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资阳市高中2016级高三第一次诊断性考试(理综)
2018年11月四川省资阳市高中2016级高三第一次诊断性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化学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资阳一诊化学答案第1页 共1页资阳市高中2016级第一次诊断性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化学答案及评分参考意见7.C 8.B 9.C 10.A 11.D 12.B 13.D26.(15分)(1)MnO 2(s)+SO 2(g)=MnSO 4(s) ∆H=-248KJ · mol -1 (2分)(2)8:5 (2分) 2.24 (2分)(3) A D (2分)(4) 1.18 (2分)(5)① 250mL 容量瓶 (1分);② B (2分) 75.8% (2分).27.(14分,每空2分)(1)分液漏斗(2)防止空气中的CO 2进入装置C 中; 有白色沉淀生成,溶液的红色逐渐变浅(或褪去)(3)① 78 ② 偏大(4)Cl -+ClO -+2H +=Cl 2↑+H 2O(5)5H 2O 2+2CN -=N 2↑+2HCO 3-+4H 2O (或5H 2O 2+2CN -+2OH -=N 2↑+2CO 32-+6H 2O )28.(14分)(1)适当加热或搅拌或适当增大浓度(其他合理答案也可)(2分)(2)Fe 2O 3+6H +=2Fe 3+ +3H 2O (2分) (3) BaSO 4(1分)(4)2Fe 2++2H ++H 2O 2=2Fe 3++2H 2O (2分) 铁(1分)(5) 1.0×10-3 (2分)(6)① Cl -+2OH -﹣2e -=ClO -+H 2O (2分)②ClO -+2Ni 2++4OH -=2NiOOH •H 2O↓+Cl -(2分)35.(15分)(1)第四周期 Ⅷ族(2分) [Ar]3d 5或1s 22s 22p 63s 23p 63d 5(2分)(2) AB (2分)(3) ① K <C <O <N (2分) ②sp sp 2 (2分) 2:1 (1分)(4)4(1分) (5)分子(1分) (6)731011243⨯∙⨯AN d (2分) 36.(15分)(1) (2分) 碳碳双键 羧基 (2分) (2)加成反应 (1分) 消去反应 (1分)(3)(2分)(4)(2分)(5)5 (2分)(6)(3分)资阳一诊化学答案第1页共1页第3页,共3页。
2018年11月资阳市高中2016级高三第一次诊断性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物理及答案

资阳一诊物理答案第1页 共2页资阳市高中2016级高三第一次诊断性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物理及答案 2018.11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17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8-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得0分。
14.历史上,伽利略在斜面实验中分别在倾角不同、阻力可忽略的斜面上由静止释放小球,他通过实验观察和逻辑推理,得到的正确结论有 A.倾角一定时,小球在斜面上的位移与时间的成正比 B.倾角一定时,小球在斜面上的速度与时间的成正比 C.斜面长度一定时,小球从顶端滚到底端时的速度与倾角有关 D.斜面长度一定时,小球从顶端滚到底端所需的时间与倾角无关 15.如图所示,在静电场中有A 、B 两点,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场强E A >E B ,电势φA >φBB.将电荷+q 从A 点移到B 点,电场力做负功C.将重力可略的电荷+q 从A 点移到B 点,加速度变小D.将电荷-q 分别放在A 、B 两点,具有的电势能E PA <E PB16.如图,质量为m 的物体置于倾角为θ的固定斜面上,物体与斜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先用平行于斜面的推力F 1作用于物体上,使其能沿斜面匀速上滑,若改用水平推力F 2作用于物体上,也能使物体沿斜面匀速上滑,则21F F 之比为A.θμθsin cos +B.θμθsin cos -C.θμtan 1+D.θμtan 1-17.如图所示,a 、b 、c 三个物体在同一条直线上运动,其x —t 图像中,图线c 是一条24.0t x =的抛物线。
有关这三个物体在0~5s 内的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 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资阳一诊物理答案第2页 共2页B.c 物体做加速度增大的加速直线运动C.t =5s 时,a 物体与c 物体相距10mD.a 、b 两物体都做匀速直线运动,且速度相同18.如图所示,平行板电容器与电动势为E 的直流电源(内阻不计)连接,下极板接地,静电计所带电荷量很少,可被忽略。
资阳市高中2016级高三第一次诊断性考试理科综合试题

