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常人体解剖学》课件--腹膜

合集下载

正常人体解剖学:9_腹膜

正常人体解剖学:9_腹膜

正常人腹膜腔内含少量浆液,可湿润脏器表面,从而减 少脏器间摩擦。腹膜具有分泌、吸收、支持、保护、修复及 防御等功能。腹膜的易粘连性,促进损伤修复和防止炎症扩 散;病理下可引起肠粘连,也可形成腹水。
二、腹膜与腹盆腔脏器的关系
1、腹膜内位器官
脏器表面几乎全被腹膜包裹,属于此类的有胃、十二指 肠上部、空肠、回肠、盲肠、阑尾、横结肠、乙状结肠、 脾、卵巢及输卵管等。
*胆总管在右前,肝固 有动脉在左前,门静脉 则位于两者之间的后方。
2、大网膜
胃大弯至横结肠之间的 四层腹膜皱襞,悬垂于小 肠和结肠的前面。被覆胃 前、后壁的腹膜自胃大弯 和十二指肠上部下降,形 成大网膜的前两层。
约至骨盆缘再返折向 上,形成大网膜的后两 层,向上包绕横结肠, 并接续横结肠系膜和腹 后壁的腹膜。如围裙。
大网膜的四层常合为一 层,其内含丰富的血管和 脂肪,重要的防御功能。
腹膜
(二)系膜
腹膜形成系结构膜:是网膜将肠管连于腹后壁的双层腹膜结构。 凡有肠系膜的肠管,均活动性大。在两层系膜间 夹有血管、神经、淋巴管、淋巴结和脂肪等。系 膜只有在腹膜内位器官(胃、十二指肠上部、空 肠、回肠、盲肠、阑尾、横结肠、乙状结肠、脾、 卵巢及输卵管)可能形成:
腹膜
腹膜形成结构:网膜三、腹膜形成结构
(一)网膜:
大、小网膜、网膜囊
(二)系膜:
肠系膜、横结肠系膜、 阑尾系膜、乙状结肠系膜
(三)腹膜陷凹:
直肠膀胱陷凹 膀胱子宫险凹、直肠子宫陷凹
1、小网膜
肝胃韧带 肝门至胃小弯之间的
双层腹膜构成。 肝十二指肠韧带
肝门至十二指肠上部 之间的双层腹膜构成。
在肝十二指肠韧带的 两层间含有门静脉、肝 固有动脉、和胆总管。

内脏学—腹膜(正常人体结构课件)

内脏学—腹膜(正常人体结构课件)
腹后壁的腹膜襞和隐窝
腹膜襞:
十二指肠上襞 十二指肠下襞
隐窝:
十二指肠上隐窝 十二指肠下隐窝 盲肠后隐窝 乙状结肠间隐窝 肝肾隐窝
腹膜形成的结构 皱襞、隐窝和凹陷 腹后壁的皱襞和隐窝
十二指肠上襞
十二指肠上隐窝 十二指肠下隐窝 十二指肠上襞
十二指肠上襞
01
十二指肠升部左侧
02
十二指肠上隐窝
十二指肠上襞深面
腹膜形成的结构 皱襞、隐窝和凹陷 腹前壁的皱襞和隐窝
腹前壁的腹膜襞
脐正中襞
位置:连于脐与膀胱尖之间的腹膜襞 结构:脐正中韧带
脐内侧襞
位置:左右各一,脐正中襞的两侧 结构:脐内侧韧带
脐外侧襞(腹壁动脉襞)
位置:左右各一,脐内侧襞的外侧 结构:腹壁下动脉、腹壁下静脉
脐内侧襞 脐外侧襞
脐内侧韧带 腹壁下血管
课堂导入
网膜、系膜 韧带、皱襞等
腹膜形成的结构
壁腹膜与脏腹膜之间, 或脏腹膜之间互相返折移行
功能 结构
连接和固定器官 血管、神经等进入脏器的途径
目录
CATALOG
01
网膜
02
系膜

小网膜

大网膜
腹膜形成的结构 网膜 小网膜
小网膜
定义:
肝门至胃小弯 和十二指肠上部的双层腹膜结构
分部:
肝胃韧带 肝十二指肠韧带
小网膜
左肝下间隙

右肝下间隙 (肝肾隐窝)
左肝下前间隙
左肝下后间隙 (网膜囊)
腹膜腔的分区和间隙 结肠上区 肝下间隙
小网膜
左肝下前间隙 胃
肝肾隐窝 左肝下后间隙
结肠下区
腹膜腔的分区和间隙 结肠下区

