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连云港市2018年中考物理试题(附解析) (1)
江苏省连云港市2018年中考物理试题(解析版)

.专业 .专注 .2018 年江苏省连云港市中考物理试卷一、选择题1.以下对于声音的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乐音都是乐器发出的B.声音的响度越大,音调就越高C.声音是因为物体振动产生的D.响度是由声源振动频次决定的【答案】C【分析】A 、收音机能够发出乐音,但不是乐器,故 A 错误; B、发声体的响度越大,振幅越大,可是音调不受振幅的影响,只与振动的频次相关,故 B 错误; C、声音是因为物体振动产生的,故 C 正确;D、响度是由声源振动振幅决定的,故 D 错误。
应选: C。
点睛:( 1)收音机能够发出乐音,但不是乐器;( 2)响度指声音的强弱,是由物体振动的振幅决定的,还与距离发声体的远近相关;( 3 )声音是因为物体振动产生的。
2. 以下与物态变化相关的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 蒸发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B. 水凝结时放出热量,温度降低C. 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凝结形成的D. 烧开水时冒出的“白气”是水汽化形成的【答案】A【分析】A 、蒸发是没有温度要求的,液体在任何温度下都会发生蒸发。
故A正确。
B、水在凝结过程中,放出热量,温度不变。
故 B 错误。
C、霜是固态的小冰晶,是由水蒸气迅速放热直接变为了固态形成的。
故 C错误。
D、用水壶烧水时,水沸腾后,从壶嘴里冒出“白气”,是壶嘴里冒出的温度较高的水蒸气遇冷凝结成的小水滴,属于液化现象。
故D错误。
应选:A。
点睛:( 1)蒸发是在任何温度下发生的,并在只在液体表面发生的迟缓的汽化现象;(2)晶体融化或凝固时,温度不变;( 3)物质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的过程叫凝华;(4)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称为液化。
3. 以下图, O 为杠杆的支点,杠杆右端挂有重为G 的物体,杠杆在力 F1的作用下在水平川点均衡。
假如使劲 F2取代力 F1使杠杆仍在水平川点保持均衡,以下关系中正确的选项是()A. F 1< F2B. F1> F2C. F2<GD. F1=G【答案】B【分析】AB、设动力臂为L2,杠杆长为 L(即阻力臂为动力臂,由杠杆均衡条件可知F2 为最小的动力,则L);由图可知, F2与杠杆垂直,所以其力臂为最长的F1> F2,故 A 错误, B 正确; CD、使劲 F2使杠杆在水平川点保持均衡时,由杠杆均衡条件可得:F2 2 2 2 1>?L = G?L ,由图知 L <L,所以 F >G;故 C 错误;因为 F F2, F2>G,所以 F1> F2> G,故 D 错误。
江苏省连云港市2018年中考物理一模试卷(含解析)

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1.(2分)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响鼓也要重锤敲”,说明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且振幅越大响度越大B.“公共场所不要大声说话”是要求人们说话的声音音调要低一些C.“闻其声知其人”,说明可以根据音色来判断说话者D.用超声波去除人体内的结石是利用了声波的能量2.(2分)下列关于水沸腾的实验说法正确的是()A.水沸腾时冒出的“白气”是水蒸气B.水的沸点随气压的降低而降低C.水沸腾的现象只发生在液体的表面D.水沸腾后继续加热,水的温度会不断升高3.(2分)下列现象中,由光的折射现象形成的是()A.日全食B.树荫下圆形光斑C.雨后彩虹D.水中拱桥的倒影4.(2分)用滑轮组竖直向上提升重物,不计绳重和摩檫,下列措施能提高滑轮组机械效率的是()A.增大重物上升的速度B.增大重物上升的高度C.减小定滑轮的重力D.减小动滑轮的重力5.(2分)如图所示的四种工具在使用过程中,属于费力杠杆的是()A.食品夹B.瓶盖起子C.钳子D.核桃夹6.(2分)一辆卡车在水平路面上匀速行驶,下列选项中的两个力属于平衡力的是()A.地面对卡车的摩擦力和卡车对地面的摩擦力B.卡车对地面的压力和路面对卡车的支持力C.卡车所受的重力和卡车对地面的压力D.卡车所受的重力和地面对卡车的支持力7.(2分)如图为我国新型反潜巡逻机。
机尾的“棍子”叫做磁异探测器,它能将潜艇经过海域引起的磁场强弱变化转化为强弱变化的电流,从而发现潜艇的存在。
如图能解释磁异探测器工作原理的是()A.B.C.D.8.(2分)同学们梳理了教材中与压强知识相关的实验,如图所示,其中分析正确的是()A.甲图所示,用一个装水的瓶子和海绵无法探究压强和压力关系B.乙图所示,小孩通过沼泽地时垫木板可以减小对地面的压力,从而减小压强C.丙图所示,拦河大坝做成上窄下宽是因为液体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D.丁图所示,“瓶吞鸡蛋”实验可以说明大气压的存在,若瓶子侧放则无法完成实验9.(2分)潜水员潜水时呼出的气泡在水面下上升的过程中,体积不断变大。
2018年江苏省连云港市中考物理试卷(含答案与解析)

