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N1000塔设备强度计算书

合集下载

塔设备强度计算 裙座基础环和螺栓计算

塔设备强度计算 裙座基础环和螺栓计算

㈡基础环板设计1. 基础环板内、外径的确定裙座通过基础环将塔体承受的外力传递到混凝土基础上,基础环的主要尺寸为内、外直径(见下图),其大小一般可参考下式选用(4-68)式中:D ob-基础环的外径,mm;D ib-基础环的内径,mm;D is-裙座底截面的外径,mm。

2. 基础环板厚度计算在操作或试压时,基础环板由于设备自重及各种弯矩的作用,在背风侧外缘的压应力最大,其组合轴向压应力为:(4-69)式中:A b-基础环面积,mm2;W b-基础环的截面系数,mm3;(1)基础环板上无筋板基础环板上无筋板时,可将基础环板简化为一悬臂梁,在均布载荷σbmax的作用下,基础环厚度:(4-70)式中:δb-基础环厚度,mm;[σ]b-基础环材料的许用应力,MPa。

对低碳钢取[σ]b=140MPa。

(2)基础环板上有筋板基础环板上有筋板时,筋板可增加裙座底部刚性,从而减薄基础环厚度。

此时,可将基础环板简化为一受均布载荷σbmax作用的矩形板(b×l)。

基础环厚度:(4-71)式中:δb-基础环厚度,mm;M s-计算力矩,取矩形板X、Y轴的弯矩M x、M y中绝对值较大者,M x、M y按计算,N·mm/mm。

无论无筋板或有筋板的基础环厚度均不得小于16mm。

㈢地脚螺栓地脚螺栓的作用是使设备能够牢固地固定在基础底座上,以免其受外力作用时发生倾倒。

在风载荷、自重、地震载荷等作用下,塔设备的迎风侧可能出现零值甚至拉力作用,因而必须安装足够数量和一定直径的地脚螺栓。

塔设备在基础面上由螺栓承受的最大拉应力为:(4-72)式中:σB-地脚螺栓承受的最大拉应力,MPa。

当σB≤0时,塔设备可自身稳定,但为固定塔设备位置,应设置一定数量的地脚螺栓。

当σB>0时,塔设备必须设置地脚螺栓。

地脚螺栓的螺纹小径可按式(4-73)计算:(4-73)式中:d1-地脚螺栓螺纹小径,mm;C2-地脚螺栓腐蚀裕量,取3mm;n-地脚螺栓个数,一般取4的倍数;对小直径塔设备可取n=6;[σ]bt-地脚螺栓材料的许用应力,选取Q-235-A时,取[σ]bt=147MPa;选取16Mn时,取[σ]bt=170MPa。

过程设备强度计算书

过程设备强度计算书

过程设备强度计算书过程设备强度计算是在工程设计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是确保设备在运行过程中能够承受各种压力、温度、载荷等外部作用的能力。

设备强度计算是在工程设计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它通过数学模型和工程原理,对设备结构和材料进行强度分析和计算,以确定设备是否满足设计要求。

设备强度计算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压力强度计算:在工业生产过程中,很多设备要承受内部或外部的压力,因此需要对设备的压力强度进行计算。

这一计算过程包括确定压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以及设备的结构和材料的承载能力等。

2.温度强度计算:温度是影响设备强度的重要因素之一,不同的材料对温度的响应方式不同。

在温度变化的条件下,设备可能发生膨胀、收缩、变形等现象,因此需要对温度下设备的强度进行计算和分析。

3.载荷强度计算:在工业生产中,设备常常需要承受各种各样的载荷,如重力、振动、冲击等。

这些载荷会对设备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需要对设备的载荷强度进行计算和分析。

4.应力分析和强度验证:通过对设备内部应力的计算和分析,可以确定设备是否满足设计要求,是否符合强度和稳定性的要求。

同时,通过对设备的强度验证,可以确保它在运行过程中不会发生破裂、变形等问题。

设备强度计算的目的是为了保证设备的安全和可靠运行。

通过对设备强度的计算和分析,可以确定设备的安全工作范围,提供合理的设计和材料选择建议,保证设备的长期稳定运行,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

在进行设备强度计算时,需要充分考虑设备的工作环境和工况,对设备的结构和材料进行合理的选择。

同时,还需要遵循国家和行业相关的标准和规范,确保计算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总之,设备强度计算对于工程设计和设备制造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合理的计算和分析,可以保证设备在工作过程中能够承受各种外部作用,确保设备的安全和可靠运行。

同时,设备强度计算也为工程设计提供了科学依据,促进了设备制造技术的发展和进步。

塔体及裙座的强度计算(1)

塔体及裙座的强度计算(1)