腹膜 系统解剖学PPT课件

腹膜 系统解剖学PPT课件
壁腹膜与脏腹膜之间,或者脏腹膜之间互相折返移行, 其移行部分形成许多结构:
1.网膜 (Omenta) 2.系膜 (Mesenteries) 3.韧带 (Ligament) 4.皱襞 (Folds)
隐窝 (Fossa) 陷凹 (Pouch)
1.网膜 (Omenta)
与胃小弯和胃大弯相连的 双层腹膜皱襞,包括:
脏器位于腹腔之内、位于腹膜腔之外;
腹腔为脏器和腹膜腔所占据.。
5
二.腹膜与腹盆腔脏器的关系
根据脏器被覆腹膜程度和范围 大小,可分为3类:
1.内位器官
2.间位器官
3.外位器官
了解脏器与腹膜的关系,对于 指导临床操作有重要意义。
膀胱穿刺
子宫经腹膜腔外手术
试问胃、肾手术分别是否必须通过腹膜腔?
.
7
三.腹膜形成的结构
.
20
【复习思考题】
1.何谓腹膜腔?与腹腔有何区别?女性腹膜腔如何 与外界相通?
2.试述网膜囊的位置及其结构特点。
3.试述女性盆腔的腹膜陷凹及其临床意义。
.
21
系统解剖学 Systematic Anatomy
腹膜 Peritoneum
.
1
腹膜 Peritoneum
一.概述
二.腹膜与腹盆腔脏器的关系
三.腹膜形成的结构
一.概述 腹 腔 (Abdominal Cavity) 腹 膜 (Peritoneum)
壁腹膜 (Parietal Peritoneum) 脏腹膜 (Visceral Peritoneum)


.
15
4.皱襞 (Folds) 隐窝 (Fossa) 陷凹 (Pouch)
脐正中襞—脐尿管 膀胱上窝

腹膜

腹膜
乙状结肠系膜见上页图
Splanchnology ㈢韧带
韧带是连于腹、盆壁与器官之间或连接相邻器官之间的腹膜结 构,对器官有固定作用。 1. 肝的韧带 镰状韧带:是连于肝的膈面与膈下面的双层腹膜结构,其游离 缘内有肝圆韧带。 冠状韧带:是膈下面与肝上面的腹膜结构,呈冠状位,可分前、 后两层,两层之间为肝的裸区。肝直接与膈相贴。
Splanchnology
女性: (1)膀胱子宫陷凹(vesicouterine
pouch): 在膀胱与子宫之间。 (2)直肠子宫陷凹(rectouterine
pouch):位于直肠与子宫之间, 也称 Douglas 腔。
1. 为什么腹部手术后的病人一多采取半卧位? 2. 腹膜与腹盆腔器官有哪几种关系?试举例说明。 3. 腹膜形成的与肝有关的韧带有哪些?位于何处? 4. 直肠子宫陷凹有何临床意义?
上一页 结 束
本章内容到此结束,谢谢!
退出
Splanchnology
3. 阑尾系膜(mesoappendix): 将阑尾连于小肠系膜下端,呈三 角形。阑尾系膜的游离缘内有阑 尾血管、神经、淋巴管等,阑尾 手术时,应从游离缘进行血管结 扎。
阑尾系膜见下页图
Splanchnology
Splanchnology
4. 乙状结肠系膜(sigmoid mesocolon):是将乙状结肠连于左 下腹的双层腹膜结构,其根部左髂窝和骨盆左后壁。该系膜 也较长,使得乙状结肠的活动度较大,也容易发生扭转。
上一页 下一页
Splanchnology
(3)再生和修复能力:由于修复能 力强,所以当腹部手术时,操作 不应粗暴,以免造 成肠粘连。
(4)对脏器起固定和支持作用。如 韧带和系膜。
(5)防御功能:腹膜和浆液中有大 量巨噬细胞,具有防御功能。