C. D.
4.清华大学的研究人员发明一种新型陶瓷,既可以像海绵一样变形,也能像陶瓷一样隔热、绝缘,同时具有超轻、高韧性等特点。这种材料适合用来制造下列哪种物品()
A.自行车的车架B.新型消防服
C.输电导线D.便携式水果刀
5.关于温度、内能和热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温度相同的物体内能一定相等
【考点】温度、内能和热量的概念
6.【答案】C
【解析】由题意知, ,物体从A到B和从B到C降低的高度相同,且物体的重力不变,由 可知,两个阶段重力做功相等,故A和D均错误;物块从光滑斜面滑下,速度越来越快,则通过AB段的时间大于通过BC段的时间,由 平可知, ,故B错误,C正确。
【考点】功和功率的比较
22.(9分)如图所示,水平地面上有一个扫地机器人,它通过安装在身体底部的三个轮子与地面接触,清扫中利用软毛刷和吸气孔收集灰尘,遇到障碍物能够自动改变方向继续行进,某次机器人开始扫地1min后遇到障碍原地旋转20s,然后继续扫地2min,总行驶路程为36m。已知机器人质量为3.8kg,圆形身体半径为0.2m,三个轮子与地面接触的总有效面积为 ,行进中受地面的摩擦阻力大小恒为10N,忽略灰尘质量、毛刷支撑以及气流的影响,取 。求:
(1)如图甲所示,请画出这束光线经过凹透镜后的折射光线。
(2)如图乙所示,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电灯和开关接到电路中。
甲
乙
19.(8分)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我们一般选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这样既能看见物体的像,也能透过玻璃板看见另一侧的物体,便于确定物体像的位置。但在实验中,由于玻璃板前后两个面都能成像,并且玻璃板的厚度对研究成像规律也有影响。聪明的小明利用生活中梳洗用的两块小镜子(该平面镜的前表面为反射面)也完成了实验,小明的实验步骤如下:
2018年中考物理试题(含解析)

2018年中考科学(物理部分)试题1. 一个成年人正常的步行速度大约是()A. 1.2 米/秒B. 24 米/秒C. 36 千米/秒D. 48 分米/秒【答案】A【解析】因为人步行时1秒钟大约能走1m,所以人步行的速度大约是1m/s,故四个选项中A最接近。
故选:A.2. 大游轮向东匀速直线行驶,小金面朝游轮前进方向,在游轮上的A 位置竖直向上起跳,落下时的位置在(不计空气阻力)()A. .A 位置的东侧B. .A 位置的西侧C. .A 位置D. .以上三种情况都有可能【答案】C【解析】游轮匀速直线运动时,人游轮上竖直向上跳起时,由于惯性仍然保持与游轮相同的运动速度和运动方向,所以会落回原处。
故选C。
点睛:惯性是物体固有的属性,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惯性.3. 如图,粗糙程度相同的水平地面上,重30 牛的物块在AB 段受F=10 牛的水平拉力作用,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到B 点时撤去水平拉力,物块仍继续运动,到C 处静止。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在AB 段物块受到水平向右的摩擦力,大小为10 牛B. 在AB 段物块受到水平向左的摩擦力,大小为20 牛C. 在BC 段物块受到水平向左的摩擦力,大小为10 牛D. 在C 点物块受到水平向右的摩擦力,大小为30 牛【答案】C【解析】在AB 段物块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受力平衡,摩擦力等于拉力,方向向左,在BC 段,由于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相同,故摩擦力不变,仍为10N, 到C 处静止,在C 点物块不受摩擦力,故选C. 4. 如图为掷出的实心球的运动轨迹,实心球离开手后在空中飞行过程中最高点所受到的力()A. 只有重力B. 重力和空气阻力C. 重力和手的推力D. 重力、空气阻力和手的推力【答案】B【解析】实心球离开手之前,受到重力和手的支持力的作用,实心球离开人手后在空中飞行过程中只受到重力作用和空气阻力。
