纬地涵洞4.0按新版规范计算书(仅供参考)

合集下载

管涵涵洞计算示例

管涵涵洞计算示例

管涵涵洞计算示例管涵涵洞计算示例钢筋混凝土管涵外径1.5米,上部填土高度1.73米,土容重318/kN m ,管下粘土的0[]120kPa σ=,管壁厚0.10m ,每节长1m ,混凝土C15, 224/kN m γ=,钢筋为R235,进出口形式采用八字墙形式,涵洞洞底中心标高为xxx 米,路线设计标高为xxx 米。

1. 恒载计算填土垂直压力:2h 18 1.7331.14/q kN m γ=?=?=土管节垂直压力:2240.10 2.4/q t kN m γ=?=?=自 ,故2+33.54/q q q kN m ==土恒自 2. 荷载计算按《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D60―2004)第4.3.1条和第4.3.2条规定,本设计采用车辆荷载,公路―Ⅰ级和公路―Ⅱ级荷载采用相同的车辆荷载标准,填料厚度等于或大于0.5m 的涵洞不计冲击力。

按《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D60―2004)第4.3.4条规定计算荷载分布宽度:一个后轮单边荷载横向分布宽度=(0.6/2+1.73×tan30°)=1.299m>1.3/2=0.65m 且>1.8/2=0.9m ,各轮垂直荷载分布宽度互相重叠故荷载横向分布宽度a 应该按两辆车后轮外边至外边计算,即0.6(1.73tan 30)2(1.32 1.8)7.4982a m =+++?= 一个车轮的纵向分布宽度0.2 1.73tan 301.0990.72m m =+??==1.4>2同理,纵向后轮垂直荷载分布长度互相重叠,荷载纵向分布宽度b 按两轮(后轮)外边至外边计算,即:0.2(1.73tan 30)2 1.4 3.5982b m =++= 22(2140)20.76/7.498 3.598q kN m ??==?汽车3. 管壁弯矩计算:忽略管壁环向压应力及径向剪应力N 和V ,仅考虑管壁上的弯矩,上部填土重产生的弯矩:21230.137(1)M M M q R λ===-土管壁自重产生的弯矩:2221230.304;0.337;0.369;M q R M q R M q R ===自重自自车辆荷载产生的弯矩:21230.137(1)M M M q R λ===-汽车式中: q 土 q 自―填土、管壁自重产生的垂直压力;R ―管壁中线半径;λ―土的侧压系数,2tan (45)2?λ=?-;q 汽车―汽车荷载产生的垂直压力;因此,恒载产生的最大弯矩为:22350.13731.140.7[1tan(45)]0.369 2.40.7 1.442M kN m ?=??-?-+??=?恒 2350.13720.760.7[1tan(45)]0.6682M kN m ?=??-?-=?汽车 4. 荷载组合:按《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D60―2004)第4.3.6条进行作用效应组合,则承载能力极限状态组合:1.2 1.4M M M =+恒汽车=1.2×1.44+1.4×0.668=2.663 kN·m正常使用状态极限状态组合:短期组合 0.7M M M =+恒汽车=1.44+0.7×0.668 =1.908kN·m长期组合 0.4M M M =+恒汽车=1.44+0.4×0.668 =1.707 kN·m 5. 管节处预留接缝宽1cm ,故实际管节长99cm ,承受1m 长度内的荷载,考察任一位置都可以承受正、负弯矩,布置双层钢筋φ10@100cm 。

