南走向,最西列是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中间-列是长白山-武夷山;最东列是台湾山脉,其主峰玉山是我国东南沿海最高的山峰。
⑵东西走向,最北列是天山-阴山;中间-列是昆仑山-秦岭;最南列是南岭。
[注意]秦岭是划分我国南方与北方的重要地理界线。
秦岭南北的自然地理环境、社会经济发展有着巨大的差异。
⑶西北-东南走向,主要有阿尔泰山,祁连山、巴颜喀拉山等。
多在我国西部。
⑷弧形山系,是世界最高山脉喜马拉雅山,其主峰珠穆朗玛峰海拔8844.43米,为世界最高山峰,位于中国与尼泊尔交界处。
⑸南北走向,主要有贺兰山、横断山脉等。
[注意]横断山脉是由许多列南北走向的平行山脉组成。
它们由北向南地势逐渐降低,山高谷深、山河相间,极大地阻碍了东西交通。
2、中华五岳:东岳泰山(山东省)、西岳华山(陕西省)、南岳衡山(湖南省)、北岳恒山(山西省)、中岳嵩山(河南省)三、地形复杂多样1、地形特点:复杂多样,五种地形类型(山地、高原、平原、盆地、丘陵)齐全,山区面积广大。
(五种地形比例图在地理地图册P13)2、主要地形区特征:(结合P23图2-9记忆)(1)四大高原:青藏高原——世界屋脊,山势雄浑、雪山连绵,大江大河发源地;内蒙古高原——地表坦荡开阔,多草原黄土高原——千沟万壑,黄土分布面积最广,水土流失严重;云贵高原——石灰岩广布,多喀斯特地貌,地表崎岖(2)四大盆地:塔里木盆地——最大的盆地;内有我国最大的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和丰富的油气资源准噶尔盆地——第二大盆地,多绿洲和垦区,畜牧业发达受大西洋湿润气流影响。
八年级地理(人教版)上册第二章 中国的自然环境(整理笔记)

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第一节地形和地势我国地势的基本特征: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状分布。
我国地形的基本特征:地形多种多样,山区面积广大。
一、地形类型多样,山区面积广大1、主要山脉的名称、分布和走向(课本25页图2.6)东西走向:天山、阴山、昆仑山、秦岭、南岭;南北走向:贺兰山、横断山区、六盘山。
东北-西南走向: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长白山、武夷山、台湾山脉。
西北-东南走向:阿尔泰山、祁连山、小兴安岭;弧形走向:喜马拉雅山脉。
是世界最高山脉喜马拉雅山,其主峰珠穆朗玛峰海拔8848米,为世界最高山峰,位于中国与尼泊尔交界处。
我国陆地海拔最高:珠穆朗玛峰(8844.43米);我国陆地海拔最低:吐鲁番盆地艾丁湖(-154.31米)2、主要地形区(1)四大高原:青藏高原:世界上最高的高原,被称为“世界屋脊”。
高山终年积雪,冰川纵横。
雪山连绵,冰川广布内蒙古高原:高原地势平坦开阔,西北部多荒漠、戈壁、东部和中部多肥美草原。
地面坦荡,一望无际黄土高原:世界上黄土分布面积最广的区域,质地疏松,缺乏植被覆盖的地方水土流失严重,千沟万壑。
千沟万壑,支离破碎云贵高原:高原大部分地区地形崎岖,石灰岩分布广泛,喀斯特地貌。
地面崎岖,峰岭众多(2)四大盆地:塔里木盆地:呈环状分布,是我国面积最大的内陆盆地,中部的塔克拉玛干是我国最大的沙漠。
我国最大的内陆盆地。
内中有我国最大的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和我国最大内流河——塔里木河。
准噶尔盆地:我国第二大盆地,是我国纬度最高、位置最北的盆地。
柴达木盆地:我国地势最高的盆地,大部分为戈壁、沙漠,东部多沼泽、盐湖。
因矿产丰富,被称为“聚宝盆”。
四川盆地:有“紫色盆地”之称。
著名的成都平原位于盆地西部,农业发达,物产丰富“天府之国”之称。
(3)三大平原:东北平原:黑土面积广大、最重要的商品粮基地,我国最大平原。
华北平原:地势低平,地面坡度很小。
长江中下游平原:我国著名的“鱼米之乡”。
八年级上册地理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知识点