故选B.5. 跳绳是大家喜爱的体育运动之一,小金的质量为50 千克,每次跳起高度约为6 厘米(人整体上升,如图所示),一分钟跳100 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向上起跳过程中小金的动能持续增大B. 在整个跳绳过程中小金的机械能守恒C. 小金跳一次克服重力做功约3 焦D. 小金在这一分钟内跳绳的功率约为50 瓦【答案】D【解析】A. 向上起跳过程中小金的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动能不断较小,故A错误;B. 在整个跳绳过程中小金的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机械能不守恒,故B错误;C. 小金跳一次克服重力做功约W=Gh=mgh=50 kg10N/kg0.06m=30J,故C错误;D. 小金在这一分钟内跳绳的功率约为P==50W,故D 正确。
2018年中考物理光的直线传播专题练习(含解析)

光的直线传播一、单选题.下列关于光线的说法正确的是(). 光源能射出无数条光线. 光线就是很细的光束. 光线是看不见的,人们用一条看得见的实线来表示光线,用到理想模型法. 光线是用来表示光传播方向的直线,常用虚线表示.如图所示,小明将两端开口的圆筒端用半透明薄纸制成光屏,并把圆筒插入剪去顶部的易拉罐中,制成了一个光屏可移动的小孔成像观察仪,用观察仪进行小孔成像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此观察仪成像是光的折射现象. 实验时,应将小孔对着物体,眼睛在端观察光屏上物体的像. 实验时,应将端对着物体,眼睛在小孔处观察光屏上物体的像. 如果增大光屏与小孔之间距离,则光屏上物体的像变小.如图所示的四种情景中,属于光的直线传播的是(). 透过树林的阳光. 镜中的人像. 倒映在湖中的桥. 看见海面下的冰山.夜晚某人在一盏路灯下,先走近路灯后走远,此人影子的长短变化情况是(). 逐渐变长. 逐渐变短. 先变长,后变短. 先变短,后变长.如图所示,对下列光学现象的描述或解释错误的是(). 图()中漫反射的光线尽管杂乱无章,但每条光线仍然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图()中木工师傅观察木板是否平整,是利用了光的直线传播特点. 图()所示炎热夏天公路上的海市蜃楼景象,是由光的反射现象造成的. 图()所示是太阳光经过三棱镜色散后的色光排列情况.“影”是生活中常见的光现象,如做光学游戏的“手影”、留下美好记忆照片的“摄影”、幻灯机射到屏幕上的“投影”、湖岸景色在水中形成的“倒影”等,如图,它们与物理知识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手影﹣平面镜成像.摄影﹣光的反射. 投影﹣凸透镜成像.倒影﹣光的折射.对于光速的大小, 下面叙述正确的是(). 水> 空气>玻璃. 空气>水>玻璃. 玻璃>水>空气. 空气>水<玻璃.下列物体中不属于光源的是(). 月亮. 烛焰. 打开的电灯. 太阳二、多选题.下列关于光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日食和月食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引起的. 电视机的遥控器发出的是人眼看不见的红外线. 很厚的玻璃板看起来变薄了是由于光的折射引起的. 红色的牡丹花看上去为红色是由于它吸收红光,反射其他色光引起的.水是人类生存最重要的资源之一,下列与水有关的数据中正确的是(). 一瓶矿泉水的质量约为. 声音在水中的传播速度为. 光在水中的传播速度约是真空中的. 水可以在℃时沸腾.下列关于“光现象”的说法错误的是(). 池水看起来比实际浅,这是由于光的反射引起的. 浓密的树荫下出现很多圆形的光斑,这是由于光的折射引起的. 路边建筑物的玻璃幕墙造成光污染,这是由于光的漫反射引起的. 因为光路可逆,所以甲从平面镜中看到乙的眼睛,乙也能从平面镜中看到甲的眼睛.下列叙述中用到了与如图所示物理规律相同的是(). “海市蜃楼”. “杯弓蛇影”. “凿壁偷光”. “立竿见影”.“影”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光现象,如做光学游戏形成的“手影”;民间皮影戏的“皮影”;湖岸景色在水中形成的“倒影”;春游时的“摄影”等.以下列出的“影”与物理知识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手影﹣﹣光的直线传播. 皮影﹣﹣光的反射. 倒影﹣﹣平面镜成像. 摄影﹣﹣光的反射三、填空题.观测日食不能用肉眼直接对着太阳,如果没有专用的太阳滤镜,可采用如图所示的简便方法:一是准备一盆黑墨水置于阳光下,在脸盆中观察太阳的像,这是利用成像原理;二是将手指展开互相垂直叠放,只留有小缝隙,对着阳光,在白纸上观察太阳的像,这是利用了成像的原理.日食的形成可以用来解释,此时太阳、地球、月球正好在同一直线上,处在中间位置的是..通常情况下,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约.某次打雷时,看到闪电后才听到雷声,由此可以估算出发生雷电处离你的距离为..