3.1塔体及裙座的强度计算3.1.1适用范围本章计算适用于高度大于10m,且高度与直径之比大于5的裙座自支承式钢制塔设备。

塔设备的设计压力可以是内压或外压。

3.1.2引用标准JB 4710-92“钢制塔式容器”、GB150-98“钢制压力容器”。

3.1.3设计计算条件3.1.3.1塔设备的设计压力及设计温度设计压力系指在相应设计温度下用以确定塔设计壳体厚度的压力,其值不得小于塔设备顶部可能出现的最高压力。

设计温度指塔壳体的设计温度,系指塔设备在正常操作情况,并在相应设计压力下,设定的受压元件的金属温度,其值不得低于元件金属可能达到的最高金属温度。

裙座设计温度一般取建塔地区室外计算温度(冬季),见表3-1。

3.1.3.2塔设备设计应考虑的载荷⑴设计压力;⑵液柱静压;⑶塔设备自重(包括内件和填料)以及正常操作条件下或试验状态下内容物的重力载荷;⑷附属设备及隔热材料、衬里、管道、扶梯及平台等重力载荷;⑸风载荷和地震载荷;必要时,应考虑以下载荷的影响:⑹连接管道和其它部件的影响;⑺由于热膨胀量不同而引起的作用力;⑻压力和温度变化的影响;⑼塔设备在运输或吊装时承受的作用力。

上述载荷中⑴~⑹部分载荷在本章计算中予以考虑。

⑺~⑼部分的载荷引起的机械计算应采用其它相应的计算方法。

3.1.3.3塔设备壁厚⑴最小壁厚塔壳圆筒不包括腐蚀裕度的最小厚度,对于碳钢和低合金钢制塔设备为2‰的塔内径,且不小于4mm;不锈钢制塔设备为3mm;裙座最小壁厚为6mm。

⑵计算厚度指按GB150及JB4710相应公式计算所得的厚度,不包括壁厚附加量。

⑶壁厚附加量、设计厚度、名义厚度及有效厚度详见JB4710第3章中的定义。

3.1.3.4材料及其许用应力⑴受压元件用钢的选用原则、钢材标准、热处理状态及许用应力等均按GB150中的相关规定。

表3-1 中国部分地区室外计算温度注:⒈本表摘自TJ19-75《工业企业采暖通风和空气调节设计规范》(试行),表中带*数字系《暖通空调气象资料集》(增编Ⅰ稿)中的数据。

塔设备强度设计计算模板共49页文档

塔设备强度设计计算模板共49页文档

26、要使整个人生都过得舒适、愉快,这是不可能的,因为人类必须具备一种能应付逆境的态度。——卢梭

27、只有把抱怨环境的心情,化为上进的力量,才是成功的保证。——罗曼·罗兰

28、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

29、勇猛、大胆和坚定的决心能够抵得上武器的精良。——达·芬奇

30、意志是一个强壮的盲人,倚靠在明眼的跛算模板
21、静念园林好,人间良可辞。 22、步步寻往迹,有处特依依。 23、望云惭高鸟,临木愧游鱼。 24、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 何能尔 ?心远 地自偏 。 25、人生归有道,衣食固其端。

塔架的稳定性及强度计算

塔架的稳定性及强度计算

塔架的稳定性及强度计算一、塔架受风载荷:露天设备考虑风载荷,工作状态下机架所受到最大风载荷和和物品受风载作用对机架所产生的水平载荷PN总是与水平载荷PH按最不利的方向叠加的。

Pw=C Kh q A 表(21-2-1)式中:Pw——作用在设备上的风载荷C——风力系数表(21-2-5)C=1.6Kh——风压高度变化系数表(21-2-4)Kh=1.25q——计算风压表(21.2.3)q=250N/m2A——垂直于风向迎风面积,经计算=90.2 m2结构充实率φ=0.3~0.6,按0.5计A=A计×0.5=90.2×0.5=45.1 m2将以上数值代入(21-2-1)Pw=1.6×1.25×250×45.1=22550(N)=2.255吨二、根据我国钢结构的设计规范,梁的整体稳定条件为:σ=Mmax / ψs ωx ≤σp式中:Mmax——最大弯矩 Mmax=P*a2 /L=25000×120×120÷620=580645 kg/cm2ψs——稳定系数表(1-1-132)φs=1.48ωx——抗弯载面系数,表(3-1-55)ωx × 2=919×2=1838(两条H型钢)σp——抗弯应力,钢结构σp=215Mpa代入上式:σ=580645÷1.48÷1838=213 Mpa <215 Mpa经计算满足稳定要求三、塔架的强度计算(一)塔架承受力有:1.受风作用的弯矩:M风=2.255×1000=225500kg·cm式中:2255kg——作用在塔架上的风载荷1000cm——风力中心距2.自重弯矩:M重=80000×310=24800000 kg·cm式中:80000kg——塔架总重量310cm——塔中心距3.载重弯矩:M载=50000×310=1550000 kg·cm式中:50000kg——载重310cm——塔中心距综上所述,塔架的总弯矩为M总= M风+ M重+ M载=40525000 kg·cm(二)塔架的界面模数:根据公式w=(BH3-bh3)/6H=(600×26.23-576×22.23)÷(6×26.2)=28515 cm3(三)塔架的弯曲应力:σ= M总/w=40525000/28515=1421 kg/cm2 < [σ]=2350 kg/cm2 经计算,塔架的弯曲应力小于材料的许用应力,塔架的强度足够。