资阳市高中2016 级高三第一次诊断性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只将答题卡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量:C-12 N-14 O-16 Na-23 Cl-35.5 K-39 Ca-40 Mn-55Fe-56 Cu-64 Ba-137一、选择题:本题共13 小题,每小题6 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细胞学说建立过程通过对动植物细胞的研究揭示了细胞的统一性和多样性B •细胞骨架是由纤维素构成的网状结构,与细胞的运动、分裂、分化以及物质运输、信息传递等生命活动密切相关C.所有生物都有生物膜系统D •细胞膜的外表有糖蛋白,糖蛋白与保护、润滑、识别等有密切联系2 •下列生物学史实正确的是A •英国科学家虎克发明了显微镜,并利用显微镜首先发现了细胞B •在研究光合作用产物氧气来源,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分泌蛋白的合成与运输过程中都利用了同位素示踪技术C.孟德尔在研究遗传规律和摩尔根在研究基因位于染色体上都用到假说一演绎法”的研究方法D •酶的本质的探索过程中,美国科学家萨姆纳从细胞中获得了含酶的提取液,德国化学家毕希纳用多种方法证明了脲酶是蛋白质3 •叶绿体和线粒体在结构和功能上的相同点是① 有两层磷脂分子层②存在于所有植物细胞中③能合成ATP④ 能利用水也能生成水⑤ 能完成转录和翻译过程⑥ 有多种酶、DNA 和RNA⑦ 能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⑧ 有NADH 和NADPH 产生A、①③④⑤ B ②③④⑧C、③④⑤⑥D、④⑤⑥⑦4•下列关于细胞结构和功能的说法正确的是A •人体内的信息分子都需要通过血液运输后才能与靶细胞的受体结合B •中心体和核糖体都仅由蛋白质构成,它们都在有丝分裂中发挥作用C.硅肺是一种溶酶体病,该病的根本原因是溶酶体缺乏分解硅尘的酶资阳一诊物理答案第 1 页共 2 页资阳一诊物理答案第2页共2页D •细胞的生长、分裂、分化、衰老、凋亡等生命活动都可在胚胎期发生A .①--⑤均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B •图中③④过程均有碱基互补配对,且配对方式不完全相同C •图中①⑤过程的酶是 DNA 聚合酶,②过程是RNA 聚合酶D •在人体胚胎干细胞和神经元中均存在图中 ①②③过程6.下列与遗传有关的叙述错误••的是()A •性状分离就是杂种的自交后代同时岀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B •凡是与性别相关联的性状遗传就是伴性遗传C •杂合子的体细胞中等位基因一般存在于同源染色体上D •细胞中参与蛋白质的生物合成过程的RNA 有三种7 •化学与社会、生活息息相关。
资阳中学高2016级理综(一)物理试题及答案

高2013级第六学期理科综合(一)·物理第I卷(选择题,共42分)本题包括7个小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1~5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6-7小题有多个选项正确。
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或不选的得0分)1.关于电磁波和相对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由于高频电磁波向外界辐射能量的本领更强,所以经过调制的高频电磁波才能把我们要发射的信号发射出去B.电磁波是由恒定的电场和磁场产生的C.研究高速火车的运动必须利用相对论的知识D.奥斯特发现了电流周围存在磁场,并且总结出了右手螺旋定则2.对下列光学现象的理解正确的是( )A.两种介质的界面是一个平面,当光线射向界面时一定既有反射光线又有折射光线B.水中的空气泡看上去比较亮是因为气泡对光线有发散作用C.先后用两种不同的单色光在同一装置同样条件下做双缝干涉实验,在屏上产生的相邻亮纹间距大的单色光,在玻璃中传播速度较大D.透过卡尺测脚形成的狭缝平行观看日光灯可以看到黑白相间的直条纹3.如图所示,理想变压器原线圈的匝数为n1,副线圈的匝数为n2,原线圈的两端a、b接正弦交流电源,电压表V的示数为220 V,负载电阻R=44Ω,电流表A1的示数为0.2A.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原线圈和副线圈的匝数比为2:1B.原线圈和副线圈的匝数比为5:1C.电流表A2的示数为0.1AD.电流表A2的示数为0.4A4.如图,沿同一弹性绳相向传播的甲、乙的两列简谐横波,波长相等,振幅分别为10cm和20cm,在某时刻恰好同时传到坐标原点。
则两列波相遇叠加后( )A.不可能产生稳定的干涉图像B.在x=2m的质点振动始终减弱C.在x=0.5 m的质点振幅为零D.坐标原点的振幅为30cm5.据每日邮报2014年4月18日报道,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目前宣布首次在太阳系外发现“类地”行星Kepler﹣186f.假如宇航员乘坐宇宙飞船到达该行星,进行科学观测。