正常人体解剖学》课件-腹膜

正常人体解剖学》课件-腹膜

固定关系
腹膜通过结缔组织将各脏 器固定在相应的位置上, 如脾、胃、肠等。
通道关系
腹膜形成许多间隙和隐窝, 如网膜囊、网膜孔等,使 各脏器之间存在相互通行 的通道。
腹膜的血液供应和神经支配
血液供应
腹膜的血液供应主要来自腹腔动脉和其分支,如胃动脉、 脾动脉等。
神经支配
腹膜的神经支配主要来自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这些 神经影响腹膜的运动和分泌功能。
控制慢性疾病
如糖尿病、高血压等慢性疾病,应积极治疗和控制,以降低腹膜 疾病的风险。
避免接触有害物质
如某些化学物质、放射性物质等,可能对腹膜造成损伤,应尽量 避免接触。
腹膜疾病的康复护理
1 2 3
术后护理
对于接受手术治疗的腹膜疾病患者,术后应密切 观察病情变化,定期复查,确保手术效果。
心理支持
腹膜疾病可能给患者带来心理压力和焦虑情绪, 应注意心理支持,帮助患者树立信心,积极配合 治疗。
02
腹膜的解剖结构
腹膜的层次结构
01 壁腹膜
紧贴腹壁和盆壁的内面,分为较厚的腹膜壁层和 盆壁的壁腹膜层。
02 脏腹膜
覆盖在各脏器的表面,即系膜或器官的被膜,如 肝被膜、大网膜等。
03 网膜
连接壁腹膜与脏腹膜之间的双层腹膜,分为小网 膜和横膈的膈网膜。
腹膜与脏器的关系010203覆盖关系
腹膜覆盖在各脏器的表面, 形成各种系膜或器官的被 膜,如胃被膜、肝被膜等。
腹膜具有一定的分泌、吸收、润滑和免疫等功能。 03
腹膜的功能
分泌功能
腹膜能够分泌浆液, 润滑和保护腹腔内脏 器表面,减少摩擦和
损伤。
吸收功能
腹膜能够吸收腹腔内 的液体和有害物质, 维持腹腔内环境的稳

《人体解剖学》腹膜、腹膜腔解剖 ppt课件

《人体解剖学》腹膜、腹膜腔解剖   ppt课件

ppt课件
40
腹腔干
胃左动脉 脾动脉
肝总动脉
ppt课件
41
腹腔干
胃左动脉 脾动脉
肝总动脉
ppt课件
42
二、肝脏
1.肝的形态 肝呈不规则的楔形 。 两面 1.上面(膈面):被镰状韧带分为左、右两叶,后部无腹膜覆盖 部分称“裸区”。 2.下面(脏面):被“H”形沟分为4叶:左叶、右叶、方叶、尾 状叶。 (1)横沟:称肝门,有肝固有动脉左、右支,肝门静脉左、 右支,肝左、右管,神经和淋巴管等出入 。 (2)左纵沟:前方容纳肝圆韧带,后方容纳静脉韧带。 (3)右纵沟:前方是胆囊窝,容纳胆囊;后方是腔静脉沟, 容纳下腔静脉。 (4)下缘:是肝膈面和脏面之间的分界线,后方和右侧圆钝, 前方和左侧锐利, 前方有胆囊切迹和肝圆韧带切迹。 第二肝门
ppt课件
49
三、肝外胆道系统
包括:肝左、右管,肝总管、肝右管 胆总管 、胆囊。 1.肝左、右管与肝总管 肝左管 肝总管
胆囊
胆总管
ppt课件
50
2.胆囊gallbladder 位置:位于肝下面胆囊窝内。 胆囊底: 体表投影在右锁骨中线与右肋弓交点处 。 分部 胆囊体 胆囊颈 胆囊管 胆囊颈的起始部 膨大,称为Hartmann 囊,为胆囊结石滞留 的常见部位。胆囊颈 和胆囊管内有特征性 的螺旋状粘膜皱襞, 即Heister瓣,有控制 胆汁流入和流出的作 用。
47
3.肝的分叶与分段
肝静脉系统
肝内存 在四套 管道形 成两个 系统
门静脉系统
(Glisson系统)
ppt课件
48
在门静脉系统中,门静脉的 分支较粗大且恒定,故以肝 门静脉的分支为依据将肝分 为: 左、右半肝,五叶,六段 五叶: 右前叶、右后叶、 左内叶、左外叶、 尾状叶。 六段: 左外叶上、下段, 右后叶上、下段, 尾状叶左、右段。

