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高考2016】人教版高三地理一轮复习课件 必修1 第1章 第3讲
合集下载
【走向高考2016】人教版高三地理一轮复习课件 区域地理 第1章 第2讲

区域地理 第一章 世界地理
走向高考 ·高考总复习 ·人教版 ·地理
(2)“三条线”:
马六甲
苏伊士
(3) 主产国 —— 沙特阿拉伯、科威特、阿拉伯联合酋长国 等。
区域地理 第一章 世界地理
走向高考 ·高考总复习 ·人教版 ·地理
3 .匮乏的水资源:气候干燥 → 河流稀少 → 河流、湖泊水 的分配和争夺→引发战争。 4.农业主要是畜牧业和灌溉农业。 5 .文化差异:多数人信奉伊斯兰教,少数人信奉基督 耶路撒冷 。 教、犹太教和其他宗教,宗教圣城是____________ 点拨: “ 西亚 —— 北非 ” 是亚欧非三大洲的心脏部位,又 是能源富集地,历来是大国、强国必争之地,备考时要特别关 注。
走向高考 · 地理
人教版 ·高考总复习
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走向高考 ·高考总复习 ·人教版 ·地理
第一章 第二讲 世界地理分区
区域地理 第一章 世界地理
走向高考 ·高考总复习 ·人教版 ·地理
1
自 主 梳 理
2
深 化 探 究
4
梯 级 演 练
3
学 科 素 养
5
课 时 作 业
区域地理 第一章 世界地理
特征 中南半岛 北高南低,山河 相间,纵列分布 马来群岛 多山岭,地壳不稳 定,多火山,地震 热带雨林气候
地形复杂
气候湿热 热带季风气候
由北向南,上游 水流湍急,水能 河流短促,水能丰 河流众多 丰富;下游河谷 富 展宽,泥沙沉积, 形成平原 矿产丰富 锡矿 锡矿、石油
区域地理 第一章 世界地理
走向高考 ·高考总复习 ·人教版 ·地理
区域地理 第一章 世界地理
走向高考 ·高考总复习 ·人教版 ·地理
【走向高考2016】人教版高三地理一轮复习课件 必修1 第1章 章末整合提升

必修一 第一章 行星地球
走向高考 ·高考总复习 ·人教版 ·地理
昼夜长短的变化
(1)天安门广场升旗仪式时间的选定 (2)晨练及工作时间的合理安排 (1)日影长短和方向的判断 (2)太阳能热水器的倾角随季节的变化合 理调整 (3)楼间距的合理选定 (4)不同纬度的地区窗户朝向的安排 (1)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地安排农业活动 (2)联合收割机跨区作业
必修一 第一章 行星地球
走向高考 ·高考总复习 ·人教版 ·地理
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举例) (1)出国旅游或访问时,根据各地的时差能 昼夜交替及地方 正确调整手表时间,并能做好出行安排 (2)充分利用各地时差,合理安排国际商务 时的出现 活动 (1)港口、聚落在河流沿岸的选址 (2)防洪堤坝的选址及建设 (3)挖沙场地的选址 地表水平运动的 (4)炮弹的发射及物品的空投方位确定 物体发生偏转 (5)根据天气资料图,正确判断风向及其变 化 (6)根据风或水流的偏转方向判断南北半球 地球运动的表现
12月22日左右,6月22日左右, 从太阳直射点所在纬 南回归线及其 北回归线及其 正午太 线向南北两侧递减, 以南地区达最 以北地区达最 阳高度 且等距离南北对称 大,赤道及北 大,赤道及南 半球达最小 半球达最小 太阳直射哪个半球, 昼短夜长,北 昼长夜短,北 昼夜长 哪个半球昼就长,并 极圈以内出现 极圈以内出现 短 且纬度越高昼越长 极夜 极昼
必修一 第一章 行星地球
走向高考 ·高考总复习 ·人教版 ·地理
线上的各点太阳高度 均为零,把全球分为 昼夜两半球,大气散 晨昏线 射导致昼半球实际范 围大于夜半球;随地 球自转,晨昏线西移
北半球晨线随 纬度增大而东 偏,昏线随纬 度增大而西偏
走向高考 ·高考总复习 ·人教版 ·地理
昼夜长短的变化