涵洞基础埋深计算书

涵洞基础埋深计算书

基础埋置深度
一、计算公式
涵洞基础设置在季节性冻土地基上时,出入口和自两端洞口向内各2~6m范围内(或可采用不小于2m的一段涵节长度)涵身基底的埋置深度可按式:dmin=Zd-hmax
Zd=ΨzsΨzwΨzeΨzgΨzfzo
dmin——基底最小埋置深度(m);
Zd——设计冻深(m);
zo——标准冻深(m);无实测资料时,可按本规范附录H.0.1条采用;
Ψzs——土的类别对冻深的影响系数,按表4.1.1-1查取;
Ψzw——土的冻胀性对冻深的影响系数,按表4.1.1-2查取;
Ψze——环境对冻深的影响系数,按表4.1.1-3查取;
Ψzg——地形坡向对冻深的影响系数,按表4.1.1-4查取;
Ψzf——基础对冻深的影响,取Ψzf=1.1;
hmax——基础底下容许最大冻层厚度(m),按表4.1.1-5查取;
二、基底埋置深度计算:
参数按规范查取得:
Zo=1.50
Ψzs=1.30
Ψzw=0.95
Ψze=1.00
Ψzg=1.10
Ψzf=1.10
设计冻深:Zd=ΨzsΨzwΨzeΨzgΨzfzo=1.3×0.95×1×1.1×1.1×1.5=2.24 基础底下容许最大冻层厚度:Hmax=0.38Zo=0.38×1.5=0.57
基底最小埋置深度:dmin=Zd-hmax=2.24-0.57=1.67。

纬地涵洞设计系统

纬地涵洞设计系统

纬地涵洞设计系统1、产品介绍纬地涵洞设计系统(HintHD)是纬地软件结合工程设计实践开发完成的一套专业涵洞设计软件系统,其主要功能包括:各种类型涵洞(明板涵、暗板涵、箱涵、圆管涵、拱涵)的快速设计;多种洞口处理能力(八字墙、锥坡、跌水、跌水井、急流槽、挡墙、倒虹吸竖井等);快速生成涵洞布置图、钢筋图,并计算输出每个部件的工程数量表;各类型涵洞(明板涵、暗板涵、箱涵、圆管涵、拱涵)的结构计算,并生成计算书;自动计算工程数量,并输出各类涵洞(明板涵、暗板涵、箱涵、圆管涵、拱涵)的工程数量汇总表,和整个项目的工程数量汇总表。

该系统不仅可以独立运行,更可以与纬地道路交通辅助设计系统完全配套应用(效率更高也更方便),与以往的涵洞设计软件相比,纬地涵洞设计系统具有以下优势和亮点:1)与HintCAD集成,据桩号直接提取相应路线信息(路基标高、路基宽度、横断面地面线、边坡等),解决了其它涵洞软件需重复输入路线信息的问题;2)与HintCAD集成,并不依赖HintCAD,使用和不使用路线数据时,可随时切换,更方便的解决实际问题;3)方便的参数修改,可视化的结构参数修改,涵洞间的数据交换,涵洞类型的随意切换,结构部分间的拖动数据交换等;4)首次实现了图形自动排版技术,参数修改图形自动刷新,自动调整页码、图号,自动排列图形,成图技术比其它软件更先进;5)批量生成布置图、钢筋图,所有涵洞的工程数量全汇总表,各类涵洞的工程数量分类汇总表。

针对不同用户的不同需求分为标准版、专业版。

2、纬地涵洞设计系统(HintHD)标准版主要功能说明:各种类型涵洞(明板涵、暗板涵、箱涵、圆管涵、拱涵、明板通道、暗板通道)的快速设计;多种洞口的处理能力(八字墙、锥坡、跌水、跌水井、进出口急流槽、挡墙、倒虹吸竖井、边沟跌水井等);快速生成涵洞布置图、钢筋图,并计算输出每个部件的工程数量表;各类型涵洞(明板涵、暗板涵、箱涵、圆管涵、拱涵)的结构计算,并生成计算书;自动计算工程数量,并输出各类型涵洞(明板涵、暗板涵、箱涵、圆管涵、拱涵、明板通道、暗板通道)的明细工程数量表。