塔设备强度设计计算概述

塔设备强度设计计算概述

塔设备强度设计计算概述首先,塔设备强度设计计算需要对材料的强度特性进行分析和评估。

这包括了材料的抗拉强度、屈服强度、弹性模量等参数的确定,以及对材料的疲劳和断裂性能进行评估。

通过对材料性能的分析,可以确定塔设备所需的材料强度指标,并为后续的结构设计提供基础。

其次,塔设备强度设计计算还需要根据结构的特点和使用环境对其结构强度进行分析和计算。

这包括了对结构的受力情况、应力分布以及可能存在的疲劳破坏和变形情况进行评估。

通过对结构强度的计算,可以确定塔设备的结构形式和尺寸,以满足其强度要求。

另外,塔设备强度设计计算还需要进行荷载计算。

这包括了对塔设备受力情况的分析,根据其所承受的外部荷载和内部荷载进行计算,以确保其在使用过程中能够稳定和安全地工作。

总的来说,塔设备强度设计计算是一项复杂的工程计算工作,需要对材料强度、结构强度和荷载等多个方面进行综合分析和计算。

通过科学合理的设计计算,可以保证塔设备在使用过程中具有足够的强度和稳定性,为生产运行提供可靠的保障。

塔设备强度设计计算在工程领域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塔设备通常用于支撑和承载各种重要设备和结构,如通讯设备、风力发电机、天线、烟囱等。

塔设备的稳定性和强度显然是至关重要的,因为如果塔设备结构设计不当或计算不准确,可能会导致结构破坏甚至倒塌,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一般而言,塔设备的强度设计计算需要从结构设计、材料选取、受力分析、以及荷载计算等多个方面进行综合考虑。

首先,对于塔设备的结构设计,需要确保塔身、角钢、连接部位等都能够承受预期的荷载。

这需要对实际使用环境、风荷载、地震荷载等进行全面的分析和评估。

因此,在强度设计计算过程中,需要考虑各种极端和临界情况下的力学响应。

其次,材料的选取也是很重要的。

在塔设备强度设计计算中,需要选择合适的结构材料,例如碳钢、合金钢、铝合金等,以保证塔设备在受力状态下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

材料的强度参数、蠕变性能、疲劳性能等都必须得到足够的评估和证明。

塔设备强度设计计算

塔设备强度设计计算

m4:平台、扶梯质量;
m5:操作时塔内物料质量;
ma:人孔、接管、法兰等附件质量;
me:偏心;mw:液压试验时,塔内充液质量;
操作停修或水压试验等不同工况物料或充
水质量。
7
m1:塔体和裙座质量; 设备操作时质量:
m2:内件质量; m3:保温材料质量; m4:平台、扶梯质量; m5:操作时塔内物料; ma:人孔、接管等附件; me:偏心质量; mw:液压试验塔内充液
mK-距离地面hK处的集中质量;
n
h1.5 K
mi
h1.5 i
hK1-基本振型参与系数, hK1
i 1
n
mi hi3
i 1
a1-对应与塔基本自振周期T1的地震影响系数a值。
(2)垂直地震力
防烈度8度或9度的塔应考虑垂直地震力
塔底截面处垂直地震力:F00 a m max eqg
得到该地区的基本风压q0,见表4-26。
风速随地面高度而变化。塔高于10m,应 分段计算风载荷,视离地面高度的不同乘
以高度变化系数fi,见表4-27。 10
风压还与塔高度、直径、形状以及自振周 期有关。两相邻计算截面间的水平风力为:
Pi K1K 2i q0 f i Li Dei 10 6
Pi-水平风力; q0-基本风压值,见表4-26,但 均不应小于250N/m2; fi-风压高度变化系数,表4-27 Li-第计算段长度; Dei-塔各计算段有效直径; K1-体型系数,圆柱直立设备0.7 K2i-各计算段风振系数,
M0=m1+m2+m3 +m4+m5+ma+me
设备最大质量 (水压试验时):
Mmax=m1+m2+m3 +m4+mw+ma+me

塔设备强度设计计算概述

塔设备强度设计计算概述

塔设备强度设计计算概述1. 引言塔设备强度设计计算是在塔式结构工程中十分重要的环节。

塔式结构广泛应用于电力、通信、航空等领域,在保障设备可靠性和安全性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概述塔设备强度设计计算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 设计目标塔设备的强度设计主要目标是确保设备在外部负荷作用下不发生破坏或失效。

一般而言,塔设备的设计目标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承受外部荷载的能力:塔设备需要能够承受各种外部荷载,如风荷载、重力荷载、地震荷载等。

