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级金融学专业培养方案

合集下载

金融学培养方案

金融学培养方案

金融学培养方案介绍金融学是一门研究金融市场、金融机构以及金融现象的学科。

金融学培养方案旨在培养学生对于金融领域的理论和实践能力,以及对于金融市场动态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本文将介绍一个典型的金融学培养方案的课程设置和学习要求。

课程设置基础课程1.宏观经济学基础2.微观经济学基础3.高等数学4.线性代数5.概率论与数理统计6.计量经济学基础这些基础课程为学生打下坚实的经济学和数学基础,为之后的金融学课程打下基础。

专业课程1.金融市场学:介绍金融市场的基本原理、机构和交易规则,培养学生对于金融市场的基本认识和分析能力。

2.金融机构学:探讨商业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等金融机构的组织结构、经营活动和管理方法。

3.金融工程学:介绍金融衍生品的基本原理和定价模型,培养学生在金融工程领域的实际操作能力。

4.投资学:研究资产定价理论、投资组合理论和投资决策原则,培养学生在投资管理领域的能力。

5.金融风险管理:研究金融市场的风险管理方法和工具,培养学生对于金融风险的识别和控制能力。

6.国际金融:介绍国际金融市场和国际货币体系,培养学生对于国际金融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实践环节1.金融实习:鼓励学生参与金融机构的实习活动,锻炼实际操作能力。

2.金融论文:要求学生在专业领域选择一个研究方向,进行独立的研究,并撰写一篇学术论文。

学习要求1.学生需要掌握基本的经济学和数学知识,具备扎实的数理基础。

2.学生要具备良好的英语读写能力,因为金融学是一个国际性的学科,很多重要的文献和资料都是用英语撰写的。

3.学生需要具备较强的逻辑思维和分析能力,金融学涉及复杂的金融市场和金融工具,需要学生具备良好的逻辑和分析能力才能做出准确的判断和决策。

4.学生需要具备较强的团队合作能力,金融领域的工作常常需要与他人合作,学生需要具备良好的沟通和协作能力。

总结金融学培养方案是为了培养学生对金融领域的理论和实践能力的一种教育计划。

通过基础课程的学习和专业课程的深入研究,学生可以系统地掌握金融学的基本原理和工具,并具备一定的分析和决策能力。

金融学专业培养方案

金融学专业培养方案

金融学专业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本专业主要为各类金融机构,尤其是外资金融机构培养理论功底深厚、专业技能精湛、外语应用能力强、精通国际运作惯例、综合素质良好、人格品质优秀的应用型与复合型人才。

二、培养规格及标准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货币银行学、国际金融、商业银行、证券、投资、保险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相关业务的基本训练,具有金融领域实际工作的基本能力。

⒈知识结构在知识结构培养上,要求学生:⑴具备扎实的数学、经济学、统计学基础知识;⑵具备扎实的金融专业理论基础,熟悉商业银行与投资银行经营管理、国际金融管理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对金融学领域的知识有一个较为系统的了解;⑶熟谙金融市场和银行运作方面的知识;⑷具备一定的国际贸易、市场营销、企业管理和经济法律方面的背景知识;⑸能及时了解本专业的国内外发展动态,能运用所学知识对实际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一些解决问题的观点与建议;⑹熟悉金融与国际银行的国际惯例与相关的法律与规范;熟悉国家有关金融的方针、政策和法规;⑺了解本学科的理论前沿和发展动态。

主要课程有: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商业银行经营管理、货币银行学、投资银行业务、金融时间序列分析、投资分析与组合管理、国际金融、财务报表分析、计量经济学、会计学、统计学、金融工程学等。

具体课程设置详见本专业指导性教学计划。

⒉能力在能力培养上,要求学生:⑴具备熟练的英语听、说、读、写、译能力;⑵能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对本专业领域的现象进行定量分析;⑶能运用所学的经济学和金融学知识对经济环境进行分析、预测,并能将其应用于今后的业务决策中;⑷具备一定的从事本专业领域业务的能力;具有处理银行、证券、投资等方面业务的基本能力;199⑸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批判性思维和科学研究能力;⑹能够与他人进行有效地业务沟通和工作协调,较好地适应团队工作,具有创新创业能力。