正常人体解剖学课件腹膜

正常人体解剖学课件腹膜
肝、胆囊、升结肠、降结肠、子宫、充盈的膀胱和直 肠上段。

医学
5
• (三)腹膜外位器官
• 仅一面被腹膜覆盖的器官为腹膜外位 器官,有肾、肾上腺、输尿管、空虚的 膀胱、十二指肠降部、下部和升部、直 肠中、下段及胰。这些器官大多位于腹 膜后间隙,临床上又称腹膜后位器官。
• 了解脏器与腹膜的关系,有重要的临 床意义,如腹膜内位器官的手术必须通 过腹膜腔,而肾、输尿管等腹膜外位器 官则不必打开腹膜腔便可进行手术,从 而避免腹膜腔的感染和术后粘连。
• 定义:为覆盖于腹、盆腔壁内和腹、盆腔脏器表面的一层薄而光滑 的浆膜,由间皮和少量结缔组织构成,呈半透明状。
壁腹膜 衬于腹、盆腔壁的腹膜。
脏腹膜 由壁腹膜返折并覆盖于腹、
盆腔脏器表面的腹膜。 腹膜腔
壁腹膜和脏腹膜互相延续、 移行,共同围成不规则的潜 在性腔隙。
腹腔是指骨盆上口以上,腹前壁和腹后壁之间的腔。 腹膜腔则指脏腹膜和壁腹膜之间的潜在性腔隙,腔内仅含少量浆液。
膀胱上窝
腹股沟内侧窝(浅环)
腹股沟外侧窝(深环)
脐正中襞
股凹
壁腹膜
脐外侧襞
脐内侧襞
腹股沟外侧窝
腹股沟内侧窝
膀胱上窝 膀胱
前医列学 腺
26
腹直肌 腹壁下动静脉
输精管 精囊
3.腹膜陷凹 男性:直肠膀胱陷凹 女性: 膀胱子宫陷凹 直肠子宫陷凹 (Douglas腔)
直肠膀胱陷凹
膀胱子宫陷凹
医学
27
直肠子宫陷凹
胃结肠 韧带

胰 胃脾韧带
网膜囊
肝十二指肠韧带
脾肾韧带
24
第十医学二胸椎
网膜孔
(四)腹膜襞、腹膜隐窝和陷凹 1.腹后壁的腹膜襞和隐窝 十二指肠上襞 十二指肠上隐窝 十二指肠下隐窝 盲肠后隐窝 乙状结肠间隐窝 肝肾隐窝