(1)天安门广场升旗仪式时间的选定 (2)晨练及工作时间的合理安排 (1)日影长短和方向的判断 (2)太阳能热水器的倾角随季节的变化合 理调整 (3)楼间距的合理选定 (4)不同纬度的地区窗户朝向的安排 (1)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地安排农业活动 (2)联合收割机跨区作业
必修一 第一章 行星地球
走向高考 ·高考总复习 ·人教版 ·地理
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举例) (1)出国旅游或访问时,根据各地的时差能 昼夜交替及地方 正确调整手表时间,并能做好出行安排 (2)充分利用各地时差,合理安排国际商务 时的出现 活动 (1)港口、聚落在河流沿岸的选址 (2)防洪堤坝的选址及建设 (3)挖沙场地的选址 地表水平运动的 (4)炮弹的发射及物品的空投方位确定 物体发生偏转 (5)根据天气资料图,正确判断风向及其变 化 (6)根据风或水流的偏转方向判断南北半球 地球运动的表现
12月22日左右,6月22日左右, 从太阳直射点所在纬 南回归线及其 北回归线及其 正午太 线向南北两侧递减, 以南地区达最 以北地区达最 阳高度 且等距离南北对称 大,赤道及北 大,赤道及南 半球达最小 半球达最小 太阳直射哪个半球, 昼短夜长,北 昼长夜短,北 昼夜长 哪个半球昼就长,并 极圈以内出现 极圈以内出现 短 且纬度越高昼越长 极夜 极昼
必修一 第一章 行星地球
走向高考 ·高考总复习 ·人教版 ·地理
线上的各点太阳高度 均为零,把全球分为 昼夜两半球,大气散 晨昏线 射导致昼半球实际范 围大于夜半球;随地 球自转,晨昏线西移
北半球晨线随 纬度增大而东 偏,昏线随纬 度增大而西偏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件区域地理第3讲 等高线地形图

B
B
C
读右侧等高线地形图,完成4~6题。4.图中A的海拔大致为( )A.300米 B.360米 C.400米 D.450米 5.相对而言,图中四个点,上山最容易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6.在A、B、C、D四个部位最容易形成河流的是( )A.A B.B C.C D.D
(7)示坡线指向海拔低的方向
地形部位及特点
字母
地形部位
等高线特点
A
.
闭合,数值由外向内变大
B
.
等高线向数值增大的方向弯曲(凸向高处),一般成为河谷
C
.
等高线向数值减小的方向弯曲(凸向低处),一般成为分水岭
D
.
多条海拔不同的等高线重合,一般在图中用“ ”符号表示
1 000
2、等高线地形图
等高线
把海拔相同的各点连接成线
等深线
把海洋中深度相同的各点连接成线
等高距
两条相邻等高线的相对高度
等高线地形图的基本特征
(1)“同线等高”——同一条等高线上各点海拔相等。(2)“同图等距”——同一幅地图上等高距一致。(3)“密陡疏缓”——等高线越密集,坡度越陡;反之越缓。(4)“凸低为脊”——等高线最大弯曲部分向低值凸出为山脊。(5)“凸高为谷”——等高线最大弯曲部分向高值凸出为山谷。(6)“重叠为崖”——多条等高线重叠处为陡崖。
(2)两点都不在等高线上
②在等高线地形图上,任意两点之间有n条等高线,等高距为d,则这两点的相对高度△H可用下面公式求算:
(n-1)d<△H<(n+1)d
估算陡崖的高度
项目
计算公式
实例
陡崖崖顶的绝对高度
陡崖崖底的绝对高度
陡崖的相对高度
B
C
读右侧等高线地形图,完成4~6题。4.图中A的海拔大致为( )A.300米 B.360米 C.400米 D.450米 5.相对而言,图中四个点,上山最容易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6.在A、B、C、D四个部位最容易形成河流的是( )A.A B.B C.C D.D
(7)示坡线指向海拔低的方向
地形部位及特点
字母
地形部位
等高线特点
A
.
闭合,数值由外向内变大
B
.
等高线向数值增大的方向弯曲(凸向高处),一般成为河谷
C
.
等高线向数值减小的方向弯曲(凸向低处),一般成为分水岭
D
.
