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工程南水北调-西气东输

合集下载

西气东输南水北调

西气东输南水北调

班级:物流管理姓名:朱泽亮学号:1408100351西气东输、南水北调工程概况中国实行西气东输、南水北调工程是为了解决资源在空间上存在的不平衡现象而实施的具有重大战略性的项目。

西气东输:西气东输”有广义和狭义两个概念。

从广义上讲,我国中西部地区有六大含油气盆地,包括塔里木、准噶尔、吐哈、柴达木、鄂尔多斯和四川盆地,预测天然气资源量为22.4万亿立方米,占全国天然气资源总量38万亿立方米的58.9%;从狭义上讲,西气东输又是特指新疆塔里木至长江三角洲的输气工程西气东输工程的"西气"主要指在新疆塔里木盆地发现的天然气资源。

"西气东输"工程将建设4200公里左右的管道,将塔里木盆地的天然气经过甘肃、宁夏、陕西、山西、河南、安徽、江苏,输送到上海、浙江,供应沿线各省的民用和工业用气。

西气东输工程于2002年7月4号全线开工,到2005年,西气东输工程将全线贯通。

西气东输管道是中国目前距离最长、管径最大、投资最多、输气量最大、施工条件最复杂的天然气管道. “西气东输”工程,这是仅次于长江三峡工程的又一重大投资项目,是拉开西部大开发序幕的标志性建设工程。

我国西部地区的塔里木、柴达木、陕甘宁和四川盆地蕴藏着26万亿立方米的天然气资源,约占全国陆上天然气资源的87%。

特别是新疆塔里木盆地,天然气资源量有8万多亿立方米,占全国天然气资源总量的22%。

塔里木北部的库车地区的天然气资源量有2万多亿立方米,是塔里木盆地中天然气资源最富集的地区,具有形成世界级大气区的开发潜力。

塔里木盆地天然气的发现,使我国成为继俄罗斯、卡塔尔、沙特阿拉伯等国之后的天然气大国。

规划中的“西气东输”主干管道由两条平行的直径为1.5米的大口径输气管道组成,西起新疆塔里木轮南油气田,向东经过库尔勒、吐鲁番、鄯善、哈密、柳园、酒泉、张掖、武威、兰州、定西、西安、洛阳、信阳、合肥、南京、常州等大中城市,终点为上海。

5.1西电东送,南水北调

5.1西电东送,南水北调
龙 滩

岩 滩

● 恶

● ●●
大亚 湾核 电站
• 西电东送工程的意义
对于西部地加就业机会。水
利工程的建设还具有防洪、灌溉、航运、养殖、 旅游等综合效益 对于东部地区 增加东部经济发达地区的能 源供应,缓解能源紧张局面,改善能源结构,减
少环境污染,减轻能源运输对铁路的压力。
2、有利于缓解北方地区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缓 解黄河上、下游争水的矛盾,还可减少拦蓄受水 区当地地表径流,使河流保持一定的入海流量, 有利于减轻黄河、海河等河道的泥沙淤积,部分 恢复河流生态功能。
3、因为我国水资源虽然总量丰富,但分布不均, 人均量少,而且水质污染严重。
分析思路和方法
地理背景
空间分布 地理意义

[合作探究2] 南水北调的可持续发展
阅读材料,合作完成p95资料分析。
材料 2002年12月27日,千百万人为之翘首期盼半 个世纪的南水北调工程开工建设。10年内,甜美的长江 水将从北方土地上流过,北京市民将于2010年喝上来自 千里之外的长江水。这样的消息让北京人欢欣鼓舞,然 而,长江水终究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只有采 用先进技术,科学用水,有效节水,才能实现“长流水 ,不断水”。
——生态效益: 缓解地下水大幅度下降趋势和漏斗 面积进一步扩大,控制地面地面。
2.可能带来的环境问题
(1)长江径流减少,会引起海水上溯,河口地区盐度 升高,影响长江下游水质。
(2)径流量减少会引起长江泥沙淤积加重,使航道 淤塞。 (3)调水会对江淮沿线地区的水生生物的生长带来不 利影响。 (4)东线工程范围内地势低洼.地下水位较高,天然排 水条件差,土壤容易发生盐碱化。
东线 中线 西线