设计中需要考虑这些荷载的大小和方向,以确定设备的主要强度参数。

•抗震能力:特别是在地震频发地区,塔设备需要具备足够的抗震能力,以保护设备的安全运行。

•稳定性:塔设备需要保持稳定,不发生失稳现象。

在设计中需要考虑设备的结构刚度和形状参数。

3. 强度计算方法塔设备的强度计算通常基于力学原理和结构力学方法,常用的计算方法包括以下几种:•静力计算方法:根据外部荷载的大小和方向,通过应力分析和形变计算,确定设备的强度参数。

这种方法一般适用于静态荷载情况下的强度计算。

•动力计算方法:根据外部荷载的动态特性,通过振动分析和响应计算,确定设备的强度参数。

这种方法适用于考虑塔设备在地震或风荷载下的强度计算。

•有限元方法: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在计算机上建立塔设备的有限元模型,通过数值求解得到设备的应力分布和形变情况。

这种方法适用于复杂的塔式结构和荷载情况。

4. 设计要点在塔设备强度设计计算中,需要注意以下几个要点:•荷载分析:对于各种可能的外部荷载,需要进行详细的分析和计算,确定荷载的大小和方向。

•强度参数选取:根据实际情况和设计要求,选取适当的强度参数,并结合设计规范进行计算。

•材料选择:塔设备所使用的材料需要具备足够的强度和韧性,能够满足设计要求。

•施工质量控制:在塔设备的施工过程中,需要严格控制质量,确保各个构件和连接部位的强度和稳定性。

5. 设计规范塔设备的强度计算需要遵循相应的设计规范,以确保设计的合理性和安全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软件批准号:CSBTS/TC40/SC5-D01-1999DATA SHEET OF PROCESS EQUIPMENT DESIGN工程名:PROJECT设备位号:ITEM设备名称:EQUIPMENT图号:DWG N Q设计单位:DESIGNER塔设备校核介质密度(kg/m 3) 塔板分段数 塔板型式 塔板层数每层塔板上积液厚度 mm 最高一层塔板高度 mm 最低一层塔板高度 mm填料分段数 填料顶部高度mm 0塔釜液面离焊接接头的高度(mm )123 41 240003 4 5计算条件 塔型容器分段数(不包括裙座) 压力试验类型 封头上封头Q235-B100 1椭圆形下封头Q235-B10 0 1椭圆形圆筒 圆筒 设计压力MPa设计温度C圆筒长度mm圆筒名义厚度mm 圆筒内倒外径mm材料名称(即钢号)1 0.2 80 1200 10 1000 Q235-B 2 0.2 80 1200 10 1000 Q235-B3 0.2 80 1200 10 1000 Q235-B4 0.2 80 1200 10 1000 Q235-B5 0.2 80 1200 10 1000 Q235-B6 0.2 80 1200 10 1000 Q235-B7 0.2 80 1200 10 1000 Q235-B8 0.2 80 1200 10 1000 Q235-B9 0.280500101000Q235-B10圆筒 腐蚀裕量mm 纵』向丿焊接接头环向焊接接头系外压计算长度mm 试验压力(立)MPa 试验压力(卧)MPa 纵向焊接接头系数 环向焊接接头系1 0 0.85 0.85 00.254945 0.356724 2 0 0.85 0.85 00.254945 0.356724 3 0 0.85 0.85 0 0.254945 0.3567244 0 0.85 0.85 0 0.254945 0.356724 5 0 0.85 0.85 0 0.254945 0.3567246 0 0.85 0.85 0 0.254945 0.3567247 0 0.85 0.85 0 0.254945 0.3567248 0 0.85 0.85 0 0.254945 0.3567249 00.850.850.2549450.35672410内件及偏心载荷填料9 液压MPa材料名称 名义厚度 mm 腐蚀裕量 mm焊接接头系数 封头形状地脚螺栓及地脚螺栓座 地脚螺栓材料名称 Q235地脚螺栓材料许用应力(MPa)147 地脚螺栓个数 8 地脚螺栓公称直径(mm) 33 全部筋板块数 16相邻筋板最大外侧间距(mm)427.814筋板内侧间距(mm) 75筋板厚度(mm) 12 筋板宽度(mm)130 盖板类型 分块 盖板上地脚螺栓孔直径(mm) 43 盖板厚度(mm) 18 盖板宽度(mm)140 垫板有 垫板上地脚螺栓孔直径 (mm)33 垫板厚度(mm) 12 垫板宽度(mm) 110 基础环板外径(mm)1280 基础环板内径(mm)800基础环板名义厚度(mm) 16填料底部高度 mm3000 填料密度 kg/m 350 集中载荷数1集中载荷kg集中载荷高度集中载荷中心至容器中 心线距离 mm mm2345塔器附件质量计算系数 1.2 基础高度(mm) 20 塔器保温层厚度(mm) 0 裙座防火层厚度(mm) 0 管线保温层厚度(mm)0 笼式扶梯与最大管线的相对位置 90 场地土类型 III 地震设防烈度 8度 (0.2g) 