⒊素质在素质培养上,要求学生:⑴具备较高的政治素质。

具有较强的国家意识、社会责任意识和民族振兴意识;⑵具备广泛的人文及科学素养,养成社会推崇的言行举止;⑶初步具备一定的职业操守意识;⑷具有创新意识、跨文化交流能力、责任感和团队合作精神,成为具有较强综合素质的专门人才。

金融学专业培养方案

金融学专业培养方案

金融学专业培养方案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金融学理论知识和业务技能,能胜任银行、证券、投资、保险等金融机构及其它经济管理部门和企业相关工作,并具有国际视野和领导才能的高级专门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的学生主要学习金融、国际金融、公司金融、金融市场、证券、信托、投资、保险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受到金融业务的基本训练,获得金融领域实际工作的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与能力:1.掌握金融学科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2.具有处理银行、证券、信托、投资与保险等方面业务的适应能力;3.熟悉国家在金融领域的相关方针、政策和法规;4.了解本学科的理论前沿和发展动态;5.熟练地掌握一门外语,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专业核心课程金融学国际金融学证券投资学商业银行经营与管理保险学中级计量经济学公司理财金融工程学国际财务管理金融经济学行为金融教学特色课程双语教学课程:国际财务管理金融经济学中级计量经济学国际结算公司金融研究工程设计课程:金融工程学计划学制4年最低毕业学分160+4+5 授予学位经济学学士学科专业类别经济学类所依托的主干学科应用经济学说明辅修专业:30学分。

(①大类课程中的微观经济学(甲)和宏观经济学(甲);②大类课程中的必修课程和专业课程中标注“*”的课程。

)双专业:59学分。

(①大类课程中的微观经济学(甲)和宏观经济学(甲);②大类课程中的必修课程中标注“*”的课程;③专业课程中必修课程44学分。

)双学位:73学分。

(①大类课程中的微观经济学(甲)和宏观经济学(甲);②大类课程中的必修课程中标注“*”的课程;③专业课程58学分。

)课程设置与学分分布⒈通识课程47.5+5学分见社科类培养方案中通识课程。

⒉大类课程42学分(1)必修课程38学分除修读社科类培养方案中大类必修课程21学分外,还需修读以下课程:课程号课程名称课程学分建议修读年级、学期061B0190 微积分Ⅲ 1.5 一夏Calculus Ⅲ061B9090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2.5 二秋冬Probability Theory & Mathematical Statistics061B0010 常微分方程 1.0 二春Ordinary Differential Equation中级微观经济学 3.0 二秋冬Intermediate Microeconomics计量经济学* 3.0 二春夏Econometrics201A0030 会计学* 3.0 一春夏Accounting011A0050 金融学* 3.0 二秋冬Economics of Money,Banking, and Financial Markets(2)选修课程4学分学生须在工程技术类(课程号带“C”)或艺术设计类(课程号带“D”)中选择修读。

金融专业培养方案

金融专业培养方案

金融学专业本科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金融学专业培养具备扎实的经济学和金融学理论基础,系统掌握现代货币、信用、银行、证券等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较高的外语、数学、计算机应用能力,具有良好的思想、业务、文化和身心素质,具有较强实践和创新能力,能够在各类银行与非银行金融机构、相关企业单位和科研部门从事金融实际工作和理论研究的复合应用型专门人才。

二、专业特色金融学专业注重文理渗透、中西结合、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交融,培养方案中充分体现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重实践的思想,注重个性发挥和自主选择,培养专业功底强、学识水平高、创新能力强、具有全球视角和综合素质的国际化金融人才。