涵洞计算书

涵洞计算书

2米净跨径1米填土暗盖板涵整体计算一.盖板计算1.设计资料汽车荷载等级:公路-I级;环境类别:II类环境;净跨径:L=2m;单侧搁置长度:0.25m;计算跨径:L=2.24m;填土高:H=1m;盖板板端厚d1=24cm;盖板板中厚d2=25cm;盖板宽b=0.99m;保护层厚度c=3cm;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0;轴心抗压强度fcd =13.8Mpa;轴心抗拉强度ftd=1.39Mpa;主拉钢筋等级为HRB335;抗拉强度设计值fsd=280Mpa;主筋直径为18mm,外径为20mm,共10根,选用钢筋总面积As=0.002545m2盖板容重γ1=25kN/m3;土容重γ2=18kN/m3根据《公路圬工桥涵设计规范》(JTG D61-2005)中7.0.6关于涵洞结构的计算假定:盖板按两端简支的板计算,可不考虑涵台传来的水平力2.外力计算1) 永久作用(1) 竖向土压力q=γ2·H·b=18×1×0.99=17.82kN/m(2) 盖板自重g=γ1·(d1+d2)·b/2/100=25×(24+25)×0.99/2 /100=6.06kN/m2) 由车辆荷载引起的垂直压力(可变作用)根据《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04)中4.3.4的规定:计算涵洞顶上车辆荷载引起的竖向土压力时,车轮按其着地面积的边缘向下做30°角分布。

当几个车轮的压力扩散线相重叠时,扩散面积以最外面的扩散线为准根据《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04)中4.3.1关于车辆荷载的规定:车辆荷载顺板跨长La=0.2+2·H·tan30=0.2+2×1×0.577=1.35m车辆荷载垂直板跨长Lb=1.9+2·H·tan30=1.9+2×1×0.577=3.05m车轮重P=280kN车轮重压强Lp=P/La /Lb=280/1.35/3.05=67.66kN/m23.内力计算及荷载组合1) 由永久作用引起的内力跨中弯矩M1=(q+g)·L2/8=(17.82+6.06)×2.242/8=14.98kNm 边墙内侧边缘处剪力V1=(q+g)·L/2=(17.82+6.06)×2/2=23.88kN2) 由车辆荷载引起的内力跨中弯矩M2=p·La·(L-La/2)·b/4=67.66×1.35×(2.24-1.35/2)×0.99/4=35.45kNm边墙内侧边缘处剪力V2=p·La·b·(L-La/2)/L)=67.66×1.35×0.99×(2.00-1.35/2)/2.00=60.01kN3) 作用效应组合根据《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04)中4.1.6关于作用效应组合的规定:跨中弯矩γ0Md=0.9(1.2M1+1.4M2)=0.9×(1.2×14.98+1.4×35.45)=60.85kNm 边墙内侧边缘处剪力γ0Vd=0.9(1.2V1+1.4V2)=0.9×(1.2×23.88+1.4×60.01)=101.41kN 4.持久状况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计算截面有效高度 h0=d1-c-2/2=24-3-1.000=20.0cm=0.200m1) 砼受压区高度x=fsd ·As/fcd/b=280×0.002545/13.8/0.99=0.052m根据《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 D62-2004)中5.2.1关于相对界限受压区高度ξb的规定:HRB335钢筋的相对界限受压区高度ξb=0.56。

纬地道路勘测计算书

纬地道路勘测计算书

1.绪论课题来源黄陂区北依大别山南麓,南临长江,整个地势北高南低,自北向南逐渐倾斜。

形成西北低山区,东北丘陵区、中部岗状平原区和南部滨湖平原区4级阶梯。

西北低山区海拔150—180米,全区最高点双峰尖米。

东北丘陵区海拔50—150米。

中部岗状平原区海拔30—50米。

南部滨湖平原区海拔20—30米,最低处为米。

全境有滠水、界河及北湖三大水系和由5个主要湖泊构成的自然水系。

地貌特征构成全境“三分半山,一分半水,五分田”的格局。

黄陂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雨量充沛、光照充足,热量丰富,四季分明,年平均无霜期255天。

年均日照时数约1540—2180小时。

由于地形复杂,各地日照时数及百分率有差异,山地阴阳坡的差异比较明显,但基本能满足农作物的需求。

年均降水量在1000—1200毫米之间,为中南地区降水量较均衡的地区之一。

境内平均气温为℃—℃。

空气相对湿度常年保持在70%左右。

黄陂区处于江汉河湖水网的边缘地带,境内河流湖泊纵横交织,水利资源丰富。

全区共有大小河流31条,河流总流长公里,流域面积平方公里。

全区有水库89座,湖泊总面积平方公里,多年平均径流量亿立方米。

本课题研究内容图曲岗公路岔口至赛乡帕宁村此项目为曲岗公路岔口至赛乡帕宁村的一条二级公路,平均高程约为4377m ,平均坡度为%,等高线稀疏,地形平坦在道路途经处有两处洼地,无河流穿过,周围无村落城镇,此外此区有两处输电线路经过,设计时应给予注意。