小明看到闪电后才听到雷声,是因为声的传播速度比光的传播速度.打雷区距小明(光的传播时间忽略不计),这个例子说明声音可以传递..影子形成的原因是..纪念抗战胜利周年大阅兵中,仪仗队队员们之所以能够站得这么整齐是利用了光的原理,我们从电视中看到的五颜六色的画面都是由三种颜色的色光混合而成的.四、解答题.激光测距技术广泛应用在人造地球卫星测控、大地测量等方面.激光测距仪向目标发射激光脉冲束,接收反射回来的激光束,测出激光往返所用的时间,就可以算出所测天体与地球之间的距离.现在利用激光测距仪测量月、地之间的距离,精度可以达到±.已知一束激光从激光测距仪发出并射向月球,大约经过反射回来,则地球到月球的距离大约是多少千米?五、作图题.请在图中用光路图作出井底之蛙“观天”的最大范围..如图所示,为一光屏,、是一个窗户的上下边沿,是光源,试在上确定光源能照亮的范围(用斜线表示).六、实验探究题.小明用遥控器控制电视机时,想知道遥控器发出的究竟是红外线还是激光.()他将遥控不对着电视机而是对着旁边的墙,发现也可以控制电视机.于是,他认为遥控器发出的是激光.他是(对不对)的,原因是激光和红外线都是光,都可以发生光的. ()设计一种能够区分激光和红外线的方法:.()小红在研究光的反射定律的时候,想在白纸上具体去记录光路从而测量反射角和入射角的大小,他先确定入射点,画出反射面和法线,按下激光笔的开关就有了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一松手(开关断开)光线又没有了.你有什么办法能够在白纸上记录出光路.七、综合题.星期天,小明约小刚逛公园,在游玩时,他俩从物理的光学角度讨论起了下列问题:()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后被分解成七种颜色的光,这种现象叫做光的现象.()利用可以使荧光物质发光的性质,可以检验钞票的真伪,的热效应最显著.()阳光下,小明看见自己在地面上留下了影子,可以用光的知识来解释.看见公园中红色的花朵,是因为花朵 (反射吸收)红色光的缘故.()来到湖边,小刚看见湖水中的鱼在蓝天白云间游弋,看见的鱼是光的形成的像.()蜻蜓在平静的水面上空飞行,蜻蜓在水中的“倒影”是它的像(虚实),蜻蜓距水面,他们看到“倒影”紧贴河底,则河底实际深度 (大于等于小于),蜻蜓飞到地面上空却看不到倒影,因为光在地面上发生了反射(漫镜面).答案解析部分一、单选题.下列关于光线的说法正确的是(). 光源能射出无数条光线. 光线就是很细的光束. 光线是看不见的,人们用一条看得见的实线来表示光线,用到理想模型法. 光线是用来表示光传播方向的直线,常用虚线表示【答案】【考点】光源【解析】【解答】解:因为光的传播方向是确实存在,为了分析探究,于是用一条有方向的实际直线表示,即光线,所以光线是看不见的,人们用一条看得见的实线来表示光线,用到理想模型法.故正确,错误.光源是能发光的物体,所以能发光,但不是射出光线,故错误,光线只是表示光传播方向的一条直线,并不是很细的光束,故错误.故选.【分析】知道光的传播方向是确实存在,但难以分析探究,于是用一条有方向的直线表示,这种用一个抽象的“模型”来形象地突出事物的主要特征的方法..如图所示,小明将两端开口的圆筒端用半透明薄纸制成光屏,并把圆筒插入剪去顶部的易拉罐中,制成了一个光屏可移动的小孔成像观察仪,用观察仪进行小孔成像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此观察仪成像是光的折射现象. 实验时,应将小孔对着物体,眼睛在端观察光屏上物体的像. 实验时,应将端对着物体,眼睛在小孔处观察光屏上物体的像. 如果增大光屏与小孔之间距离,则光屏上物体的像变小【答案】【考点】光直线传播的应用【解析】【解答】小孔成像是由于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形成的。
2018年中考物理题分类汇编:1-参照物、速度(含答案解析)

1参照物、速度18.(2018•烟台)甲、乙两小车同时同地向东做匀速直线运动,它们的s﹣t图象如图所示,甲车的速度为0.2m/s ,5s时两车相距0.5m ,以甲车为参照物,乙车向西运动。
【分析】(1)匀速直线运动的路程s与运动时间t成正比,s﹣t图象是一条倾斜的直线,由图象找出甲乙的路程s 与所对应的时间t,由速度公式可求出甲乙的速度,然后比较它们的大小关系;根据甲、乙速度和运动时间,得到运动的路程,进一步得到两车距离。
(2)首先根据甲乙的速度关系判断两物体的位置关系,然后以甲为参照物,判断乙的运动状态。
【解答】解:(1)读图可知,经过6s,甲运动了1.2m,乙运动了0.6m,则甲的速度:v甲===0.2m/s;乙的速度:v乙===0.1m/s,所以,v甲>v乙;经过5s,两车通过的路程分别为:s甲′=v甲t′=0.2m/s×5s=1m,s乙′=v乙t′=0.1m/s×5s=0.5m,此时两车相距:△s=1m﹣0.5m=0.5m。
