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经济学》第十二章旅游经济效益与评价智库文档5共32页文档
旅游经济学部分书目目录

作者:刘晓鹰主编出版社:科学出版社出版时间: 2008-4-1 字数:367000 页数: 236 开本: 16开I S B N : 9787030213709 包装:平装定价:36.00内容简介本书系统地阐述了旅游经济学的基本内容、理论和方法。
现代旅游经济学理论与实证研究相结合,是本书的重要特点。
全书共11章,包括四大部分:旅游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旅游市场及其供给关系;旅游经济的管理与决策;旅游经济学的展望。
每一章的分析都包括理论与实证分析两大块,理论分析部分阐述相关旅游经济学基本理论,揭示旅游经济发展的基本规律;实证部分则以大量具体详实的案例,针对当前旅游经济发展中的重大问题,提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思路。
本书系四川省旅游类系列精品教材,由四川省教育厅列为重点科研项目,组织众多高等院校专家、教授及中青年学者合作编著。
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旅游及其相关专业的本科或专科教材,也可作为中专、高等职业教育或自学考试教材,还可作为旅游产业从业人员的培训教材使用。
目录第一章导论第二章现代旅游经济活动第三章旅游产品与开发第四章旅游需求与供给第五章旅游市场第六章旅游消费及价格第七章旅游收入与分配第八章旅游投资及效益研究第九章旅游企业的管理与人力资源开发第十章旅游经济效益与评价第十一章旅游产业及其增长与发展后记书名:旅游经济学ISBN:730007229 作者:Adrian Bull(亚德里恩﹒布尔) 出版社:郑州大学(原河南医科大学)出版社定价:24 页数:336 出版日期:2006-5-1 版次: 1 开本:特16开包装:平装简介在世界范围内,旅游正在成为现代人类社会重要的生活方式和社会经济活动。
20世纪50年代以来,大众化的旅游保持着一股强劲的发展势头,并迅速发展成为世界经济继石油、汽车和房地产业之后的重要的支柱性产业。
我国旅游业起步虽晚,但发展迅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从1978年我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短短20多年间,我国已从一个世界排名第41位的旅游小国发展成为一个世界排名第6位的旅游大国,并正逐渐向世界旅游一流强国迈进。
田里课件很好

第一章 旅游经济学概述
主要阐明旅游经济学的学科特征、研究对象、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从总体上掌握旅游经济学的理论体系和结构 分析旅游经济学与其他有关学科之间的相互 关系
5
第一章 旅游经济学概述:4
第一节 旅游经济学的学科特征 第二节 旅游经济学的研究内容 第三节 旅游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案例分析
11
旅游规划与资源开发
2.国内
国内(1978.以后)
一批旅游专业书刊、不同版本的《旅游经济学》 教材
12
二、旅游经济学的学科特征:4
1.
旅游经济学是一门应用性学科
经济学:把整个社会经济作为一个整体,从生产、交换、分配、消费各环节的内在联系及 其矛盾运动中,揭示整个社会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性,属于理论经济学的范畴 旅游经济学:以经济学的一般理论为指导,专门研究旅游经济活动中的特有现象及矛盾, 揭示旅游经济发展的规律及其条件、范围和表现形式,从而指导旅游经济健康地发 展,属于应用经济学的范畴
其内在矛盾性,内部矛盾决定着事物发展变 化的方向。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在一定条 件下也可能对事物的发展变化起决定作用。
旅游经济活动运行的内因是旅游供需矛盾,外因则有许多
历史唯物主义学说: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旅游活动自古有之,其发展为旅游经济活动则是在商品生 产和商品交换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
条件,目的是揭示多变量本身的相互依存关 系 动态分析:纳入时间等变量,分析的结果随 时间等变量的变化而变化的方法/在发展、运 动中研究的方法
研究对象:旅游经济活动中旅游产品的需求与
供给的矛盾
旅游经济活动的运行及其运行过程 中所产生的经济现象、经济关系与经济规律 矛盾的外在表现: 旅游者 身心 旅游产品经营者 最大利润 旅游目的地国家或地区政府 经济与社会效益 三者之间利益上的矛盾 16
旅游经济学(第2版)旅游经济效益