多条海拔不同的等高线重合,一般在图中用“ ”符号表示
1 000
2、等高线地形图
等高线
把海拔相同的各点连接成线
等深线
把海洋中深度相同的各点连接成线
等高距
两条相邻等高线的相对高度
等高线地形图的基本特征
(1)“同线等高”——同一条等高线上各点海拔相等。(2)“同图等距”——同一幅地图上等高距一致。(3)“密陡疏缓”——等高线越密集,坡度越陡;反之越缓。(4)“凸低为脊”——等高线最大弯曲部分向低值凸出为山脊。(5)“凸高为谷”——等高线最大弯曲部分向高值凸出为山谷。(6)“重叠为崖”——多条等高线重叠处为陡崖。
(2)两点都不在等高线上
②在等高线地形图上,任意两点之间有n条等高线,等高距为d,则这两点的相对高度△H可用下面公式求算:
(n-1)d<△H<(n+1)d
估算陡崖的高度
项目
计算公式
实例
陡崖崖顶的绝对高度
陡崖崖底的绝对高度
陡崖的相对高度
走向高考人教版高三地理一轮复习课件必修1第3章第1讲

表径流的自然(zìrán)分布状态。 (2)影响地下径流
人类对地下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局部地区的地下工程建设 都不可避免地对地下径流产生影响,如雨季对地下水的人工回 灌,抽取地下水灌溉,城市地下铁路的修建破坏地质结构、改
变地下水的渗流方向等。
第二十九页,共44页。
(3)影响局地大气降水,如人工降雨。 (4)影响蒸发,如植树造林、修建水库(shuǐkù)可以增加局 部地区的水汽供应量。
第十页,共44页。
二、水资源的合理利用(lìyòng) 1.水资源及其分布 (1)水资源概况:人类比较容易利用(lìyòng)的淡水资源主 要是河_流_(_h_é_li_ú_)水___淡_水、(_d_à_n_sh_u_ǐ_)湖__泊__水浅和层__地_下__水_______。
第十一页,共44页。
(2)水资源的分布(fēnbù)
答案:(1)A (2)C
第三十三页,共44页。
学科素养
第三十四页,共44页。
河流流量过程曲线的判读 河流流量过程曲线图表述了河流径流的特征和运动 (yùndòng)的基本规律,也就是河水的空间来源和时间变化的 总体反映,它是由纵横坐标组成的坐标图。具体判读步骤如下
图:
第三十五页,共44页。
(1)识别图中纵、横坐标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单位及数 值,特别是纵坐标。下面(xià mian)两图中横坐标均表示时 间,甲图中纵坐标为河流流量与降雨量,乙图中纵坐标为河流 流量与温度。
一、自然界的水循环 1.水体的主要类型 (1)_海__洋__(h_ǎ_i_y:áng最)水主要的水体。 (2)_大__气__(_d_àq_ì:)水数量最少、分布(fēnbù)最广的水体。 (3)_陆__地__水___:供应人类所需淡水的水体。 2.陆地上各种水体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__具__有__水__源_相__互__补__给__的__关__系__________。
人类对地下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局部地区的地下工程建设 都不可避免地对地下径流产生影响,如雨季对地下水的人工回 灌,抽取地下水灌溉,城市地下铁路的修建破坏地质结构、改
变地下水的渗流方向等。
第二十九页,共44页。
(3)影响局地大气降水,如人工降雨。 (4)影响蒸发,如植树造林、修建水库(shuǐkù)可以增加局 部地区的水汽供应量。
第十页,共44页。
二、水资源的合理利用(lìyòng) 1.水资源及其分布 (1)水资源概况:人类比较容易利用(lìyòng)的淡水资源主 要是河_流_(_h_é_li_ú_)水___淡_水、(_d_à_n_sh_u_ǐ_)湖__泊__水浅和层__地_下__水_______。
第十一页,共44页。
(2)水资源的分布(fēnbù)
答案:(1)A (2)C
第三十三页,共44页。
学科素养
第三十四页,共44页。
河流流量过程曲线的判读 河流流量过程曲线图表述了河流径流的特征和运动 (yùndòng)的基本规律,也就是河水的空间来源和时间变化的 总体反映,它是由纵横坐标组成的坐标图。具体判读步骤如下
图:
第三十五页,共44页。
(1)识别图中纵、横坐标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单位及数 值,特别是纵坐标。下面(xià mian)两图中横坐标均表示时 间,甲图中纵坐标为河流流量与降雨量,乙图中纵坐标为河流 流量与温度。