2初步设计公路等级曲岗公路岔口至赛乡帕宁村地区平坦,周围无建筑物与河流因此拟定为二级公路,设计时速为60km/h,部分路段转角平缓设计时速为80km/h。

道路设计速度按《规范》要求参见表表各级道路设计速度公路等级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二级公路三级公路四级公路设计速度(km/h)1201008010080608060403020其他道路参数与《规范》关系如表本段采用与规范对比表本段采用与规范对比项目规范规定要求本段采用指标地形平原公路等级二级设计速度(km/h)60车道数(条)2行车道宽度()m土路肩宽(m)一般值极限值硬路肩宽(m)一般值极限值圆曲线最小半径(m)一般值200400极限值1500缓和曲线最小长度(m)5050最小直线长度(m)同向6v360反向2v120凸竖曲线最小半径(m)一般值20009000极限值1400凹竖曲线最小半径(m)一般值15006000极限值1000竖曲线最小长度(m)5070最大纵坡(%)4超高渐变率1/175公路选线曲岗公路岔口至赛乡帕宁村地区平坦,人口稀疏,期间有两条输电线路穿过,道路走向主要与输电线相同,一为了施工方便二为了后期道路照明设置提供条件,选线尽量顺等高线布置,以尽可能小的角度与等高线相交,保证不会出现大纵坡,同时也节约了土方的调运量节约了造价,选线遵循经济合理原则,布置于等高线稀疏处,节省土方的填挖,提升驾驶者的舒适感。

[整理版]涵洞长度计算

[整理版]涵洞长度计算

涵洞设计与放样第一节 涵长计算一、正交涵洞长度计算(一)无超高加宽时:B 上=B 下=0.5BH —路基填土高度,涵底中心至路基边缘高度。

h 上、h 下——涵洞上下游洞口建筑高度。

m —路基边坡率i0——涵底坡度L 上、L 下——涵洞上下游水平长度(m )。

L 上=i0m 1h -H m ⋅++上)(上BL 下=i0m 1h -H m ⋅-+下)(下B涵洞总长L= L 上+L 下若缘石外低端不在路基边坡延长线时,h 上、h 下用h 上+t 、h 下+t 代替,t ——厚,a ——宽(二)有超高加宽时(设在平曲线内)1、i0与i1方向一致L 上=i0m 1i1B h -H m ⋅+⋅++)上(上BL 下=i0m 1Wi1W h -H m ⋅-+⋅-+)下(下B图6-1无超高加宽时涵长计算B 上、B 下——半个标准路基宽W ——路基加宽涵洞总长L= L 上+L 下注意:路基的设计高为未超高加宽前路基内侧边缘点的高程。

2、i0与i1方向相反L 上=i0m 1i1h -H m ⋅+⋅-++)上(上W W BL 下=i0m 1i1B h -H m ⋅-⋅++)下(下B涵洞总长L= L 上+L 下(三)斜交斜做涵洞因:L 上•cos α=B 上+ m (H- h 上- L 上•i0)+a 所以:L 上=i0m c ah -H m ⋅+++αos B 上)(上同理:L 下=i0m c ah -H m ⋅-++αos B 下)(下第二节 涵址测量一、 涵位中桩钉设直线上的涵位用花杆穿线的办法(经违仪)确定中桩,或用全站仪坐标法定设中桩。

曲线上的涵位用切线支距法定设中桩。

切线支距法步骤:1、预估ZY 到涵中心桩的曲线长。

2、查切线支距X 、Y ,或根据曲线长和偏角计算X 、Y 。

图6-2有超高加宽时涵长计算1图6-3有超高加宽时涵长计算2图6-4斜交斜做涵长计算3、沿切线方向量X 、垂直距离Y 得中心桩。

4、若该点不是河沟中心,则再估。

涵洞支架计算书

涵洞支架计算书

满堂支撑架计算书一、工程概况S343改建工程A4标段工程,K59+019钢筋混凝土箱涵为排水涵,总长28.4m,分左右两孔,单孔断面尺寸为4m×3m,底板、涵身、顶板厚均为45cm,采用C30混凝土浇筑。