(2)由于甲、乙两车同时同地向东做匀速直线运动,所以,同一时刻甲在乙的前面向东运动,如果以甲为参照物,则乙向西运动。
故答案为:0.2m/s;0.5m;西。
【点评】本题考查了物体的s﹣t图象及物体运动状态的判断方法,由图象找出两物体的路程s与所对应的时间t,是解题的关键,具体分析时应细心找准s和t的对应关系。
1.(2018•枣庄)下列图象中,能正确反映匀速直线运动的是()【分析】匀速直线运动是指运动速度保持不变,方向为直线的运动,通过图象判断时,要先明确图象的横纵坐标所代表的物理量,再明确其变化规律。
【解答】解:AC、图中的s﹣t图象是曲线,说明路程和时间不成正比,也就是物体做变速运动,故AC不符合题意;B、图中的v﹣t图象表示物体的速度不变,说明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故B符合题意;D、图中的v﹣t图象表示物体的速度均匀增大,说明物体做加速直线运动,故D不符合题意。
中考物理试题-2018年中考物理试题及答案(连云港)

7.机密★启用前 连云港市2018年高中段学校招生统一考试物理试题考生注意: 1 .本试题共6页,四大题31小题。
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100分钟。
2 .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试号、座位号分别填涂在答题卡和答题纸的 指定位置。
答题时,将选择题答案转涂在答题卡上,非选择题答案直接写在答题纸上规定 位置。
3 .考试结束,监考人员将答题卡、答题纸和试卷全部收回。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 个符合题意) 1. 下列事例中,能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是A .春天,柳絮纷飞 C .秋天,落叶飘零2. 下列现象中,可以用光沿直线传播解释的是A .树在水中的倒影 C .冰透镜向日取火3. 当喇叭里响起“我爱你,就象老鼠爱大米 他们的判断是根据声音的()A .音调B .响度C .音色D .频率 在我国古代,简单机械就有了许多巧妙的应用,护城河上安装 的吊桥装置就是一个例子,A .吊桥是省力杠杆 C . AB 是吊桥的阻力臂 ( )B •夏天,槐花飘香 D .冬天,雪花飘飘( )B .立竿见影D .鱼翔浅底 ””时,王丹和李明齐声说: “杨臣刚唱的。
”4. 如图所示。
在拉起吊桥过程中 B . A 点是吊桥的支点 D .滑轮起到省力的作用5. 6. 有些材料在温度很低的条件下电阻为零,这种材料叫做超导材 料。
假如科学家在常温下研制出这种材料,那么它适合制做 A .白炽灯的灯丝 B .加热器的电热丝 C .熔断器的熔丝 D .输电线路的导线 小刚学习了磁的知识后,标出了下列四种情况下磁体的磁极(小磁针的黑端为 其中正确的是()( N 极),F 列观点中正确的是 ( A .任何温度下液体都能蒸发B .每种液体都有凝固点C •内能大的物体温度一定高D •比热容大的物质吸热一定多 &建设节约型社会,节约能源、保护环境是我们当代公民的责任。
下列有关做法中正确 的是( )A •农作物秸杆就地焚烧C .将旧电池丢弃到池塘9•如图所示,一只足球静止在水平地面上,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 .足球受到的合力等于零B •足球没有惯性,因为它处于静止状态C .足球对地面的压力和地面对它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D •足球没有沿地面运动,是因为它受到地面摩擦力的作用 10.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磨刀,是为了增大压力C •使用筷子,筷子是省力杠杆 11 •以下说法中符合实际的是 (A .人的体温通常是 385CB .空中闪电发出的光传到地面的时间约为C •一个普通家用白炽灯正常工作时的电流约为D .一名初中学生站立时对地面的压强约为B •室内照明尽量使用大功率灯具 D •人走灯灭、人离水停(B .使用高压锅,是为了增大气压升高沸点 D •煮熟的汤圆上浮, )是因为浮力等1s1A 118Pa12 •如图为探究甲、乙两种物质质量跟体积的关系时作出的图象。
2018年江苏省十三大市中考物理真题分类汇编《作图题》(含答案)

江苏省2018年十三大市中考物理作图题汇总1.如图所示,体操运动员单脚站立在平衡本上,处于静止状态,请在图中画出运动员受到所有力的示意图.2.透镜左侧有一点光源S发出两条光线,经透镜折射后在右侧的出射光线如图所示,请在图中通过光路作图标出点光源S的位置(1). 答案:(2). 答案:(1)按照题目要求作图:画出图中入射光线的折射光线。