一、自然界的水循环 1.水体的主要类型 (1)_海__洋__(h_ǎ_i_y:áng最)水主要的水体。 (2)_大__气__(_d_àq_ì:)水数量最少、分布(fēnbù)最广的水体。 (3)_陆__地__水___:供应人类所需淡水的水体。 2.陆地上各种水体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__具__有__水__源_相__互__补__给__的__关__系__________。
走向高考人教版高三地理一轮复习课件选修第讲

提供大量 就业机会
旅游业不仅是劳动密集型的产业,还 是综合性和关联性很强的产业。旅游 业的发展可以提供许多直接和间接的 就业机会
促进文 化交流
现代旅游的发展,使不同国家和地区、 不同民族和文化的交流日益增多,从 而消除了一些社会、民族偏见,促进 了相互了解
第十四页,共21页。
3.影响(yǐngxiǎng)区域环境
第四页,共21页。
选修(xuǎnxiū)三
第一讲 现代旅游(lǚyóu)及其作用
第五页,共21页。
1 自主梳理
2 深化探究
3 梯级演练
第六页,共21页。
自主梳理
第七页,共21页。
一、现代旅游的特点(tèdiǎn)及基本要素 1.现代旅游的主要特点(tèdiǎn) 现代旅游与传统旅游有很大的不同,其发展的特点 (tèdiǎn)表现在以下方面:
第九页,共21页。
深化探究
第十页,共21页。
现代旅游对区域(qūyù)发展的意义 1.拉动经济发展 (1)国际旅游(lǚyóu):增加国家外汇收入。
国际 造 世界范围内国 增 旅游接待国 旅游业 ―成―→ 民收入再分配 ―加―→ 的国民收入
第十一页,共21页。
(2)国内旅游业:回笼货币、稳定(wěndìng)市场。
第十五页,共21页。
回答问题。
(2014·天津)结合(jiéhé)图文材料,
第十六页,共21页。
以上四幅图片所示景观反映了不同类型的天津地域(dìyù) 文化。
( 1 ) 据 图 片 信 息 概 况 , 天 津 地 域 ( d ìy ù) 文 化 的 特 点 是 _ _ _ _ _ _ _ _ 。 形 成 天 津 地 域 ( d ìy ù) 文 化 最 主 要 的 自 然 条 件 _____________________
走向高考人教版高三地理一轮复习课件必修1第3章章末整合提升

第十页,共14页。
2.河流水文、水系(shuǐxì)特征的答题思路 (1)河流水文、水系(shuǐxì)特征
答题思路 河流水文特
征
水系特征
常用答题用语
径流量、含沙量、有无结冰期(凌汛)、 有无汛期等
河流长度、流向;流域面积、支流数 量及其形态;河网形态、密度;落差 和峡谷分布;河道的宽度、弯曲、深 浅等
第十二页,共14页。
特别提醒 运用以上模板解题时,除了分析河流主要补给 类型外,还要考虑其他补给形式对河流水文特征的影响,如我 国东北地区的河流主要补给类型为夏季的雨水补给,此外还有 春季(chūnjì)的融雪补给,所以该地区河流除夏季主汛外,还 有春汛。
第十三页,共14页。
内容(nèiróng)总结
Image
第十四页,共14页。
第四页,共14页。
知识网络构建
第五页,共14页。
第六页,共14页。
专题知整合
第七页,共14页。
1.河流流向的判断方法 河流流向取决于地势的高低,即由地势高的地方流向地势 低的地方。河流流向可通过以下几个方面判定: (1)根据等高线的弯曲,判断河流流向: 河流流向与等高线弯曲方向(fāngxiàng)相反。如图所示:
走向高考 ·地理。走向高考 ·地理。人教版 ·高考总复习。自 然 地 理。河流流向取决于地势的高低,即 由地势高的地方流向地势低的地方。若要根据经纬网或水系形状判定河流流向,那这条河一定是著名的或
No 有特色的河流。径流量、含沙量、有无结冰期(凌汛)、有无汛期等。河道的宽度、弯曲、深浅等。与植被覆
盖(fùgài)状况、河流补给条件、流域内的人类活动有关。取决于流量变化大小和地势的落差等方面
走向(zǒuxiàng) 高考 ·地理
2.河流水文、水系(shuǐxì)特征的答题思路 (1)河流水文、水系(shuǐxì)特征
答题思路 河流水文特
征
水系特征
常用答题用语
径流量、含沙量、有无结冰期(凌汛)、 有无汛期等
河流长度、流向;流域面积、支流数 量及其形态;河网形态、密度;落差 和峡谷分布;河道的宽度、弯曲、深 浅等
第十二页,共14页。
特别提醒 运用以上模板解题时,除了分析河流主要补给 类型外,还要考虑其他补给形式对河流水文特征的影响,如我 国东北地区的河流主要补给类型为夏季的雨水补给,此外还有 春季(chūnjì)的融雪补给,所以该地区河流除夏季主汛外,还 有春汛。
第十三页,共14页。
内容(nèiróng)总结