西气东输课件

西气东输课件

获得同等热值的前提下,煤炭 与天然气排放的灰粉的148:1,排 放二氧化硫比例为700:1,排放氮 氧化物的比例为29:1。 思考:煤炭与天然气相比,哪个更清 洁?
煤 炭
天然气
①清洁 ②使用方便 ③燃烧效率高 ④比较价格低 ①开采、储运难度大 ②技术要求高 ③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资大、回收周期长
优 点 缺 点
①开采成本低 ②储存、运输方便 ③价格便宜
点拨:随着科技进步和人类对环境的认识,煤炭的缺点逐渐明 显,加之天然气清洁、使用方便、燃烧效率高、比较价格低等 方面思考。
3.2002年,天然气在能源消费结构中的比重世界平 均为23%,而我国只有2.7%。由此怎样看待我国天 然气开发利用的前景?
点拨:通过比较我国和世界能源消费结构,可以预测我国天然气 开发利用的前景广阔,其在能源消费结构中的比重有较大的提升 空间。
20世纪80年代,我国提出并实施了“稳定东部, 发展西部”的油气发展战略,使西部地区的油气勘 探、开发取得了一系列重要进展。
油气田
天然气发电
活 动
试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我国西部 丰富的天然气资源长期得不到充分勘 探、开发的原因。
1.西部地区天然气主要分布 区的自然条件。
点拨:
西部天然气资源的主要分布地区, 如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柴达木盆 地、鄂尔多斯高原等,气候干旱,人口 较少,交通不便,给天然气资源的勘探、 开发带来了很大的难度。
我 国 天 然 气 资 源 分 布 现 状
总体格局:西多东少、北多南少
陆上四大气区:新疆、青海、川渝、 陕甘宁的鄂尔多斯 东北、华北油气田:已到中后期,进 入全面减产阶段,油气供需矛盾突出
西部成 为我国 新的油 气基地
西 气 东 输

高三地理复习讲解:南水北调

高三地理复习讲解:南水北调

精品基础教育教学资料,仅供参考,需要可下载使用!高三地理复习讲解:南水北调一、知识讲解(1)积极意义(2)可能带来的环境问题南水北调工程规模巨大,供水区综合效益显著,但对水源区有一定不利影响。

长江的年径流量大,南水北调的调水量有限,从总体来看,调水对长江的影响很小,但从局部讲,调水对调出区(即水源区)有一定影响。

应该采取防范、补偿和综合治理等措施,加强监督管理,尽量减少不利影响。

东线调水区的影响如下表所示:川气东送是继西气东输之后中国兴建的又一条能源大动脉,对促进能源结构调整,推动西部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具有重要意义。

结合图及有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川气东送工程实施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A.地形因素B.交通运输条件C.经济因素D.气候因素2.与轮南至上海的西气东输管道干线相比,普光至上海的“川气东送”方案具有的优点是①沿线经济发达,市场需求量大②途经我国水能最丰富的三峡地区,供气更方便③经过的高原山地少,工程量小④供气来源更多,供气更稳定⑤运输线路短A. ①③⑤B. ②③⑤C. ①②③D. ③④⑤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是把长江的水调往北方的调水工程,调水线路主要为大运河。

读“南水北调东线工程调水线路图”,完成下列问题。

3.对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及其可能带来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①可以解决华北平原的盐碱化问题②有利于改善丙地大运河航运条件③丙至戊段可以自流引水④可缓解戊地的用水紧张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4.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对长江可能带来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A.可提高社会对长江水质的关注B.可促使长江的泥沙向海洋输送C.可降低甲地咸水入侵发生的可能D.可改变长江口外海洋潮汐的规律“宁东直流输电工程”西起宁夏宁武东至山东胶州,全长1 333千米,是我国西电东送的标志性工程之一。