资阳市高中第一次诊断性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

资阳市高中第一次诊断性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二、选择题:本题共8 小题,每小题 6 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17 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8-21 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
全部选对的得 6 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 分,有选错的得0 分。
14.在物理学理论建立的过程中,有许多伟大的科学家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关于科学家和他们的贡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牛顿最早指出“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B.开普勒提出了“日心说”,从而发现了行星运动的规律C.伽利略通过斜面实验结合逻辑推理的方法对“自由落体运动”进行了系统的研究D.卡文迪许通过实验测出了“静电力常量”15.一物体运动的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由图可知A.4s 内物体在做曲线运动B.4s 内物体的速度一直在减小C.物体的加速度在 2.5s 时方向改变D.4s 内物体速度的变化量的大小为8m/s16.粗糙长木板l 的一端固定在铰链上,小物体放在木板上,开始时木板静止于水平位置,如图所示。
使木板沿顺时针方向转动,在θ角逐渐增大的过程中,小物体所受木板摩擦力F f 的大小随θ角变化的关系是17.如图所示,质量m1=10kg 和m2=30kg 的两物体叠放在动摩擦因数为0.25 的粗糙水平地面上。
劲度系数为k=250N/m 的轻弹簧处于水平方向,其两端分别与墙壁和质量为m1 的物体相连,弹簧处于自然状态。
现用一水平拉力F作用于m2 上,使它缓慢2地向右移动,当移动x=0.20m 时,两物体开始相对滑动,取g=10m/s,则此时水平拉力 F 的大小为A.50N B.100N C.150N D.200N18.从地面上以大小为v0 的初速度竖直上抛一质量为m的小球,若运动过程中受到的空气阻力与其速率成正比,小球运动的速度大小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如图所示,t 1 时刻到达最高点,再落回地面时速度大小为v1,且落地前小球已经做匀速运动,在小球的整过运动过程中,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小球的加速度在上升过程中逐渐减小,在下降过程中也逐渐减小B.小球被抛出时的加速度值最大,到达最高点的加速度值最小vC.小球上升过程的平均速度大于02vD.小球抛出瞬间的加速度大小为01+v1g19.如图所示,吊车以速度v1沿水平直线匀速行驶,同时收拢绳索以速度v2提升物体时,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物体的实际运动速度为v v1 2B.物体的实际运动速度为2 2v v1 2C.物体相对地面做曲线运动D.绳索保持竖直状态20.2015年7月24日0时,美国宇航局宣布可能发现了“另一个地球”——开普勒-452b,它距离地球1400光年。
2018年11月资阳市高中2016级高三第一次诊断性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化学及答案

资阳市高中2016级高三第一次诊断性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化学及答案2018.11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量:C-12 N-14O-16 Na-23 Cl-35.5 K-39 Ca-40 Mn-55 Fe-56 Cu-64 Ba-1377.化学与社会、生活息息相关。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明矾常用作净水剂和消毒剂B.将矿物燃料脱硫脱硝可有效防止温室效应C.国产大飞机C919使用的碳纤维是一种新型的无机非金属材料D.煤的液化、海带中提碘、焰色反应、核裂变等都涉及化学变化8.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1L0.1mol·L-1NH4Cl溶液中,NH4+的数目为0.1NAB.23g钠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生成Na2O和Na2O2的混合物,转移电子数为NAC.将含1molFeCl3的饱和溶液制成胶体,其中含Fe(OH)3胶体粒子数一定为NAD.标准状况下,2.24 L CCl4含有的共价键数为0.4NA9.下列指定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不正确的是A.