三、学制与学位授予1. 本科学制4年,按照学分制管理,实行弹性学习年限(最长6年)。

2. 授予经济学学士学位。

四、专业及专业方向专业: 金融学专业方向:1、金融监管与调控2、金融管理3、国际金融4、投资5、金融工程6、征信与信用担保五、主干学科金融学六、学分要求本科培养方案总学分不少于162分,具体分布如下:七、课程设置及学分分布(一)全校公共通识教育课程[37.5+(5.5)学分]1、思想素质系列课程[13.5+(2.5)学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3学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 3.5+(2.5)学分中国近现代史纲要2学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3学分形势与政策2学分2、军事与身体素质教育系列课程[6+(2)学分]军事理论(含军政训练)2+(2)学分体育4学分3、文化素质教育系列课程[18+(1)学分]大学英语12学分文化素质教育系列选修课程(含开放实验) 6+(1)学分(二)文科通识教育阶段1、A组课程(校定必修32学分)高等数学(1) 3学分线性代数 2.5学分大学信息技术基础 1.5学分经济学导论 2学分基础会计学 3学分统计学导论 3学分金融学3学分管理学3学分逻辑学导论2学分社会学概论3学分政治学原理3学分基础写作 3学分2、B组课程[院定限选课程](1)B1组课程(不低于10学分)概率论与数理统计(1) 3学分数据库原理及应用3学分现代汉语(1) 2学分经济法导论 2学分(2)B2组课程(不低于23学分)高等数学(2) 5学分微观经济学 2.5学分概率论与数理统计(2) 4学分宏观经济学 2.5学分保险学 3学分国际贸易学 3学分计量经济学 3学分(三)专业教育阶段课程[34学分]1.金融学专业核心课(16学分)国际金融学A* 3学分商业银行管理学* 3学分公司金融A* 3学分金融市场学A* 3学分金融工程学* 2学分金融企业会计* 2学分2.金融学专业限选课(至少修满6学分)中央银行学* 2学分金融学说史* 2学分投资银行学* 2学分征信管理概论* 2学分外汇交易理论与实务* 3学分技术经济与项目评估* 3学分衍生金融工具** 2学分国际结算* 3+1学分国际金融实验1学分金融交易技术分析实验1学分组合投资与管理3学分商业银行业务模拟实验1学分3.金融学专业任选课(至少修满12学分)国际金融学B 2学分西方征信市场信息2学分金融监管学2学分信托与租赁2学分房地产投资与金融2学分剑桥商务英语2学分国际货币制度1学分金融市场营销学** 2学分固定收益证券分析** 2学分金融机构内部审计** 2学分国际投资学** 3学分国际金融函电* 2学分金融专业英语2学分个人理财** 2学分国际信贷2学分公司金融B 2学分金融市场学B 3学分信用风险管理** 2学分信用评估理论与实务** 2学分证券投资分析** 2学分金融法2学分农村金融专题1学分商业银行财务管理2学分现场检查与非现场监督2学分国际金融惯例** 2学分金融学B 2学分注:以*标识辅修专业主干课程;以**标识第二专业主干课程中除涵盖相应辅修专业主干课以外的其余课程(四)集中实践环节(20学分)1、工程训练1-2学分1学分2、社会实践(专业要求的专题调查或假期社会调查报告等)3、课程大作业(含课程论文、案例分析等形式的大作业) 6-7学分4、认识实习(在二或大三由班导负责组织)1学分5、毕业实习(全国各地分散实习)2学分6、毕业论文8学分。

金融学专业人才的培养方案

金融学专业人才的培养方案

金融学专业人才的培养方案一、背景和导入金融学作为一门重要的学科,是经济学的一个重要分支,主要研究与金融有关的理论、方法和技术,涉及金融市场、金融机构和金融管理等方面内容。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金融市场的快速发展,对金融学专业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高。

二、培养目标金融学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是培养具备扎实的金融理论基础,熟悉金融市场和金融工具,能够进行金融分析和决策的高级专门人才。

主要培养学生的金融理论基础、金融市场分析能力、金融工具运用能力以及金融决策能力等方面的能力。

三、培养方案1.课程设置(1)金融理论基础课程:包括宏观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原理、金融学原理等基本理论课程,为学生提供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

(2)金融市场课程:包括金融市场与金融机构、证券投资学、金融衍生品等课程,帮助学生了解和熟悉金融市场的运作机制。

(3)金融工具课程:包括金融风险管理、固定收益证券分析、股票投资分析等课程,培养学生对各类金融工具的分析和运用能力。

(4)金融决策课程:包括公司金融与投资决策、国际金融管理、金融决策模型等课程,培养学生独立分析和决策的能力。

2.实践教学(1)实习实训:组织学生到金融机构实习,让学生实际接触金融市场和金融业务,提高实践操作能力。

(2)课程设计:通过课堂案例分析、团队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解决实际金融问题的能力。

(3)科研项目:鼓励学生参与金融相关项目的研究,提高学生的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

3.跨学科培养(1)经济学基础:加强学生的经济学基础理论知识,培养宏观和微观经济分析能力。

(2)信息技术:注重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培养,提高数据分析和计算机应用能力。

