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考试练习:逻辑填空(20)

合集下载

最新公务员考试行测逻辑填空历年真题

最新公务员考试行测逻辑填空历年真题

最新公务员考试行测逻辑填空历年真题QQ群:2140663271.在人群里能挤兑出聪明和狡猾,很难提炼出真正的智慧。

我们会发现,在人口密度高的地方,多的是小聪明,绝少大。

在人群之外,我们还需要一种高度,一种,一种虚静,去与天地对话,与万物对话,与永恒对话。

A.智慧境界B.智慧空旷C.境界从容D.头脑历练解析:与“小聪明”相对应的应该是大智慧,故先排除C、D两项;与“高度”“虚静”并列的词语使用“空旷”较好,“境界”范围太广,表意不准确。

故选B。

2.弹指一挥间,十多年过去了,电脑、网络的神速发展令我们。

每过一阵,一项新的电脑和网络技术就会出现。

用手写作的人越来越少,用电脑写作的人越来越多。

A.眼花缭乱B.猝不及防C.神魂颠倒 D.应接不暇解析:眼花缭乱,眼睛看见复杂纷繁的东西而感到迷乱;猝不及防,事情突然发生,来不及防备;神魂颠倒,精神、意志倒转,不正常;应接不暇,形容来人或事情太多,接待应付不过来。

故选A。

3.科学家们证实,这种化学物质具有很强的水溶性,对土壤几乎没有亲和力,同时它又是很难分解的寿命很长的物质。

甲基叔丁基乙醚见光可分解,阳光很难进入土壤和地下水中。

,它一旦进入地下水中,人们就很难将它“请”出来,它渗入到更深水层的可能性则是不可避免的了。

A.因为所以然而最后B.虽说但是所以最终C.由于故而但是而 D.虽说但因此而解析:根据语意可知,最后一句应是因果关系,先排除A、C两项;分析余下两项,D最合适。

故选D。

4.人类正面临着全球变暖的挑战。

联合国的一份报告向我们描述了气候变化产生的灾难性后果:森林和沙漠扩大,将使非洲成为受影响最广的地区;热带流行的疟疾和寄生虫病将向北,使欧洲出现流行病;地中海地区由于严重缺水会半沙漠化,滑雪运动在欧洲将荡然无存。

A.缩小扩展 B.消失传播C.消失蔓延D.缩小侵蚀解析:由“灾难性后果”可知,森林应该是“消失”,A、D两项首先被排除;“传播”是个中性词,用它来描述疾病的恶劣程度不恰当,再排除B项,C项最合适。

公务员基础逻辑试题及答案

公务员基础逻辑试题及答案

公务员基础逻辑试题及答案在公务员考试中,逻辑推理是一个重要的测试内容。

通过逻辑题的训练,可以提高考生的思维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帮助他们更好地应对考试。

本文将为您提供一些公务员基础逻辑试题及答案。

一、判断题1. 好奇心是人类进步的源泉。

答案:正确。

好奇心能够激发人们的求知欲和创造力,促使他们去探索新的领域,推动社会的进步。

2. 公务员应该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答案:正确。

作为一名公务员,他们需要与上级、同事和社会大众进行良好的沟通,解决问题和推动工作的顺利开展。

3. 环境保护是每个公民的责任。

答案:正确。

环境保护是人与环境和谐相处的前提,每个公民都有义务保护环境,为后代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