浓氨水清除器壁上的氯化银残留:AgCl+2NH3•H2O=[Ag(NH3)2]++ Cl-+2H2OB.泡沫灭火器中快速产生CO2:Al3++3HCO3-=Al(OH)3↓ +3CO2↑C.向饱和碳酸钠溶液通入过量CO2:CO32-+CO2+H2O=2HCO3-D.纯碱溶液浸泡水垢:CaSO4(s) + CO32-(aq) CaCO3(s) +SO42-(aq)10.有机物X、Y、Z的分子式均为C7H8,结构简式如图。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X、Y、Z三种有机物均属于芳香烃B.X、Y、Z三种有机物均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C.X的一氯代物有4种D.Y的所有原子不可能共平面11.已知X、Y、Z、W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四种短周期主族元素,X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其电子层数的3倍,Y是迄今发现的非金属性最强的元素,在周期表中Z位于ⅠA族,W与X属于同一主族。
四川省资阳市2016届高三0诊断性考试理综生物试题解析(解析版)

第Ⅰ卷(选择题,共42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7小题。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有关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细菌和酵母菌都有细胞膜、核糖体和DNAB.抑制根细胞膜上载体活性的毒素会阻碍根细胞吸收无机盐离子C.神经细胞和根尖分生区细胞的成分都不断进行着更新D.蛔虫细胞中无线粒体,在其细胞质中有转录、翻译等生理过程【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细菌属于原核生物,酵母菌属于真核生物,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结构的共同点是都有细胞膜、核糖体和遗传物质DNA,A正确。
无机盐离子跨膜运输的方式是主动运输,主动运输需要载体的协助,B正确。
神经细胞和根尖分生区细胞等这些细胞均要进行新陈代谢,新陈代谢过程中细胞的成分都不断进行着更新,C正确。
蛔虫细胞中无线粒体,因此细胞质中无DNA,所以在其细胞质中不存在转录过程,但核糖体上可以进行翻译过程,D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了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结构的异同点、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转录和翻译等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能识记并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的能力。
2.关于核酸的叙述,正确的是A.DNA聚合酶与DNA解旋酶作用的化学键相同B.细胞分化的原因是核DNA遗传信息改变C.细胞凋亡的根本原因是DNA的水解D.细胞癌变后mRNA的种类和数量改变【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DNA聚合酶是催化游离的脱氧核苷酸聚合形成核苷酸链,而DNA解旋酶是催化双链之间的氢键断裂,所以二者作用的化学键不同,A错误。
细胞分化的根本原因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分化过程中核DNA的遗传信息不变,B错误。
细胞凋亡是基因决定的细胞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由基因决定,根本原因不是DNA 水解,C错误。
细胞癌变是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突变的结果,由于基因突变,因此转录出的mRNA的种类和数量改变,D正确。
考点:本题以细胞生命活动为载体,综合考查核酸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能识记并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的能力。
四川省资阳市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诊断性考试理科化学试题含解析.doc

理科综合试题(化学部分)木试卷分为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40题,共300分,共16页.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1.答题而,考牛•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处,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