【解析】先过入射点作水面的垂线,即法线,当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由此在法线右侧的水中画出折射光线。
如图所示:【点评】此题考查了折射光路的画法,关键是记熟光的折射定律,明确折射角与入射角的关系。
(2)画出图中静止在水平桌面上的茶杯对桌面压力的示意图。
【解析】画水杯对桌面的压力,受力物体是桌面,所以作用点在桌面上,从力的作用点起,沿力的方向画一条带箭头的线段。
如图:【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学生对力的示意图的理解和掌握。
是一道基础题。
(3)画出图中动力F1的力臂L1。
【解析】已知支点为O,过点O作力F1作用线的垂线段,即为F1的力臂L1,如图所示:【点评】力臂的画法:①首先根据杠杆的示意图,确定杠杆的支点。
②确定力的作用点和力的方向,画出力的作用线。
③从支点向力的作用线作垂线,支点到垂足的距离就是力臂。
(4)根据图中小磁针的指向标出电源的“+”、“﹣”极。
【解析】小磁针静止时S极靠近螺线管,则说明螺线管右侧为N极,则用右手握住螺线管,大拇指向右,则电流由左侧流入,即电源的左侧为正极;故答案如图所示:【点评】因我们常用小磁针来指示磁感线的方向,故本题也可由小磁针N极的指向来判断螺线管磁感线的方向,则根据磁感线的特点可判出磁极,再由右手螺旋定则判出电源的正负极。
3.(2018连云港)作图题(1)按照题目要求作图或作答:如图所示,请画出这束光线经过凹透镜后的折射光线。
【解答】解:入射光线平行于主光轴,所以该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其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过焦点。
连接入射光线一侧的焦点和折射点,并延长两点的连线,标出光线的方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年江苏省连云港市中考物理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1.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正确的是()A.乐音都是乐器发出的B.声音的响度越大,音调就越高C.声音是由于物体振动产生的D.响度是由声源振动频率决定的2.下列与物态变化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A.蒸发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B.水凝固时放出热量,温度降低C.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固形成的D.烧开水时冒出的“白气”是水汽化形成的3.如图所示,O为杠杆的支点,杠杆右端挂有重为G的物体,杠杆在力F1的作用下在水平位置平衡。
如果用力F2代替力F1使杠杆仍在水平位置保持平衡,下列关系中正确的是()A.F1<F2B.F1>F2C.F2<G D.F1=G4.清华大学的研究人员发明一种新型陶瓷,既可以像海绵一样变形,也能像陶瓷一样隔热、绝缘,同时具有超轻、高韧性等特点这种材料适合用来制造下列哪种物品()A.自行车的车架 B.新型消防服C.输电导线 D.便携式水果刀5.关于温度、内能和热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温度相同的物体内能一定相等B.物体的温度越高,所含的热量越多C.汽油机做功冲程燃气的内能增加D.温度相同的物体接触时不发生热传递6.如图所示,一物块从光滑斜面上A点由静止滑下,B为斜面AC的中点,设物块在AB 段重力做功为W1,重力的功率为P1;在BC段重力做功为W2,重力的功率为P2,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A.W1>W2,P1>P2B.W1=W2,P1=P2C.W1=W2,P1<P2D.W1<W2,P1<P2 7.下列关于运动和力的说法正确的是()A.气体和液体、固体一样也有惯性B.如果运动的物体不受外力作用,它将慢慢停下来C.风吹树叶沙沙响,说明不接触的物体之间也有力的作用D.竖直上抛的物体运动到最高点时速度为0,此刻物体处于静止状态8.如图所示的四个装置,关于它们的说法正确的是()A.图a可用来演示电流的磁效应B.图b可用来演示电磁感应现象C.图c可用来演示磁场对电流的作用D.图d可用来演示电磁铁的磁性强弱与电流大小的关系9.电子驱蚊器利用变频声波直接刺激蚊虫中枢神经,使其非常痛苦,食欲不振,繁殖力下降,无法在此环境生存,从而达到驱蚊的目的其部分参数见表格,取g=10N/kg关于驱蚊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驱蚊器的重力为0.6NB.