(3)法律法规:加强对金融监管法律法规的学习,培养法律意识和合规意识。

四、教材选择和教学方法1.教材选择:根据最新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选择与时俱进的教材,注重国内外比较和前沿理论的引入。

2.教学方法: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包括讲授、案例分析、团队项目、实践操作等多种方式,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金融专业培养方案

金融专业培养方案

金融专业培养方案金融专业是现代社会中非常热门的一个专业,它涵盖了金融、经济、财务等多个领域,而且在各个行业中都有广泛的应用。

因此,建立一个完善的金融专业培养方案非常重要,以培养合格的金融专业人才。

本文将就金融专业培养方案展开探讨。

1. 建立具备国际视野的课程体系首先,金融专业培养方案需要建立一套具备国际视野的课程体系。

因为金融专业需要掌握多国的经济、法律和政治环境,所以学生要学习不同国家的经济体系和金融法规。

同时,在培养学生的时候也要注重他们对于不同文化的认识和理解。

这样的教育方式能够培养出有全球化意识的高水平的金融专业人才。

2. 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相结合金融专业是一个实践性比较强的专业,因此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需要相结合。

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可以安排一些让学生亲身体验、分析真实企业案例、实施投资决策的实践项目。

这能够帮助学生获得实战经验并且提高他们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

把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培养出既有学术背景,又有实践经验的高素质人才。

3. 开展国际合作与交流项目为了拓宽学生的国际化视野,金融专业培养方案应该积极推进学校与国外高校、金融机构的交流与合作项目。

学生可以在这些机构参加项目、实习或交换,开拓国际视野,了解不同国家的金融市场和制度。

这样能够帮助培养金融人才更好地适应全球化时代的挑战。

4. 强化实践能力的培养金融领域是以实践为主导的领域。

因此,金融专业培养方案需要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加强实验教学和实习实训。

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加强实践环节,促进学生的专业技能和实践经验的不断提升。

5. 专业素养和道德素质的培养金融专业要求学生具有较高的职业素养和道德素质。

金融从业人员需要具备高度的责任心和诚信意识,在经济和社会当中承担重要的职责和义务。

因此,金融专业培养方案除了强化专业技能的培养之外,也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道德素质和社会责任感,使他们能够胜任金融行业领导人的职位。

综上所述,金融专业培养方案应该包括课程体系的建设、实践与理论相结合、国际合作与交流项目、实践能力的培养和专业素养及道德素质的培养等多个方面。

2019级金融学专业培养方案

2019级金融学专业培养方案

2019 级金融学专业培养方案培养目标培养具有扎实的金融学理论知识和熟练的现代金融业务技能,能胜任各类金融机构、经济治理部门和企业的相关工作,并具有全球竞争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和研究后备力量。

毕业要求学生要紧学习经济、金融等方面的差不多理论和基础知识,受到现代金融业务的差不多训练,获得金融领域实际工作的能力和进一步深造的研究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掌握经济、金融学科的差不多理论、基础知识;2.熟悉现代金融市场、金融机构和金融业务;3.掌握金融数据分析的理论和方法4.了解金融学理论前沿和实务动态,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5.掌握一门外语,能够适应国际交流的需要。

专业主干课程国际金融学金融工程学证券投资学公司金融中级财务会计学中级计量经济学行为金融金融学推举学制 4 年最低毕业学分155+6+8 授予学位经济学学士学科专业类别金融学类交叉学习:微辅修:15 学分,要求修读微观经济学〔甲〕、宏观经济学〔甲〕、计量经济学、公司金融、证券投资学。

辅修:30学分, 标注“ *”号的课程双专业:50学分,标注“ *”与“ ** ”号的课程双学位:66学分, 在修读双专业课程的基础上,完成实践教学环节中的专业实习3学分、经济统计软件及应用3学分、前沿金融实务专题2 学分和毕业论文8 学分。

课程设置与学分分布1. 通识课程54.0+6 学分(1)思14+2 学分课程号课程名称学分周学时建议学年学期371E0010 形势与政策i +1.0 0.0-2.0 一(秋冬)+一(春551E0010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3.0 2.0-2.0 一(秋冬)551E0020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3.0 3.0-0.0 一(秋冬)551E0030 马克思主义差不多原理概论 3.0 3.0-0.0 二(秋冬)/ 二(春551E0040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5.0 4.0-2.0 三(秋冬)/ 三(春371E0020 概论形势与政策H+1.0 0.0-2.0【二】【三】四(2)军体类体育i、n 5.5+3 学分、皿、W为必修课程,每门课程 1 学分,要求在前 2 年内修读。