2.选择题必须使川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4.作图科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
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止带、刮纸刀。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量:H—1 C—12 N—14 0—16 Fe—56 Cu—64 Ag—108第[卷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小,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7.化学与人类生产、生活环境密切相关。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石油分镭、煤的气化、煤的十懈、海水制盐等都属于化学变化过程B.水泥、玻璃、陶瓷是人们在生产、生活中用量最大的无机非金属材料C.NO?、SO八CO:?、PM2. 5都是空气质最LI报必须报道的人气污染物D.家用天然气含有特殊气味的主要原因是开采的天然气未经处理就直接转为民用燃气【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A、海水制盐是通过蒸发制取的,属于物理变化、石油分憎是利用物质的沸点不同分离的,属于物理变化,煤的气化、煤的干饰属于化学变化,故A错误;B、水泥、玻璃、陶瓷是硅酸盐产品,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故B正确;C、C0?不是空气质最口报必须报道的大气污染物,故C错误;D、天然气本身是没有颜色没有气味的,家用管道天然气添加难闻的物质,是为了便于及吋发现燃气泄露,以免造成重大伤害,故D错误;故选考点:考杏了化学与生活、化于与环境的相关知识。
8.下列实验操作或结论正确的是A.鉴别乙烷打乙烯或除去乙烷中的少量乙烯杂质都可川高镒酸钾酸性溶液B.某同学需用480 mL 2. 0 mol 氢氧化钠溶液进行实验,则配制该溶液时他称取氢氧化钠固体质量一定是38. 4 gC.向含F/的溶液中加入KSCN溶液时一定有红褐色沉淀产牛D.硝酸钾和稀硫酸的混合溶液中加入铜粉后,溶液会慢慢变蓝【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A、乙烯能使高猛酸钾酸性溶液褪色,可用高猛酸钾酸性溶液鉴别乙烷与乙烯,除去乙烷中的少量乙烯朵质应该选用滉水,使用高猛酸钾酸性溶液会引入二氧化碳新的杂质,故人错课;B、某同学制lj480niL2.0mol-L"1M氧化钠溶液进行实验,应该配制500讥2. 0 mol • IT氢氧化钠溶液,称取氢氧化钠固体质量为0. 5LX2. 0mol - L_I X40g/mol=40g,故B错误;C、向含F』的溶液中加入KSCN溶液溶液变成红色,故C 错谋;D、硝酸钾和稀硫酸的混合溶液具有强氧化性,加入铜粉后,铜逐渐溶解,牛成硝酸铜,一氧化氮气体,溶液会慢慢变蓝,故D正确;故选D。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资阳市高中2016级高三第一次诊断性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只将答题卡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量:C-12 N-14O-16 Na-23 Cl-35.5 K-39 Ca-40 Mn-55Fe-56 Cu-64 Ba-137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细胞学说建立过程通过对动植物细胞的研究揭示了细胞的统一性和多样性B.细胞骨架是由纤维素构成的网状结构,与细胞的运动、分裂、分化以及物质运输、信息传递等生命活动密切相关C.所有生物都有生物膜系统D.细胞膜的外表有糖蛋白,糖蛋白与保护、润滑、识别等有密切联系2.下列生物学史实正确的是A.英国科学家虎克发明了显微镜,并利用显微镜首先发现了细胞B.在研究光合作用产物氧气来源,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分泌蛋白的合成与运输过程中都利用了同位素示踪技术C.孟德尔在研究遗传规律和摩尔根在研究基因位于染色体上都用到“假说—演绎法”的研究方法D.酶的本质的探索过程中,美国科学家萨姆纳从细胞中获得了含酶的提取液,德国化学家毕希纳用多种方法证明了脲酶是蛋白质3.叶绿体和线粒体在结构和功能上的相同点是①有两层磷脂分子层②存在于所有植物细胞中③能合成A TP④能利用水也能生成水⑤能完成转录和翻译过程⑥有多种酶、DNA和RNA⑦能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⑧有NADH和NADPH产生A、①③④⑤ B ②③④⑧C、③④⑤⑥D、④⑤⑥⑦4.下列关于细胞结构和功能的说法正确的是A.人体内的信息分子都需要通过血液运输后才能与靶细胞的受体结合B.中心体和核糖体都仅由蛋白质构成,它们都在有丝分裂中发挥作用C.硅肺是一种溶酶体病,该病的根本原因是溶酶体缺乏分解硅尘的酶资阳一诊物理答案第1页共2页D.细胞的生长、分裂、分化、衰老、凋亡等生命活动都可在胚胎期发生5.