驱蚊器发出的声音能被正常人听到C.驱蚊器刺激蚊虫中枢神经利用的是超声波D.驱蚊器工作10h消耗电能为0.02kW•h10.如图所示,电源电压恒为15V,定值电阻R的阻值为20Ω,闭合开关后,使变阻器的阻值减小5Ω,电流表示数变化了0.1A,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电流表示数减小了0.1AB.电压表示数减小了0.5VC.定值电阻的电功率增大了0.2WD.电路总功率增大了1.5W二、填空题(本题共7小題,第11-16题每空1分,第17题每空2分,共21分)11.将小磁针放在磁场中,小磁针静止时极所指的方向规定为该点的磁场方向;磁场越强的地方,磁感线分布越。
12.打开收音机,将调谐旋钮调到没有电台的位置并将音量放大;取一节旧的干电池和一根导线,靠近收音机,将导线的一端与电池的一极相连,再用导线的另一端与电池的另一极时断时续地接触,你会从收音机里听到“咔嚓”声,此实验可以证明的存在;将两个表面光滑的铅块相互挤压,它们会粘在一起,说明分子间存在。
13.大量实验表明,物体相互摩擦所带的电荷只有种,同种电荷相互。
14.(3分)如图是上海“明珠线”某轻轨车站的设计方案图,与站台连接的轨道有一定坡度从节能的角度分析,这样的设计可以让列车无动力滑行进站时将能转化为能储存起来,此过程中机械能总量。
15.(3分)天然气热水器将40kg的水由22℃加热到42℃,水的内能增加了J,水的内能增加是通过方式实现的,若天然气燃烧放出的热量有84%被水吸收,需要消耗kg的天然气。
已知c水=4.2×103J/(kg•℃),q天性气=4×107J/kg。
16.(3分)如图所示,小球在绳子拉力作用下恰好浸没在水中,此时小球所受的浮力小球的重力(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剪断绳子后,小球上升过程中所受的浮力(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下同),水对烧杯底部的压强。
17.(6分)现有一形状不规则的金属块,小明同学用弹簧测力计、细线、烧杯、水,测出了金属块的密度。
(1)请将实验步骤补充完整①用细线系住金属块,用弹簧测力计测出其重力G。
②。
③金属块密度的表达式为ρ=(已知水的密度为ρ水)。
(2)实验反思:在实验中,要使测力计的示数有明显的变化,金属块的体积应该(选填“大一些”或“小一些”)。
三、作图和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图或每空2分,共30分)18.(1)按照题目要求作图或作答:如图所示,请画出这束光线经过凹透镜后的折射光线。
(2)如图所示,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电灯和开关接到电路中。
19.(8分)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我们一般选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这样既能看见物体的像,也能透过玻璃板看见另一侧的物体,便于确定物体像的位置但在实验中,由于玻璃板前后两个面都能成像,并且玻璃板的厚度对研究成像规律也有影响。
聪明的小明利用生活中梳洗用的两块小镜子(该平面镜的前表面为反射面)也完成了实验,小明的实验步骤如下:(1)如图甲所示,将两块平面镜分开一定距离固定于不锈钢框架上,将铅笔A放在平面镜前,可以看见铅笔通过平面镜成上下两段不完整的像(选填“虚”或“实”),此像虽然不完整,但比玻璃板成像要。
(2)小明用与铅笔A完全一样的铅笔B找到了铅笔A像的位置,他具体的操作是:。
(3)为了消除平面镜厚度对物距和像距测量的影响,小明用图乙的方法测出了物距和像距,图丙为图乙的简化图,图丙中表示像距(选填“BD”或“BC“)。
20.(8分)在学习《速度》一节内容后,同学们想探究纸锥下落快慢与锥角以及扇形半径的关系。
他们用普通复印纸裁出3个不同规格的扇形纸片,制成了如图甲所示的3个纸锥实验中,纸锥每次从相同高度由静止释放,用秒表多次测量每个纸锥下落的时间,取平均值后记录在表格中。
(1)对于纸锥下落前的初始位置,有乙图所示的两种摆放方式,你认为正确的是(选填“A“或“B”)。
(2)分析表中数据,根据实验探究目的,你得出的结论是。
(3)小明随后用同种纸张制成了质量相等的两个纸锥如图丙,其中4号纸锥的锥角比5号纸锥的锥角大,如果从相同的高度同时由静止释放两个纸锥,以下选项正确的是。
A.4号纸锥先到地面B.5号纸锥先到地C.两个纸锥同时到达地面(4)如果纸锥在到达地面前作匀速直线运动,设4号纸锥匀速下落时所受阻力为f1,5号纸锥匀速下落时所受阻力为f2,则f1f2(选填“>“、“<“或“=”)。