金融专业培养方案

金融专业培养方案

金融专业培养方案金融专业是当前社会发展中非常重要的学科之一,其培养方案的设计对于培养高素质金融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探讨金融专业培养方案的设计要点和内容安排。

一、培养目标的设定金融专业培养方案的首要任务是明确培养目标。

一方面,培养学生具备扎实的金融理论知识基础,了解金融市场的运作机制;另一方面,培养学生具备分析和解决实际金融问题的能力,具备风险识别和防范的能力。

二、课程设置与内容安排金融专业培养方案中的课程设置是培养学生专业知识和能力的重要手段。

课程设置应该根据金融行业的需求和发展趋势进行合理规划,包括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和选修课程。

基础课程包括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会计学等;专业核心课程包括金融市场与机构、金融工程、投资学等;选修课程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和发展方向进行选择,如金融风险管理、国际金融等。

三、实践环节的重视金融专业培养方案应注重实践环节的设置。

通过实习、实训和社会实践等形式,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实际操作技能。

实践环节可以帮助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中,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实践操作的熟练度。

四、学术研究的培养金融专业培养方案应该鼓励学生进行学术研究。

通过科研项目、论文写作等方式,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和科学精神。

学术研究的培养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对金融领域问题的深入思考和分析能力。

五、国际化视野的培养金融专业培养方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国际化视野。

通过国际交流、海外留学等方式,开阔学生的国际视野,了解国际金融市场的发展动态和国际金融规则的变化。

国际化视野的培养可以提升学生的国际竞争力,为学生未来的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六、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相结合金融专业培养方案应该注重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的有机结合。

理论知识是基础,实践操作是提高。

通过案例分析、模拟交易等方式,将学生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七、综合评价体系的建立金融专业培养方案应该建立科学合理的综合评价体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级金融学专业培养方案培养目标培养具有扎实的金融学理论知识和熟练的现代金融业务技能,能胜任各类金融机构、经济管理部门和企业的相关工作,并具有全球竞争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和研究后备力量。

毕业要求学生主要学习经济、金融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受到现代金融业务的基本训练,获得金融领域实际工作的能力和进一步深造的研究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掌握经济、金融学科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2.熟悉现代金融市场、金融机构和金融业务;3.掌握金融数据分析的理论和方法;4.了解金融学理论前沿和实务动态,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5.掌握一门外语,能够适应国际交流的需要。

专业主干课程国际金融学 金融工程学 证券投资学 公司金融 中级财务会计学 中级计量经济学 行为金融 金融学推荐学制 4年 最低毕业学分 160+5.5+6+8 授予学位 经济学学士学科专业类别 金融学类 支撑学科 应用经济学课程设置与学分分布1.通识课程 58.5+5.5学分(1)思政类 14+2学分课程号课程名称学分周学时建议学年学期371E0010形势与政策Ⅰ+1.00.0-2.0一(秋冬)+一(春夏) 551E0010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3.0 2.0-2.0一(秋冬)551E0020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3.0 3.0-0.0一(秋冬)551E0030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3.0 3.0-0.0二(秋冬)/二(春夏) 551E0040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5.0 4.0-2.0三(秋冬)/三(春夏) 371E0020形势与政策Ⅱ+1.00.0-2.0四(春夏)(2)军体类 8+2.5学分体育Ⅰ、Ⅱ、Ⅲ、Ⅳ、Ⅴ、Ⅵ为必修课程,要求在前3年内修读;四年级修读体育Ⅶ--体测与锻炼。