断面尺寸详见下图1。

注:图中标注均以cm计;图1 K59+019钢筋混凝土箱涵断面尺寸二、顶板支撑架方案综述顶板支撑架拟采用满堂支撑架,钢管采用,48×3.5mm(Q35A),步距为120cm,横距为80cm,纵距为100cm。

模板采用15mm厚木胶合板,模板支撑主梁采用10cm×10cm方木,间距80cm(无悬挑),次梁采用10cm×5cm方木,间距30cm(最大悬挑40cm)。

剪刀撑按普通型设置具体布置如下图2所示:注:图中标注均以cm计;图2-1 断面尺寸图注:图中标注均以cm计;图2-2 立面布置图三、计算依据1、《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162-20082、《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3、《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20124、《钢结构设计规范》GB 500 17-2003四、荷载施工人员及设备荷载标准值根据《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页15取值,模板及其支架自重标准值按《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页14取值,其中模板支拆均不考虑风荷载。

具体取值详见表1表1 荷载标准值取值表五、面板验算按《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表A.5.2取面板抗弯强度设计值为12MPa,弹性模量为4200MPa。

根据《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5.2.1“面板可按简支跨计算”的规定,另据实楼板面板搁置在梁侧模板上,因此按简支梁计算,取1m 单位宽度计算。

计算简图如下:截面抵抗距W=bh2/6=1000×15×15/6=37500mm3,截面惯性矩I=bh3/12=1000×15×15×15/12=281250mm41、强度验算q1=0.9max[1.2(G1k+ (G3k+G2k)×h)+1.4Q1k,1.35(G1k+ (G3k+G2k)×h)+1.4×0.7Q1k]×b=0.9max[1.2×(0.1+(1.1+24)×0.45)+1.4×2.5,1.35×(0.1+(1.1+24)×0.45)+1.4×0.7×2.5] ×1=16.05kN/mq2=0.9×1.35×G1K×b=0.9×1.35×0.1×1=0.122kN/mp=0.9×1.4×0.7×Q1K=0.9×1.4×0.7×2.5=2.205kNM max=max[q1l2/8,q2l2/8+pl/4]=max[16.05×0.32/8,0.122×0.32/8+2.205×0.3/4]= 0.181kN·m最大应力:σ=M max/W=0.181×106/37500=4.815N/mm2≤[f]=12N/mm2满足要求!2、挠度验算取面板自重标准值为0.1KN/m2;最大自重下均布荷载:q=(G1k+(G3k+G2k)×h)×b=(0.1+(1.1+24)×0.45)×1=11.395kN/m挠度:ν=5ql4/(384EI)=5×11.395×3004/(384×4200×281250)=1.017mm≤[ν]=l/250=300/250=1.2mm满足要求!六、小梁验算按《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附录表A.3.1-3取小梁抗弯强度设计值为11MPa,抗剪强度设计值为1.8MPa,弹性模量为9000MPa。

挡墙、涵洞计算书

挡墙、涵洞计算书

1、路边渠道边墙采用浆砌石结构,是经稳定和结构强度计算后而采取的设计方案,应按图纸施工。

现应业主以及当地村民要求我公司对路边渠道边墙由浆砌石结构调整为24墙浆砌砖结构是否可行进行复核,过程如下:(一)渠道边墙稳定及截面强度验算渠道边墙的稳定计算取单位长度进行计算,荷载组合按基本组合进行,取渠道完建期无水工况计算。

①抗滑稳定计算抗滑稳定安全系数k c按下式计算:f Y G式中:f为基底与地基之间的摩擦系数,可根据地基类别查取;ZG为所有垂直荷载之和,KN ; ZH为所有水平荷载之和,KN。