4. 金钱是衡量一个人成功与否的标准。

答案:错误。

金钱并不是衡量一个人成功与否的唯一标准,人们还应该注重个人的品德、社会贡献以及家庭幸福等方面。

二、推理题1. 如果明天下雨,那么我就会带伞。

今天没有下雨,我今天没有带伞。

问题:今天下雨了吗?答案:不知道。

题干中只给出了条件语句,但并未提供是否发生的信息。

2. 所有的猫都爱吃鱼。

小明有一只猫。

问题:小明的猫喜欢吃鱼吗?答案:不知道。

题干中并未提到小明的猫喜不喜欢吃鱼的信息。

三、演绎题1. 员工A工作认真负责,办公室整洁有序。

员工B工作认真负责,办公室杂乱无章。

因此,员工A的工作绩效比员工B好。

答案:错误。

题干中只提供了两个员工的工作态度和办公室的情况,并不能得出员工A的工作绩效比员工B好的结论。

2. A、B两个人都要去参加会议,但只有一辆车。

A是个老实人,B是个骗子。

我们让A负责开车。

答案:不正确。

题干中只提到A是个老实人,B是个骗子,并未提到他们开车的能力或经验,无法得出A应该负责开车的结论。

以上是一些公务员基础逻辑试题及答案的示例。

逻辑推理是需要多加练习和思考的,希望以上内容对您在备战公务员考试中有所帮助!祝您成功!。

公务员考试逻辑填空练习含解析

公务员考试逻辑填空练习含解析

逻辑填空1.判断一家公司是否具有成长性,这家公司的产品或服务有没有市场至关重要。

有些公司可能有几年时间保持了较快的增长,但是如果所从事的行业空间有限,就注定了高增长只是_______。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份额过眼云烟B.需求无源之水C.前景空中楼阁D.潜力昙花一现解析:此题考查实词和成语的混搭。

先看第一个空,根据“是否具有成长性”可容易判断空格处应填“前景”或“潜力”,而不是“份额”、“需求”,所以排除AB,在CD 中选择。

再看第二个空,材料的意思是如果所从事的行业空间有限,那么高增长就只是暂时的事情,不能长久。

“昙花一现”比喻美好的事物或景象出现了一下,很快就消失。

符合文意,当选D;“空中楼阁”指空中所显现的阁楼,悬挂在空中的楼房亭阁,指脱离实际的理论、计划或虚构的东西。

题干中“有几年保持了较快的增长”表明已经出现过,所以并不是虚构的,所以不选C。

故正确答案为D。

2.普雅花的花期只有两个月,花开之时极为绚丽。

然而,谁会想到,为了两个月的花期,它竟然苦苦耗尽了100年的光阴。

在这100年中,它只是静静伫立在高原上,_______,用叶子采集来自太阳的点点光辉,用并不粗壮的根一点点地_______大地的养料,等待100年后生命绽放时的惊天一刻。

依次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A.风餐露宿吮吸B.幕天席地吸收C.栉风沐雨汲取D.春去秋来摄取解析:文段意在表明普雅花生命的坚韧,“春去秋来”只体现出了时光的流逝,并不能体现出普雅花生长环境的恶劣,从而也就不能突出它生命坚韧顽强的特点。

它用并不粗壮的根从大地获得养料,用“吮吸”显然不妥,而“汲取养分”是一个常用搭配,体现出养分的珍贵,从而衬托出普雅花生长的不易。

故本题答案选C。

3.传统村落的消失或破坏,毁掉的不仅仅是各具特色的民居建筑,更重要的是其中_______的丰富传统民俗:从宗族谱系到祭祀礼仪,从婚丧嫁娶到饮食服饰,从乡规民约到节庆民俗,_______。

公务员逻辑法考试题库及答案

公务员逻辑法考试题库及答案

公务员逻辑法考试题库及答案一、单选题1. 以下哪个选项是逻辑推理中的演绎推理?A. 归纳推理B. 演绎推理C. 类比推理D. 反证法答案:B2. 逻辑学中的“三段论”是由哪位哲学家提出的?A. 苏格拉底B. 柏拉图C. 亚里士多德D. 康德答案:C3. 如果所有的苹果都是水果,那么以下哪个陈述是正确的?A. 所有的水果都是苹果B. 一些水果不是苹果C. 一些苹果不是水果D. 没有水果是苹果答案:B4. 以下哪个选项不是逻辑谬误?A. 人身攻击B. 偷换概念C. 因果谬误D. 逻辑一致性答案:D5. 逻辑学中的“同一律”指的是什么?A. 事物在一定条件下保持不变B. 事物在任何条件下都保持不变C. 事物在不同条件下变化D. 事物在不同条件下保持不变答案:A二、多选题6. 逻辑推理中的“非形式逻辑谬误”包括以下哪些?A. 诉诸权威B. 诉诸无知C. 诉诸情感D. 诉诸个人答案:ABCD7. 以下哪些是逻辑推理中的有效论证?A. 所有A是B,S是A,因此S是BB. 没有B是A,S是B,因此S不是AC. 一些A是B,S是A,因此S是BD. 所有A不是B,S是A,因此S不是B答案:AD8. 以下哪些属于逻辑学中的命题逻辑?A. 命题的真假B. 命题的逻辑结构C. 命题的逻辑关系D. 命题的逻辑运算答案:ABCD三、判断题9. 演绎推理和归纳推理都是逻辑推理的两种基本形式。