21.(10分)小明同学在“探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电阻的关系“时,他用如图所示的电路进行实险,可供选择的定值电阻分别为2.5Ω、5Ω、10Ω、15Ω、20Ω、25Ω.实验中电阻R两端的电压始终保持3V不变,滑动变阻器的规格为“15Ω1A”。
(1)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中实物电路连接完整,要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B端移动时接入电路的电阻变大。
(2)闭合开关后,小明发现电流表示数为0,电压表示数很大,故障原因可能是。
(3)实验中,不能被选用的电阻为Ω。
(4)保证可用电阻均能正常进行实验,电源电压应该控制在V至V之间。
四、解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9分解答时要求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公式和演算过程)22.(9分)如图所示,水平地面上有一个扫地机器人,它通过安装在身体底部的三个轮子与地面接触,清扫中利用软毛刷和吸气孔收集灰尘,遇到障碍物能够自动改变方向继续行进,某次机器人开始扫地1min后遇到障碍原地旋转20s,然后继续扫地2min,总行驶路程为36m。
已知机器人质量为3.8kg,圆形身体半径为0.2m,三个轮子与地面接触的总有效面积为2×10﹣4m2,行进中受地面的摩擦阻力大小恒为10N,忽略灰尘质量、毛刷支撑以及气流的影响,取g=10N/kg。
求:(1)机器人清扫工作中对地面的压强;(2)机器人在本次清扫工作中的平均速度(3)若机器人某段时间以0.5m/s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计算机器人该段时间内牵引力的功率23.(10分)某同学设计的电饭锅具有煮饭和保温两种功能,电路如图所示,闭合开关S1、S2,刚开始触点D与E接触,随着锅内温度升高,热敏电阻R阻值减小,继电器内电流增大,当锅内温度达到103℃时电磁铁吸合衔铁,使触点D脱开E改与F接触;当锅内温度低于50℃时电磁铁松开衔铁,触点D再次与E接触。
已知电饭锅工作电压为220V,R1=44Ω,R0为定值电阻,控制电路消耗的功率忽略不计。
求:(1)电饭锅煮饭时消耗的电功率;(2)要在保温时保持锅内温度不变,假设此时电饭锅散热功率恒为110W,则电路中R2的阻值应为多大;(3)要给电路加一个保温工作指示灯,则指示灯应该放在图中甲或乙的哪个位置,该指示灯电阻的阻值应具备怎样的特点。
2018年江苏省连云港市中考物理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1.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正确的是()A.乐音都是乐器发出的B.声音的响度越大,音调就越高C.声音是由于物体振动产生的D.响度是由声源振动频率决定的【考点】声音的产生与传播.【专题】定性思想;声现象.【分析】(1)收音机可以发出乐音,但不是乐器;(2)响度指声音的强弱,是由物体振动的振幅决定的,还与距离发声体的远近有关;(3)声音是由于物体振动产生的。
【解答】解:A、收音机可以发出乐音,但不是乐器,故A错误;B、发声体的响度越大,振幅越大,但是音调不受振幅的影响,只与振动的频率有关,故B 错误;C、声音是由于物体振动产生的,故C正确;D、响度是由声源振动振幅决定的,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了声学的相关知识,属于基础知识的考查,掌握相关概念是解题的关键。
2.下列与物态变化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A.蒸发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B.水凝固时放出热量,温度降低C.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固形成的D.烧开水时冒出的“白气”是水汽化形成的【考点】蒸发及其现象.【专题】定性思想;推理法;汽化和液化、升华和凝华.【分析】(1)蒸发是在任何温度下发生的,并在只在液体表面发生的缓慢的汽化现象;(2)晶体熔化或凝固时,温度不变;(3)物质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的过程叫凝华;(4)物质从气态变成液态称为液化。
【解答】解:A、蒸发是没有温度要求的,液体在任何温度下都会发生蒸发。
故A正确。
B、水在凝固过程中,放出热量,温度不变。