Image
第十四页,共14页。
第四页,共14页。
知识网络构建
第五页,共14页。
第六页,共14页。
专题知整合
第七页,共14页。
1.河流流向的判断方法 河流流向取决于地势的高低,即由地势高的地方流向地势 低的地方。河流流向可通过以下几个方面判定: (1)根据等高线的弯曲,判断河流流向: 河流流向与等高线弯曲方向(fāngxiàng)相反。如图所示:
走向高考 ·地理。走向高考 ·地理。人教版 ·高考总复习。自 然 地 理。河流流向取决于地势的高低,即 由地势高的地方流向地势低的地方。若要根据经纬网或水系形状判定河流流向,那这条河一定是著名的或
No 有特色的河流。径流量、含沙量、有无结冰期(凌汛)、有无汛期等。河道的宽度、弯曲、深浅等。与植被覆
盖(fùgài)状况、河流补给条件、流域内的人类活动有关。取决于流量变化大小和地势的落差等方面
走向(zǒuxiàng) 高考 ·地理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一章第三节复习课件共26张

1)、概念: 在同一时区内,统一使用中央经线所在经度的地 方时,这种时间称为这个时区的区时。
2)、特点: ①零时区的区时亦称国际标准时间(伦敦时间)。 ②东西12区区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相同,其他任意两个时区之间均有
区时差。 ③东时区比西时区的区时早(除东西12区)
• ④中央经线的度数=_________
3)、区时的计算(四步法)
(3)定时区差: 求A、B的区时差。 若A、B处于同一侧时区,则区时差=二者的时区数相减; 若A、B处于异侧时区,则区时差=二者的时区数相加。简 言之“异加同减”。
(4)五定值: B(区时)=A(区时)+/- 区时差(东加西减)
例题3:
1)、已知A地30°E的区时为8点,求B地150°E 的区时。
图中所示时期正值北半球的________(节气);图中弧PM是 ________(晨线、昏线);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 ________。P、Q、M三点的自转线速度从大到小排列依次是 ________。
考点3:地球自转的意义2——地方时
3.1概念:
由于地球自西向东自转,在同纬度地区相对位置偏东的地 点要比偏西的地点
1.3.2 地球自转意义复习
考点梳理:
1、黄赤交角变化对温度带范围的影响 2、晨昏线的应用——确定太阳直射点的坐标 3、地球自转的意义——地方时 4、地球自转的意义——时区与区时
考点1:黄赤交角变化的影响
1)黄赤交角增加1°,太阳直射点移动范围_____? 2)黄赤交角增加1°,回归线度数__? 3)黄赤交角增加1°,极圈度数_____? 4)热带范围_____?温带范围_____?寒带范围_____?
(3)三定差:根据所求点B与已知时间点A的经度差,(同减 异加)以确定时差。时差=经度差/15°
2)、特点: ①零时区的区时亦称国际标准时间(伦敦时间)。 ②东西12区区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相同,其他任意两个时区之间均有
区时差。 ③东时区比西时区的区时早(除东西12区)
• ④中央经线的度数=_________
3)、区时的计算(四步法)
(3)定时区差: 求A、B的区时差。 若A、B处于同一侧时区,则区时差=二者的时区数相减; 若A、B处于异侧时区,则区时差=二者的时区数相加。简 言之“异加同减”。
(4)五定值: B(区时)=A(区时)+/- 区时差(东加西减)
例题3:
1)、已知A地30°E的区时为8点,求B地150°E 的区时。
图中所示时期正值北半球的________(节气);图中弧PM是 ________(晨线、昏线);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 ________。P、Q、M三点的自转线速度从大到小排列依次是 ________。
考点3:地球自转的意义2——地方时
3.1概念:
由于地球自西向东自转,在同纬度地区相对位置偏东的地 点要比偏西的地点
1.3.2 地球自转意义复习
考点梳理:
1、黄赤交角变化对温度带范围的影响 2、晨昏线的应用——确定太阳直射点的坐标 3、地球自转的意义——地方时 4、地球自转的意义——时区与区时
考点1:黄赤交角变化的影响
1)黄赤交角增加1°,太阳直射点移动范围_____? 2)黄赤交角增加1°,回归线度数__? 3)黄赤交角增加1°,极圈度数_____? 4)热带范围_____?温带范围_____?寒带范围_____?