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5.宁夏输往东部地区的电力资源主要为( )A.水能发电B.风力发电C.火力发电D.核能发电6.宁东直流输电工程对我国东部地区发展的重要意义表现为( )A.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B.改善东部地区能源消费结构,彻底解决东部地区的环境问题C.促进东部地区高耗能企业的发展,缓解东部地区的就业压力D.缓解东部地区能源需求压力,促进东部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青藏高原拥有庞大的淡水资源,“藏水北调”的设想引起极大关注和争论。

四大工程

四大工程

南水北调工程长江是我国最大的河流,水资源丰富,多年平均径流量约9600亿m3,特枯年有7600亿m3。

1997年全流域实际用水量1737亿m3。

长江的入海水量约占天然径流量的94%以上,从长江流域调出部分水量,缓解北方地区缺水是可能的。

从五十年代提出"南水北调"的设想后,经过几十年研究,南水北调的总体布局是:分别从长江上、中、下游调水,以适应西北、华北各地的发展需要,即南水调西线工程、南水北中线工程和南水北调东线工程。

东线工程是从长江下游扬州附近引长江水,利用京杭大运河及与其平等的河道为输水主干线和分干线逐级提水北送,通过隧洞穿过黄河后可以向北自流,主要供水目标为黄淮海平原东部和山东半岛,并可作为天津市的补充水源。

中线工程是从长江中游引水。

从长江三峡引水至丹江口水库,再从丹江口水库引水,沿豫西山地和太行山的东麓,到达华北地区,以解决北京、天津、石家庄等沿线20多座大中城市的缺水问题,并兼顾沿线生态环境的农业用水。

西线工程是从长江上游大渡河、雅砻江、通天河上筑坝建水库,提高水位,采用隧洞穿过巴颜喀拉山,向黄河上游补水。

意义:第一,将较大地改善北方地区的生态和环境特别是水资源条件,增加水资源承载能力,提高资源的配置效率,促进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对于扩大内需,保持全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实现全国范围内的结构升级和经济社会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第二,通过改善水资源条件来促进潜在生产力形成现实的经济增长,通过建立南水北调工程新型的运行机制,促进受水地区加大节水、治污的力度,逐步改善黄淮海地区的生态环境状况,使我国北方地区逐步成为水资源配置合理、水环境良好的节水、防污型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

第三,能有效解决北方一些地区地下水因自然原因造成的水质问题,如高氟水、苦咸水和其他含有对人体不利的有害物质的水源问题,改善当地饮水的质量。

第四,有利于缓解水资源短缺对北方地区城市化发展的制约,促进当地城市化进程。

新四大工程黄河长江治理

新四大工程黄河长江治理

中国“十五”期间四大工程1、中国“十五”期间建设的四大工程:南水北调工程、西气东输工程、西电东送工程、青藏铁路工程(作用及意义:水畅、气充、电足、路通)西部大开发的三个标志性工程:西气东输工程、西电东送工程、青藏铁路工程重点工程输送资源源地输送目的地南水北调西线方案长江上游的通天河、雅砻江、大渡河入黄河、解决西北的缺水问题中线方案汉江上游的丹江口水库北京和天津东线方案长江下游扬州三江营河北、天津西气东输新疆塔里木的轮南油气田上海西电东送南部大通道乌江、澜沧江、南盘江、北盘江和红水河水电站广东中部大通道金沙江干支流水电站、葛洲坝和三峡水电站华东地区北部大通道黄河上游水电站和山西、蒙西地区坑口火电站北京、天津、唐山2、南水北调工程——是把长江流域的水资源调到缺水的华北、西北地区,解决北方缺水问题的引水工程;是缓解中国北方水资源严重短缺局面的重大战略性工程。

中国2002年底开工巨大工程——南水北调工程最早开工南水北调工程方案——东线方案,实现长江、黄河、淮河、海河四大流域调水南水北调工程分三条路线:东、中、西线(“东线工程”“中线工程”和“东线工程”)东线工程:位于第三阶梯东部(因地势低需抽水北送利用江苏省已有江水北调工程,逐步扩大调水规模并延长输水线路)从长江下游抽引长江水,利用及与其平行的河道逐级提水北送,并连接起调蓄作用的洪泽湖、骆马湖、南四湖、东平湖。