土压力F按朗肯主动土压力理论公式计算:P a = ZK a式中:P a—主动土压力强度,KP a_ 2(Ka—主动土压力系数,可由表1—1查得或©"an严-]算得:—填土的内摩擦角,•,可由表1-2查得—墙后填土容重,KN/m3,可由表1-3查得z—计算点离填土表面的距离,m作用在墙上的主动土压力Ea (KN/m )为.1 2E a「h2K a2式中:h —挡土墙咼度,Ea—的作用点为m h/3选取路边60 60渠道(路边24砖)进行计算:由地基下铺设10cm的粗砂垫层,查得f=0.40~0.60,取f=0.5渠道在垂直方向主要受到自身重力G,在水平方向主要受到土压力Ea。

渠道的自重:G 二V = 18 0.24 0.6 二2.59KN土压力Ea:填土表面与渠顶水平(无粘土情况),其上作用有均布荷载q=10KPa(相当于1t的汽车压在上面),回填土为砂质土,查表1—1、表1—2得=30°,= 19KN/m3,填土与墙背内摩擦角6=2°, K a=ta n 45 =0.3333 i 2丿填土表面的土压力强度Pa1=10 0.333= 3.33KPa墙底处的土压力强度P a2=(q h)K a =(10+19 0.6) 0.333=7.13KPa总土压力Ea=0.5 (3.33+7.13) 0.6=3.14KN/m②抗倾覆稳定计算抗倾覆稳定安全系数kt 应满足Kt = Gxo Eaz X f _16要求,其中Faz 二FaCOSU _、;), EaxZfF ax 二 F a Si n (: -、)o抗倾覆稳定计算式中G 为渠道每延米自重,KN/m ; X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钢筋混凝土盖板涵验算*******
1. 设计依据:
《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15)
《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3362-2018) 《公路圬工桥涵设计规范》(JTG D61-2005)
《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G D63-2007)
《公路涵洞设计细则》JTG/T D65-04-2007
2. 设计资料:
设计荷载:公路-Ⅱ级
盖板宽b=1 m
涵洞净跨径l0=6 m
盖板支点厚度h1=0.4 m
盖板跨中厚度h2=0.4 m
盖板计算跨径lp=l0+h1=6.3 m
管节材料砼标号=C40砼
砼轴心抗拉设计强度ftd=1.65 MPa
砼轴心抗压设计强度Fcd=18.4 MPa
板顶填土高H=0.13 m
土容重γ1=25 kN/m^3
钢筋混凝土容重γ2=26 kN/m^3
土的内摩擦角φ=35度
保护层厚度=0.05 m
主受力钢筋级别=HRB400
主受力钢筋直径=25 mm
主受力钢筋根数=14
钢筋抗拉设计强度Fsd=330 MPa
3. 外力计算:
a.恒载
填土垂直压力q=K*土容重*填土高=3.38 kN/m
板自重垂直压力qz=盖板容重*盖板平均高度=10.4 kN/m
b.活载
纵向分布宽度a=0.2 m
横向分布宽度b=0.6 m
垂直压力P=758.333 kN/m^2
4.荷载组合及内力计算:
a.跨中弯矩
恒载产生的跨中弯矩M恒=(Q土+Q自)*lp^2/8=68.366 kN.m
活载产生的跨中弯矩M汽=222.95 kN.m
b.支点剪力
恒载支点剪力Q恒=(Q土+Q自)*l0/2=41.34 kN
活载支点剪力Q汽=157.733 kN
c.荷载组合
结构重要性系数(涵洞设计安全等级为二级)γ0=1
剪力Qj=γ0*(1.2Q恒+1.8Q汽)=333.528 kN
弯矩Mj=γ0*(1.2M恒+1.8M汽)=483.349 kN.m
5. 截面配筋:
实际受拉区配筋面积为As=68.726 cm^2
截面有效高度h0=33.58 cm
配筋率P=100*Ag/b/h0=2.047
配筋率P >= 45*ftd/fsd=0.225,同时不小于0.2,满足要求
6. 正截面强度验算:
混凝土受压区高度x=Fsd*Ag/(Fcd*b)=12.3259 cm
混凝土受压区高度界限系数ξjg=0.53
受压区高度x < ξjg*h0=17.797,满足要求
正截面强度=Fcd*b*x*(h0-x/2)=621.808 kN.m