4000米以上
1000米左右
1000—2000米
1000—2000米
地表形态
起伏平缓,“远看是山,近看成川”
地面坦荡,
一望无际
千沟万壑,支离破碎
峰岭众多,地面崎岖
特殊地貌
雪山连绵、冰川广布
草原广布
黄土地貌
喀斯特地貌
【三大平原】
名称
位置和范围
主要河流
主要特点
东北平原
大、小兴安岭、长白山之间,由松嫩平原、辽河平原、三江平原组成
山脉走向
山脉名称
东西走向
最北列
天山—阴山—燕山
中间列
昆仑山—秦岭—大别山
最南列
喜马拉雅山—南岭
东北—
西南走向
最西列
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中间列
长白—武夷山
最东列
台湾山脉
西北—
东南走向
阿尔泰山;小兴安岭
祁连山;唐古拉山、巴颜喀拉
南北走向
贺兰山、六盘山
横断山
【三大平原和三大丘陵】
1、平原和丘陵主要要在东部第三阶梯上。
②对河流的影响:第一,地势特征决定了我国的河流多自西向东流入海洋,以注入太平洋的河流居多,从而沟通了东西之间的海陆交通。第二,阶梯之间高差大,致使河流落差大,水流急,水能资源丰富。
③对社会经济的影响:我国东部的第三级阶梯,地势较低平,这里成为人口稠密、农业条件较好、交通便利的地区,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第二阶梯,地势起伏较大,多高原、盆地和山脉,交通条件不如东部,但却有利于农业的多种经营,是我国重要的农牧业区,第一阶梯的青藏高原,地势高,气候寒冷,自然条件独特,经济活动也独具特色。
3400—4500ºC
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知识点总结

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知识点总结1、我国地形总特征:地形,面积广大。
2、山脉分布:东西走向:北列是和,中列是和,南列是和。
南北走向:,,。
东北—西南走向:西列是,,中列是,,东列是。
西北—东南走向:,,。
弧形山脉:。
3、四大高原:,冰川广布,海拔最高,“世界屋脊”;,地势平坦,一望无际;,黄土广布,水土流失严重;,地形崎岖,石灰岩广布。
4、中国陆地最低处在盆地的艾丁湖湖底。
5、四大盆地:,我国最大盆地,有我国最大沙漠沙漠;,我国纬度最高盆地;,我国海拔最高盆地,誉为“”;,我国纬度最低、面积最小盆地,也叫“盆地”。
6、三大平原:,我国最大平原,土肥沃;,又称“黄淮海”平原;,“鱼米之乡”,“水乡”。
7、三大丘陵:,,。
8、我国地势总特征:高低,呈状分布。
9、第一阶梯,平均海拔,地形种类,;第二阶梯,平均海拔,地形种类,;第三阶梯,平均海拔,地形种类,。
10、一、二阶梯分界线:,,,;二、三阶梯分界线:,,,。
11、冬季我国气温分布的特点是南北温差,越往北气温越;冬季气温最低出现在,气温最高在省。
12、夏季气温分布特点是全国普遍,南北温差;夏季气温最低在高原,气温最高在盆地。
13、我国有个温度带,,,,和一个区。
14、秦岭和淮河是我国月℃等温线分布,也是温度带中和的分界线。
15、我国降水分布规律是从向递减。
降水最多出现在台湾省的,降水最少出现在新疆的。
16、四种干湿地区:,,,。
17、秦岭和淮河是毫米等降水量线分布,也是干湿地区中和的分界线。
18、我国有种气候类型,北方的气候,南方的气候和气候,西北的气候,青藏高原的气候。
19、秦岭和淮河也是气候和气候的分界。
20、季风区内夏季盛行季风,冬季盛行季风。
21、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一线,也是我国毫米等降水量线分布。
季风区降水,非季风区降水。
22、夏季风影响雨带推移:夏季风弱,雨带如果停留以南时间过长,会造成;夏季风强,雨带如果停留以南时间过长,会造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题】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二单元第2课地形的分布
【课型】新授课
【课标要求】
●在中国地形图上找出我国的主要山脉,识别其走向。
●在中国地形图上识读主要地形区的位置和名称。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我国主要山脉的走向、分布。
使学生了解我国主要地形区的分布,如四大高原、四大盆地、三大平原和丘陵。
2.进一步培养、训练学生查阅分层设色地形图的技巧及运用中国地形图的能力。
3.培养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爱国情感,使学生初步形成因地制宜的观念。
【教学模式】“快乐教学234”
【教学方法】观察法、小组讨论法。
【教具准备】地图册、多媒体
【教学过程】
【教学反思】
本课的教学应采用精讲多练的形式。
讲解山脉的走向,版图的效果较好,可以用较粗的线条表示山脉。
在认识了山脉的整体情况后,再了解一些起重要分界作用的山脉。
鼓励学生去尝试发现,如果学生的思路不通,教师可稍作提示,如“国界”、“省界”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