腹膜ppt-系统解剖学优质课件PPT

腹膜ppt-系统解剖学优质课件PPT

2021/02/01
14
2021/02/01
15
2021/02/01
16
3、网膜囊:小网膜、胃后壁和腹
后壁腹膜之间的扁窄间隙叫做网膜
囊 omentalbursa ( 又 称 Winslow’s 囊 ) 网 膜
孔 omentalforamen( 又 称 Winslow’s 孔 ) 上 界 为肝尾叶,下界为十二指肠的上部起始
概念:小网膜是自肝脏下方的肝门
移行至胃小弯和十二指肠上部的双层腹膜
肝胃韧带:连于肝下面和胃小弯之间的部分
肝十二指肠韧带:连接肝与十二指肠上部的部分。 其右缘游离,小网膜游离缘后方为网膜孔,通过网
膜孔可进入胃后方的网膜囊。
2021/02/01
13
2、大网膜greateromentum:自胃
大弯双层垂下至盆腔上口高度再向 后上反折至横结肠的共四层腹膜构 成。成人大网膜四层互相愈合,此 时,自胃大弯下降至横结肠前方的 腹膜,叫做胃结肠韧带 gastrocolicligament,大网膜组织内 含有吞噬细胞,有重要的防御功能。
2021/02/01
20
1、肠系膜:是将空、回肠连于腹后壁的双层腹膜结 构,呈扇形,附着于肠壁的一缘与小肠长度一致,可 达6-7米,而附于腹后壁的一端,长度仅16厘米左 右——即肠系膜根。由于回肠的系膜较长,所以肠系 膜扭转多发生于该部。
2、阑尾系膜:呈三角形,是肠系膜下端延续至阑尾 的部分。在其游离缘中有阑尾血管走行。
3、横结肠系膜:将横结肠系于腹后壁,系膜根为横 位,右端起自结肠右曲,向左至结肠左曲。横结肠系 膜根常做为将腹膜腔划分结肠上、下区的标志。
4、乙状结肠系膜:位于左髂窝,将乙状结肠系于盆 壁的结构。由于乙状结肠活动度较大,加之系膜较长,故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
医学
4
医学
一、概述
• 定义:为覆盖于腹、盆腔壁内和腹、盆腔脏器表面的一层薄而光滑 的浆膜,由间皮和少量结缔组织构成,呈半透明状。
壁腹膜 衬于腹、盆腔壁的腹膜。 脏腹膜 由壁腹膜返折并覆盖于腹、 盆腔脏器表面的腹膜。 腹膜腔 壁腹膜和脏腹膜互相延续、 移行,共同围成不规则的潜 在性腔隙。
腹腔是指骨盆上口以上,腹前壁和腹后壁之间的腔。 腹膜腔则指脏腹膜和壁腹膜之间的潜在性腔隙,腔内仅含少量浆液。
食管
左三角韧带 左肾 胰 横结膜 系膜根 空肠 输尿管
2、阑尾系膜
3、横结肠系膜 十二指肠降部 4、乙状结肠系膜
腹主动脉
小肠系膜根
直肠 子宫 膀胱
医学
22
乙状结 肠系膜根
下腔静脉 冠状韧带
肝裸区
(三)韧带
1、肝的韧带
肝右叶
镰状韧带
肝圆韧带 下缘
肝胃韧带 肝十二指肠韧带 镰状韧带 肝圆韧带 冠状韧带 左、右三角韧带
左肝上前间隙 左肝上间隙 左肝上后间隙 肝裸区 为腹膜外间隙。
右肝上间隙 右肝上前间隙 右肝上后间隙
29
医学
2.肝下间隙 左肝下间隙 左肝下前间隙 左肝下后间隙(网膜囊) 右肝下间隙(肝肾隐窝)
30
医学
(二)结肠下区 1.结肠旁沟 右结肠旁沟 左结肠旁沟 2.肠系膜窦 右肠系膜窦 左肠系膜窦
31
2
• 腹膜具有分泌、吸收、保护、支持、修复等功能。 • ①分泌少量浆液(正常情况下维持约100~200ml),可润滑 和保护脏器,减少摩擦。 • ②支持和固定脏器。 • ③吸收腹腔内的液体和空气等。一般认为,上腹部,特别是 膈下区的腹膜吸收能力较强,这是因为该部的腹膜面积较大, 腹膜外组织较少,微血管较丰富,腹膜孔(为淋巴孔的一种) 较多,以及呼吸运动的影响较明显。所以腹膜炎症或手术后 的病人多采取半卧位,使有害液体流至下腹部,以减缓腹膜 对有害物质的吸收。 • ④防御功能。腹膜和腹膜腔内浆液中含有大量的巨噬细胞, 可吞噬细菌和有害物质 • 。⑤腹膜有较强的修复和再生能力,所分泌的浆液中含有纤 维素,其粘连作用可促进伤口的愈合和炎症的局限化。但若 手术操作粗暴,或腹膜在空气中暴露时间过久,也可因此作 用而造成肠袢纤维性粘连等后遗症。
胃 胰 胃脾韧带 网膜囊
胃底 脾
胃结肠 韧带 肝十二指肠韧带
膈结肠韧带
脾肾韧带
25
医学 第十二胸椎
网膜孔
(四)腹膜襞、腹膜隐窝和陷凹
1.腹后壁的腹膜襞和隐窝 十二指肠上襞 十二指肠上隐窝 十二指肠下隐窝
盲肠后隐窝 乙状结肠间隐窝 肝肾隐窝
26
医学
2、腹前壁的皱襞和隐窝
脐正中襞(脐尿管) 脐内侧襞(脐动脉) 脐外侧襞(腹壁下动静脉) 膀胱上窝 腹股沟内侧窝(浅环) 脐正中襞 腹股沟外侧窝(深环)
医学
练习题
1 试述肝和胃的韧带。 2 试述网膜囊和网膜孔的毗邻。 3 试述肝上、下间隙。 4 试述肝十二指肠韧带的构成。 5 名词解释: 腹腔、腹膜腔、腹膜、腹膜内位器官、 腹膜间位器官、腹膜外位器官
17
医学
网膜孔( Winslow孔) 约平T12 ~ L2椎体高度 上界、下界、前界、后界