详细修读办法参见《浙江大学2019级本科生体育课程修读办法》。

课程号课程名称学分周学时建议学年学期03110021军训+2.0+2一(秋)481E0030体育Ⅰ 1.00.0-2.0一(秋冬)481E0040体育Ⅱ 1.00.0-2.0一(春夏)031E0011军事理论 2.0 2.0-0.0二(秋冬)/二(春夏) 481E0050体育Ⅲ 1.00.0-2.0二(秋冬)481E0060体育Ⅳ 1.00.0-2.0二(春夏)481E0070体育Ⅴ 1.00.0-2.0三(秋冬)481E0080体育Ⅵ 1.00.0-2.0三(春夏)481E0090体育Ⅶ--体测与锻炼+0.50.0-1.0四(秋冬)/四(春夏)(3)外语类 6+1学分外语类课程最低修读要求为6+1学分,其中6学分为外语类课程选修学分,+1为“英语水平测试”或小语种水平测试必修学分。

学校建议一年级学生的课程修读计划是“大学英语Ⅲ”和“大学英语Ⅳ”,并根据新生入学分级考试或高考英语成绩预置相应级别的“大学英语”课程,学生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修读其他外语类课程(课程号带“F”的课程);二年级起学生可申请学校“英语水平测试”或小语种水平测试。

详细修读办法参见《浙江大学本科生“外语类”课程修读管理办法》(2018 年4 月修订)(浙大本发〔2018〕14 号)。

1)必修课程 +1.0学分课程号课程名称学分周学时建议学年学期051F0600英语水平测试+1.00.0-2.02)选修课程 6学分修读以下课程或其他外语类课程(课程号带“F”的课程)课程号课程名称学分周学时建议学年学期051F0020大学英语Ⅲ 3.0 2.0-2.0一(秋冬)051F0030大学英语Ⅳ 3.0 2.0-2.0一(秋冬)/一(春夏)(4)计算机类 5学分1)必修课程 2学分学校对计算机类通识课程实施分层教学。

本专业根据培养目标,要求学生修读如下计算机类通识课程课程号课程名称学分周学时建议学年学期211G0300计算机科学基础(B) 2.0 2.0-0.0一(秋冬)2)选修课程 3学分在以下课程中选修一门课程号课程名称学分周学时建议学年学期211G0200Python程序设计 3.0 2.0-2.0一(春夏)211G0280C程序设计基础 3.0 2.0-2.0一(春夏)(5)自然科学通识类 13.5学分学校对自然科学类通识课程实施分层教学。

本专业根据培养目标,要求学生修读如下自然科学类通识课程:课程号课程名称学分周学时建议学年学期821T0150微积分(甲)Ⅰ 5.0 4.0-2.0一(秋冬)821T0160微积分(甲)Ⅱ 5.0 4.0-2.0一(春夏)821T0190线性代数(甲) 3.5 3.0-1.0一(春夏)(6)创新创业类 1.5学分在创新创业类课程中任选一门修读。

创新创业类课程现有《创业基础》、《创业启程》、《大学生KAB创业基础》、《职业生涯规划A》、《职业生涯规划B》。

(7)通识选修课程 10.5学分通识选修课程下设 “中华传统”“世界文明”“当代社会”“文艺审美”“科技创新”“生命探索”及 “博雅技艺”等6+1类。

每一类均包含通识核心课程和普通通识选修课程。

通识选修课程修读要求为:1)至少修读1门通识核心课程;2)至少修读1门“博雅技艺”类课程;3)人文社科学生在“科技创新”“生命探索”两类中至少修读2门;4)在通识选修课程中自行选择修读其余学分;5)若上述1)项所修课程同时也属于上述第2)或3)项,则该课程也可同时满足第2)或3)项要求。