()答案:正确10. 逻辑学中的“排中律”指的是在任何情况下,一个命题要么为真,要么为假。

()答案:正确四、简答题11. 请简述逻辑学中的“矛盾律”。

答案:逻辑学中的“矛盾律”指的是一个命题和它的否定不能同时为真,即一个命题不能同时是真又是假。

12. 请解释什么是“归纳推理”。

答案:归纳推理是一种从特殊到一般的推理方法,即从个别事实或现象出发,通过观察和分析,得出一般性的结论或规律。

结束语:通过本次逻辑法考试题库的练习,考生们应该对逻辑推理的基本概念、方法和原则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逻辑填空测试题及答案

逻辑填空测试题及答案

逻辑填空测试题及答案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20分)1. 尽管天气寒冷,但他还是决定去______。

A. 跑步B. 游泳B. 滑雪D. 徒步2. 这本书的作者是______,他是一位著名的历史学家。

A. 张三B. 李四C. 王五D. 赵六3. 他______了所有的努力,最终取得了成功。

A. 投入B. 付出C. 浪费D. 保留4. 这个项目的成功,______了团队成员之间的合作。

A. 证明了B. 否定了C. 忽视了D. 忽视了5. 她______了这个问题,但没有找到答案。

A. 研究C. 逃避D. 讨论6. 这个观点______了事实,因此不能被接受。

A. 忽视B. 符合C. 违背D. 强调7. 他______了这个问题,但没有人相信他。

A. 证实B. 否认C. 描述D. 猜测8. 这个计划______了所有可能的风险。

A. 考虑B. 忽视C. 避免D. 接受9. 他们______了这个决定,但没有改变它。

A. 讨论B. 接受C. 拒绝D. 忽视10. 这个实验______了一个新的科学理论。

A. 支持B. 反对D. 否定二、多选题(每题3分,共15分)11. 下列哪些因素可能影响一个人的决策?A. 情绪状态B. 经济状况C. 社会环境D. 个人偏好12. 一个成功的团队通常需要哪些要素?A. 明确的目标B. 良好的沟通C. 强大的执行力D. 严格的纪律13. 在科学研究中,哪些因素可能导致结果的偏差?A. 实验设计B. 数据收集C. 统计分析D. 研究者的主观性14. 下列哪些行为可能对环境产生负面影响?A. 过度消费B. 浪费资源C. 污染排放D. 绿色出行15. 在商业谈判中,哪些策略可能帮助达成协议?A. 明确需求B. 灵活让步C. 坚持底线D. 建立信任三、填空题(每题5分,共20分)16. 在数学中,如果一个数能被另一个数整除,那么这个数被称为______。