网膜囊
肝十二指 肠韧带
网膜孔
上界
肝尾状叶
下界
十二指肠上部
前界
肝十二指肠韧带
后界
覆盖在下腔静脉表面的腹膜 第十二胸椎 下腔静脉
18
医学

• (二)系膜 • 由于壁、脏腹膜相互延续移行,形成了将器官系连 固定于腹、盆壁的双层腹膜结构称为系膜,其内含有 出入该器官的血管、神经及淋巴管和淋巴结等。主要 的系膜有肠系膜、阑尾系膜、横结肠系膜和乙状结肠 系膜等。 • 1.肠系膜是将空肠和回肠系连固定于腹后壁的双 层腹膜结构,面积较大,整体呈扇形,其附着于腹后 壁的部分称为肠系膜根,长约15cm,起自第 2腰椎左 侧,斜向右下跨过脊柱及其前方结构,止于右骶髂关 节前方。 • 肠系膜的肠缘系连空、回肠,长达5~7m,由于肠系 膜根和肠缘的长度相差悬殊,故有利于空、回肠的活 动,对消化和吸收有促进作用,但活动异常时也易发 生肠扭转、肠套叠等急腹症。肠系膜的两层腹膜间含 有肠系膜上血管及其分支、淋巴管、淋巴结、神经丛 和脂肪等。 • 医学
医学
13
2、大网膜
• 胃结肠韧带
肝左叶
肝圆韧带
胆囊 肝右叶 肝十二指 肠韧带 横结肠 升结肠 盲肠 小肠
肝胃韧带 膈 胃底
脾 胃结肠 韧带 大网膜 膀胱
14
医学
• 3.网膜囊和网膜孔 网膜囊是小网膜和胃 后壁与腹后壁的腹膜之间的一个扁窄间隙, 又称小腹膜腔,为腹膜腔的一部分。网膜 囊的前壁为小网膜、胃后壁的腹膜和胃结 肠韧带;后壁为横结肠及其系膜以及覆盖 在胰、左肾、左肾上腺等处的腹膜;上壁 为肝尾状叶和膈下方的腹膜;下壁为大网 膜前、后层的愈合处。网膜囊的左侧为脾、 胃脾韧带和脾肾韧带;右侧借网膜孔通腹 膜腔的其余部分。
10
医学
三、腹膜形成的结构 (一)网膜 与胃小弯和胃大弯相连的双层腹膜皱襞 l.小网膜 •肝胃韧带 •肝十二指肠韧带 右前:胆总管 左前:肝固有动脉 后:肝门静脉
肝圆韧带 胆囊 膈 肝左叶 肝胃韧带


肝右叶 肝十二指肠韧带 十二指肠
11
大网膜
医学
横结肠
胃结肠韧带
• 2.大网膜 形似围裙覆盖于空、回肠和横结肠的 前方,其左缘与胃脾韧带相连续。构成小网膜的 两层腹膜分别贴被胃和十二指肠上部的前、后两 面向下延伸,至胃大弯处互相愈合,形成大网膜 的前两层,后者降至脐平面稍下方,然后向后返 折向上,形成大网膜的后两层,连于横结肠并叠 合成横结肠系膜,贴于腹后壁。大网膜前两层与 后两层之间的潜在性腔隙是网膜囊的下部,随着 年龄的增长,大网膜前两层和后两层常粘连愈合, 致使其间的网膜囊下部消失,而连于胃大弯和横 结肠之间的大网膜前两层则形成胃结肠韧带。
• (一)网膜 • 网膜是与胃小弯和胃大弯相连的双层腹膜皱襞,其 间有血管、神经、淋巴管和结缔组织等。 • l.小网膜是由肝门向下移行于胃小弯和十二指肠 上部的双层腹膜结构。从肝门连于胃小弯的部分称 肝胃韧带 ,其内含有胃左、右血管、胃上淋巴结及 至胃的神经等。从肝门连于十二指肠上部的部分称 肝十二指肠韧带,其内有进出肝门的三个重要结构 通过,胆总管位于右前方,肝固有动脉位于左前方, 两者之后为肝门静脉。上述结构周围伴有淋巴管、 淋巴结和神经丛。小网膜的右缘游离,其后方为网 膜孔,经此孔可进入网膜囊。
19
• 2.阑尾系膜呈三角形,将阑尾系连于肠系膜 下方。阑尾的血管走行于系膜的游离缘,故阑 尾切除时,应从系膜游离缘进行血管结扎。 • 3.横结肠系膜是将横结肠系连于腹后壁的横 位双层腹膜结构,其根部起自结肠右曲,向左 跨过右肾中部、十二指肠降部、胰头等器官的 前方,沿胰前缘达到左肾前方,直至结肠左曲。 横结肠系膜内含有中结肠血管及其分支、淋巴 管、淋巴结和神经丛等。通常以横结肠系膜为 标志将腹膜腔划分为结肠上区和结肠下区。
15
医学
3.网膜囊和网膜孔
网膜囊(小腹膜腔) 小网膜和胃后壁与腹后壁的 腹膜之间的一个扁窄间隙。 前壁 后壁
胃脾韧带 小网膜、胃后壁的腹膜和胃结肠 韧带; 横结肠及其系膜以及覆盖在胰、 左肾、左肾上腺等处的腹膜; 上壁 脾肾韧带 肝尾状叶和膈下方的腹膜; 第十二胸椎 下壁 大网膜前、后层的愈合处 网膜囊 肝十二指 肠韧带
胆囊
肝左叶 肝胃韧带 膈 脾 胃
肝圆韧带 胆囊
23
肝右叶 肝十二指 肠韧带 十二指肠
医学
2 脾的韧带 胃脾韧带 脾肾韧带 膈脾韧带