旅游经济效益
• 四、提高旅游宏观经济效益的途径
• (一) 改善宏观调控,完善旅游产业政策 • (二) 改革旅游经济管理体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 (三) 加快旅游设施建设,提高旅游服务质量 • (四) 抓好旅游市场管理,加强法制建设
• 三、旅游微观经济效益分析
旅游经济效益
旅游经济效益
旅游经济效益
旅游经济效益
旅游经济效益
旅游经济效益
旅游经济效益
旅游经济效益
旅游经济效益
旅游经济效益
旅游经济效益
旅游经济效益
旅游经济效益
旅游经济效益
旅游经济效益
旅游经济效益
• 四、提高旅游微观经济效益的途径
• (一) 加强旅游市场调研,开拓旅游市场 • (二) 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旅游成本 • (三) 加强经济核算,提高经济效益 • (四) 提高旅游员工素质,改善服务质量 • (五) 加强旅游企业管理基础工作,改善经营管理
旅游经济效益
任务三 旅游宏观经济效益
• 一、旅游宏观经济效益的概念
• 旅游宏观经济效益是指在旅游经济活动中,以尽可能少的劳动和资源 的占用和耗费,为全社会带来的综合成果和收益,即通过对旅游宏观 成本和宏观收益进行比较,获得尽可能多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 态效益。
• (一) 旅游宏观成本
• 旅游宏观成本是指为开展旅游经济活动而形成的整个社会的耗费和支 出,即旅游的社会总成本。
• (二) 旅游就业人数
• 旅游就业人数指标反映了旅游产业发展过程中,为社会提供的 劳动就业人数的总量。
旅游经济效益
• (三) 旅游投资效果系数
• 旅游投资效果系数指标是指旅游投资项目所获得的盈利总 额同投资总额的比值,是反映旅游投资效益的重要指标。
旅游经济效益及评价

第一节 旅游经济效益的概念 及其影响因素
第二节 旅游微观经济效益 第三节 旅游宏观经济效益 第四节 旅游经济效益的评价
第一节 旅游经济效益的概念及其影响因素
一、旅游经济效益概念 1、定义 —旅游经济效益是指旅游经济活动过程中
的投入与产出的比较。旅游投入指旅游活动过程 中,生产要素的占用和消费;旅游产出指旅游营 业收入、税金、利润。
(1)确定那些是与游客相关的财政成本及其衡 量尺度。比如,水污染造成的附加成本,用相 关供水和污水处理部门开支衡量。
(2)确定估计财政成本的变量,并根据游客比 例分配计算由游客产生的各个类别财政成本的 总值。
财政成本类别 高速公路建设与维修 渔猎管理 公园和娱乐设施 博物馆和历史古迹 港口及车站设施 森林保护 公共交通补贴 警察服务 消防 医院和其它保健设施 环境保护 清洁卫生服务 供水和污水处理 垃圾和废弃物处理
X100%
? 4、提供就业能力= 一定时期直接、间接旅游就业人数增加量 同期旅游经济增加量
5、单位接待能力投资额=
投资总额 旅游总接待能力
第五节 旅游产业关联分析
一、什么是关联产业? 1、概念——直接与主导产业在产品的投入产出、技术等
方面有联系,为主导产业发展进行配套、协作的产业。 2、类型
前向联系产业:利用主导产业产品的产业。 后向联系产业:为主导产业提供生产资料的产业。 侧向联系产业:为主导产业提供技术、能源及其它 服务的产业。
估计变量(3)与 游客相关估计变量 /总值 车辆-里程 售出的许可证数量 游客人天数 游客人数 抵离的游客数 游客数量 日平均人口统计 日平均人口统计 日平均人口统计 日平均人口统计 日平均人口统计 日平均人口统计 日平均人口统计 日平均人口统计
旅游经济学课件