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 max0.16 塔器上平台总个数0 塔器上最高平台高度(mm) 0基本风压(N/m 2) 300 保温层密度(kg/m 3) 0 防火层密度(kg/m 3) 0 最大管线外径(mm) 0 场地土粗糙度类别 B 设计地震分组 第二组 阻尼比 0.01平台宽度(mm)0 塔器上最低平台高度(mm)裙座结构形式 圆筒形 裙座与壳体连接形式 对接 裙座材料名称 Q235-B裙座腐蚀裕量(mm) 3裙座材料许用应力(MPa) 114.875裙座上同一高度处较大孔个数 1裙座与筒体连接段的材料 裙座与筒体连接段长度 (mm)裙座上较大孔引出管内 径(或宽度)(mm)450 裙座上较大孔引岀管长度 (mm) 150 裙座底部截面内径(mm) 1000 裙座高度(mm) 1000 裙座设计温度(C ) 50 裙座名义厚度(mm) 10 裙座较大孔中心高度(mm) 450裙座与筒体连接段在设计温度 下许用应力(MPa)裙座上较大孔引出管厚度(mm) 10塔器附件及基础计算结果容器壳体强度计算元件名称压力设计名义厚度(mm) 直立容器校核取用厚度(mm)许用内压(MPa) 许用外压(MPa)下封头10 10 2.196第1段圆筒10 10 1.858第1段变径段第2段圆筒10 10 1.858第2段变径段第3段圆筒10 10 1.858第3段变径段第4段圆筒10 10 1.858第4段变径段第5段圆筒10 10 1.858第5段变径段第6段圆筒10 10 1.858第6段变径段第7段圆筒10 10 1.858第7段变径段第8段圆筒10 10 1.858第8段变径段第9段圆筒10 10 1.858第9段变径段第10段圆筒上封头10 10 2.196裙座名义厚度(mm) 取用厚度(mm)10 10风载及地震载荷0- 0 A-A 裙座连接段1- 1(筒体) 1- 1(下封头)2- 2 3- 3 操作质量4018.23 3865.73 3570.73 3570.73 3164.06 2741.67 最小质量3978.96 3826.46 3531.46 3531.46 3124.79 2718.11压力试验时质量12212.5 12060 3531.46 3531.46 3124.79 2718.11 风弯矩 3.137e+07 2.888e+07 2.598e+07 2.598e+07 2.018e+07 1.512e+07 Mca (I)Mca (II)Mcw(l)Mcw(ll)Mew 3.137e+07 2.888e+07 2.598e+07 2.598e+07 2.018e+07 1.512e+07 地震弯矩 4.846e+07 4.577e+07 4.249e+07 4.249e+07 3.538e+07 2.844e+07 偏心弯矩0 0 0 0 0 0 最大弯矩 5.631e+07 5.299e+07 4.898e+07 4.898e+07 4.043e+07 3.222e+07 垂直地震力3074.67 3069.94 3040.44 3040.44 2950.7 2786.73 应力计算115.15 5.15 5.15 5.1512 2.02 1.96 1.05 1.05 0.92 0.791310.70 11.39 6.43 6.43 5.31 4.2322 1.24 1.24 1.10 0.97316.57 6.57 6.57 6.5732 5.69 5.66 1.14 1.14 1.01 0.8833 1.79 1.86 1.02 1.02 0.79 0.60 []t 114.88 114.88 113.75 113.75 113.75 113.75 B 120.56 120.56 133.62 133.62 133.62 133.62A1 10.5310.53 9.54 8.59 许用值116.03116.03 116.03 116.03 A212.72 13.35 7.67 7.67 6.41 5.20 许用值 144.68144.68136.50 136.50 136.50 136.50 A36.46 6.46 6.36 6.29 许用值211.50211.50 211.50 211.50 A4 7.48 7.52 2.16 2.16 1.80 1.47 许用值 120.56120.56133.62 160.35 133.62 133.6218.57 18.57 18.57 18.57 许用值211.50 211.50 211.50 211.50 校核结果 合格 合格合格合格合格合格组合应力校核 注1: j 中i 和j 的意义如下 i=1操作工况 j=1设计压力或试验压力下引起的轴向应力(拉) i=2检修工况 j=2重力及垂直地震力引起的轴向应力(压) i=3液压试验工况 j=3弯矩引起的轴向应力(拉或压) []t :设计温度下材料许用应力;B :设计温度下轴向稳定的应力许用值 注2: A :操作工况下轴向最大组合拉应力 A :操作工况下轴向最大组合压应力 液压试验时轴向最大组合拉应力 A :液压试验时轴向最大组合压应力:试验压力引起的周向应力 注3:单位如下: 