出东平湖后分两路输水:一路向北,在位山附近经隧洞穿过黄河;另一路向东,通过胶东地区输水干线经济南输水到烟台、威海。

东线工程开工最早,并且有现成输水道。

:从第三阶梯西侧通过(从长江支流汉江中上游引水,可自流供水给黄淮海平原大部分地区)从加高后扩容的汉江调水,经陶岔渠首闸(河南),沿豫西南唐白河流域西侧过与淮河流域的分水岭方城垭口后,经西部边缘,在郑州以西孤柏嘴处穿过黄河,继续沿京广铁路西侧北上,可基本自流到终点。

中线工程主要向河南、河北、天津、北京4省市沿线的20余座城市供水。

中国新世纪四大工程介绍

中国新世纪四大工程介绍

中国新世纪四大工程介绍一、青藏铁路工程青藏铁路,是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标志性工程,是中国新世纪四大工程之一。

该路东起青海西宁,西至拉萨,全长1956公里。

其中,西宁至格尔木段814公里已于1979年铺通,1984年投入运营。

青藏铁路格尔木至拉萨段,北起青海省格尔木市,经纳赤台、五道梁、沱沱河、雁石坪,翻越唐古拉山,再经西藏自治区安多、那曲、当雄、羊八井,至拉萨,全长1142公里。

其中新建线路1110公里,于2001年6月29日正式开工。

铁路已于2006年7月1日9:00全线通车。

青藏铁路是世界海拔最高、线路最长的高原铁路。

青藏铁路的一期工程在“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有一条纵贯东西的钢铁大动脉——青藏铁路西宁至格尔木段,即青藏铁路一期工程。

这条铁路长约846公里,于1984年建成通车。

青藏铁路一期工程东起高原古城西宁,穿过崇山峻岭,越草原戈壁,过盐湖沼泽,西至昆仑山下的戈壁新城格尔木。

1958年分段开工建设,1984年5月全段建成通车。

铁路沿线海拔大部分在3000米以上,是中国第一条高原铁路。

青藏铁路二期工程青藏铁路于二期工程于2001年6月29日开工,当年完成投资11.8亿元,格尔木至南山口段既有线改造完成,实现了首战告捷。

2002年完成投资53.2亿元。

6月29日开始铺轨,年底顺利到达昆仑山。

青藏铁路建设的全面攻坚年年度计划完成投资56亿元。

青藏铁路总投资逾三百三十亿元人民币;全线路共完成路基土石方七千八百五十三万立方米,桥梁六百七十五座、近十六万延长米;涵洞二千零五十座、三万七千六百六十二横延米;隧道七座、九千零七十四延长米。

青藏铁路在冻土攻关、卫生保障、环境保护、质量保证等方面也卓有成效,屡创佳绩。

青藏铁路二零零六年七月一日九点全线建成通车,成为沿线基本实现“无人化”管理的世界一流高原铁路。

二、西气东输工程中国西部地区天然气向东部地区输送,主要是新疆塔里木盆地的天然气输往长江三角洲地区。

输气管道西起新疆塔里木的轮南油田,向东最终到达上海,延至杭州。

中国跨世纪的四大工程

中国跨世纪的四大工程

中国跨世纪的四大工程青藏铁路、西电东送、南水北调、西气东输这四大工程,在我国目前的宏观经济政策中——无论是西部大开发、还是积极财政政策以拉动社会总需求等,都具有重中之重的核心性意义。