2. 主要特点
➢ 把旅游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 ➢ 旅游发展速度快 ➢ 以大众市场为目标
.
23
(三)印度模式
1.基本的特征
• 不发达国家发展旅游的模式 这些国家的国民经济相对落后,人均国 内生产总值在500美元以下,农业仍是国民经济的主体,工业与服务 业均处于较低水平。除印度外,属于印度模式的国家包括巴基斯坦、 斯里兰卡、尼泊尔、孟加拉、肯尼亚、坦桑尼亚、卢旺达与不丹等 国家
• Dol丙(当Q1=100) =Q1[P(1-TS)-VC)] {Q1 [P(1-TS)-VC] -FC} =100[120(1-0.05)-30 {100[120(1-0.05)-30]-4000} =1.90
.
9
意义:
• 当销售量相同(100)时, • 甲方案饭店每增加1%的销售量,饭店利润将增加2.76%;(固定成本最大) • 已方案饭店每增加1%的销售量,饭店利润将增加1.37%; (固定成本最小)
.
13
三、提高旅游企业经济效益的途径
+ 加强旅游市场调研,扩大旅游客源 + 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旅游产品成本 + 加强经济核算,提高经济效益 + 提高旅游职工素质,改善服务质量 + 加强旅游企业的基础管理;改善经营管理
.
14
第二节 旅游宏观经济效益评
➢ 一、概念
➢ 狭义上:整个旅游业的综合经济效益 ➢ 广义上:包括旅游业在内的整个社会的经济效益,
• 2. 主要特点
➢ 有着发展旅游业的优越条件 ➢ 旅游业逐渐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 ➢ 旅游行政管理机构地位高,由国家首脑和政府要员直接管辖 ➢ 在旅游业的经营中外国公司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 外国的旅馆联号、旅馆管理公司或外籍人员起支配作用
旅游经济效益

其中:Q——销售量; P——单位价格; FC——固定费用总额; TS——营业税率; Pf——目标利润; VC——单位变动费用。
3、在目标利润既定情况下的目标价格 计算公式:
(
(二)目标利润分析法
4、在目标利润既定情况下的目标变动费用 计算公式
5、在其他因素不变时,企业的销售结构变动对企 业利润量的增减有很大影响(参见林南芝教材 P184表6-2、表6-3)。
第一节 旅游济效益的概念
1、定义——指人们在生产经营活动中 投入与产出之间或劳动耗费与劳动成果之间 的比较。这种比较以价值形式表示,又可解 释为费用与收入或所费与所得的比较。
(一)经济效益的概念
2、公式:
劳动成果 - 劳动耗费 产出 – 投入
三、旅游经济效益的特点
(一)主要表现在为旅游者提供的服务上。 (二)旅游经济效益的高低主要表现在旅游综合 服务项目组合的质量上。 (三)旅游经济效益内涵着道德标准的规定性。
四、旅游经济效益的主要影响因素
(一)旅游者数量及构成。
(二)旅游物质技术基础及其利用率。
(三)旅游经济活动的经营管理水平。
(四)生态环境。 (五)社会文化环境。
《
旅 游 经 济 学》
第 九 章
旅游经济效益与评价
教 学 预 览
[主要内容] 1、旅游经济效益的涵义、主要分类及其指标体系。 2、旅游微观经济效益及其分析方法。 3、旅游宏观经济效益及其分析方法。 4、旅游产业关联分析。 5、提高旅游经济效益的意义和途径。
[目的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应该弄清四个主要问题:
(二)企业成本
(4)按生产费用计入产品成本的方法分类:
A.直接成本——指企业经营中发生的能 直接认定到某一核算对象的成本,又称 直接费用。 B.间接成本——指为经营旅游产品而在 企业各部门中共同性的消耗,它在费用 发生时无法直接计入某种产品生产费用 中,而需根据一定标准,用间接方法分 摊于若干种产品成本中。
旅游经济效益与评价