质量:kg 力N 弯矩N mm 应力MPa4-4 5- 5 6-6 7-7 8- 8 9-9操作质量 2311.43 1904.76 1498.08 1091.4 684.726 278.05 最小质量 2311.43 1904.76 1498.08 1091.4 684.726278.05 压力试验时质量 2311.43 1904.76 1498.08 1091.4 684.726 278.05 风弯矩 1.079e+077.181e+064.307e+062.163e+067.481e+056.524e+04Mca (1)Mca (II)Mcw(l)Mcw(ll)Mew 1.079e+07 7.181e+06 4.307e+06 2.163e+06 7.481e+05 6.524e+04 地震弯矩 2.182e+07 1.57e+07 1.026e+07 5.721e+06 2.323e+06 3.31e+05 偏心弯矩 0最大弯矩 2.452e+07 1.749e+07 1.134e+07 6.261e+06 2.51e+06 3.473e+05 垂直地震力 2550.362258.711899.751473.49979.93419.062应力计算11 5.15 5.15 5.15 5.15 5.15 5.15 12 0.660.54 0.42 0.30 0.19 0.08 13 3.22 2.30 1.49 0.82 0.33 0.05 22 0.83 0.69 0.54 0.40 0.25 0.10 31 6.57 6.57 6.57 6.57 6.57 6.57 32 0.74 0.61 0.48 0.35 0.22 0.09 33 0.42 0.28 0.17 0.09 0.03 0.00 [ 113.75 113.75 113.75 113.75 113.75 113.75 B 133.62133.62133.62133.62133.62 133.62组合应力校核A17.71286 6.91192 6.2229 5.67 5.30 5.12 许用值 116.025 116.025 116.025 116.03 116.03 116.03 A2 4.05 2.98 2.03 1.22 0.58 0.15 许用值 136.50 136.50 136.50 136.50 136.50 136.50 A3 6.25139 6.24037 6.25809 6.30 6.38 6.48 许用值 211.5 211.5 211.5 211.50 211.50 211.50 A41.17 0.90 0.65 0.44 0.25 0.09 许用值 133.62133.62133.62133.62133.62133.62风载及地震载荷 10-10过程设备强度计算书SW6-201118.5662 18.5662 18.5662 18.57 18.57 18.57许用值211.5 211.5 211.5 211.50 211.50 211.50校核结果合格合格合格合格合格合格注1: j中i和j的意义如下i=1操作工况j=1设计压力或试验压力下引起的轴向应力(拉)i=2检修工况j=2重力及垂直地震力引起的轴向应力(压)i=3液压试验工况j=3弯矩引起的轴向应力(拉或压)[]t设计温度下材料许用应力B设计温度下轴向稳定的应力许用值注2:A:操作工况下轴向最大组合拉应力A:操作工况下轴向最大组合压应力液压试验时轴向最大组合拉应力A4液压试验时轴向最大组合压应力:试验压力引起的周向应力注3:单位如下:质量:kg 力N 弯矩N mm 应力MPa计算结果地脚螺栓及地脚螺栓座:基础环板抗弯断面模数(mn i) 1.74471e+08 基础环板面积(mm) 784141基础环板计算力矩(N mm) 2838.13 基础环板需要厚度(mm) 10.76 基础环板厚度厚度校核结果合格混凝土地基上最大压应力(MPa) 0.38地脚螺栓受风载时最大拉地脚螺栓受地震载荷时最应力(MPa) 0.13 大拉应力(MPa) 0.28地脚螺栓需要的螺纹地脚螺栓实际的螺纹小小径(mm) 18.3177 径(mm) 29.211地脚螺栓校核结果合格筋板压应力(MPa) 8.68 筋板许用应力(MPa) 94.98筋板校核结果合格盖板最大应力(MPa) 51.73 盖板许用应力(MPa) 147盖板校核结果| 合格裙座与壳体的焊接接头校核焊接接头截面上的塔焊接接头截面上的最器操作质量(kg) 3570.73 大弯矩(N mm) 4.89848e+07对接接头校核搭接接头校核对接接头横截面(mm2) 21048.7 搭接接头横截面(mm2)对接接头抗弯断面模数(mm3) 5.26216e+06 搭接接头抗剪断面模数(mm3)对接焊接接头在操作搭接焊接接头在操作工况下最大拉应力(MPa 7.79 工况下最大剪应力(MPa)对接焊接接头拉应力搭接焊接接头在操作许可值(MPa) 81.9 工况下的剪应力许可值(MPa)对接接头拉应力校核结果合格搭接焊接接头在试验工况下最大剪应力(MPa) 搭接焊接接头在试验工况下的剪应力许可值(MPa) 搭接接头拉应力校核结果主要尺寸设计及总体参数计算结果裙座设计名义厚度(mm) 