网膜囊
小网膜

脾结肠韧带
胃脾韧带 脾 脾肾韧带 左肾
24
医学
肝左叶
3、胃的韧带 肝胃韧带 胃脾韧带 胃结肠韧带 胃膈韧带
肝圆韧带
肝胃韧带 膈
胆囊 肝右叶 肝十二指 肠韧带 横结肠
5
医学
• 二、腹膜与腹盆腔脏器的关系 • 根据脏器被腹膜覆盖的范围大小,可将腹、盆腔脏器 分为三类,即腹膜内位、间位和外位器官。 • (一)腹膜内位器官 • 表面几乎都被腹膜所覆盖的器官为腹膜内位器官, 有胃、十二指肠上部、空肠、回肠、盲肠、阑尾、横 结肠、乙状结肠、脾、卵巢和输卵管。 • (二)腹膜间位器官 • 表面大部分被腹膜覆盖的器官为腹膜间位器官,有 肝、胆囊、升结肠、降结肠、子宫、充盈的膀胱和直 肠上段。 •
12
医学
• 大网膜前两层或后两层的腹膜间含有许多血管分支, 胃大弯下方约1cm处有胃网膜左、右血管,它们分别 向胃大弯和大网膜发出许多分支。大网膜中含有丰 富的脂肪和巨噬细胞,后者有重要的防御功能。大 网膜的长度因人而异,活体上大网膜的下垂部分常 可移动位置,当腹膜腔内有炎症时,大网膜可包围 病灶以防止炎症扩散蔓延,故有腹腔卫士之称。小 儿的大网膜较短,一般在脐平面以上,因此当阑尾 炎或其它下腹部炎症时,病灶区不易被大网膜包裹 而局限化,常导致弥漫性腹膜炎。大网膜的血管常 用作心冠状动脉搭桥术中的供体血管。整形外科常 使用带血管蒂的大网膜片铺盖胸、腹壁或颅骨创面, 作为植皮的基础。
6
医学
• (三)腹膜外位器官 • 仅一面被腹膜覆盖的器官为腹膜外位 器官,有肾、肾上腺、输尿管、空虚的 膀胱、十二指肠降部、下部和升部、直 肠中、下段及胰。这些器官大多位于腹 膜后间隙,临床上又称腹膜后位器官。 • 了解脏器与腹膜的关系,有重要的临 床意义,如腹膜内位器官的手术必须通 过腹膜腔,而肾、输尿管等腹膜外位器 官则不必打开腹膜腔便可进行手术,从 而避免腹膜腔的感染和术后粘连。
7
医学
二、腹膜与腹盆腔脏器的关系 (一)腹膜内位器官 表面几乎都被腹膜所覆盖
胃、十二指肠上部、空肠、回 肠、盲肠、阑尾、横结肠、乙状结肠、 脾、卵巢和输卵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