17. 在物理学中,牛顿第二定律表明力等于______乘以加速度。

公务员考试逻辑填空

公务员考试逻辑填空

第一类、望文生义1.明日黄花:比喻过时的事物或消息。

2.火中取栗:比喻被别人利用去干冒险事,付出了代价而得不到好处。

3.万人空巷:形容庆祝、欢迎等盛况。

4.不刊之论:指正确的不可修改的言论。

5.不为已甚:指对人的责备或责罚要适可而止。

6.望洋兴叹:比喻做事时因力不胜任或没有条件而感到无可奈何。

7.不足为训:不值得作为效法的准则或榜样。

8.因人成事:依靠别人把事情办好。

9.弹冠相庆:指旧社会官场中一人当了官或升了官,同伙就互相庆贺将有官可做。

10.久假不归:长期地借用,不归还。

11.司马青衫:比喻因遭遇相似而表示的同情。

12.数典忘祖:比喻对于本国历史的无知。

13.大动干戈:比喻大张声势地行事。

14.高山流水:比喻知己或知音。

15.不绝如缕:形容形势危急。

16.不翼而飞:比喻东西突然丢失。

也比喻消息传得极快。

17.进退维谷:形容进退两难。

18.如坐春风:比喻得到教益或感化。

19.春风化雨:比喻良好的教育20.间不容发:形容情势极其危急。

21.祸起萧墙:指祸乱从内部发生。

22.炙手可热:形容权势大,气焰盛,使人不敢接近。

23.一衣带水:指虽有江河湖海相隔,但距离不远,不足以成为交往的阻碍。

24.下车伊始:比喻带着工作任务刚到一个地方。

25.开门见山:比喻说话或写文章直截了当谈本题,不拐弯抹角。

26.水清无鱼:比喻过分计较人的小缺点就不能团结人。

27.盲人瞎马:比喻盲目行动,后果十分危险。

28.独步天下:天下没有第二个。

第二类、对象误用1.美轮美奂:用于形容屋舍高大华美,不能用来形容艺术品。

2.相敬如宾、琴瑟之好、破镜重圆:只能用于夫妻之间,不能用于朋友、同学、同事之间。

3.青梅竹马:只能用于年幼的男女之间。

4.休戚相关:只能用于人物之间,不能用于事物之间。

5.置若罔闻:不可用于视觉方面。

6.筚路蓝缕:只用来形容创业艰苦,不可用来形容生活艰辛。

7.汗牛充栋:形容书籍多,不能形容其它东西多。

8.耳提面命:用于长辈对晚辈,平辈、朋友之间不可用。

公务员考试行测练习:逻辑填空

公务员考试行测练习:逻辑填空

1.留学异国的人常有“边缘人”的苦闷。

人们显然不可能在进入一块陌生国土的同时,就在一瞬间也加入它的文化,而原来的文化背景又会由于天长地远而渐渐疏离。

在实际生活中,两种的文化,会经常骤然直率地在我们面前相遇、碰撞,一开始真有无所适从亦无可躲避的。

依次填入划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A.水火不融尴尬B.截然不同窘迫C.南辕北辙狼狈D.针锋相对失落2.人与人之间的相处,彼此需要有一些空间,有时太过亲近,不小心失了,口无遮拦,就会造成彼此的紧张和伤害。

A.氛围B.空间C.分寸D.和气3.现代社会的变迁使人们的生活变得丰富多彩,与此同时,个体对社会事务的承担能力和意愿增强,科技的进步和网络的普及打破了时空的限制,社会的沟通更为便捷和化,个体自由获得了广阔的空间。

A.即时B.具体C.程度D.复杂4.我也拜读过陶先生这一代学者的许多作品,更是深切地感受到共和国的哲人为健全民族头脑和人类智慧所作出的贡献。

他们的成就是有目共睹的,无需我在这里予以评说,甚至我觉得自己也缺乏评说这些成就的足够资格。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 )。

A.殚精竭虑B.皓首穷经C.挖空心思D.千方百计5.>尽管目前科学家对暗物质还了解不多,不过,正在进行的探索,或许将成为人类解开一个宏大谜题的_____。

在将来的某一天,我们不仅有望弄清暗物质自身的神秘构成,更有机会借此_____到大爆炸的宏伟一刻,彻底解开万物起源之谜。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A.钥匙追溯B.线索返回C.关键重回D.前奏回溯答案与解析1.答案: B解析:本题考查成语和实词的应用。

文段主要讲两种文化的不同给留学生活带来的困扰,而不是强调两种文化的对立,排除A、C、D;验证第二空,“无所适从亦无可躲避”与“窘迫”对应恰当。

故正确答案为B。

2.答案: C解析:本题考查实词填空。

“氛围”、“空间”不和“失了”搭配不合适,故排除A、B;“太过亲近”不会失去和气,题干强调的是人和人相处应注意适当的限度,“分寸”符合语境,故正确答案为C。

2024国考行测逻辑填空

2024国考行测逻辑填空

2024国考行测逻辑填空
2024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逻辑填空题,可以参考以下题目:
1.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人生如戏,总有一些_____在预料之中,另一些在预料之外。

我们每个人都是一名演员,在演绎自己的人生角色。

面对_____,我们无法控制自己的感情,任由它_____,这样的人生是可悲的。

因此,我们应该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不要让一时的冲动和愤怒_____我们的判断。

A. 惊喜/悲伤/主宰/左右
B. 惊吓/悲伤/左右/主宰
C. 惊吓/欢喜/左右/主宰
D. 惊喜/欢喜/主宰/左右
2. 下列各句中画线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 他拿起望远镜看了一阵,想了一会儿,接着在地图上飞快地画了一些符号,然后用望远镜仔细地_____那些符号。

B. 我们在浏览网页时,经常会在一些地方见到这样的提示:“请输入用户名和密码”。

这实际上是在请求访问者提供一种叫做“通行字”的____。

C. 由于加强了生产过程中的生态环境监控,该基地每年的产品合格率都在90%以上,这一成绩令业界人士____。

D. 我虽然和他只有一面之缘,但从他那里学到的知识却是____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公务员考试练习:逻辑填空(20)
1.森林的大面积减少,水土流失、风沙弥漫,这可怕的景象决不是______,而是活生生的现实。