正截面强度 > 设计强度Mj,正截面强度满足要求
7. 斜截面剪切强度验算:
r0*Qj=333.528 ≤ 0.51*10^-3*sqrt(fcuk)*b*h0=1083.131,截面尺寸满足要求r0*Qj=333.528 ≤ 0.5*10^-3*ftd*b*h0=346.294,斜截面抗剪强度满足要求
8. 裂缝宽度验算:
作用短期效应组合Ms=1.0*M1+0.7*M2=224.431 kN.m
作用长期效应组合Ml=1.0*M1+0.4*M2=157.546 kN.m
钢筋表面形状影响系数C1 =1
荷载特征影响系数C2 =1.351
构件形式系数C3 =1.15
受拉钢筋的直径d=25 mm
受拉钢筋重心处的应力σss=111.779 MPa
钢筋的弹性模量Es=200000 MPa
配筋率ρte=0.02
最大裂缝宽度Wcr=C1*C2*C3*σss/Es*(c+d)/(0.3+1.4*ρte)=0.198 mm
Wcr < 0.2,最大裂缝宽度满足要求
*******钢筋混凝土盖板涵涵台验算*******
1. 设计依据:
《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15)
《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3362-2018)
《公路圬工桥涵设计规范》(JTG D61-2005)
《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G D63-2007)
2.设计资料:
涵台净高=2.76 m
盖板搁置长=0.3 m
涵台背坡=1:4
铺砌厚度=0.6 m
铺底距台距=0 m
是否为整体式基础:是
基础厚度=0.6 m
基础襟边宽=0.5 m
基础级数=1
是否设置支撑梁=是
支撑梁宽=0.99 m
支撑梁高=0.4 m
路基宽度=5 m
涵洞长度=23 m
涵台顶宽=0.6 m
涵台材料的长细比修正系数=1
砂浆强度等级=M7.5
涵台容重=23 kN/m^3
铺底容重=23 kN/m^3
基础容重=23 kN/m^3
涵台身抗压强度设计值=4.54 MPa
基底容许应力[σ]=100 kPa
3.水平土压力计算:
涵台计算高度=2.96 m
破坏棱体长度=1.869 m
活载土压力换算土层厚=0.261 m
水平土压力q1=4.001 kN/m^2
水平土压力q2=24.054 kN/m^2
支座处反力RA=15.814 kN
支座处反力RB=25.707 kN
最大弯矩所在X=1.111 m
最大弯矩=15.575 kN.m
4.垂直压力计算:
在X截面上的垂直力如下:
P(1)=45.045 kN
E(1)=-3.171 m
M(1)=-142.848 kN.m
P(2)=0.975 kN
E(2)=-2.871 m
M(2)=-2.799 kN.m
P(3)=10.12 kN
E(3)=-2.374 m
M(3)=-24.028 kN.m
P(4)=112.937 kN
E(4)=-0.925 m
M(4)=-104.424 kN.m
ΣP恒=169.077 kN
ΣM恒=-274.099 kN.m
5.截面强度与稳定验算:
组合弯矩Mj=-300.884 kN.m
组合剪力Nj=486.812 kN
偏心距e0=0.618 m
偏心距e0 ≤ 0.6*y=1.993,偏心距符合要求!
γ0*Nj=486.812 < φ*A*fcd=27375.963,强度满足要求!
6.基底应力验算:
基底垂直压力如下:
P(1)=45.045 kN
P(2)=0.975 kN
P(3)=10.12 kN
P(4)=490.066 kN
P(5)=231.012 kN
P(6)=0 kN
P(7)=538.78 kN
P(8)=0 kN
P(9)=41.4 kN
P(10)=42.705 kN
P(11)=121.333 kN
ΣP=1521.436 kN
ΣM=0 kN.m
A=16.74 m^2
W=46.705
δmax=ΣP/A + ΣM/W=90.886 kPa
δmin=ΣP/A - ΣM/W=90.886 kPa
δmax < 基底容许应力100.00kPa,满足要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