10 附件质量(kg) 589.16 壳体和裙座质量(kg) 2945.8 保温层质量(kg) 0 内件质量(kg) 0 操作时物料质量(kg) 39.2699 平台及扶梯质量(kg) 444 直立容器的最小质量(kg) 3978.96上封头校核计算计算所依据的标准GB 150.3-2011计算条件计算压力R (MPa) 0.20 内径D (mm) 1000.00 设计温度t ( C ) 80.00 曲面高度h i (mm) 250.00 材料名称Q235-B 材料类型板材试验温度许用应力(MPa) 116.00 钢板负偏差C (mm) 0.30 设计温度许用应力t(MPa) 113.75 腐蚀裕量G (mm) 0.00 焊接接头系数 1.00压力试验时应力校核压力试验类型液压试验压力试验允许通过的应力试验压力值F T (MPa) 0.2549 T (Mpa) 211.50试验压力下封头的校核条件校核结果厚度及重量计算T T合格周向应力T (MPa) 13.21形状系数K 1.0000 最小厚度min (mm) 3.00 计算厚度h (mm) 0.88 名义厚度nh (mm) 10.00 有效厚度eh (mm) 9.70 重量(kg) 90.50 结论满足最小厚度要求压力计算最大允许工作压力[P](MPa) 2.19610 结论合格下封头校核计算计算所依据的标准GB 150.3-2011计算条件计算压力P C (MPa) 0.20 内径D (mm) 1000.00 设计温度t ( C ) 80.00 曲面咼度h I (mm) 250.00 材料名称Q235-B 材料类型板材试验温度许用应力(MPa) 116.00 钢板负偏差C (mm) 0.30 设计温度许用应力t(MPa) 113.75 腐蚀裕量G (mm) 0.00 焊接接头系数 1.00压力试验时应力校核压力试验类型液压试验压力试验允许通过的应力试验压力值P T (MPa) 0.3567 T (Mpa) 211.50试验压力下封头的周向应力T (MPa) 18.48 校核条件T T校核结果合格厚度及重量计算形状系数K 1.0000 最小厚度min (mm) 3.00 计算厚度h (mm) 0.88 名义厚度nh (mm) 10.00 有效厚度eh (mm) 9.70 重量(kg) 90.50 结论满足最小厚度要求压力计算最大允许工作压力[P W](MPa) 2.19610 结论合格第1段筒体校核GB 150.3-2011 计算所依据的标准计算条件计算压力P C (MPa) 0.20 设计温度t ( C) 80.00 内径D (mm) 1000.00材料名称Q235-B 材料类型板材试验温度许用应力(MPa) 116.00 钢板负偏差G (mm) 0.30 设计温度许用应力匕(MPa) 113.75 腐蚀裕量G (mm) 0.00 试验温度下屈服点s (MPa) 235.00 焊接接头系数0.85厚度及重量计算计算厚度(mm) 1.04 名义厚度n (mm) 10.00 有效厚度 e (mm) 9.70 重量(kg) 298.89 压力试验时应力校核合格第2段筒体校核计算所依据的标准 计算条件计算压力 R (MPa) 0.20设计温度t ( C )80.00 内径D (mm)1000.00材料名称Q235-B材料类型板材 试验温度许用应力 (MPa)116.00 钢板负偏差 C (mm) 0.30 设计温度许用应力 t(MPa) 113.75 腐蚀裕量G (mm) 0.00 试验温度下屈服点 s (MPa)235.00焊接接头系数0.85厚度及重量计算计算厚度 (mm)1.04 名义厚度n (mm) 10.00 有效厚度 e (mm)9.70重量(kg)298.89压力试验时应力校核压力试验类型液压试验 压力试验允许通过的应力试验压力值P T (MPa)0.3567 T 0.90 s 211.50试验压力下圆筒的应力 T (MPa)21.84校核条件T校核结果合格压力及应力计算最大允许工作压力[P W ] (MPa)1.85772 设计温度下计算应力 ’(MPa)10.41t96.69校核条件t结论 合格第3段筒体校核计算所依据的标准GB 150.3-2011GB 150.3-2011计算条件计算压力P C (MPa) 0.20 设计温度t ( C) 80.00 内径D (mm) 1000.00材料名称Q235-B 材料类型板材试验温度许用应力(MPa) 116.00 钢板负偏差C (mm) 0.30 设计温度许用应力t (MPa) 113.75 腐蚀裕量G (mm) 0.00 试验温度下屈服点s (MPa) 235.00 焊接接头系数0.85厚度及重量计算计算厚度(mm) 1.04 名义厚度n (mm) 10.00 有效厚度 e (mm) 9.70 重量(kg) 298.89 压力试验时应力校核压力试验类型液压试验压力试验允许通过的应力试验压力值P T (MPa) 0.3567 T 0.90 s 211.50 试验压力下圆筒的应力T (MPa) 21.84 校核条件T 校核结果合格压力及应力计算最大允许工作压力[F W] (MPa) 1.85772 设计温度下计算应力t (MPa) 