一、南水北调工程:北方严重干旱缺水,南方却有许多富余的水资源白白流入大海。

只有南水北调,才能从战略高度将水资源的保护、节约和开发结合起来。

预计到2010年,北京人将喝上汉江水。

这是一个萦绕在中国人心头的梦想。

早在1952年,毛泽东在视察黄河时就提出了“南方水多,北方水少,如可能,借点水来也是可以的。

”的南水北调的战略构想。

目前涉及南水北调工程总体规划的12个专题已全部完成并通过专家验收经过专家长期、科学的论证,南水北调工程分西线、东线、中线三条调水方案。

西线方案是从长江上游的通天河、雅砻江、大渡河,引水入黄河,以解决西北地区的缺水问题;东线方案是从长江下游扬州三江营江面抽引长江水,沿着京杭大运河苏北段和沿途河湖北上,在山东东平附近穿过黄河进入河北、天津;中线方案由汉江上游的丹江口水库引水,跨长江、淮河、黄河、海河四大流域,经过河南、河北等城市一直流向北京、天津。

与长江、淮河、黄河、海河相连构成我国水资源…四横三纵、南北调配、东西互济‟的总体格局。

南水北调工程建成后,总调水量将达到380至480亿立方米,每年的调水量相当于在我国北方增加一条黄河,可以有效缓解北方地区水资源紧缺状况,对于恢复和改善生态环境,促进西部大开发具有重大意义。

南水北调工程的伟大意义,在于它是我国长江流域、黄河流域水资源的一次带有全局性和战略性的结构调整。

这项工程完工后,它将与长江、淮河、黄河、海河流域相连相通,统一互用,构成我国水资源“四横三纵、南北调配、东西互济”的新格局。

南水北调工程全部建成以后,每年的调水量相当于在北方再造一条黄河,将从根本上扭转中国水资源分布严重不均的被动局面。

调水更应节水。

南水北调节水问题十分重要。

首先要增强全民节水意识,要把节水放在突出位置,建立合理的水价机制,全面推行节水技术,发展节水型产业,建立节水型社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设的青藏铁路、南水北调、西气东输、西电东送四
大工程,称为“中国新世纪四大工程”。

“十一五”
规划重大项目——川气东送工程于2007年8月31
日正式开工。

(1)南水北调
图1
①概况:“南水北调”工程形成东线、中线、西线三条调水线路,与长江、淮河、黄河和海河
相互连接成“四横三纵”的总体格局。

南水北调东线:扬州江都京杭运河山东天津
中线:丹江口水库北京
西线:金沙江黄河
②东、中、西三条调水路线对比分析
续发展。

西电东送就是把西南、西北丰富的能源
转化为电能,输送到我国东部沿海工农
业发达地区。

西电东送的三条通道是:①北路:
把山西、陕西、内蒙古西部的坑口火电和黄河上游的水电输送到京津唐地区(火电为主);②中路:把以三峡为中心(四川,重庆)的水电向长江三角洲输送;③南路:把西南水电及滇、黔两省的坑口火电(云南,贵州,广西)向珠江三角洲输送(水电为主)。

(3)西气东输工程
①概况:指将新疆塔里木盆地的天然气用管道送往能源短缺的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天然气输送工程。

西起新疆轮南,东到上海,②意义:A对西部地区:可以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使之成为当地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增加就业机会;增加财政收入,带动其他相关产业的发展。

B对东部地区:缓解能源短缺问题的同时,减轻铁路运输的压力;天然气作为清洁能源可以有效地保护生态环境,有利于可持续发展。

③西气东输二线东段工程开工建设
西气东输:一线从塔里木盆地轮南油田到上海。

二线西起新疆霍尔果斯从中亚进口天然气到广
州。

西气东输二线工程提高清洁能源比重,优化能源消
费结构。

(4)青藏铁路
①概况:青藏铁路东北起自青海省会西宁,西南抵西
藏自治区首府拉萨,其中从西宁到格尔木的第一期工
程。

第二期工程从格尔木至拉萨,二期工程沿线地壳
运动活跃,高寒缺氧、生态环境脆弱。

青藏铁路是目前世界上海拔最高、线路最长、穿
越冻土里程最长的高原铁路。

②意义:青藏铁路的建成,结束了西藏自治区没
有铁路的历史,从此全国铁路网的布局也更加完整、合理。

有利于调整青海、西藏的能源结构,保护高原生态环境,促进青、藏两省区民族经济的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