假定某旅游饭店的固定资金为5000万元,流动资金为400万元,上年该旅游饭店的营业收入是3500万元,经营成本为2700万元,上缴营业税收和抵减营业营业外收支净额后,经营利润为600万元,则各利润率应为?
盈亏平衡分析法
P=QW(1-RS)-QCv-TF
其中:P——利润;
Cv——单位变动成本;
相关链接:蓝海战略 Blue Ocean Strategy
蓝海战略是由W·钱·金(W. Chan Kim)和莫博涅(Mauborgne)提出的 蓝海战略认为,聚焦于红海等于接受了商战的限制性因素,即在有限的土地上求胜,却否认了商业世界开创新市场的可能。运用蓝海战略,视线将超越竞争对手移向买方需求,跨越现有竞争边界,将不同市场的买方价值元素筛选并重新排序,从给定结构下的定位选择向改变市场结构本身转变。
相关链接:免费西湖,还湖于民
2002年杭州市入境游客为63万人次,2003年为86万人次,2004年则达到176万人次
单击此处添加小标题
旅游创汇收入和旅游总收入
单击此处添加小标题
旅游投资效果系数
单击此处添加小标题
旅游宏观经济效益指标
单击此处添加小标题
旅游就业人数
单击此处添加小标题
旅游投资回收期
单击此处添加小标题
11.2旅游企业经济效益与评价
旅游企业经济效益概念 旅游企业花费的物化劳动和活劳动同取得的经营收益的比较,即旅游企业经营收益和成本的比较 旅游企业成本 按费用类别划分为营业成本、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 按成本性质划分为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 按管理责任划分为可控成本与不可控成本
旅游企业收益 旅游企业从事旅游经济活动所创造的利润和税收,是通过出售旅游产品或提供旅游服务后所取得的营业收入,在补偿旅游产品或服务成本以后的余额 旅游企业利润 营业利润 投资净收益:投资收益扣除投资损失的余额 营业外收支净额:营业外收入减营业外支出的余额 旅游企业税收 旅游企业从事旅游经营活动而依法向国家缴纳的营业税、所得税及各种附加税
论旅游经济效益及评价

论旅游经济效益及评价作者:张晓明来源:《合作经济与科技》2013年第17期一、旅游经济效益的概念讲求和提高经济效益不仅是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的要求,也是发展社会主义经济的根本途径。
旅游经济效益,是指旅游经济活动过程中的劳动占用和消耗同有效成果之间的比较。
所谓劳动占用和消耗,是指旅游企业和部门在规划组织旅游活动,向旅游者提供旅游产品和服务过程中所占用和耗费的物化劳动和活劳动,即旅游成本和费用等。
所谓有效成果,是指旅游经济活动的最终产出,它既包括向旅游者提供旅游产品和服务,以满足他们多样化的旅游消费需求,又包括通过旅游经济活动获取应有的利润,从而为企业发展积累资金。
在一定的劳动占用和耗费情况下,旅游者在旅游活动中的满足程度越高,旅游经营部门或企业的旅游收入越高,对社会、生态环境的改善越好,则表明旅游经济效益越好。
旅游业作为一个综合性的经济产业,有其自身的特点和运行规律。
因此,旅游经济效益既有和一切经济活动相同的特点,又有区别于其他经济活动的特点,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一)旅游经济效益是宏观和微观经济效益的统一。
旅游经济活动通常由旅行、餐饮、住宿、交通、观赏、娱乐等多种活动所组成,因而旅游经济效益实质上是食、住、行、游、购、娱等多种要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而各种要素作用发挥的好坏,最终也必须体现在经济效益上,因此旅游经济效益不仅体现旅游企业的经济效益,使旅游经济活动的主体及其组织得以生存和发展,而且还要体现整个旅游产业的宏观经济效益,并通过旅游活动及其较强的产业带动效应,把旅游经济活动所产生的经济效益辐射、渗透到其他产业和部门,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充分体现出旅游经济的宏观经济效益。
(二)旅游经济效益的衡量标准是多方面的。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旅游经济活动必须面向市场,以旅游者为中心。
这就要求旅游经营部门和企业在组织旅游活动时,必须树立为旅游者服务的经营思想和观念,从旅游者的消费需求考虑,尽可能提供适销对路、物美价廉的旅游产品和服务,这是获取经济效益的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