如图为“中心法则”遗传信息的流动途径,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A.①--⑤均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B.图中③④过程均有碱基互补配对,且配对方式不完全相同C.图中①⑤过程的酶是DNA聚合酶,②过程是RNA聚合酶D.在人体胚胎干细胞和神经元中均存在图中①②③过程的是()6.下列与遗传有关的叙述错误..A.性状分离就是杂种的自交后代同时出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B.凡是与性别相关联的性状遗传就是伴性遗传C.杂合子的体细胞中等位基因一般存在于同源染色体上D.细胞中参与蛋白质的生物合成过程的RNA有三种7.化学与社会、生活息息相关。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明矾常用作净水剂和消毒剂B.将矿物燃料脱硫脱硝可有效防止温室效应C.国产大飞机C919使用的碳纤维是一种新型的无机非金属材料D.煤的液化、海带中提碘、焰色反应、核裂变等都涉及化学变化8.设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1L0.1mol·L-1NH4Cl溶液中,NH4+的数目为0.1N AB.23g钠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生成Na2O和Na2O2的混合物,转移电子数为N AC.将含1molFeCl3的饱和溶液制成胶体,其中含Fe(OH)3胶体粒子数一定为N A D.标准状况下,2.24 L CCl4含有的共价键数为0.4N A9.下列指定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不正确的是A.浓氨水清除器壁上的氯化银残留:AgCl+2NH3•H2O=[Ag(NH3)2]+ + Cl-+2H2O B.泡沫灭火器中快速产生CO2:Al3+ +3HCO3-=Al(OH)3↓ +3CO2↑C.向饱和碳酸钠溶液通入过量CO2:CO32-+CO2 +H2O=2HCO3-D.纯碱溶液浸泡水垢:CaSO4(s) + CO32-(aq)CaCO3(s) +SO42-(aq)10.有机物X、Y、Z的分子式均为C7H8,结构简式如图。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X、Y、Z三种有机物均属于芳香烃B.X、Y、Z三种有机物均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资阳一诊物理答案第2页共2页C.X的一氯代物有4种D.Y的所有原子不可能共平面11.已知X、Y、Z、W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四种短周期主族元素,X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其电子层数的3倍,Y是迄今发现的非金属性最强的元素,在周期表中Z位于ⅠA族,W与X 属于同一主族。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原子半径:r(X)<r(Y)<r(Z)<r(W)B.氢化物的沸点X<WC.W的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比Y的强D.X与元素Z、W均可形成至少两种二元化合物12.锂空气电池放电时的工作原理如图所示。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放电时Li+由A极向B极移动B.电解液a可能为LiCl水溶液C.电解液a、b之间可采用阳离子交换膜D.电池放电时总反应方程式为4Li+O2+2H2O=4LiOH13.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实验目的实验操作A 制备无水AlCl3 固体蒸发Al与足量稀盐酸反应后所得的溶液B 测定漂白粉溶液的pH 用玻璃棒蘸取溶液点在干燥的pH试纸中央,与标准比色卡对照读出pHC 检验Fe(NO3)2晶体是否已氧化变质将Fe(NO3)2样品溶于稀H2SO4后,滴加KSCN溶液,观察溶液是否变红D 验证k sp(AgCl)﹥k sp(AgI) 将NaI溶液加入到AgCl悬浊液中,振荡,观察到沉淀由白色变为黄色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17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8-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得0分。