不认真解决水害、沙害,土地资源流失与人口膨胀所造成的弊病,21世纪的可持续发展将成为空想。

大自然的警告,足以________。

A.虚张声势当头棒喝
B.危言耸听醍醐灌顶
C.空穴来风振聋发聩
D.耸人听闻警钟长鸣
2.阿富汗在历史上外族的侵略,又处于十分复杂的地缘政治之中。

塔利班政权倒台后,阿富汗国内各派政治力量为了国家的未来必须进行必要的妥协与和解,从而找到使他们相互乃至在一起的政治解决办法。

否则,阿富汗势必重新陷入水深火热之中,成为欧亚大陆最具威胁的“火药桶”。

填入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承受格局协同凝结
B.备受局势协同凝结
C.备受格局协调凝聚
D.承受局势协调凝聚
3.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广泛应用是一个重大的系统工程,其日新月异的发展与________的应用令人_______,或者有些始料未及。

依次填入划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A.五花八门瞠目结舌
B.无孔不入无法招架
C.无所不在目不暇接
D.形形色色猝不及防
4.依次在横线处填上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长江流域,无疑也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之一。

考古发现(),旧石器时代处于长江上游今云南境内的元谋人,与黄河流域今陕西境内的蓝田人()。

这个结论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A.发源地表明共存
B.发祥地证明并存
C.发源地证明并存
D.发祥地表明共存
5.>显意识通过感官对外在世界发生作用,是意志及其所产生结果的动力源。

显意识可以______潜意识活动,充当潜意识监护人的角色。

不过,显意识也会有“擅离
职守”或判断失误的时候,特别是在异常复杂的情况之下。

此时潜意识就会对所有的信息和暗示敞开大门,很多错误的、负面的信息就会趁机_______。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指导喧宾夺主
B.指引乘虚而入
C.引领攻城略地
D.引导长驱直入
1.答案: C
解析:
从第二个空入手,大自然的警告足以让人不能是醍醐灌顶,也不能是警钟长鸣。

排除BD。

第一个空景象不能虚张声势,故排除。

所以本题选C。

释义
空穴来风:原比喻消息和传说不是完全没有原因的,现多用来指消息和传说毫无根据。

醍醐灌顶:比喻听了高明的意见使人受到很大启发,也形容清凉舒适。

虚张声势:形容假装出强大的气势,指假造声势,借以吓人。

当头棒喝:比喻使人醒悟的打击或警告。

危言耸听:指故意说些夸大的吓人的话,使人惊疑震动。

振聋发聩:用来比喻唤醒糊涂麻木的人。

耸人听闻:故意说夸大或捏造惊奇的话,使人听了非常震惊。

2.答案: C
解析:
本题考查近义实词的程度辨析、不同侧重点的辨析和语境搭配。

“备受”指受尽了;“承受”指承担、接受,语意较前者轻。

“局势”一般指政治、军事的情况;“格局”更为广泛,包括地理、经济、政治等。

“协同”指相互配合、协助;“协调”指配合得当、和谐一致,较前者强调配合的结果。

“凝结”指聚集,多用于物理变化;“凝聚”指凝结、集中。

结合语境,第一空应用程度较重的词语,即“备受”;第二空所指超出了政治军事范围,因此“格局”更为恰当。

到此可将答案锁定C。

再将“协调”、“凝聚”代入,符合语意。

故正确答案为C。

解析: 段首提到“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广泛应用”,日新月异对应“信息技术的发展”,横线处对应的是“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能表现“广泛”的,只有C选项中的“无所不在”;且D选项“猝不及防”与“始料未及”语义重复,不选;AB选项瞠目结舌、无孔不入均
含贬义,与文段感情色彩不符,排除。

故答案选择C选项。

4.答案: B
解析:
此题考查近义实词的语境搭配。

“发源地”指河流起源的地方或事物发端、起源所在;“发祥地”原指帝王祖先兴起的地方,现用来指民族、革命、文化等起源的地方。

所以第一个空格处应填“发祥地”。

“表明”指表示清楚;“证明”指用可靠的材料来表明或断定人或事物的真实性,而“考古发现”应为“可靠的材料”,所以第二个空格处应填“证明”。

“共存”指共同存在;“并存”指同时存在,更强调时间上的同步。

所以第三个空格处应填“并存”。

故正确答案为B。

解析: 文段第二空前说“敞开大门”,长驱直入指进军迅猛,不可阻挡,故答案为D。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