(3)三定差:根据所求点B与已知时间点A的经度差,(同减 异加)以确定时差。时差=经度差/15°
【走向高考2016】人教版高三地理一轮复习课件 必修1 第1章 第1讲

必修一
第一章
行星地球
走向高考 ·高考总复习 ·人教版 ·地理
深化探究
必修一
第一章
行星地球
走向高考 ·高考总复习 ·人教版 ·地理
经纬网的判读与应用
经纬网的应用非常广泛,在经纬网地图的判读应用中,我 们需要重点关注“三定”:
1.定“坐标”
利用经纬网可以确定地表任何一点的地理坐标,常见的有 方格状经纬网图和极点经纬网图两种。其中,极点经纬网图的
必修一
第一章
行星地球
走向高考 ·高考总复习 ·人教版 ·地理
三、地图的三要素
图上距离/实地距离 。 1. (1)公式:比例尺= ___________________
文字 式:如图上 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 5千米 表示 (2) 数字式: 形式 线段 式: (3)特点:在同样的图幅上,比例尺越大,表示的实地范围
(1)方格状经纬网图
必修一
第一章
行星地球
走向高考 ·高考总复习 ·人教版 ·地理
①呈现特点:此类图中经线、纬线一般呈直线状态,交 织成方格网状 ②具体定位方法: 依据纬线的排列确定 B点在A点南方 ↓ 依据经线的排列确定 B点在A点东方 ↓ 综合分析B点在 A点东南方向
必修一
第一章
3.图例和注记 ▲泰山 图例 ,“泰山”和“ 1532.7 中“▲”属于 ________ 1532.7米
注记 。 米”为 ________
必修一 第一章 行星地球
走向高考 ·高考总复习 ·人教版 ·地理
四、等高线地形图 1.海拔与相对高度
海拔 ,B为__________ 相对高度 ,C为______ 海拔 。 上图中高度A为________
必修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②海拔:海拔越高,线速度越大。
必修一 第一章 行星地球
走向高考 ·高考总复习 ·人教版 ·地理
二、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1.昼夜交替(如图)
(1) 填空:图中甲处于 ________ 半球,乙处于 ________ 夜 昼 半 晨线 。 球,线AOB为________
必修一
第一章
行星地球
走向高考 ·高考总复习 ·人教版 ·地理
(2)偏转规律:北半球________ 左偏 ,赤道上 右偏 ,南半球________
不偏转。 点拨:(1)昼夜的成因:地球是一个既不发光也不透明的球 体。地球不自转只公转也有昼夜更替现象,周期为一年。 (2)任何地方正午时的地方时为12时。 (3) 北京的地方时不等同于北京时间 , 它是指北京所在 116°E 的地方时,而北京时间是指东八区的区时,即 120°E 的地方时。
(2)甲、乙所在半球昼夜现象的成因是什么?