14.历史上,伽利略在斜面实验中分别在倾角不同、阻力可忽略的斜面上由静止释放小球,他通过实验观察和逻辑推理,得到的正确结论有A.倾角一定时,小球在斜面上的位移与时间的成正比资阳一诊物理答案第3页共2页资阳一诊物理答案第4页 共2页B .倾角一定时,小球在斜面上的速度与时间的成正比C .斜面长度一定时,小球从顶端滚到底端时的速度与倾角有关D .斜面长度一定时,小球从顶端滚到底端所需的时间与倾角无关 15.如图所示,在静电场中有A 、B 两点,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场强E A >EB ,电势φA >φBB .将电荷+q 从A 点移到B 点,电场力做负功C .将重力可略的电荷+q 从A 点移到B 点,加速度变小D .将电荷-q 分别放在A 、B 两点,具有的电势能E PA <E PB16.如图,质量为m 的物体置于倾角为θ的固定斜面上,物体与斜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先用平行于斜面的推力F 1作用于物体上,使其能沿斜面匀速上滑,若改用水平推力F 2作用于物体上,也能使物体沿斜面匀速上滑,则21F F 之比为 A .θμθsin cos + B .θμθsin cos - C .θμtan 1+ D .θμtan 1-17.如图所示,a 、b 、c 三个物体在同一条直线上运动,其x —t 图像中,图线c 是一条24.0t x =的抛物线。
有关这三个物体在0~5s 内的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a 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B .c 物体做加速度增大的加速直线运动C .t =5s 时,a 物体与c 物体相距10mD .a 、b 两物体都做匀速直线运动,且速度相同18.如图所示,平行板电容器与电动势为E 的直流电源(内阻不计)连接,下极板接地,静电计所带电荷量很少,可被忽略。
一带负电油滴被固定于电容器中的P 点。
现将平行板电容器的下极板竖直向下移动一小段距离,则 A .平行板电容器的电容值将变大 B .静电计指针张角不变 C .带电油滴的电势能将增大D .若先将上极板与电源正极连接的导线断开,再将下极板向下移动一小段距离,则带电油滴所受电场力不变19.如图所示,空间有一底面处于水平地面上的正方体框架ABCD —A 1B 1C 1D 1,从顶点A 沿不同方向平抛一小球(可视为质点)。
关于小球的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落点在A 1B 1C 1D 1内的小球,落在C 1点时平抛的初速度最小 B .落点在B 1D 1上的小球,平抛初速度的最小值与最大值之比资阳一诊物理答案第5页 共2页是2:1C .运动轨迹与AC 1相交的小球,在交点处的速度方向都相同D .运动轨迹与A 1C 相交的小球,在交点处的速度方向都相同20.如图甲,小球用不可伸长的轻绳连接后绕固定点O 在竖直面内做圆周运动,小球经过最高点时的速度大小为v ,此时绳子的拉力大小为F T ,拉力F T 与速度的平方v 2的关系如图乙所示,图象中的数据a 和b 包括重力加速度g 都为已知量,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数据a 与小球的质量无关 B .数据b 与小球的质量无关 C .比值ab只与小球的质量有关,与圆周轨道半径无关D .利用数据a 、b 和g 能够求出小球的质量和圆周轨道半径21.如图所示,两个可视为质点的、相同的木块A 和B 放在转盘上,两者用长为L 的细绳连接,木块与转盘的最大静摩擦力均为各自重力的K 倍,A 放在距离转轴L 处,整个装置能绕通过转盘中心的转轴O 1O 2转动,开始时,绳恰好伸直但无弹力,现让该装置从静止开始转动,使角速度缓慢增大,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当LKg2<ω时,绳子没有弹力 B .当L Kg32>ω时,A 、B 相对于转盘会滑动 C .ω在LKgLKg322<<ω范围内时,B 所受摩擦力不变 D .ω在LKg320<<ω范围内增大时,A 所受摩擦力先不变后增大三、非选择题:本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
第22~32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
第33~38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一)必考题(共129分) 22.(6分)在探究弹簧的弹力与伸长量之间关系的实验中,所用装置如甲所示,将轻弹簧的一端固定,另一端与力传感器连接,其伸长量通过刻度尺测得,某同学的实验数据列于下表中:(1)以x 为横坐标,F 为纵坐标,在图乙的坐标纸上描绘出伸长量x (×10-2m ) 2.00 4.00 6.00 8.00 10.00 弹力F (N )1.502.934.555.987.50能正确反映这一弹簧的弹力与伸长量之间的关系图线;(2)由图线求得这一弹簧的劲度系数为_________(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23.(9分)利用气垫导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水平桌面上固定一倾斜的气垫导轨,导轨上A点处有一带长方形遮光片的滑块,其总质量为M,左端由跨过轻质光滑定滑轮的细绳和一质量为m的小球相连;遮光片两条长边与导轨垂直,导轨上B点有一光电门,可以测量遮光片经过光电门时的挡光时间t,用d表示A点到光电门B处的距离,b表示遮光片的宽度,将遮光片通过光电门的平均速度看做滑块通过B点时的瞬时速度,实验时滑块在A处由静止开始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