2.专业基础课程 25学分课程号课程名称学分周学时建议学年学期01122300会计学* 3.0 3.0-0.0一(春夏)011A0041微观经济学(甲)* 3.0 3.0-0.0一(春夏)011A0050金融学* 3.0 3.0-0.0一(春夏)011A0011宏观经济学(甲)* 3.0 3.0-0.0二(秋冬)011A0060中级微观经济学 3.0 3.0-0.0二(秋冬)061B9090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2.5 2.0-1.0二(秋冬)01121230政治经济学 3.0 3.0-0.0二(春夏)011A0030计量经济学* 3.0 3.0-0.0二(春夏)061B0160随机过程 1.5 1.5-0.0二(夏)3.专业课程 69学分(1)专业必修课程 44学分课程号课程名称学分周学时建议学年学期01120930公司金融* 3.0 3.0-0.0二(秋冬)01120970商业银行经营与管理* 3.0 3.0-0.0二(秋冬)01120260国际金融学* 3.0 3.0-0.0二(春夏)01120730证券投资学* 3.0 3.0-0.0二(春夏)01120990中级财务会计学** 3.0 3.0-0.0二(春夏)01186060中级宏观经济学 3.0 3.0-0.0二(春夏)01121020中级计量经济学** 3.0 3.0-0.0三(秋冬)01122240固定收益证券分析和模型** 3.0 3.0-0.0三(秋冬)01122320金融学论文写作** 2.0 2.0-0.0三(冬)01120010保险学 3.0 3.0-0.0三(春夏)01120400金融工程学* 3.0 3.0-0.0三(春夏)01121220行为金融** 3.0 3.0-0.0三(春夏)01122230金融计量模型** 3.0 3.0-0.0三(春夏)01192340投资银行理论与实务 3.0 3.0-0.0三(春夏)01122280资产定价** 3.0 3.0-0.0四(秋冬)(2)专业选修课程 6学分课程号课程名称学分周学时建议学年学期01121090国际贸易学 3.0 3.0-0.0二(秋冬)01186300公共经济学 3.0 3.0-0.0二(秋冬)01121070国际财务管理 3.0 3.0-0.0三(秋冬)01102081经济法 3.0 3.0-0.0三(春夏)(3)实践教学环节 11学分课程号课程名称学分周学时建议学年学期01189020社会调查 3.0+3二(短)01189030经济统计软件及应用 3.0 2.0-2.0三(秋冬)/三(春夏) 01188070专业实习 3.0+3三(短)01196700前沿金融实务专题 2.0 2.0-0.0四(秋冬)(4)毕业论文(设计) 8学分课程号课程名称学分周学时建议学年学期01189010毕业论文8.0+10四(春夏)4.个性修读课程 7.5学分个性修读课程学分是学校为学生设置的自主发展学分。

学生可利用个性修读课程学分,自主选择修读感兴趣的本科课程(通识选修课程认定不得多于2学分)或经认定的境内、外交流的课程。

课程号课程名称学分周学时建议学年学期01120421金融市场营销学 2.0 2.0-0.0三(秋)01196140比较金融制度 2.0 2.0-0.0三(秋)01121110国际投资学 2.0 2.0-0.0三(冬)01192371信托与租赁 2.0 2.0-0.0三(冬)01192381银行会计学 2.0 2.0-0.0三(冬)01192071国际结算 2.0 2.0-0.0三(春)01196680期货市场理论与实务 3.0 3.0-0.0三(春夏)01120391金融法 2.0 2.0-0.0四(秋)5.跨专业模块 +3学分跨专业模块是学校为鼓励学生跨学科跨专业交叉修读、多样学习而设置的学分。

学生修读微辅修、辅修、双专业、双学位的课程或外专业的其他专业课程或经认定的跨学院(系)完成过程性的教学环节等,可认定为该模块学分,同时可计入相应的个性修读课程学分或第二课堂。

若学生修读的跨专业课程符合微辅修/辅修条件,可在认定为跨专业模块学分的同时获得微辅修/辅修证书。

6.国际化模块 +3学分学生完成以下经学校认定的国际化环节可作为国际化模块学分,并可同时替换其他相近课程学分或作为其他修读要求中的课程。

(1)参加与境外高校的2+2、3+1等联合培养项目,如本学院与美国威斯康辛麦迪逊分校的3+2联合培养项目;(2)境外交流学习并获得学分的课程,如参加本学院组织的美国威斯康辛麦迪逊分校、德国慕尼黑大学、荷兰蒂尔堡大学等交换生项目;(3)在境外参加2个月以上的实习实践、毕业设计(论文)、科学研究等交流项目;(4)经学校认定的其他高水平的国际化课程。

同意选修境外TOP50的学校的经济类MOOC作为国际化的学分,其他MOOC课程需学院认定。

7.第二课堂 +4学分8.第三课堂 +2学分9.第四课堂 +2学分微辅修、辅修、双专业、双学位培养方案:微辅修:15学分,要求修读微观经济学(甲)、宏观经济学(甲)、计量经济学、公司金融、证券投资学。

辅修:30学分,标注"*"号的课程双专业:50学分,标注"*"与"**"号的课程双学位:66学分,在修读双专业课程的基础上,完成实践教学环节中的专业实习3学分、经济统计软件及应用3学分、前沿金融实务专题2学分和毕业论文8学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