地球是一个既不发光,也不透明的球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写出昼夜交替的成因及周期 地球的自转 ①成因:________________ 。 1个太阳日或24小时 。 ②周期: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产生时差 (1)地方时 ①定义:因经度而不同的时刻,东早西晚。 相同 ; 经 度 相 差 ② 特 点 : 同 一 条 经 线 上 , 地 方 时 ________ 15°,地方时相差1小时。
24时(或0时)的经线 然 界 线 : 地 方 时 为 自 为 界 线 : 又 称 国 际 日 期 变 更 线 ( 3 ) 日界线人 大 沿 180°经线 致
必修一
第一章
行星地球
走向高考 ·高考总复习 ·人教版 ·地理
3.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偏移 (1)偏转原因:地球自转产生___________ 地转偏向力 。Biblioteka 必修一第一章行星地球
走向高考 ·高考总复习 ·人教版 ·地理
体系构建
必修一
第一章
行星地球
走向高考 ·高考总复习 ·人教版 ·地理
1
自 主 梳 理
2
深 化 探 究
4
梯 级 演 练
3
学 科 素 养
5
课 时 作 业
必修一
第一章
行星地球
走向高考 ·高考总复习 ·人教版 ·地理
自主梳理
必修一
第一章
行星地球
北极圈及其以北出现极夜 (南极圈及其以南出现极昼)
12月22日前后 冬至
必修一
第一章
行星地球
走向高考 ·高考总复习 ·人教版 ·地理
(4)确定太阳直射点的位置。
必修一
第一章
行星地球
走向高考 ·高考总复习 ·人教版 ·地理
①确定纬度:上图中 Q点为太阳直射点,直射点 Q的纬度 =90°-AF的纬度=晨昏线与地轴的夹角α。 ②确定经度:上图中太阳直射点 Q所在的经线就是平分昼 半球的经线,其地方时为正午12时,通过时间计算可求出其经 度度数。
夜进入昼→晨线 昼进入夜→昏线 6时→晨线 8 时→昏线 1
( 2 ) 时 间 法 : 赤 道 上 地 方 时
( 3 )
半 球 东 侧 为 晨 线 , 西 侧 为 昏 线 夜 方位法 半 球 东 侧 为 昏 线 , 西 侧 为 晨 线 昼
必修一
第一章
行星地球
必修一 第一章 行星地球
走向高考 ·高考总复习 ·人教版 ·地理
( 2 ) 时 区 和 区 时 ①时 区 : 分 为 东 、 西 各
12 个时区 _ _ _ _ _ _ _ _ , 每 个 时 区 跨
经度 _ _ _ _ _ _ _ _ 15° 。
②区 时 : 每 个 时 区 中 央 经 线 的 地 方 时 即 为 该 时 区 的 标 准 时。
走向高考 ·高考总复习 ·人教版 ·地理
如下图中,为晨昏线,据东经增加方向为地球自转方向知
地球呈逆时针方向旋转,可判断为昏线,为晨线。
必修一
第一章
行星地球
走向高考 ·高考总复习 ·人教版 ·地理
2.晨昏线的应用 (1)确定地球的自转方向。
必修一
第一章
行星地球
走向高考 ·高考总复习 ·人教版 ·地理
(4)每一时区的中央经线的度数就是时区数与15°的乘积,
东西经则由东西时区来确定。
必修一 第一章 行星地球
走向高考 ·高考总复习 ·人教版 ·地理
深化探究
必修一
第一章
行星地球
走向高考 ·高考总复习 ·人教版 ·地理
晨昏线的判读与应用
1 .晨 昏 线 的 判 断 ( 1 ) 自 转 法 : 顺 地 球 自 转 方 向
走向高考 · 地理
人教版 ·高考总复习
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走向高考 ·高考总复习 ·人教版 ·地理
必修一 第一章
行 星 地 球
必修一
第一章
行星地球
走向高考 ·高考总复习 ·人教版 ·地理
第一章 第三讲 地球的自转运动
必修一
第一章
行星地球
走向高考 ·高考总复习 ·人教版 ·地理
目标定位 考纲 考情 地理 术语 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恒星日、太阳日、角速度、线速度、昼夜交 替、晨昏线、地方时、区时、北京时间、国 际标准时间、时区、国际日界线、地转偏向 力
走向高考 ·高考总复习 ·人教版 ·地理
3.速度 除极点外,任何地点都相等, 15°/小时 约为①________ 赤道 向③________ 南北两极递 由②________ 线速度 减,南北两极点为零 角速度
点拨:(1)赤道的自转线速度最大,为1 670千米/小时;其
他 各 纬 度 (φ) 的 线 速 度 (vφ) 与 赤 道 线 速 度 v0 的 关 系 为 : vφ = v0cosφ。 (2)影响地球自转线速度的因素: ①纬度:纬度越高,线速度越小。
走向高考 ·高考总复习 ·人教版 ·地理
一、地球自转的特点
1.方向:自西向东 ________
A图:从北极上空俯视,呈________ 逆时针 方向旋转。 顺时针 方向旋转。 B图:从南极上空俯视,呈________ 23时56分4秒 2.周期:1恒星日=____________
必修一 第一章 行星地球
(2)确定地方时。
必修一
第一章
行星地球
走向高考 ·高考总复习 ·人教版 ·地理
(3)确定日期和节气。
①晨昏线与经线圈重合:时间为3月21日或9月23日前后, 对应的节气是春分或秋分。 ②晨昏线与经线圈相交且与极圈相切: 极昼、极夜分布情况 北极圈及其以北出现极昼 (南极圈及其以南出现极夜) 日期 6月22日前后 节气 夏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