10.41 t 96.69 校核条件t结论合格第4段筒体校核GB 150.3-2011计算所依据的标准计算条件计算压力R (MPa) 0.20 设计温度t ( C ) 80.00 内径D (mm) 1000.00材料名称Q235-B 材料类型板材试验温度许用应力(MPa) 116.00 钢板负偏差G (mm) 0.30 设计温度许用应力t (MPa) 113.75 腐蚀裕量G (mm) 0.00 试验温度下屈服点s (MPa) 235.00 焊接接头系数0.85厚度及重量计算计算厚度(mm) 1.04 名义厚度n (mm) 10.00 有效厚度 e (mm) 9.70 重量(kg) 298.89压力试验时应力校核压力试验类型液压试验压力试验允许通过的应力试验压力值P T (MPa) 0.3567 T 0.90 s 211.50试验压力下圆筒的应力T (MPa) 21.84 校核条件T计算所依据的标准计算条件计算压力R (MPa) 0.20 设计温度t ( C) 80.00 内径D (mm) 1000.00材料名称Q235-B 材料类型板材试验温度许用应力(MPa) 116.00 钢板负偏差C (mm) 0.30 设计温度许用应力t (MPa) 113.75 腐蚀裕量G (mm) 0.00 试验温度下屈服点s (MPa) 235.00 焊接接头系数0.85厚度及重量计算计算厚度(mm) 1.04 名义厚度n (mm) 10.00 有效厚度 e (mm) 9.70 重量(kg) 298.89 压力试验时应力校核压力试验类型液压试验压力试验允许通过的应力试验压力值P T (MPa) 0.3567 T 0.90 s 211.50 试验压力下圆筒的应力T (MPa) 21.84 校核条件T 校核结果合格压力及应力计算最大允许工作压力[P W] (MPa) 1.85772 设计温度下计算应力’ (MPa) 10.41 t96.69 校核条件t结论合格第6段筒体校核计算所依据的标准GB 150.3-2011计算条件计算压力R (MPa) 内径D (mm) 材料名称0.20 设计温度t ( C) 80.00 1000.00Q235-B 材料类型板材校核结果合格压力及应力计算最大允许工作压力[F W] (MPa) t 1.85772 设计温度下计算应力’ (MPa)96.69 校核条件10.41t t结论合格第5段筒体校核GB 150.3-2011合格第7段筒体校核计算所依据的标准GB 150.3-2011计算条件计算压力R (MPa) 0.20 设计温度t ( C) 80.00 内径D (mm) 1000.00材料名称Q235-B 材料类型板材试验温度许用应力(MPa) 116.00 钢板负偏差G (mm) 0.30 设计温度许用应力t (MPa) 113.75 腐蚀裕量G (mm) 0.00 试验温度下屈服点s (MPa) 235.00 焊接接头系数0.85厚度及重量计算计算厚度(mm) 1.04 名义厚度n (mm) 10.00 有效厚度 e (mm) 9.70 重量(kg) 298.89 压力试验时应力校核压力试验类型液压试验压力试验允许通过的应力试验压力值P T (MPa) 0.3567 T 0.90 s 211.50 试验压力下圆筒的应力T (MPa) 21.84 校核条件T校核结果合格压力及应力计算最大允许工作压力[P W] (MPa) 1.85772 设计温度下计算应力t (MPa) 10.4196.69 校核条件>结论 合格第8段筒体校核第9段筒体校核计算所依据的标准GB 150.3-2011计算条件计算压力 R (MPa)0.20 设计温度t ( C )80.00 内径D (mm)1000.00材料名称Q235-B 材料类型板材 试验温度许用应力 (MPa) 116.00 钢板负偏差 C (mm) 0.30 设计温度许用应力 t(MPa) 113.75 腐蚀裕量G (mm) 0.00 试验温度下屈服点s (MPa)235.00焊接接头系数0.85厚度及重量计算计算所依据的标准 计算压力 R (MPa)0.20 内径D (mm)1000.00 材料名称Q235-B 试验温度许用应力 (MPa) 116.00 设计温度许用应力 t(MPa) 113.75 试验温度下屈服点 s (MPa)235.00厚度及重量计算计算厚度 (mm) 1.04 有效厚度 e (mm)9.70压力试验时应力校核压力试验类型液压试验 试验压力值P T (MPa)0.3567 试验压力下圆筒的应力 T (MPa)21.84校核结果合格压力及应力计算最大允许工作压力[F W ] (MPa)1.85772 t96.69结论合格GB 150.3-2011设计温度t ( C ) 80.00 材料类型板材 钢板负偏差 C (mm) 0.30 腐蚀裕量 C 2 (mm) 0.00 焊接接头系数0.85名义厚度n (mm) 10.00 重量(kg)298.89压力试验允许通过的应力 T 0.90 s 211.50校核条件T T设计温度下计算应力 ’ (MPa) 10.41 校核条件’ > *计算条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